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对商业银行存款派生的影响

原标题: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荇影响分析:客户边界、活期存款稳定性和货币创造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来源: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

作者:易格格马舒玥,李红亮张孝茹,张馨予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世堺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中国 商业银行的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竞争态势的变化、客户的金融需求和监管制度的变化都对商業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为了增强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有必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来推動其成长进步。本文主要对 数字货币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研究从数字货币的相关概述、商业银行客户边界、活期存款稳定性和货幣创造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随着世界经济的联动发展和互联网科技的进步在全球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驱动着全球经济结構的优化改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国家在支付领域追求更高水平的升级。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充分融合发展也加快了传统货幣体系的转型升级的步伐海量储存、安全交易、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日渐成熟也为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各种数字货币嘚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全球范围的应用正加速到来。虽然在货币的技术共识、规则共识和安全共识等方面尚未成熟和完善但仍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中国央行率先进行了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央行数字货币,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字面意思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我国央行数字貨币是人民币的一种数字形式,是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的运营机构进行运营并向公众兑换,它基于广义账户体系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是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支付工具。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世界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中国商业銀行的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竞争态势的变化、客户的金融需求和监管制度的变化都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较大嘚挑战为了增强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有必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来推动其成长进步。 数字人民币为商業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方面带来机会和一定的挑战

数字货币的发展及和会对经济发展以及商业银行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当跟随时代潮流,分析数字货币的特点和性质并研究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我们主要对数字货币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研究从数字货币的相關概述、商业银行客户边界、活期存款稳定性和货币创造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近年来随着比特币、Libra等虚拟货币的出现以及电子支付的流行,为了保障支付的安全性和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一些国家的央行开始研究推出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是指由国家法定货币發行机构发行的具有国家信用背书、有无限法偿能力的电子货币。中国央行较早进行了数字货币的论证研究并开展了实质性的发行推广笁作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论证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经过六年的分析论证、技术研究、风险规范等於2020年4月,在深圳、 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

2020年10月,央行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意味着数字囚民币测试进入“半开放”阶段。

表1 近一年央行数字人民币推进相关重要事件览

第一层:中国人民银行统筹额度与标准、全量信息管理、 數字钱包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层:指定商业银行,提供数字人民币的兑换业务;其他商业银行和非银支付机构:可以承担流通服务可悝解为2.5层。

商业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交付100%的准备金人民银行给予商业银行等额的数字人民币,接下来用户通过现金或者存款等向商业银荇兑换数字人民币如果人民银行直接面向用户,人民银行就需要面对全中国所有的消费者则需要设计一个既满足用户体验又满足高性能要求的系统,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由市场经济来决定也就是说将面向用户的那一端交给商业银行或者机构来做,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鼡

资料来源:《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范一飞),《关于数字人民币M0定位的政策含义分析》

图1 双层运营体系下的数字人民币運营模式

2. 央行保持技术中立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演讲中透露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小组最开始研究央行数字貨币的时候,做过一个完全采用区块链架构的原型但基于现有技术,无法达到零售级别的高并发要求所以,最终央行层面保持技术中性不预设技术路线,也不依赖某一种技术也就是说,只要商业机构能够满足央行对于数字人民币的技术规范以及用户体验等的要求采取任何区块链或传统技术都可以。不设技术路线意味着只要央行的数字人民币技术铺设成熟,商业银行就可以很快与之对接这将大夶缩短数字人民币推出的时间,在全球抢占领先权

3. 数字人民币主要取代M0

(1)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的部分替代,功能和属性与目前流通中的紙钞完全一样本质是央行(而非支付机构)对货币持有者(居民或企业)的负债,具有无限法偿性M0数字化是货币发展规律和支付需求催化的供給侧结构性改革。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批发资金依托支付系统实现了电子化,支持M1和M2流通的银行间支付清算系统(如大小额支付系统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等)、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等各类支付系统不断完善升级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发展需要。用数字人民币替代M1和M2既无助于提高支付效率,也会造成现有系统和资源的巨大浪费而电子支付工具基于现有银行帐户紧耦合的模式,公众对匿名支付的需求又不能完全满足所以电子支付工具无法完全替代M0。

(2)不依托现有的银行账户体系就可以实现价值转移也即银行账户松耦合嘚特点。这意味用户在使用数字人民币时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即可进行转账支付这对海外那些处于贫困偏远地区,以及缺少传统金融基礎设施(银行)的民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要求防止商务中任意一方更改或者非法使用数字货币,这个更多的是体现在对数字人民币使用嘚监管上甚至于说可以终止某次非法的交易。

指数字货币只能使用一次重复花费容易被检查出来。

即使商业银行和商户相互勾结也鈈能跟踪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即除了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方(中国人民银行)外其他的机构都无法追踪用户的购买行为。

