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胶印中黄墨的流动性很差 在海德堡印刷机机...

新收录《英汉印刷与包装词汇手册》内容
当前位置: >
如何减少印刷墨皮
【内容提要】胶印中产生的墨皮是困扰胶印生产人员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那么,其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怎样消除?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印刷工作经验,列举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处理办法,供同行参考。
  中产生的墨皮是困扰胶印生产人员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那么,其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怎样消除?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列举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处理办法,供同行参考。
  1.油墨本身质量有问题
  一般来说,油墨出厂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墨皮;油墨密封不好,导致空气进入,也容易产生墨皮。由油墨导致的墨皮故障在印刷生产中表现为墨皮大量不停的出现,即使每次都停机处理,一开机后,仍然会马上出现,也没有减少的痕迹,而且在清洗墨辊再重新打墨后,墨皮仍然没有减少。
  处理办法:更换质量更好的油墨,且需要提醒库房人员注意油墨的生产日期,避免买入过期油墨。
  2.活件带有大面积实地或墨色较重
  一般在印刷大面积实地活件和墨色重的活件时墨皮经常出现,但不能遇到墨皮就一味的停机处理,长版活如果停机多,则印刷速度上不去,产量肯定会受影响;而短版活停机次数多,则整批活件的墨色很难保持一致,致使活件质量明显下降。
  处理办法:在油墨中加入添加剂以降低油墨的黏度;控制好车间的温湿度。
  3.印刷机停机时间过长
  印刷过程中如果因等客户定色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停机时间较长(一般在半小时或一个小时以上),也易造成墨皮故障。因为现在大多数印刷企业使用的是快干油墨,油墨在墨辊上容易干燥,印刷机长时间停机后重新开机印刷时很容易产生墨皮。
  处理办法:若停机时长需超过10分钟,可低速运转印刷机;若因设备故障等原因不能运转印刷机,则可在停机前给每个色组墨辊上滴少许调墨油,或者喷少许油墨防干剂,以稀释油墨。
  4.印刷车间温湿度不达标
  印刷车间温度应控制在20~24℃,湿度应控制在60%~70%。印刷过程中温湿度较低时(尤其是北方的秋冬季节,车间缺少空调和加湿器的情况下),油墨黏度大,流动性很差,容易产生墨皮。但室温高于26℃时,加上机器运转产生的热量,墨斗中的油墨表面变得更容易干燥,如果1小时内不搅动墨斗中的油墨,其表面就会产生墨皮,这些墨皮很可能随着墨辊的转动转移到纸张上,给印刷带来不便。因此,在温度高的夏季,要对印刷车间进行降温。
  处理办法:保持印刷车间温湿度恒定,使其达到印刷要求;若油墨黏度较大,可适量加入添加剂,以增加其流动性,减少墨皮的产生。
  5.印刷压力过大
  在印刷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印刷压力,否则极容易产生墨皮。笔者在印刷生产中曾遇到过这样的现象:用布擦拭印版上的墨皮时发现,布上全是一些反光的小鳞片状的东西,经仔细观察,判断其为铜版纸表面的反光物质。究其来源,是因为印刷压力过大导致纸张表面被严重剥离,这些从纸张上剥离下来的东西很快被转移到印版上,与油墨混合,产生大量墨皮。
  例如,双面印刷中,在翻身印刷时由于活件背面油墨量大没有完全干燥,在压印滚筒上或多或少会粘上油墨(这种现象叫做堆压印),如果不调整好印刷压力并及时清理压印滚筒,就会造成橡皮布上的油墨转移到纸张上时的压力过大,剥离时,造成严重的纸张拉毛现象,纸粉纸毛等与油墨混合,导致印刷时印版上的墨皮特别多。
