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详细讲一下两个个体杂交水稻的表现性和基...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1分)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D与 d)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B&)、粉花(A&bb)和白花(aaB&或aabb)。下表是某校的同学们所做的杂交试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甲紫花宽叶×紫花窄叶9/323/324/329/323/324/32乙紫花宽叶×白花宽叶9/163/1603/161/160丙粉花宽叶×粉花窄叶03/81/803/81/8&(1)根据上表中&&&&&&&&&&&杂交组合,可判断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是隐性性状。&&(2)写出甲乙两个杂交组合中亲本紫花宽叶植株的基因型:甲:&&&&&&&&&&&&&&&乙:&&&&&&&&&&&&&&(3)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乙组产生的F1中全部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种,其中粉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4)某实验田有一白花植株,如果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可利用种群中表现型为&&&&&&&&&&&&&的纯合个体与之进行杂交。请写出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假设杂交后代的数量足够多):①若杂交后代全开紫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②若杂交后代中既有开紫花的又有开粉花的,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③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期质量检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 ℃,如图所示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25℃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
)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大
B.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
C.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
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上升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1分)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D与 d)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 B& )、粉花(A& bb)和白花(aaB& 或aabb)。下表是某校的同学们所做的杂交试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紫花宽叶×紫花窄叶
紫花宽叶×白花宽叶
粉花宽叶×粉花窄叶
(1)根据上表中&&&&&&&& &&& 杂交组合,可判断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
&&& 是隐性性状。
(2)写出甲乙两个杂交组合中亲本紫花宽叶植株的基因型:甲:&&&&&&&&&&&&&
&&乙:&&&&&&&&&&&&&
&
(3)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乙组产生的F1中全部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
有&&&&&&&&&
&& 种,其中粉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 。
(4)某实验田有一白花植株,如果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可利用种群中表现型为&&&&&&&
&&&&&& 的纯合个体与之进行杂交。请写出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假设杂交后代的数量足够多):
①若杂交后代全开紫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若杂交后代中既有开紫花的又有开粉花的,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③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卷(山东)
题型:综合题
荠菜的果实形成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还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途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a,b分别由基因A、B突变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自然选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 ,导致生物进化论。
(4)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

②&&&&&&&&&&&&&&&&&&

③&&&&&&&&&&&&&&&&&&
。&
结果预测:
Ⅰ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2010届高三一模
题型:填空题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c与c)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_B_)、粉花(A_bb)和白花(aaB_或aabb)。下表是某校探究小组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根据上表中&&&&&&&&&&
亲本组合,可判断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的&&&&&&&&&&
是隐性性状。
(2)写出甲、乙两个亲本杂交组合的基因型:
甲:&&&&&&&&&&&&&&&&&&&&&
;乙:&&&&&&&&&&&&&&&&&&&&&

(3)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让乙组产生的全部紫花植株自花传粉,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 种。在F1代每株紫花植株产生的子代数量相等且足够多的情况下,其子代中的粉花植株占的比例为&&&&&&&&&& 。
(4)若让甲组中的紫花宽叶亲本自交,则产生的子代植株理论上应有&&&&&&&&&& 种表现型,其中粉花宽叶植株占的比例为&&&&&&&&&& 。
&(5)研究发现,白花窄叶植株抗递性强,产量比其他类型高。若欲在短时间内繁殖得到大量的白花窄叶纯合植株,可利用上表中的&&&&&& 组杂交方案来实现。另外还可运用&&&&& 育种的方法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白花窄叶品种。
&(6)该种植物的白花植株有多种基因型,某实验田现有一白花植株,若欲通过一代杂交判断其基因型,可利用种群中表现型为& &&&&&&&&&的纯合个体与之杂交。请写出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假设杂交后代的数量足够多)& (3分)(1)第1组和第3 &&&无纹、绿色&&&&&&&&&&(2)aB或ab(3)A基因纯合致死&&&&&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l(4)如图(5分)
