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年文科比图片2本高18分上了农大吗?因为我今年也是这个情...

每年的五月一日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止汗剂在欧美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爱美人士已经习惯每天使用止汗剂来保持自身清新干爽和清爽体味。但在中国目前还未普及,跟着爽身香体专家——舒耐,一起探究夏日全天清新干爽的秘密吧!
你所不知道的止汗剂
夏季天气闷热,心情也容易烦躁,不少人都有腋下汗湿黏腻的困扰,止汗剂应运而生,让你保持时刻清爽,远离黏腻烦恼。
止汗剂香味更加私密,清淡,不同于香水的浓烈外放。更重要的是,止汗剂带来的干爽感觉,是香水不能比拟的。
如今,使用止汗剂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很多达人们每天都会使用止汗剂。那么,你适合使用止汗剂吗?
我们无法预测重要时刻会什么时候发生,建议每天使用止汗剂,保持全天清新干爽,一旦重要时刻到来,清爽为你加分!
小小止汗剂,挑选大学问
打造专属夏日清爽
止汗剂谣言粉碎机
因为其字面意思,被许多人误解为会堵塞毛孔,停止汗腺工作的奇葩产品,那么到底止汗剂是如何保持肌肤干爽的呢?
对于止汗剂,很多人都有一些想当然的误解,甚至被传成了一些世纪谣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误区吧!
很多人对止汗剂的工作原理并不了解,认为是因为堵住了毛孔,导致汗液不能顺畅排泄,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哦。
真相只有一个:止汗剂吸汗的物理作用仅存在于皮肤表面,而且面积十分小,正常的生理机能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强因为我专!!!&&&&[作者:
220.178.1.13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强因为我专(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强因为我专(转)
从1970年一直到2004年,唱衰科大的“蛙鸣”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了,只要科大依然卓越,
这种嘶叫就会越发响亮,嘶叫的内容也都大同小异:科大的地理位置、学科设置、学校规
模等等。结果科大在这种嘶叫中不但发展得不错,还越发昂扬奋进,一次次让“关注”科
大的小人失望、失落。什么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科大人的骨子中有种谁都不服气
、永不认输、永远追求卓越的劲头。“你要看我笑话?我越发要活得精彩---气死你!“呵
呵。 一堆人叫喊着科大“不乐观”“不乐观”,结果呢?
科大的世界顶级论文第一作者数全国第一
科大的高因子论文(即高影响力、高水平论文),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科大的成果入选中国年度10大科技进展,全国第一
科大的成果入选中国年度10大基础研究进展,全国第一
科大的纳米科学论文世界第2,而且仅比第一名少3篇。
科大的火灾科学论文世界第2,并作为中国唯一受邀单位参加美国世贸中心重建的国家安全
科大的顶尖物理学论文PRL在国内遥遥领先,并超过了美国排名第10的哥伦比亚
科大是国内唯一有教授入选国际物理学10大科技进展的大学(2003年)
科大是全国唯一拥有2个国家实验室(比重点实验室高个档次,全国共9个,高校中5个)的
科大是全国拥有第3世界科学院优秀科学中心和高级研究中心最多的大学......
科大03年一口气增加5位院士,全国第2,仅比清华少1人。
我相信,唱衰科大的论调会持续不断的,而科大依然会用奋斗的汗水和出色的成绩来作为
最强有力的反击!有人曾经用12生肖来比喻中国的著名大学,但是对科大,用的是“人”
。为什么?因为人定胜天!这是别人对科大精神的肯定,也是科大人的执著信念---没有什
么是不可战胜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超越的!
