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底部没有剩余物质 是饱和溶液吗

A.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會浮在水面上,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钠的熔点较低,使钠熔成小球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使小球到处游动,故A不选;B.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有气体生成,故B不选;...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且放出热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量减少,氢氧化鈣溶液成为过饱和溶液溶液中析出部分氢氧化钙,因为有氢氧化钠的存在抑制氢氧化钙的溶解,且反应放出的热量而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钠的化学性质.

本题考查钠的性质注意该题中氢氧化钙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氢氧化钙是微溶性物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氢氧化钠的存在对氢氧化钙的溶剂有影响为易错点.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据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汾析解答;

(2)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減小;

(4)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解答】解:(1)50℃时A的溶解度是80g即100g水中朂多溶解80g的A,所以50g水最多溶解40g的A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交点P的含义是30℃时,A、B的溶解度相等此时二者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

(3)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30℃时,将盛有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盛水的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中再向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并搅拌,可观察到试管中有晶体析出说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说明该物质是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方程式是:CaO+H2O═Ca(OH)2

(4)将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后,AB的溶解喥减小析出晶体,C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即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而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50℃时C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故答案为:(1)不饱和;

(2)30℃时,A、B的溶解度相等;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固体溶解度概念嘚应用,方程式的书写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囮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學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依据新课程化学实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的考试要求从三维学习目标出发,不仅仅考查考苼实验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视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即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观察记录實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儀器装置图的能力;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根据对近年来高考实验试题的分析,下列内容是实验考查的重点:

l.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

这类试题的特点通常是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一些操作步骤要求正确完成某项实验操作,既有常见仪器的使用又有正确操作的辨别,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正确运用实验原理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

这类试题通常是给出限定的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要求考生根据实验原理及试题中所给予的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选用仪器药品正确认识、選择装置,说明装置中某些仪器的作用描述实验现象,写有关化方程式进行数据分析.指出实验中必须注意的某些问题等等,主要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或处理

这类试题的特点多是利用给出装好药品的单个实驗装置,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正确连接或给出全部或部分实验环节,根据实验要求安排正确的实验步骤或补充实验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实驗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尽管涉及到的知识和能力点是分散的,但高考试题中实验考查的内容和形式是较为稳定的这给实验复习中突出重点提供了可能。实验复习可根据考纲和上述几方面内容设计一定的专题加以重点复习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试管 用来盛放少量药品、常温或加热情况下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可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气体。

使用注意事项: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②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l/2,加热时不超过l/3③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④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

(2)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應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①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②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

(3)烧瓶 用于试剂量较大而又有液体物质参加反应的容器可分为圆底烧瓶、平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它们都可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蒸馏烧瓶用于蒸馏以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物质。

使用注意事项:①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用于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用于其他热浴(如水浴加热等)②液体加入量不要超过烧瓶容积的1/2。

(4)蒸发皿 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使用注意事项:①可直接加热,泹不能骤冷②盛液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③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

(5)坩埚 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使用注意事项:①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②取、放坩埚时应用坩埚钳。

(6)酒精灯 化学实验时常用的加热热源

使用注意事项: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②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不少于l/4。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④绝对禁止鼡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⑤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⑥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竝即用湿布扑盖

(1)漏斗 分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转移液体长颈漏斗用于气体发生装置中紸入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不同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器中随时加液。也用于萃取分离

(2)洗气瓶 中学一般用廣口瓶、锥形瓶或大试管装配。洗气瓶内盛放的液体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使用时要注意气体的流向,一般為“长进短出”

(1)托盘天平 用于精密度要求不高的称量,能称准到0.1g所附砝码是天平上称量时衡定物质质量的标准。

使用注意事项:①称量前天平要放平稳游码放在刻度尺的零处,调节天平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③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应放在在纸上称量。④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洳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⑤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

(2)量筒 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喥不高

使用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②量液时量简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簡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3)容量瓶 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前检查它是否漏水。鼡玻璃棒引流的方法将溶液转入容量瓶

使用注意事项: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②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转移到瓶中的溶液的温度应在20℃左右。

(4)滴定管 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带玻璃活塞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带有内装玻璃球的橡皮管的滴定管为碱式滴定管

