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合肥学院2011提档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新校区吗

时间: 14:14
合肥学院学费
------分隔线----------------------------
合肥学院学费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站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学校公布的数据为准! 合肥学院&&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学费最低,机械类等专业学费最高。
汉语言文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中外合作办学,物流管理,中德合作培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化学工程与工艺
食品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外合作办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内3年,德国1年
合肥学院&&是一所工科类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共5个优势专业(特色专业)。
合肥学院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可以说是合肥学院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优势专业的详细列表:
合肥学院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
所属领域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
合肥学院&&是一所工科类普通本科院校,2013年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485。
合肥学院全国综合排名
来源: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合肥学院全国综合排名
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安徽高校综合排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庆师范学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中医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中医学院
来源:安徽高校排名
【大学新生报到三点温馨提示】
  1.带齐证件和必备用品
  在你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大部分高校会附带一本为新生准备的《新生指南》或《报到须知》。同学们在报到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上面写明了学生报到时间,报到时需要带齐的证件和材料,入学所需的各种手续及注意事项。
  同学们最好自己列个清单,把所需要准备的物品一一写出,临出发前再核查是否带齐,尤其是录取通知书、身份证、车票(机票)、银行卡、党团关系材料、户口迁移证(有需要办理户口迁移的)等一定要带好,并注意路上不要遗失,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也要带好相关材料。如果学校或招办要求学生自带档案的,学生也要注意保管好个人档案,不得私自拆封。
  学费和生活费可以存入银行卡(高校在邮寄录取通知书时,一般会随寄一张银行卡,学生把学费和生活费存进银行卡即可。)同学们身上尽量少带现金,最好分放在两个地方。像洗发水、洗手液、洗衣粉、衣架之类的生活用品,学校里(附近)都会有超市,如果不是自己开车去的话,这些东西都可以到校后再购买,以免行李太沉重,出行不便。
  2.谨防冒牌&迎新队伍&
  去异地上学的同学,还要注意旅途安全。在新生报到期间,大多数高校都会在主要火车站和汽车站设立迎新接待站,派专人、专车迎接新生(新生指南上会写明接站时间)。迎新人员一般会在车站出口处举牌子等候新生,同学们一定要确认好迎新人员的身份,看清学校名称、校区,不要跟错了队伍。往年在新生报到之际,不少省市的火车站、汽车站会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冒名&迎新&人员骗取学生钱财,一些中介、机构借机进行非法&招生&,一些旅行社假借高校名义揽客源等情况,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听信来历不明的接站人。
  3.看清流程图办理手续
  同学们到达学校后,就会看到各院系的迎新队伍,你要找到自己院系的迎新人员,他们会领你到你们院系的新生接待处。依次办理新生资格审核、入学、住宿等手续。有的学校会在总报到处和新生接待站发放报到流程图(表),里面有各院系报到的具体位置,报到流程和注意事项等详细内容。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看,然后按着流程一步步进行,就可以顺利办理好手续了,注意不要有遗漏。
  一般来说,学校门口或路旁都会有校园地图,你可以对照地图查找你想去的地方,有不懂的问题可随时咨询迎新人员,他们会非常热心地帮助你。
  在办理各项手续时记得把行李摆放在自己的视线内,或由父母看管好,防止被别人拿错。到达宿舍后,可将行李放入柜子锁好,宿舍没人时注意关好门窗,贵重物品、钱包、钥匙、手机等要随身带。
  最后提醒同学们,一定要准时到校报到,如有特殊情况及时联系学校招办,否则可能会被取消入学资格!
