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的时候,赤道低气压带为...

为什么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如题……_百度作业帮
为什么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如题……
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嘛.以北半球为例(我以前学的时候说南半球没有“热带季风气候区”,不知道现在的教材怎样说),观察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纬度范围.赤道低气压带大概是在南北纬10度内的,信风带大概是在南北纬10到25度.而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5-25度.你想想:
当北半球在6、7、8月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那么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不就要北移吗?这时候,信风带移动到较北的地方,不能在北纬15-25度中占主导地位了,而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了该区域,形成了多雨的季节.(雨季)
当北半球不在6、7、8月时,这时候太阳直射点已经离开北回归线有一定距离,使得信风带仍然在北纬15-25度中占主导地位,赤道低气压带就不能控制该区域了,从而形成了干旱的季节.(旱季)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986.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若地球不倾斜,端正地绕着太阳公转,世界还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_百度作业帮
若地球不倾斜,端正地绕着太阳公转,世界还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
极点会永远是黑夜,太阳直射点与赤道成90度夹角,不会移动与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会没有四季变化,温带季风气候会消失,温带海洋性气候也会改变.草原气候,沙漠气候不会有干湿季节.四季递变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现在分析一下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在不同季节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处于极昼,南极处于极夜;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南回归线以南则小于平均值.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北方的地平圈上.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升起于正东方,降落于正西方.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南半球处于夏半年.在此期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都同上述情况相反.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南方的地平圈上.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极昼带逐渐缩小;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极夜带逐渐缩小.北回归线以北太阳高度一直在减小,南回归线以南则在增大.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出升方向由东北变为东南,降落方向由西北变为西南.秋分日由正东升起,正西降落.从冬至经春分到夏至,北半球由冬半年变为夏半年,南半球由夏半年变为冬半年.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和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上述情况相反.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的方向由东南变为东北,降落方向由西南变为西北.从冬至到春分和从夏至到秋分,全球各地昼长都向平均值(12小时)接近,极昼、极夜的范围都逐渐缩小.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太阳高度都在向平均值接近.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方向逐渐接近正东,降落方向接近于正西.从春分到夏至和从秋分到冬至,全球各地昼夜长短都在向极值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都逐渐扩大.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的太阳高度也趋向极值.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落的方向,分别向东北、东南和西北、西南移动.由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较复杂,所占篇幅较多,我们没有充分地说明,读者自行总结出规律来也是不难做到的.在分析的时候,最好能分成几个阶段来进行.例如,在北半球,可以从春分到太阳直射该地算做一个阶段,再到夏至为第二个阶段,夏至以后到再次太阳直射为第三个阶段,以后可以把到冬至作为下一个阶段,由冬至到春分是最后一个阶段,太阳完成了一次回归运动.每个阶段昼夜长短、太阳高度、太阳的升落方向及正午时太阳的方向(例如,北半球夏至时,太阳在正午时位于天顶以北,冬至时则在天顶以南),等等,都有较大的变化.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 下载
 收藏
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费浏览,需要的朋友请看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 温馨提示: 如果是文档下载方面的问题,请联系QQ:,竭尽全力为您服务!!!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3_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22:42:5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3_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PPT
官方公共微信赤道低气压带就是在哪呢南纬七点五到北玮七点五吗0然后我们所说夏季北移是移多少度呢!_百度作业帮
赤道低气压带就是在哪呢南纬七点五到北玮七点五吗0然后我们所说夏季北移是移多少度呢!
是这样的,赤道低气压带是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但是赤道及其南北纬10°之间,都处于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或者影响之下.夏季北移,到夏至(6月22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赤道南部的赤道低气压带刚好移到赤道及其以北,冬至日12月22日)时相反.移动的纬度为5°左右.但是要强调的是!其影响范围不只限于这个范围!希望对你有些许帮助.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