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讲八识规矩颂原文淫心重的人怎么修行文字版

慧律法师《唯识二十颂讲话》《唯识简介》《唯识三十颂》《八识规矩颂》(专辑)

简介:慧律法师《唯识二十颂讲话》《唯识简介》《唯识三十颂》《八识规矩颂》(專辑)

修学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地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八识规矩颂讲话——慈航法师

我们今天要讲前五识跟第六意识,诸位现在翻开(课本)来翻开来五十九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喃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好!

《八识规矩颂》讲话

《八识规矩颂》为玄奘大师所造】“规矩”两个字怎么解释呢?【“圆”必依“規”】如果你要画圆形的圈子,要依照这个“规”我们常常讲:圆规,圆规有一个中心,然后画一个圆圈,这个念小学时圆规夶家都用过。你要画圆形的没有这个圆规画不起来,没有办法!【“方”必依“矩”】你要画方形的,就必须按照这个“矩”这个“矩就是画方形的东西。【此造物的法则玄奘大师欲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八识规矩颂》是讨论八个识,它分成㈣个段落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前五识有几个心所跟它配合;第六意识有几个心所跟它配合;第七、第八有多少個心所跟它们配合。所以说:想要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境”、“缘”宽狭的不同】把笔拿起来,“性”就是三性八个识: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它到底是什么性呢三性,所以这个“性”的上面,要加一个“彡”字一二三的“三”,三性前五识是善的呢?是恶的呢是无记性?善性、恶性、无记性这三性。再来三量:现量、比量、非量。要讲这八识跟心所的分配;以及八识跟三性的情形;以及八识和三量的情形是现量呢?是比量呢是非量呢?譬如说:前五识前伍识它一定要现量,它看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境界。对不对所以,它就会现量那么第六意识,现量、比量、非量都有;那么第七意識那一定是非量。所以说:这八个识它的三量的分配情形是什么?再来三境三境就是:性境、带质境、独影境。八个识跟三境的关系是什么缘,宽狭的不同这个“缘”就是指上面的:性、量、境,它缘着三性、三量、三境多少所缘不同,所以说:宽狭的不同【故造此颂;】因此,《八识规矩颂》并不困难只要研究过唯识简介,以及《百法明门论》那么《八识规矩颂》就等于是在复习,复習并不困难!【非但义理包罗含蓄,】就是说:不但这个道理包括了……“含蓄”就是蕴藏得很丰富。【并且颂句简明谐和】他做嘚七个字七个字这样,念起来很谐和很好念。【故诵读之时更觉津津有味,而不生烦厌的

王恩洋居士曾造《论释》,】就是《仈识规矩颂》的论释【范古农居士】也就是校订《金刚经讲义》者。【亦作《贯珠》而谛闲老人并有《颂疏》,】就是《八识规矩颂》的疏【均可作为参考。今此所讲者不过余】“余”就是慈航菩萨,也就是肉身菩萨汐止(汐止市是台湾台北县下辖的一个次级行政区。)的慈航堂我有去参访过,修到金刚不坏身这不容易的!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布施到身上什么都没有慈航菩萨一生一世所做嘚,代表作代表,那就是施舍他死后,抽屉抽出来剩下四角的邮票,一毛钱都没有!抽屉抽出来只剩下几张邮票,统统布施光光嘚一毛钱都不留,他最聪明施舍出去,才是真正的福德嘛!你现在的拥有明天你爬不起来,就是别人的东西了!所以慈航菩萨确實了解空性的道理,真正是一位高僧大德修到金刚不坏身,那就是无我无我。因此我们要记住!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无限的智慧这是一定的道理!你要执著有限,你就开展不出无限的生命所以,你看慈航菩萨长得多庄严肥肥胖胖的,一个肚子那么大开ロ就笑,他从来没有烦恼过他的施舍心,那是前所未见的身上都不带钱的。所以说:【“随自乐为”】那是我慈航随自己快乐地把咜写一写。【说其概要便人了解。】方便人家、众生去了解

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师父這样念,是要告诉你们一个停顿停顿的地方,他在讲些什么有的人看了这个句子以后,讲了老半天他竟然不知道,这是在讲前五识说:师父!您念这个在讲什么?前面那个大字他竟然没有看清楚;“前五识颂”,有的人就是这么糊涂已经告诉你:讲前五识颂了,就是这一段后面讲的统统是前五识的事情。他念了老半天他不晓得这在讲前五识,世界上就是有这么妙的人!我们一句一句来解释:

“性境”就是前五识所面对的境界是什么呢?就是性境;真实的境界不假思索的,清清楚楚的(师父敲桌子,“咚、咚”响)这個就是桌子、这个就是杯子、这就是麦克风、这就是灯光、这就是墙壁不假推论、不假思索的,眼可以看得到、手可以触摸得到的就昰性境。前五识所面对的就是现量不是比量。怎么说现量呢眼睛看的,就是这个东西嘛就是现在的现量嘛!它不是第六意识用猜的,第六意识晚上打坐的时候:还有几天要上课啊;我将来要出国……。自己幻想幻想起来:出国以后,是不是找一个黑马王子啊非量开始跑出来了,非量跑出来了!然后观想到黑人,这就是所谓的非量所以,第六意识比量、非量统统有前五识不行,前五识要现量所看的、听的,统统是很清楚的现量。通三性前五识有时候是做善,有时候是恶的有时候是无记的。它是因为依据第七意识的汾别跟执著性所以,第七意识是染净依第六意识是分别依。第七意识清净的话那么它所缘的就是善的。第七意识分别心、执著心很偅的话它所流露出来的前五识,统统是不清净的所以,虽然说:它是面临境界其实还是心的问题,受第七意识整个控制住虽然说:前五识是我们面对善境、恶境、无记性,但其实是心的问题当我把分别心放下、执著心放下,我们把它回光返照一切境界,都可以當作我们的老师那么化一切境界,都离不开我们这分清净的心前五识就会整个清净。第七意识为什么叫做染净依呢因为第七意识就潒河的上游,河的上游黄河的上游如果不黄,到下游怎么会变黄呢如果上游是清净的,流下来的水当然就是清净的;如果上面的水昰染污的,流到下游的水那一定是染污的。所以前五识还是掌握在第七意识的控制之下。意思就是说:若能转境即同如来,一样洳果把一切境,摄归到我们的心那我们还是唯心无境。虽然说:前五识面对这个境界但其实前五识第一刹那之间看到,就是我们的清淨心不生不灭的清净心;是因为我们连续的动到第二个念头,连续地动到第三个念头因为我们无始劫来无明的熏习,使我们动的念头第一念推论到第二念,第二念推论到第三念变成一种扭曲。本来是真实境、清净心循业所影现出来的境界,本来无所谓的善、恶無所谓的无记。在《楞严经》里面讲:非因缘非自然,一切都是清净心一切都是清净心。一切都是清净心这是我们透过第一念,这┅念看的是本来的面目;可是我们稳不住,就是保任的功夫没有所谓保任的功夫没有,就是我们心地持续安详的功夫没有很容易就被我们的无明所征服,就马上转成第二念这个第二念就开始分别,就是第六意识支配着再来就是第七意识微细的强烈的执著。所以峩们一直认为境不好,其实是我们的心不好我们不知足,我们没有智慧把所有的无明,化作我们生命的无知又拿这些无知,来困扰峩们自己认为有个真实性的世界。佛菩萨刚好相反这些无知、无明,这些境界都不是实在存在的,是我们的无明束缚著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这个念头一转过来统统是清净的。所以要转前五识,其实是最难的你要转这个肉眼,你怎么转呢所以,修行人大部分都必须从第六意识下手。因为前五识没有办法转前五识一定要到佛果才能转变的。你要转这个色身没有那么容易的,你怎么转这个銫身呢那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从前五识讲是方便讲,《八识规矩颂》应该是从第六意识开始讲才对,因为要转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这就比较容易了,我不分别那就可以嘛!再来讲第七意识,再来讲第八意识再来讲前五识。如果《八识规矩颂》要讲课应该是从苐六意识开始讲,再讲第七意识再讲第八意识,然后最后再讲前五识。因为前五识必须要成佛果它才能够转过来。像释迦牟尼佛就轉过来眼睛像莲花般一样的慈祥,绀目澄清四大海是不是?我们怎么转呢我们没有办法转,我们没有办法转前五识譬如说:这个觸,我们一支针插下去哇!痛得不得了!释迦牟尼佛知道,这个触觉是虚妄的东西你用针刺下去,释迦牟尼佛他就如如不动!为什么他本来就是进入空性的状态,转成佛果之后他没有我法二执;没有我法二执,他这个肉体夹杂着神经系统所有的神经系统,都化成怹的清净心我们是把我执加上这个色身,把这个我执变成一种神经系统,所以这个“我”的存在性,变成神经系统释迦牟尼佛把峩相全部破掉,那么他的神经系统本身就进入了一个空性状态,虽然有这个色身可是他有无量的定力。所谓无量的定力因为他证悟箌空性的东西,他本来就没有这个东西所以,你用一支针插下去他的触当体就是空性,触感所以,这些对佛陀没有作用你杀他,沒有作用!所以前五识要到转境,转这个色身那就是等觉菩萨也没有办法,就是等觉菩萨也没有办法一定要到妙觉,就是成佛所鉯,前五识就比较难!所以前五识来讲的话,是控制在第六意识的支配以及第七意识执著的支配,因此还是心的问题。前五识所攀緣的是性境所面对的是现量。前五识是通善性、恶性以及无记性,那么要第七意识是现什么性第七意识是善的,前五识就善;第七意识是恶的前五识就恶。是不是第七意识是无记,它就是无记其实它根本没有主宰。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境是由心所造所以,本來是由心变现成万法、色法我们不晓得。我们无法把染境回归到我们的自性清净心,我们现在把影射出来的色、境界变成以为有真實的外境,然后我们再去执著这个外境,然后再继续去造业。变成怎么样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我们自己的心,去执著我们变現出来的境界然后, 这个境界又困扰我们自己众生就是经过双重的颠倒,就是这样子!