------分隔线----------------------------
合肥学院学费
合肥学院学费
合肥高考信息
合肥学院学费合肥学院(合肥学院)合肥学院(Hefei University)直属于合肥市;坐落于“包公故里、三国故地、科教名城”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市区,1980年,由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创办(合肥联合大学)并担任首任校长,实行“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模式办学,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发挥了探索作用,是新中国第一所自费走读大学,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合肥学院前身合肥联合大学始建于1980年,在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倡导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7 所高校共建,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合肥市市属唯一的本科高校。2002年,以合肥联合大学为主体、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合肥学院是国家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首批52所“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之一,也是一所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目录 1980年,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在肥的七所高校于日创办了合肥联合大学。 日,合肥联合大学正式成立,全部的家当就是从科大借来的一间20平米的房间、几张办公桌、包括杨承宗在内的6名兼职人员。杨承宗再一次表现出独树一帜、锐意创新的精神,实行了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改革: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合肥市委书记郑锐兼任董事长,这是对当时处于主导地位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一种创新;没有校园校舍,所有教学都是“联办”,插在科大、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的教学空档中完成;没有固定的师资队伍,所有的教师都是从合肥地区12所高校中择优聘用,并邀请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学者如任之恭、钱致榕、龚升、杨纪珂等来校讲学,体现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思想;学生全部“走读”、自主择业,改变了当时普通大学包吃、包住、包分配的做法,甩掉了沉重的后勤包袱;国家部分拨款,“适当”收费,每年文科40元、理科50元,改变了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国家单一投资的体制;倡导公民享受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理念,一改高等教育只注重选拔尖子、培养精英的宗旨。因抗战时期有个“西南联大”,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合办而成,办学效果很好。校方认为这个也叫联大,体现联合办学的精神。 日,正式定名为“合肥联合大学”(简称“合肥联大”)。 合肥联合大学一成立,就显示出独具特色的办学方式。为广泛动员各方办学力量,合肥联合大学实行校董事会制,董事会由合肥地区高校领导、专家、教授和社会上知名人士组成,合肥市委书记郑锐任董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著名科学家杨承宗教授出任第一任校长。从此,安徽省第一所联合大学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合肥教育学院和合肥师范学校三校进行合并,成立合肥学院。 2009 年,学校被安徽省批准为硕士点建设单位。 2009年,学校的《借鉴德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创新与实践》项目首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底,中国教育部主持的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正式启动,选择在我校进行试评估。 2010年4月,合肥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学院校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学院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根据“校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校际合作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讲求实效”的原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发挥自身优势,在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给予合肥学院支持。根据“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两校将首先在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工商管理、物流工程等四个专业领域开展合作,中国科技大学负责研究生招生工作,开设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基础课程;合肥学院符合培养研究生条件的教师将参与教学、管理和毕业论文指导等项工作。】 日,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开幕式上由学校1240名同学表演的大型舞蹈剧“春天的广玉兰”广受好评。 2010年5月,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五人制足球、毽球、壁球、门球和金属地掷球五个球类项目的比赛在学校举行。 日,学院入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项目,成为国家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试点高校之一,拟在“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二个专业进行试点。“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此次,教育部在全国遴选61所本科院校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的第一批试点高校,既有985高校、也有211高校,还有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安徽省有两所,一所是合肥工业大学,另一所是合肥学院。合肥学院拟在“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二个专业进行试点。日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两个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入选教育部2011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名单。至此,合肥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增至4个。 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合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获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截止2010年7月该校共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1年,学校获批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 2013年4月,合肥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2013年6月,合肥学院水环境治理及污染控制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 2013年12月,学校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应用(干部)人才培训工程实践教育基地。院系机构教学机构 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 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合肥学院旅游系 合肥学院数学与物理系 公共体育教学部 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合肥学院经济系 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国际教育学院 合肥学院外国语言系 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合肥学院教育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继续教育学院 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 合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合肥学院管理系 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   教辅机构 合肥学院图书馆 附属机构 省固体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德过程—新能源研究所 发酵工程研究所 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 现代管理研究所 基础教育研究所 城市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德环境技术转化中心 应用化工研究所 旅游咨询与规划研究所 艺术设计研究所 外国文化研究所 土木工程管理研究所 合肥环境工程研究院 江淮文化研究所 知识产权研究所 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粉体与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 发酵工艺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应用酶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机器视觉与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合肥学院水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院士专家工作站安徽深装合大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全国电子商务应用(干部)人才培训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合肥之友书画院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合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安徽省朱子研究会          学生数量截至2014年2月,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6045人(其中研究生45人,本科生占98%以上),在校外国留学生62人。