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证明地球是圆的的

为什么地球不是正方形的?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啊 他要是方的 多好啊 那多漂亮啊 !好期待啊 !_百度作业帮
为什么地球不是正方形的?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啊 他要是方的 多好啊 那多漂亮啊 !好期待啊 !
方的话,住在下面的人不是要掉下去啦.哈哈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既有趣也很重要的问题. 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 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例如,我国早在两千 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盖天说.古代埃 及人认识,天像一块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个方盒.俄罗斯人则认为,大地 像一块盾牌,由三条巨鲸用背驮着,漂游在茫茫的海洋里.印度人也有类似的 传说,不过他们认为驮着这块大地的,不是巨鲸,而是站在海龟背上的三头大 象.大象动一动,便引起地震.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逐渐 认识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而应该是弯曲呈弧形的.因为在海 边看离岸的船,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帆.在陆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 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地平线 上出现.如果向南走去,情况就相反.这些现象,只有大地是弧形的才好解 释. 公元前500年前后,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弟子们,首先提出了大 地是球形的设想.他们主张用数学来解释宇宙,认为在所有立体图形中,球形 是最美好的.宇宙的外形应该是球形的,宇宙中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天体都应 该是球形的.过了100多年,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才第一次 对大地是球形作出了论证.他观察天象,从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等现象 中,推断大地的形状为球形.当时,一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便提出:如果大地真 是圆球状的,为什么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没有掉向下面的空中呢?那时候, 由于人们还不懂得有地心引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很难的. 我国东汉时的天文学家张衡,曾有“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的说法,他 把宇宙比作鸡蛋,地就像鸡蛋中的蛋黄.这种学说叫浑天说,比过去的盖天说 有了很大进步. 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特别是年,麦哲伦率领的一支船 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成功,这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明朝末年, 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来到我国,介绍了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知 识,我国才出现“地球”这个译名. 那么,地球是不是一个滚圆的正球体呢?17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根 据他所发现的万有引力的理论,由于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地球上的 物质向赤道方向移动,因此他断定地球应是一个赤道半径要比极半径大一些的 扁球体.但是,以巴黎天文台台长卡西尼为首的一派,根据他们测量子午线所 得的不准确数据,说地球绕太阳旋转,应该向两极伸长,是个长球,而不是扁 球.这个争论延续了有半世纪之久.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地球形状之争, 曾说:“在伦敦认为是橘子,而在巴黎却把它想象成为一个西瓜.”直到18世 纪30年代,法国科学院派出两个远征队,一队到北极圈附近的拉普兰,一队到 南美洲赤道附近的秘鲁,分别测量两地子午线的长度,才发现卡西尼的测量有 错误,而牛顿的推论是正确.