很多人过于强调客观条件,就是没有想到主观上的努力多么重要、潜能的发掘多么重要、
人的精神气是多么重要!科大常常让我联想起以色列这个民族。科大的精神中的很多元素
和以色列的民族品质很相似,外界环境也相似,呵呵。科大人这么说自己,我觉得总结得
困惑中我们从未放弃过思考,这是科大人的秉性;
困难中我们从未放弃过努力,这是科大人的品质;
困境中我们从未放弃过骄傲,这是科大人的血统。
与生俱来的精英意识,出类拔萃的教育水平,时刻感受危机的心态,
都是科大人终将克服所有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的艰难险阻并重写壮丽史诗的决定性因素。
这是一所常常变不可能为可能,在逆境中创造奇迹的大学,这是一所其品质和精神常常让
我胸怀激荡、热泪盈眶的大学。
下面来一一分析主贴中说到几个问题:
1。科大的校园文化问题。
科大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其主流文化就是特别崇尚科学技术,连英语、传播、管理专
业也都只招收理科生。如果说这就是“单一“,那我看也没有什么坏处。科大没必要赶潮流
、搞综合。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采的,中国的一流大学需要哈佛、伯克利,也需要加
州理工、麻省理工。科大有她自己的特色,吸引着最适合她的学生。没有人会因为加州理
工的“单一”(学科比科大还少),就否认它的出类拔萃。
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并不相互排斥,专业学习之外的科大人的文化娱乐生活相当丰富,生
活中一点也不缺乏活泼、生动、温馨的乐趣。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而对科大妄加揣测,误
会很深。看看科大2个月来的部分文化活动,是不是很精彩”??http://forum.netbig.c
om/forum/showArticle?id=17
2。 科大的地理位置:不够吸引人,确实没什么好争的,否则科大的生源也不会只排第3。
好处呢,一是生活费用低,二是安静清洁,三是利于静心求学。毕竟4年的大学教育后,科
大给了她的学生纵横四海、行走天下的能力。4年的科大岁月,是武林高手行走江湖前潜心
修炼的时间。这里既有名师指点,也有高手切磋,且闹中取静(离市中心骑车10来分钟,生
活方便)是个“练武”的好地方。呵呵。另外,科大已经在苏州和上海建立了研究院,目的
就是突破和弱化科大的地理位置上的劣势。科大上海研究院现正面向海外招聘金融工程方
面的教学科研人才,不久会正式运作。科大立足合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努力,永远
都不会放弃。
3。 科大的本地化?其实科大是最最全国化的大学。看看科大的招生,只有15%是本地学生
,还有比这更全国化的名牌大学吗?2003年,科大新聘任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海归,真正
地来自五湖四海,北美、欧洲、日本、新加坡,都有,甚至有毕业于加州理工发表过Scie
nce的倪教授。《科大03年新聘教师一览》/forum/showArticle
科大的年轻一代教师非常生猛,2003年科大的顶尖物理PRL论文超过了哥伦比亚大学,其中
80%的作者都是科大30来岁的青年教师。科大的一个独特的师资优势,就是中科院的“引进
海外人才”百人计划教授,每人3年200万的科研资助,为科大吸引了很多海外优秀人才,
这是其他学校所没有的。科大的“百人计划”现在约70名,2年后将达到100名。科大的教
师总共才1100人,看看科大的优质师资比例是多么地高。
4。 科大的价值取向?难道崇尚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也是科大的罪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科大理工并重、理实交融,这不是科大的劣势,而是科大的优势。
5。 科大的学科为什么要扩展?加州理工的学科比科大还少,可是个个世界顶尖,所以是
公认的世界顶级大学,是无数热爱科技的学子向往的地方。有的大学理工农医文管商,什
么都有,够“扩展”了吧,却被叫做“烂校”!整个中国的科技水平都够低的了,没几个
国际上拿得出手的学科,居然还要铺大摊子扩展?贪多嚼不烂,与其多而烂,不如少而精
。科大绝对不会胡乱增设没有水平的学科去误人子弟。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学科水平、保
证教育品质,才是最重要的,这是科大的一贯发展思路和特色,也是为什么科大会出产如
此多的顶尖成果和科技精英的根本原因。
6。 科大的大部分学生最终没有从事理科研究。(贴主说的)
哦?你统计过?你的调查样本有多大?是的,我不否认,有些科大人选择终生以科学为事
业,而有些人在科大获得了最好的数理基础和出国机会,然后转行到其他领域。大家都知
道数理基础扎实的人,转行到金融、经济领域的优势,所以华尔街上就至少有500科大人在
打拚。其实有些人本来就是这么规划和设计自己的人生的:本科学数学/物理,研究生再转
金融/经济/电子/通信等等。其实对比他攻击科大的第4点和第6点,就可以看出来,对于科
大,他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科大人怎么做都“里外不是人”。如果科大人毕业后
都从事科技工作,那么就是“价值取向单一”,不好!如果科大人毕业后选择金融业,那
么就是不执著于科学事业,就是可悲!呵呵。
7。 科大人对offer的态度你就不懂了,甚至是误会太深。科大人等offer根本就不是为了
炫耀。呵呵。科大人曾写过一篇贴子,劝拿到offer的同学不要withdraw对其他学校的申请
,而是等offer。等到offer后,如果自己不想去,就推荐给其他想去但还没offer的科大同
学。这是科大offer牛人多的好处,是科大的校友资源优势之一,也是科大人团结互助的表
现。呵呵。科大人之间就是有凝聚力!