校友会合肥学院第一届校友会师资力量我校现有教职工941人,其中专任教师772 名,教授65人,副教授234人。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78.1%,其中博士102人。学校有1名“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合肥市“百人计划”、3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配套引智工程”项目;另有国内外兼任教师193人,其中常年在校的外籍教师近20人(其中2人获中国“国家友谊奖”,10人获安徽省“黄山友谊奖”)。学科建设截止2013年,学校现有: 1个安徽省级重点学科:(微生物学) 1个安徽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1个安徽省重点试验培养专业:(金融学) 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环境工程) 1个安徽省级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 5个安徽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 4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工业设计) 1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工业设计、机械设制造与自动化、物流管理等)。硕士点2011年我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10号)和《关于下达“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学位【2011】69号)文件,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13年,学校招收30名环境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设施学校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合芜蚌自主创新平台、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基础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心、合肥学院水环境治理及污染控制院士专家工作站各1个。 学校固定资产总值41979.09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577.94万元。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170万册,其中纸质文献81.18万册,,中外文报刊约1100种。学校占地面积1003791平方米(1505.8亩),其中建筑面积433058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185872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43894平方米,学生宿舍137486平方米,教工住宅34276平方米。 学校教学本部以及学生生活区全部实现有线,无线网路覆盖。实现了教学科研、图书文献检索和办公管理的网络化。 因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部分比赛项目,学校建有国内高级别的门球和金属地掷球等场地。特色教学制度学校借鉴德国高校办学经验,实行&N+2&考核制度。 2006年起,学校陆续成立了由学生参与组成的体育俱乐部,成员涵盖了大一至大四的学生,是全国第一个实行大学体育俱乐部制的高校。其中,击剑项目在国际、国内众多比赛中取得了24面金牌。截至目前俱乐部数量已经达到15个。新成立的4个体育俱乐部(门球、金属地掷球、壁球、毽球俱乐部)也已开展工作。 学校是教育部授予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击剑分会安徽省秘书处”。国内项目我校是安徽省首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才培养基地”。 我校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创新平台合作院校之一,其中创新平台的“合肥环境工程研究院”设在我校。国际项目合肥学院是安徽省、合肥市对外教育、文化、经济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建有“中国安徽·德国中心”和“中国合肥·韩国中心”。 合肥学院是中德省州文化交流项目,中国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签署合作共建学校协议。 合肥学院是安徽省 8 所可接纳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 自1984年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以来,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韩、日、奥、美、泰等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合肥学院同德、韩、日、美、意、西、奥、泰等国 28 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先后派往德、韩、意、西等国留学的留学生1300多人,并且保持每年派出和接收的留学生达三百余人,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批有一定的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的人才。 中德共建的“合肥德国应用科技学院”已经在2010年获得通过并开始招生。2010 年 1 月, 18位韩国留学生在学校圆满完成本科学业,其中 7 位同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8位同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至2010年,安徽省只有一家经过教育部合法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肥学院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这也是安徽省第一个教育部予以资格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分别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东弗里士兰应用科技大学、希尔德斯海姆应用科技大学、霍尔布隆应用科学技术大学、罗伊特林根大学、罗斯托克大学及日本久留米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西班牙瓦伦西来理工大学等高校和韩国韩瑞大学、韩南大学、培材大学、汉城大学、顺天乡大学、汉拿大学、汉巴大学等7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互派教师和留学生,输送 710余名学生攻读学士、硕士学位。学校积极开展专业共建工作,进行 “2+ 2” 、 “2+ 3” 、 “1.5+ 1.5” 6 个中外合作培养专业办学试点。 2005年和2008年,时任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克里斯蒂安武尔夫先生(日,伍尔夫当选第十任德国总统)两次访问我校,2009年,时任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同志带领学校负责同志等访问德国下萨克森州,省州合作和校际合作掀开新的一页。 日,德国下萨克森州副州长耶尔格博德和德国驻华公使李德仁一行五十多人在安徽省外事处、安徽省教育厅外事处等领导的陪同下前来我院进行交流访问。此次博德副州长一行访问我院,是德国下萨克森州友好访问团继前任下萨克森州州长、前任德国总统克里斯蒂安~武尔夫2008年10月率团访问我院以来第三次来到合肥学院。 20多年来,合肥学院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提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内涵更加丰富,巩固了学校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学院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探索出一条符合我院实际的应用型高校发展之路。学院在应用型高校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和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学院《借鉴德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创新和实践》课题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组对成果进行鉴定认为:“该项成果具有很多原创性,开创了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2009 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和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副部长陈希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对合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认真进行调研和总结。刘延东同志在批示中指出:“各地高校(合肥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创新办学模式,一些做法很好,有的可以在省里试点推广”;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批示中指出:“请高教司到合肥学院就其办学模式做深入调研,为本科院校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总结经验”。