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你好,在网上看到你有03g101与11g101区别全...

师兄你好,我在百度上看到了你的提问,我希望你能帮助我一下。_百度知道
师兄你好,我在百度上看到了你的提问,我希望你能帮助我一下。
可是我也没有头绪。我的导师也是让我去学习一种软件。能麻烦你能将你的毕业设计发给我参考下麽,万分感谢!我很急,也是 汽车仪表盘模具设计我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不懂的再问他,然后叫我自己搞,麻烦你看到了给我留个电话好么,不知道该怎么弄,然后我的毕业设计题目和你一模一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你好!我的 Q 账号前五位是 25683后五位是 78666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三维算量操作技巧89-第8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三维算量操作技巧89-8
梁有效截面积为梁宽乘以梁的有效高度(“梁的有效高;53请问陈教授,03G101-1的37页和55页;03G101-1的37页和55页梁柱互锚;我想问一下,那上面有个搭接1.5lae是指梁筋的;如果柱梁直径不同.那么它们的搭接是以小的算呢,还;我现在做到顶层了,要用,请指教?谢谢;陈达飞先生回复:1、如果是“相同类型的钢筋进行搭;2、但现在问题的性质不同,一个
梁有效截面积为梁宽乘以梁的有效高度(“梁的有效高度”:当配一排筋时为梁高减35,两排筋时为梁高减60)。53请问陈教授,03G101-1的37页和55页梁柱互锚(顶层)的问题(汤仁海) 8:19:0603G101-1的37页和55页梁柱互锚我想问一下,那上面有个搭接1.5lae是指梁筋的直径还是柱筋的直径啊,还是以两者较小的呢,还是大的?如果柱梁直径不同.那么它们的搭接是以小的算呢,还是大的算啊.我现在做到顶层了,要用,请指教?谢谢陈达飞先生回复:1、如果是“相同类型的钢筋进行搭接”――例如不同直径的墙水平分布筋进行搭接,――当然可以按直径小的钢筋直径尺寸来计算LaE 。2、但现在问题的性质不同,一个是柱的纵筋,另一个是梁的纵筋,它们不是同一类型的钢筋。楼上说的“1.5LaE”是边柱外侧纵筋伸入顶梁的锚固(连接)长度,――当然应该按边柱外侧纵筋的直径来计算LaE了。54L下部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为12D(弧形梁为锚固长度) 13:59:27L下部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为12D(弧形梁为锚固长度),是否还需要满足03G101-1中33页受拉锚固长度注3.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小于250毫米的要求,请问受压的锚固长度是受拉锚固长度的多少合适??陈达飞先生回复:非框架梁L下部钢筋在支座附近不是“受拉”,所以,不必满足“最小受拉锚固长度250mm”的要求。55请问03G101-1井字梁上面的附加筋的配置?(汤仁海)
18:55:58井字梁上面的附加筋的配置,上面只有a01和a02等,这个长度和其它梁不一样,没有说明,但是画的好像是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二排),但是没有说明,所以我问一下,它们是不是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关系呀还有,就是那个下面的0.4LAE+15D的说明是不是也和非框架梁一样,那个0.4LAE+15D是用于弧形梁呢?还是井字梁都是这样呢? 还有上面说的那个A01是不是指整个的一大跨的三分之一而不是一小跨的三分之一呢?(一大跨我说的就是两框架梁或其它支座之间,而不是井字梁之间的小距)陈达飞先生回复:
1、03G101-1图集68页的“井字梁JZL配筋构造”图上没有太多的确定信息,许多尺寸都留给设计师来确定,包括你所提到的“a01”和“a02”等尺寸,绝对不是“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关系。我问过一些设计师,他们说井字梁一般按简支梁来计算,而“简支梁”的支座是没有负弯矩的,所以井字梁的支座负筋一般按构造配筋――其配筋也应该由设计师给出。2、所以,我在讲课中讲到“井字梁”时,只能给出我在实践中认识到的关于“井字梁”的一些技术要点:井字梁在施工中,一般是短向的梁放在下面、长向的梁放在上面:梁的下部纵筋是短向梁的放在下面、长向梁的放在上面;上部纵筋也是短向梁的放在下面、长向梁的放在上面。(在设计时考虑放在上面的梁的有效高度的扣减)至于两种梁的箍筋,可以做成不一样的,也可以做成一样的。可以仿照主次梁的关系来制作和安装箍筋。但是注意,井字梁并不是主次梁,井字梁的跨度按大跨计算,而不是按彼此断开的小跨计算56暗梁钢筋的连接问题 15:23:03请问:剪力墙的暗梁钢筋是否允许有机械连接接头?如允许暗梁上铁和下铁有接头,那么接头位置分别设在哪里最佳?谢谢指教陈达飞先生回复: 1、“暗梁钢筋”当然允许机械连接接头。2、“暗梁”在剪力墙墙身中的位置和作用,与砖混结构的“圈梁”类似。――你说,“圈梁”的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有没有“最佳连接点”呢?3、此时,按照施工规范,只要避开“箍筋加密区”,就可以进行纵筋连接。再问:陈教授,你好!如果暗梁箍筋按照全长同一间距设置,暗梁上铁可否设在跨中,下铁设在端部(1/3跨)?陈达飞先生回复:1、暗梁不是“梁”(即不是受弯构件),它只是剪力墙墙身的一条加强带。所以,对于暗梁来说,不要套用“梁”那种观念(“1/3跨度”等等)。2、我认为,对于暗梁,只要不是在“箍筋加密区”,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在哪连接都可以,只要错开接头的位置。――不过,对于剪力墙墙身的一个“墙肢长度”来说,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墙肢的两个端部是受力最大的区域,墙肢的中部区域受力较小,可能在此间实施钢筋连接较为有利些。57:关于剪力墙洞口的作法一些疑问??? 15:38:25PAGE 53 拿矩形洞口为例 说当设计注写补强钢筋时,按注写值补强。当设计未注写时,按每边设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切断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种类与切断钢筋相同。疑问?
如我的纵向洞口大于750 剪力墙采用12MM钢筋
怎么处理啊???即要求钢筋同类
,又要求钢筋面积不小于钢筋面积的50%呢???陈达飞先生回复:1、剪力墙矩形洞口的补强钢筋,如果设计上已经标明,则按设计师给出的补强钢筋来施工;如果设计师没有给出,则执行“缺省值”。2、补强钢筋的“缺省值”是每边2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方向被切断纵筋面积的50%――举例说明之:如果该洞口切断的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为6φ12钢筋,则洞口的上部补强钢筋采用“3φ12”,同时洞口下部补强钢筋也是采用“3φ12”――换句话说,切断了6根φ12钢筋,就“赔”你6根φ12钢筋。3、还要注意“补强钢筋”的节点构造要求(这在图集53页是看不见的):“在洞口处被截断的剪力墙水平筋和竖向筋,在洞口处打拐扣过加强筋,直钩长度≥15d且与对边直钩交错不小于5d绑在一起。” ―― 在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中,已经考虑了这些技术细节。58剪力墙外侧水平筋端部做法 13:41:33请问各位师兄: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在构造边缘端柱处是按锚固做还是按照绕过端柱搭接做?急需解答!陈达飞先生回复:1、在00G101-1图集中曾经说过允许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在转角墙柱的“拐角处”实行搭接,但是在03G101-1图集第47页中已明确规定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必须绕过转角墙柱,到另一侧和对面的剪力墙外侧水平筋搭接。青来教授明确指出:新图集发行之后,旧图集就废止执行了。