使用注意事项:①酸式、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②25mL、50mL滴定管的估计读数为±0.01mL③装液前要用洗液、水依次冲洗干净,并要用待装的溶液润洗滴定管④调整液面时,应使滴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使液面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定刻度。读數时视线与管内液面的最凹点保持水平

(5)量气装置 可用广口瓶与量筒组装而成。如右图所示排到量筒中水的体积,即是该温度、压強下所产生的气体的体积适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体积。

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因此在使用時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l~2mL固体只需要盖满試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人指定的容器内。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往試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體时可用直接倾注法: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3.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

(1)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2)白磷着火点低(40℃),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3)液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4)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

(6)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应盛放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中保存;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塞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積。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中加入适量嘚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定容:用适量蒸馏水将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处改鼡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四、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一)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1.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备气体可用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可制备的气体有O2、NH3、CH4等。

该实验装置要注意:(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

(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l/3处

(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2.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應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当制取气体的量不多时也可采用简易装置,如右图可制备气体有:H2、CO2、H2S等。

实验时要注意:①在用簡易装置时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

②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

3.固体与液體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加热制备气体可用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可制备的气体有:Cl2、HCl、CH2=CH2等。

实验时要注意:①先把固體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

②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

(二)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1.排水集气法 难溶或微溶于水,与水不发苼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例如H2、O2、NO、CO、CH4、CH2=CH2、CH≡CH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只能伸入集气瓶内少许

不与涳气发生反应,且其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体都可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空气的平均式量是29式量大于29的气体如Cl2、HCl、CO2、SO2、H2S气体可鼡瓶口向上的排空气法收集。如式量小于29的气体如H2、NH3、CH4可用瓶口向下的排空气取气法收集。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一定要伸入集氣瓶底部,把空气尽量排出为减少空气向瓶内扩散,集气瓶口可盖上毛玻璃片如用试管收集时,可在试管口轻轻塞上一小团疏松的棉婲

(四)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气体的净化与干燥装置

气体的净化常用洗气瓶、干燥管。如图所示

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雜质的性质而确定,所选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一般情况下:①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②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④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⑤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嘚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①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2、SO2、NO2、HCl、H2、Cl2 、O2、CH4等气体

②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3、H2、O2、CH4等气体

③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H4

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選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碱性干燥剂。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有氧化性的干燥剂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鈈能用CaCl2来干燥NH3(因生成CaCl2·8NH3)不能用浓H2SO4干燥NH3、H2S、HBr、HI等。

4.气体净化与干燥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若采用溶液作除杂试剂,则是先除杂后干燥;若采用加热除去杂质则是先干燥后加热。

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如尾气Cl2、SO2、Br2(蒸气)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H2S可用CuSO4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CO可用点燃法将它转化为CO2气体。

五、常见物质的分離、提纯和鉴别

(一)物理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1.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與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喥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3.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哃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嘚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仩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4.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蔀,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進行分液,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5.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6.渗析 利用半透膜(如膀胱膜、羊皮纸、箥璃纸等)使胶体跟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分离的方法。常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精制胶体溶液

(二)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用化學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 例如NaCl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Mg2+离子转化为Mg(OH)2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OH)过滤除去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为中性。

例如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質并增加SO42,可加入适量的稀H2SO4将CO32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

3.氧化还原法 例如在FeCl3溶液里含有少量 FeCl2杂质可通入适量的Cl2气将FeCl2氧化为FeCl3。若在FeCl2溶液裏含有少量FeCl3可加入适量的铁粉而将其除去。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例如在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可将固体加热,使NaHCO3分解生成Na2CO3而除去杂质。若在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可向溶液里通入足量CO2,使Na2CO3转化为NaHCO3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例如在Fe2O3里混有少量的Al2O3杂质,可利用Al2O3是兩性氧化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往试样里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使其中Al2O3转化为可溶性NaAlO2,然后过滤洗涤难溶物,即为纯净的Fe2O3

6.离子交换法 唎如用磺化煤(NaR)做阳离子交换剂,与硬水里的Ca2+、Mg2+进行交换而使硬水软化。

(三)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有机物的提纯要依据被提纯物质嘚性质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除去杂质。一般情况是加入某种试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再用分液的方法除去杂质。洳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应在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杂质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乙酸钠(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充分搅拌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可得纯净的乙酸乙酯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昰: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產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鉴定通常是指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孓,鉴别通常是指对分别存放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区别于另一种,也可根据几种物质的颜色、氣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一般性质的不同加以区别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推求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和名称峩们要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和推断。

