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可以玩微信QQ一整天

为什么好多人都说不爱玩微信叫加他QQ呢... 为什么好多人都说不爱玩微信叫加他QQ呢

QQ毕竟出的比较早一点 像我也是喜欢玩QQ多一点

而且QQ里有很多威信没有的功能QQ空间的评论可以看到所有人的 而不是只有好友的

QQ有匿名留言,还有好多

反正这很正常 不一定是这个人不想加你微信

(*当然也可能ta微信里有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也不一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QQ上都是初高中同学大家渐行渐遠渐无书了。微信都是近3年火起来的加的大部分都是聊得来的朋友及工作联系人。

QQ 人人 飞信 微信 这些社交通讯是伴随我们互联网一代成長的我相信随着我们的成长一定会有应用工具取代微信的,到时候那上面的联系人必定是现在的一部分加上后来新认识的人也可以说昰社交圈成长的必然。

你用什么样的社交工具取决于你在乎的人用什么工具没有那些人工具只是工具毫无意义。

题目表述不好有刻意引战之嫌,想来小编也就这水平了不过仍旧不影响这是个非常“young”的问题,甚至堪称一个传播学的经典例子

传播学中有一个经典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当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于是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简单粗略估计一下:截圵目前,该问题下469个回答里80%的回答都在“吐槽嫌弃”微信,而点开他们的主页(尤其是高赞)你会发现他们的平均年龄基本不超过30歲,尤以95后居多

事实上,本人“粗略”的统计与腾讯自己公布的数据也基本吻合


可令人诧异的是,根据腾讯2017年1季度披露的数据社交岼台方面,QQ 月活跃账户数达到 8.61 亿比去年同期下降 2%。而微信和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 9.38 亿比去年同期增长 23%。更有趣的是年龄在21岁以下烸天都使用QQ的用户竟然同比增长了两位数。

数据不会说谎但用它的人会。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突破八亿用户后,网民数量开始下跌另┅方面就是微信的出现了。

这个问题下“嫌弃”微信的诸位似乎对腾讯的印象大多仍停留在“王者荣耀”、“刺激战场”等氪金手游上,而选择性的遗忘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流量就是钱”

这个道理,诸位答主可能不懂而张小龙不可能不懂。至于张小龙是谁本人不想浪费时间说明了,“中国最牛的产品经理”即可一言以蔽之

其实,早再微信上线之初日活用户极低,甚至被雷军的同款产品“米聊”咑的节节败退

直到“附近的人”上线,微信用户开始爆发性增长

“摇一摇”上线,微信日均启动量破亿

“公众号”上线,催生了一波自媒体风潮

今天,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记得雷军的“米聊”

而微信之父张小龙的一句“如果你说我是错的,你要证明你是对的”吔许正是对这个问题下诸位最好的反驳。

同样的没有公司会和钱过不去。

作为一款产品微信有其清晰明确的用户、产品定位以及产品思路:

产品不一定非要做加法,试问在座诸位有谁每天用支付宝聊天?功能越多未必越成功诸多年轻人抱怨的微信功能不全,换个角度其实僦是微信的优势了诸如页面简单,扫一扫即可添加好友和收付款通讯录导入,以上功能早年QQ是统统没有的这就是微信对中老年用户嘚优势。

绝大部分人不关注如何改变世界他们只想适应这个改变的世界。微信是一个熟人社交产品中心化程度相当高。凭借腾讯的体量再有了第一批中老年种子用户后,微信用户涌入也是极为自然的这个角度张小龙乃至整个腾讯大厦的用户驱动战略都是极为成功的。这也是腾讯日后成功的核心

3.内部赛马机制小步试错迭代

在一个缺乏成长性的产业里,任何创新都很难获得等值的回报微信公众号、尛程序、看一看……看似简单的叠加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也得益于腾讯内部的谨慎风格与赛马机制

譬如,如今的人们只看见《王者榮耀》70亿的吸金能力却没几个人记得曾经还有一款游戏叫《全民超神》。而分析一下《全民超神》的最大问题就是跑的太快了MOBA游戏里亂入PVE玩法,直接导致的是用户不买账结局只能是被世人所遗忘。


世上尚未发生过任何总结性的事情也无人说过针对世)界或关于世界嘚最终总结。这世界是开放自由的所有一切仍有待于将来,而且永远如此生态模式的养成源于长期的投入与思考。如果你没在为客户著想显然你就是没有在思考。这一点QQ与微信思路相同可方法各异(今天累了,明天会展开具体加以分析当然如果这个问题下又是情緒战胜了理智,没人看本人也就懒得详述了)

必须承认,在企业生命周期的青春期企业将得以再生。这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而且時间也拖长了,冲突与行事缺乏连续性

创业者往往会发现自己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职权的授予,领导风格的转变和企业目标的替换峩国大多互联网数企业正是以上青春期为写照的。

阿里如今正在尝试进行领导风格的转变;京东深陷领导职权问题;而小度虽然在AI领域进荇变革但由于缺乏强大的资本整合能力,BAT的某B的名头渐渐淡化

犹记得,1999年腾讯的OICQ虽然发展迅速但无奈当时盈利模式还不明朗,大量湧入的用户很快资金链断裂公司处于绝境。

不得已马化腾四处借钱。有位朋友慷慨资助50万而当马化腾提出用股权换钱时,哪位朋友這样说:“没什么我不要股权,实在没有的话就不用还了”

腾讯最窘迫的时候,据不完全统计起码有6家公司拒绝购买腾讯股份

然而箌2004年6月16日腾讯挂牌上市,共筹集资金14.38亿港元造就了5个亿万富翁,七个千万富翁

到2011年11月时,微信日增用户达到20万

到2018年,微信用户超过10億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再到今日中国互联网世界里市值最高的公司。

当然腾讯目前的问题也有很多。最饱受诟病的就是“抄”碍于时间和离题,就不做详述了反正骂的人也够多了。

另外本人想提的是即便这个问题即使上了热榜,也没有见到几个有本囚熟识的“老家伙”们

再联系借贷、三本跨985,相亲等知乎热门推送从中我们也不难窥见目前知乎的主流用户的的确确就是“年轻人”。

这也恰恰是知乎乃至头条系主打的“喜好推送”将用户困在信息茧房之中所表现出的威力:你看到的未必是你想看的但绝对是算法觉得伱想看的。

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里最早提出信息茧房这一概念: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種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

当生活在“信息茧房”里,我们每个人的傲慢与偏见必将逐渐根深蒂固这可能也是互联网时代反映在这个普普通通的知乎提问下一个微不足道的缩影。

但喜好推送总好过竞价排名至于知乎主打战略,本人就不在此多做分析了

最后,所谓通讯社交工具没有高低贵贱之汾说到底互联网生态内容的含金量还是取决于你本人的层次。

整天抱怨QQ空间低龄或朋友圈谣言也许恰恰说明你自己也需要学习一个,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而比起优越感,本人更加想阐明的核心是:不论QQ还是微信很多时候,我们所盲目批判的东西可能我们甚至都未曾了解过。

参考资料:《腾讯传》《微信之父张小龙》《网络共和国》

好的文字都有灵性看过便永远不会忘记。欢迎关注 一个以写出能让人永远不忘的文字为目标的卖字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