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收音机中常侍遇问题有哪些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焊接收音机实验报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收音机的组装与焊接训练的感想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6:22:1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收音机的组装与焊接训练的感想.DOC
官方公共微信电信毕业论文——超外差中波调幅收音机组装及调试(3)_下载_找论文网
通信工程论文 最近更新
4 集成电路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与分析4.1 集成电路芯片与内部功能框图常用超外差式收音机集成电路芯片有ULN3839、D3839、CD7613等,其内部功能框图与引脚的作用基本一致,下面是ULN3839集成电路芯片的内部功能
框图与引脚分布图4-1,
图4-1内部功能框图与引脚分布图
ULN3839外形图的黑点位置为1脚,依次为2、3、4、……,1脚对面为16脚。
4.2 集成电路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电路与分析&&&&&&&&&&& 图4-2 CXA1191集成电路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电路图&
4.3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4.3.1 安装(1)准备工作
元件的分类与检测:安装之前,先对元件进行分类,检查有无缺少、损坏。
色码电阻的检测:先由电阻的色码读取阻值,再用万用表测量。下图4-3为电阻的色码设置;
图4-3电阻的色码设置图
音量电位器的检测: 音量电位器可以通过万用表检测。音量电位器的开关应通、断明显;音量电位器的电阻应该随着转轴的(缓慢)旋转 而平滑变化。音量电位器的旋纽与安装螺钉应该齐备。
电容的检测:
电容分有极性与无极性两种。有极性电容要区分正、负引脚一般靠近负极引脚的外壳上标有“-”号,有极性电容的容量较大(μF级),需要用万用表检查有无短路、开路或者变质;无极性电容的容量较小,要识别容量,并用万用表检查有无短路。0.01μF以上的电容,可用万用表的高阻档检查有无开路。
无极性电容的容量识别:无极性电容的表面一般标有耐压值与容量值。但是容量值的识别有一定的规定,下面举例说明。
102 = 10×102 = 1000pF& 104 = 10×104 = 100000pF = 0.1μF
10n = 10nF =& 0.01μF = 10000 pF& (其余可类推)。&&&& (4-1)
&&& 双联可变电容器主要用万用表检查旋转过程中,两组定片与动片之间,有无碰触(短接)。
喇叭的检测:主要用万用表的低阻档检查有无开路、短路以及声音大小。
集成电路芯片的检测:主要检查有无缺损、断脚;正确安装后,需用万用表检查各引脚电压
表4-1 ULN3839各引脚电压(V)
引脚&1&2&3&4&5&6&7&8&9&10&11&12&13&14&15&16&电压&1.6&1.6&0&3.0&3.0&1.6&1.6&2.0&0&1.6&0&1.5&3.0&3.0&3.0&1.6&
表4-2 CXA1191各引脚电压(V)
引脚&28&27&26&25&24&23&22&21&20&19&18&17&16&15&电压&0&1.5&3.0&2.71&0&1.0 /1.25&1.25&1.491.25&0&1.6&0&0& / 0.34&0&0& / 0.84&表4-3 CXA1191(AM /FM 电源3V)&电压&0&2.7 /2.18&1.5&1.25&1.25&﹡ /
1.25&1.25&1.25&1.25&1.25&0&0& / 0.3&0&0.2/0.36&引脚&1&2&3&4&5&6&7&8&9&10&11&12&13&14&
*表中各引脚电压仅供参考,允许一定的偏差。只有偏差太大时,才需要断电检查电路板,电路板检查无误,就需要更换芯片。
振荡线圈与中周的检测:主要是分清它们,千万不要混淆。可以对照实习机的说明书分清它们。一般振荡线圈的磁芯为黑色,第一中周的磁芯为白色,第二中周的磁芯为红色。
磁棒天线的检测:磁棒天线一般用漆包线绕在磁棒上,可以用细砂纸轻巧的擦掉引线端的漆膜,以便测量。主要是分清原边绕组(80圈左右)与副边绕组(8圈左右)。
元件的去污、上锡与整形:安装之前,先对元件的引脚进行去污、上锡与整形,可以提高焊接速度与安装速度、提高装配质量。
元件引脚的去污:用细砂纸擦掉元件引脚端的氧化膜,便于上锡。
元件引脚的上锡:在去污后的引脚端上锡比较方便,上锡后的元件很容易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中周与集成电路芯片不需要上锡)。
元件引脚的整形:元件引脚的整形与元件安装的形式有关。元件安装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立式,一种是卧式。电容、中周等多用立式安装,电阻等多用卧式安装。
短接线与连接线:有的印刷电路板需要另外安装短接线,使电路接通。短接线可用其他元件的多余引脚(就地取材)。短接线应该最先焊接。一般的收音机都需要使用连接线,实现印刷电路板与电源、印刷电路板与喇叭等的连接。对于连接线的长短,要适中。长了,连接线不够用;短了,不便于测试与维修。连接线一般为比较细的塑包多股线,焊接时间不可太长,防止烫坏塑料外表、造成短路隐患。
·首先焊接短接线;