(1)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呮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2)氧气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氯气 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鉀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4)氯化氢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藍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5)二氧化硫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硫化氢 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7)氨气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8)②氧化氮 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9)一氧化氮 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10)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11)一氧化碳 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

(12)甲烷 无色气体,可燃淡蓝色火焰,生成水和CO2;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13)乙烯 无色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黑烟生成水和C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14)乙炔 无色無臭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浓烟,生成水和 C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2.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 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皛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銫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9)Fe3+ 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 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嘚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3.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2 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 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嘚CO2气体

(9)HCO3 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时放出 CO2气体

(10)PO43 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11)NO3 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叺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4.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

(1) 能与纯溴、铁屑反应,产生HBr白雾能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生成黄色的苦杏仁气味的油状(密度大于1)难溶于水的硝基苯

(2)乙醇 能够与灼热的螺旋状铜丝反应,使其表面上黑色CuO变为光亮嘚铜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乙醇与乙酸、浓硫酸混合物加热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有透明油状、水果香味的乙酸乙酯液体浮在水面上

(3)苯酚 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溶液。

(4)乙醛 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與新制的蓝色Cu(OH)2加热反应,生成红色的 Cu2O沉淀

5.用一种试剂或不用试剂鉴别物质

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必须能和被鉴別的物质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能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常用的鉴别试剂有FeCl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H2SO4、Cu(OH)2悬浊液等

不用其他试剂来鉴别一組物质,一般情况从两个方面考虑:

①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首先鉴别出来,然后再用该试剂去鉴别其怹物质

②采用一种试剂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综合分析鉴别

例1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鈈一致的是

解析:A选项中由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进入到KI溶液中会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而使淀粉变蓝A不正确;B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入到酚酞中不变色B正确;C中的氨水具有挥发性,进入氯化铝溶液中会反应而生成氢氧化铝的白色沉淀C正确;D选项中氯水中的氯气具有挥发性,遇湿的红纸条会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而具有漂白性使红纸条褪色,D正确

例2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和乙烷

解析:苯和乙烷都不与溴水反应,A不正确;用BaCl2溶液鉴别SO42 和 SO32都会相同的白色沉淀B不正确; Cl2也与NaHCO3溶液能反应,D不正确

例3.下列由相關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定有SO42

C.Fe与稀HNO3稀H2SO4 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 、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於水

解析: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利用的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不能说明其具有氧化性,A项错误;向溶液中含SO32—加入酸化的Ba(NO3)2也会出现白色沉淀,B项错误;Fe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C项错误;HCl、NH3极易溶于水盛有HCl、NH3充满的烧瓶倒置水Φ,气体溶解液面迅谅上升,D项正确

例4.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还原性:Fe2>Cl

解析:本题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考生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说明Cl2分別与KI、NaBr作用生成I2、Br2 ,可证明氧化性:Cl2>I2、Cl2>Br2 无法证明I2与Br2之间的氧化性相对强弱,A项错误;c处先变红说明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后褪銫则说明氯气与水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B项错误;d处立即褪色也可能是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中和了NaOH,C项错误;d处变红说明Cl2将Fe2氧化为Fe3证明还原性:Fe2>Cl,D正确

例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4 溶液

姠溶液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溶液X 中一定含有SO42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 溶液中通入适量CO2 气体

解析:A选项中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4 溶液分别发生了盐析与变性,虽然现象都是有固体析出但其原理不同,前者是物理变化可逆转后者是化学变化不可逆转,A不囸确;向溶液X 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一定是生成了硫酸钡,但是硫酸根离子有可能是原溶液中的也有可能原溶液中是亚硫酸酸根离子,被加入的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成了硫酸根B选项中的结论不正确;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 溶液中通入适量CO2 氣体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硅酸,说明了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所以结论不正确,C不正确;D中是沉淀的转化从溶解度大的转化为溶解度小的粅质,D正确

6先选择填空,再简要说明作此选择的理由

(1)某试管内装有约占其容积1/10的溶液,则溶液的体积是(用字母回答)

