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液和碘-淀粉碘化钾试纸液在检测淀粉时有什么作用不同?

提问回答都赚钱
> 问题详情
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适量,制成复方碘溶液100ml,碘化钾的作用是A.助溶B.增溶C.抗氧化D.脱
悬赏:0&&答案豆&&&&提问人:匿名网友&&&&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适量,制成复方碘溶液100ml,碘化钾的作用是A.助溶B.增溶C.抗氧化D.脱色E.补钾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发布时间:&&截止时间:
网友回答&(共0条)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6.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为你请到的专家
&&&&采纳率:76%&&&
&&采纳率:97%&&&
&&采纳率:88%&&&
&&&&采纳率:25%&&&
&&采纳率:90%&&&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当前位置:
>>>I(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反..
I(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发现蓝色逐渐消失,反应的离子方程是&&&&&&&&&&&&&。(3)对比(1)和(2)实验所得的结果,将Cl、ISO2按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为&&&&&&&&&&&&&。 II (4) 除去铁粉中混有铝粉的试剂是&&&&&&&&&&&&&&&&&&&&,离子方程式为&&&&&&&&&&&&&&&&&&&&&&&&&&&&&&&&&&&&&&&&&(5) 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2I- + CI2 = I2 + 2CI-&&(2) I2 + SO2 + 2H2O = 4H+ + SO42- + 2I-&&(3)SO2> I - >CI-&&&&&&&&&&&&(4)NaOH溶液&& 2Al+ 2OH - + 2H2O = 2AlO2- + 3H2 ↑&(5) Na2CO3试题分析:(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发生反应:2KI-+ Cl2 = I2 + 2KCl. I2遇淀粉变为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 + CI2 = I2 + 2CI-。(2)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I2+ SO2+2H2O=2HI+H2SO4。所以蓝色逐渐消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 + SO2 + 2H2O = 4H+ + SO42- + 2I-&.(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SO2> I ->CI- 。(4)Fe、Al都是比较活泼的金属。都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但Al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而Fe不能。故除去铁粉中混有铝粉的试剂是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 2OH - + 2H2O = 2AlO2- + 3H2 ↑. (5) 2NaHCO3Na2CO3+ CO2↑+ H2O,2mol的NaHCO3受热分解得到1mol CO2和1molH2O . 1mol H2O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消耗Na2O21mol 产生2mol NaOH .再发生反应2NaOH+ CO2= 2Na2CO3 +H2O。综合起来相当于发生2Na2O2+2CO2=2Na2CO3+O2消耗Na2O21mol,产生Na2CO31mol。故最后得到的固体为Na2CO3。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I(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反..”主要考查你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物质的推断&&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物质的推断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 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一般低价态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2)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①金属活动性顺序 ②非金属活动性顺序(3)根据与同一物质反应的难易(条件)判断: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高低来进行判断。 例:三个反应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氯气,氧化剂分别是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有反应方程式可得,反应条件越来越难,可得结论:氧化性KMnO4& MnO2& O2 (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 例如:,,可得:氧化性Cl2&S注:不能通过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多少来判断氧化性的强弱。 (5)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右,金属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非金属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元素从上→下,金属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非金属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注:元素在周期表中越是位于左下方,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元素在周期表中越是位于右上方,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6)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根据这个规律也可判断原电池、电解池电极) ①两种不同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级:负极:金属电子流出,正极:金属电子流入 还原性:负极&正极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7)根据物质浓度的大小比较: 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反之,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弱。例如:氧化性HNO3(浓)&HNO3(稀);还原性 HCl(浓)&HCl(稀) (8)根据氧化剂、还原剂性质的影响因素判断 ①温度:一般温度高氧化剂的氧化性强(浓H2SO4与Cu常温不反应,加热则反应)。 ②酸碱性:一般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增强。如KMnO4在酸性条件下氧化能力更强;KClO3能氧化浓盐酸中的Cl- → Cl2,而不能氧化NaCl中的Cl-;又如在中性溶液中Fe2+与NO3-可共存但在H+存在的条件下Fe2+与NO3-不共存等。 