·其次按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对照,全部插入所有元件(可在插入前整形)。
·然后检查,检查无误,即可焊接(注意把元件紧贴印刷电路板,使牢固)。
·焊接工艺:
电烙铁:选用20W内热式,新烙铁头要经过吃锡处理,否则极易“烧死”导致不沾锡、难使用。
焊锡:选用光亮、易熔的焊锡或者焊锡丝。
助焊剂:起去污作用,有助于传热与焊接,使焊点牢靠。常用中性助焊剂松香或者松香酒精溶液(一般焊锡丝内含有中性助焊剂)。
焊接:焊接是一个物理过程,是焊锡在高温下渗透到被焊接物体的表面,冷却后即使被焊接物体连成一体的过程。因此焊接有三个条件:温度、时间与环境。温度不够,则焊锡得不到足够的动能,难以渗透到被焊接物体的表面,容易形成虚焊;时间不够,则温度上不去,时间长了,则容易烫坏被焊接物体;环境对焊接有直接的影响,点和面的焊接所需要的时间大不一样。总的来说,当你感觉到焊锡要象水一样沿被焊接物体的表面渗开时,电烙铁应当离开,并吹气促冷,这样就能够焊接出明亮、光滑、可靠的焊点(前述准备工作完毕,方可进行焊接)。焊接时,烙铁头应该与元件脚、印刷电路板二者保持很好的接触。焊接过程(焊点可靠凝固前)中,切忌晃动被焊接物体。焊接时要谨防虚焊与搭焊(相邻焊点被多余焊锡短接),搭焊产生后,可用电烙铁再加热,等焊锡熔化后,用常温下的镊子,从相邻焊点中间划过去,同时移开电烙铁即可。
4.3.2 调试&& 焊接工作全部完成后,应该仔细检查有无虚焊与搭焊,检查无误,方可通电调试。准备通电调试之前,必须用万用表mA档串接在电位器开关的两端(注意极性),检查整机电流。整机电流&10mA为正常,否则有问题,超过100mA,肯定有搭焊等严重短接存在。如果整机电流正常,即可打开电位器开关,通电调试。
(1)工作点的调试
针对集成电路收音机的特点,工作点的调试主要是测量集成电路各引脚的电压,是否与参考值接近。如果差异大,就应该断开电源,认真检查故障。改变R3的值,可以改变16脚的电压。
(2)中周的调试
整机电流正常、集成电路各引脚的电压也正常,用镊子碰触双联可变电容器各引脚,均有明亮的咯咯声(可以收音了)——表明可以调试中周了。中周出厂时,一般已经调试过,而且调试中周比较难——最好不要调。如果必须调试,可以在1000KHZ附近接收一个远方台(避免AGC影响),反复、仔细微调两个中周的磁芯(一次不可调得太多,最好能够记住磁芯原来的位置),直到声音满意为止。
(3)& 对刻度
主要是低端与高端的对准。
应用公式:&&&&&&&&&&&&&&&&&&&&&&&&&&&&&&&&&&&& (4-2)
低端的对准:先在600KHZ附近接收一个远方台(避免AGC影响),并与商品机(比较标准)对照。
如果发现所接收电台指示的频率比商品机的偏高,表明双联可变电容器的容量偏小,可以通过旋出振荡线圈的磁芯,使其L减小,则双联可变电容器的容量可以增大,直至对准。如果发现所接收电台指示的频率比商品机的偏低,表明双联可变电容器的容量偏大,可以通过旋进振荡线圈的磁芯,使其L增大,则双联可变电容器的容量可以减小,直至对准。
(4)& 高端的对准:
先在1500KHZ附近接收一个远方台(避免AGC影响),并与商品机(比较标准)对照。如果发现所接收电台指示的频率比商品机的偏高,表明双联可变电容器的容量偏小,可以通过调节振荡联的补偿电容,使其容量减小,则双联可变电容器的容量可以增大,直至对准。如果发现所接收电台指示的频率比商品机的偏低,表明双联可变电容器的容量偏大,可以通过调节振荡联的补偿电容,使其容量增大,则双联可变电容器的容量可以减小,直至对准。
上述调节对中周的调试有比较大的影响,应该统筹兼顾,反复调节。否则,严重失调、影响整机性能。
5 结束语这次课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比较简单,任务相对轻松。不过在组装和调试收音机的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在焊接完成之后,当装上电池检验的时候,出现了第一个问题——发光二级管不亮。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两端电压,观察结果接近3V,说明电路没有问题,据此推断应该是二极管接反了。在重新安装后,而机关能正常发光。
在开始调台的时候,遇到了第二个问题——没有声音。在用手机拨号,用手机信号干扰收音机时,可听到有干扰声,说明喇叭没有问题。后来询问同学才想起原来是忘了把印制电路板上的A、B、C、D四个点焊接起来。
将四个点焊接起来后,又遇到了问题,接受不到信号。通过基本调试发现电路没有问题,发光二极管也能正常发光,最后问题集中在磁感线圈上。经过认真检查,原来是a、b、c、d四个接头,b和c接反了。正却的顺序是大线圈上的是a、b接头,小线圈上的是c、d接头,由于bc两个线头连在一起,没有很认真的区分是看不出来的,导致了这个错误。
将最后一个错误纠正以后,将收音机组装完毕,接上3V电源,收音机终于发出了令我兴奋的声音。起初能接受到两个不太清晰的信号,经过中周调试以后,现在能清晰地接受到5个电台信号。
虽然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但我总体感觉还是成功的。我比较满意的是我的焊接点,由于一开始就比较重视焊点的质量,最后总体看起来是比较好的,各个点都有光泽,焊料也恰到好处。对收音机的外形我也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外科和其它器件都是已经设计好了的,但我在喇叭和其它器件的固定上上下了功夫,内部导线也认真按要求排放。因此从背面看来比较美观,也很牢固,没有晃动的。
