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教育系专业石油工程专业

东营职业学院
高校代码:12440
江苏招生代码:2639
联系电话:
传真电话:
邮编:257091
网址:http://zs.dyxy.net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黄河路569号
&&&&&&&东营职业学院成立于日,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城区,学院所在的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基地,位属经济快速发展的环渤海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在山东省名列前茅。2008年,东营市GDP总量达到2052亿元,位列全国城市排名37位。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计划,2008年以来,山东省人民政府又向中央提出议案拟将黄河三角洲列为国家级经济实验区,并计划投资1.5万亿元实施黄河三角洲全面建设发展工程。近年来,东营市实施的“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引来了包括世界五百强在内的诸多著名企业投资,2008年,新增高技术含量就业岗位达3万余个。区域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强势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我院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学院占地面积近270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建有机械、电子、数控、化工、会计电算化、平面设计与影视编辑、物流工程、多媒体实验室等专用实验室120余个,教学用计算机2200余台,全部通过宽带连接因特网,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5468万元。固定资产总值4.54亿元。图书馆现有藏书72.6万册,电子图书21万册,订有各类报刊1000余种。学院建立了院内外实训、实习基地150余个,设立了32个专业的技能鉴定站,6个专业的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2009年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证书考取率均达100%。学院设有工业工程、农业工程、计算机、经济、文法、教师教育、艺术等七个系,有专任教师663人,其中博士13人,硕士300余人,副教授以上职称200余人,“双师型”教师270人,聘请实践类课程指导技师、工程师80余人。学院现有46个招生专业,涵盖12个专业大类,26个专业类,其中应用化工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1600余人,已培养八届毕业生计15000余人。学生食堂是省级A级食堂,学生公寓配备有暖气、电风扇、壁橱、书橱书桌、电话、卫生间等设施,院内设有邮电所、邮政储蓄所、新华书店、移动、联通营业厅、超市、综合服务楼等。2009年,学院又筹资1.1亿用于综合图书楼、多功能体育场建设和校园美化绿化,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完善。
&&&&&&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学院的办学特色是:依托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优势产业群和胜利油田产业链,建设以工为主,经、管、农、文、法、教育、艺术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优势专业群,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等专业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专业群,以机械、电气等专业为龙头的加工制造专业群,以电子信息等专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专业群,以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专业群。&&&&&&建院以来,已有343名学生在市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团体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省级团体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近三年来,新生报到率与毕业生就业率均位列同类院校前茅。2004年,在山东省人事厅、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我院获“优秀”等级,在2005年全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2006年底,学院荣获“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荣誉称号。东营职业学院
东营职业学院--学校简介
&&&&一、学院概况东营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占地面积30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已建成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120万元,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员5000余人;学院设有文法、经济、教育、艺体、计算机、工业工程、农业工程等七个系,一个中专部和一个农科所,在职教职工810人;学院建有机械、电子、电工、数控机床加工、金工、生化、会计模拟室、平面设计、制图室、语音室、多媒体等专用实验室120余个,校内外实训基地140余个;2730多台高性能微机组成的校园局域网通过宽带与因特网联网;图书馆藏书58万册,订有各类报刊1000多种,设有功能完备的电子阅览室;学院文体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位居全省职业学院系统前列。在山东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东营职业学院达到优秀等级。在2005年全省高职院校和成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东营职业学院被评为优秀等级,在全省17所优秀院校中名列第三;2006年底,东营职业学院以全省同类院校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荣誉称号,2008年,学院获得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一等奖,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二、区域优势学院所在的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基地。东营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二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人均储蓄、人均消费水平在山东省名列前茅。近年来,中国政府把“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定东营市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山东省人民政府又批准东营市为山东省加工制造业基地, “黄河三角洲开发”已被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 ,特别是今年以来,东营市作为我国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逐步进入了国家战略规划层面,这都为黄河三角洲的建设与发展描绘出美好的前景。当前,东营市的建设硕果累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技术创新示范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城市”等荣誉接踵而至。东营市作为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实施了“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引来了包括世界五百强在内的诸多著名企业投资。2008年,东营市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每年新增就业岗位3万余个,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达98%以上。黄河三角洲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异军突起,工业、农业、服务业亟需大量高等技能型人才,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三、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东营职业学院是培养大众型、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学院。