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造地球卫星的利用,现在测得的地球 赤道半径为6378140米,极半径为6356755米,两者相差为21385米,它的扁率为 1/298.2.从这方面讲,地球要比橘子圆得多. 此外,人们又从测量中发现,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圆,而类似椭圆,最大 半径与最小半径相差200多米.还发现地球的北半球要比南半球细长一些;北极 地区的大地水准面(即平均海平面)比参考扁球体要高出10米左右,南极地区 则要凹进去30米左右.因此,有人把地球的形状比作梨,把地球体说成是梨状 体. 实际上,地球既不像橘子,也不像梨,而是具有它自己独特形状的球体. 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1米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 半径长1毫米多,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表示不出来的,所以我们使用的 地球仪都还是正圆形的. 陈尔寿 我们为什么相信地球是圆的? 我不是指几千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等等,而是指普通的读报的市民,例如你和我. 作者:约翰·奥威尔 某些地方或者其他地方——我认为它是在《圣女贞德》的前言里——肖伯纳认为今天的我们比起在中世纪时更易受骗且更迷信,做为一个现代轻信的例子,他引用了广为流传相信地球是圆的例子.普通人,说肖伯纳,不能为了认为地球是圆的只提出一个单独的理由.他仅仅是囫囵吞枣地轻信这个理论,因为有某种东西吸引了20世纪的思想. 现在,肖伯纳在夸张,但在他说的里面有某种东西,并且这个问题是值得继续探寻的,为了阐明现代知识.可是为什么我们相信地球是圆的?我不是指几千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等等,他们能够拿出显而易见的证据,或者有一个理论上的根据,而是指普通的读报的市民,例如你和我. 至于平面地球理论,我相信我能够驳倒它.如果你在晴天站在海边,你能看见在地平线上通过的轮船的桅杆和烟囱而船却看不见.这种现象通过假定仅仅能够被解释为地球的表面是曲线.但它并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想象另一个被称为蛋形地球理论,它声称地球形状象一个蛋.我能反对它什么呢? 反对持球形地球论的人,我打出的第一张牌就是与太阳与月亮相类比.持球形论者迅速回答说不知道,通过我自己的观察,那些天体是球形的.我仅仅知道他们是弧形的,而且他们完全可能是平面的圆盘.我没有回答那个人.此外,他继续说,我有什么理由认为地球肯定是像太阳和月亮一样的形状呢?我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打出的第二张牌是地球的影子:当出现食现象时地球投影到月亮上,它显得是一个圆形物体的影子.但我怎样知道,要求持球形地球论者,月食是通过地球的影子导致的吗?回答是我不知道,但是已经盲目地从报纸文章和科学册子里获得了这条信息. 在这个较不重要的交流中被击败,我现在打出女王牌:专家的观点.皇家天文学家,应该知道,告诉我地球是圆的.持球形地球论者将他的国王牌盖住这张女王牌.我已经检验了这位皇家天文学家的陈述,我甚至会知道一种检验它的方式?于是我抛出我的牌A.是的,我了解一种测验.天文学家能够预言天体食,这提到了他们的太阳系是相当健全的观点.我呢,对于我的高兴来说,用接受他们关于地球的形成如此的说法来判断. 如果持球形地球论者回答——我相信什么是真实的——古代埃及人,认为太阳围绕地球旋转,也能预言天体食,于是我失去了我的牌A.我仅有一张牌留下:航海.人们能够围绕世界航行,并且到达他们瞄准的地方,通过假定地球是球体来计算.我相信自己能够在争论中完全击败持球形地球论者,虽然他可能有某些筹码. 它将可以看到我的对于认为地球是圆的看法是相当轻信的结果的理由.但这是一条例外的基本的信息.在其他的大多数问题上,我将不得不求助于更早些时候的专家,并且会更不太可能检验他的陈述.而且我们知识的极大部分是在这个水平上.它不是依赖于推理或实验,而是权威.那么它怎样才能是不同的,当知识的山脉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专家他自己一旦离开他的专业领域就成了一名无知者?大多数人们,如果要求证明地球是圆的,甚至不会妨碍产生我在上面已经提到的相当虚弱的争论.他们会通过说"每一个人知道"地球是圆的来开始,并且如果更进一步表达,会变得生气.在某种方式上萧伯纳是正确的.这是一个轻信的时代,而且我们现在不得不携带的知识的负荷部分地是有责任的.
任何星体在诞生的过程中,都会因为自身引力和太阳引力有个判断与选择,因此在这种引力下,引体被拉成椭圆形,然后有着公转,自转。星体诞生后,因为地球以及所有星体都会围绕一个星云旋转,因此就如此所愿了。
因为月亮是圆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下面是正解1、物体在宇宙中的移动始终会受到各种引力的影响,所以他们既公转又自转,而自转的离心力将他们塑造成球形 2、似乎和物体的张力有关系,就好像一滴水在真空状态下会呈现出球形一样…… 地球是很早以前在太阳系中的岩石相互碰撞、形成各个行星时诞生的。地球从形成之初直至现在,主要是由液态岩石构成的。在引力极小的太空,液态物质将自动...