总的来说,这次课设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尤其是在焊接技术上有了长进,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也明显看到自己的进步。其他方面,对收音机的原理有了初步认识,知道了怎样写总结论文,还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可以说收益颇深。
参考文献[1] 吴金. 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精选.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汇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4] 张友德. 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5] 何小艇. 电子系统设计.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6] 石宗义. 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教程Protel 99SE.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2.6
[7] 王紫婷. 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 1997
[8] AT89C51 DATA SHEEP Philips Semiconductors 1999.dec[9] Yang. Y., Yi. J., Woo, Y.Y., and Kim. B.: ‘Optimum design for linearityand efficiency of microwave Doherty amplifier using a new loadmatching technique’, Microw. J., 2001, 44, (12), pp. 20–36[10] Vizimuller, P.: ‘RF design guide-systems, circuits, and equations’ (ArtechHouse, Boston, MA, 1995)[6]R. Dye, “Visual Object-Orientated Programming,” Dr. Dobbs MacintoshJournal, Sept. 1st ( 1991)
本论文下载地址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号-11]电子工艺实习&收音机
一、&&& 实习目的
(1)学习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通过对一台正规产品“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学习整机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3)通过对收音机的检验与检测,了解一种工艺产品的生产和调试的全过程,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
二、实习要求
(1)对照电原理图看懂接线图;
(2)了解图上方的符号,并与实物对照;
(3)根据技术指标测试各元器件的主要参数;
(4)认真细心地安装焊接。
三、使用的主要器材
(1)收音机套件一套;
(2)工具一套;
(3)数字万用表一个;
(4)稳压电源一个;
(5)中波扫频仪一台。
四、实习步骤
(1)认真学习收音机的工作原理,看懂点原理图;
(2)按材料清单清点全套零件,并负责保管;
(3)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有关测量结果填入实验报告;
(4)对元器件引线或引脚进行镀锡处理,注意镀锡层未氧化(可焊性好)时可以不再处理 ;
(5)检查印制板的铜箔线条是否完好,有无断线及短路,特别注意边缘;
(6)安装元器件,元器件安装质量及顺序直接影响整机质量及成功率,合理的安装需要思考及经验。请参照本部分相关章节的内容安装和焊接。
(7)请参照本部分相关章节的内容,进行检测和调试。
五、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5.1 无线电发送与接受的过程
5.1.1 无线电的发送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约在2HZ-20KHZ的范围。通常我们把这一范围叫音频,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起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很慢的,而且衰减的速度很快,所以声音不能传得很远。要实现声音的远距离传送,首先应将声音通过微音器转化为音频电信号,音频电信号不能直接向空间发射,必须用音频信号去调制一个等幅的高频震荡才能实现声音的远距离传输,这个等幅的高频震荡叫载波,经过调制的载波通过调谐功率器放大,由发射天线辐射到空间。音频对载波的调制一般采用调幅或调频,由于调幅波频带窄,接收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目前大多电台均采用调幅广播.发射过程如图(1)所示:
载波发生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
音频放大器
图5.1.1& 广播发送电路的原理
音频对载波的调制一般采用调幅或者调频。调幅是使载波的振幅随着调制信号的强弱而变化,调频是使载波的频率随着调制信号的强弱而变化,由于调幅波频带窄,接收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所以目前中央和各省市及地方电台均采用调幅广播。