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院的办学思路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规模求效益,以特色树形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四、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创建之初,就确立了“充实、调整、提高、完善”和“外部引进与自主培养”并重的师资建设工作方针,坚持“事业吸引人、感情凝聚人、待遇留住人、制度管理人”的人本主义原则,全面实施“稳定、培养、引进、借智”为主要内容的“269人才工程”,制定了科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最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以最宽松的政策鼓励教师深造,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目前,学院的810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668人,专业教师501人,“双师型”教师355人,双师教师比例71%以上;其中博士13人,占教师人数的1.95%,硕士303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47.31%;正高级职称29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01人,学院还设立了特聘岗位,聘请了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巴萨博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世界知名环保专家、博士生导师逯高清、马青博士,中国农科院博士生导师翁跃进教授等为客座教授,从省内外生产科研一线聘请了120多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逐步建立起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成为创建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的坚强柱石。五、实验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是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学院逐年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和完善了数控加工车间、单片机实验室、会计模拟室、平面设计、制图室、语音室、仿真实验室、专业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等120多个专业实验室和12个校内实习基地,装备了5000多万元教学仪器设备,基础实验开出率98%以上,专业实验开出率95%以上,基本满足了各专业技能训练的需要。此外,学院还建有校外实验实训基地130余处,形成了校内外人才培养结构合理的技能训练平台,设立了32个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站,6个专业的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年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岗位证书考取率95%以上,2006年以来达到100%。学院与13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协议书,把实习项目放到工厂的车间、施工的工地,增强了实践的时效性,实现了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7个、省级一等奖18个、有多名同学在校期间被授予“东营市技术能手”称号。2009年,学院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已建成四个独立的文化创意工作室,注册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孵化网,为大学生独立创业开拓出一片广阔平台。六、教学管理与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尽快形成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的基础,学院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首先,建立了规范的教学运行和监控机制,健全和完善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制度完善,教学环节规范,教学管理有法可依;建立了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建立起严密、规范的考试工作制度,推行教考分离,实行重修制,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其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现场教学和岗位能力培养,实行“123”培养模式: 1条主线---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 2个转变---从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从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向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转变, 3个对口---基础知识与后续的专业知识对口,专业知识与生产应用对口,实践技能与职业岗位对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以信息化带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逐步实现所有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教学网站进行师生互动交流,积极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在学籍管理上,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教学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教学管理数字化为基础,以学分制建设为切入点,优化质量标准体系、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积极探索适合弹性学制的灵活管理模式,实行主辅修制、重修制、跨专业选课制,逐步加大选修课的比例,积极推行学分制,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条件。七、产学研结合及交流合作学院始终坚持“科研先导、质量立校”的方针,以科研促提高,以科研促发展,成果显著。截止2008年底,学院共承担了国家“863”项目3项、农业部“948”项目1项、市级以上课题156项,院级课题38项,95项已通过验收,很多项目特别是盐生植物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各类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960篇,其中被SCI、EI索引27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90篇;公开出版论著(教材)180部。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社科成果奖等奖励79项,其中省级奖励14项,市级奖励65项。获国家专利9项。特别是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和协作关系。利用人力资源优势,面向东营经济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组建了百名农业专家咨询系统;盐生植物园接受省内外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朋友技术咨询万余人次。 八、专业建设东营职业学院现建成46个专业,涵盖12个专业大类,26个专业类。学院的《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四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学院本身建成二十门精品课程;学院的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建成省级示范性专业,其中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成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工技术教学团队成为省级教学团队;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7个专业建成院级重点专业。