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时候填征求志愿什么时候公布?征求志愿什么时候公布填过...

每晚名师在线答疑
面包校园APP
大学生必备APP
关注高考帮公众号
(www_gaokao_com)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关注高考派公众号
(igaokaopai)关注志愿填报讲座
《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文章作者:张艺执
2011年高考志愿填报常识200问答
  183问:填报征集志愿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考生填报征集志愿要注意以下问题:(1)注意时间和地点。每批次征集志愿时间一经对社会公布,截止时间一到,各省市区的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考生将无法登录系统填报,建议考生尽早上网填报。(2)注意查看征集志愿计划信息。征集志愿的前一天晚上,省级招办会在当地招生信息网公布征集志愿计划信息;征集志愿当天,县(市)招办和多家媒体也会公布征集志愿计划信息。(3)注意自身条件和特殊招生要求。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高考成绩必须达到批次线且没有被录取。有些院校征集志愿时提出了分数要求,分数不够的考生不要填报。(4)专业选择的余地非常小。征集志愿一般为平行志愿且表上均不设专业志愿,填报了征集志愿就表明考生愿意服从院校的专业安排,有较强专业倾向的考生最好慎重考虑是否填报征集志愿。(5)按网上填报志愿的步骤和要求上网填报。
高考关键词征集志愿怎么填【附填报技巧】欢迎光临经典语录网
位置:>>>>征集志愿怎么填【附填报技巧】征集志愿怎么填【附填报技巧】根据教育部和我省有关规定,按照招生“阳光工程”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为全面完成高校招生计划,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我省在各个批次或类别的一轮或几轮投档录取后,对院校未完成计划将实行公开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有哪些要求,又应注意哪些问题等,记者采访了省高考录取场相关负责人。
什么叫征集志愿
所谓征集志愿就是在某一批次或类别招生的一轮或几轮投档录取结束之后,某些院校按公布的招生计划还未录取满额,省教育考试院通过官方网站等渠道公布未完成计划,符合条件尚未被录取(自由可投)的考生可据此重新填报志愿的方式。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必须是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同时高考分数(艺体类含专业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该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或者符合省级招考部门规定的填报该批次征集志愿的分数要求。
如何填报征集志愿
第一步:查询自己是否被录取
如果考生成绩上了某批次录取控制线并填报了该批次志愿,在查询到自己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时,说明该考生没有被高校录取,考生就可以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上了某批次录取控制线而未填报该批次志愿的考生,也可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补填相关院校志愿。
第二步:按时查询并填报缺额院校及其专业
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各批次开始征集志愿后,省教育考试院会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名单及招生计划,同时也会将征集志愿填报的开始和截止时间一并公布,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错过征集志愿时间即视为自动放弃。
第三步:选择学校和专业
因各种原因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并非都是所谓“不好”的院校和专业,实际上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也有比较好的院校和专业,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条件,理性地选报仍有缺额的院校及专业。这里提醒考生,征集志愿公布的计划,不是最初公布的计划。选报时,必须以征集志愿计划为准。
建议大家在填报征集志愿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征集志愿的有效性。一是注意时间的有效性,考生须在征集志愿的规定截止时间前填报志愿;二是注意所填报的高校或专业是否对考生有如视力、身高、单科成绩等要求。
注意有多次征集的情况。征集志愿按1:1投档。高校在对投档考生审理中出现退档,则有可能又未完成招生计划。此时,缺额院校就要进行第二次甚至是多次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未录取考生须注意关注下次征集志愿的时间段,征集志愿的相关信息会由省教育考试院在官方网站上公布。
不盲目挤“热门”高校和专业。由于征集志愿阶段一方面计划相对较少,另一方面部分高分考生也参与了角逐,一些办学实力强、特色明显、地理位置相对具有优势的院校和一些“热门”的专业,其竞争激烈程度往往不亚于第一轮录取。考生和家长在征集志愿阶段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慎重填报,做到学校层次高低结合、地域选择冷热兼顾、专业跨度梯度合理,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以增加自己被录取的几率。
【征集志愿技巧】:
1、先查询录取结果再填报征集志愿
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前应该先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看是否已经被高校录取。
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是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的,如果考生的录取状态显示为“自由可投”,就说明考生没有被高校录取,可以参加该批次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考生在查询时除了关注自己的录取状态,被高校退档的考生还要仔细去看被高校退档的原因是什么,以免在填报征集志愿时犯同样的错误。
例如一考生在专科提前批次录取时,因视力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被退档,在专科提前批次征集志愿时,该考生仍然填报这所高校相同专业,结果再次以视力不合格为由被高校退档,这名考生的做法就浪费了自己填报征集志愿的机会。
2、注意多次征集的情况
有的高校一次征集志愿后,仍然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就有可能进行第二次甚至多次征集志愿。