解析试题分析:(1)据第1组知:无纹亲本生出有纹子代,无纹为显性性状;据第3组知:绿色亲本生出黄色后代,绿色为显性性状。(2)据第2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可推出,亲本黄色无纹个体基因型为aaB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B或ab。(3)据题意知,第3组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Aabb→1AAbb:2Aabb:1aabb,后代绿色有纹:黄色有纹=2:1,说明AAbb死亡,可能是A基因纯合致死。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基因型为AaBb,自由交配后代中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原应为9:3:3:1,但A纯合致死,则1AABB、2AABb和1AAbb死亡,结果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l。(4)第2组杂交试验遗传图解如图所示:(见参考答案)考点:本题考查显隐性的判断,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类型,自由组合定律分离比的变式应用以及遗传图解的正确表示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果蝇红眼(E)对白眼(e)为显性。研究者得到果蝇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1)红眼和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据此推断上述杂交产生的果蝇本应表现的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若F1只出现这两种性状时,则亲子代间性状表现出的遗传特点为__________。(2)已知果蝇X染色体数量多于Y染色体数量时表现为雌性,只含有来自于父方的X染色体时表现为雄性。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①亲代雌蝇产生的异常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为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a.XEXE&&&&&&& b.XeXe&&&&&&&&&&&c.Xe&&&&&&&&&d.O(表示无X染色体)②受精卵中X染色体多于2条或不含有X染色体时,会引起胚胎致死或夭折,亲代异常卵细胞与正常精子受精后,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a.XeXeY&&&&&&& b.XeXeXe&&&&&&&&c.XEO&&&&&&&&d.YO(3)通过记录F1中异常染色体组成的受精卵数(用“M”表示)和受精卵总数(用“N”表示),可计算得到F1中成年正常雄蝇的比例,算式为__________。(4)研究者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__________的行为证实了上述推测,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F1中异常雌蝇与正常雄蝇交配时,异常后代的存活率非常高,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更倾向于分配到细胞两极的性染色体分别为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4)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是上图中图________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间信息交流是上图中图________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5)细胞膜除了可以实现信息交流之外,还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_____________具有疏水性和______________具有专一性。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现有两个纯合果蝇品系:品系A和品系B。两个品系都是猩红眼,这是一种与野生型深红眼明显不同的表现型。品系A猩红眼基因与品系B猩红眼基因位于果蝇的非同源染色体上,这两个不同基因对眼色素具有类似的效应。实验1:品系A雄性与品系B雌性杂交产生的F1中有200个野生型雄蝇和198个野生型雌蝇。实验2:品系B雄性与品系A雌性杂交产生的F1中有197个猩红眼雄蝇和201个野生型雌蝇。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品系A猩红眼基因对野生型等位基因为________性,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2)品系B猩红眼基因对野生型等位基因为________性,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3)让实验1的F1互交,预测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让实验2的F1互交,预测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Ⅰ.某山谷因泥石流而导致植被毁灭,若干年后在人为干预下,又恢复了盎然生机。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甲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乙图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1中a~d过程中该种群增长率在&&&&&&&&段最大。(2)图1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e点种群数量比d点&&&&&&。(3)图2中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Ⅱ.我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频受沙尘暴之苦,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是当前的紧要任务。(4)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要注意树种、草种不要过于单一。这种做法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原理,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5)某科研小组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旱植物用于治理水土流失。要检测抗旱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DNA中,采用的是____________技术。若检测结果表明抗旱基因已经插入到受体细胞的DNA中,则培育的植株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具有抗旱性状。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中有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细胞的功能。(2)X是&&&&&&&&&&细胞,物质乙的化学成分是&&&&&&&&&&&&&&。物质丙对物质甲和物质乙的合成及分泌具有&&&&&&&&&&&&作用。物质甲、乙、丙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动物激素分泌的调节具有&&&&&&&&&调节和&&&&&&&&&调节的特征,通过以上调节以维持体内&&&&&&&&&&的相对稳定。(3)当血浆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产生的&&&&&&&&&&&&&&&&,通过促进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图中&&&&&&&(有/无)细胞可代表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图1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种子中几种物质的变化,图2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细胞内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分析,若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 &&&&&&&&&&&&&&&来判断。