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同济大学研究生网二年级的学生,...

全国重点大学——同济大学
发布人:&&发布日期: 16:36&&共73人浏览
  同济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始终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均衡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为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同济大学原有的医、理、文、法、测绘、机电、造船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汇聚同济,使之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
  1978年以后,学校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向国际性大学转变和由土木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
  1995年,实现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2004年,列为中组部直管高校。
  2007年建校百年之际,同济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2013年,学校提出&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愿景。
  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社会责任 &五方面综合特质,成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创校至今,先后培养了30余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40余人。
  同济大学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国产化智能温室、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志性科研成果。
  秉承&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学校长期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为国内桥梁与隧道、城市轨道交通、水环境治理、抗震救灾、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会、崇明生态岛、新能源汽车等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220多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8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学校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
  截至2014年12月,同济大学设有36个学院(系)和二级办学机构,7家附属医院,4所附属中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沪北等4个校区,占地面积2.57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681968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37.1万余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005人,硕士研究生13644人,博士研究生4504人。另有攻读学位外国留学生2477人。拥有专任教师2674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88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30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讲座)教授27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2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
  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5个(其中50个专业按17个专业大类招生),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涵盖一级学科5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涵盖一级学科3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培育)3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7个。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2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今天的同济大学正满怀豪情,朝着&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http://cdhk.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http://cdhaw./
同济大学澳洲高等技术专修学院http://ait./
同济大学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二级学院)http://ifcim./
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二级学院)http://unep-iesd./IESD/index.jsp
同济大学中意学院(二级学院)http://web./~tjsic/pages/index/index.html#
同济大学与法国国立桥路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http://www./
同济大学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合作举办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同济大学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http://www./~SIC
同济大学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http://www./~SIC
奖助学金项目
捐助企业、个人
(万元/年)
宝钢教育奖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基础课教师、中青年教师
倪李氏奖学金
台湾成功文化基金会倪超先生
全校的本科生
谢氏奖学金
美国北卡州大学谢承德教授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
光华奖学金
光华教育基金会
全校研究生、本科生
倪天增奖励金
倪天增教育奖励基金
城规、土木、理学院、文法学院的教师、本科生、研究生
建筑装饰集团奖励金
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优秀教师
韩国龙奖励金
香港冠城集团
城规、土木、道交、地下、材料、测量与房地产系本科生、研究生、优秀教师
隧道奖励金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建工、地下、测量系本科生、基础教师、部分系管理干部
郭谢碧蓉奖学金
香港郭绮光女士
全校本科生
天祥奖学金
上海天祥控股有限公司
城规、土木学院的本科生
上海大众奖学金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机械、管理、电信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金门奖学金
香港金门建筑有限公司
建工、桥梁、地下、道交、力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本科生、研究生
耀华奖励金
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
材料学科、物理学科的教师
上海三菱电梯奖励金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管理、城规、电气系教师
京川奖学金