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球形是唯一能保持受力平衡的实体。比如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水份子之间由于有吸引力,要达到平衡只能形成球形的水滴,不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等。
也许你会问一块铁或岩石等固体之间的分子或原子之间也有吸引力啊,为什么会有其他形状呢?原因是固体具有支撑力,在质量比较小时万有引力远远比他的支撑力要小,不足于让他形成球状,但是,当质量非常巨大时,比如像地球。由于质量大,万有引力明显体现了出来,...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为什么地球是圆的_百度作业帮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
1 地球并不是标准的球2 因为自身重力的原因 如果有的地方过高那他下面的基础 就会因为承受不了重力 而坍塌 同样由于水循环 低洼的地方也会被慢慢填平
有天体自转和公转的原因。圆周运动的影响,圆周运动学过吧!所以是圆的~
人还没出现就是圆的,他是圆的我们也没办法,我也不想他说圆的,方的多好啊,数学就不用这么麻烦的算地球了,不要问为什么他就是圆的,就认了吧
旋转的物体最终就会变成圆形,就好象一快橡皮在手中旋辍,最后就变圆了
还真的不知道,这个问题要问一下宇宙,它为什么把天体都造成圆的,
相对论可以证明,任何大于月球的星球,都会被自己弯曲到圆的。为什么地球是圆的_百度作业帮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
直到17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的结构图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由空间拍到的图片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它们真是与众不同的漂亮啊!  地球由于不同的化学成分与地震性质被分为不同的岩层(深度:千米):  0 ~40 The crust 地壳  40 ~ 400 Upper mantle 上地幔  400 ~ 650 Transition region 过渡区域  650 ~2700 Lower mantle 下地幔  2700 ~ 2890 D'' layer D"层  2890 ~ 5150 Outer core 外核  5150 ~ 6378 Inner core 内核  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较薄,大洲下较厚.内核与地壳为实体;外核与地幔层为流体.不同的层由不连续断面分割开,这由地震数据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数地壳与上地幔间的莫霍面-不连续断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们所居住的只是整体的一个小部分(下列数值×10e24千克):  大气 = 0.0000051地球(19张)  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内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铁构成(或镍/铁),虽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较轻的物质.地核中心的温度可能高达7500K,比太阳表面还热;下地幔可能由硅,镁,氧和一些铁,钙,铝构成;上地幔大多由olivene,pyroxene(铁/镁硅酸盐),钙,铝构成.我们知道这些金属都来自于地震;上地幔的样本到达了地表,就像火山喷出岩浆,但地球的大部分还是难以接近的.地壳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类长石的其他硅酸盐构成.就整体看,地球的化学元素组成为:  37.6% 铁  29.5% 氧  15.2% 硅  12.7% 镁  2.4% 镍  1.9% 硫  0.05% 钛  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星体.  其他的类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结构与物质组成,当然也有一些区别:月球至少有一个小内核;水星有一个超大内核(相当于它的直径);火星与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与水星可能没有由不同化学元素构成的地壳;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颗有内核与外核的类地行星.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有关行星内部构造的理论只是适用于地球.  不像其他类地行星,地球的地壳由几个实体板块构成,各自在热地幔上漂浮.理论上称它为板块说.它被描绘为具有两个过程:扩大和缩小.扩大发生在两个板块互相远离,下面涌上来的岩浆形成新地壳时.缩小发生在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其中一个的边缘部份伸入了另一个的下面,在炽热的地幔中受热而被破坏.在板块分界处有许多断层(比如加利福尼亚的San Andreas断层),大洲板块间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目前有八大板块:  北美洲板块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兰岛  南美洲板块 - 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极洲板块 - 南极洲及沿海  亚欧板块 - 东北大西洋,欧洲及除印度外的亚洲  非洲板块 - 非洲,东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与澳洲板块 - 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大部分印度洋  Nazca板块 - 东太平洋及毗连南美部分地区  太平洋板块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亚南岸)  还有超过二十个小板块,如阿拉伯,菲律宾板块.地震经常在这些板块交界处发生.绘成图使得更容易地看清板块边界(上图).  