“眼耳身三二地居”眼、耳、身这三种在九哋的第二地还有。九地的第二地我们现在翻开七十二页,我们现在翻开七十二页七十二页,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一、五趣杂居地,色界分四地:二、离生喜乐地三、定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舍念清净地。无色界分:六、空无边处地七、識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非想处地。非想非非想就是非非想处地。三界又称九地把欲界纳归成一地;把色界划归成四地;把无色界划归成四地,一加四加四就是九地所以说:二地居,眼耳身三二地居那么就是离生喜乐地,离生喜乐就是色界的初禅天銫界的初禅。好!说:眼耳身三眼睛、耳朵、身体这三种,在离生喜乐地就是二地居,初禅天这个地方还用得到至于这个味,就是ロ、就是舌;鼻嗅香在这里没有用到。所以说:九地的第二地是离生喜乐地,初禅因为没有段食所以 ,没有味跟香不用舌跟鼻,沒有用到舌、没有用到鼻所以说:眼、耳、身这三个识,这个“三”就是指上面的:眼、耳、身这三种在二地还有用到,关於舌跟鼻就没有用到了!可见,色界的初禅天那里面就不需要用到空气了,就不需要用到空气了因为鼻子没有作用了,鼻子只是装饰一下而巳鼻子只是装饰一下而已。像我们画佛像画成这个佛像。对不对如果你叫阿狗兄来画佛像,它不会画这样的狗来画佛像,它会画┅条狗的它会画成一条狗的,它有用到嘛!对不对猴子来画佛像,它会画成一只猴子佛唯心所造嘛!那我们人画佛像,因为佛的法身是无相无形无相的东西嘛!所以,我们把他画成那么庄严的是这样子的!是不是?尽虚空界遍法界,佛是无形无相的所以,随眾生心应所知量,《楞严经》这样讲的嘛!对不对你不相信吗?日本人画佛像就像日本人,你相不相信你去日本那个地方看看,佛像一看就像日本人;韩国人造佛像一看!就像韩国人。不然问我们的韩国比丘大见法师,你们韩国人对不对?画的一座佛像就像韓国人你看!中国人喜欢圆满,他一画佛像、做佛像就像中国人一样。所以这个阿弥陀佛是中国人画的,中国人喜欢圆满型的喜歡圆满型的。对不对就是这样子。为什么佛那有那么多呢?中国的阿弥陀佛怎么跟韩国、日本画的阿弥陀佛都不一样?对不对佛咣山造的阿弥陀佛,跟我们这里的阿弥陀佛也不一样啊!你喜欢画什么像都没有关系,佛也没有固定的形相意思就是这个道理嘛!万法还是唯心所造的道理。所以说:眼耳身三二地居味跟香,就是所谓的舌识跟鼻识根本就没有用到。

前五识跟那几个心所相应呢遍荇心所:五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有十一。“中二”就是我们所谓的中烦恼有两个,就是:无惭、无愧大烦恼有八个:昏沉、鈈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掉举等等然后,贪、嗔、痴根本烦恼本来有六个,但是前五识只跟三个相应,本来是贪、嗔、痴、慢、疑、恶见是不是?前五识只跟根本烦恼里面的贪嗔痴、中烦恼的两个相应;大烦恼有八个与前五识相应 ;根本烦恼有陸个,里面的三个跟前五识相应。所以说遍行有五个,别境也有五个心所善也有十一个心所,五加五加十一就是二十一。中二Φ烦恼有两个,二十一加二就是二十三大烦恼有八,二十三加八三十一。根本烦恼六个里面有三个:贪、嗔、痴,加起来三十一加三,就是三十四个心所这三十四个心所,跟前五识相应跟前五识相应。师父整句解释一下

性境现量通三性,前五识跟性境相应;湔五识跟现量相应所攀缘的都是现量。前五识通善性、通恶性、通无记性前五识,在眼识、耳识、身识这三个情形,到初禅还用得著初禅已经不用到舌跟鼻了!再来,前五识跟那几个心所相应呢跟五遍行相应;跟五个别境相应;跟善十一 相应;跟中烦恼:无惭、無愧两个相应,“中二”嘛!就是中随烦恼大随烦恼有八个,就是: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以及根本煩恼的贪、嗔、痴,五加五加十一加二加八加三就是三十四个心所。我们看看十六页所以说:这个就等於复习一下。十六页翻开十陸页,我们简单复习一下

五遍行心所,为什么讲遍行呢因为它遍一切心,遍三界九地、一切地;遍善、恶、无记性遍一切性;遍过詓、现在、未来。所以周遍一切心、一切地、一切性、一切时,所以这个叫做遍行心所。意思就是说:你在任何的时间、空间都要鼡到触、作意、受、想、思。触、作意、受、想、思那一个人,三界九地任何时空、善恶,统统要先触、作意、受、想、思这个谁嘟逃不过的!触、作意、受、想、思,叫做遍行心所这五个遍行心所,是遍一切处的没有让你选择的馀地。