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重点发展工、管、农、经等专业,适度发展文、法、教育等专业,努力促进专业交叉与文理渗透,通过调整与改造,培育与扶持等方式,逐步实现“5818”专业建设目标,即5个国家级示范性专业,8个省级示范性专业,18个院级重点专业,建立起工、管、农、经、文、法、教育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群,专业建设在全国同类院校中达到先进水平。为此,学院设有社会知名人士与企业家参与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委员会,力求每一个专业的设置都贴近明天的就业市场。学院还不断加大校企联合办学力度,与德国恩德能源有限公司、科英集团、蓝海股份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业达成人才培养协议,大力推行“订单式”教育。八、学生工作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学生工作的文件,为学生工作构筑起多方平台。首先,加强了高职学生管理理论研究,提高了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形成了《高职学生工作研究》、《学习 进步 成才》、《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学生工作理论成果,《高职学生工作研究》、《高职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都获得山东省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果一等奖。其次,采取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沟通全员育人渠道,建立起以人为本、依法管理、信息畅通、规范有序的学生工作机制,形成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浓厚氛围。第三,学院通过“两课”教学、业余党校、家长委员会、校外法制教育基地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构筑牢固的教育平台,积极抢占大学生思想教育阵地,从新生入学到学生毕业形成了全过程育人的完整链条。第四,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成立了大学生记者团、摄影协会、文学社、法律协会等20多个社团组织,开展了“星级社团”“文明社团”创建活动。一年一度的“飞扬的青春”艺术节、“春之声”英语节、“秋韵节”、宿舍文化节、校园吉尼斯等活动,为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构筑绿色通道,健全救助体系。学院为贫困学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岗位、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救助,计发放奖助学金1400余万元,为3000余学生减免学费500万元,安排勤工助学岗位2000余个,发放勤工补助200余万元,争取社会资金20万元,确保无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原因而辍学;确保了学院毕业生思想稳定和就业心理健康,近年来新生报到率高达96%以上,总体就业率达98%以上。九、远景规划“十一五”期间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工作思路是:完成“一四八四一”工程,即明确一个定位,实施四大战略、加强八项建设、深化四项改革、实现一个总体目标。一个定位:立足东营,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探索符合国情的高职办学新路,把学院办成特色鲜明、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示范性职业院校。四大战略:特色立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创新兴校战略;专业带动战略。八项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名师带动工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加强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能力建设工程;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环境建设工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工程;加强制度与机制建设――管理创新工程;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工程。四项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教学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总体目标: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实验室建设、管理水平、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学院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成为黄河三角洲培养高层次职业人才、解决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成为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高考快讯微博
东营职业学院所在的位置:
山东省东营市黄河路569号
所在省份:山东
所在城市:
联系电话:9,8060063
当地天气:[]
loading...
同地区院校关注排行
数据载入中...
同类型院校关注排行
数据载入中...
  所有地址以“kaoshi..cn”开始的网页信息主要来源于各院校网站,高校录取分数线数据(专业分数线除外)由搜学网独家提供,此分数线数据统计时包含了特长生分数数据,因此最低分和平均分可能与院校公布数据不一致。全景校园图片由360数字校园提供。新浪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各高校正式公布数据为准。如果您发现网页当中的任何错误,欢迎发送邮件(edu_)或者打电话联系我们改正,谢谢!
高考志愿通
帮你报志愿
高考大讲堂
可以直接输入音乐或视频的 url 地址 还可以输入140个汉字
向 @XXXX 提问:
还没有微博帐号?东营职业学院代码是多少、还有各个专业的代码呢_百度知道
东营职业学院代码是多少、还有各个专业的代码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山东省2013年填报志愿专业代码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2224 ??科类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夏季高考文史(学校代码:C440)应用化工技术01石油化工生产技术02海洋化工生产技术03化工设备维修技术04光机电应用技术05机械制造与自动化06石油工程技术07电气自动化技术08数控技术09模具设计与制造10机电一体化技术1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2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13建筑工程技术14建筑装饰工程技术15工程造价16建筑工程管理17道路桥梁工程技术18环境艺术设计19市政工程技术20物流管理21房地产经营与估价22国际贸易实务23市场营销24工商企业管理25旅游管理26报关与国际货运27商务英语28人力资源管理29会计电算化30法律事务31金融管理与实务32会计33计算机应用技术34计算机网络技术35软件技术36应用电子技术37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38图形图像制作39园林技术40畜牧兽医41生物技术及应用42食品营养与检测43生物制药技术44文秘45学前教育(师范类)46影视动画48夏季高考理工(学校代码:C440)应用化工技术01石油化工生产技术02海洋化工生产技术03化工设备维修技术04光机电应用技术05机械制造与自动化06石油工程技术07电气自动化技术08数控技术09模具设计与制造10机电一体化技术1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2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13建筑工程技术14建筑装饰工程技术15工程造价16建筑工程管理17道路桥梁工程技术18环境艺术设计19市政工程技术20物流管理21房地产经营与估价22国际贸易实务23市场营销24工商企业管理25旅游管理26报关与国际货运27商务英语28人力资源管理29会计电算化30法律事务31金融管理与实务32会计33计算机应用技术34计算机网络技术35软件技术36应用电子技术37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38图形图像制作39园林技术40畜牧兽医41生物技术及应用42食品营养与检测43生物制药技术44文秘45影视动画48学前教育(师范类)49艺术(文) (学校代码:C440)影视动画01艺术设计02音乐表演30艺术(理) (学校代码:C4缉穿光费叱渡癸杀含辑40)影视动画01艺术设计02音乐表演03春季高考(学校代码:C440)应用化工技术01机电一体化技术02建筑工程技术03计算机应用技术04计算机网络技术05园林技术06会计电算化07学前教育08??