四川京川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
上海一建奖励金
原上海第三建筑发展总公司
基础课教师
上勘院奖学金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下系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专业研究生
麦斯特奖学金
上海麦斯特建材有限公司
材料、土木、理学院本科生、材料、理学院研究生
恒生奖学金
香港恒生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
经管、文法、传播、环境工程学院三年级本科生
张梁任奖学金
张沈伊洁女士
土木、理学院、电子信息、机械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茅以升铁道教育希望之星奖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
全校本科生
银润奖学金
上海银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城规、经管、环境、人文、法政学院一年级的研究生
上海和氏璧奖学金
上海和氏璧化工有限公司
理学院化学系本科生、研究生
洛德奖学金
洛德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汽车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研究生
风土保护奖学金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本科生
西门子奖学金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在校的全日制的三、四年级本科生,以及二、三年级研究生
中建八局奖学金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科生
桑德环境教育奖励金
北京桑德环保集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教师
拓普康奖学金
北京拓普康商贸有限公司
测绘学院本科生新生
哈希环境奖学金
美国哈希公司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德邦重工奖学金
湖南德邦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汽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二年级研究生
精工&沈祖炎奖励金
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学院的研究生
新奥新能源奖学金
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学院、机械学院、电信学院、建筑城规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英达公路循环经济奖学金
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科生
南车株机公司奖学金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研究院、机械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美克美家奖学金
美克美家家具连锁有限公司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创意学院二年级或三年级本科生
易来泰奖学金
阿克苏诺贝尔特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四年级本科生;三年级研究生
阀安格&杨钦环境奖学金
阀安格水处理系统(太仓)有限公司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中国路桥奖励金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二、三、四年级本科生、教师
坚朗奖学金
东莞市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高富诺奖学金
高富诺公司
经济与管理学院或者城规学院大二及大二以上本科生
FLUOR奖学金
福陆(中国)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学院及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
潍柴动力奖励金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教师
菲尼克斯电气奖励金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中德工程学院本科生、教师
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教师
世联地产奖学金
深圳世联地产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城规学院、设计创意学院、土木学院、经管学院、环境学院就读三、四年级本科生、研究生
栗林奖学金
日本学者栗林荣一教授
土木学院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研究生
冯纪忠奖励金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教师
科进奖学金
广东科进尼龙管道制品有限公司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华为奖学金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一年级研究生
加福木结构奖学金
加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萨澳奖学金
萨澳行走液压(上海)有限公司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研究生
济扬奖学金
段沪滨、程增华、刘毅、王兆玺
软件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廷亚奖学金
上海廷亚冷却系统有限公司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三年级本科生
铁狮门奖学金
铁狮门房地产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全校研究生
精益车辆空调奖学金
广州精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学院、汽车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院本科生、研究生
海拉奖学金
海拉(上海)汽车工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机械学院、电信学院、汽车学院、中德学院三年级本科生、二年级研究生
思源奖励金
思源联谊会
经济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师、研究生、本科生
远东宏信奖学金
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经济与管理学院二年级、三年级研究生
圣戈班奖学金
圣戈班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暖通专业就读的优秀大三本科生
汇川技术奖学金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信学院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专业;;铁道轨道研究院车辆工程专业;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二年级以上研究生、三、四年级本科生
陶氏化学奖学金
陶氏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系本科生和研究生
王肇民教授奖学金
王肇民教授的研究生团队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的研究生
东华测试奖学金
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本科生
宏达奖励金
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与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科领域优秀学生、教师
杨振清奖学金
杨文君、杨尊正、杨敏君、杨攸君
土木工程学院桥梁系、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本科生