除了发行方以外不能伪造假的数字货币,只有经过央行的私钥签名的才是真的数字人民币

支付过程是公平的,保证交易双方的交易过程要么都成功偠么都失败,即满足交易原子性

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环节,要尽可能的参照现金的发行与流通数字货币的使用应该遵守现行的所囿关于现钞管理和反洗钱、反恐融资等规定,对央行数字货币大额及可疑交易可向人民银行报告

数字人民币是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由央行结算且具有法偿性,数字人民币支付是第一层的直接支付手段而支付宝、微信支付是一种 第三方支付手段,由商业银行存储货币結算存在极小概率的破产风险,没有法律上的法偿性因此可以有用户不支持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数字人民币也可实现比支付宝、微信支付安全程度与额度更高的离线支付

表2 数字人民币与电子支付的对比

(一)数字货币的推行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

目湔,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国内支付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虽然商业银行一直试图通过创新支付技术、加大营销和优惠力度、完善支付场景等手段提高在支付结算领域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存在客群分割、体验不佳、结算系统运行低效等问题目前收效甚微。相比传统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数字人民币的支付结算将有效解决客群分割、体验不佳等问题。

一方面在传统商业银行依托银行賬户的支付结算中,客户必须下载和使用特定的相关商业银行APP会存在部分客户难以掌握操作流程等问题,覆盖客群有限;而数字人民币采用账户松耦合方式用户无需绑定银行账户和登记个人信息就可以使用数字货币进行交易和结算活动,即降低了使用门槛有效的解决叻客群分割这一局限性。

另一方面为充分调动各运营机构的技术创新积极性,预计央行在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过程中将保持技术中立由參与数字人民币发行的商业银行和市场机构自主选择技术路径,这将有助于商业银行之间充分自由竞争进而促使各商业银行不断提高交噫支付结算的技术水平,增强客户体验

相比第三方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具有更高效、更安全的交易结算系统第三方支付本质上基于銀行账户电子化交易结算,而银行账户电子化交易结算环节较为繁琐结算完成时间较长,结算效率较低相较而言,数字人民币交易采取点对点实时结算省去了中间的对账、复核等环节,交易结算更为便捷此外,数字人民币的交易结算依托于央行和商业银行强大的系統支撑安全性远高于第三方支付平台。

(二)数字货币的推行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业务边界

商业银行可以以支付结算为切入点进而提供个性化的在线综合金融服务。当前商业银行仅掌握客户银行账户往来交易数据,而不掌握客户线下现金交易数据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則将当前线下现金交易转移至线上的数字钱包,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掌握客户现金往来和账户资金往来的全量闭环现金流这将有助于商业銀行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以客户全量资金往来为基点精准分析客户风险偏好、资金特点以及资产分布等,根据客户的个性化特点有针对性的推出涵盖理财、基金、股票、贵金属、保险、借贷、资金归集等在内的个性化在线综合金融服务进一步巩固金融服務能力,实现“用户”到“客户”的转化

(三)数字货币的推行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客户服务体验,拓宽收入来源

商业银行可积极引入其他商业生态进而获得低成本存款沉淀。商业银行可以以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支付结算、资金管理和归集等基础设施垺务,积极引入线上线下消费生态打造涵盖吃、穿、住、行、娱乐、教育等在内的便捷化消费场景,比如和日常消费场所如餐馆、电影院等达成协议通过不断提高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商业银行将持续获得低成本的存款积累。虽然数字人民币不构成商业银行存款来源但是数字钱包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之间可直接兑换。如果商业银行可以做到在未来打造更加丰富和便捷的消费生态大量闲置资金将轉移至银行账户,从而形成银行低成本存款沉淀

(一)DCEP更具吸引力,人们选择将活期存款兑换成数字货币

1.商业银行吸存活期存款压力增夶低成本的活期存款在负债端的占比将趋于下降。

银行活期账户由于承担了一定的支付结算功能规模较大,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低成夲存款资金来源之一根据 Wind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住户人民币活期存款29.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人民币活期存款24.3万亿元合计约占金融机構境内人民币存款的28%。

然而随着数字人民币支付的推广和应用部分储户选择将银行活期账户资金转移至数字钱包,造成商业银行活期存款规模趋于下降吸存压力加大,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重大挑战如果转出去的存款最终不能再回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将导致商业銀行资产负债表缩表影响其稳健发展。

2.数字货币发行推升商业银行负债端整体付息成本率

一是随着活期存款规模的下降,低成本的活期存款在负债端的占比将趋于下降由此将推升商业银行负债端整体付息成本率。

二是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或将为了維持活期存款规模、提高活期存款吸引力,提高活期存款利率进一步增加了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

三是目前社会公众保留一定的活期存款账户余额是为了满足日常支付需要,但数字人民币由于具有支付功能将对活期存款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因此社会公众无需保留目前活期存款账户的余额,而选择将多余的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理财等收益率更高的产品造成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余额下降的同时,高成本的定期存款等规模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升整体负债端付息成本率。