其他类似问题
东营职业学院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东营职业学院工业工程系成立于2002年7月,是学院成立后由原东营广播电视大学机电系和化工系合并而成,现为东营职业学院的第一大系。拥有、、、、、、、、、等14个专业,100个教学班,在校生3595人。有教师6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20余人,、工程师、安全工程师4人,博士1人,硕士20人,在读硕士8人。另外还聘有石油大学、油田职工大学等客座教授5人。 东营职业学院工业工系
东营职业学院工业工系 - 工业工程系简介
东营职业学院工业工程系成立于2002年7月,是学院成立后由原东营广播电视大学机电系和化工系合并而成,现为东营职业学院的第一大系。拥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石油化工、数控技术、、模具等14个专业,100个教学班,在校生3595人。有教师6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20余人,建筑经济师、工程师、安全工程师4人,博士1人,硕士20人,在读硕士8人。另外还聘有石油大学、油田职工大学等客座教授5人。拥有电工电子、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家电、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电导测量、建筑测量、电力拖动、物理等lO个规范化实验室和设备一流的CAD微机室、、分析实验室、天平室、、、建材实验室、数控加工中心等。系内设有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大中型企业建有十余个实习、实训基地。 先进的教育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有效的管理,为学生顺利成才构建起了全方位的保障体系。多年来,工业工程系始终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主线,以专业理论课教学和操作技能训练为两翼,实行“教育与管理复合,知识与能力结合,讲授与实训融合,校系与社会联合”的办学模式。在毕业生“专升本”和直接就业两大关注点上实现了“双赢”。一方面,结合普通专科班和对口专科班实际,按照专业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以职业技能鉴定站为评价平台,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拿到毕业证时,同时拥有、、、、、、、、、、、等国家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施工员上岗证、项目经理理论考试合格证等,一走出校门就成为工作岗位上的行家里手。目前,工业工程系学生专升本录取率已高于全省其他同类高等院校,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用人单位争相聘用。学生在就业时都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就业率达98%以上。 工业工程系始终将科研作为教育的延伸和质量的加速器,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工业工程系教师已主编、参编各类教材、专著数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科研论文数十余篇,其并承担了省十五教育规划课题。浓厚的科研氛围和累累硕果,已经成为工业工程系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 招商引资、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的建设,特别是东营市实施的“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推动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职业教育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工业工程系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面对东营市工业工程类人才大量短缺的局面,工业工程系正以强烈的时代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研体系,成为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培养的摇篮,积极为工业化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能支持,为有志青年投身经济建设大潮提供更加广阔的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的舞台。
东营职业学院工业工系 - 骨干教师
东营职业学院工业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曾荣获“县拔尖人才”、“市教学能手”、“山东省电大优秀教师”、“市教育工委优秀党员”、“支教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持完成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报告》,东营市教育教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学策略的研究》。在《》、《化学教学》、《学科教育》、《化学教育》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习题课教学模式初探》、《滴滴涕的环境化学行为》等20余篇论文。具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是双师型教师。
东营职业学院工业工系 副教授。毕业于石油大学炼制系石油加工专业,石油大学工程硕士。1994年10月晋升工程师。东营电大“双师型”教师之一。论文《钻井液降滤失剂AMPS-AM-IA共聚物的合成》2002年6月在《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刊出;《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研究与进展》获山东石油协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汽车、环境与健康》在中国《地方科技论坛》刊出;与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共同完成联合装置车间催化裂化装置标定报告。 & && 讲师,硕士。1992年7月于东营职业学院参加工作至今。先后讲授过《电路基础》东营职业学院工业工系、《电工学》、《电工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子测量技术》、《工厂供电》等课程。曾在《长白学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多篇。1999年至今,连年考核优秀,获东营市人事局嘉奖。2000年被评为“全省电大中专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3年课程获“东营职业学院优质课一等奖”。 &
副教授。山东省高级维修电工(技师)考评员,东营电机工程学会会员。毕业于山东东营职业学院工业工系工业大学自动化系电气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教学工作,担任过&、&、&、&等主干专业课的教学与实践,是一位有较高理论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
东营职业学院工业工系 讲师,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自动化系电气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山东大学工程硕士。一直担任电气专业课教学工作。曾任&,&,&,&,&,&等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好评。曾获原电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在&,&,&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 &
东营职业学院工业工系 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机械系。讲师,硕士。自工作以来兢兢业业,以独特的教学特点获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担任过《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等课程,多次讲过全校公开课,在2003年的东营职业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发表过《浅谈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改革》和《简易柔性机械加工生产线》等论文。 &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21:15:19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营职业学院教育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