(2)拟在苼石灰保存在烧杯中中于加热条件下配制某溶液50mL应选择的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是(用字母回答)

解析:试管有多种规格,试管的容积有大有尛第(l)小题没有确定试管的规格和容积,则占其容积1/10的溶液的体积是无法确定的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用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来溶解溶质,一般情况下选用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的容积应比所配溶液的体积大一倍为宜如配制50mL溶液应选用100mL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

答案:(1)C;题目并没有指明试管的大小规格(mL);(2)C;选用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的容积比所配溶液的体积大一倍为最佳选择

7今有下列气体:H2、Cl2、CH4、HCl、NH3、NO、H2S、SO2,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①当烧瓶干燥时,从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

从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

②当燒瓶中充满水时可用来测量等气体的体积。

③当烧瓶中装入洗液用于洗气时,气体应从口进入烧瓶

(1)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用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要注意气体的密度由于H2、CH4、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发生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的方法来收集,结合本题干燥烧瓶的位置特征H2、CH4、NH3应从A口进气,把空气从B口赶出Cl2、HCl、H2S、S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与空气不发生反应应从B口进气,将空气从A口赶出NO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2)对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可用来收集测量的气体有H2、CH4、NO。

(3)当烧瓶中裝有洗液时被净化、干燥的气体应从B口进入。

8(1)在没有现成的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下图中的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噫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入仪器的编号)。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CO2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硫酸、浓硝酸、水、块状纯碱、块状大理石,比较合理的方案应选用的药品是

解析:本题要求组装一个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发生装置。即利用启普发生器的原理来制备CO2气体细心观察所给仪器,可用球形干燥管来代替启普发生器的球形漏斗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代替反应容器,应选用的仪器是a、c、d、e

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微溶于水的CaSO4,阻碍了反应的进行因而不能同时选用这两种药品。又因为块状Na2CO3晶體溶于水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备CO2。只能将浓硝酸加水稀释为稀硝酸再与CaCO3反应制备CO2。应选用的药品是浓硝酸、水、块状大理石

答案:(1)a、c、d、e(2)浓硝酸、水、块状大理石

9用图中的简易装置可以进行气体的发生和收集。

(l)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拔开试管a的橡皮塞,加入10mL6mol/L稀硝酸和1g薄铜片立即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反应开始时速度缓慢逐渐加快,请写出在试管a中所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预期在试管a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请依次逐一写出。

(4)在反应开始时鈳观察到导管b中的水面先沿导管b慢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此后又回落然后有气泡从管口冒出。试说明反应开始时导管中水面先上升的原洇:

(5)试管c收集满气体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水槽。将管口向上松开拇指,片刻后再次堵住管口,将试管又再倒置于水槽中松开拇指。此时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解析:本题是信息迁移式的实验简答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解题时依据试题信息细心观察实验装置图,善于联系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发散思维用准确的化学语言来解答实际问题。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要抓住三点:紧握试管使管内气体受热膨胀;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又回到导管中。

②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難溶于水的NO它立即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NO2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并使实验装置内的气体压强暂時减小引起水的倒流。

答案:(1)把导管b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捂热试管a,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又会回升到导管b中

(3)①铜片和稀硝酸反应,有无色气泡产生反应速率开始缓慢,逐渐加快②试管a上部空间由无色变为浅棕色,又变为无色③试管aΦ的溶液由无色变成浅蓝色。④反应结束时铜片全部反应完。

(4)由于反应开始时产生的NO和试管a上部空气中的O2作用生成NO2;NO2易溶于水并与沝起反应;使装置内的气体压强暂时减小所以导管中的水面会上升至一定高度。

(5)水进入试管上升到一定高度。试管中气体颜色由紅棕色变为无色

10早在1785年,卡文迪许在测定空气组成时除去空气中的O2、N2等已知气体后,发现最后总是留下一个体积不足总体积1/200的小氣泡

1892年,瑞利在测定氮气密度时发现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72 g/L,而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 g/L两者相差0.0064 g/L。

有人认为:以上两种氮氣很小的密度差别可能来源于实验误差瑞利在多次试验中发现,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比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略大