2、即使是“端部暗柱(或端柱)墙”,剪力墙外侧水平筋也不能在暗柱(或端柱)外侧“抱柱锚固”,因为地震来了的时候,很可能把薄薄的一层混凝土保护层震掉,而把“15d”的锚固段崩出来。――正确的做法是:在“端部暗柱(或端柱)墙”的尽端,剪力墙外侧水平筋伸到暗柱端部纵筋的内侧扎入暗柱(即把“15d”的弯锚段扎入暗柱端部纵筋的内侧),这样就能确保剪力墙外侧水平筋的锚固质量。59请问陈青来教授:梁支座上部负筋的处理?? 12:41:21某跨的跨度小于两边支座钢筋伸出长度之和时,可否将负筋拉通(两负筋配筋相同时)?2、相邻的两跨中小跨的跨度(净跨)小于大跨的跨度的1/3时,中间支座的负筋该如何处理?按规定负筋小跨侧的伸出长度为大跨的1/3,这样的话会伸入小跨另一侧的支座??陈达飞先生回复:提的两个问题是同一类问题,即“小跨”左右支座的负筋贯通布置――也就是“小跨”上部纵筋在本跨的左部、中部、右部配筋都相同――这个问题在03G101-1图集已经考虑了,也有了一个原位标注的方法:在某跨的上部跨中进行原位标注,表明该跨的上部纵筋在本跨贯通布置。(在03G101-1图集第31页的例子中,KL1的第一跨,KL3、KL4、KL5的中间跨,都是执行这样的标注方法。)60:请问青来教授:基础梁的保护层表现在能出一个“勘误”吗? 10:41:101、看了青来教授12月8日关于基础梁保护层的一个回复:“表中基础梁数据应加以修正。在实际应用时,图集第38页已经明确规定最底层为基础底板,基础底板的钢筋已在表中明确规定(保护层)为40,而基础梁的钢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实际(保护层)将大于40。但对于高板位和中板位梁板式筏形基础梁则应按规范执行”,再对比04G101-3图集第25页,感到现在有发布“勘误”的必要。2、第25页“保护层”表中,“基础底板”的数据表现方式是好的,就是分别对“顶筋”和“底筋”列出保护层的厚度。请教青来教授:括号里面的“防水:50”也是指底筋保护层的厚度吧?3、建议“基础梁”的保护层厚度也按“顶筋”和“底筋”分别列出。你看好吗?陈青来教授回复:由于高板位筏形基础应用不多(中板位更少),所以不计划在101-3的构造详图中公布高板位和中板位的构造,而25页的通用构造主要服务于本图集的构造,且由于38页的构造中已明确梁筋在板筋之上,所以应用中不存在问题.对于低板位筏基,即便上翻基础梁中也可能有回填土,但属于无水&封闭土&,不象自然土对钢筋有侵蚀性,所以基础梁侧面及梁顶的保护层不必采用40.就目前101-3所包括的低板位筏基构造,25页不存在勘误问题,但宜以加注解的方式适时修正以求全面.另外,防水为50系指低板位的板底筋.61请教青来教授:第6页“加腋”标注的认识对吗? 19:05:021、04G101-3图集第6页关于“加腋”注写的规定:“b×hYc1×c2”,“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但是,基础梁有两种“加腋”,一种是侧腋,另一种是顶腋。第6页没有说明此标注是侧腋还是顶腋?不过,看了第33页“基础主梁梁高加腋注写图示”与第38页“基础次梁梁高加腋”的图形语言,我认为第6页说的是“梁高加腋”。――这个认识对吗?2、而且,我有这样的认识,对于“基础主梁加侧腋”,设计时,在施工图上是不必进行注写的,施工人员“自动”按照第31页“基础主梁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来进行操作即可。――这个认识对吗?陈青来教授回复:1. 对.梁高加腋是计算加腋,需要标注.2.对.侧腋是构造加腋,由施工方面实施,设计不注.62请教青来教授:关于JZL下部纵筋的布置问题 18:14:261、近日遇到一位搞了一辈子结构设计的老同志(现在搞监理工作),他说,最近有好几个工程的筏形基础是这样处理的:基础主梁(JZL)的下部纵筋和基础板的下层底筋同时放在“第一个层面”平行布置,即基础主梁下部纵筋的下面没有压住基础板的下层底筋。――这和04G101-3图集第38页的要求不一致。他说,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基础主梁(JZL)的有效高度。――请问青来教授:这样做可以吗?2、我对他说,在04G101-3图集第38页的右下图中,“钢筋层面2”是基础主梁的下部纵筋,而在它下面的“钢筋层面1”是基础板底部最下层钢筋。基础板的底筋放在基础主梁下部纵筋的下面,有助于(从面到线的)力的传递。这就好比在楼层梁板结构一样,楼板的扣筋或通长负筋压在梁上部纵筋的上面,有助于力的传递。