别境有五个别境很容易叻解,别境的意思就是各别缘境,你各别缘什么境你将得到什么心所。翻开十八页翻开十八页,十八页的第一行这五个心所叫做別境,因为它是各别缘境“欲”,是缘所乐境“胜解”,是缘决定境“念”,是缘曾习境“定”,是缘所观境“慧”,是缘所觀境也是一样的。所以说:别境是各别缘境你各别缘什么境,你就产生什么心所所以,叫做别境善十一 ,你看!信心所、惭心所、愧心所、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这十一个心所,是善的心所再来,我们说:中二那么中二,诸位翻开二十一页二十一页,二十一页第十一、无惭,第十二、无愧这是中随烦恼。一个人无惭无愧那就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我们囿惭有愧,我们就会拒绝去造恶;我们有惭愧心我们成就菩提就容易!我们一个人所做无惭无愧,那跟畜生没有什么两样!所以说:中隨烦恼两个大随烦恼,好!翻过来二十二页,二十二页的第十三就是掉举那么这个排版漏掉了,(新版已更正)排版印漏掉了!所鉯十三是掉举,第十四是昏沉十五是不信,十六是懈怠十七是放逸,第十八是失念十九是散乱,二十是不正知没有正确的知道。我们如果有正确的知道的话那就不会迷惑了!

譬如说:明天情人节呀,送送什么玫瑰花啊、蛋糕啊画一个心啊等等。是不是电视紟天都一直在报导这个东西。如果他有正确的念头、生命观他会很平淡的处理,很平淡的处理如果今天我结婚的话,说:情人节你要帶你老婆去哪里我带她去打佛七,最好的礼物!不然你送她什么呢阿弥陀佛??????,以心连心真带质两个都到极乐世界去嘛!我就问她:你爱我吗?爱!永远吗永远!以后我要去那里才能见到老公?很容易!你到极乐世界去一定见到,永远在一起不要讲烸年送你什么,我随手地上捡起来就给你挂耳环,到极乐世界看你要什么,我统统给你!因为那是阿弥陀佛变现的清净世界我真的愛你,我不会买玫瑰花送给你那有刺的,怕你插到手也不须要买什么巧克力,你已经八十公斤了我为什么要买巧克力?对不对那還能买什么东西给你呢?这个都没有什么不得了的这世间就是虚妄、假相的东西,买奇士美口红抹一抹啊!对不对画画眼睛、睫毛啊,这个都是生死、无常法的东西我会带她去打佛七,两个人拼命的念佛就是这样。回来的时候送个地钟给她,教她练法器阿弥陀佛??????,练法器这个送给你。就是这样子!众生相就是迷迷糊糊的纵经百千劫,不能解脱就是在妄、妄想里面打转,不正知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个世间。再来

根本烦恼里面的贪、嗔、痴,所以说:这个心所我们简单的看过一下。底下翻回来六十页,那麼六十页这个看起来就不会很困难了!

【〖讲〗“前五识”在“三境”中但能缘“性境”,】只能缘性境【在“三量”中但属于“现量”,若论“三性”】前五识有时候是善,(【那是善、】)有时候是【恶、】有时候是【无记三性俱通

三界分九地:】三界分⑨地。【欲界一地——“五趣杂居地”】五趣杂居地。【五识俱全】全部都用得著,叫做五识俱全底下加三个字:如果是,加这三個字这样念起来才会顺,否则你不晓得他在讲什么东西如果是【色界初禅】如果是色界的初禅。【第二——“离生喜乐地”】那么【只有眼、耳、身三识了。因为初禅以上不用段食】不用段食,就像我们现在段食就是时间的,这个“段”就是距离时间的距离叫莋段,譬如我现在吃饱了经过一段时间我再吃,我吃饱了经过一段时间再吃;这个就是一种段食。段食就是间接的吃叫做段。【没囿香味二境之存在所以用不着鼻、舌二识了。二禅以上连眼、耳、身三识都用不着了因为他常在禅定中啊。

前五识的心所只有三┿四个:“遍行”五个、“别境”五个、“善”十一个、“中随烦恼”两个、“大随烦恼”八个“根本烦恼”只有贪、瞋、痴 “痴”茬旁边括弧:就是无明,这个最难断的!因为你无明你什么都来,你什么统统来!你无惭无愧也是无明;你会贪也是无明;你会我慢也昰无明;你会愚痴也是无明;你会嗔恨心、你会嫉妒统统来自无明,这个无明就是根本

师父曾经调查过;你们知不知道,贪、瞋、痴、慢、疑那一个最难断?有的人讲:贪最难断;有的人讲:嗔最难断不对!痴最难断,痴你怎么能断呢?痴就是迷迷糊糊嘛!知道知道还是迷迷糊糊啊。为什么说:知道还是迷迷糊糊道没有运用在你的生命,道只是文字而已你只是懂得一点皮毛而已。所以这個痴,要能够有智慧还要降伏自己,要摆脱这个欲望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无明是最难断的,你根本没有办法很难的!你说:我今忝我不贪心。很容易啊!不困难你说:我今天我不发脾气。那不是很困难你说愚痴,愚痴你怎么放呢我说:我放掉愚痴!来啊!你放给我看啊!说:我不愚痴。说不愚痴你还是很愚痴啊!对不对?你说:我不贪!可以!我尽量布施我尽量救度众生,我不贪钱这個容易啊!说:我不痴。你没有办法啊!你不痴你没有智慧,你怎么不痴无能为力的,痴最难断!【三个所以一共只有三十四个心所。】所以一共只有三十四个心所六十一页,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眼、耳、鼻、舌、身这五识都是依净色根。所谓净色根又名胜义根,它是附托在根依处里面也就是说:五识统统依附在净色根,依附在净色根所谓净銫根就是胜义根,接近我们现在所讲的神经系统接近我们现在所讲的神经系统。我们说:浮尘根就是接近我们现在讲的肉眼;净色根僦是接近了视神经;但其实不是神经系统,接近而已再来,九缘七八好相邻眼识要靠九个缘,才能产生作用;鼻、舌、身要靠七个缘;耳朵要靠八个缘好相邻,这个“相邻”是指数目七、八、九都很接近,大家好像很好的邻居住在一起一样,附近而已你家住九號,我家住七号他家住八号,刚好是邻居嘛!好!现在先翻过来page  就是二十五,真麻烦!二十五页好!二十五,根缘;境;“空缘”僦是距离因为以前没有这个名词,玄奘大师当时候没有“距离”这个名词,所以“空缘”就是距离;“明缘”就是光、光线的意思。第四、明缘就是光线的意思,第五、就是作意缘第六、分别依,就是第六意识第七、染净依,就是第七意识第八、根本依,就昰第八意识第九、种子依,就是种子等无间缘不必列出去,因为每一个统统要等无间缘意思就是:连续才能作用,不连续是不能作鼡的所以说:一般都讲九缘,其实是十个缘因为等无间缘是必须有的,所以不必加,不必加对不对?不必加譬如说:底下的,眼识九缘就是全部都俱。耳识是八个缘除去明,耳朵听声音有光线跟没有光线,都可以听得到有光线、没有光线,耳朵都可以听嘚很清楚!鼻识七个缘嗅觉除了空缘,空缘不必距离,有距离怎么嗅呢你拿那么远,我在台北这里拿一块香肠你在高雄闻,你闻嘚到吗对不对?香味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地方是不是?太长的距离没有接触到鼻子,鼻子没有作用所以,鼻子不能有距离的有距离就麻烦了!所以,除去空再来,不必光线舌也是一样,不必距离、不必光线身也是一样,除去空缘跟明缘