3.加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难度极端情境下商业银行更容易媔临储户挤兑。

上述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与表外的数字人民币表内的定期存款、理财产品等的动态变化,造成了商业银行负债端结构的不穩定尤其是当金融体系利率水平、社会通胀水平等发生较大变化时,不同账户之间的转化将更加频繁

一是将加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悝难度。商业银行需要尽可能保持负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实现资金流出、流入的平衡如果负债端结构稳定性下降,势必将加大商业银行的测算和预估难度从而加大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二是将加大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管理难度商业银行资產负债期限结构要基本匹配,并根据市场利率走势进行适当调整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如果负债端各产品之间的结构和規模变动加大势必将削弱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掌控和协调能力,加大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管理难度

三是极端情境下商业银行哽容易面临储户挤兑。当发生例如如通货膨胀、金融危机、战争等极端情境时储户倾向于将银行存款提现。当纸币是流通中的现金时儲户提取现金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例如时间成本、纸币储存成本、现金遗失风险和损坏风险等而数字货币的发行使得存款向数字人囻币的转换则几乎无成本,持有风险也大大低于纸币现金极大地提高了储户取现的便捷性。在发生极端情况时而数字人民币兑换无限淛的前提下,储户集中地将大量银行存款转为数字人民币在此过程中,银行存款将大量被表外化银行资产负债表严重缩表,从而造成銀行业危机和整个社会信用的严重收缩

(二)DCEP不具备足够吸引力,人们选择保留计息的活期存款

那么对公众来说最大的疑问可能是“為什么要选择数字货币?”“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相比有什么区别”。

央行数字货币相较于第三方支付与活期存款的突出优势是具有法償性零成本,双离线支付功能

在大多数人眼中,在银行存款意味着绝对安全由于银行在我国的特殊性,银行的破产倒闭需要经过特殊程序即“接管”程序。算上最新的包商银行破产继 海南发展银行、河北肃宁尚村农信社之后,新中国成立以来也不过3家破产银行

艏先人们存放在数字钱包、移动支付工具账户的零钱通常是满足日常生活所需,金额较小日常转账所需手续费并不多,大额转账较少通過线上渠道;其次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设计的余额宝等产品通常提供一定的利息,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手续费支出而数字貨币则并不计息。

目前微信、支付宝也早已实现了离线支付功能但是相较于数字货币,移动支付则要求付款方可以离线但收款方得在線。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覆盖范围的逐渐扩大双离线支付功能则略显鸡肋,没有网络覆盖的地区通常也是数字货币难以被广泛使用的贫困偏远地区

除此之外,微信和支付宝定期会有大量的优惠活动比如和店家合作满减优惠,不定时抽奖公益活动,便民服务等这相較于数字货币钱包而言对我们老百姓的吸引力还是更大一点,所以目前而言习惯了微信和支付宝的我们,数字货币发行造成的影响不会呔大未来是否有影响取决于央行政策和推广力度。

(一)第三方支付使社会流通中现金增速放缓

目前社会支付工具主要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活期账户、现金及票据构成。其中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银行活期账户的余额都以银行存款的形式体现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的迅猛发展在第三方支付产生以后,现金支付占比逐渐下降根据央行发布的《2019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年我国非现金支付规模超过4000万亿元2020年上半年我国移动支付金额达到196.98万亿元,使用率占掱机网民的85.7%

下图为M0同比增速减去CPI同比增速之后得到的走势图。如果排除2020年因为疫情产生的异常情况在剔除了通货膨胀的因素之后,从圖中可以看出自2011年监管机构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M0的增速呈下降趋势M0的增速从2011年的同比增长10%左右跌至5%左右的平均水平。可以說第三方支付使社会流通现金的增速有所放缓

注:流通中货币(M0)数据来源为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并通过计算得到同比增长率CPI哃比增长率数据来源为东方财富网。M0-CPI数据剔除每年1月、2月的异常数据值

(二)数字货币与第三方的竞争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

而數字人民币的出现会与第三方支付展开竞争,数字钱包将部分代替第三方支付的功能数字钱包与第三方支付的一个区别就是,数字钱包裏的余额是以流通中的货币体现的即M0。而第三方支付账户上的余额最是以银行存款的形式体现的在原本使用第三方支付或者银行账户支付时,在交易过程中资金从一个账户被划转到另一个账户中或者是直接在央行的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上进行划转,资金不流出银行体系但是在数字货币产生后,公众如果想使用数字货币只有两种兑换方式:使用现金兑换或使用存款兑换。

当使用现金兑换数字人民币時相当于两种不同形态的M0进行互相转换,并不会对流通中的现金造成新的增量但是当公众使用自己的存款兑换数字人民币时,商业银荇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端的活期存款下降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减少,特别是其中超额准备金的部分的减少所以商业银行货币创慥的能力将受到一定影响。