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如果在本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时仍没有被高校录取,还可以继续关注下一次征集志愿的情况,关注的方式如前文提到的,在本省(区、市)级招生考试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其他和教育相关网站获得信息。在高考录取期间,考生应该保持电话畅通,特别是在正常录取阶段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和参加本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没有被录取的考生。
因为在本批次几次征集志愿结束后如果还有院校缺额,为不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省(区、市)级招生考试机构有时会采取电话征集(给没有被录取的、分数满足学校要求的考生打电话)的方式进行征集志愿。
3、征集志愿阶段,高校的录取分数未必会降低
有的考生认为,出现在征集志愿名单中的高校既然在正常投档录取时没能录满,那征集志愿时的录取分数一定会有所降低,而事实却是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征集志愿时,录取分数不降反升。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征集志愿时,缺额的高校和专业的数量并不多,而考生人数却不少,考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小。许多在正常投档录取时录取分数并不高的学校,在征集志愿阶段因报考考生分数上涨而上涨的情况非常多。
二是征集志愿往往采取的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根据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那些分数高的考生肯定会优先投档。当然,在征集志愿时,有的院校因缺额较多,也会降分征集志愿,但这并不等于考生填报了降分征集志愿的学校就一定能够被录取,
这还是与征集志愿填报人数的多少有关,当报考征集志愿的考生数量大大超过院校缺额计划数时,院校不再进行降分征集志愿的投档,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也会上涨。
4、征集志愿不能仅参考高校正常录取阶段的录取分数
有一些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往往会以高校正常投档录取时的录取分数为参考来填报。
其实,这是非常有风险的。因为在正常投档录取时报考考生的成绩构成与参加征集志愿阶段考生的成绩构成差异比较大。
正常投档录取时,考生是参考某高校前几年的录取分数来定位的,而征集志愿阶段,考生分数构成更多变,有的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合理而被退档,有的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退档,有的考生因为分数太低而未被投出,这些考生都可能填报同一所院校,所以再以正常投档录取时的分数来参考并不合理。
而且,如前文分析,征集志愿阶段由于考生多而缺额高校和专业少,会使高校的录取分数呈上涨趋势,原本压线调档高校的调档分数可能会上涨,考生只参考正常投档录取时的分数可能会导致无法被投出。虽然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不能仅参考高校正常录取阶段的录取分数,但是还可仔细分析拟报考的高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如果该高校往年也参加过征集志愿,则应分析参加征集志愿后录取分数上涨情况如何。
如果往年从未参加征集志愿,考生则要参考现在参加征集志愿的专业前几年的录取分数情况,自己的分差最好高于这些专业前几年的录取分差,这样填报后被录取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一般情况下,考生很难搜集到高校往年征集志愿录取分数情况,如有需要可以致电高校咨询。
5、不盲目挤“热门”高校和专业
前文分析过,一些办学实力较强和社会知名度比较高的大学因为超退等原因也会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当中。
勿庸质疑,这些高校在征集志愿阶段,当然会成为考生优先选择的对象,在征集志愿时成为考生报考的“热门”,从而也使录取分数上涨明显。因此,建议分数不太占优势的考生避开这些“热门”院校。此外,虽然参加征集志愿的某些专业不一定是该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但仍属于被考生和家长认定的“热门专业”,只是首次填报时考生大多优选这些专业实力较强的院校而忽略了一些开设有这些专业但实力一般的高校。
在征集志愿阶段,或许院校并非是考生的首选,但考虑以后就业等因素,大部分考生在选择时仍会优先选择这些专业。
一旦扎堆填报这些专业的考生多,其录取分数理所当然地会上涨,一些分数无优势的考生肯定会被挤出来。
相关文章:
1.##2016年高考征集志愿填报常识及填报技巧
2.##2016年各省份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汇总【附技巧】
3.##2016年河北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4.##2016年湖北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5.##江西2016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及志愿设置
6.##2016年河南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
7.##2016年安徽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希望本文征集志愿怎么填【附填报技巧】能帮到你。上一篇:下一篇:征集志愿怎么填报技巧本文相关搜索网友推荐的经典语句每日推荐美文最新发布的语录范文栏目高职(专科)批第一次征求志愿填报时间调整 由1天变为3天
省教育考试院13日发出通知,福建省对文史理工类高职(专科)批第一次征求志愿填报时间进行调整,由原来的8月14日8:00至8月14日18:00,调整为8月14日8:00至8月16日18:00,由原来的1天延长为3天。填报志愿方式、要求和录取政策等仍按原规定执行。本次征求志愿填报时间延长后,有关的录取工作安排时间将相应顺延。
(记者 郑璜)
分享该新闻到微信朋友圈:1、打开手机软件“微信”--“发现”--“扫一扫”。2、对准左边二维码进行扫描3、识别成功后,弹出是否浏览该页面,点击确定。4、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责任编辑:
12345678910艺考地方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6年艺术类填报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什么是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各省(区、市)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征集志愿是本批次考生留在这个批次的最后一个机会。
征集院校有哪些?