知识扩展:一般来说,同种元素形成的物质,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例如:氧化性 KMnO4&MnO2,但是,也不完全按这个规律,比如 HClO&HClO2&HClO3&HClO4,再有HNO2&HNO3 。这是因为:氧化性的强弱是看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容易失电子的物质还原性强,容易得电子的物质氧化性强。次氯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得到盐酸和氧气(2HClO==2HCl+O2),由此可知,次氯酸中氯元素很容易得电子,则氧化性强。亚硝酸只能存在于很稀的冷溶液中,溶液浓缩或加热时,很容易就分解成H2O和N2O3,故HNO2的氧化性更强。概念:&&&& 物质的推断就是运用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同一推断题可能存在多个突破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或不同种方法寻找解题突破口,同叫检验推断结果,保证答案的准确性。推断题题型具备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题型多变、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要解好此类题口,要求大家要有扎实的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必须具备科学、严密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黑色固体:MnO2、CuO、Fe3O4、C粉、铁粉(Fe)活性炭蓝色固体:CuSO4·5H2O(胆矾)、Cu(OH)2(氢氧化铜)、CuCO3(碳酸铜)红色固体: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P(暗红色)、Fe(OH)3(红褐色)I2碘(紫红色)黄色固体:硫磺(单质S)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绿)[Cu2(OH)2CO3] 蓝色溶液:含Cu2+溶液:CuSO4(硫酸铜溶液)、CuCl2(氯化铜溶液)Cu(NO3)2(硝酸铜溶液)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棕黄色):FeCl3(氯化铁溶液)、Fe2(SO4)3(硫酸铁溶液)Fe(NO3)3(硝酸铁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FeCl2(氯化亚铁)FeSO4(硫酸亚铁)Fe(NO3)2(硝酸亚铁)其他溶液:石蕊试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SO2、HCl(氯化氢)有臭鸡蛋气味:H2S硫化氢&气体的特征: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SO2、NH3 ②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③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CO2。特征反应:
推断题的解题步骤及突破口的选择:1.解题步骤 (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的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2.突破口的选择 (1)颜色特征: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进行判断。包括常见固体、沉淀、溶液、火焰的颜色。 (2)反应特征(3)物质状态特征常见固体单质:Fe、Cu、C,S,P;气体单质:H2、O2、 N2;气体化合物: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H2O、H2O2、酒精、H2SO4. (4)反应条件特征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H2O的电解;MnO2 作催化剂:KClO3分解制O2、H2O2分解制O2;高温: CaCO3分解、C还原CuO、炼铁;加热:KClO3、KMnO4、 Cu2(OH)2CO3的受热分解。(5)以三角关系为突破口&(6)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②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同体是C。 ③能使燃烧着的小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④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⑤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⑦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 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7)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2。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④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⑤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⑦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 ⑧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8)以特定的实验结果为突破口
发现相似题
与“I(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6006765142391074141381361048387505碘化亚铜(Cu2I2)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用途很广泛.完成下列填空.(1)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就能得到碘化亚铜.请完成并配平下述反应:____KI+____CuSO4→____I2+____Cu2I2↓+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2)往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再滴加亚硫酸溶液,蓝色又褪去.写出KI、Cu2I2、H2SO3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3)碘化亚铜能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汞蒸气,其反应为:2Cu2I2+Hg→Cu2HgI4(玫瑰红)+2Cu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____价.当有1molCu2I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mol.(4)为除去稀盐酸中少量CuCl2杂质,可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M试剂后进行过滤操作,再入适量的Cl2后进行N操作.试剂M和操作N的组合正确的是____(选填编号)
碘化钾溶液
氢碘酸溶液
氢硫酸溶液B251P9
过滤-乐乐题库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知识点 & “碘化亚铜(Cu2I2)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习题详情
22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0.9%