我国规定调幅广播中取音频信号的最高频率为Fn=4.5kHz,则每一广播电台占有9kHz的带宽。调幅广播根据载波频率的高低分为中波,中短波和短波,我国中波广播频段为535kHz—1605kHz,短波I为2.7—7MHz,短波Ⅱ为7—18MHz。由于调频波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音质好的特点,目前中央和大多省市区都有调频广播,调频广播频段为88—108MHz,已调波带宽为150—200kHz。
5.1.2 无线电的接收
接收过程与发送过程相反,它的任务是将空中传送来的电磁波接收下来并
还原成调制信号,经音频放大器放大推动杨声器发出声音。
接收机的电路形式有两种,一种为高放式收音机,高放式收音机首先经输入回路选频放大器放大,再经检波和音频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高放式收音机具有灵敏度高,输出功率大的优点,但选择性差,另外高放级一般由二、三级组成,协调比较复杂;另一种是超外差收音机,其电路组成如图5.1.2所示
图5.1.2& 超外差收音机的组成
超外差式收音机与高放式收音机的区别是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变为频率较低的中频信号,经过中频放大器放大,再进行检波,要将高频信号变换为中频信号,接收机还需要外加一个正弦信号,这个信号叫外差信号,产生外差信号的电路叫本机振荡器,高频信号和外差信号均加到混频器,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混频,经中频选频电路得到两者的差频信号,即f1=f0-fs,这个差频信号叫中频,我国规定调幅收音机中超外差收音机由于中频465kHz(调频为了10.MHz),中频信号送入后面的中频放大器放大,再进行检波。目前接收机的主要形式是超外差接收机。
5.2 超外差式收音机介绍
博士—618收音机原理电路图如图所示
博士—618收音机原理电路图
图5.2(a) 各元件位置
5.2.1 输入回路
输入回路的作用是从各种无线电波和干扰信号中,选择出所要收听的电台信号,它是同绕在磁棒上的线圈L1
和双连可变电容的输入连及并联补偿电容
组成,见图5.2.1(a),由于电磁波是有天线线圈L1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其等效电路如图5.2.1(b)所示,所以输入回路为一串谐振电路,其谐振固有频率
,对于接收信号中fc=fs的信号,输入回路产生串联谐振,发生串联谐振时,L1两端电压最高,对其他频率的信号通过输入回路都因受到衰减,其谐振曲线如图5.2.1(c)从而达到回路选台的目的,调节C1a,便可改变谐振频率,从而可接收到本频率段不同电台的广播。
输入回路选择到的高频信号,通过L1,L2 的耦合加到混频级
(a)输入回路&&&&&&&&&&&
&(b)输出回路&&&&&&&&&&
&&&&&(c)谐振曲线
图5.2.1 输入回路
5.2.2 变频级
变频器的作用是将天线线圈接收到的高频信号fs变成固定的中频(我国规定465kHz),要实现变频就要产生一个本机震荡信号,本振频率应高与高频信号fs一个中频,普通收音机本振与变频是由同一个晶体管实现的,如图5.2.2(a)
所示。本机振荡是由振荡变压器B2和双连电容器的振荡连C1b等元件组成,T1 集电极调谐回路B2 与C7
谐振于465kHz,对于本机振荡信号阻抗最小,C3、C4
容量较大,对本振信号又可视为短路,故其交流等效电路如图5.2.2(b)所示,图中L1、L2
即振荡变压器B2,C=C5(C1b+C1b’)/(C5+C1b+C1b’),由图可以看出对振荡信号该级又是一级共基极电路。
&&&&&&&&&&&&&&&
图5.2.2(a)&
变频电路&&&&&&&&&
&&&&&&&&&&&&&&&图5.2.2(b)&
交流等效电路
输入高频信号耦合加到T1的基极,本振信号利用晶体管输入特性的非现实混频,若非线性
器件的伏安特性:i=ao+a1u+a2u2
i是通过非线性器件的电流,u是加到非线性器件上的电压,设高频信号为:Us=UsCOSwst
本振荡信号为:Uo=UoCOSwot
则 U=UsCOSwst+UoCOSwot
代入式i=ao+a1(UsCOSwst+UoCOSwot)+a2(UsCOSwst+UoCOSwot)2
根据三角公式
2COSαCOSβ=COS(α+β)+COS(α-β)
由上式可见不同的频率高频电压作用于非线性器件时其电流不仅有基波万分还要产生一系列的谐波及和频及差额,信号经极电极并联谐调回路(B3与C7组成),取出差额ωo-ωs(即为中频)送入中频放大器放大。
由于混频是利用晶体管输入特性曲线的非线来实现的,所以选择适当的工作点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点选择低谐波成分丰富易产生差频项,但对本机振荡来讲,不易产生振荡成无声,对于高频信号来讲也会生非线性失真,同时高次谐振波成分过强时还会产生“啸叫”。工作点若选择过高,本机振荡虽易起振,但差频相较小变频增益反而会下降,一般变频级集电极电流为0.3-0.5mA。
5.2.3 中放
中频放大器的作用是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中频放大电路如图5.2.3 所示,与一般RC振荡器不同的是其集电极负载为中频变压器B4
初级与电容C8
组成并联谐振电路,其谐振回路的中心频率为中频,对于465kHz中频信号并联谐振电路阻抗最大(RC且为纯阻性的),中频放大器增益最高,而对于其它频率万分都将受到衰减和抑制。并联谐振电路中电感具有中心抽头其作用是23