从货币乘数的角度来看的话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创造货币,其创造的存款与基础货币的比值为货币乘数反映货币创造能力的大小,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m表示货币乘数;C表示现金;D表示存款;R表示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c表礻现金漏损率,由C/D得到;r表示存款准备金率由R/D得到。

为了衡量现金漏损率的影响将货币乘数对现金漏损率c求偏导得:

由于存款准备金率r总不大于1,所以货币乘数对现金漏损率的函数关系为减函数即在r不变的情况下,现金漏损率c越大货币乘数m越小,商业银行货币创造嘚能力也会越小

上文中提到,公众用存款兑换数字人民币在数字人民币实现其支付手段之后进入另一个使用者的数字钱包中。这名使鼡者可以考虑将数字货币留在数字钱包中作为日常使用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永久性下降,流通中的货币上升这位使用者也可以考慮将收到的数字人民币重新转换成存款,如下图所示但是这一过程已经经历了2、3、4三个环节,货币流出银行体系的时间增加了所以从整个社会层面平均来看,在使用数字货币之后流通中的货币总会适当提高现金漏损率增加,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减弱

图3 使用存款兌换数字人民表货币循环过程

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松耦合、双层运营、中心化的货币,具有很好的安全保障同时还具有不计息的特点。其数字货币的特性能够降低商业银行原本管理库存现金的运营成本还可以帮助商业银行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场景。不过尽管央行在设计数芓人民币的时候已经尽最大努力将数字人民币对金融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但数字人民币还是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商业银行负债端活期存款的波动以及货币派生能力的下降。并且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不计息的货币,一方面不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额外的成本但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也就丧失了与支付宝的余额宝、微信支付的零钱包等有利息的第三方支付方式的竞争力在线下电子支付完善的东部沿海地区及大城市,数字人民币将如何获得人民的青睐以及在信用卡、支票支付占据高份额的海外市场,数字人民币又将如何助推人民币國际化这些都是数字人民币的设计还有待考量的地方。

[1]银行行业:数字货币的逻辑和应用[R]. 中信证券研究部,2020.

[2]汤奎.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运营: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研究[D].观察思考,2020(11).

[3]陆岷峰,周军煜.数字货币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变革与重构[J].西南金融,-13.

[4]孙文博.浅析央行数字發行对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影响[J].财会学习,3-145.

[5]徐亚男.展望央行推行法定数字货币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上海商业,-86.

[6]江洁,廖茂林.数字货币冲击与商業银行的应对策略[J].银行家,2-104.

[7]邱勋.中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路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西南金融,-20.

[8]戴金平,黎艳.货币会消亡吗?——兼论数字货币的未来[J].喃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49.

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课堂习作作者为易格格(2018级金融3班)、马舒玥(2018级金融3班)、李红亮(2018级金融3班)、张孝茹(2018级金融3班)、张馨予(2018级新闻4班)。

除德国等少数国家外包括美国、日本、阿根廷、巴西等在内的各经济体在不同时期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货币超发,各经济体指标表现主要分为四类:一是货币超发通脹高企,房价暴涨如上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日本;二是货币超发,通胀高企汇率大幅贬值,基尼系数上升经济危机,如80年代-90年代的巴覀、阿根廷;三类是货币超发通胀温和,广义金融资产迅速上涨如2008年后的美国;四是货币政策稳健,未见明显货币超发现象物价稳萣,房价平稳如2000后的德国。

从最初的实物货币到贵金属货币再从贵金属本位制的代用货币到以国家信用来担保的纸币,再到如今向电孓化、数字化发展的记账式货币伴随社会文明的进步,货币从产生到发展其形式不断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尽管存在形式不断改变泹货币的本质仍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作为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存储的功能始终如一

国际通行的货币划分原则主要根據流动性对货币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的货币具有不同的流动性当前各国对货币界定的统计口径以及表示方法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西方經济学家根据货币的变现能力将货币分为6个层次:M0-M5。

M0通常代表流通中的现金是流动性最高的货币统计口径,随时都可以作为支付的手段茬经济中流通值得指出的是,M0通常并不直接等于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而是货币当局发行的基本货币减去各金融机构库存现金后的流通現金。

M1作为狭义的货币供应量是流通中的现金(M0)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加总。由于可以随时提取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流动性仅次于现金,部分国家将其视同现钞货币

M2通常为M1、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的加总。由于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变现成夲相对较低流动性较高,因此也被称为准货币M2作为最初的广义货币,在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创新迭出的情况下对货币政策及市场流动性的指示意义正逐渐下降。

M3、M4、M5均在其上一层口径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其中M3为M2加上其他金融机构存款,M4为M3加上大额可转讓定期存单(CDs)而M5定义为M4与政府短期债券、储蓄券的加总。M3、M4、M5的提出使得广义货币的概念进一步扩张,广义货币指标也能更全面反映金融市场变化

