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以后我国试用期取得哪些成绩科技成果?

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巨大成果?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巨大成果?
09-03-26 & 发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08,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 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西方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是实用主义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似乎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做出科学总结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个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寻找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做出科学总结的产物。既是对已有科学理论的充分继承,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最新实践的科学总结,既有对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见,还包含了对人类,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吸收和借鉴。 在这30年内,中国人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香港自秦起明确成为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0年,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位远离母亲怀抱的游子终于感受到了母亲怀抱的温暖。 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成现实。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或现实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我们“改”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直观地考察我们的现实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 在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后,通过改革开放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以上五个方面的成果,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素。 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给我们的社会和社会成员带来什么呢? 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198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是7100亿元(见十二大报告),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1.09万亿元,即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也增长了几十倍之多。我国的经济发展之快,被国际舆论视为奇迹。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时候,我国大约九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竟有2.5亿之多。现在,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还留下一个不小的尾巴),广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显改善。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实,不必一一列举。 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过去年代存在的那种个人迷信、思想僵化状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们敢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08,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 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西方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是实用主义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似乎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做出科学总结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个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寻找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做出科学总结的产物。既是对已有科学理论的充分继承,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最新实践的科学总结,既有对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见,还包含了对人类,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吸收和借鉴。 在这30年内,中国人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香港自秦起明确成为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0年,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位远离母亲怀抱的游子终于感受到了母亲怀抱的温暖。 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成现实。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成就。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或现实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我们“改”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直观地考察我们的现实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 在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后,通过改革开放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以上五个方面的成果,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素。 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给我们的社会和社会成员带来什么呢? 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198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是7100亿元(见十二大报告),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1.09万亿元,即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也增长了几十倍之多。我国的经济发展之快,被国际舆论视为奇迹。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时候,我国大约九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竟有2.5亿之多。现在,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还留下一个不小的尾巴),广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显改善。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实,不必一一列举。 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过去年代存在的那种个人迷信、思想僵化状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们敢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价格改革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80年代末我们有一个价格改革 叫 闯关 那个时候基本上中国的价格80% 90%是由政府来定价 通过80年代末开始的价格改革 一直到90年代早期价格改革逐步完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在当今中国社会,由于国家实施的各种各样对原有的经济模式和政治体制以及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等的破坏和重建,好坏都是以改革的名义出现和推行的。