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 imu-R 的应用

GNSS-R海洋遥感技术--《第二十五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2年
GNSS-R海洋遥感技术
【摘要】:GNSS-R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海洋遥感技术。它利用GNSS-R接收机同步接收导航卫星反射信号和直达信号,通过反演处理得到海面平均高度、有效波高、风速风向等参数。星载GNSS-R遥感具有快速均匀全球覆盖、全天候工作、低成本等优点,是传统海洋高度计与散射计探测的有益补充。本文详细阐述了GNSS-R遥感原理,重点研究了GNSS-R探测反演海面有效波高的方法,利用岸基实验进行了验证,并对未来研究与应用做了展望。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P715.7【正文快照】:
GNSS-R海洋遥感技术@王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崔宏光$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北京 100029
@符养$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北京 100029
@孙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GNSS-R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海洋遥感技术。它利用GNSS-R接收机同步接收导航卫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苗履丰;[J];测绘科学;1997年03期
P.J.G.T[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09期
易昌华;;[J];物探装备;2007年03期
冯炜;邵佳妮;徐昕诰;樊月波;;[J];地理空间信息;2010年03期
巴晓辉;刘海洋;郑睿;陈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4期
谢向进;荣幸;;[J];科技资讯;2008年23期
李健;吕志平;乔书波;;[J];测绘科学;2008年S1期
李健;吕志平;乔书波;;[J];测绘科学;2008年S3期
李清辉;支志英;文伟帆;;[J];测绘通报;2010年09期
王鑫;孙强;张训械;吕达仁;邵连军;胡雄;Ruffini GDunne SFrancois S;[J];科学通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雪松;严颂华;张训械;叶其欣;尹球;杜明斌;张洁;刘敏;;[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风云卫星定量应用与数值[C];2011年
胡晓;高伟;李本玉;;[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Zeynep EChris HMarcio ATerry M;[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韩涛;卢晓春;王雪;绕永南;;[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邓志鑫;赵彦雷;司东晓;;[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杨峻;黄波;张达文;戴忠东;;[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宋欣;毕琰;王炜;;[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桑怀胜;;[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9组合导航与导航新方法[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陶渝;[N];中国测绘报;2011年
张峰;[N];中国气象报;2010年
裴蕾;[N];四川日报;2010年
张敏霞 通讯员
王存林;[N];格尔木日报;2011年
万勇治;[N];中国测绘报;2011年
彭祥荣;[N];中国气象报;2010年
李云飞 通讯员
田鹏程;[N];赤峰日报;2010年
王岩;[N];中国建设报;2010年
谢必如 特约记者
陶渝;[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青岛分所 曹冲;[N];计算机世界;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卫;[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叶萍;[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吴学睿;[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朱庆林;[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王立端;[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张欣;[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徐洪亮;[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邹璇;[D];武汉大学;2010年
吴富梅;[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李敏;[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立林;[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孙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尹聪;[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冯远远;[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腾小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段亚锋;[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付欣;[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李云飞;[D];浙江大学;2011年
严细辉;[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刘毅;[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GNSS-R算法研究及软件接收机设计
下载积分:1250
内容提示:GNSS-R算法研究及软件接收机设计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15:04:5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GNSS-R算法研究及软件接收机设计.PDF
道客巴巴认证
机构认证专区
加  展示
享受成长特权
官方公共微信利用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反射信号作为信号源进行遥感应用的GNSS-R技术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与其他海洋遥感技术相比,GNSS-R具有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低成本、信号源丰富、高机动性等优点,与其他探测手段优势互补,可以增加海洋探测手段的多样性,弥补局部探测手段不足的状况。 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GNSS反射信号测量海面有效波高的观测设备和技术原理,记录了在广东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实验基地和汕尾亚运会帆船赛基地进行的两次GNSS反射信号测浪高的岸基试验。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证实了干涉复数场的自相关时间依赖于海面粗糙度的变化,故可以用它来反演海面特征。而有效波高作为海面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和干涉复数场的自相关时间之间具有相关性。 结果表明,有效波高越高时,表明海面较粗糙,这时干涉复数场的自相关时间短,反之,有效波高较低时,海面较平静,干涉复数场的自相关时间长。通过建立海面有效波高和经过导航数据位校正的自相关函数有效相关时间之间的经验模型,文中提出了一个半经验拟合公式,利用此公式得到的有效波高反演结果与测波雷达及浮标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与同期风速相比较,分析了风...
The use of reflected GNSS signals as a source of opportunity for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known as GNSS-R technique, has been a research area of increasing interest for the past years. There are several advantages of GNSS-R such as high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low cost, rich of GNSS resources, high flexibilit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remote sensing tools, which can offset the lack of regional detection means.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observation equipment and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a...