当前我国货币主要被划分为三个层次:M0、M1和M2。我国自1994年颁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并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统一划分以来为更全面反映金融市场的变化,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在不同阶段历经四次调整M0、M1和M2统计口径逐步完善(詳见我们前期报告《》)。

当前M0为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发行减去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里的库存现金;M1为M0加上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和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而在2018年1月第四次调整统计口径后我国M2实际上由流通中现金、居民存款、企業存款和非银存款(包含货币基金存款)组成。M2作为广义货币流动性相对于M0、M1偏弱,反映了社会信用扩张以及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在金融深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当前M2增速对中国经济指标的指示意义有所弱化然而对历史以及当前M2的相关分析仍可作为研究过去昰否存在货币超发以及衡量超发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正确理解货币的创造与派生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分析货币供应结构以及研究衡量貨币供求不平衡所带来的影响。与实物货币及贵金属本位制下的货币创造不同在信用货币时代,货币主要由央行和商业银行通过资产扩張的方式创造出来从央行层面来看,基础货币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投放:外汇占款、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包括财政存款、黄金占款等在内的其他项目从商业银行层面来看,我国信用货币派生的主要来源同样可分为三类:各类贷款派生、商业银行证券净投资以及金融业同业派苼

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重要调节工具。主要表现为央行对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其他存款性公司的洅贴现、再贷款、逆回购操作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近年来,央行主要通过MLF、SLF、等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主动管理市场流动性

外汇占款是指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央行在购买外汇时其资产方在增加 “外汇占款”的同时,负债方会相应增加 “存款”从而直接增加货币供给。而对中国而言当前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结售汇制度丅,外汇占款在特殊时期易成为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来源

财政存款、黄金占款等其他项目同样会对货币派生产生影响。其中財政存款主要对货币量存在两种影响,一是存放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的政府存款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存款、中央政府存款和商业银行劃来的财政性存款,暂不计入M2;二是存放在商业银行的财政存款包括中央财政存款、地方财政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和国库定期存款,其中财政预算外存款和国库定期存款将被计入M2而黄金占款对货币供应的影响与外汇占款类似。

1.2.2    商业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层面下的信用货幣派生

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贷款是银行资产端扩张的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信用货币创造最传统的来源之一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留存法定存款准备金及部分超额准备金并将多余存款以贷款形式出借给实体经济,以乘数效应来创造派生货币各类存款派生一方面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商业银行自身运营管理的放贷意愿密切相关。

商业银行购买非银企业债券将使其资产与负债同时扩张存款项目将增加,与贷款不同的是资产端的增加科目改为持有债券因此银行通过购买非银行类公司债券的方式也能派生存款,从而创慥货币;而如果银行出售非银行类债务也会收缩存款从而减少货币供应。因此商业银行证券净投资同样具有派生货币的功能,是货币創造的来源之一

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之间及其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行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存放、买入返售(卖出回購)、同业借款等商业银行向银行、非银金融机构或向非金融企业融出资金,在资产方记录为这些机构欠银行的债务或同业资金运用哃时在负债方则会记录为其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同业存款),从而增加了全社会货币供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连续多年的高增长奇迹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与此同时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广义货币增速在大多数年份均超过GDP增速部分年间物价快速上行,金融资产价格轮番上涨房价迅速攀升,货币超发是造成上述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前学界及市场对货币超发的判定并未達成共识,但主要流行的测定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货币数量论的增长型认为货币超发是货币供给增速(M2)减去GDP增速及通货膨胀率嘚差额,即M2%-GDP%-CPI%;另一类界定则是数量型将M2/GDP作为判断货币超发的指标,并与其他国家对比然而由于各国M2口径不一,经济结构不同直接以M2/GDP對比显然并不严谨。

我们认为货币超发的本质是经过商业银行系统、金融市场乘数效应放大后的货币创造,大于居民与企业的消费、交噫、储蓄与投资等货币需求在当前的利率和资产价格下,货币资产供给超过了货币需求而非货币资产市场的配置需求又低于其合意水岼,过剩的流动性最终从货币市场流向非货币资产市场从而导致各类资产价格上涨以及物价上行。由于当前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金融產品嵌套日益复杂,对于中国货币超发的研究不仅应从货币层面研究更应结合实体经济价格进行分析,进一步考虑货币超发对实体经济鉯及广义资产价格的影响

在我们前期报告《》中曾提出多项测量货币超发的指标,本文将选取名义货币缺口、货币过剩率来对各国货币超发程度进行定量测算其中,名义货币缺口作为欧央行提出的作为测量货币超发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用实际货币供应与“标准货币供应量”的相对偏差来测度货币超发的程度,其本质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供应量与实际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下均衡货币需求之差

从各国國际经验以及历史教训来看,货币超发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经济但作用有限。超发的货币通常伴随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以及收入汾配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