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轻.在50亿年的短周期中(天文学标准),不断重复着侵蚀与构造的过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坏.这样一来,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迹(比如星体撞击产生的火山口).于是,地球上早期历史都被清除了.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亿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头只有40亿年,连超过30亿年的石头都屈指可数.最早的生物化石则小于39亿年.没有任何确定的记录表明生命真正开始的时刻.71%的地球表面为水所覆盖.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颗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态水(虽然在土卫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态乙烷与甲烷,木卫二的地下有液态水).我们知道,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海洋的热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气温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液态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蚀及大洲气候的多样化,目前这是在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过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许也有这种情况).  地球的大气是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和水组成.地球初步形成时,大气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几乎都被组合成了碳酸盐岩石,只有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给活着的植物消耗了.现在板块构造与生物活动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到其他场所再返回的不停流动.大气中稳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对维持地表气温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性.温室效应使平均表面气温提高了35℃(从冻人的-21℃升到了适人的14℃);没有它海洋将会结冰,而生命将不可能存在.  丰富的氧气的存在从化学观点看是很值得注意的.氧气是很活泼的气体,一般环境下易和其他物质快速结合.地球大气中的氧的产生和维持由生物活动完成.没有生命就没有充足的氧气.  地球与月球的交互作用使地球的自转每世纪减缓了2毫秒.当前的调查显示出大约在9亿年前,一年有481天又18小时.  地球有一个由内核电流形成的适度的磁场区.由于太阳风的交互作用,地球磁场和地球上层大气引发了极光现象(参见行星际介质).这些因素的不定周期也引起了磁极在地表处相对地移动;北磁极现正在北加拿大.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根据大气分布特征,在对流层之上还可分为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等.水圈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地球水圈总质量为1.66×1024克,约为地球总质量的3600分之一,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层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生物圈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地球不需太空探测船即可认识,但是直到二十世纪我们才真正勾勒出地球的全貌.当然能自太空中取得它的影像是其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地球的太空影像对天气预测,尤其是台风(飓风)的预报来说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从太空看到的地球真是非常美丽、可爱、壮观. 由化学组成成分及地震震测特性来看,地球本体可以分成一些层圈,以下就标示出它们的名称与范围(深度,单位为公里):0~40地壳,40~2890地幔,外地核,内地核,固态的地壳厚度变化颇大,海洋地区的地壳较薄,平均约7公里厚;而大陆地壳就厚得多,平均约40公里厚;地幔也是固态,不过在它上部有一层极小部分熔融的区域,称为软流圈,其上的地幔最顶部及整个地壳则称为岩石圈;至于外地核是液态而内地核是固态.这些不同的层圈都是以不连续面为界,最有名的就是在地壳与地函之间的莫氏不连续面(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地幔占有地球的主要质量,地核反而位居其次,至于我们生存的空间则只是整个地球极小的一部分而已(质量,单位为10的24次方千克: 大气层 = 0.0000051,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地幔 = 4.043,外地核= 1.835,内地核 = 0.09675,)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铁(或铁镍质),不过也可能有一些较轻的物质存在,地心的温度约有7,500K,比太阳表面温度还高;下部地幔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矽、镁、氧,再加上一些铁、钙及铝;上部地幔主要成分则是橄榄石及辉石(铁镁矽酸盐岩石),也有钙和铝.以上这些了解都是来自于地震震测资料,虽然上部地幔的物质有时会因著火山喷出熔岩而被带到地表来,但是我们仍无法到达固体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钻探行动连地壳都尚未挖穿.地壳的成分则主要是石英(二氧化硅)及硅酸盐类如长石.