承洪奖学金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大三本科生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奖学金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爱科空调奖学金
爱科空气处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长青燃气奖学金
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学院燃气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
同策奖学金
同策房地产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绿宜农业工程奖学金
上海绿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工程等与设施农业相关专业研究生
瑞士步琪环境样本库奖学金
瑞士步琪公司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拜耳优秀学习奖学金
德国拜耳公司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
WOCO沃可奖励金
WOCO沃可集团
汽车学院本科生、研究生、教师
慕贝尔奖学金
慕贝尔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本科生
福伊特奖学金
福伊特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的三年级、四年级本科生、二年级研究生
谭垣奖教金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
水77环77水78校友奖学金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77环77水78校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上海荣广奖励金
上海荣广商务中心有限公司
数学系本科生、研究生、教师
绩丰岩土奖学金
浙江绩丰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余卓平院长奖学金
汽车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聚坤奖学金
上海聚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系、会计系、工商管理系、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
上海华测奖学金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测绘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开蓝奖学金
同济大学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84级全体同学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中德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
云内动力奖励金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学院、中德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
森德兰舍奖学金
上海兰舍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暖通方向的三年级和四年级本科生
博世奖学金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中德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
华特奖学金
上海华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学院、软件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德工程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中德学院等学院与汽车领域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
英飞凌科技奖学金
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汽车学院、中德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
深圳大象奖学金
深圳市大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中意学院合作设计类与设计管理类的本科生研究生
东风日产奖学金
广东省东风日产阳光关爱基金会
汽车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
Panasonic育英奖学金
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本科生
圣戈班高功能塑料奖学金
圣戈班高功能塑料(上海)有限公司
汽车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沃尔沃集团奖学金
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汽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
国家级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名称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
(含4个二级)
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城市规划与设计
(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建筑技术科学
(含6个二级)
供热、供燃料、通风及空调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含4个二级)
道路与铁道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
机械设计及理论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3个
2007年11月
凝聚态物理
上海市重点学科
第一批批准时间
学科带头人
桥梁工程(重中之重)
大跨度桥梁研究
桥梁抗震与中小跨度桥梁研究
桥梁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研究
海洋地质(重中之重)
土动力学与环境土工学
隧道及地下工程
软土工程与城市地下空间
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议题研究
城市与建筑环境
都市景观建设与旅游发展
道路与铁道工程
以使用性能为中心的路面材料和路面结构研究
路面评价及修复技术
道路设施管理与资产管理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
钢结构和空间结构
混凝土结构
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
建筑结构CAD
材 料 学
先进水泥基材料
信息功能陶瓷材料
纳米多孔材料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
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新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含车辆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第二批批准时间
主要研究方向
学术带头人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建筑历史与理论
中国建筑史与传统建筑
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
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离散制造业系统集成与优化
人工环境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
面向交通与车辆的智能信息技术
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力学分析与应用
特种结构动力学与设计
先进复合材料工程制备与性能测试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业工程与供应链管理
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