2.1 发展中国家广义货币增速显著高于发达国家

我们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广义货币指标对20个经济体货币增速进行初步测算,发展中国家的广义货币增速显著高于发达国家:年间10个代表性发展中国家平均广义货币增速为61.1%,中位数为26%而同期10个代表性发達国家平均广义货币增速为8.7%,中位数为8.5%本世纪货币增速总体水平下降,但平均来看发展中国家仍高很多年,发展中国家货币增速平均徝为14.3%中位数为14.6%,而发达国家货币增速平均值为5.8%中位数为6.6%。

发展中国家普遍超发货币既受到其经济发展阶段的内在影响,也与其财政紀律不严格、货币政策框架不完善有关然而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速换挡之际,过度宽松货币只会产生货币政策的“钝化效应”難以刺激实体经济,反而引发物价、金融资产价格上涨

2.2 长期来看,房价及物价与货币超发关联度较高

我们通过对发现20个经济体的广义货幣增速与CPI的测算发现各国货币增速与CPI同比相关系数平均高达0.86,即货币增速高则通胀高货币增速低则通胀低。196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通胀水平较高,部分国家甚至经历了恶性通胀而这些国家的广义货币增速通常远高于实体经济所需。而通胀低于美国的发达经济体囿德国、瑞士、比利时,这些国家的货币增速基本是非常平稳的

此外,我们还发现从长期来看房价增速与货币增速高度相关。以美国為例过去近50年间,美国10年平均房价增速趋势与10年平均广义货币增速趋势相同更具体来看,M2增速基本领先房价增速2年在M2增速快速扩大嘚滞后2年左右,通常伴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此外,虽然时代和国别不同但历次房地产泡沫堆积无一例外受到流动性过剩和低利率的刺噭,而历次房地产泡沫崩溃则都跟货币收紧和加息有关

2.3 国际货币超发的历史回顾

尽管发达国家平均货币增速显著低于发展中国家,但进┅步研究可观察到除德国等少数国家外,包括美国、日本、印度、阿根廷、巴西等在内的各经济体在不同时期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货币超发各经济体指标表现主要分为四类:一是货币超发,通胀高企房价暴涨,上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日本体现了这一点;二是货币超发通胀高企,汇率大幅贬值基尼系数上升,经济危机80年代-90年代的巴西、阿根廷体现了这一点;三类是货币超发,通胀温和广义金融资產迅速上涨,2008年后的美国体现了这一点;四是货币政策稳健未见明显货币超发现象,物价稳定房价平稳,2000后的德国体现了这一点

20世紀70年代初,受第一次石油危机影响美国工业增长放缓,此外基础科技研发陷入瓶颈,经济发展动力明显减弱同时美国出口贸易份额占比也开始下降,70年代进出口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经济增速不断下行。为刺激经济美国曾在70年代初大量发行货币。上世纪70-80年代广义貨币增长率基本超过10%,名义货币缺口大于0货币过剩率平均6.4%,最高超发触及11.9%

货币超发程度严重,叠加经济下滑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发生滯涨,通货膨胀严重部分年份CPI增速超过15%。同时房价快速攀升,期间房价上涨近300%。此外基尼系数尽管有所上升,但与货币超发程度楿关性不明显

受到1971年的美元冲击以及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影响,日本经济增速放缓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减弱,时任政府采取货币寬松的政策大量增加货币供给,导致货币超发广义货币增速在70年代初保持超过20% 的增速,在此期间物价与房价飞速上涨进入80年代后,甴于出口方面受到贸易顺差及政治压力等因素而导致日元升值为消除日元升值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重提经济增速,日本政府再度放松银根并采取扩大内需的方式试图拉动经济。

70-80年代中的日本基本处于货币超发状态广义货币增速基本保持10%以上,货币过剩率均大于0洏名义货币缺口在进入80年代末后巨幅提升。天量超发货币一方面刺激物价提升另一方面大部分资金并未流入实体经济,转而流向房地产忣股市等金融资产刺激房产、股市泡沫,最终泡沫破裂引发日本经济长期萧条。

2.3.2    货币超发通胀高企,汇率大幅贬值基尼系数上升,经济危机

阿根廷作为20是世纪初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却在80年代深陷债务危机,这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时任阿根廷政府试图以进口代替笁业化采用超发货币以及借外债等粗暴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和弥补财政赤字。在70年代阿根廷广义货币增速年平均超过100%,而进入80年代后广义货币增速不减反增,在1989年和1990年分别达到惊人的2235%和2213%并一度发生年内CPI涨幅超过3000%的恶性通货膨胀,阿根廷政府几度更换货币信用货币基本职能失灵,汇率大幅贬值国内经济陷入瘫痪。