本类论文推荐
本类求购排行
作者:刘享明&&年度:2012
作者:尹燕欣&&年度:2012
作者:任浩然&&年度:2012
作者:常宜峰&&年度:2012
作者:高晓萍&&年度:2012
作者:李颖&&年度:2011
作者:张先健&&年度:2011
作者:钱宸&&年度:2013
作者:廖光洪&&年度:2012
作者:卢宁&&年度:2012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组长:魏瑗瑗 组员:周杰、吴善玉、朱小波、朱松岩 All Copyrights Reserved by SoonyenJu 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 1 摘要定义什么是GNSS-R?? GNSS-
R为双站雷达,以微波电磁散射模型为研究基础, 对于右旋圆极化发射,右旋圆极化(RHCP)、左旋圆极 化(LHCP)、H极化和V极化接收时,裸土和植被的散射 特性进行了理论模拟。原理为什么可以监测生物量?? 随着生物量的增加植被呈减少趋势,由于植物遮挡的 日益减少,从而降低了土壤中的相干散射。但当森林 生物量很大时,后者仍高于非相干散射。而接收到 的巨大能量对林地生物相对敏感 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 2 一介绍GNSS-R是利用导航卫星的反射信号对海面或者陆面进 行遥感的一种成本低、功耗小、时空分辨率相对较高的 新型遥感手段海洋土壤植被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3 海洋?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除了传统的导航和定位作 用外,还可以利用其反射信号提取海洋表面地球物理信息。 ? 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多数的GNSS-R活动必须要考虑海洋 因素 ? 由于海洋的强电导率最大化了反射信号的振幅,所以测量 工作时需要考虑直接信号与反射信号间的延迟和来自海表 面的散射模型的增益。其反射特性与海面状况和海风有关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4 土壤? 近期,散射模型也应用于陆面,如:土壤湿度监测。 ? 根据菲涅尔反射定律,一个平面表面的散射系数取决于其 介电常数,对于土地,依赖于它的水分含量,半经验介电 常数模型表明L波段对这个参数是很敏感的,因此GNSS-R 对土壤含水量的敏感度相当可观。 ? 从基于几何光学特性和关于GPS在海洋上散射测量扩展到 粗糙表面的裸土该模型也适用。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5 植被? 植被的存在使土壤水分检测成为一项困难的任务,在信号 到达地表之前和被反射到接收机后,植被减弱了GNSS信 号。但这为GNSS-R对植被监测提供了可能。 ? 雷达后向散射量对生物量的依赖性变化取决于雷达波长和 偏振,并在一定的生物量下达到饱和。 ? L波段和C波段的双基站模型克服了单基站模型对生物量 监测的局限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6 中心词汇12 3收发分置散射电磁模型 植被4土壤湿度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7 文章结构评估预测 模型的完善 理论模型的建立进一步假设测量数据 实物模拟实物模型的准备 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 8 二实物模拟确定组成植物、土壤结构的元 件组分确定元件的位置植被-土壤简化与植被相关的地形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9 实物模拟绝缘元件组成的非连续模型模拟植被表面 绝缘元件: 柱状体――枝干 圆盘――叶片 (条带――针叶林叶片)元件的尺寸与观测的波长范围有关 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 10 实物模拟土壤湿度植被电介系数土壤粗糙度土壤电介系数电磁模型植被密度 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树干、枝桠、树叶 的整体范围11 三、理论模型3.1? 实验数据支持下的先验模型比对 ? 后向散射模拟测试 ? 在反射情况下的拓展模拟3.23.3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12 3.1 实验数据支持下的先验模型比对Tor Vergata模型L波段数 据从五种不同生物量的落 叶林中获得,并从少量的 多余观测计算得出。由能 量转换和相互性作用原理, 模型指出辐出度与双基散 射在全方向2π立体角的 协同作用的积分有关。然而,有实验数据的后向散射和发射的对比度使得全球尺度下的双机模型是可行 的,因为单向散射如后向散射和上半球面的积分可以得出一种令人满意的精度。 L波段的辐出度受光谱方向散射一致性的强烈影响。该散射物是对GNSS-R测量值 的主要影响。 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 13 3.2 后向散射模拟测试我们用Imhoff的数据和多项式 退化曲线来研究雷达后向散射 和林地参数的相互关系,产生 三阶的森地生物点量的线性极 化后向散射的协方差。我们的 模型中将合成孔径雷达的观测 角固定在45°。上图显示出,后向散射系数的增长率由模型得出,并显示雷达测量的饱 和度限差,该值在生物量超过一定值后并不敏感。在较大的生物量下, 模型高估了交叉极化的后向散射,且稍微低估了同极化的情况。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14 3.3在反射情况下的拓展模拟? 假设观测区域是平坦的,对镜面反射的贡献主要来自第一 Fresnel区域。表面不同反射点的反射波相互强烈影响, 产生条件为其光程差小于半波长。 ? 除了来自第一Fresnel区镜面反射的相干部分,漫射影响 也会反映在GNSS-R信号中。该影响来自所谓的闪烁区。 该区被定义为散射能由镜面反射降低1/e(-4.3dB)。在海 洋表面,漫射部分被描述为在海表面的小的倾斜多面晶体 产生,而且定向并向接收机再直接发出电磁波。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15 四、模型的完善单散射近似 为了模拟由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射的圆极化光信号,Tor Vergata模型的矩阵倍增过程需要一个完全极化偏振版本 的延伸( Bracaglia等人, 1995) 这需要散射和消光矩阵的尺寸比在直线极化版本相比大4 倍。因此这要求计算工作量大量增加,并且只有多重散射 过程显著贡献于信号整体散射时才是适宜的。我们已检查 过,这是不支持GNSS - R构型的情况下,因此Tor Vergata模型可以应用在一个简化的单散射形式,允许采 用圆极化。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16 四、模型的完善单散射近似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17 结论? 林地光谱散射系数的理论模拟评估了GNSS-R在林地生物 量监测的潜力。 ? 位于夏威夷的落叶林的站点检测了单基站模型,同时介绍 了一个考虑圆极化了的简单的模型,发现林地并未掩盖来 自土壤的连续RL镜面反射。此贡献率大于来自于植被数量 和土壤表层下的不连续散射,这便是GNSS-R监测林地生 物量理论基础。 ? 根据观测角和森林密度,可显著监测到反射功率。此外, 因为对极小值的生物量保持着高度敏感,所以在低入射角 的镜面测量和RL极化更适用。 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 18 谢谢观看 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GNSS-R林地生物量监测的理论模拟 19
GNSS-R―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outh gns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