8。 科大的就业面。科大是“科学技术”大学,因此毕业生首选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岗位,
实在是人之常情。在科大4年学了一身的高超“武艺”,毕业后当然要找个机会练一练了,
科研或技术岗位是很多人非常自然的选择啊。科大人经商开公司的也很多(资料收集中)
,但也99%都是科技公司。谁让他们是科大人呢,难舍的科技情结。呵呵。其实这里他还是
对科大还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和第6点矛盾---如果科大人毕业后都搞科研技术,
那么就是“就业面狭窄”;如果科大人毕业后选择金融等其他行业,那么就是可悲!总之
,科大怎么做,都不对。呵呵
对于这种造谣诽谤、恶意中伤,莫须有地说科大“衰落”的贴子,科大人应该毫不留情地
予以驳斥和反击,维护科大的声誉和形象。选自: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网(www.cuaa.net)&
&&&[]&[作者:
分析的有道理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好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华中科大的就别争了,你们也许科普比其他院校好,剩下的,比北航强不哪去!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中国科大好样的,一流名牌。我就不明白一些什么烂学校老是爱和中国科大比?可能他们觉得这是提升知名度最直接的方法吧。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一些人总是在比谁写的论文多,谁的出国多(出国了在别的学校做出贡献能算到自己头上吗,那小学也可以因为有人上了北大而牛比?)
实际更直接的,看看国家承认做出贡献的,找找中科大在哪个位置,比写论文,还是有很多学校不如中科大南大,毕竟这是提升排名的最好方法。
====2002年国家三大奖数量排名=====
自然科学奖(二等) 1
技术发明奖(二等) 2
科技进步奖(二等) 10 (参与6项)
自然科学奖(二等) 1
科技进步奖(二等) 5
(参与3项)
上海交通大学 5
科技进步奖(二等) 5
(参与3项)
华中科技大学 4
自然科学奖(二等) 1
技术发明奖(二等) 1
科技进步奖(二等) 2
自然科学奖(二等) 3
中国农业大学 3
科技进步奖(一等) 1
科技进步奖(二等) 2
自然科学奖(二等) 2
科技进步奖(二等) 1
科技进步奖(二等) 3
01年度国家科技三大奖项(最高级别的国家级科学奖励)排序
自然科学奖2等(全国9名)技术发明奖2等(全国8名)
科技进步奖2等(n名)
4(全独立)
3(1合作)
3(1合作)
3 (2合作)
1(2等奖第1名)
2 (全独立)
2( 全合作)
2000年全国重点高校科技活动有关指标排序(――按国家级成果奖排序)
排序 学校名称 国家级成果奖(项)
1 清华大学 7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7
3 浙江大学 5
3 华中科技大学 5
5 东北大学 4
5 中南大学 4
7 北京理工大学 3
7 吉林大学 3
7 同济大学 3
1995年-2002年中国高校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排名
1、清华大学(+协和)
2、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
3、浙江大学
(+杭大\医大\农大),
4、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
5、复旦大学 (+上医)
6、中南大学
(+湘雅,长铁)
7、★★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建筑大学)
8、东北大学
8、中国矿业大学
9、南京大学
10、山东大学 (+珊医,山工大)
还要看更多的吗???????????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1995年-2002年中国高校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排名
名次 学校 数量
1、清华大学(+协和) 106
2、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 57
3、浙江大学 (+杭大\医大\农大), 44
4、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 37
5、复旦大学 (+上医) 37
6、中南大学 (+湘雅,长铁) 32
7、★★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建筑大学) 28
8、东北大学 27
8、中国矿业大学 27
9、南京大学 23
10、山东大学 (+珊医,山工大) 22
还要看更多的吗???????????
把中国的科学技术大学从国家奖励排名里面找出来,别比那些傻比的论文数和出国人数吧
怎么说也是中国的科学技术大学
怎么得到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连前10都排不上?