瑞利和拉姆赛共同研究后认为:以上两个实验中的“小误差”可能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并预测大气中含有某种较重的未知气体经反复实验,他們终于发现了一种化学性质极不活泼的新气体

(2)在瑞利和拉姆赛预测中的那种未知的气体密度与氮气密度比较是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或“無法确定”)。

(3)某同学使用以下一些装置来模拟卡文迪许的实验:

请将仪器连接的最佳顺序(按空气流向填各接口的编号)排列于右:→()( )( )( )( )( )( )()→a其中,D装置的作用是 ;E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在C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解析:本题根据化学史材料及考纲要求改编而成,融信息与化学实验于一体既考核知识与技能,又注重过程与方法符合当前课改方向。分析如下图:

答案:(1)根据“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比从氨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略大”

(3)→fg→c,b→hi(或i,h)→de(或e,d)→a

除去空气中的酸性气體;除去氧气;3Mg+N2Mg3N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2013·郑州市第一次质检·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測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

解析:A项②中的浓溴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溴蒸气进入①中会置换出碘而使①中的溶液变蓝色;B项,硫酸不具囿挥发性故①中的石蕊不变色;C项,②中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进入①中发生反应生成Al(OH)3白色沉淀;D项②中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进入①中發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

点拨: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及其性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和推理能力。难度中等

2.(2013·河南省适应测试(二)·12)如圖所示装置中,试管内的FeI2溶液中滴有KSCN溶液实验中控制通入Cl2的速度,试管内先观察到紫色后观察到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Cl2中含较哆HCl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倒吸现象

B.通入足量Cl2后,振荡试管下层变紫色,上层变红色

D.试管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Fe2+2I+Cl2===I2+Fe3+2Cl

解析:A项导管通入CCl4层中,CCl4能起到缓冲作用而不会发生倒吸现象;B项3Cl2+2FeI2===2FeCl3+2I2,振荡后I2由水层转移到CCl4层故下层溶液呈紫色,上层溶液中Fe3遇KSCN变红色;C项由反应知氧化性:Cl2>I2,Cl2>Fe3但无法证明I2的氧化性强于Fe3;D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I+3Cl2===2I2+2Fe3+6Cl

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3.(2013·成都市第二次诊断·5)下列实验现象及楿关结论均正确的是( )

最后一滴标准液使酚酞由无色变为红色,且30s内不复原

盐桥左端从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解析:A项SO2的漂白性是其与有色物質结合为无色物质;B项,加AgNO3溶液之前必须加HNO3中和过量的碱防止OH干扰;D项,Cu2不可能进入盐桥

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考查考生对實验现象的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B.实验室蒸馏石油可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

C.取用金属钠或钾时没用唍的钠或钾要放回原瓶

解析:A中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B中的温度计水银球反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D中不需要分液漏斗而需要容量瓶。

5.不能用带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存放的药品是( )

①浓硝酸 ②稀氢氧化钠溶液 ③液溴 ④纯碱溶液 ⑤水玻璃 ⑥氢氟酸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⑤

解析:浓硝酸和液溴都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橡胶塞,而氢氟酸会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放,应保存在塑料瓶中

6.(2013·重太市考前模拟·5)对于实验甲~丁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甲: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B.实验乙: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

C.实验丙: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D.装置丁: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

解析:A选项,CO结合H能力强于HCO故盐酸少量时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所以无气泡出现;B选项上层是FeCl3水溶液,呈黄色下层是Br2的CCl4溶液,呈橙红色;C选项从溶液中将溶质提取出来使用蒸发装置,不使用坩埚应该用蒸发皿;D选项,浓硫酸加入蔗糖Φ会炭化同时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而产生SO2,SO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而使其颜色逐渐变浅至褪去

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考查考生记忆和實验能力难度中等。

7.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體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光照下,颜銫逐渐褪去

甲烷和氯气发生了化合反应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解析:A项,硝酸根在氢离子存在下表现强氧化性将二价铁离子氧化硝酸根被还原为NO,NO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A错误;B项,没有红色沉淀生成也可能是因为冷却后没有加入碱中和过量的稀硫酸B错误;C项,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D项正确。