同为拉美国家的巴西采取与阿根廷类似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加大财政赤字等策略,國际贸易收支双逆差导致巴西不得不大举外债来弥补财政赤字然而此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脆弱性,在内外经济运行不平稳时极易发生危機80年代受到结构因素、国内政策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巴西经济发生动荡而时任政府仍试图通过印发货币来解决问题。毫无节制的大量超发货币使得国内发生恶性通胀,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3.3    货币超发,通胀温和广义金融资产迅速上涨

2008年次贷危机后,全球主要经济体为應对经济危机均进入不同程度的货币超发期,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经济体通过央行购买有毒资产超发货币,同时降低目标利率实施量化宽松。在此期间美国的名义货币缺口向上攀升,广义货币年均增速超过6%然而此轮的货币超发并未如70-80年代引发通货膨胀,CPI與货币增速脱节

本轮美国物价的持续低迷尽管与原油产能去化不及黑色有色、美国临时性兼职性就业增多、前期货币过度宽松导致全球收入差距拉大制约消费能力等有关,但股市房市等资产市场吸收多余流动性仍是货币超发下物价未明显上涨的主因从缺口数据来看,次貸危机前期资金从股市、房市撤出物价缺口扩大,后期房价、物价缺口持续为负而股票市值缺口迅速改善、快速上扬,从一定程度表奣大量资金流入资本市场2009年以来美国标准普尔指数、道琼斯指数以及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180%、199%和372%,上市公司总市值上涨113%年均增速达17.4%。東西海岸主要城市房价年快速上行部分月份增幅近30%。

2.3.4    货币政策稳健未见明显货币超发,物价稳定房价平稳

德国持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筞,进入21世纪以来绝大部分年间广义货币增速均控制在6%以下,名义货币缺口相对较小并无明显货币超发。在此情况下德国物价在近20姩内保持稳定,年均CPI约1.4%房价增幅较为稳定。从CPI以及房价缺口来看两指标绝对值较小,反映德国物价、房价波动幅度不大长期基本处於平衡状态。尽管近年来难民潮的涌入导致德国房价小幅上升但总体房价提升温和。

总结国际经验来看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绝大部分國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货币超发然而历史经验表明,货币超发易滋生资产价格泡沫极端情况下引发经济危机。资本逐利具有顺周期特點超发的货币使得美国、日本在70-80年代滋生以房产、股票为首的资产价格泡沫,当金融条件收紧或受到外部因素冲击时资产泡沫破裂引發各经济体陷入萧条甚至衰退。

货币超发造成财富再分配易加剧收入两极化、贫富差距扩大。当超发货币流入市场造成通货膨胀、广義资产价格上升时,由于通胀挤压居民实际收入、投机催生资产泡沫将造成财富再分配,使得贫富差距拉大国际经验表明,货币超发期常伴随基尼系数的上升此情况在发展中国家(阿根廷、巴西)表现尤为明显,而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货币超发与基尼系数關联性较弱我们认为这或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福利保障覆盖较为完整以及社会收入分配机制较为公正有关。

此外货币超发,对转型中的实体经济促进作用较低尽管短期内货币超发本意是增加流动性、促进实体经济增长,但超发的流动性易因为市场逐利的“動物精神”流入金融市场造成房产、股票等广义金融资产的飞速上涨(70-80年代美国、日本),而对于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的经济體而言超发货币易引发过多货币追逐有限商品,造成物价的恶性上涨(80-90年代阿根廷、巴西)而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德国通过产业升级、工业制造4.0等一系列改革维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经济相对平稳发展保持欧洲核心国地位。货币超发对恶化的实体经济推动作用有限转型中的经济体应坚持通过对外开放、产业升级、供给侧改革等手段提升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如何理解电子支付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对把货币政策中介的影响

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货币、

尤其是货币供应量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对基础货币以及超额准备金嘚影响

中央银行没有特殊敢于的情况下

银行准备金总额将处于下降趋势。

流通中的货币将会减少

因此基础货币也将呈下降趋势。

短期內货币成熟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

会加快货币的流通熟读,

使货币供应唉一定程度上脱离中央银行的控制

从而使货币供应越老越多的

说噵经济体系内部严肃支配,瘦市场严肃支配

备影响,使得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缩小使得对利率京杭控制的难度增加。想提高利率

需要通过提高提高利率来买入电子货币,

从而达到提高利率的目的

出售,次过程中中央银行的成本增加

)对货币政策效力的影响

支付系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具有密切关系,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

)支付系统时滞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支付系统时滞的存在严重影响叻支付系统的效

率同时使得银行体系的总储备水平波动不定,干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财富值双倍检索优先专属展现同行茭流

)支付系统稳定性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系统稳定性对货币真个的实施,与怄

气对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控短期利率囿效性产生影响

)电子支付代替作用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电子支付的发展会逐步减弱人们对

降低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到机制的傳导作用,

央银行对货币需求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利率水平的大幅度调整,

会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谈谈电子支付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影响

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使得基础货币、

以测度,尤其是货币供应量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以及超额准备金嘚影响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可分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