所以说是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三流的学校。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第一点,你所谓的傻比的论文数和出国人数? 就这个我就可以说你不学无术。没有理论论文,你以为科学是靠几个技工就可以搞出来的。 没有当初西南联大那帮出国的人,哪来的杨振宁,钱学森这些人。 你看看,现在清华还要花巨资请杨老回去养老呢。呵呵,你真是蠢的不可言啊。
第二点,所获得的将,要看什么级别的。例如十大科技成果奖有科大的潘建伟教授,这是中国唯一的一所高校。你怎么不举下? 至于在国际上获得的成果,那个就更不用说了。你去看看上海交通大学花两年时间做的调查。 如果你敢说科大没有成果的话,那到是真的让人怀疑你大脑是不是有问题了。象所谓的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这种类型的奖,对于科大来讲,呵呵,我就不说什么了。 里面的原因很多。例如这种类型的奖面对的奖励对象非常的不适合科大这种类型的学校。 科大的工科和那些工科设置众多的学校比规模很小,只能讲质量,没有数量可以和人家比。还有,一些政治原因,科大在国内拿这种奖是很难的。 阁下一定不知道教育部曾经要科大撤消一些东西,非要把他让给QH去做吧。虽然是科大首创,但是之后又非要吹是QH首创。 真是受不了那帮人。 一位科大老校长曾经说过:“在中国,什么都一定要要求是那两所学校搞出来的。” 阁下知道现在中国有怎么多研究生院,最开始是怎么来的吗?
呵呵,现在 你知道科大在中国的地位了吧。 至于那个所谓的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呵呵,科大人还从来没有放在眼里。 人家不想搞什么窝里到,人家要到国际上去比,这个才叫实力。 有些学校,在国际上人家连名字都没有听过。呵呵。
所以说是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三流的学校。
阁下这个结论下的简直是愚昧之极啊。 呵呵 ,除了说你胡说八道,信口开河之外,还真不知道说你什么了。 这个来形容科大的中国所有所谓”名校“在国际学术界上的地位到是比较合适。 要是科大的老师在国类叫做2流,那么国内就没有一流老师了;如果科大在国内是三流学校,那么中国的学校都是三留以下。 不行你去中国所谓的”两所“学校问问,看看他们敢不敢你这样的话。 即使是他们也不敢这样说, 呵呵,楼上的如此之豪迈。 莫非是个三流学校的三流角色,嫉妒的发疯,出来造谣生事而已? 呵呵, 哗众取宠之人,竖子不足与谋也,休再多言。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华科的某些人,别做细长脖子的小丑了
(本文着重剖析深层原因,众多的事实已经很多人贴过了,在此不多加重复)
1.为何华科的某些人想削尖嘴巴往名牌大学里钻
因为出来混口饭吃,又没真本事咋办?对,钻到名牌里,别人自会高看一眼。可你想往名牌里钻,倘若削尖脑袋也不至被称作小丑,你却不削脑袋削嘴巴,为什么?因为没有脑袋,只能用嘴,可惜,你又不懂得没有脑袋,不仅嘴巴削不尖,还削得血肉模糊。
这不是小丑吗?或许叫你小丑不太合适,你比小丑可怜多了。
2.是谁给了华科某些人敢削得嘴巴鲜血淋淋的勇气
自从周官僚晋升教育部部长,其母校华中理工(华科),原本名不见经传的9527,其某些人真把自己当成了唐伯虎,莫非是奉周老爷的意思办事?可能吧,周老爷在官场上混也得贴贴金吧。可是从9527到唐伯虎只是一场搞笑剧里的笑料。闹来闹去,还不是让人取乐。
这不是小丑吗?或许叫你小丑不太合适,你比小丑入戏多了。
3.又是谁给了华科“削”“钻”的幻想
不得不提武书连,因他是“削”“钻”的榜样,不学无术又想发财出名,咋办?“钻”!比华科某些人“钻”强的地方,是他还是动了翻不懂统计脑袋的,他不仅知道往哪钻,还会用手段,不仅削了嘴巴,还削了自己的老二,不遮不掩地做了个名副其实的太监,看着周老爷的脸色,阿谀奉承、善解人意,老爷不想华科高吗?好,我来搞个民间排名把你华科排前五(若排第一就是取笑部长了)。部长乐了,心想我即可以声明教育部不搞排名,又捞了名声。“干得好!有啥要求?”“没要求。该孝敬您老的!”“乖,儿子!”武大郎当然不满足于此,回过头来对众高校吼道(虽然太监的声音不堪入耳):“谁想排个好名?上泡!”华科某些人也乐了,原来“削”“钻”有这好处,我们也来,趁武大郎给我们的排名,给我们的幻想,给我们的楷模。可不用脑的华科某些人不知道,自己只不过是太监手中把玩的宠物。
这不是小丑吗?或许叫你小丑不太合适,你比小丑阿Q多了。
4.华科某些人为何偏偏妄想踩死曾哺育他的武大
武大郎的排名一出,给了华科一根细长的脖子,华科某些人握着脖子YY的同时不忘把脖子伸得老长,想把头探出井口,可还没等探出来就发现井边有座不见顶的高山,意识到大郎给的脖子似乎还是不够长。这座山就是武汉大学。华科某些人虽无脑,但一些基本的动物本能还发挥得不错,攀着长脖子上了井口,方发现井在山谷中,想见识外面的天地就要上山,把山踩在脚底下,可惜你却没有这样的腿脚。高山仍高不可攀,你空有一不太长的脖子焦急地摇晃。
这不是小丑吗?或许叫你小丑不太合适,你比小丑逗丑多了。
5.华科某些人为何死死幻想咬住中科大的脚趾
华中理工改名华中科技大学某些人虽处于凹谷,却自以为身价倍增,可正得意忘形之余,天宇传来雄鹰搏击长空嘹唳惊世的高歌,这鹰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为科技大学,中科大频出世界级成果,华科某些人嫉妒的受不了,伸出长脖子扯着嗓子向雄鹰嘶喊,幻想能咬住鹰爪借此飞起来,可每次张开嘴巴唯一能咬到的只有羞辱你的鹰粪。可仍不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嘶喊,一次又一次地张开嘴巴。
