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白痴问题的问题,ca(OH)2的OH可...

“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包,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请勿食用”.回答下列问题:(1)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作用.(3)小张同学对它作了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问题与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使用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是________所以不能作干燥剂(4)接下来小伟和小明两位同学决定对这袋粉末的成分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进行猜想]这袋粉末的成分①可能是Ca(OH)2;②可能是CaCO3;③可能是.[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你对猜想①进行验证,并填写下表.实 验 步 骤实 验 现 象实验结论①取样品粉末,加入适量的,充分搅拌,过滤.&&&&&&&&&&&&&&&&&&&&&&&&&&&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当前位置:
>>>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8..
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80100溶解度/g/100g水Ca(OH)20.1730.1650.1210.0940.076NaOH3191111313336&①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②40℃时,将20g水配成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克。若将40℃时422克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稀释为20%的溶液,需加水⒁克。③80℃时含有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中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④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 此时甲乙两杯溶液中&&&&&&&&&。A.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与乙的相同B.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C.甲的溶质的质量小于乙的&D.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① 减小&&&&&②& 22.2&&&& 688&&&&&&③&降温结晶并过滤&&&④ BD试题分析:①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②从上表数据可以查出,4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11克,意思是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氢氧化钠质量为111克,所以20g水配成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2.2克,40℃时422克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氢氧化钠质量=422克×111克/211克=222克,稀释为20%的溶液时,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此时溶液的质量=222克÷20%=1110克,所以需加水的质量=1110克-422克=688克③80℃时含有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中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NaOH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降温结晶并过滤④在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加入一定量CaO,CaO会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等于饱和溶液蒸发水分,会析出晶体,同时反应放热,使溶解度降低,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跟着降低,故A、C错,B正确,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D 正确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8..”主要考查你对&&固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固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要素: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需强调和注意的是: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 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衡址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标准,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g)。概念的理解:①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②溶解度概念中的四个关键点:“一定温度,100g 溶剂、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点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没有意义,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溶解度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表示意义 a.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b.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c.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某一相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d.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e.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一般物质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快速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a.有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③应用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b.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c.可以知道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d.可以选择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e.确定如何制得某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方法等。运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根据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折出,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目的。如KNO3和NaCl的混合物的分离。 (KNO3,NaCl溶解度曲线如图)&(1)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大,要提纯这类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具体的步骤为:①配制高温时的饱和溶液,②降温,③过滤,④干燥。如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KNO3可用此法。 (2)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小,要提纯这类物质,可用蒸发溶剂法。具体步骤为:①溶解,②蒸发溶剂,③趁热过滤,④干燥。如NaCl中混有少量KNO3,要提纯NaCl,可配制溶液,然后蒸发溶剂,NaCl结晶析出,而KNO3在较高温度下,还没有达到饱和,不会结晶,趁热过滤,可得到较纯净的NaCl。 概念:&&&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3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如氮气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 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氮气,则在0℃ 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若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②温度: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应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来解释的现象: ①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②喝汽水后会打隔,是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③养鱼池中放几个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④不能用煮拂后的凉开水养鱼,因为温度升高,水巾溶解的氧气减少,因而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
发现相似题
与“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8..”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914293471462561736631862513615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a oh 2是沉淀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