所以,面对似乎是因为改革而导致或者引发的国家显然已经无法控制和根除的日益繁多、日益复杂、日益恶劣、日益尖锐而且资本主义性质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弊病和坏的方面,强烈反对改革甚至主张停止改革恢复原状的呼声越来越高、势力越来越大。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不管国家不断实施的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所导致或者引发的社会弊病和坏的方面有多少,但整个社会因此而取得的各方面成就是前所未有的、有目共睹的、极为辉煌的、无法估量的、不可否定的。  而且,面对国家显然已经无法控制和根除的日益繁多、日益复杂、日益恶劣、日益尖锐而且资本主义性质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弊病和坏的方面;面对这一切对社会安定和发展以及进步的影响和威胁,迫使我们党和国家决策和领导阶层还不得不继续研究和制订以及推行和实施新的改革措施和办法。  因此,不管社会上乃至体制内强烈反对改革甚至主张停止改革恢复原状的呼声有多高、势力有多大,停止改革是绝对不可能的。  于是,为了继续研究和制订以及推行和实施新的改革措施和办法,以便逐步解决和缓和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面对社会上乃至体制内强烈反对改革甚至主张停止改革恢复原状的呼声和势力,主张通过继续深化改革来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的高层智囊,强烈呼吁社会要对改革达成共识,不能因为反对资本主义化和新自由主义而反对改革等等。  稍加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当今中国社会强烈反对改革甚至主张停止改革恢复原状的人们,实际上并不是主张停止改革,而是希望按照自己的美好愿望进行改革,或者说再改回去。  毫无疑问,可以说所有主张改革和反对改革的人,都希望在如何改革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所以,改革要达成共识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正确的改革共识应该是什么?改革应该达成什么样的共识?是在旨在全面实现私有化、产业化、市场化、民主化、公平化、自由化、法治化改革等,说穿了就是旨在全面实现资本主义化改革的思想原则上达成共识;还是在旨在继续坚持国有化、福利化、规范化、独裁化、特权化、专制化、人治化改革等,说穿了就是在名为社会主义化改革而实为封建主义化改革的思想原则上达成共识?  显而易见,由于资本主义化改革与名为社会主义化而实为封建主义化改革的原则和结果是截然不同,所以,“改革的共识”至少也有两种原则和结果截然不同的思想原则。  我想谁都不会否认,只有在正确的改革宗旨上达成共识,也就是在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潮流的改革宗旨上达成共识,才有可能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而如果在错误的改革宗旨上达成共识,也就是在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潮流的改革宗旨上达成共识,那就是倒行逆施,必将导致社会灾难甚至浩劫乃至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因此,改革要达成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共识的前提必须是:首先要确定符合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潮流的改革的宗旨和目的是什么。  那么,在当今中国社会,符合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潮流的改革的宗旨和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要想知道当今中国社会符合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潮流的改革的宗旨和目的究竟是什么,就必须首先认识和确定当今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潮流是什么。  我通过三十余年的苦苦探索和大胆剖析,最终发现并确定:当今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至今为止,受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的局限和制约,客观上根本就没有也不可能产生和存在比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高级和先进的社会形态。  而且,我还发现并确定:人类社会有史以来至今为止所产生和存在的所有以国营经济,也就是以统治阶层以国家的名义经营经济为所有制基础而建立和巩固的任何形式的社会统治体制,包括所有所谓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统治体制,实质上都是各种形式的适应生产资料以自然资源为主、生产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与进步的国有封建特权专制统治体制。  而且,我还发现并确定: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只要私营经济以及资产阶级及其生产和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弊病和坏的方面,不再会引发足以推翻现存统治的社会暴力革命以后,即表明这个国家和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由各种形式的封建主义社会发展时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时期的时机和条件均已成熟,这个国家和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将会随着私营经济以及资产阶级及其生产和运动的发展与进步,而势不可挡地逐步全面由封建主义时代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当然,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由封建主义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演变和过渡,是需要社会生产力整体实际水平的不断提高来逐步完成的。即便就是在私营经济以及资产阶级及其生产和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弊病和坏的方面,不再会引发足以推翻现存统治的社会暴力革命以后,私营经济以及资产阶级及其生产和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弊病和坏的方面,仍然会引起各种阶级斗争和社会对抗,但“问题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最令我欣喜的是:苏联等所谓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显然是全面资本主义化的社会演变和体制改革;中国等所谓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显然是逐渐资本主义化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都以无可否认的社会事实,日益明显地肯定和证实了我所揭示的当今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势不可挡地由封建主义时代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潮流。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和确定:当今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的旨在全面实现私有化、产业化、市场化、民主化、公平化、自由化、法治化等的改革,说穿了就是旨在全面实现资本主义化的改革是必然的、进步的;而旨在继续坚持国有化、福利化、规范化、独裁化、特权化、专制化、人治化改革等,说穿了就是名为社会主义化改革而实为封建主义化的改革是保守的、退步的。  而且,无论当今中国社会私营经济以及资产阶级及其生产和运动所导致的社会弊病和坏的方面多么令人愤怒且难以容忍,但要从根本上减轻和转化,还只能依赖私营经济以及资产阶级及其生产和运动发展与进步乃至社会民主法治统治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并且有待于导致特权统治和政治腐败的国营经济乃至国有体制的彻底消亡。  而任何理由和借口的试图通过强化国营经济乃至国有体制来解决甚至根除私营经济以及资产阶级及其生产和运动所导致的社会弊病和坏的方面的努力,都是倒行逆施,只能不断加剧和激化当今中国社会的因国营经济乃至国有体制的存在和运作而导致的许多基本矛盾和社会弊端。  所以,当今中国社会正确的改革共识,应该建立在尽可能快地全面实现私有化、产业化、市场化、民主化、公平化、自由化、法治化改革的思想原则上,消除民怨的最佳办法,只能是尽可能使改革的过程和结果相对公平,能够让所有中国人因消灭国有经济乃至国有体制而相对平等受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1)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2) 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3) 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
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
二、农业技术
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三、工业技术
(14) 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5) 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16) 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17) 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18)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四、通信技术