――请问青来教授:是这样的道理吗?3、他说,要想把基础板的底筋放在基础主梁下部纵筋的下面,需要设计师的配合。否则,如果他认为基础梁的截面直接到达筏形基础的板底,那么,施工方面把基础主梁下部纵筋“往上抬高一个基础板底筋的直径”,岂不是降低了基础梁的有效高度?!――这话听起来也在理。问题是:设计师的思想要不要统一到04G101-3图集的规定上来,“基础板的底筋放在基础主梁下部纵筋的下面”这种做法是不是必须的?4、还有――到底是“设计师要配合施工方”,还是设计师应如何正确地把自己的设计思想明确地写在图纸上、以此向施工方面明确交底呢?――我多次说过,推广“平法”要抓源头,这个源头就是设计院。――青来教授,您说呢?陈青来教授回复:1可以。当采用这种钢筋分层方式时,由于板筋直径通常小于梁筋,应注意首先满足梁筋的保护层厚度,即位于同一层面(最底层)板筋与梁筋的上表面一平。2、不完全是,两种做法受力基本无区别。图上的规定比较适合梁筋与板筋直径相差比较大的情况。3、他说的对,但问题不大。基础结构的力学分析与上部结构相比有较大的不准确性,结果更宏观一些,实际测量基础结构配筋的应力通常不到设计应力的一半(甚至更小)。4、土木工程界有四大板块:基础理论板块,规范规程板块,规则构造板块,技术措施板块。这四大板块存在许多问题,如各板块自身的问题、板块与板块的关系问题,等等。你提的问题是其中的一个小问题或者是问题的一个小的方面,现在将其继续“糊涂着”尚无碍大局。63请青来教授解答梁腰筋的设置问题 16:57:431、一直有不少人问梁腰筋(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的设置问题:是不是“要么不设置,要设置就至少是两道”?2、现在03G101-1图集第62-64页是要求“小于等于450设置”腰筋,又要求腰筋“间距小于等于200”,则只能是“至少是两道”了。3、有没有“只设置一道腰筋”的情形?4、梁的侧面构造钢筋是不是不须经过计算,而只根据梁截面高度来决定其根数的?5、我最近看到一份图纸,梁高为600,只设置“G2φ12”――即每侧一道构造钢筋。对不对?6、还是那份图纸,另一个梁,梁高为900,却设置“G14φ12”――即每侧七道构造钢筋。是不是太密了?对不对?7、该图纸在另一个梁上设置抗扭钢筋的时候,梁高也是900,却设置“N14φ12”――即每侧七道抗扭钢筋,直径和上条所述的构造钢筋(只是锚固长度多一点儿)。对不对?8、还有,“φ12”当抗扭钢筋,直径是不是太小了一点,换成直径大一点的钢筋(根数少些),好不好?陈青来教授回复:1、 G101-1中的规定取自GB《混规》10.2.16,这个规定值得再研究,尤其是规范中用词为“应”字更值得再考虑,其中配筋截面面积要求根本不适用于宽扁梁。但是,由于2000新规范刚推出,宜先让实践和时间作出评判。2、问题有误:是“大于”而不是“小于”。按规定是“不配则已,配则两道”。3、有。工程师有权决定仅配一道,规范对间距的规定用词为“宜”。4、要经过计算,规范规定:“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有效截面面积的0.1%,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5、无对错之分,按设计即可。6、工程师系根据梁所受扭矩配置,因不知其实际扭矩,所以不好评判。7、同上条。8、要根据实际梁的高宽比综合考虑,采用小直径钢筋并非不妥。“柱筋宜粗,梁筋宜细”。64请陈青来教授回答 15:04:341、 关于在图集54页图示中,某一跨梁的Ln/3中分别有两个搭接LlE,请问这二个搭接是那根钢筋的接头啊?究竟是指上部无通长筋,架力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位置?还是指上部通长筋采用两次绑扎搭接的位置?2、还有“当支座上部纵向钢筋与通长筋直径相同时,也可在跨中1/3范围内采用一次性连接”,请问一下是不是在1/3的范围内也能有一个连接接头啊?不能有两个或以上的接头(我这里指绑扎搭接接头)?陈青来教授回复:1. 是通长筋的跨中部分与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连接.2.当通长筋直径与支座上部非贯通筋相同时,由两端非贯通筋再向跨中延伸在跨中1/3范围任意位置连接一次即可.65关于--墙体顶部暗梁钢筋的做法 13:29:54陈教授,再请教一下:墙体顶部的暗梁的宽度与墙体宽度相同。