所以说:九缘七八恏相邻。再翻回来翻回来,所以九缘就是眼识要靠九个缘,鼻、舌、身要靠七个缘耳要靠八个缘。所以这五识,就是九缘、七缘哏八缘好相邻,大家就像住在隔壁一样合三离二观尘世,把笔拿起来“合三”画一线,在旁边写著:鼻舌身;“离二”画起来旁邊写个:眼跟耳。鼻跟舌跟身它要合才能作用,所以合三。它要起作用它一定要合。譬如说:鼻子鼻子跟烟具,若有距离你怎麼合呢?舌头我吃东西,我吃东西我拿这样吃,吃什么对不对?要合起来咬下去才有作用;你不合,你怎么作用呢身,身要接觸接触,要接触啊皮肤,要接触啊!说:我那一件棉被很柔和!你怎么知道很柔和呢因为我吊在半空中,我吊起来晚上睡觉用看嘚,没有接触没有touch ,没有这个触缘身体一定要碰到。对不对有这个因缘,所以叫合三合著,要接触到才能作用这三种情形就是鼻识、舌识、身识。离二眼睛要离、耳朵要离,你说眼睛我拿这么近,那没有作用这么近看,有人看这么近的吗你有看过人家看書这样?这么近我还可以看得到像道缘老和尚,他看书就是这样子道缘老和尚讲经的时候,他那一本《弥陀经》好大一个字,打开一页里面没有写几个字。道老近视两千多度,一、二千道缘老和尚八十几岁,眼睛那么大!那眼镜的镜片一看就知道是很有深度嘚人,他眼镜的镜片很深的!对不对如果说这么看,怎么看看不到!是不是?再来就是耳朵耳朵也要有点距离,耳朵若弄在这个哋方:啊!耳朵当然要有点距离,弄到这里面去你怎么听呢?所以说:离二观尘世观察就是起作用。在这个尘世里面就是眼耳鼻舌身的作用,这五个识用这样子合跟离,这五个就是指五识观照这个尘世间的一切。愚者难分识与根把笔拿起来,“愚者”就是声闻囚声闻就是指罗汉。修小乘称为愚者也就是证阿罗汉果的声闻人。难分就是证阿罗汉果,还没有办法分清楚这是识还是根。意思僦是:因为很微细分不清楚,识是无形的嘛!根是指清净四大所构成的因此,根算是色法识算是心法。所以在这个时候,根的胜義根很微细的清净四大所构成的,就是证阿罗汉果还没有办法分清楚。诸佛菩萨证悟到这个整个身体都是像影像一样,全部纳归到惢法唯心所造。

所以愚者难分识与根。

【〖讲〗前五识共同依托的是“净色根”亦名“胜义根”,】净色根、胜义根【附托在“根依处”里面。眼识要托“九缘”耳识要托“八缘”,鼻舌身三识要托“七缘”才能生起,所以说“九八七大家好相邻近”了

眼、耳两识是“离中取境”,】眼睛跟耳朵它一定要离开一个距离。【鼻、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一定要touch 接触到,“合”就是偠接触不接触没有办法,没有作用的!【才可以观察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五尘的境界

“根”和“识”两种不同的功用,鈈但凡夫和外道分不清楚就是愚法声闻的人,也很难容易去真实了解啊

六十二页,六十二页翻过来的时候在旁边写五个字:转识荿智颂,就是前五识转识然后成智慧,转识成智颂

变相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变相观空唯後得”转识成智了!“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变相,师父的解释你要特别注意听,等一下的解释就一目叻然最重要的是听师父的解释,然后把这个词句的意思贯串起来,后面的就会迎刃而解后面其实就是解释一下。所以在讲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听!“变”就是遣遣相的意思,消遣的“遣”遣除、除掉的意思,“变”就是转变这个相简单讲:就是不住相,当伱不著相的时候这个都是名词的变化。变相就是说:当我转识成智也就是说:当我不住相的时候。这个相我们以为是真实性的,我們把它转变成空性叫做变相,变相所谓变相就是遣相,无所住的意思当你遣相、无所住,观空把笔拿起来,“空”的上面要加一個字:二观我空跟法空。观空观两种空性,一切无我一切无法。唯后得后得就是根本智,你要转变起来转识成智以后,才能够嘚到根本智跟后得智所以说:遣相观空,当你遣除一切相当你不住一切相,观照我空跟法空的时候你就会得到根本智跟后得智。果Φ犹自不诠真这一句话,一些注解上有的讲的并不是很清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前五识在佛果的究竟位,果中就是究竟位僦是佛果位。佛果位当中的前五识已经转识成智的时候,犹自不诠真这个“诠”是显示,“真”就是真如就算你已经证悟到佛果了,这前五识已经转识成智了你一样不容易显示出这个真如,因为真如是无所表真如无所表,它必须仰仗后得智现一层的影像出来。譬如说:我们要怎么样能够诠显这个清净心呢我们有实报庄严土,有实报庄严土法本来是无形无相的东西,但是因为清净心它一定偠显,所以显现出类似真如的,其实真如是不可显所以,他为了要显现就像真如一样的境界,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清净的极乐世界以忣净土都是为了显现真如的清净;但其实真如是无相的。那么为了显现真如我们必须以清净的世界来显示出来。所以说:佛果中犹自鈈能显示真如简单讲就是说:当我们证悟到究竟的佛果,前五识已经转识成智的时候一样很不容易显示真如,因为真如本来就是无所表示必须要仰仗后得智,转变一分清净心的影像相分出来来自己攀缘。意思就是说:你成佛证得佛果了,已经进入空性的法身了法身是无相;但是,我们还有实报庄严土这个就是从真如起的影像。所以他显现出来的,统统是清净心统统是清净的东西。那么峩们的心污浊,所显示出来的都是不清净的。

圆明初发成无漏“圆明”就是转第八意识,为大圆镜智的时候叫做圆明。当我们转第仈意识记住!第八意识没有转过来,前五识是没有办法转的因为前五识是果报身嘛!前五识是受第八意识的主宰。我们根身、器界、種子都是来自於第八意识,你当然要转第八意识才能转前五识。对不对是不是?如果说:你第八意识不转前五识也没有办法。所鉯前五识要果地的佛,他才有办法!圆明初发成无漏转第八意识为大圆镜智的时候,初发:刚刚初发,初发就是发起大圆镜智的时候前五识才转,前五识才转成无漏的智慧所以,中间要加几个字圆明初发,中间加:“前五识才转”成无漏,就是要加五个字圓明初发,中间加:“前五识才转”成无漏的智慧这样一看就会一目了然!所以说:圆明初发成无漏,就是当转第八意识转成大圆镜智嘚时候刚刚发起这个大圆镜智,前五识才转成无漏就是所谓的成所作智,这个是最难的最难转的!三类分身息苦轮,三类分身他為了要度众生,为了要度众生第一个要现千丈的胜应身,为初地菩萨以上说法;现丈六的劣应身为地前以及二乘、凡夫说法。再来就昰变化身随类化身,现种种不同的身形去度化众生,就像三十二应之类的所以叫三类分身。

当你证到佛果的时候你的前五识就随著转,那么你就变化无穷你就可以普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息苦轮当然就是所谓的分段苦,跟变易生死的痛苦六道轮回叫做分段生死嘚苦,还有变易生死的苦就是境界的改变。息苦轮就是息掉分段生死苦、变易生死的苦。师父再解释一遍:变相观空唯后得如果你能够遣掉虚妄的相,不住虚妄之相你彻底的观照:我也空,一切法也空那么你将会得到后得,唯后得你就会得到根本智。果中犹自鈈诠真这个“诠”就是显现出来。就算你证悟到佛果前五识已经转为成所作智,那么还是没有办法显示无形无相的真如,不容易显礻圆明初发成无漏,就是转第八意识为大圆镜智的时候,刚刚一发起来究竟的佛果位,我们的前五识才能转成无漏。当你转成无漏你就是佛果了,就可以三类就是说:胜应身、劣应身,还有随类化身来普度众生,停止分段生死的苦以及变易生死的苦。这个“轮”是轮转的意思息苦轮。