种子成熟后期,主要是&&&&&(填水的存在形式)含量下降,种子的呼吸速率 &&&进而改变干重,越冬休眠时,种子体内含量增加的激素主要是&&&&&。 (2)已知花等器官利用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如果在开花后早期,将花去掉,叶片内有机物的含量将会 &&&&&&,进而&&&&&&&&&&光合作用的进行(填“促进”或“抑制”)。(3)由图2分析,乙烯诱导纤维素酶的形成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的&&&&&&&&&&&&过程而实现,活性纤维素酶从细胞排出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的特点;成熟香蕉果实变黄的原因是果实细胞里的叶绿素曲被分解,从而实现了_________的颜色。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于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利用。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_。图中食物链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____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________作用,为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 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________kJ。(6)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但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 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目变化的柱状图,据图回答问题:从下列时期中选择①有丝分裂前期&&&②有丝分裂中期&&&③有丝分裂后期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⑤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⑦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⑧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⑩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1)甲所对应的时期有&&&&&&&&&&&&&&&&。(2)乙所对应的时期有&&&&&&&&&&&&&&&&。(3)丙所对应的时期有&&&&&&&&&&&&&&&&。(4)丁所对应的时期有&&&&&&&&&&&&&&&&。(5)上述十个时期中,有一个时期的柱状图未显示,请在戊处画出。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11分)Ⅰ.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杂交。(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有              、比例为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的亲本组合有       ,其中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Ⅱ.带有完全隐性致死基因的一头杂合子公牛和32头母牛交配,每一母牛生3头小牛。其中12头母牛生有死胎小牛(一头或多于一头),所以这些母牛必定是致死基因携带者。在这群体中还可能有        头携带者母牛尚未鉴定出来。Ⅲ.将黑毛豚鼠和白毛豚鼠杂交,所有F1个体都是黑毛。用F1中的雌性个体与纯隐性的个体交配(回交),产生的个体的表现型比例如下:3白:1黑。若F1雌雄个体交配,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 跟谁学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题库>&高中生物>&试题(11分)Ⅰ.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杂交。(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有              、比例为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的亲本组合有       ,其中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Ⅱ.带有完全隐性致死基因的一头杂合子公牛和32头母牛交配,每一母牛生3头小牛。其中12头母牛生有死胎小牛(一头或多于一头),所以这些母牛必定是致死基因携带者。在这群体中还可能有        头携带者母牛尚未鉴定出来。Ⅲ.将黑毛豚鼠和白毛豚鼠杂交,所有F1个体都是黑毛。用F1中的雌性个体与纯隐性的个体交配(回交),产生的个体的表现型比例如下:3白:1黑。若F1雌雄个体交配,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11分)Ⅰ.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杂交。(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     &。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有              &&、比例为&&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的亲本组合有&       &,其中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Ⅱ.带有完全隐性致死基因的一头杂合子公牛和32头母牛交配,每一母牛生3头小牛。其中12头母牛生有死胎小牛(一头或多于一头),所以这些母牛必定是致死基因携带者。在这群体中还可能有        头携带者母牛尚未鉴定出来。Ⅲ.将黑毛豚鼠和白毛豚鼠杂交,所有F1个体都是黑毛。用F1中的雌性个体与纯隐性的个体交配(回交),产生的个体的表现型比例如下:3白:1黑。若F1雌雄个体交配,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科目: 高中生物难易度: 教材: 高中生物中图版最佳答案Ⅰ(1)乙或丙(1分)(2)甲和丙、乙和丁(1分)(答对一组即可得分,有错答不得分)圆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蓝色、长形棕色(2分,缺一不得分) 1∶1∶1∶1&(1分)(3)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丙(2分,答对一组得1分,答对2组及以上者得2分,有错答不得分); 乙和丙(1分); 1/9(1分). Ⅱ&9(1分)Ⅲ 9黑:7白(1分)解析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必须选择用花粉形状的相对性状作亲本,所以选择亲本甲花粉粒长形,则另一亲本应为花粉粒圆形(乙或丙);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应是花粉的两对相对性状,所以亲本为甲和丙或乙和丁,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有圆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蓝色、长形棕色、比例为1∶1∶1∶1;非糯性为显性、抗病为显性、花粉粒圆形为隐性,F2能出现这些性状,两个亲本中至少有一亲本一定要表现为非糯性显性、至少有一亲本一定要表现为抗病显性,至少有一亲本一定要表现为花粉粒圆形隐性,符合此要求的亲本组合有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丙。其中甲和乙、甲和丙亲本组合中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比例为1ⅹ3/4ⅹ1/4,其中乙和丙亲本组合中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比例为3/4ⅹ3/4ⅹ1,最高的亲本组合是乙和丙,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3ⅹ1/3ⅹ1=1/9。