——大型计算机
(19) 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
“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20) 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微电子技术
自1965年研究开发成功第一块单片集成电路以来,建立了几个集成电路重点科研和生产基地。现在每年可生产2.5亿块电路,增长幅度达45%。“九五”末期集成电路批量生产的水平为1—1.5微米,研究水平为0.8微米,并在0.5—0.6微米工艺技术预研取得成果。
——智能机器人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核工业移动作业机器人;壁面爬行机器人;室外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移动机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无缆机器人……
——激光技术
经过10余年的研究,我国在X光、氧碘化学激光、自由电子激光、高功率固体钛玻璃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
(24) 80年代,我国陆续建设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辐射装置。
——新材料技术
(25) 继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后,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微合金钢。
(26) 我国现已能够拉制出直径为300毫米、重量达81公斤的大直径硅单晶。实际信息写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7) 能源、陶瓷、超导等材料方面的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五、两弹一星及航天技术
——两弹一星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世界为之震惊;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著名的“两弹”。而在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着《东方红》飞出地球,进入了太空。自此,“两弹一星”被写入新中国科技史册。
(29) 1960年,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
——长征系列火箭
(30) 6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研制大型运载火箭技术。1980年5
月,向太平洋海域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1) 日,我国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将3颗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的壮举。
(32) 根据航天运载的需要,我国研制成功了“长征一号”、“
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4种“长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发展为有9种型号的火箭系列,使国外认识到中国航天的运载能力和水平,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具有坚实的基础。
——人造地球卫星
日,我国进行了首次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地将第一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日,我国又发射了第二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六、能源技术
——核能的和平利用(34) 1966年10月,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35) 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1958年6月,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位于浙江省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它采用世界上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压水堆型,并采用经过实践检验的安全设计标准。1984年动工,1991年12月建成并首次并网发电。迄今,我国已拥有秦山和广东大亚湾两座核电站,国家拟在近期再建设4个核电项目。
此外,我国还在研制的其他几种核反应堆:1、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已研制成功5兆瓦核供热反应堆;2、60万千瓦的先进压水堆核电站AC600,目前正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制;3、10兆瓦高温气冷堆实验堆开发研制,目前正在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进行;4、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预计在2020年左右投入商业运行;5
、聚变反应堆核电站的厂家自1958年起,现已列入“863计划”。
——其他新能源
磁流体发电自60年代开始研究,80年代已经建立了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基地,目前此项目已列入“863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建成一座2兆瓦燃煤磁流体发电一蒸汽联合循环实验装置。
太阳能发电的研制始于1958年,目前全国约有38个单位和大学从事光伏的研究和与发展工作。自1976年开始地面用太阳电池商品化生产以来,现在已共有12条地面用太阳电池的生产线或工厂。
(40) 风力发电在三北北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发展迅速,19 86年山东荣成市引进3台发电机组,组成我国第一个风力电站,1991
年与德国共同完成了浙江嵊泗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并网发电均运行良好。
生物质能源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合理利用,讲求效益”的政策,大力发展的农村能源,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42) 地热能方面,我国西藏地区已建成利用地热发电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发电容量为2.7万千瓦。
(43) 我国在东南沿海地区建有数座实验性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为40—640千瓦。
七、科学考察
——青藏科学考察
从60年代开始,我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一直没有间断。60—70年代珠穆朗玛峰地区的两次科学考察与70年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对西藏自治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出版了46部共56册著作。自1973年以来,几代中国科学家先后8次赴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对大峡谷形成历史、资源环境及其与人类和自然资源之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远洋和极地科学考察
(45) 1970年,“向阳红5号”船首次进行太平洋特定洋区的综合调查,获得海洋重力、磁力、水深、地质、水文等多学科珍贵资料。
1980年5月,“向阳红5号”船再赴太平洋执行任务,为探索“厄尔尼诺”现象,为我国海洋事业、国防建设和国际海洋合作做出了贡献。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极地考察。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乔治岛,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
日落成。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在南极大陆落成。
(47) 1999年6月,我国首次赴北极考察。
——古生物化石考察
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澄江发现大批动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突发性,向传统的“渐进论”为代表的达尔文进化理论提出了挑战,被国际科学界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49) 1997年,我国科学家在贵州瓮安考察前寒武纪含磷地层,发现大量微型多细胞动物及礤胚胎化石,将动物起源时间向前推进50
00万年,再次取得早期动物研究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相结合解决三代纪年问题的大型项目。工程设置9个课题、40个专题、170名学者经过联合考察,在文献学、天文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就将成为迈向21世纪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新的起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试用期取得哪些成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