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 光在两种物质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和什么有关

(2008o枣庄)阅读下表中的数据,找一下有什么规律. 原子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1个原子的质量/kg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氢1011.674×10-271碳6661.993×10-2612氧8882.657×10-2616钠1111113.818×10-2623(1)由上表写出两条你获得的信息:;(2)已知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问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从上表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①具有强烈腐蚀性的物质;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③燃烧无污染,常作火箭发射燃料的物质;④由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的盐.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相同质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氯气和足量的盐酸反应,金属铁失去的电子数之比是0.3mol的cl2和120g18.25%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铁反应,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百度作业帮
相同质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氯气和足量的盐酸反应,金属铁失去的电子数之比是0.3mol的cl2和120g18.25%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铁反应,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2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0.6mol,跟铁反应生成二价铁,需要0.3mol的铁.氯气物质的量是0.3mol,跟铁反应生成三价铁,需要0.2mol的铁.因为氯气强氧化性,能把铁氧化到最高价——三价.
氯气于铁反应是把铁氧化到最高价 ,而盐酸与铁只能生成二价铁离子 !
铁与干燥的Cl2不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当前位置:
>>>以下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
以下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C.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就越强D.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和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的数目一定相等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以下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主要考查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升降(某些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判别的依据) 氧化还原反应的发展史: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氧被夺去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对物质的认识存在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隔离开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到从表面上看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把氧化与还原统一在一个概念下,再透过现象看本质,化合价的变化是有电子得失或偏移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不是看得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得电子的难易;  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不是看失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失电子的难易。  eg:氧化性:浓HNO3&稀HNO3还原性:Na&Al
2、有新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eg:C(金刚石)==C(石墨);3O2==2O3(放电);P4(白磷)==4P(红磷)
3、任何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或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4、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元素具有最高价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eg.H3PO4、H2SiO3(或H4SiO4)两酸均无强氧化性但硝酸有强氧化性。氧化还原的表示可用单线桥也可用双线桥:
一、双线桥法:
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或原子团。
标变价   明确标出所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价的元素不标化合价。
连双线  将标化合价的同一元素用直线加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注意:箭头的起止一律对准各元素)
标得失  1.标电子转移或偏离数   明确标出得失电子数,格式为“得/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子个数×单位原子得失电子数”   
&&&&&&&&&&&&&&&&&& 2.标化合价变化   一律标出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这两种写法,不可写为“升价”“降价”等   
&&&&&&&&&&&&&&&&&& 3.标出元素反应类型   一律标出元素所发生的反应,“被氧化”或“被还原”,其余写法均不正确   
&&&&&&&&&&&&&&&&&& 4.检查得失电子守恒   检查得失电子数是否相等,如不相等则重新分析。
二、单线桥法: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发生转移(得失或偏移),也就是在反应物中有元素电子发生得失或偏移,这时用一条带箭头的曲线从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得到电子的元素,并在“桥”上标出转移的电子数,这种表示方法叫单线桥法。
(1)标价态明确标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2)连单线连接方程式左边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箭头一律指向氧化剂
&(3)不注得失标出转移的电子的总数,这里不用像双线桥那样,仅需直接标出电子总数
注意事项:&
(1)不得标明"得"或"失",否则是错的
(2)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指向氧化剂注意:为了规范起见,单线桥法最好不用于自身氧化还原的反应,因为那样标记会使反应中的电子去向不明确,故在自身氧化还原的反应方程式中最好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无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历程: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以下一般规律: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判定:物质的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得失电子的数量无关)。从方程式与元素性质的角度,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有无与强弱可用以下几点判定:(1)从元素所处的价态考虑,可初步分析物质所具备的性质(无法分析其强弱)。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H2SO4、KMnO4中的S、Mn元素;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S、SO2等。(2)根据氧化还原的方向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如氧化产物中元素的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如是否需要加热,是否需要酸性条件,浓度大小等等。 电子的得失过程:
其过程用核外电子排布变化情况可表示为:
发现相似题
与“以下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1124212049250996138055243436243159下列叙述的理由与结论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理由结论A与盐酸反应时,相同物质的量的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Al>Na还原性:Al>NaB室温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AlCl3<MgCl2碱性:Mg(OH)2>Al(OH)3C相同数目的分子可电离的H+数:H2SO4>HClO4酸性:H2SO4>HClO4D用饱和NaHCO3溶液可以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SO2非金属性:S>CA.AB.BC.CD.D查看本题解析需要登录您可以:(1)免费查看更多试题解析(2)查阅百万海量试题和试卷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当前位置: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22.4L&H2中含有氢分子的个数为2NAB.24g&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C.32g&O2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2NAD.1L&1mol/L&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A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在标准状况下22.4L&H2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氢分子的个数为NA,故A错误;B、24g&Mg物质的量为1mol,原子最外层电子为2,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故B正确;C、32g&O2物质的量为1mol,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2NA,故C正确;D、1L&1mol/L&NaCl溶液中含有氯化钠1mol,氯化钠全部电离成氯离子和钠离子,钠离子的个数为NA,故D正确;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主要考查你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佛加德罗常数:
1mol粒子集体所含离子数与0.012kg碳12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符号:N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 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单位:
阿佛加德罗常数是有单位的量,其单位是:mol-1,需特别注意。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
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考查,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解答该类题目时要细心审题,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性字词,留心“陷阱”。主要考查点如下:1.考查“标准状况”、“常温常压”等外界条件的应用 (1)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如H2O、SO3、戊烷、CHCl3、CCl4、苯、乙醇等,体积为22.4L时,其分子数不等于NA。(2)注意给出气体体积是否在标准状况下:如11.2LH2的分子数未必是0.5NA。 (3)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2.考查物质的组成 (1)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H37Cl、—OH等。(2)某些物质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如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Na2CO3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3)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H2O2、CnH2n+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3n+1。(4)最简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NO2和N2O4,乙烯和丙烯等。3.考察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如:Na2O2、NO2与H2O的反应;Cl2与H2O、NaOH溶液、Cu或Fe的反应;电解AgNO3溶液、NaCl溶液等。4.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的水解&如1L0.1mol/L的乙酸溶液和1L0.1mol/L的乙酸钠溶液中的CH3COO-的数目不相等且都小于0.1NA;1L0.1mol/L的NH4NO3溶液中c(NH4+)&0.1mol/L,但含氮原子总数仍为0.2NA;1molFeCl3水解生成Fe(OH)3胶粒的数目远远小于NA。 5.考查一些特殊的反应如, 1molN2与3H2反应实际生产中得不到2molNH3,因是可逆反应;标准状况下2.24LO2和2.24LNO混合后,由于发生:2NO+O2==2NO2和 两个反应,使2.24L&V&3.36L。有关NA的问题中常见的几种特殊情况:有关NA的问题分析中易忽视如下问题而导致错误:(1)碳原子超过4个的烃类物质、标准状况下的SO3等均不是气体,不能使用“22.4L/mol”来讨论问题。(2)Na2O2由Na+和O22-构成,而不是由Na+和O2-构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而不是1:1.(3)SiO2结构中只有原子无分子,1molSiO2中含有共价键数为4NA
发现相似题
与“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582820169112892276937249801718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图 光在两种物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