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请教一个关于水蒸气液化常见放热反应的问题

我想请教一个关于水蒸气液化放热的问题高温水蒸气在遇到它所处环境沸点以上的温度时会冷凝成水吗?是不是水蒸气不论处在什么温度,只要有放热就会液化?还有个小问题,水在真空中的沸点是多少?_百度作业帮
我想请教一个关于水蒸气液化放热的问题高温水蒸气在遇到它所处环境沸点以上的温度时会冷凝成水吗?是不是水蒸气不论处在什么温度,只要有放热就会液化?还有个小问题,水在真空中的沸点是多少?
不对完全气化(不存在沸点)
真空中没有气压,根据压强越低,沸点越低,应该在真空的过程中水就气化了,我们是看不到液态水的吧。
据我了解,水在真空中沸点大约为32℃,但我不确定
我想知道你是从哪里了解的这个沸点呢?32度对水来说貌似不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啊,当前位置:
>>>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在这..
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如水是374℃、酒精是243℃,氧是-118℃、氢是-240℃.由以上可知: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___和______,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的氧气是______态.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医院急诊室的温度高于氧气的临界温度,故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气态.故本题答案为:降低温度,加压(压缩体积),气.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在这..”主要考查你对&&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特点:液化放热。 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当气体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其中温度降到足够低是指气体的温度下降至沸点或沸点以下。小同的气体液化的温度不同。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分离物质。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大多数的气体液化,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煤气以及气体打火机用的燃气,就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们液化,必须同时降低温度才行。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过程要放热。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温升高是利用液化放热来完成的。“白气” 1.含义:“白气”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是看不见的。当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例如:冬天,从口中中呼出的“白气”;烧开水时从壶嘴喷出的“白气”;夏天,我们看到冰棒冒的“白气”;冰箱门打开时冒出的“白气”;飞机的白色尾气。 2.分类:“白气”现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冷物体冒 “白气”;另一类是热物体冒“白气”。尽管它们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但水蒸气的来源却不同。例如: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 (来源于冰棒之外)遇冷液化而成;烧开水时,壶嘴冒 “白气”是从壶中产生的水蒸气(来源于壶内)遇到壶嘴外附近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切记:共同的特点都是水蒸气要遇冷。
发现相似题
与“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在这..”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6723207656187053185619388557420056物理液化问题_百度知道
物理液化问题
一遇冷就会液化吗?
还有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拿到屋子里去吃? 只要水蒸气一遇冷就会马上液化成白气么,白气也随着冰棍动,液化没有速度吗, 恢复室温后冰棍不还是凉的吗,是周围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从冰箱拿出冰棍冰棍周围出现白气,当我晃动冰棍的时候,为什么白气慢慢就没有了
提问者采纳
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成无数的微小水滴,是否有足够的温差让水蒸气液化。2;还有跟气流的速度也有关,温差变小,是因为冰棍周围局部的水蒸气逐渐液化、液化肯定是有速度,水也是无色透明的,之所以看上去有白气:一个是空气的湿度即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冰棍进入室内后白气逐渐消失,它们会反射光线,还有就是其周围局部的空气温度下降,只是速度有快慢而已、是否出现白色水汽与多个因素有关。3,含量降低1;一个是温度差、水蒸汽遇冷一定会液化成水的
提问者评价
谢谢大家的答案都很好感觉还是这个比较全呵呵 以后有不会的还请教大家了
其他类似问题
物理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化有速度的,水蒸气越多(湿度大)液化就越快,为什么白气慢慢就没有了,空气中的水蒸汽与冰棍周围的温度差变小了,就是因为冰棍的温度上升了,以至于看不到&quot. 水蒸气遇冷不一定就会液化成白气,还要有一定的温度(及温度差)等因素,一般是温度越低;白气&quot,所以就不易液化(少). 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拿到屋子里去吃;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因为冰棍的冷),&慢慢就没有&是因为小水珠即&白气&离开冰棍在室温下汽化.还有,你那间屋子是不是很冷的?
你说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 不是很清楚 感觉应该是这样晃动的问题 应该是你搅动周围气体随之乱动 而水蒸气液化之后还是很小的液滴暂时漂浮在空气中 所以随着空气乱晃
液化有速度但应该是很快 一瞬间的第二个问题还是你自己解决了 冰也是有温度的 冰箱里刚拿出来的和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冰棍温度还是有差距的 是不是后者会表面变软变化呢?另外水蒸气和空气湿度有关,会不会跟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变化关联我就不大清楚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水蒸气液化时向环境放热 该变化是放热反应么?_百度作业帮
水蒸气液化时向环境放热 该变化是放热反应么?
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首先放热反应是一个化学反应.那么水蒸气液化后还是水,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不是一个化学反应.因此只是一个物理变化,不是放热反应.
不是,这只是一个物理变化
这是个物理变化,不算放热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当前位置: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先在酒精灯上烤一..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先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的空气液化D.使小镜子升温,使病人感觉不太凉,更舒服些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镜子的温度升高后,病人口中的水蒸气(气态)不会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液态),发生液化现象,从而能使医生利用镜子的平面镜成像原理清楚地观察病人的牙齿,消毒、保持卫生不是医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故选B.点评: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要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先在酒精灯上烤一..”主要考查你对&&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汽化及汽化的特点&&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汽化及汽化的特点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特点:液化放热。 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当气体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其中温度降到足够低是指气体的温度下降至沸点或沸点以下。小同的气体液化的温度不同。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分离物质。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大多数的气体液化,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煤气以及气体打火机用的燃气,就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们液化,必须同时降低温度才行。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过程要放热。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温升高是利用液化放热来完成的。“白气” 1.含义:“白气”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是看不见的。当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例如:冬天,从口中中呼出的“白气”;烧开水时从壶嘴喷出的“白气”;夏天,我们看到冰棒冒的“白气”;冰箱门打开时冒出的“白气”;飞机的白色尾气。 2.分类:“白气”现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冷物体冒 “白气”;另一类是热物体冒“白气”。尽管它们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但水蒸气的来源却不同。例如: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 (来源于冰棒之外)遇冷液化而成;烧开水时,壶嘴冒 “白气”是从壶中产生的水蒸气(来源于壶内)遇到壶嘴外附近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切记:共同的特点都是水蒸气要遇冷。汽化:1.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最终状态是气态,汽化过程中物质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体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3. 常见汽化现象有:太阳出来了,雾散了,地面上的水变干,酒精蒸发等
发现相似题
与“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先在酒精灯上烤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88261340934308371931234206962575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冰箱放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