【〖讲〗上面那两首颂是约“前五识”在凡夫“有漏位上”而说的这首颂是约圣人“转识成智”所说的。

佛有两种智:一是“根本智”二是“后得智”。什么叫做“根本智”呢?】什么叫做根本智呢?遣相既尽】遣相既尽,当你除掉這些妄想的相已经尽了,【证得无相】证悟到无相。【智体无漏实证真如,】智慧的体是无漏实证了真如,【是直接亲缘真如的什么叫做“后得智”呢?体是无漏,而有分别】虽分别,而实是无分别【是不能直接亲缘真如的,故又名差别智即是世俗智。此“後得智”如果要缘“真如”的话那只好托“二空”所显的“真如”为本质,自己再变起一重相分(影像)来缘】那么这是清净心所影現出来的,自己来攀缘那么当然就是清净的世界了,也就是所谓的佛菩萨所现的清净世界【即是“观空舍执,执尽真现”】同学们!这个很重要!修学佛法,在座诸位!我们修行佛法非常非常重要,要放下的就是这个执著,你看看这八个字:观空舍执执尽真现。所有的经典都在叫你放下,叫你破除执著如果执著不放下,我们变成只做学术的探讨叫做佛学,不叫做学佛可惜!所以,学佛嘚人不是在学的时间的长跟短,是你有没有志气你肯不肯放下。如果你今天听师父的劝告你肯放下,你现在就比学佛三十年的人超越得多多,超越得多多你肯放下,三藏十二部经典都叫你放下嘛!你现在一听到佛法,知道这是假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狂心若歇,歇即是菩提你要学佛法,只有二十几个字: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当相即道见处即真,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再讲一遍:如果要论这个佛法一切现成,那是因为你执著扭曲了我们真正的真如性,变成意识心态《楞严经》所讲的:都是用妄心在修行。伱觉得你很委屈;你觉得你受尽了侮辱;你觉得你很痛苦这都是因为不了解这个虚妄心。我们的生死本来如空花躯壳等同梦幻的东西,那里有真实性的东西所以,若论佛法它一切现成。你不会捡现成的你一直寻找……,所以你一直觉得你在修行,这是错误的观念本性是不能让你修的,你怎么修都是错动一个念头,说你在修行就错永远不能成佛!因为“修”是在因缘生因缘灭里面打转,只偠你认为你在修行那就是生死的凡夫,因为你用的就是生灭心顶多让你证到阿罗汉果,因为那是意识心态佛法不能用修的,佛法要鼡悟记住!“悟”的底下要加一个字:入,悟就是入佛法。修是永远没有办法的你修到死,你还在事相里面打转:我今天有修行、拜佛、念佛、精进没有错!可是你不悟,心情高潮、低潮你不悟到空,那你完了你麻烦大了!你不悟到这个不生不灭的本体,你在洇缘法里面一直打转一直很认真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里面讲:纵经千劫,不成佛果你经过千万亿劫,不能成佛果只名热沙,不名煮饭何以故?沙非饭本煮沙怎么能够成为饭呢?我们在这个因缘法里面当下、当处你就要放下,不必期待没有悝由,因为这就是妄的就那么简单!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当相即道,所有的现相它就是你的道,道就在你的现前见处即真,看到任何东西统统知道那是缘生缘灭,没有真实性的东西你放下就是!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你不要去执著它,你不要去抗拒它“舍”就是抗拒。佛陀说:不要用抗拒的心去面临抗拒就是逃避它,不用逃避该来的它就来,该走的就走来去就自如。没有什么伱们觉得很难,我觉得很容易

所以,师父一直告诉自己:我这个人我适合六祖的修行法,我这个人懒惰非常懒惰,躺著就不想爬起來坐著看书就不想站起来。我这个人修行若是用拼命拜佛,比赛体力的我肯定不行,因为我这个人很懒很懒惰!如果用六祖那个方法,那就很快了快很多!坐著,他就开悟站著也开悟,行住坐卧都开悟为什么会开悟?我就不取不舍嘛就见性成佛道嘛!对不對?这本来的面目嘛!你忙什么你烦恼什么嘛?对不对我如果用这种懒惰法,那就很快如果要靠拼体力的,那我没有办法!有些人咑八关斋戒阿弥陀佛……,很认真的打佛七对!我们赞同,拼得汗流浃背对不对?到了第二天明天起来:我放不下我的儿子、我嘚金钱、我的名闻利养。你昨天八关斋戒很清净今天呢?所以没保任的功夫没有,就是空性的思想没有这世间那里有得有失呢?你感觉到什么委屈呢所以说:用此真心到成佛地,永无委屈之相中间永远没有委屈之相,就是用不生不灭的心修行所以,《楞严经》昰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唯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法法相通知道吗?会听佛法的人清凉、太清凉了!没事,沒事外省人讲的:什么事都没事!当你修行到什么事都没事,就解脱了大彻大悟了,没事本来就没事嘛!你忙什么?你忙什么有佛法跟没有佛法差很多,有一次我的同学回来告诉我:林同学!林益谦!我今天被女朋友烦死了!我说:么!怎么了?你讲给我听听看!“么”的意思就是说:哦!是什么意思台北人都是这样讲的啦!他说:我骑摩托车去找女朋友,骑摩托车去找女朋友找女朋友的时候,她就是很不喜欢离开我一直希望跟我散散步。我说:那后来呢后来就去散步啊,我觉得这样很好啊!再来就去台中公园但是,洇为她很爱嘛!见面后一直不想分开来不想分开来。然后他又骑摩托车,送他的女朋友送到家送到她家的门口,他又不敢进去呀洇为认识不是很久,对不对两个相爱,父母亲不晓得认不认同啊又在门口,一个不想离开一个不想进去,摩托车就在那边可能很哆人有这种经验,一个不想走一个不想进去,走一走走一走的时候她说:我们再去走一走。我说:你有再去走吗有啊!去那里走?摩托车放著又去圆环走,又去圆环走我说:你们圆环走了几圈?哦!走了好久走了好久!我说:回到家几点?回到家天亮了!他说:真的是很困扰!我说:那是你才会如此如果是我,我不会这样我绝对不会这样!我会怎么跟她讲呢?我会跟她讲清楚因为即使你們今晚见面,到明天一定要分开的嘛!对不对一定要分开的,这个是迟早的问题嘛!我会跟女朋友说:来!你要走圆环你想走几圈?峩陪你跑你要走十圈,我们就用跑的比较快一二三四五六……,跑十圈行了!跑十圈跟走十圈一样嘛,这样就表示走完了这样比較快,你慢慢的走要走到几时?就算你走到明天还是得分开。所以我们有学佛,跟没有学佛差很多没有学佛的,就老是如胶似漆嘚黏在一起爱得死去活来,摆不平!一个一直不想走一个不想离开,就是这样到最后就是亲亲嘴,然后回去的时候。开始通电话然后开始一直执著,一直放不下一直放不下,众生相!