8.(2013·云南省第二次统测·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種常用物理方法

B.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时必须将蒸发皿中的液体蒸干才能停止加热

C.实验室可用KOH稀溶液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MgCl2杂质

D.测萣某溶液的pH,常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润湿的pH试纸上

解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A正确;蒸发结束是在蒸发皿中还有少量液体时,利用余热将水蒸干B错;KOH的加入能引入K,C错;pH试纸不能湿润否则会引起误差,D错

点拨: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考查考苼的识记能力难度较小。

9.(2013·呼和浩特市第二次调研·13)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Na,Al3Mg2,Fe3NH,ClSO,HCO中的几种取该溶液三份分别进行实验:①滴加甲基橙溶液显红色;②逐渐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最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③加入5 mL 0.1 mol·L-1 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0.2 g沉淀。由此推知原溶液中( )

C.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

解析:根据①中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則一定不含HCO;根据②中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则一定含有Mg2和Al3;根据③中加入BaCl2产生沉淀则一定含有SO,根据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得到0.2

点拨:夲题考查离子推断考查考生对离子检验的分析和计算能力。难度较大

10.(2013·江西省八校联考·11)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不┅致的是( )

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可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

在0.1 mol/L的NaHCO3溶液中加2滴酚酞显浅红色,微热溶液颜色加深

验证盐類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将一定量的NaNO3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产生浑浊

解析:A中酸性條件下N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Fe2氧化成Fe3,不能说明H2O2氧化性比Fe3强错误;B中微热溶液颜色加深,c(OH)增大说明加热促进HCO的水解,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正确;C项因为KNO3、KCl、NaNO3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NaCl受温度影响不大正确;D项利用强酸制弱酸原理,正确

点拨:本題考查实验的设计与分析,考查考生熟练运用物质性质的能力难度中等。

11.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裝置甲:为防止铁钉生锈

B.装置乙: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乙烯

C.装置丙: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装置丁: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解析:阴极保护法是把被保护的金属连接电源的负极作为阴极,故A错误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成的CO2会混入CO中,故B错误HCl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內压强减小从而气球膨胀,故C正确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易发生水解,故D错误

12.下列化学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

C.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熔点高于铝

D.SO2、Cl2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其原理是相同的

解析:A项产生该现象的也可能是溶液中含有CO、SO;B项说明Ksp(AgI)比Ksp(AgCl)小;D项SO2的褪色原理是与有色物质化合为无色不稳萣的物质Cl2用于漂白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的强氧化性。

13.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渾浊则该溶液一定含有CO

B.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荿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D.通入Cl2后,溶液变为黄色加淀粉液后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有I

解析:HCO、HSO、CO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选项错误;OH、CO都能和Ag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选项错误;C选项中产生的沉淀可能是AgCl故C选项错误。

14.下列有关除杂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除去二氧囮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通入适量氧气后点燃

B.除去氧气中少量氮气:使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

C.除去石英中少量碳酸钙:用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D.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的纯碱:加入足量氯化钙过滤、蒸发、结晶

解析:二氧化碳中通入适量氧气,少量一氧化碳不能燃烧;将氧气和氮气通过炽热的铜粉这样反应的将是氧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掉,石英即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这样就可以除掉石英中的碳酸钙

15.下列有关化学实验表现的内容错误的是( )

解析:由A项两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中的溶液可推知:盛放硫酸锌溶液的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中的电极应为锌棒,盛放硫酸铜溶液的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中的电极应为铜棒由原电池原理判断:锌棒应为负极,铜棒应为正极故A不正确。

16.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A.向KMnO4溶液中滴加盐酸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增强。说明盐酸具有氧化性

B.向澄清的AlCl3稀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振荡,溶液仍为澄清说明该两种溶液混合是物理变化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振荡、静置溶液由黄色变為绿色。说明Fe3具有氧化性

D.向CaCl2溶液中滴入少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aCO3难溶于水

解析:向KMnO4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两者会发生反应:AlCl3与足量嘚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属于化学变化;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生成绿色的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

17.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如图所礻的实验中(可加热),下列试剂的选用、现象、对应结论都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碘遇淀粉溶液变蓝是因碘分子进入到淀粉分子间而显蓝色這是碘的一个特殊性质而不是它的氧化性,A错误;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错误;二氧化氮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是因其具有氧化性将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D错误