碘化亚铜(Cu2I2)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用途很广泛.完成下列填空.(1)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就能得到碘化亚铜.请完成并配平下述反应:4KI+2CuSO4→1I2+1Cu2I2↓+2K2SO4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往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再滴加亚硫酸溶液,蓝色又褪去.写出KI、Cu2I2、H2SO3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KI、Cu2I2.(3)碘化亚铜能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汞蒸气,其反应为:2Cu2I2+Hg→Cu2HgI4(玫瑰红)+2Cu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1价.当有1molCu2I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1mol.(4)为除去稀盐酸中少量CuCl2杂质,可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M试剂后进行过滤操作,再入适量的Cl2后进行N操作.试剂M和操作N的组合正确的是bd(选填编号)
碘化钾溶液
氢碘酸溶液
氢硫酸溶液B251P9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碘化亚铜(Cu2I2)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用途很广泛.完成下列填空.(1)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就能得到碘化亚铜.请完成并配平下述反应:____KI+____CuSO4→____I2+...”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KI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0,CuSO4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方程式配平;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为氧化剂,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2)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大于氧化剂的还原性,以此来解答;(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根据转移的电子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进行解答;(4)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1)反应中KI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0生成单质碘I2,失去2e-,CuSO4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得到e-,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知二者最小公倍数数为2,则硫酸铜前的系数为2,碘化亚铜前的系数为1,则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平衡后的化学方程式为4KI+2CuSO4=I2+Cu2I2↓+2K2SO4,该反应中CuSO4中Cu化合价降低,所以其为氧化剂,KI中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答案为:4、2、1、1、2K2SO4;1:1;(2)由(1)解答可知,KI为还原剂,Cu2I2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KI>Cu2I2,往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是因为碘单质和淀粉显示蓝色,再滴加亚硫酸溶液,蓝色又褪去是因为发生H2SO3+I2+H2O=H2SO4+HI,该反应中H2SO3是还原剂,I-是还原产物,还原性H2SO3>I-;故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KI、Cu2I2,故答案为:H2SO3、KI、Cu2I2;(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在Cu2HgI4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x×2+(+2)+(-1)×4=0,则x=+1;反应2Cu2I2+Hg=Cu2HgI4(玫瑰红)+2Cu中,Cu元素化合价部分由+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Cu2I2为氧化剂,Hg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Hg为还原剂,当有1molCu2I2参与反应时,只有1mol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转移1mol电子,故答案为:+1;1;(4)a杂质CuCl2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Cu2I2↓、碘单质和氯化钾,氯化钾是新杂质,故a错误;b杂质CuCl2与氢碘酸溶液反应生成Cu2I2↓、碘单质和盐酸,先过滤,后萃取分液,可得盐酸,故b正确;c杂质CuCl2与氢气不反应,故c错误;d杂质CuCl2与氢硫酸溶液,生成硫化铜沉淀和盐酸,过滤即可除去,故d正确;故答案为:bd.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除杂问题,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相关概念并把握物质的性质,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碘化亚铜(Cu2I2)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用途很广泛.完成下列填空.(1)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就能得到碘化亚铜.请完成并配平下述反应:____KI+____CuSO4→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碘化亚铜(Cu2I2)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用途很广泛.完成下列填空.(1)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就能得到碘化亚铜.请完成并配平下述反应:____KI+____CuSO4→____I2+...”主要考察你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与“碘化亚铜(Cu2I2)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用途很广泛.完成下列填空.(1)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就能得到碘化亚铜.请完成并配平下述反应:____KI+____CuSO4→____I2+...”相似的题目:
已知锌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Zn+10HNO八=a&Zn(NO八)2+w&NH4NO八+c&H2O则a、w、c分别是&&&&4、1、54、2、44、1、34、3、5
某反应体系上右物质有:A12O3、AlN、C、N2、CO2(1)请将A12O3之外右反应物和生成物及配平系数分别填入以下空格上:①&&&&②&&&&③&&&&④&&&&(2)当体系上有6mol还原剂被氧化时,转移&&&&mol电子(3)氮化铝(A1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生成气体和沉淀,请写出其水解方程式:&&&&.