这不是小丑吗?或许叫你小丑不太合适,你比小丑忍辱多了。
6.苦口良药
华科的某些人啊,还是放弃你小丑的形象,缩起周官僚和武太监赐你的细长脖子吧,那东西只是揠苗助长的产物,你不会因此钻进名牌大学的。踏踏实实做好人吧,做小丑也要做个像模像样的小丑。如果把“钻”的勇气、信心、毅力踏踏实实用到学习工作中,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需要名牌光环来抬高自己的身价!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楼上的讲的好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中科大中国的顶级大学。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中国科大这样走过......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Sat May 29 00:33:59 2004), 本站(ytht.net)
科大的世界顶级论文第一作者数全国第一
科大的高因子论文(即高影响力、高水平论文),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科大的成果入选中国年度10大科技进展,全国第一
科大的成果入选中国年度10大基础研究进展,全国第一
科大的纳米科学论文世界第2,而且仅比第一名(世界顶级名校Berkeley)少3篇。
科大的火灾科学论文世界第2,并作为中国唯一受邀单位参加美国世贸中心重建的国家安全计划
科大的顶尖物理学论文PRL在国内遥遥领先,并超过了美国排名第10的哥伦比亚
科大是国内唯一有教授入选国际物理学10大科技进展的大学(2003年)
科大是全国唯一拥有2个国家实验室(比重点实验室高个档次,全国共9个,高校中5个)的大学
科大是全国拥有第3世界科学院优秀科学中心和高级研究中心最多的大学......
科大03年一口气增加5位院士,全国第2,仅比清华少1人。
而科大所有的成果都是在学生和教师人数只有其他大学1/2--1/4的情况下取得的!
Great USTC! 了不起的科大!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哈工程大学 牛!!!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强因为我专!!!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2004年斯坦福录取中国新生名单(北大校友总结和统计)
我按照学校分类重新整理了一下。共39人,全部有斯坦福大学提供的全额奖学金。
姓 名 学校 性别 专业
===========================================
1 潘 俊 中国科大 m 材料与工程
2 金玉雪 中国科大 f 统计
3 张子宇 中国科大 m 数学
4 王棋琪 中国科大 m 计算数学
5 康 鹏 中国科大 m 化学
6 王 萍 中国科大 f 物理
7 陈 康 中国科大 m 物理
8 卢曰瑞 中国科大 m 物理
9 栾 岚 中国科大 f 物理
10 喻宗夫 中国科大 m 应用物理
11 周 辉 中国科大 m 石油工程
12 范亚青 中国科大 m 石油工程
1 任 申 北京大学 m 电子
2 马文秀 北京大学 f 计算机
3 李 源 北京大学 m 物理
4 廖 琪 北京大学 f 化学
5 刘 庄 北京大学 m 化学
6 魏 震 北京大学 m 统计
7 姜 晖 北京大学 m 计算数学
8 李 准 北京大学 m 石油工程
9 秦 莹 北京大学 f 经济
10 赵 媛 北京大学 f 语言学
1 黄宁东 清华大学 f 应用物理
2 李 苹 清华大学 f 水利工程
刘 潇 北京外语 f 东亚研究
胡 睿 北航大学 f 航空航天
何睿华 复旦大学 m 应用物理
王欣然 南京大学 m 物理
黄 卓 武汉大学 m 经济
李 凌 浙江大学 f 生物学
蔺文娟 UPC f 石油工程
王 翔 香港大学 m 宗教
王英燕 日本京都 f 组织行为
冯 米 新加坡国立 m 组织行为
葛冬冬 美国Suny石溪 m 工程管理/运筹
霍轶杰 美国马里兰 m 电子
云 江 美国Oklahoma m 计算机(硕)
王 强 美国A&M U m 管理与工程
===================================================================
补充说明:
★ 按照历年的惯例,为了让大家能够大致了解斯坦福每年对大陆新生的录取情况,牧场物语站务组经讨论决定公布今年新生名单。同时考虑到要保护同学们的隐私,名单将不再包含电邮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这些信息只供新生内部交流使用。本名单由牧场物语站务组整理完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截至号的报到名单中的情况作出以下统计(不计收到offer去其它学校的,排名不分先后):一共报到38人
PKU 9(应为10人), THU 2, USTC 12, FDU 1, NJU 1, ZJU 1, BFSU 1, UPC 1, 北航 1, WHU 1, NUS 2, Kyoto U 1, Univ. of Oklahoma 1, Prairie View A&M U 1, Maryland U 1, Stonybrook 1