  处理办法:在印刷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印刷压力,对不同定量的纸张,印刷压力应有所区分。遇到容易堆压印的活件时,应勤检查、勤清理压印滚筒,或者用布给压印滚筒抹一层防止油墨堆压印的&后炮膏&。
  6.纸张裁切不好
  如果裁刀钝,纸张裁切后,纸堆侧面的纸毛会较多,印刷时容易引起墨皮故障。这是因为印刷时纸张在飞达处是连续式输纸,每张纸的叼口都与前一张纸的表面接触,如果纸张裁切不好导致纸边掉粉掉毛,那么在输纸过程中,后一张纸叼口部位的纸粉会掉在前一张纸的表面被带进印刷机里,粘在橡皮布上,再通过橡皮布转移到印版上,进而形成墨皮。由于每张纸都掉粉掉毛,因此这种原因导致的墨皮故障一开机就有,且需停机处理,根本不能完成连续印刷。
  处理办法:发现有由裁切引起的纸毛纸粉较多的情况时,应及时通知裁切部门更换裁刀;在已经裁好纸的情况下,可先垛好纸后用布或软毛刷将纸堆四周的纸粉刷掉。此外,在垛纸时尽量选择纸毛纸粉多的一侧作为拖梢部位,这样输纸过程中纸张拖梢部位在前一张纸的下面,纸粉被带进机器的几率会小很多。
  7.纸张本身质量有问题
  有些纸张表面涂布不好,容易掉纸粉纸毛,引起墨皮故障,导致停机次数多,颜色的稳定性无法保证。
  处理办法:①在油墨中加入撤黏剂,减小其黏度,增加油墨的流动性。②倒色序。比如品红色与黄色实地叠印,可将黄墨放在品红墨前面、将品红墨放在最后一个色组进行印刷。这是因为品红墨的黏度较大,而黄墨的黏度较小,这样纸张在前几个色组首先压上黄色实地油墨,即使纸张掉纸粉纸毛但掉在黄色机组的橡皮布上,并不明显,而且黄墨黏度较低,也不容易出现纸张拉毛现象。在最后压印品红墨时,品红墨不直接与纸张&亲密接触&,而是压在黄墨层上,这样墨皮会减少很多。③如果纸张质量太差,掉粉掉毛多,会使橡皮布在压印过程中表面凹凸不平,久而久之损伤橡皮布,遇到这种纸张应更换。
  8.人为操作不当
  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墨皮故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工作人员接班时往墨斗里加入掺杂了墨皮的旧墨。
  ②印刷过程中工作人员搅墨不勤导致墨皮产生,尤其是夏天更应该勤搅油墨。
  ③在印刷完使用胶版纸的活件后,要换墨量大的活件时,未清洗墨辊就重新打墨。因为胶版纸容易掉粉掉毛,这些纸粉纸毛会粘到墨辊上,换活后,会产生大量墨皮。
  ④印刷过程中由走纸不当造成的烂纸没能及时取出,粘在橡皮布上卷进墨辊里,最终纸片处理不干净、墨辊清洗不干净会导致印刷时产生大量墨皮。
  ⑤上一班组下班时墨辊清洗不干净,致使少许油墨残留在墨辊上,时间长了干燥后,下一班组在印刷时容易出现墨皮。
  解决办法:生产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生产,互相协作。
相关文章:
看过本文的读者还看过:
||||||||||
资讯速递 专栏热文 技术文章
热销图书 热销设备 热卖耗材
¥26.00¥36.00¥28.00¥39.00¥39.00¥25.00¥25.00¥45.00¥45.00¥31.50¥23.00¥23.00
¥23.00¥29.18¥29.18¥400.00¥400.00¥150.00¥150.00¥26.00¥26.00¥180.00胶印油墨的分类和介绍 PDF分类,介绍,胶印,PDF,胶印油墨,油墨的,分类油墨,油墨介..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胶印油墨的分类和介绍 PDF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当前位置:
胶印中几种常见的油墨辅助剂
作者:修澄 来源:修澄
(本文为必胜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转载必纠)
  在胶版印刷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印刷问题,其中有很多印刷问题的解决途径是,通过在油墨中添加不同的辅助剂来实现的。另外在工艺条件、承印物材料、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发生变化时,我们也会经常通过在油墨中添加某类辅助剂来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因此,了解不同辅助剂在印刷油墨中能够起到的作用,以及熟练的掌握其使用方法、规律是十分必要的。在下面的文章里面我们将对几种比较常见的辅助剂进行一些介绍。