那么,暗梁的顶部钢筋是否应该做在墙体竖筋的顶部弯折端上面?陈青来教授回复:暗梁箍筋与墙竖向筋在同一竖向层面,纵筋在墙竖向筋的内侧,因此顶筋与墙竖向筋的水平弯钩在同一水平层面。66剪力墙的几个问题 22:06:05请问陈老师:1、在剪力墙结构中,墙立筋离暗柱钢筋多少距离开始布置第一根钢筋?2、在剪力墙中,如两暗柱的净距为100(或者为50,150,200,250),而立筋间距为@200的时候两暗柱间是否设立筋,如果设立筋时几根?陈青来教授回复:1、1/2墙竖向分布筋间距。2、两暗柱距离大于或等于1/2墙竖向分布筋间距时设置。 67上柱钢筋比下柱钢筋直径大时能否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20:53:12陈达飞先生回复 1、“上柱钢筋直径比下柱大”,应该按03G101-1图集第36页的图2来施工。2、不同直径的钢筋如果只差一个级差,是可以进行焊接连接的(包括“电渣压力焊”)。 qlchen教授还给出了具体做法: 20:57:50(xj
余姚)请教请教陈教授:当柱子下部钢筋与上部钢筋直径不相同时,施工中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时如何做到柱子钢筋中心对齐?或者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22:43:31(qlchen):可在较细直径的钢筋上加外径与较粗钢筋直径相同的铅丝套环.但应注意两根钢筋直径相差最好不大于一档.68那请问陈教授筏板基础箍筋间距问题?
9:07:32那请问陈教授,我们这里是1m的筏板基础,应该是2还是3根箍筋呢?图集中基础第一排钢筋与基础顶的距离是多少?最下一排钢筋与基础底的距离是多少?还有在端柱、暗柱中,复合箍筋是有几个箍组成,只有一部分重合,是不是都得做上?陈青来教授回复:你问的是不是柱插筋中的箍筋?1m厚筏板基础设两道,上边一道距基础顶与下边一道距基础底可采用≤250(半个间距)。端柱、暗柱上柱的复合箍应为大箍加小箍,其基础插筋的箍筋仅用大箍即可。68:[问题] 圆柱型柱子的箍筋做法 21:13:06圆柱型柱子的箍筋是应该做成螺旋箍筋,还是做成一个个圆环呢?陈青来教授回复:螺旋筋好.69焊接连接的问题----------兼祝陈教授2005万事顺意 16:29:57陈教授:图集号为03G101-1,36页,焊接连接详图中,楼面以上第一个焊接点的位置是否必须同时满足图中三个条件,既:
RHn/6;RR500 谢谢!陈青来教授回复是的。构造要求是“三控”。顺祝新年快乐!70请教青来教授:基础主梁顶部贯通纵筋的连接点问题 17:40:561、对于基础主梁顶部贯通纵筋,04G101-3图集指出,在柱中心线两侧Lo/4范围内为“连接区”,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在这个宽度为“Lo/2”的区域内,顶部贯通纵筋的连接效果都一样?――是否可以在“柱中心线”的位置上设置连接点?2、当“某跨”的顶部纵筋直径大于邻跨顶部纵筋,该跨的顶部纵筋也是在“柱中心线”的位置上设置连接点?――还是伸到柱另一侧,在邻跨与直径较小的邻跨顶部纵筋连接?――这两种连接方案哪一种较好些?陈青来教授回复1、效果肯定不绝对相同,但均能满足受力要求;在柱中心线设置应是理论最佳位置。2、在柱中心线较好,因钢筋用量相对较少。71请教青来教授:LPB底部贯通纵筋的连接区的位置问题 15:21:211、 04G101-3图集第39页关于“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 只标注了一个“≤Lo/3”,并且“图形语言”表明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的端部与“底部非贯通纵筋”的端部相连。――现在要问:钢筋下料或工程预算时,“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可以取定为“=Lo/3”吗?2、如果与基础主梁或基础次梁相比,上述论点是不对的,因为基础梁“底部非贯通纵筋”的单侧延伸长度为“Lo/3且≥a”,这里的“a”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所以基础梁“底部非贯通纵筋”的单侧延伸长度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因此,基础梁“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的长度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这是基础主梁或基础次梁(第28页和第36页)不同于LPB(第39页)的地方。