SCCM 1, Materials S&E 1, EE 2, East Ansian Sudies 1, Eng. Management & OR 1, Management Sci. & Engineering 1, AA 1, Chemistry 3, CS 3, Economics 2, Biology 1, Petroleum Eng.4, Math 1, Statistics 2, 水利 1, Physics 6, Applied Physics 3, Linguistics 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 Religion 1
===================================================
2004年全美20位最佳高中生选择的学校:
/news/education/-first-hs-academic_x.htm
哈佛大学 9人
斯 坦 福 4人
耶鲁大学 2人
麻省理工 1人
加州理工 1人
普林斯顿 1人
布朗大学 1人
宾州大学 1人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杨福家院士:有大爱才有一流大学
日06:56 新京报
杨福家:大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离一流也就不远了。
  先后执掌复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杨福家院士认为,扩张热将浪费我国大学迈入世界
一流的宝贵时间.
  杨福家,著名核物理学家。1936年6月生,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
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2月任复旦大学校长。
  2001年1月,英国诺丁汉大学校董会宣布,鉴于“杨福家教授的科学成就及国际影响”
,正式聘请杨为下届校监,任期三年。这是英国重点高校第一次选举中国学者为校监。校
监的责任包括主持每年一次的校董会,讨论学校重大事件并主持每年暑期的学位授予仪式
  “我们来谈个比较敏感的问题。”68岁的杨福家院士出语直爽。
  6月3日,院士大会间隙,这位先后执掌复旦和英国诺丁汉两所著名大学的学者,用一
种年轻人的语速,和记者谈起对国内大学建设的看法。
  “看不懂”在上海话里有些特别的含义,杨福家院士用这三个字来表达他对目前高校
扩张的感觉。他认为,扩张热是走不通的,而且将浪费我国大学迈入世界一流的宝贵时间
  杨福家说,小型学院位居世界一流的例子不少,上海中欧管理学院的三个专业已成为
世界一流,而国内众多规模庞大的综合大学却达不到这个水平。“高校的体系,好比一支
乐队,不应该只有钢琴,也应该有小提琴、大提琴,这样才能演奏交响乐。”
  对于大学之“大”,杨福家的看法甚至有异于清华故校长梅贻琦。“大爱”更重要―
――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一种以人为本的爱心。“有了大爱,也能请得来、留得住大
师”,而要把一个学生头脑中的火种点燃,不只需要技术训练,更需要爱。
  看不懂国内大学扩张
  新京报:历任国内外两所知名大学校长,您对高等教育一定有自己的理解,请您谈谈
对国内高教现状的看法。
  杨福家(以下简称杨):国内高等教育我觉得很疑惑,看不懂。看不懂的地方主要是扩
张地盘。拿我的母校复旦大学来说,50年前我进复旦读书,校园面积为6万平方米,到改革
开放的1978年,发展到18万平方米。而今年复旦有8块工地同时开工建设,在建房屋面积已
经超出18万平方米。复旦占地多年是1500亩,明年校庆时要增加到6500亩。不单复旦,全
国高校都是这样。河北某地为了建大学城借了20多个亿。我不知道这样的地盘扩张是为了
  新京报:这可能与国内高校争创国际一流有关吧。
  杨:这么扩大和办成一流没有必然关系。今年“两会”期间,北大、清华校长提出,
原计划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要推迟,问我有什么看法。这客观上说明了中国大学迈向
国际一流的速度远比扩招、扩张的速度要慢。
  新京报:也许校园扩张也是由于招生的扩大,专业的增多。扩张之外,还流行合并、
吞并,虽然还没有一流,先弄大了再说。
  杨:中国的大学确实越来越大。以前拼命并校,不光是追求规模大而已,办学思路上
也主张大而全,所谓“一流的大学必须是综合性大学”,后来又提“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
流的医学院”,最近还有人提出“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文学院”,各个大学都提出向
研究型、综合型迈进。其实,没有必要都那么“大”。
  新京报:你觉得一个合理的高校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杨:高校的体系,好比一支乐队,不应该只有钢琴,也应该有小提琴、大提琴,这样
才能演奏交响乐。
  新京报:大学扩张还有别的解释,比如说拉动经济。
  杨:教育拉动经济,现在看来是一个有问题的提法。眼下在提国有资产投资过大过热
,教育领域的投资其实也是国有资产投资。高校有政府撑着,拼命向银行借钱扩张,欠下
大量的债务,也含有投资过热的危险。今天的院士会议上不是还有这方面 的专题报告吗?