一杂型合子母牛同一杂型合子公牛交配生3头小牛,没有死产(全为正常)小牛的概率可作如下计算:生正常小牛的概率是3/4,所以3头小牛都是正常的概率=(3/4)3=27/64,这也就是不能鉴定出携带者母牛(生3头小牛时)的概率。于是,能鉴定出携带者母牛的概率是(1-27/64)=37/64。令X=该群体杂型合子(携带者)母牛头数,则(37/64)X=12。解得X≈21(20.76)。由于其中12头已鉴定出来,在该群体中可能还有9头母牛携带者尚未鉴定出来。将黑毛豚鼠和白毛豚鼠杂交,所有F1个体都是黑毛。用F1中的雌性个体与纯隐性的个体交配(回交),产生的个体的表现型比例如下:3白:1黑。由题干“(回交),产生的个体的表现型比例如下:3白:1黑”可知控制黑毛和白毛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止一对而应是两对并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用A、a和B、b这两对等级基因来表示,从“黑毛豚鼠和白毛豚鼠杂交,所有F1个体都是黑毛。”可知白毛是隐性,黑毛是显性;又由“用F1中的雌性个体(黑毛)与纯隐性(白毛aabb)的个体交配(回交),产生的个体的表现型比例如下:3白:1黑。”可知F1中的雌性个体(黑毛)应是双杂合AaBb,其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又因性状比为3白:1黑,即AaBb表现为黑毛,Aabb、aaBb和aabb表现为白毛,由此得出黑毛由双显性基因控制,白毛由一显一隐和双隐基因控制。又从“黑毛豚鼠(A-B-)和白毛豚鼠杂交,所有F1个体都是黑毛(A-B-)。”,其中F1中的雌性个体(黑毛)为AaBb,又因是常染色体遗传,所以雄性个体(黑毛)也为AaBb,所以自交的基因型为(3/4ⅹ3/4A-B-)黑毛,(3/4ⅹ1/4A-bb,3/4ⅹ/4aaB-,1/4ⅹ1/4aabb)白毛,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黑:7白。知识点: 高中生物综合库,遗传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关试题大家都在看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阅读理解
真核细胞的基因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组成(如下图一示),其中编码区包括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和较易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在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时,首先由DNA转录出前驱mRNA,然后经过裁接(将内含子的转录部分切除并将外显子的转录部分连接起来)才能形成成熟的mRNA。但在裁接时有可能会发生选择性裁接(在裁接时可能会同时切除某一个或几个外显子的转录部分,即形成不同的裁接形式)和RNA编辑(将前驱mRNA上的核苷酸序列加以修改,包括碱基置换或碱基增减)。选择性裁接和RNA编辑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请分析回答:
(1)由于DNA分子的双链靠碱基之间的的氢键相结合,因而增强了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下列双链DNA结构在复制时,最不容易解旋的是(& &)
A&&&&&& &&&&&&&&&&&B&&&&&&&&&&&&&&&&& C
(2)选择性裁接和RNA编辑作用发生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__(部位)。
(3)人的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表达出apoB-100蛋白质(数字表示该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但是在小肠细胞中, apoBmRNA上靠近中间位置的某一个“-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为“U”,因此只能表达出apoB-50蛋白质。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多选)
A.apoB基因含有606个脱氧核苷酸;
B.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转录的mRNA长度约是小肠细胞中转录的mRNA长度的2倍
C.apoB-100蛋白质和apoB-50蛋白质有50个氨基酸完全一样
D.apoB-100蛋白质和apoB-50蛋白质都是apoB基因的表达产物
E.apoB-50蛋白质的产生是因为apoB基因在转录时发生选择性裁接的结果
(4)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以获取人生长激素(如图二)。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①目的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方法获取。
②重组质粒构建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包括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_酶。
③据图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选用____________(限制酶I / 限制酶II)切割质粒。
④成功导入该重组质粒的细菌能否生长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____________;能否生长在含抗氨苄青霉素素的培养基上?____________;根据此原理可完成转基因工程的筛选(工程菌)环节。
(5)如果某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突变,则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与正常蛋白(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相比_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不同,并说明两点理由?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真核细胞的基因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组成(如下图一示),其中编码区包括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和较易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在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时,首先由DNA转录出前驱mRNA,然后经过裁接(将内含子的转录部分切除并将外显子的转录部分连接起来)才能形成成熟的mRNA。但在裁接时有可能会发生选择性裁接(在裁接时可能会同时切除某一个或几个外显子的转录部分,即形成不同的裁接形式)和RNA编辑(将前驱mRNA上的核苷酸序列加以修改,包括碱基置换或碱基增减)。选择性裁接和RNA编辑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请分析回答:(1)由于DNA分子的双链靠碱基之间的的氢键相结合,因而增强了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下列双链DNA结构在复制时,最不容易解旋的是(&&)A&&&&&&&&&&&&&&&&&B&&&&&&&&&&&&&&&&& C(2)选择性裁接和RNA编辑作用发生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__(部位)。(3)人的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表达出apoB-100蛋白质(数字表示该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但是在小肠细胞中, apoBmRNA上靠近中间位置的某一个“-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为“U”,因此只能表达出apoB-50蛋白质。