3、现在要问:LPB“底部非贯通纵筋”的单侧延伸长度是否也和基础主梁或基础次梁一样,可以用“Lo/3且≥a”来确定?4、或者说,“第3条”不成立,LPB“底部非贯通纵筋”的单侧延伸长度是由设计师来确定的,那么,对于设计师有没有这样一个约束:LPB“底部非贯通纵筋”的单侧延伸长度必须“≥Lo/3”?5、(紧接上问)如果设计师给出了LPB“底部非贯通纵筋”的单侧延伸长度,那么可否认为,本跨的LPB“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的长度等于跨度减去本跨左右端的“底部非贯通纵筋”单侧延伸长度?陈青来教授回复1、不完全如此。“底部非贯通纵筋”的单侧延伸长度有可能大于Lo/3,该“长度”之外为底部贯通纵筋连接区。2、是。3、不可以。4、没有这样的约束。因为当矩形板区的两向跨度不同时,长向跨度上的底部非贯通纵筋单侧延伸长度通常根据与其正交的短向跨度来定。5、是。71请问陈教授:03G101-1第37页上柱顶钢筋锚固的问题?(汤仁海) 10:55:551、 在37页左上图中,下面标注:“其余柱外侧纵筋伸至柱内边弯下”是不是说比如柱边有8支钢筋,而与此相锚的梁只有4支的话,那么我所要做的“长角”只要做4支,别外的4支不要锚入梁里面呢(假设柱梁同宽)另外的4支只要做那个“下弯8D”的勾呢?2、同页上面的和那个柱顶部第一层,还有第二层是什么意啊,为什么柱筋还有两层啊?是不是外皮包过来的算第一层,面里面的由于外皮包过来了压在下面算第二层啊?也就是说如果我下面说行不错的话,那个“长角”和弯8D的是外侧的,算第一层。其余的靠梁一侧的算第二层啊?3、另外靠梁的一侧柱纵筋能不能向梁一侧弯呢?都往柱子里弯那样筋也密了,可不可以往梁里面弯呢?这几天每天都在干活儿,所以问题也就多了些,呵呵,不要嫌烦啊!陈青来教授回复1、不是。“其余”是指8根筋的不少于65%(6跟)伸到梁里去后,余下的两根。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三维算量操作技巧89等内容。 
 三维算量 2006 版算量技巧汇总一 2008 年 8 月 1 日最新整理 三维算量 ...目的就是误操作, 导致撤销困 难,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   清华斯维尔算量高级技巧 38页 免费 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中级... 3页 免费...答:可在[工具--算量选项]中的[构件选项]页来设置半径,在[构件颜色]页的...  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软件操作技巧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软件操作技巧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三维算量使用技巧一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介绍斯维尔三维算量软件的技巧,通过学习,可少走许多弯路。揭秘造价三维算量使用技巧(一)题记: 本专栏是一个...  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软件操作技巧(二) = 2.1 布置垫层:  y8-2WNW}[ 在三维算量界面中,不论是在菜单命令内还是在工具栏内,都找不到垫层布置的命令和工具...  答:双挑默认两边标注是三维算量 2010 增强版修改之后的标注格式,也就是使用新的板筋布置截面的版 本。三维算量 2008 版和 2010 普通版都是显示一个总长。 25...  .楼层设置原则?设置原则:1、以结构标高定位。 2、基础不单独设置一层,与相邻...张 CAD 内,这种情况下为加快导 . 入图纸速度,可用什么方法加快导入三维算量?...  三维算量部分操作提示 是在命令栏中显示的,如果您忽视了这个问题,您也许会进行误操作,或者系统不能执行您 的命令;第二,三维算量软件的算量方法以图形算量为主,...   斯维尔三维算量CAD使用技巧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斯维尔三维算量CAD使用技巧CAD 使用技巧: 1、 三维算量左边菜单开关快捷键:CTRL+F12 2、 对象捕捉...师兄(姐)你好,我在网上看到你的回答,我想考2012年中农城市规划与设计(城镇与区域规划方向),我对这_百度知道