第一类是生源不足院校。院校正式投档时生源不足导致缺额;
第二类是超退院校。 院校投档时生源充足,但出现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不符合有关要求而被退档的考生人数多于其调档比例的超额数(超退),致使高校不能完成 招生计划。比如一所大学招生计划为100人,调档比例为110%,进档的考生则有110人。在录取过程中,未满足录取条件的考生有15人,这就使该大学仅录取到95人,未完成招生计划;
第三类是追加计划院校。院校生源充足,但后期在该省(区、市)追加招生计划。
征集志愿的对象
一是考生分数达到该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或者符合省级招办规定的填报该批次征集志愿的分数要求。
二是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已经被录取的考生,不得再参加征集志愿以及其后批次的录取。
征集志愿院校和专业特点
首先,办学地理位置偏远的、一些考生不熟悉的高校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
我国地域辽阔,两千多所高等院校遍布各省(区、市),考生不可能全部了解,特别是对偏远地区的一些高校了解甚少,从而导致这些高校的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数,在正常录取过程中未能录取满额而参加征集志愿。
其次,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不一定都是"差"学校。
有的学校因实力一般、考生的认可度较低而导致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故而需要参加征集志愿来完成招生计划。但还有一部分高校出现缺额的原因是"超退"。往往出现"超退"情况的高校中不乏一些实力不错、知名度较高的大学。
再次,参加征集志愿高校的专业一般为学校的非优势专业或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专业。 虽然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不一定都是"差"学校,但高校参加征集志愿的专业,却大多为该校的非优势、特色专业。
此外,一些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专业也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比如对性别有限制的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的专业以及对考生身体条件有要求的专业。在正常录取时,报考这些专业的考生很可能因为没有达到专业的要求而被高校退档,造成专业缺额。
填报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项
1、先查询录取结果再填报征集志愿
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前应该先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主要关注被高校退档的原因是什么,以免在填报征集志愿时犯同样的错误。
2、注意自身条件和特殊招生要求
有些院校征集志愿时提出了分数要求,要注意分数是否达到报考要求;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考生不要轻易填报注明了高收费的院校;注意自身条件是否符合征集志愿院校的相关要求。
3、注意查看征集志愿计划信息
征集志愿的前一天晚上,省招办会在网上公布征集志愿计划信息。征集志愿当天县市招办和多家媒体也会公布征集志愿计划信息。
4、要服从专业调剂
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要服从专业调剂,防止再次退档。
5、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征集志愿填报
每批次征集志愿时间公布后,考生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征集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一到,全省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考生将无法登录系统填报。
征集志愿的时间非常短!从你看到征集志愿,到报名系统关闭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大家最好最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进入自己所在的教育考试院官方入口,查看有无最新的征集志愿消息!
2016年征集志愿信息更新:
来源:互联网
本文网址: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一) 本页:2016年艺术类填报征集志愿的注意事项,标签:征集志愿,网址:/yikao/mkxx/2415196.html,出处或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14:49:32
(二)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三) 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通过邮件的方式与本网联系。邮箱: 我们将会在收到邮件后24小时内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8 -
027Art.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邮箱: - 客服QQ: - 微信公众号:YiKaoChaCha(艺考查查)
关注:武汉美术网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高招生征求志愿填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