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多选)A.apoB基因含有606个脱氧核苷酸;B.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转录的mRNA长度约是小肠细胞中转录的mRNA长度的2倍C.apoB-100蛋白质和apoB-50蛋白质有50个氨基酸完全一样D.apoB-100蛋白质和apoB-50蛋白质都是apoB基因的表达产物E.apoB-50蛋白质的产生是因为apoB基因在转录时发生选择性裁接的结果(4)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以获取人生长激素(如图二)。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①目的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方法获取。②重组质粒构建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包括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_酶。③据图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选用____________(限制酶I / 限制酶II)切割质粒。④成功导入该重组质粒的细菌能否生长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____________;能否生长在含抗氨苄青霉素素的培养基上?____________;根据此原理可完成转基因工程的筛选(工程菌)环节。(5)如果某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突变,则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与正常蛋白(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相比_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不同,并说明两点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湖南省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双选)
已知A与a、B与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进行杂交,产生的Fl再自交产生F2(&&&

A.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F2的双显性中杂合子占1/2
B.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F2中纯合子占1/4
C.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对相对性状,且只要存在一个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为显性,则F2的表现型比例为12:3:1
D.若只有A、B同时存在,个体才表现为显性,则F2的表现型比例为9:7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真核细胞的基因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部分组成(如下图一示),其中编码区包括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和较易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在真核细胞基因表达时,首先由DNA转录出前驱mRNA,然后经过裁接(将内含子的转录部分切除并将外显子的转录部分连接起来)才能形成成熟的mRNA。但在裁接时有可能会发生选择性裁接(在裁接时可能会同时切除某一个或几个外显子的转录部分,即形成不同的裁接形式)和RNA编辑(将前驱mRNA上的核苷酸序列加以修改,包括碱基置换或碱基增减)。选择性裁接和RNA编辑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请分析回答:
(1)由于DNA分子的双链靠碱基之间的的氢键相结合,因而增强了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下列双链DNA结构在复制时,最不容易解旋的是(&& )
A&&&&&&
&&&&&&&&&&&B&&&&&&&&&&&&&&&&&
C
(2)选择性裁接和RNA编辑作用发生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__(部位)。
(3)人的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表达出apoB-100蛋白质(数字表示该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但是在小肠细胞中, apoBmRNA上靠近中间位置的某一个“-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为“U”,因此只能表达出apoB-50蛋白质。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多选)
A.apoB基因含有606个脱氧核苷酸;
B.apoB基因在肝细胞中转录的mRNA长度约是小肠细胞中转录的mRNA长度的2倍
C.apoB-100蛋白质和apoB-50蛋白质有50个氨基酸完全一样
D.apoB-100蛋白质和apoB-50蛋白质都是apoB基因的表达产物
E.apoB-50蛋白质的产生是因为apoB基因在转录时发生选择性裁接的结果
(4)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以获取人生长激素(如图二)。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 ,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①目的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方法获取。
②重组质粒构建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包括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_酶。
③据图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选用____________(限制酶I / 限制酶II)切割质粒。
④成功导入该重组质粒的细菌能否生长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____________;能否生长在含抗氨苄青霉素素的培养基上?____________;根据此原理可完成转基因工程的筛选(工程菌)环节。
(5)如果某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突变,则突变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与正常蛋白(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相比_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不同,并说明两点理由?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兔毛色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C和c、G和g)控制。现用纯种灰兔与纯种白兔杂交,F1全为灰兔,F1自交(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灰兔∶黑兔∶白兔=9∶3∶4。已知当基因C和G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灰兔,但基因c纯合时就表现为白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C、c与G、g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亲本的基因型是CCGG和ccgg
C.F2中白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
D.若F1中灰兔测交,则后代有4种表现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outhern杂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