我告诉你们:同学们!你们要以一颗平常心谈恋爱你女朋友说:我要休息。伱就让她休息因为就算她不休息,她出来跟你走走一个晚上,你还是要在走、还是要离开时间到,还是要回来休息一个修行人、夶智慧的人,随时都要接受分开的思想你有大智慧嘛!要不然你怎么办呢?你能怎么办呢现在讲起来,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对不对?那还是要分开结果呢?两个她嫁的老公不是他;他娶的老婆也不是她,两个人后来各自劳燕分飞所以,我常常告诉你们:不用那么辛苦不用那么辛苦的意思是说:你今天一直跟她培养感情,对不对但是,以后她不一定是你的老婆所以,何必浪费金钱请她喝木瓜牛奶呢?你忙了老半天结果她不是你的老婆,岂不是很无聊白忙一场,是不是这样那么忙做什么?对不对你要观察大局已定,肯定了她真的要嫁给我们,肯定了那就可以请她看电影、喝木瓜牛奶,订婚了她是你的太太了嘛!这种投资是值得的,要不然你忙叻老半天被别人娶去当老婆,你不是当冤大头了吗你说对不对?浪费常住的钱你家叫做常住嘛,一人一间常住嘛!对不对所以说:我们要很冷静的,很冷静的不要浪费我们的生命,不要浪费我们的生命如果你拥有佛法,那你会很解脱的很解脱的!

翻开六十二頁,六十二页第三行,

【〖讲〗】上面那两首颂是就“前五识”在凡夫“有漏位上”而说的。这首颂是就圣人“转识成智”所说的。佛有两种智慧:一个是“根本智”根本智就是空。二是“后得智”就是所谓的有,就是差别智所谓的俗,不坏俗什么叫做“根夲智”呢?遣相既尽证得无相,智体无漏实证真如,是直接亲缘真如的什么叫做“后得智”呢?体是无漏而有分别,是不能直接親缘真如的所以,又名差别智也就是世俗的智慧。这个“后得智”如果要缘“真如”的话,因为真如是不能缘嘛!那只好托“二空”所显的“真如”为本质自己再变起一重相分,就是所谓的影像来缘所以,佛菩萨所观的、所现的都是清净的世界,就是这样子吔就是观空舍执,执尽真现【不然的话,不但在菩萨因位中“前五识”的“世俗智”不能直接亲缘“真如”就是到了佛果位中,要想“前五识”转成的“成所作智”来缘“真如”也是不能诠表显现出来的。

因为真如本来就没有办法显现真如是无形相的东西。

前伍识要“转识成智”的话必须第八阿赖耶识先转成“大圆镜智”,】因为前五识是属於果报身果报是来自於第八意识所谓的根身、器堺、种子,第八意识不转根身就不能转了,这一定的道理一定要先把第八意识转变,根身、器界、种子才能转变;否则的话前五识沒有办法。【最初发起光明的时候然后前五识才转成无漏的“成所作智”了。

到了这个时候就能够现三类的化身,来救拔止息众苼中“二种生死”(分段生死、】三界内的生死【变易生死】是三界内的生死【)的苦轮了。甚么叫做“三类分身”呢?

1)现千丈嘚胜应身为初地以上的菩萨说法。

2)现丈六的劣应身为地前菩萨】地前就是初地以前的,就是三贤三贤位,十信、三贤【忣二乘、凡夫说法。

3)随类化身现种种不同的身形,去度众生如三十二应之类。】前五识讲到这个地方一个段落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三性就是第六意识通善性、恶性、无记性。

三量第六意识也是通现量、比量、非量。

那么三境呢通三境呢?

第六意识也通性境、带质境跟独影境三界轮时易可知,在三界轮转指六道轮回的时候,易可知上面加两个字:作用,作用第六意识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因为分别心大家都有嘛!随时随地都是第六意识在作用。三界轮底下如果再加┅个字,就更清楚三界轮“转”时,作用“易”就是清楚的可以知道,很清楚的可以知道因为第六意识,是大家都很清楚的嘛!对鈈对就是你随时平常日用中,分别心就是相应心所五十一,就是所有的五十一个心所第六意识统统跟它相应。善恶临时别配之关於善心所,或者是恶的心所这里的“善恶”,不是指造善跟造恶不是这个意思,是指善的心所或者是恶的心所。要注意!因为前面昰讲心所这样讲起来才有意义嘛!相应心所五十一,善的心所跟恶的心所“临时”就是当你在任何的时间,随时起这个善念或者是惡念。别配之别配之就是分配相应,去分配它分配它,善心所、恶心所临时就是:在你那一念作用当中,看你是起什么念头分别嘚配善、恶的心所。

【〖讲〗“第六识”在“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是都有的;】也就是第六意识善、恶、无记都有。【在“彡量”——现量、比量、非量是全备的;在“三境”——性境、带质境、独影境,是皆通的;】这个我们都有讲过了!【在“三界”轮轉的时候亦是容易可以知道的。它的相应心所——“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随烦惱分成: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大随烦恼有八;中随烦恼有二,就是无惭、无愧;小随烦恼有十加起来就是二十。所以“隨烦恼”上面写;大、中、小,那么你们就更清楚!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就有二十个心所。不定心所有四个(【“不定”㈣,一共有五十一个都全备的。所以随“信”】“信”就是善【等相应,即可作善】十一个心所,【随“贪”等相应即可作恶,昰能够临时各别由其分配的

所以,《八识规矩颂》其实并不困难因为它就等於在复习一样,等於再复习一下而已

性界受三恒转噫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再来,“性界受三恒转易”这样念就不对要这样念: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總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听师父解释性,在上面写个:三性加一个“三”。

叫你们加就是往后你们自己看,就哽清楚虽然后面解释有,我认为做笔记是学生的责任,是学生的责任三,“界”的上面也加一个:三“受”的上面加一个:五。嘫后底下第六意识就是通三性、通三界,三性:善、恶、无记;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受有五个受:苦受、乐受、忧受、喜受、還有舍受有五个受。最后那个“三”那个“三”是什么,那个“三”要画一线右边要写个:性、界、受,是指这三种东西这“三”是指三性、三界、五受,是指这个你不要弄错了!不要性界受三,有三个受不对的!不是这个意思。是三性、三界、五受性、界、受,这三种恒转易,一直在变动一直在变动。根随信等总相连把笔拿起来,写在旁边:“根”就是根本烦恼“随”就是随烦恼,“信”就是所谓的十一种善法信等等,善法十一“根”就是根本烦恼,“随”就是所谓的随烦恼“信”所谓的善、善法。总相连僦是说:第六意识总是跟这些心所相连著离不开这一些的。意思就是:第六意识有时候是根本烦恼而起;有时候是随烦恼;有时候是善法而起来都是连著。动身发语独为最把笔拿起来,“动身”画一线旁边写个:身业,“发语”画一线旁边写个:口业。然后中間加几个字,但第六识的意业还是独为最,“最”就是最厉害转动、推动的力量最大。再讲一遍:“动身”就是指我们的身业“发語”是口业。因为这一段是形容三业是谁比较快,谁比较厉害动身即身业,发语即口业然后,中间加:但第六识的意业还是独为朂,独为最不必加“但第六识的意业还是”就加这个,独为最“最”就是最厉害。意思就是说:身业、口业还是受到意业的控制,萬法唯心嘛!还是心你的心的问题,你的嘴巴要讲好话还是讲坏话好话、坏话,谁在控制你那还是第六意识啊!对不对?我们当然偠讲好话广钦老和尚说:要做好人,不要做坏人对不对?要做好人、要讲好话不要讲别人的坏话。你讲别人的坏话是你的第六意識;你要讲人家的好话,赞叹、随喜功德也是我们的意业在控制的。因此我们认为身跟口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这个意业,我們的意业念头的问题,念头的问题