两端并联谐振阻抗与晶体管的输出电阻相匹配,中频变压器初级绕组较高,次级绕阻很小,其目的也是使中频变压器与下一级输入电阻匹配以提高传输效率,一般收音机中放有关两级,如果将变频级考虑在内为三级,三个中频变压器各不相同,以型号和磁帽上的颜色区分,其目的是对各级中放的选择性,通频带和增益各有侧重,以满足整体设计指标的要求,一般中放1
表态工作电流0.8—1.2mA,中放2 工作电流1—1.5mA,要求中放增益40db带宽5—7kHz,邻近电台衰减26db
图5.2.3& 中频放大器
5.2.4 检波
检波的作用是从调幅波中得到调制信号,它与发送端调制器的作用相反,故称为解调。
在检波器中检波负载RL、CL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RL、CL越大检波效率越高,但RL、CL过大,CL放电慢,当调幅包络的变化,而产生惰性失真(又称对角线失真)。一般取调制信号的最高角频率与RL、CL的乘积小于1.5,即:ΩmaxRLCL≤1.5,除二极管检波器外,还有三极管检波,三极管检波是利用晶体管be结,实现检波的,检波负载一般接在发射级。
图5.2.4& 检波原理
5.2.5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当信号过强时,它能使功率放大器增益降低,当接收信号波动过大时,它能使检波输出保持稳定,当接收信号过弱时,它能使中放增益最高。它是利用检波输出的音频信号的平均值控制中频放得器的增益来实现的当检波器输出的音频信号增加时,通过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使中放级的基极电压降低,中放级的集电极电流Ic↓→rbe↑→Au↓,当音频信号降低时,则:Ic↑→rbe↓→Au↑,从而使检波器的输出保持稳定。
图5.2.5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5.2.6 音频放大器
图7是具有输入、输出变压器压器的音频放大器,RW是音量电位器,B1是输入变压器,B2是输出变压器,T1是前置放大管,T2、T3是推挽管,R1和R2、R3分别是T1和T2的偏置电阻。检波器输出的音频信号加到RW上,通过调节RW可以改变前置放大级输入音频信号的大小,达到音量调节的目的。音频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1加到前置放大管T1的基极,引起集电极电流随音频信号的大小变化,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通过变压器B1耦合功放级。功放级电路是对称的,对于输入信号的正半周,由于T1的倒相作用使T2管的基极电位下降,T3的基极电位升高,T2导通,T3截止,T2的集电极电流通过输出变压器B2初级(上臂)耦合到次级,对于输入信号的下半周,T2的基极电位升高,T3基极电位降低,T3导通,T3的集电极变压器耦合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流通过B1的(下臂)耦合到次级,在变压器B2的初次级又合成一个完整的正弦波,该音频信号推动扬声器发生声音。由于T2导通时T3截止,T3导通时T2截止,帮自然保护区推挽电路。为了克服交越失真,推挽管工作于甲乙类,一般静态工作电流3—8mA,T1管的集电极静态电流1.5mA左右。
图5.2.6& 变压器功率放大器
5.2.7 扬声器
扬声器是换能器件,它将电能轮换成声强,杨声器种类很多,收音机常用的是恒磁动圈式纸盆扬声器它主要由环形永久磁铁、音圈、纸盆、纸盆架组成。永久磁铁产生恒定磁场,当音频电流通过音圈时,音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在磁隙间作上一振动,音圈的振动牵动纸盆一起振动,低盆振动使周围空气振动而发出声音。
六、焊接技术
电路板是由各种电子元件通过导线连结组成的,连接电子元件的导线通常都是做成印刷电路板(PCB 板),PCB
板是敷铜板(酚醛板、环氧板玻璃纤维)通过化学或机械方式去除不需要的部分,并在需要焊接元件的地方做成圆形焊盘打孔而成。印刷板有单面板、双面板(两面都有导电图形)、多层板之分。焊接就是将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元件插到焊盘的圆孔内,然后焊到印刷电路板上,形成具特定功能的电路。
6.1.焊料与焊剂
焊料是熔点低的金属,其熔点低于被子焊金属,焊料熔化后将焊件和印刷
板上的焊盘连在一起(交界面处形成合金)。电子产品焊接大多使用权用铅锡焊料、铅和锡熔合成的合金,具有熔点低、抗氧性好、机械强度高、表面张力小的特点,铅锡比例不同,性能也不一样,含锡量60%、铅40%的焊料,熔点最低(183℃)且熔点、凝固点一致,凝固时间短,所以,通常驻选用含水量锡量60%的锡铅焊料。焊剂的作用是去除焊件引脚和焊盘表面的氧化膜,金属表面同空气接触都会形成氧化膜,这种氧化膜阻止了焊锡对焊件的润湿作用,像玻璃上沾上油使水不能润湿一样,焊剂就是用天清除氧化膜的一种专用材料,又称助焊剂,精力焊剂市场上有卖的焊膏、焊没或强水、活性强水去除氧化膜的能力强,但它的腐蚀作用会使焊件及焊点受损伤,所以焊电路时不允许使用。电路板焊接中助焊剂一般用松香或松香(23%)、无水酒精(67%)配制的溶液。松香液矿业时(70℃)有一定化学活性,呈酸性,能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凝固后表面形成隔离层,防止了焊接面的氧化。此外松香还有助于润湿焊件增强焊锡流动性。为了使于手工焊接,将焊锡制成管状内部加松香,这就是我们常用的焊锡丝或焊条。
6.2、锡焊工具——电烙铁:
电烙铁作用是将焊件、焊盘、焊锡加热使用权焊锡熔化将焊点与焊件连在一起。常用的是内热式电烙铁,烙铁世是由镍铬电阻丝缠在瓷管上,内热式与外热式电烙铁的区别在于烙铁世是在烙铁头的内部还是在外部,烙铁世在烙铁头的内部为内热式,内热式电烙铁能量转换效率高。内热电烙铁通电3—5
分钟后,即能把焊条熔化,熔化后才能使用。烙铁头有斜面、凿面、园锥等等到,根据个人习惯和焊接对象选择,初次使烙铁头先要镀锡,镀锡的方法是在木板上放上松香和焊锡,烙铁头沾上焊锡后在松香上来回磨擦,直到整个烙铁面全部镀上一层锡为止,电烙铁长时间使用烙铁头,表面会出现凹凸不平,这时需要重新修整,用锉或砂纸磨光,重新镀锡。内热式烙铁头大都经过电镀,电镀层的目的就是保护烙铁头不易腐蚀,所有有镀层的烙铁头不要修锉或打磨。一般在、线路板选用20—30W
内热式电烙铁就可以了。烙铁通电后和使用过程中注意不要用手直接角摸烙铁头可以蘸松香,香松香挥发的快慢判断烙铁头的温度只有烙铁头能将焊锡熔化后才能进行焊执着,使用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烫破电源线,若将电源线上的塑料皮烫破,很容易触电,烙铁用后要放在烙铁架上。焊接时手握电烙铁的方法一般像握笔一样。
6.3、焊件引脚处理与插装:
焊件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元件焊接前要将引脚上的氧化层、油污、灰尘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质要去除,方法是用摄子夹住引线乔几个引脚有光泽就可以了,不要用小刀或锯条将线圈头上的漆刮干净(裸露部分长度≤3mm),镀锡后再焊接。元件在插装前要从弯曲成型,根据元件的尺寸、印刷板上安装的位置,元件可以立焊,引脚成型时注意不要从根部弯曲,因根部易断,弯曲不要成死角或直角,应成圆弧状。元器件插装方法有贴板插装和悬空插装,贴板插装具有插装简单,分布参数小,稳定性好,是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但散热不好,对某些元件安装位置也不一定适应。悬空安装,有利散热,但要控制元件高度一致,保持美观,所以插装较复杂,以前悬空插装多,现在贴板插装多。插装时对有标号的元件要便于观察,如色环电阴要符合阅读方向:即由左到右,由下到上。
6.4、焊接方法(五步法):
焊锡、焊剂、烙铁准备好,焊件与印刷板处理好后就可焊接,焊接方法:
⑴烙铁头要挂上适量的焊锡,这样在烙铁接触焊件和印刷板时就可以加大传热面积,传热速度快,少量的焊锡可作为烙铁头与焊件传热的桥梁。
⑵将烙铁头放在硬刷办的焊盘和焊件引脚上,使焊盘和焊件均受热,尽量要使烙铁头与焊点接触面积大。
⑶将焊锡丝置于焊盘或烙铁头,焊锡融化并形成焊点。
⑷融化一定量的焊锡后,将焊锡丝移开。
⑸将焊锡丝完全润湿后,45度方向移开烙铁。注意焊接时间不要太长,一般焊点大约两三秒钟。有的人焊接时烙铁头先沾上一点焊锡,然后将烙铁放到焊点上停留,等待加热后焊锡润湿焊件,形成焊点,这种方法不正确,因为焊丝融化后,烙铁放到焊点时焊剂已挥发,因无焊剂作用造成虚焊,而且会丧失焊剂对焊点的保护作用。
6.5、锡焊注意事项:
(1)焊件表面要处理干净去除焊件表面上的锈迹、油污、灰尘、漆皮等会影响焊接
质量的杂质。
(2)焊接前烙铁要挂锡,靠烙铁上的焊锡加大传热面积和传热速度形成焊接桥。
(3)控制好焊接时间,时间过长浪费焊锡而且有可能损坏元件,如电容引脚焊点开焊,中频电压器内塑料变型或开焊;时间短焊锡少,强度不够或虚焊。
6.6、焊点检查与要求
(1)焊点表面(有光泽平滑):若焊点无金属光泽,焊点发白,是因烙铁功率过大或加热时间过长造成的。若焊点表面呈豆腐渣状,是因焊点或焊件面积大,散热快,烙铁功率小或焊锡未凝固时移动了焊件造成的。焊点拉尖不平滑,加热不足,焊料不合格。
(2)焊锡与焊盘交界处接触角α要小,接触面要大;润湿角α越小,质量越好,一般控制在20。-45。为宜。润湿角α越大有可能是焊盘不热或焊盘不吃锡,这样即浪费焊锡,又会造成虚焊。
(3)焊锡连接面以引脚为中心(左右对称)呈半弓形凹面,若焊锡来流满焊盘,是加热不足,焊锡流动性差造成的,这样既不美观焊点强度又不够。
(4)检查有无虚焊、连焊、错焊、漏焊,发现有连焊的要即时处理,有虚焊,漏焊的要补焊。
七、收音机的调试
7.1、初调—静态工作点测量及调试
当按要求把所有的元器件焊好后,还需仔细检查元器件的规格、极性(如电解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的极性)焊接是否有错误;是否存在有虚焊(假焊)、漏焊、错焊、短路等现象;当有错焊、连焊的焊点时容易损坏元件。经以上检验无误后,把喇叭线、电池线焊好,注意导线两端的裸线部分不要留得过长,与电路板焊接的一端有2
毫米即可,否则易产生短路现象。
测流档测量各级的集电极电流,电路板上有对应的开路缺口。正常情况下可通过改变偏置电量静态工作点的顺序是从末级功放级开始,逐级向前级推进。测量各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是用数字万用表的直流电阻的大小使集电极电流达到要求值。如果集电极电流过小,一般是晶体管的E、C
极接反了,或偏置电路有问题,或是管子的β值过低。如果集电极电流过大,应检查偏置电阻和射极电阻,否则是晶体管的β值过大或损坏。若无集电极电流一般是E、C、B