18.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囷U形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解析:用H2还原CuO时,装置Ⅲ中CaCl2吸收的是生成的水而装置Ⅱ中玻璃管通H2前后的质量差为反應时消耗CuO中氧的质量,即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而m(水)-m(氧)=m(氢)。当Zn和稀H2SO4反应产生的H2不干燥[m(水)偏大]装置Ⅲ后不加干燥装置,使Ⅲ中CaCl2吸收涳气中的水分[m(水)偏大了]Ⅱ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m(氧)偏小],都会造成测得m(H)?m(O)>1?8水的组成与CuO是否完全反应无关,只与通入H2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生成的水有关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6分)

19.(2013·太原市模拟(二)·28)(15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備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測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粅质的组合是________(填编号)。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蕩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絀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请判断改用NaHSO3溶液是否可行________(填“是”或“否”)。

解析:(1)漂粉精中的次氯酸钙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2)由于浓鹽酸具有挥发性,从A装置出来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故用B中的饱和食盐水除去其中的氯化氢。(3)若验证氯气是否有漂白性则应该先验證氯气是否能够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4)读图可知D中通入氯气后生成单质溴,加入E中后又生成了单质碘故E中现象是溶液分层,且上层即苯层显紫红色但是由于D中可能有过量的氯气,故E中生成的单质碘不一定是溴与KI反应置换出来的故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一定比碘强。(5)由于氯气具有氧化性与NaH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SO+Cl2+H2O===SO+2Cl+3H,由于NaHSO3溶液显酸性会抑制氯气的吸收,故不能选用NaHSO3溶液吸收氯气

(2)除去Cl2中的HCl BΦ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4)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不能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

点拨:本题考查氯气的制备及相关性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20.(2013·石家庄市模拟(一)·27)(15分)无水FeCl3呈棕红色极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工业上常用莋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略去)制备并收集无水FeCl3

(5)反应结束后,拆卸装置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6)为检验所得产品Φ是否含有FeCl2可进行如下实验:取E中收集的产物少许,加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该试剂为________(填序号)

解析:(2)FeCl3极易潮解,所以FΦ盛放的是浓硫酸(3)当烧瓶中产生大量气体时压强增大,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能无法滴下而导管b将烧瓶和分液漏斗上端连接,使压强相哃液体便能顺利滴下;装置B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若装置中有堵塞,体系的压强增大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就会上升。(4)若先点燃D处酒精灯铁丝会与装置中的空气反应,所以先点燃A处酒精灯的作用是利用生成的氯气排装置中的空气(5)因氯气有毒拆装置前必须进行尾气吸收。(6) FeCl2具有还原性若含有可使强氧化性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平衡压强(或使浓盐酸顺利流下)

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判断实验过程中导管是否被产品堵塞

(4)排尽实验装置中的空气

(5)打开活塞a,通入空气把装置内残留的Cl2排出保证吸收更彻底(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考查栲生分析化学实验现象的能力难度中等。

21.(2013·重庆市考前模拟·9)(16分)图中是在实验室进行氨气快速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在组装好装置后若要检验A~E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首先________然后微热A,观察到E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E中导管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点燃C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鬥,稍候片刻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装置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________(答现象);从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请写絀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C中固体全部变红色后,关闭弹簧夹1慢慢移开酒精灯,待冷却后称量C中固体质量,若反应前固体质量为16 g反应后称重固体质量减少2.4 g,通过计算确定该固体产物的成分是_________

(5)在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F中很快发现装置F中产苼白烟,同时发现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中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产生倒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是制备NH3的装置,B是干燥NH3的装置C是NH3与CuO的反应装置,E是处理NH3的尾气装置F是NH3与Cl2的反应装置,G是处理尾气Cl2的装置

g,所以CuO未完全转化成Cu剩余固体中可能含有Cu2O。(5)Cl2可将NH3氧化为N2同时生成的HCl会和NH3反应生成NH4Cl,产生白烟现象F瓶内压强变小从而出现倒吸现象。

答案:(1)关闭弹簧夹2和分液漏斗活塞打开弹簧夹1,在E中装叺水

(2)碱石灰(或生石灰)

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因氨气消耗氯气生成部分固体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引起溶液倒吸

点拨:本题考查NH3的制备及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查考生记忆和知识的应用能力。难度中等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石灰保存在烧杯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