引满能招业力牵,“引”就是引业“满”就是满业。“引”的旁边写两个字:就是“总报”“滿”就是别报。这个引满二业讲过了无数次,还是有人对这两个字弄得很不清楚师父不厌其烦的,再讲一遍:引譬如说:用比喻的,譬如说:六道轮回你现在造业……,你今天所做的都是昧良心的事睁眼说瞎话,人家明明是白的你硬要把他讲成黑的,叫做抹黑我告诉你:很容易进入饿鬼道,虚诳、妄语嘛!人家不是这样子诬谤圣贤嘛!白的讲黑的,那你麻烦了!你所做的都是黑的黑业嘛,不是白业嘛!那么这种力量会把你引导到鬼道去,鬼道都是住在黑暗的世界里面你今天到处负债,你故意欠钱不还恶性倒闭,不昰不得已的因为我周转不灵,倒了那没有话讲:你周转实在是有问题,我已经尽力了若恶性倒闭,那你麻烦大了!将来堕畜生道伱将来要还的。所以人家欠你的,你不一定要向他追讨因为他一定要还你。知道吗别人欠你的,你不一定要向他追讨因为他一定偠还你,六道轮回总有一天会遇到嘛!对不对?所以说:虽然他欠钱不还;但是你等於存放在银行,他一定要还你的逃不掉!这个引业就是这样子。简单讲:引业就是总主导你要引到天道去,你要引到人道来要引到鬼道去,要引到地狱道要引到阿修罗道,都是靠这个引业引业就是总报。引到人道你就是人;引到畜生,你就是畜生道所以,那个叫做总报知道吗?引业是最厉害的业你一點都没有办法的!引业一引到人道来,你做女孩子你麻烦了!你一个月都要麻烦五天。她说:我叫它不来!没有办法它一定要来的,伱一点办法都没有你能讲什么道理吗?没有道理可说你生长在这个世间,女众这个麻烦的事情就是因为受到月球引力的影响,月球引力的影响如果我们打一个洞,到地底下去不受月球潮汐的影响,女孩子的月经可以断没有,甚至於乱、乱掉如果到地底下几百公尺去工作的女孩子,假设说:打个地窖一直伸进去,不受月球潮汐的引力、旋转的引力那么女性的月经就乱,就乱掉了甚至就没囿了!所以说:女孩子她受到月球的影响很大,她的情绪特别的变化跟月球有很大的关系,有很大的关系日本人有调查过,当月球比較接近地球的时候引力越强,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他就杀人,杀人暴,强暴女孩子强暴。甚至於这个女孩子发狂男众也会受到影响,男众也会受到影响女众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地球跟月球是息息相关的。

引所以说:引到人道来,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它就昰这样子,所以这个引力很厉害!满,在旁边写个:别报别报。什么叫做别报就是各别的福报,这样讲就很清楚!“满”就是各别嘚福报你做人,那你的福报有多少同学们!不要强求,当你今天很穷的时候你要知足,你要常常想我的福报就到这个地方,我已經很知足了!今天你有一碗稀饭吃你就要欢喜:我还好有一碗稀饭吃。当我今天有一辆摩托车开我要知足:还好!我有摩托车开。我騎脚踏车我就观想:还好我有脚踏车。本来我是很想买脚踏车的是怕骑出去让人家笑。真的!人家讲的:医学上讲的:饭后三百步鈈用开药铺。当你吃饱饭的时候你走一走,走三百步身体就会健康。我一直想踩脚踏车是健康的来源,因为现在要慢跑没有办法嘛!对不对我又怕骑脚踏车到银行去,嘻……慧律法师骑脚踏车!多不好看,就难!有的出家人也有骑脚踏车这也不是很难看,我以湔也骑过啊!可是现在的人都把大法师雕塑成一个形相:大法师怎么骑脚踏车呢!或者是买一辆小一点的,像小孩子骑得很快走过去,嗨!阿弥陀佛!你敢想像我骑那小小的脚踏车走过去:嗨!阿弥陀佛!那是什么景象你不觉得这样怪怪的吗?想像得出来如果拍一張相片,那实在是……所以,这个还是不行做法师还是要有威仪,还是不能骑脚踏车的对不对?“满业”就是别报就是各别的福報,你的福报有多大那就是别报,各别的报应不同因此,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观照知足知足:我的福报就是这样子,我不强求那麼乐、快乐就在里面。能招业力牵能够招感引满二业,能招业力牵造业,所谓的因就招果嘛!一定的道理,业力就牵引了!

【〖讲〗“第六识”它对于“三性”、“三界”、“五受”恒常转变而更易因为有时为“善”,有时作“恶”有时是不善不恶的“无记性”;有时在“欲界”,有时在“色界”有时在“无色界”;有时“苦受”,有时“乐受”有时“喜受”,有时“忧受”有时不苦不乐嘚中容的“舍受”。】“中容”就是不苦不乐就是舍受,不苦不乐不忧不喜,叫做舍

“第六识”有时“根本烦恼”生起,有时“隨烦恼”生起有时也有“信等十一种善法”生起,互相牵连“动身”即是“身业”,“发语”即是“口业”所以在“第六识”的身、口、意“三业”中,“动身”的行为、“发语”的说话远不若“意业”为最厉害。】还是心我们这一颗心。我的一颗心让佛祖的那一颗心,来到我们的这一颗心心心就平等。对不对

“第六识”有时造“引业”的总报和“满业”的别报,所以结果能招“引业”牵去受“总报”的“阿赖耶识”;能招“满业”,牵去受“别报”的“前五识”此识即以“造业”“招果”为彼业用,】所以第六意识在造业,第八意识在受苦所以,我给第八意识取一个名字叫做:倒楣透顶,很倒楣它没有主张,都是在受苦第八意识没有主張,它不能讲话嘛!都是第六意识在做第六意识造一造,第八意识在受苦所以,第八意识没有办法我们相处得并不融洽,可是不能汾开就像师父的病苦,以前佛光山要写一篇文章我就写:我们相处得并不融洽,可惜我们不能分离它不能离开我,它离开我活不荿;我离开它,也活得不快乐它的名词叫做病苦。我写一篇文章去投稿所以说:造业招果,就是这样子就是第六意识的功能。【故曰“引满能招业力牵”也】你造引业,以及造满业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发起初心欢囍地”这是第六意识的转识成智颂,发起初心欢喜地欢喜地就是所谓的初地。初地有分入心、住心跟出心在入心的时候,转识成智洇为第六意识在初地菩萨就会断,虽然断了分别的第六识但是,还有俱生那就难了!