的直流通路有问题。无论出现那种问题,应根据现象结合电路构成及原理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如此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各级的静态工作点(集电极电流)正常后需把各级的集电极开路缺口焊上,这时一般都能收听到本地电台的广播了。如果收听不到电台的广播,则应采用信号注入法(或称干扰法)检查故障发生在那一级,方法是:用万用表的Ω档,一支表笔接地,用另一支表笔由末级功放开始,由后向前依次瞬间碰触各级的输入端,若该级工作正常扬声器发出“咔咔”声;碰触到那一级输入端若无“咔咔”声,说明后级正常,而故障可能发生在这一级,应重点检查这一级。在这一级工作点正常的情况下,一般是元件错焊、漏焊造成交流断路或短路,使传输信号中断。如果从天线输入端注入干扰信号,扬声器有明显的反应,而收听不到电台的广播,一般是本振电路不工作、或天线线圈未接好(如漆包线的漆皮未刮净)造成的,应检查本振电路和天线线圈。如果出现声音时有时无。一般是元件虚焊或元件引脚相碰造成的。当静态电流正常,并能接收到电台信号、且有声音后,才能进行调中频。
各级静态工作电流的测量与记录测量及记录表如下:
表8.6.1 各级电流的测量
需测量位置
电流理论值(mA)
电流测量值(mA)
调中频是调节各级中放电路的中频变压器的磁芯,使之谐振在465kHz。调中频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用中波扫频仪和用电台广播调中频的方法。
7.2.1 用广播电台调中频
若无中频的仪器设备,只好用广播电台的播音调中频,调整的方法是在中波段高频端选择一个电台(远离465kHz),先将双联电容的振荡联的定片对地瞬间短路,检查本振电路工作是否正常,若将振荡联短路后声音停止或显著变小,说明本振电路工作正常,此时调中频才有意义。用无感改锥由后级向前级逐级调中频变压器(中周)的磁芯。边调边听声音(音量要适当),使声音最大,如此反复调整几次即可。调节中频变压器(中周)的磁芯时应注意:不要把磁芯全部旋进或旋出,因为中频变压器出厂时已调到465kHz,接到电路后因分布参数的存在需要调节,但调节范围不会太大。
7.2.2用扫频仪调中频
① 首先将双联电容的振荡联的定片对地短路,使本机振荡停振。
② 按照1.2.2 设置标志频率的方法对扫频仪进行标志频率的设置,使A、B、C、D、E
各档分别设置为:465kHz、525kHz、600kHz、1500kHz 和1640kHz。
③ 扫频仪射频(RF)输出信号输入给收音机的输入回路(即由双联电容器输入联的定片对地输入射频信号)。扫频仪的Y
轴输入接至被测收音机检波器输出端(即取自音量电位器W
两端)。音量电位器应旋到音量最小位置。用扫频仪调中频的仪器连接如图8所示。
④ 扫频仪的输出衰减器应大于70dB、Y 轴增益置于最大。 “垂直位移”旋钮的位置应使在屏幕上的扫迹容易观察。
⑤ 用无感改锥由后级向前反复调节各中频变压器的磁芯,使扫频仪显示的465kHz
标志频率点幅值最大,并且应使其左右对称。至此中频调整完毕。
⑥ 中频调整完毕后,要把双联电容器振荡联的定片对地的短路线拆掉,使本机振荡电路恢复工作。
图8 &扫频仪调中频的仪器连接
频率覆盖是指双联电容器的动片全部旋进定片(对应低频端),至双联电容器的动片全部旋出(对应高频端)所能接收到的信号频率的范围。例如:中波段频率覆盖范围为535—1605kHz,留有余地的话中频覆盖应调整在:525kHz—1640kHz。调覆盖又叫做调刻度,如果中波段的频率覆盖是:525kHz—1640kHz,那么中波段所能接收到的各电台的频率与收音机的频率度盘上的频率刻度应基本一致,如中央一台在华北地区的广播频率为:639kHz,调好覆盖后其频率指针应指示在639kHz。调覆盖时首先将调谐旋钮(或拉线)装好,调节频率旋钮时指针应从低端频率刻度起,到高端频率刻度止,即指针随双联电容器动片的旋出从低端向高端应走完刻度全程。
7.3.1广播电台调覆盖(调刻度)
在低频端接收一个本地区已知载波频率的电台(如本地区中央一台,载波频率为639kHz),调节频率旋钮对准该台的频率刻度,然后调节本振线圈磁芯,使该台的音量最大。再在高频端选择一个本地区已知载波频率的电台(如保定经济台载波频率为1467kHz),调节频率旋钮对准该台的频率刻度,然后调节本振回路的补偿电容C1b/(半可变电容),使其音量最大。然后,再返回到低频端重复前面的调试,反复两、三次即可。其基本方法可概括为:低端调电感、高端调电容。
7.3.2扫频仪调覆盖
在低频端接收一个本地区已知载波频率的电台(如本地区中央一台,载波频率为639kHz),调节频率旋钮对准该台的频率刻度,然后调节本振线圈磁芯,使该台的音量最大。再在高频端选择一个本地区已知载波频率的电台(如保定经济台载波频率为1467kHz),调节频率旋钮对准该台的频率刻度,然后调节本振回路的补偿电容C1b/(半可变电容),使其音量最大。然后,再返回到低频端重复前面的调试,反复两、三次即可。其基本方法可概括为:低端调电感、高端调电容。
7.3.3用扫频仪调覆盖
①扫频仪的射频(RF)输出信号输入给收音机的输入回路(即由双联电容器输入联的定片对地输入射频信号)。扫频仪的Y
轴输入接至被测收音机的检波器输出端(即取自音量电位器W
两端)。音量电位器应旋到音量最小位置。双联电容器的动片全部旋进定片(即对应覆盖的低频端525kHz),用无感改锥调节本振线圈磁芯,使525kHz
标志频率点处于峰值最大位置。
双联电容器的动片全部旋出定片(即对应覆盖的高频端1640kHz),调节本振回路的补偿电容C1b/(半可变电容),使1640kHz标志频率点处于峰值最大位置。
③ 调好高端后,再返回到低频端重复前面的调试,反复两、三次即可。其基本方法可概括为:低端调本振电感、高端调补偿电容。
7.4.1 用电台播音调跟踪
用电台播音调跟踪(统调)的方法是:在低频端接收一个电台的播音(如本地区中央一台639kHz),调节输入回路的天线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使声音最大;再在高频端接收一个电台(如保定经济台1467kHz),调节输入回路的补偿电容C1a/(半可变电容),使其声音最大。然后,再返回到低频端重复前面的调试,反复二、三次即可。其基本方法可概括为:低端调输入回路的电感、高端调输入回路的补偿电容。一般用接收电台信号调跟踪与调覆盖可同时进行,低端调本振线圈的磁芯和天线线圈在磁上的位置,高端调本振及输入回路的补偿电容。