  新京报:您觉得,眼下的国内大学扩张热是暂时现象呢,还是会成为某种常态?
  杨:我相信是暂时的,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它浪费了我国大学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宝
  小学院也可成世界一流。
新京报:大既然不等于一流,那么成为一流是不是还有别的
  杨:小型高等院校也可以成一流,其实在中国就有现成的例子。北大清华提出创办世
界一流,不过是争取进入排名前200位。但在上海浦东,有一所规模很小的学院已经进入世
界大学100强,学院的名字是中欧管理学院,是一所欧共体和中国合办的学校,历史不过1
0年,但它的三个专业:MBA、EMBA,还有高级经理培训班,都是世界一流的,学校连续三
年排位在世界大学前50名。在国际上,小型学院位居世界一流大学的例子不少。
  新京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大固然不等于一流,但既然是一流大学,当然规模
宏大、历史悠久,特别是那些名列前茅的国际名牌大学。
  杨:恰恰相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曾多次排在世界大学前三名,但
普林斯顿不过6000多学生,加州理工更少,才2100多名学生,它不把自己叫大学,叫学院
。但它的航空航天和遗传科学、物理学都是世界领先。香港科技大学也不是综合性大学,
办学历史不长,但它用了10年左右就进入世界300强之内。反过来看我国的大学,许多大学
管理学院的历史已不止10年,大楼也不少,却没做到小学院能够做到的地步,又怎么能说
一流的一定是大的呢?
大学之大“大爱”更重要
新京报:小学院成为世界一流,秘诀是什
  杨:不管学校规模大小,要成为世界一流,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大爱”。
  新京报:解放前清华的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不是指的有大楼,而是有大师。您在这
句名言上又加了一个词“大爱”,具体指什么呢?
  杨:“大爱”这个词的提 出,我想了很久,没想到特别合适的字眼,姑且这样表达吧
。其实是说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一种以人为本的爱心。有了大爱,也能请得来、留得
  新京报:我们的大学也经常在讲以人为本,在讲爱心。
  杨:以人为本不光是空话,首先体现在投入上。比如中欧管理学院,创立之初就投入
4500万欧元用于聘请教师。再如香港的大学,80%的投入是用在人的方面;而国内大部分钱
是用来修房子,似乎我们又回到了“大楼”的阶段。其实,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离一流
也就不远了。
  新京报:国内的大学有一种量化的管理体制,一个教师每年的论文数量、科研成果,
甚至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决定着他的待遇、名望和升迁。大家活在一种紧张的竞争之中。
这种体制是否有助于追求“一流”?
  杨:这样一种量化的考核体制是成问题的,是缺乏一所真正的一流大学拥有的“大爱
”的体现。
  我们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我在不同场合讲过它的两个故事:一个是它的一位教授迷
上了费马大定理,8年之间不担任教学,也不搞其他科研,一心钻研费马大定理,最后终于
解决了这个难题,为数学做出了重大贡献。8年之间,普林斯顿大学可以容忍他沉迷于自己
的兴趣而不承担任何其他教学科研任务,这在中国可能吗?