师兄(姐)你好,我在网上看到你的回答,我想考2012年中农城市规划与设计(城镇与区域规划方向),我对这
专业不太了解,有人说这个专业太空洞,麻烦您给予指导,谢谢
我自己是考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的,当初城市规划与设计也是了解一下,要是想考就好好准备一下吧,一般中农大都比较难考吧,尤其是外校的~~~~~是这样的
提问者评价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4条回答
城镇与区域规划方向——这个方向清华和同济的比较好,偏理论兴趣、志向和专业相结合 理智选择吧专业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提问者采纳]
城市规划的专业涵盖太广泛了,所以如果不了解它那个学校的教学方向很难判断,如果是本科,建议向学校了解专业的具体方向不过城镇与区域规划在国内估计多半是理论方向吧,如果说是想学习实践方向的建议考建筑的老八校,在规划方向上又应该以同济,清华和华南理工这几年稍微突出一点;如果是想学习理论方向的,南大武大中大几个综合性大学的地理、规划学院还是不错的;另外农业林业大学应该有专门的园林规划也是可以考虑的
首先哦 是学姐、、
这个专业一般都是五年制的
然后有些是前两年学建筑设计 有些是前三年学建筑设计
之后再开始学规划
学美术 学计算机辅助设计 各种绘图建模类被学软件和自学软件 学画法几何
学建筑设计 学规划设计 学各种建筑史城市建设史
大二之后的某些课不清楚不列举
各种实地参观考察各种外出写生 暑假也会到别的城市写生个半月啥的 我们专业是直接就叫城市规划
应该跟你的有没有什么微小差别
那我就说说城市规划啦
估计说这个专业空洞的是着重于“规划”这两个字了
其实不是的
只是说是一种比较宏观的范围比较大的设计
但建立在你设计理念基础上的却是很多微观的元素 怎样设计一个空间更人性化
更有发展空间 一期建设 二期建设之类之类的
要调查很多考虑很多啦。。。
我国对城市规划的定义是“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其实照我的理解来说
就是让一个城市怎样更好的经济、文化发展,,,然后把你的想法表现在图纸上外加文字说明技术指标之类、、其实这些说起来蛮理论的
但做起来很复杂的
你要作图来表现设计啊很麻烦的
想象一下周末早上去设计教室晚上宿舍关门前回或者整夜就呆在教室赶图
我相信你绝对不会说它空洞了、、或者之后高年级了整天在电脑前弄CAD
画各种平面立面剖面图 画各种透视图外观图
你也不会说它空洞了
好吧同学我激动了 对于一个正边放音乐边赶图的人来说精神还是有些紧张和变相亢奋(愤慨)的、、、、、、
我现在还在大二啦
还没开始学规划 讲起来还很不到位 毕竟还没亲身体验过,,,
现在还在做建筑
每学期两个设计 累死掉 平时熬夜 一到教图就通宵
你要是想学这个的画做好熬夜的心理准备哦
学设计的孩子都伤不起啊有木有!
不过平时学习还是很丰富多彩的 反正我自己挺喜欢这个专业
反正这个专业还好啦
就业前景也还行
而且多动手多思考多好啊 想抄袭都没法抄袭 是吧
毕业后看你往哪方面发展了 偏理论还是偏设计
设计的话一般到规划院设计院啊啥的 更多的应该是做些小区域的规划吧
这我不太清楚
反正 不空洞绝不空洞 PS:我刚刚跟宿舍的说有人说这专业空洞
她们立马急了:“谁说空洞谁来帮我画图撒!” 反正想学就来吧
这专业不错的
你要是女孩子
就别来了别来了
女孩子家弄这个造孽啊找罪受
注定以后没的美容觉睡了、、、夏天外出写生也没手打伞、、
你好,我是师姐,我最后没有考中农的这个专业,一是难考,二是确实这个专业比较泛,涉及的领域太多,所以还是选了比较专一的学科,考了华农的地信专业。。。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3g101与11g101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