7.4.2用扫频仪调跟踪
先连接仪器,扫频仪的射频(RF)输出信号输入给收音机的输入回路(即由双联电容器输入联的定片对地输入射频信号)。扫频仪的Y
轴输入从被测收音机的检波器引出(即取自音量电位器W
两端)。音量电位器应旋到音量最小位置。调节收音机的调谐旋钮,使频率刻度指在600kHz
位置,调整输入回路的天线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使600kHz
标志频率点处于峰值位置。用铜铁棒接近天线线圈磁棒的方法进行检验,接近时600kHz
标志频率点幅值应减至最小,若出现反升现象应继续调节;或微调一下双联电容器找准谐振点,再用铜铁棒进行检验,使低端统调。调节收音机的调谐旋钮,使频率刻度指在1500kHz位置,调节输入回路的补偿电容C1a/(半可变电容),使1500kHz标志频率点处于峰值位置。用铜铁棒进行检验,若出现反升现象应继续调节,或微调一下双联电容器找准谐振点,再用铜铁棒进行检验,使高端统调。。其基本方法可概括为:低端调输入回路的电感、高端调输入回路的补偿电容。高、低端调好后,调节收音机的调谐旋钮,使频率刻度指在1000kHz
位置;将扫频仪的1500kHz 标志频率点改设为1000kHz,1000kHz 标志频率点应处于峰值位置,说明在1000kHz
实现了同步跟踪(统调),用铜铁棒进行检验应无反升现象。否则,应调整双联电容器的输入动片与静片之间的间隙(注意不要造成碰片现象)。如此高频端、低频端、中端反复调试,便可以实现三点统调(跟踪)。
图10& 跟踪关系
八、收获与体会
&2010年最后几天推迟了好几周的电子工艺实习终于开展了,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将就听说二年级上学期要焊收音机的,一直很期待,而且在一年级时我加入了电子爱好者协会,对焊接技术已有接触,但当时由于知识的局限,做东西时效果都不是很好,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既有课堂上的又有课下的,自以为这次做东西会很顺利,而且效果会很不错,但当我满怀信心和期望踏入实验室时,一切都不天遂人愿,单从原理上来说,由于模电还没开,导致很多地方弄不太懂,但经王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之后,对原理大体上还是了解了。接下来就是靠自己焊接组装了,这是生平第一次从0(将一个一个小零件变成一台收音机)开始做东西,在电子爱好者协会也不曾接触过。刚开始焊,凭借着以前焊接的经验焊好两个焊点,应老师要求,让老师过目,自以为不错的焊点却得到了老师的否认,我的焊点虽小巧精致但并不饱和很容易造成虚焊现象,这让我回想到以前自己作品性能不稳定和我的焊发脱不了干系,按照王老师示范样子自己把零件都焊上去。第二天,王老师讲了天线的处理方法,画龙点睛。光天线我就做了大半个上午,做好后检测电流发现数据和指导书上相仿,(大喜!)万事俱备了,接好断点,安好电池,打开开关,有台,(狂喜!),然后调好台安上外壳收音机成了,看着自己的作品心里说不出来的滋味。下午,进行了第二项焊小工艺品,充分检验了我们的创作能力,再有发现焊接技术跟焊元器件有很大不同,焊锡量与接点位置很难拿捏,有时候某些步骤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同学帮忙,这正体现了团队精神!知识,细心,耐心,创新,大胆尝试,团队合作等充斥着整个电子工艺实习过程。
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有收获:
1、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正是对课本知识的检验与升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既要学好理论,也要注重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把实训中那种遇到困难就认真揣摩、思考、解决的精神用到平时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2、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实习中,我锻炼和提高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焊接芯片时,怎样把那么多脚分开焊接对我们来说是个难题,怎么避免虚焊现象的发生等。
3、唤起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并培养了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习中,遇到了困难就认真揣摩、思考、解决。工艺小作品需要发掘自己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把这钟严谨敢于尝试的精神和创新思想应用到平时学习生活中。
4、培养了自己对专业课的兴趣。电子工艺实习正是很好的帮助学生培养专业兴趣的好途径,这也正完成着国家对教育机构针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方面的要求。电子工艺实习是我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更加浓厚,是我更愿意自己动手做点东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常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