全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以及教育部两个工作组先后来学院开展调研和总结。周远清会长在视察合肥学院时指出:“合肥学院已经走出了一条开放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发展道路,这是一条正确道路,要继续走下去”。《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等重要媒体先后刊登文章宣传和介绍学院改革和建设情况。合肥学院师生员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正在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工作创新,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合肥学院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教学计划管理为抓手,规范教学运行管理;以加大教学基本建设投入为手段,加强实践、实验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发展简介2005 年以来,学校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各项事业较快发展。学校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学、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办学特色日趋形成,全校上下呈现出团结奋进、民主和谐、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共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位于安徽省属高校前列,分别为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微生物学获批为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城市固废与资源化利用获批为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工电子实验室为省级基础实验室;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 项, 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分别获批为第一批省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团队获批为第一批高等数学省级教学团队,基础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心获批为第一批高等学校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探索创新建校以来,合肥学院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寻地方高校科学发展之路,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和大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根据我国和本地、本校实际,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积极完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市场调研和专业分析,科学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统筹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从学期设置、课程与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以及资源保障机制等方面,精心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通过增加专业导论课、增设认知实习学期(安排在大二年级第二学期末四至五周和暑假)、逐步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等改革举措,重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实现了由“学科导向”向“专业导向”和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两大转变。学校还通过实行“N+2”考试改革、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法、试行学生“TA”制度、实施公共体育课“俱乐部式”教学、实行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推行实习教学新模式(实习就业一体化、多专业组团实习和管理方式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等项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学院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开展了教学基本功竞赛、专家评教和学生评教、争当“三育人”先进个人和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活动;出台了学风建设“六大工程”实施意见,开展了争创“优良学风班”、争做“三好学生”等活动,并连续四年开展评选表彰“十大榜样学子”活动。通过以上改革和活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近几年,学生参加各类赛事就获全国奖项30多项,其中2008年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09年又分别在NEC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世博会专项大赛和 “毕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本科组)等科技赛事中获得一等奖,并以竞赛总成绩位列全国447所参赛高校第28位的佳绩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合肥学院击剑队队员在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中共摘得23块金牌,并两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击剑锦标赛。 年,学校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省一等奖;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金牌 11 枚;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男女个人冠军、团体亚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首届 “挑战杯” 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2009年挑战杯成绩位居全国高校并列第28位。 日校庆之际,从北京传来喜讯。第四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组委会公布,经过专家评审,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何立新老师指导,田仁智、赵一帆、丁宁三位同学完成的“用仿真和建模的方法研究人员疏散的过程”作品获得全国一等奖(一等奖作品十部,我院获奖作品排第五);李正茂老师指导,郑磊、张奉天、陈露三位同学完成的“数字化医疗的建模和仿真”作品获得全国三等奖(在三等奖作品中排名第一)。何立新、李正茂两位老师分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我院获奖总成绩位列全国第三,不仅是本届比赛中所有安徽参赛高校的最佳成绩,也是我院继2009年首次参加该赛事获得全国二等奖后再次取得的佳绩。发展规划当前,学校正在认真制定
年发展规划,确立了加快学校发展的“ 1134 ”工程。 《合肥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七条“深入实施民生工程,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中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合肥学院建设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 《合肥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九条大力改善民生,加快幸福合肥建设中重点指出加快合肥学院建设。 《合肥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九条加强民生保障中明确提出:加强合肥学院建设。发展情况合肥学院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2010年—2013年,学校文科二本招生投档最低分分别高出安徽省高校招生二本最低控制分数线24分、26分、28分、35分,理科二本招生投档最低分分别高出安徽省高校招生二本最低控制分数线29分、35分、45分、39分。发展目标面向未来,学校在安徽省、合肥市政府的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人才质量为根本,以对外合作办学为特色,立足合肥,服务安徽,面向全国,培养具有终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社会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富有时代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合肥学院将继续坚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好有特色、高水平、人民满意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通过不断建设和发展,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合肥大学”,基本实现建成省内是一流、国内有地位、世界有影响的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综合性大学,最终建成全国一流的应用型大学。
内容来源自: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暂无同义词
浏览次数 : 357 次
编辑次数 : 1 次
更新时间 :
词条创建者 :
双语连环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学院2011提档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