  还有一个故事更有名,后来改编成电影《美丽心灵》,原型是普林斯顿一位大学教授
纳什,因为精神刺激而疯癫,但学校30年间一直容忍他的存在,关怀他,后来这位教授获
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故事感动了全世界。普林斯顿就是典型的有大
师有大爱,所以它能成为世界一流。
  新京报:最近国内一些高校的改革,走了一种加强量化考核的路子。你对此怎么看?
  杨:我认为这肯定是有问题的。这种量化管理以工作量为标准,不可能有真正的“大
爱”。对争取成为一流没有帮助。
  学生进校第一天就应有人关爱新京报:一流大学除了对他的教师有宽容的爱心,对于
学生是否也是这样?眼 下中国的大学,学生和学校、和老师的关系似乎越来越淡薄。
  杨:确实如此。就拿我所在的英国大学教育来说,最高明之处就在于:从15世纪开始
就实行导师制,每个人从进大学那天起,就有人关爱他。剑桥有一句导师名言:“我的烟
熏将把一个学生头脑中的火种点燃。”人的头脑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储存火种的地方,
而找到火种并且点燃,不光需要训练的技术,更需要爱。从教师来说,需要负责的精神。
比如诺丁汉大学,我们规定,教师在外兼职的时间不得超过1/5,而国内教师兼职的情况很
  新京报:师生关系疏远,除了教师责任心,是否也和扩招太快,一个教师需要教育的
学生数量大大增加有关。
  杨:其实这里倒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要看教师是不是全心全意。
  哈佛大学医学院有一个导师,他一个人加上一个助手,管160多个学生。这些学生都是
拿到本科学位之后才能读医学,类似于中国的研究生。我听说他管这么多学生,觉得难以
相信,结果他拿出四张纸板,上面一共有160多张这些学生的照片。
  我随便点了几个人,请他讲讲这些同学的学习、家庭情况,他都非常熟悉。学生叫他
QuasiParent,也就是半个父亲。国内的老师上完课就不管学生了。这些人一般水平很高,
在外事务多,很忙。他们跟学生的关系就是课堂上授课的关系。
  新京报:师生的亲密关系,除了教师自身的责任心,是否也需要学校的努力?
  杨:学校需要为师生的交流、为学生受教育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还是拿英国来说,牛
津和剑桥都有不少学院,这也是中国好多大学扩张的理由,其实这是个误解。
  牛津和剑桥的所谓学院是一个个社区,是学生和导师一起居住的地方,学生并不按专
业居住,是综合的,导师在这里全面管理学生的生活。许多导师经过几年相处,对学生有
深入的了解,根本不需要考试就能知道学生的水平。
  再比如哈佛大学,它的校长办公室在一幢历史古老的大楼里,大楼的最高层却是全校
最优秀的学生的宿舍,能住在那幢大楼里是一种荣誉。再如耶鲁大学,它要求新生入学第
一年必须住在校园里。这些做法都是培养一种社区氛围。学校应是学习做人的地方。第一
任务不是训练(Trainning),而是教育(Ducation),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最优秀的学生。
  不是每个专业都要学到博士新京报:目前许多中国大学提出创办研究型大学,一些学
校招收硕士博士的数量超过了本科生,出现了“倒金字塔”的情形。您对这种状况有什么
  杨:倒金字塔肯定是成问题的,中国人的心理什么都是博士高,这其实是个误解。对
博士的理解也不对,非常功利化,硕士拿多少,博士拿多少。其实,不是什么专业都要读
  新京报:哪些专业的学位要求更强,哪些专业更倾向基础教育?
  杨:譬如说物理。在国外,如果你拿出自己的名片,名片上的头衔是物理学硕士,人
家会觉得是个笑话,因为研究物理学,不读到博士是根本谈不上研究的。
  而另一些专业,比如说工商管理,到硕士就够了。
  如果一个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头衔是工商管理博士,人家也会觉得奇怪,因为除
非是做研究,搞管理硕士就够了。再比如临床医生,强调实际经验,没有必要读到博士。
现在中国大学什么专业都是博士学位最高。
  新京报:现在中国许多高学位学生找工作难,而一些技工人才却很缺乏。
  杨:去年英国发表了一份高等教育状况白皮书,讲到英国大学要扩招,高中进入大学
的升学率由43%提高到50%。但它的扩招有明确的针对性,就是增加两年制高级技工。而我
们的扩招没有这样明确的目的。个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有机会念本科,读博士。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中国科大,好,中国第一。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强烈支持1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作者:
切不可夜郎自大!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www.cuaa.net)&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7年
<font color=#06年
<font color=#05年
<font color=#04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1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比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