建设工程管理
汽车整车集成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与控制
车身与空气动力学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工程结构抗震与抗火
工程结构抗风与振动控制
城市防灾减灾
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效应
工程地质数字化与信息化
软土工程地质
内科学(心血管病)
肺循环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政治哲学与法哲学
  录取批次的安排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加分政策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同济大学建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普通本科专业一年学费6000元;普通本科艺术类专业一年学费10000元;软件工程专业一、二年级每年学费6500元;三、四年级按学分收学费,中德工程学院三个专业学费待批;其他普通本科专业及职教师资本科专业一年学费5000元;高职类专业一年学费7500元。普通本科生住宿费一年600~1200元。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
  通讯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邮政编码:200092
  电话:021-
  传真:021-
  各地区联系方式:http://bkzs./lxwm/index.jsp
e书题库免费下载
推荐的课程我校数十名学子参加同济大学二期苗圃立项答辩会
作者:彭春华
编辑:nneznyy
1月日,同济大学二期苗圃立项答辩会在我校敷文阁举行,来自高二年级数十名学生参加了开题答辩会。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鸿教授,给同学们做了《“半导体”中的奇异光传播现象》的讲座。陈鸿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量子调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陈教授从光子晶体和美特材料研究背景讲起,介绍了负折射、零折射现象,逆多普勒效应,亚波长平面成像、光学隐身现象等奇异光传播现象;他结合人工模拟黑洞以及战机隐形的工作原理,讲述了光子晶体和美特材料研究的潜在应用;最后他介绍了同济大学当前的研究成果。同济大学二期苗圃立项答辩会在讲座之后展开。来自高二年级五个小组的名同学依次上台进行开题答辩。同学们的课题有:《食堂的规划设计与改造》、《学校饮水机的改进计划》、《启天楼的调整与改进》、《关于宿舍插座改造和自制简易洗衣机的研究》、《关于教室采光问题及改善的研究》等。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副院长,广西招生组长程效军教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庞维海老师,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杨新老师,同济大学广西校友会秘书长、广西达科建筑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劲松老师和陈鸿教授一起,组成本次答辩会专家组。五位专家一一向答辩小组学生提问。他们充分肯定了学生们从身边生活选题的优点,同时又针对学生在选题中普遍出现的选题太大、创新性不够的问题,对学生后段的课题修改及研究工作进行了细致指导。陈鸿教授是从南宁市走出去的优秀专家学者,这让与会的我校师生倍感亲切和鼓舞。我校副校长徐华、黄桂对同济大学给予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勉励同学们认真对待课题研究工作,心怀成就“卓越工程师”的梦想,早日取得科研的好成绩。&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鸿教授在做讲座&陈鸿教授讲座的题目&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鸿教授在讲座中&陈鸿教授讲光子晶体&答辩会现场&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副院长程效军教授(左一),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杨新老师(左二)在聆听学生答辩&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庞维海老师(右一),同济大学广西校友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劲松老师(左一)在审阅学生答辩材料&第一组学生在作开题答辩报告&第二组学生作答辩报告&第三组同学在答辩中&第四组学生在答辩中&第五组学生作答辩报告&第五组学生做答辩报告&答辩会现场&学生在专注地聆听讲座&同济大学陈鸿教授向答辩学生提问&徐华副校长致辞
总访问量:人次,当前在线:人
新民校区:广西南宁市新民路29号 邮编:530022 ,凤岭校区:广西南宁市云景路66号 邮编:530028
校办:,教务处:,政教处:,科研处:6114368,国际部:
(C) 南宁二中网上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号 . 广西网警备案:31. 站长:Mr. fang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媒体广角
【嘉兴日报/光明网】同济浙院:引导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新常态 (两会专版)发布人: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发布时间:
(嘉兴日报:)
(光明网:)
&&& ■撰文&曹嘉燕&童涵冰&俞佩忠
集聚改革正能量&助力转型大发展
  2014年,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面对中国经济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中国社会各领域正在适应,世界也在适应“中国节奏”。作为社会民生之首的教育事业将如何适应“新常态”?&
  “‘换挡期’的地方独立学院发展也需要新思路、新方法,转型则是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其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以教学改革为精准发力点,调结构促创新,把办学思路转到培养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以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校长陈小龙认为。
  作为一所200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由同济大学、嘉兴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近年来,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牢牢把握教育教学改革新航向,以学科建设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集聚教学力量,向管理要活力,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办学特色的凝练,校园文化的塑造以及国际交流的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教育内涵发展迈上新台阶,教育保障达到新水平,向着高水平应用技术型独立学院又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以创优教育环境“倒逼”教学改革
  “刚刚过去的一年,学校严把系统设计关,着力重点突破,教学改革的力度明显加大。思路多了,办法也多了,一系列文件随之出台,一系列新举措走向实施,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创新成果。”作为学校实施教学改革的“中枢”机构的教务处处长刘燕敏告诉记者,为了实现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学校优化了培养计划,实行了增加实验课程、实习环节、创新创业拓展课程以及社会实践与素质拓展课程的“四增”计划;创新教学模式,实行调整教学内容、形式、体系和分层教学等“四调”;并从考核评价多元化入手,实施改进考核内容、考核形式、改善考评机制和考试环境“四改”措施,并出台了具体的实施办法,目的就是大力倡导并鼓励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乐学”、“好学”、“会学”,以此来营建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