整体估算,地球化学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铁34.6%,氧29.5%,硅15.2%,镁12.7%,镍2.4%,硫1.9%,0.05%钛.地球是平均密度最大的主要星体.其它类地行星也都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结构与组成,但其中也有一些差异:月球核所占比例最小;水星核的比例最大;而火星及月球的函相对较厚;月球和水星没有化学组成明显不同的函与壳之分;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内外核的.不过请留意,我们对行星内部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理论推导,就算是对地球的也是如此.有别于其它类地行星,地球的最外层(包含地壳及上部地幔的顶端)被切分为数块,飘浮于其下的炽热地幔之上,这就是著名的板块构造运动学说.这个学说主要描述两种运动:拉张与隐没,前者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远离,其下的岩浆涌出而生成新地壳之处;后者则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碰撞,其中一方潜入另一方之下,终至消灭于地函中之处.此外,也有一些板块边界是横向错开式的相对运动或两个大陆板块硬碰硬地撞在一起.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很年轻,只有5亿年左右,以天文的角度来看确实很短.但也有很少的地方露出了当年地球地壳形成时的基底——花岗岩,如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就有裸露,由于形成花岗岩时的冷却时间长,所以花岗岩内的结晶体都非常发育,边长在1-2厘米,故把其命名为绥中花岗岩.由于侵蚀作用及构造地质运动不断地破坏又重建大部分的地表,因而地表早期的地质记录不容易找到,例如撞击坑,所以早期地球历史大部分都已不见踪迹.地球约有45至46亿年老,然而目前已知最老的岩石只有大约40亿年前(地球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一个由熔化的岩浆形成的火球),而且老于30亿年的岩石非常罕见.最老的生物化石不早于39亿年前,有关生命起源的关键时期则亳无记录.地球表面积71%为水所覆盖,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在表面可以拥有液态水的行星(土卫六的表面有液态乙烷或甲烷,而藏于木卫二的表面之下则可能有液态水,不过地球表面有液态水仍是独一无二的).液态水是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缘于水具有的大比热性质,海洋的热容积成为保持地球温度恒定的一大功臣;液态水还是陆地上侵蚀与风化作用的主要营力,这是太阳系中唯一有此作用的地方.地球大气组成中,78%是氮气而21%是氧气,再来就是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及水气.
地心引力的作用
严格来说地球像一颗梨子,但是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呢|?这的确是个很好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介绍万有引力的现象。物理学家牛顿发现,所有物质都有相互的吸引力,叫作万有引力或重力。这吸引力和物质的质量及距离有简单的关系:物质愈多,质量愈大,吸引力就愈大;而物质之间的距离愈近,引力亦愈大。即使是两个人之间,也有引力;当人处身於重力极小的太空,人与人之间的引力便会将大家...
被自身引力压的
地球不圆的话它转不起来,呵呵还有一种原因,转多了自然就圆了。
那你说地球是本来就是圆的吗?还是后来越转越圆的这问题太复杂了,先前的答案是开玩笑的
宇宙间的星球形成的时候,大多都是圆的,地球为什么会是圆的呢?
1、地球自己有离心力,使两级凹陷,赤道凸起
2、而由于地球本身的质量很大,所以地球的各部份之间的万有引力足以保持地球不会解体,从而地球的所有物质能够聚集在一起。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地球才能形成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也就是球体。
其实地球不算是...为什么地球是圆的?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 20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关!
万有引力的因素,致使地球诞生初期形成球体。
注意不是圆 是球 真理都是最为简单的 在立体几何中 球是简单而完美的 当事物宏观到一定的程度 他必须是简单而完美的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为什么地球是圆的_百度作业帮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
答案:万有引力!这问题我回答了不下十次了,哈哈.简单来说就是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山的高度不能不限高,比如地球不超过12千米,火星的万有引力比地球小所以很多山比地球上的高得多,既然山不能无限高,那么地球只能是球体,如果是其他形状那突出的地方就是山了,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山的重量超过自身支撑力而坍塌,最终只能是球体太能平衡这一点.
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既有趣也很重要的问题。 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 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例如,我国早在两千 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盖天说。古代埃 及人认识,天像一块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个方盒。俄罗斯人则认为,大地 像一块盾牌,由三条巨...
球形是相同表面积,体积最大的形状。
因为他在绕着太阳转,转的同时有离心力把多余的物质甩向太空了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