已知: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溶液颜色会变为浅绿色,其原理可表示为:&&&&Fe3++&&&&SO2+&&&&H2O═&&&&Fe2++&&&&SO42-+&&&&H+(1)请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2)若参加反应的S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则该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3)已知向Fe2+溶液中滴加少量硝酸时,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则Fe3+、SO42-、HNO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碘化亚铜(Cu2I2)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将NO9-+Zn+OH-+H2O→NH9+Zn(OH)42-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OH-的化学计量数是&&&&
2在11P4+地了CuSO4+9地H2O=24HePO4+2了CueP+地了H2SO4反应中,若有11molP4参加反应,则被CuSO4氧化的P4的物质的量为&&&&
3t面的反应方程式配平后,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总数是&&&&&&&&KMn84+&&&&H2S+&&&&H2S84=&&&&K2S84+&&&&MnS84+&&&&S↓+&&&&&&&&&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将NO9-+Zn+OH-+H2O→NH9+Zn(OH)42-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OH-的化学计量数是&&&&
2在11P4+地了CuSO4+9地H2O=24HePO4+2了CueP+地了H2SO4反应中,若有11molP4参加反应,则被CuSO4氧化的P4的物质的量为&&&&
3t面的反应方程式配平后,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总数是&&&&&&&&KMn84+&&&&H2S+&&&&H2S84=&&&&K2S84+&&&&MnS84+&&&&S↓+&&&&&&&&&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碘化亚铜(Cu2I2)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用途很广泛.完成下列填空.(1)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就能得到碘化亚铜.请完成并配平下述反应:____KI+____CuSO4→____I2+____Cu2I2↓+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2)往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再滴加亚硫酸溶液,蓝色又褪去.写出KI、Cu2I2、H2SO3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3)碘化亚铜能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汞蒸气,其反应为:2Cu2I2+Hg→Cu2HgI4(玫瑰红)+2Cu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____价.当有1molCu2I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mol.(4)为除去稀盐酸中少量CuCl2杂质,可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M试剂后进行过滤操作,再入适量的Cl2后进行N操作.试剂M和操作N的组合正确的是____(选填编号)
碘化钾溶液
氢碘酸溶液
氢硫酸溶液B251P9
过滤”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碘化亚铜(Cu2I2)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用途很广泛.完成下列填空.(1)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就能得到碘化亚铜.请完成并配平下述反应:____KI+____CuSO4→____I2+____Cu2I2↓+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2)往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再滴加亚硫酸溶液,蓝色又褪去.写出KI、Cu2I2、H2SO3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3)碘化亚铜能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汞蒸气,其反应为:2Cu2I2+Hg→Cu2HgI4(玫瑰红)+2Cu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____价.当有1molCu2I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mol.(4)为除去稀盐酸中少量CuCl2杂质,可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M试剂后进行过滤操作,再入适量的Cl2后进行N操作.试剂M和操作N的组合正确的是____(选填编号)
碘化钾溶液
氢碘酸溶液
氢硫酸溶液B251P9
过滤”相似的习题。请回答下列与物质鉴定实验和细胞膜提取实验有关的问题.(1)填写表中的空格.需鉴定的有机物用于鉴定的试剂反应产生的颜色还原糖斐林试剂A砖红色蛋白质B双缩脲试剂紫色淀粉碘-碘化钾溶液C蓝色油脂D苏丹Ⅲ染液橘黄色①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观察到溶液颜色不是紫色,而是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液(CuSO4溶液)过量,生成过多的Cu(OH)2或试剂A、B先混合,后加入待测样液.②在鉴定油脂的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能洗去浮色的原因是苏丹Ⅲ(Ⅳ)染液能溶于酒精.③用显微镜观察到部分油脂颗粒位于花生子叶中的细胞之间,最可能的原因是切片时部分细胞破损.(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时,选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是无细胞核和细胞器.将成熟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由于渗透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再用离心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3)构成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请列举2例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名称及作用:载体--运输作用,糖蛋白--识别作用,受体--传递信息的作用.考点:;;.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解答:解:(1)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形成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淀粉遇碘变蓝,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①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双缩脲试剂需要先加A液后加B液,而且量要适量不能混合后使用,如果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液(CuSO4溶液)过量,生成过多的Cu(OH)2或试剂A、B先混合,后加入待测样液会使反应呈现蓝色而不是紫色.②鉴定脂肪的试验中,需要使用酒精洗去浮色,因为苏丹Ⅲ(Ⅳ)染液能溶于酒精.③油脂颗粒位于细胞内,但是在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部分油脂颗粒位于花生子叶中的细胞之间,最可能的原因是切片时部分细胞破损导致油脂从细胞内出来进入细胞之间.(2)观察细胞膜实验中最常用的实验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提取细胞膜的过程较为简单.将成熟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由于渗透作用,细胞吸水涨破,采用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分离出来.(3)细胞膜的结构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有关,例如载体--运输作用,糖蛋白--识别作用,受体--传递信息的作用.故答案为:(1)A.砖红色 B.双缩脲试剂 C.蓝色 D.苏丹Ⅲ染液①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液(CuSO4溶液)过量,生成过多的Cu(OH)2或试剂A、B先混合,后加入待测样液②苏丹Ⅲ(Ⅳ)染液能溶于酒精 &&&&&③切片时部分细胞破损(2)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清水(蒸馏水) 离心(3)载体--运输作用,糖蛋白--识别作用,受体--传递信息的作用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淀粉碘化钾试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