  实干为先,落实为要,为此,学校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在引入同济强大师资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向社会引入优秀的高级工程师担任教学工作,目前该院已有双师教师占比14.5%,涉及土木、机电、经管三大类专业,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与适应,这批教师优势作用正逐步显现,他们对学生的启发式引导的注重,激发着学生团队合作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成立31人组成的督导组,资历均为副教授或教授,涵盖学校现有的所有专业。督导的形式,要求当堂对青年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把脉问诊”,使青年教师第一时间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2014年,全校“当面点评”工作已开展1300余次。
  在具体的教学改革上,学校重视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过渡性学习平台,如《数学建模与实验》、《电子设计》、《大学生创新实践——机械产品数字化创新设计》、《大学生创新实践——先进成图技术》等,这些课程专业化程度高,是对课堂学习的进一步延伸,需要为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作过渡性学习。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学校提出了分层培养模式,如将数学教学分为基础性教学和兴趣类培养两个层次。目前这些“平台”已初显成效,学校学生先后摘得如美国数学竞赛的二等奖、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的二等奖、“上图杯”先进成图大赛一等奖等高水平奖项。
  学校设立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学年为单位开展。最初主要设成果汇报检验型结题,如教学资源库建设、联合毕业设计等就是教改课题的成果。2013~2014学年起专门设立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首期八个入围申报项目,此批项目在实施周期内,项目负责人课堂上现“改”,学校教学督导课堂上进行现“检”,学生在课堂上现场体验改革,师生对此评价满意度较高。
  实践教学根据认知“循序渐进”,培养了创新和实践能力。学校着眼于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阶段性”实践安排,一年级学生主要为认识学习,二年级学生主要为专业实践,三年级学生为综合性设计或实践,四年级学生主要为毕业论文(设计),以毕业设计为例,学校探索出了“专业”联合与“校企”联合齐头并进改革模式:
  一是实行建筑工程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学校为学生专门挑选具有一线工程经验的强大的教师团队,教师团队为学生们选定设计项目,建筑、土木、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模拟设计院的工作流程,合作完成设计。二是与上海铁路局嘉兴车务段、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以及各设计院合作,由校外单位指派专人作主要指导,学校指派校内老师辅助指导,联合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所有这些改革既打破了专业壁垒,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意识,又促成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推陈出新、整体工程运作能力方面的提升,深受招聘单位的认可。
  内“修”外“引”,学校注重对大学生价值观文化引领的作用,目前已与上海文广演艺(集团)签订了文化共建协议,在人文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学生艺术精品打造等方面进行合作。对学有兴趣,学有余力学生,学校启动了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立项,每年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创新,目前先后有25个项目立项,其中《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电子眼智能车模型》、《四轴飞行器研究》、《某餐厅建筑、结构设计及模型建立》、《安全防盗椅》等均已接受验收,并获高度的验收认可。
  依托名校母体资源&推进国际教育合作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主动作为,推进国内国际教育合作。作为一个新生体,母体百年名校同济大学尽其所能,给了学校的发展最有力的支持,各项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共享:
  每年在校任课教师近600名,其中约四分之三来自同济大学,业务素质好,教学态度认真,授课质量上乘,且大部分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此外,还有相当部分教师留宿学校,以便晚上为学生答疑辅导,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断利用母体同济大学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服务,打造同济大学“移动课堂”,提高培养人才素质。同济浙院师生不仅可以阅览同济大学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还能远程借阅同济大学所有纸质藏书,此外,同济大学现有与该院专业对口的8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也向同济浙院实习学生开放。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纳优质教学理念为我所用。充分利用母体对德合作交流资源,学校中德学院与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充分合作,设有工商管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中德交流班”。根据学生在学期间的德语水平和专业成绩,安排其赴德国高校进行不同形式的学习交流,包括双学士学位攻读、海外学期学习、暑期学校学习等。对于优秀毕业生,学校还推荐其赴德国相关高校、澳门科技大学、日本中部大学等攻读硕士研究生;对于优秀的在校生,学校推荐其参加同济大学与加拿大女王大学的大学生“1+1+2”等交流项目。对于优秀的在职教师,启动了如拜耳公司全奖资助赴德国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进修学习等项目。
  学校不仅帮助师生“走出去”进行交流,还积极依托母体力量接受国外高校学生来校学习,营造一个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学校国际交流中心先后安排学生赴日本、新加坡、芬兰等地交流学习,同时,学校积极为留学生开设专业类和汉语类课程,并帮助和指导留学生完成中方企业的实习学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3年12月,浙江省评估院对省内54所本科高校2012届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对母校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满意度、母校教师教学水平及师资队伍实力,同济浙院排名均列全省第五;中国最具知名度、最具专业性的大学评价品牌之一,为众多考生与家长选大学挑专业的权威性参考的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学校更是跻身全国第37位,浙江省第3位。同时,学校的不断发展,垫高了招生工作的起点,近几年,招生在浙江省以平均每年5至7分的成绩提高,2014年,学校获得了建筑学“三位一体”招生,会计学专升本招生权,在上海、江苏录取线再创新高。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版权所有
浙江省嘉兴市商务大道168号
0 E-mail:zjx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济大学研究生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