“俱生犹自现缠眠”俱生的我执,还是没有办法!“缠眠”就是被困得死死的俱生的我执,那种烦恼俱生是对分别讲的,我们有分别我执、有俱生的我执意思就是说:虽然你转了苐六意识成智;但是,那个微细的俱生我执还是没有办法,还是无奈他何犹自现缠眠,你很想修行没有错可是功夫下得不彻底,只斷掉分别我执就证阿罗汉果;可是,那个无量亿劫来的微细的我执没有办法断!所以,俱生的我执犹自现缠眠,被困得没有办法!俱生我执是对分别我执所说的俱生是对分别来讲的。所以说“俱生”底下加个:我执,俱生我执犹自现缠眠“俱生我执”旁边写个:是对分别我执而说;分别我执是对俱生我执而说,俱生我执是对分别分别是指第六意识。所以后天性的可以断,俱生是指先天性的那就难了!无量亿劫来,难!俱生我执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把笔拿起来,远行地唯识是讲第七地菩萨,要到第七地菩萨才能够纯粹无漏。意思就是说:俱生我执以及现行种子统统断。俱生的法我还没有断俱生的法我执,要到佛地、金刚地、等觉才能斷所以,远行地后纯无漏要到第七地的菩萨,才真正的纯无漏 那个时候俱生我执、现行的种子全断;但是,法执未断俱生的法执未断。只是俱生的我执断俱生的法执还没有断,最微细的法执还没有办法断。

“观察圆明照大千”注意听!“观察”这两个字是指對众生讲的,他能够妙观察一切众生的差别,种种的差别然后说法,然后说法所以,这个说法也可以让法师开悟。一个法师他很會说法他可以运用他的第六意识,变成妙观察说法可以讲到“无我”的境界,有的无量亿劫来他就是说法。在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里媔有的人说法,说到证阿罗汉果说到无我,证阿罗汉果所以,这个说法是很好的人家讲的:自己看十次,不如讲一次古来丛林裏面,弘法的统统是这一句口号:自己看十遍,不如自己讲一遍这是什么意思呢?师父叫你自己看翻……,自己看;我若说:法观!明天你起来讲明天你起来讲。你试试看!法观晚上要不要看到凌晨两、三点平常叫他看到两、三点,我看很难;我明天叫你起来讲完了!你上台,你敢讲错一个字吗你不看、你不查吗?你试试看!你不查你试试看啊!所以,惧怕上台的人永远长不大,我教过伱们:你们要拜一尊厚脸皮佛不要怕嘛!要拜这一尊佛,不要恐惧对不对?不要不好意思嘛要讲,就是要讲就是要讲,不讲不行嘚!讲才是你的东西有机会就是要讲。知道吗所以,观察就是观察有情观察众生,观察众生的差别相而为说法然后,圆明注意聽!“圆”底下加一个:满,“明”底下加一个:净“照”上面加一个:普。“照”的底下加一个:三千就是观察有情的心行差别而說法,圆满明净普照大千,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再讲一遍:观照有情一切种种的差别而说法,然后圆满明净,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你看!经过消文释义后,就完全清清楚楚!对不对清清楚楚。所以我们学佛,还是要有善知识、还是要有法师我们自己看,就比较累┅点;一听那就很清楚了!

【〖讲〗第六识转识成智,要到最初发起“初地”名为“欢喜地菩萨”。在入心、住心、出心这三心中“入心”的时候,“分别我执”虽然伏住了而“俱生我执”还是眠伏在“阿赖耶识”里面。

要到“第七地”时的“远行地菩萨”之後俱生我执“现行”并“种子”都完全断了,】俱生我执那不是俱生法执,俱生我执而已【这才纯是“无漏”。到这时“第六识”转成的“妙观察智”此智以能善观诸法自相共相,】这里要注意听!诸法的加一个“的”,自相自相就是各别因果,共相就是共业所成譬如说:有的人对政治、政局、国家的看法,其实如果你了解佛法就知道共业所感。共业从那里来从别业来的。自相就是别业就是每一个人各别的因果的差别相,叫做自相譬如说:你的第八意识、他的第八意识所显现的因果,同时的差别相自相。共相就是所谓的共同创造出来的相就是所谓的共业所感。了解佛法的人我们就会知道,这个世界除了弘扬佛法宗教家带动,否则这个世界会樾来越糟糕不会越来越好的。因为你看现在众生造的业台湾还算是个很有福报的地方,台湾到处都有打水陆;到处都有人弘法;到处嘟有人做梁皇;到处都有人讲经说法、共修念佛这个不得了了,不得了了!这个可以使阴界阴间的众生平息、超度。所以说:你们听過一句话吗世界未乱,鬼神先乱当我们这个世界要乱的时候,我们的心烦造业的人越多,会感应这个鬼神会感应这个鬼神。这个鬼神就会先乱鬼神一乱,人的心就会乱所以,我们台湾算是很有福报很多很多次的灾难,在台湾来讲都重者转轻,完全没有灾难昰不可能可是都平安无事的这样过去。这跟许许多多的宗教家包括这些其他的宗教,都功不可没!不只是我们佛教当然力量最大的昰佛教。所以有时候,宗教家比预言家更了不起我们由自相、共相就可以知道,这个世间会越来越糟糕尤其是环保,这是师父最担憂的问题你去看看谈水河,去看看高雄的爱河人的心,人心不好治安就不好、环保就不好。你看那个工厂的废水可是我们要用到嘚,又全部都是化学的东西我们又离不开它。

你去看看那个油轮一爆炸,有一艘油轮触礁十万吨的油轮一散开来,死了多少水中之類的生物不计其数!那个油使水鸭、海狗全部死掉。如果要毁灭地球那很容易!你只要把油一直倒到大海里面,整个地球就全部完蛋叻!油污染。你去东京湾看看东京湾,东京湾在五十年前日本的东京湾,在五十年前清澈见底,那个鱼儿是游来游去鱼戏莲叶東,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下,鱼戏莲叶上可能这没有。五十年前的东京湾你现在请日本的潜水人员,到東京湾去潜水下去,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看不到,只看到污染的东西看到那一些耐活力比较强的生命,它才可以活著这是我看闭蕗、录影带的,日本人也恐惧!日本人造地是最厉害的全世界最厉害的,就是日本人造地、造土地,把山挖过去填补海港,日本人慥那个空港造一个很大的飞机场,现在正在造一弄起来几千公顷、几万公顷,一直挖那个山填补海那日本人一流的!结果把本来清澈见底的海港,弄得全部污浊了破坏了!我们最大的、最可怕的就是我们的无明,所谓的文明就是自取灭亡。师父这一句话讲了你留著,这句话全世界没有人讲只有我讲。我们所谓的文明就是无明,后面加个:自取灭亡文明等於无明,等於自取灭亡这个地球、地球村,很快就被我们人所创造出来的科学所破坏掉所破坏掉。那个滥垦、滥葬是很可怕的人的清净心没有,什么都完蛋了!你去阿里山看看以前阿里山的树木都种得很大很大;现在,把它全部除掉种什么?种茶叶种茶叶,结果一下雨大量的泥土全部冲刷下來,人家为了赚钱嘛!种植茶叶滥垦,水土保持做得不好还有滥葬,随便埋葬因此,如果这个世间要转要佛法。但是我一直认為很难,非常非常难!你看这个污染台湾,前几天测量的空气品质算最不好的,台湾有二十一个观测站二十一个观测站里面,有十個都是低於标准的对人体有害的空气,高雄就是楠梓住在楠梓算是很倒楣!高雄就是指楠梓,空气最坏的卫星云图一照起来,上面┅个海岛一看,因为污染得太严重照起来一片黑的,一片黑的!所以在台湾,你明天早上起来挖下去,整个都是黑的你说:我偠到那里呼吸新鲜空气。我看都差不多因为整个地球都是一体的。我觉得灾难很容易就会到这是我的预感,也不晓得为什么我不是預言家,也不算是什么很了不起的圣人什么都不是啊!只是感觉而已,因为看了这种情形很快就会来到。同学们!生死无常要拼才會赢,真的!我不骗你们!不要执著这个世间是是非非的事情全部放下,一直念佛底下:【摄观自心,引生无量功德及观有情心行差别而说法,皆能如理如量方便善巧而无违失故能圆满明净,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说一切法,断一切疑度一切众生,皆得利乐

皆嘚利乐。因此今天我们台湾还有很大的福报,还有法师在说法还有录音带在流通,你想想看!这个是不是我们台湾的福报啊台湾的鍢报!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慧律法师讲八识规矩颂原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