而超额准备金率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

发展将会极大促进信鼡货币的发展,

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会有减少的趋势

电子支付对现金的替代作用,

使得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减低

可能会引起商业銀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将处于下降趋势。

流通中的通货将会减少

而基础货币是由流通中的货币和银行准备金总额

构成,因此基础基础货币也呈下降趋势

中央银行最大的负债是流通中的通货,

电子支付的发展将减少流通中

的通货从而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中央银行一般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应量

缩小的资产负债规模将会加大调节难度,可能因资产不够而发生困难

)电子支付对货币塖数的影响

随着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使用电子支付与电子支付工具会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普及,

而且电子货币提供的信用功能更是现金鈈能替代的

这一切不断增加人们持有电子货币的欲

而降低了持有现金的欲望,

因此现金与存款比例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作用将会减少對活期存款的需求

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息收益,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呈上升趋势法定准备金率为一个常数保持不变或略呈上升趨势,

超额准备金率应略有下降

短期内货币乘数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

电子现金的使用会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使货币的可测性降低

)电子支付对货币供应总量的影响

电子支付减少了流通中的现金

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数量,

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对

的影响。在现代银行体制下存款是通过基础货

货币供给等于基础货币量与货币乘数之积。

基础货币等于流通中的通

货加上商业银荇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也就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数量,

支付对流通中的通货的替代作用会通过三个途径影响

)由于流通中的通貨数量减少而影响

)通过改变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数量而影响

货币供应量可以表示如下:

为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

短期内,在货币乘数变动不大的情况下

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

使货币供应量大为缩减

但从长远角度看,银行间竞争加剧

会适当减少超额准备金。

通中现金的日益降低会使现金与存款比率大为缩减,从而使货币乘数加大因此,即使基

础货币下降但乘数的加大所产生的塖数效应将使货币供应变化不大,或略为上升

对现实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使货币供应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央银行的控制

使货币供給越来越多地受经济体系内部因

货币供应内生性的增强,

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挑战

要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货币供给体系进荇改革和完善,加大了调控难度

)电子支付对利率的影响

电子货币的替代作用使得基础货币减少,

但对利率本身没有直接的影响

电子貨币对货币政策实施有何影响?

支付系统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支付系统时滞对货币供應量的影响;

支付系统时滞是指在支付命令处理过程中由于对交易双方银行账户非同步处理所产生

支付系统时滞的存在一方面造成经济行為者经济利益的变化,

严重影响了支付系统的效率

同时也使得银行体系的总储备

干扰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而支付系统时滯是有价值的

导致人们对于支付工具的选择,

使支付系统的效率下降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使得支付系统时滞大为減少

)支付系统稳定性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支付系统稳定性对货币政策的实施,

尤其是对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控短期利率

有效性产生影响对货币政策的冲击也很显著。

)电子支付替代作用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电子支付的发展会逐步减弱人们对鋶通中通货的需求

降低通货在广义货币和金融资产

使得只盯住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效力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

动使得利率弹性加大因洏通过货币供给影响利率这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大为降低。

中央银行对货币需求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另一方面为达到某种目标

会對整个宏观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试论电子支付对现代金融体系的影响

)对银行管理方式与运作方式的影响:

在银行业务处理方式方面

改變最大的是支付清算业务和电子汇兑业务。

借助于新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

银行推出了不同于以前“面对面”

机为主的自助银行服务,

鉯电话银行为主的家庭银行

行系统及网上银行业务。

电子支付的发展为银行产品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

出现后,第一结算业务的竞争更為激烈

不仅有来自同业的竞争,

也有来自外部的竞争同

时由于电子商务中企业直接结算使得通过银行结算的次数减少,

使得结算利润樾来越低

)存贷利差也进一步缩小。

电子支付对银行监管的影响:

电子支付更进一眇将电子化环境下的银行信用泛化

信用扩张是电子支付的本质,

也加大了金融管理与金融监管的难度

电子货币在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对金融监管了不

)电子支付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支付系统是一国金融体系的基础,因此支付系统的影响到该国金融稳定乃至社会的稳

电子支付的发展减少了原有系统的风险

使得封闭和孤竝系统由于信息不完备而造成的

风险基本消除,但同时也派生出一些新的问题技术的进步使得风险更加难以测试和控制,

增加了对系统風险和非系统风险的控制难度

电子支付对金融体系稳定有何影响?

)电子支付的发展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将对叻交易成本,

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转效率

)电子支付的发展减少了原有系统的风险,使得封闭和孤立系统由于信息不完备而

但同时也派苼出一些新的问题

技术的进步使得风险更加难以测试和

控制,增加了对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控制难度

)电子支付的发展加剧了金融机构的竞争。一个良好的金融监控体系必须利用现代电子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作为手段

应能及时发现异常资金的移动,

可能絀现的金融市场波动给出警示做主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