干燥性调整剂
  由于我们在生产中会经常遇到油墨本身的干燥性能和我们希望得到的不同,因此我们会常常用到干燥性调整剂。干燥性调整剂一般可分为两种,促干剂和防干剂。
1.促干剂。促干剂俗称燥油,也有直接称为干燥剂的,在生产中如果遇到印刷速度快、承印物表面吸收性差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墨层干燥速度慢或背面蹭脏现象的时候,经常会向油墨中添加适量的燥油。
燥油的主要成份  燥油的主要成份是钴、锰、铅等金属的有机酸皂类。
燥油的催干原理  燥油的催干原理,并没有被很明确的定性,至今仍然被广泛的争论。下面两种是相对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第一种,油墨中含有干性植物油,在干性植物油中常常会残留一些容易被氧化的磷脂类物质,这类物质在油墨的干燥过程中会优先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导致油墨中的干性油由于“缺氧”而降低干燥速度,当加入燥油后,燥油中的金属被还原成低价,而使磷脂类被氧气氧化前就已经被氧化,失去了“抗氧”作用,因此能够有效的降低油墨的干燥时间。第二种解释为,能够促进游离基生成,在氢过氧化物生成阶段,由于氢过氧化物很不稳定,会在钴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生成游离基,而钴离子本身并不会变化仍能继续作用,形成活泼游离基则会继续发生聚合反应。
燥油的种类  白燥油:其主要组成为铅、锰、钴的皂类,其特点是能够使油墨从内到外干燥。白燥油在使用中可单独使用也可和红燥油混合使用。白燥油的加放时间应当掌握在开印前加入,否则会由于加入时间过长而结膜或胶化。另外由于白燥油中有害金属的存在,在对食品包装的印刷中不能使用。  红燥油:红燥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钴,催干性能极强,其催干过程为从表面开始催干用量过多还会导致油墨在印刷机上结膜。另外由于红燥油本身的红色会对油墨的色相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使用中要谨慎(具体用量见下文)。  新型干燥剂:由于其不含有有毒的重金属,使用效果也较前两种更理想,因此正在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
燥油的用量  通过上面对原理的一些分析,我们会发现,燥油在油墨干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促进,而非改变油墨干燥的性质。另外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会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油墨中的燥油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当燥油加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再起到任何良性作用,反而会由于燥油中重金属的乳化作用导致油墨过度乳化,聚集在油墨中的水颗粒和水膜的抗氧作用会导致油墨进一步的缓干。
那么在油墨中加多少干燥剂能够很好的满足要求呢?见下表
防干剂也称抗氧剂,有时会由于环境温度过高,或油墨本身的干燥性质过强,为了防止油墨在印刷机上氧化,影响油墨传输,而在油墨中适量的加入防干剂,能够对油墨的干燥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其主要成分为强还原剂(对苯二酚、邻苯二酚等),能够在油墨接受氧气前被优先氧化。防干剂的用量要严格的控制在1%以下,否则对印刷反而有害而无利。由于防干剂在印刷中的使用并不是很多,因此在此不作过多的介绍。
流动性和粘性调整剂
流动性调整剂是用来调整油墨的流动性、粘着性(TACK)和粘滞性(VISCOSITY)的辅助剂。
常用的此类辅助剂有:
1.撤粘剂。撤粘剂是一种膏状物质,主要成分为铝盐(如硬脂酸铝、八碳酸铝)、亚麻油、低黏度醇酸树脂以及石蜡油。撤粘剂稠而疏松柔软,没有黏着性。撤粘剂在油墨中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油墨的黏着性(TACK值),而不改变其流动度。在平版和凸版印刷过程中,如果由于纸张的表面强度低、耐水性差、以及油墨的黏着性过大等原因导致纸张拉毛,而出现糊版、堆橡皮等故障,适量的添加可得到改善。另外要注意撤粘剂只会改变油墨的粘性而不会改变油墨的流动度。当油墨的流动度在32mm以上,同时黏度又过大时,使用膏状的撤粘剂可以保证油墨的身骨,保持网点的孤立完整。
撤粘剂的使用:撤粘剂在使用中尽量不要超过5%,如果使用过多反而会在油墨的墨层表面形成一层蜡层阻碍油墨的正常传递、阻碍油墨和氧气的接触,同时也会由于其本身的疏松特性会降低油墨的内聚力,也容易加剧油墨的乳化。这无论对于油墨的光泽还是干燥速度都没有好处。因此要严格的控制油墨中的撤粘剂的使用。
2.六号调墨油
成份为干性植物油和高沸点石油溶剂的混合物。六号调墨油在油墨中的使用可同时降低油墨的黏着性和提高油墨的流动度,在机器墨辊干燥传墨性能不好时,六号油的适量加入可以明显得到改善。
六号油的使用:六号油的使用并没有明显的比例限制,在使用中大多是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加放。但六号油的过量加放会使油墨在印刷品上的固着变缓,使印刷品出现背面蹭脏、以及由于油墨过稀而在印刷品表面出现过分渗透,和表面晶化等问题。
3.稀释剂(高沸点油)
其主要成分为高沸点石油溶剂。属于矿物型调墨油,在油墨中的加入能够降低油墨的黏度、提高流动性,而不影响树脂油墨的快固着能力。
矿物型稀释剂的使用:由于矿物油型稀释剂和油墨中的树脂具有可溶性,又具有不溶性(释放性),因此加入时应在搅动下逐渐加入,避免树脂析出。一般稀释剂的撤粘效果不错,一般加入1%可以降低一个粘性单位。关于使用中的用量的注意同上。
4.0#调墨油(0号油)
是调墨油的一种,其成分和油墨中本身的连接料相似,所以调墨油的应用仅仅对油墨的物理性质(流动性)有所改变,而0#调墨油的作用正是要提高油墨的内聚力。
当出现以下一些情况,需要在油墨中添加0#调墨油
①需要提高油墨在纸面的固着力,使印迹结实并增强牢固度;
②控制油墨乳化和克服浮脏;
③减少连接料在纸上的渗透,防止油渗、粉化,增加印品光泽。
④用来克服堆版现象。
0#调墨油的使用:由于0#调墨油的黏度很大,故在和油墨混调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困难。应该用墨刀将厚调墨油拍打透彻,然后将要调的油墨取少量加入调墨油,然后继续拍打,在调入油墨当中,充分搅拌。
色调调整剂
1.冲淡剂(撤淡剂)
冲淡剂的使用是冲淡印刷油墨的颜色而保持其粘着性。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铝、干性植物油、酚醛树脂、蜂蜡、高沸点煤油等材料构成。是一种油膏状的透明物质,专门为亮光树脂油墨配套设计的产品,作为颜色调整剂使用,具备优良的光泽和良好的印刷适性。
冲淡剂的使用:冲淡剂在和油墨的调配过程中并没有比例限制,具体的比例要根据所要得到的油墨的色调来决定,在极浅色油墨的调配过程中要注意调整顺序,应当把少量的油墨想冲淡剂中加放,会使调配操作更方便和准确。
2.透明油(维力油)
维力油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聚合油。具有良好的印刷性能一般同树脂油墨混用,除能对油墨的色彩饱和度有所降低,还会有效的减少玻璃化问题,用量不要超过1/3,在印刷最后一色时尽量不要使用维力油,以免降低墨层光泽。
尽量避免在快干亮光油墨中使用维力油,否则会造成墨层失去光泽,降低干性,甚至引起胶化,等弊病。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使用,因为白油墨本身颜料颗粒较粗,印刷适性不好,在印刷过程中非常容易堆胶皮、糊版、乳化,使用白油墨调配的淡色墨,在印刷中总让人很头疼。但有时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比如需要比较厚实的、遮盖力比较好的淡色墨层时,也需要使用。为改变印刷适性,我们也常常将白油墨和亮光浆一同混合使用,即能够保持白油墨特有的性质,也能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同时对提高油墨的光泽度和附着力也有一定的好处。
具体使用方式同冲淡剂的用法。
亮光浆主要成份为高级合成树脂、精制干性植物油、成胶剂与溶剂等原料,经高温炼制而成,为透明油膏状浆体。主要应用于快固亮光胶版油墨的冲淡,但也可各类油型树脂胶、铅印油墨作冲淡用,常被用作提高油墨光泽的优良辅助剂。
相对于以上的辅助剂亮光浆具有以下特点:
①能使冲淡后的油墨具有较好的印刷适性。
②经过亮光浆冲淡的油墨,能具有光泽强、干燥适中和印件网点清晰的特点。
白油是由碳酸镁、硬脂酸、聚合油等原料经加热混合后乳化而成的一种冲淡剂,为乳白色半透明油墨状膏体。其印刷适性并不好,但白油最大的优点在于价格便宜,所以白油经常作为印刷厂调配低档浅色胶印墨用的冲淡剂,所调成的浅色墨有时也在印比较好一点的印件上用来打底。
  由于油墨本身在出厂前就为按照科学配方配置而成的,每种成分都经过了比较严格的检验。而且油墨的各成份间存在平衡,外来组份的加入势必打破原有的平衡,使油墨品质受到影响。在使用油墨添加剂过程中切忌盲目,而且一定要遵循“添加剂尽量少加,能不加就不加”的原则,轻易不要相信各种添加剂上面所提供的优点。
当然适量的科学的对各种添加剂的使用能给印刷工作和印刷质量带来很多好处。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关注过以下新闻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
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
中国经济的景气指数由6再次下滑至-4.3,通过对近五期的…
资讯Eletter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世界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世界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说明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还没有其它同学作出答案,大家都期待你的解答点击查看答案解释还没有其它同学作出答案,大家都期待你的解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调墨油在普通纸印刷中的作用是提高油墨的流动性-中国喷码机网
调墨油在普通纸印刷中的作用是提高油墨的流动性
时间: 10:09:20
来源:中国喷码机网
添加人:admin
  包装印刷通常一些胶印工最烦的就是印刷铝箔卡纸了,因为印刷铝箔卡纸时经常会出现油墨在墨辊上干燥过快、印到纸上后又干得很慢的问题而我们希望的是油墨在墨辊上干得慢一些印到纸上后尽量干得快一些。  如果车间温湿度和版上的水分控制得合适那么油墨里可以什么都不加就直接用。有的时候需要在墨里加一些助剂夏天可以不加,特殊情况可以少加点,而冬天则尽量多加一点因为冬天油墨的流动性不好。总之,加不加助剂、加多少。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所加助剂一般都为燥油、克载剂、调墨油、玉米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普通的6号调墨油千万不可以加,印第一色时就连红燥油也不能加。因为6号调墨油在普通纸印刷中的作用是提高油墨的流动性但却使油墨的私度降低了。所以6号调墨油不能用在合成纸油墨中。  在进行铝箔卡纸第一色印刷时。百分之八十都要加白燥油,但不要加红燥油。加燥油的目的是使第一色印刷墨层尽快干燥以便继续印刷下一色。如果生产周期允许的话,不加白燥油也可以。之所以可以加白燥油而不能加红燥油。是因为白燥油可促使油墨自里向外干相反,红燥油却会使油墨从外向内干,结果墨层表面干了而里面却没干。白板纸等有一定吸收性的纸张有能力吸收墨层内部未干的油墨连结料。而铝箔卡纸则没有这个能力。
暂时没有留言
本周资讯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德堡印刷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