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迎接入学欢迎新生入学标语(大学)的温馨标语,...

  前日,电子科技大学校医院挂出的一则“电子科技大学医院热烈欢迎您——新同学”的标语在网上引发了一场争议。有人认为该标语有歧义,让人心生别扭,也有网友认为这很正常。随着各大高校开学季的到来,大学里或个性或雷人的标语引发了很多讨论。
  标语争议
  “医院欢迎您”看法各不同
  前日网友“cdl70”在四川在线天府论坛发帖称,自己是电子科大一名新生的家长,由于孩子在军训中生病,他来到电子科大看望孩子。但是,在电子科大校医院的门口,他却看到了这样的标语:“电子科技大学医院热烈欢迎您——新同学。”“医院欢迎新同学?”看到这样的标语,该网友觉得心里很别扭,“作为大学,挂标语要分个场合吧,文字也该艺术点。”
  对此,许多网友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标语求新
  花样层出不穷 网友“hold”不住
  近日,随着各大高校开学季的到来,大学校园里铺天盖地的各式标语再次引发关注。为了迎合“90后”的口味,许多标语一改往日的严肃正统,纷纷以轻松活泼的语言吸引眼球,其中一些过于个性或雷人的标语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前不久,吉林大学广播站打出一则个性迎新标语——“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许多网友大喊“雷人”、“口味重”,学校方面也对当事学生进行了通报批评。
  学校回应
  新生体检 “欢迎您”以示亲切
  大学里的标语可以随便挂吗?答案是否定的。电子科大宣传部工作人员解释,在迎新准备工作中,学校对标语有严格的管理,需经学校有关部门审核,审核通过的才能悬挂。
  而对于校医院挂出的这条标语,该工作人员解释,新生报到时都会到校医院做体检,其主要是表达对新生到来的欢迎,希望给同学们亲切之感,并无其他意思。
  天府早报记者张灵
  质疑派:“医院欢迎你,难不成是希望学生们生病吗?”
  肯定派:“校医院要对新生体检,这个标语正常。”
  反驳派:“发帖家长太敏感,想太多了。”
  今年,网络体标语大行其道,或让新生倍感亲切,或让一些人觉得“过于开放”,“hold不住了”。
  A:“贾君鹏,老师叫你31日来读书!”
  B:“亲们,军训要hold住哦!”
  C:“在这里,不要再相信春哥了,你懂的!”
【 四川新闻 】最新热点宣传统战部
- 多家媒体报道我校新生入学报到情况
多家媒体报道我校新生入学报到情况
媒体关注  加入时间: 9:29:33  
  点击:1413
&&& 8月29日是我校新生报到日,当日,广东卫视、广州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多家电视台和报社对我校新生报到工作及学校发放“生活启动金”进行报道。
日《羊城晚报》A7版:贫困大学新生入学可领1000元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世宁、罗坪,实习生李苗报道:28日,广州大学城迎来了今年首批报到新生―――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同日迎新。几分钟办好报到手续,贫困生还能获得一次性“安家费”补贴,不少参加迎新的老生感叹,“我们那时候怎么没这么好。” &&&&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新生,他们报到之后采购生活用品的花费基本都超过500元,这对贫困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据了解,华师、广外今年都首次安排了新生专项补助金,为贫困学生提供“安家费”。   华师党委副书记王左丹告诉记者,今年学校按照8%-10%的比例给予困难学生每人1000元的“生活启动金”,满足他们刚进大学采购生活必需品的支出。王左丹说,华师每年招收的新生贫困比率在15%-18%,特困比率在6%-7%,“生活启动金”可以保证够涵盖所有特困生。学校如何判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王左丹说,新生填写的学生信息表还是主要判断依据,此外报到当天辅导员还会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察,校方综合各院系的情况后,决定最终的资助名单,直接将补助打入学生的校园卡。   广外也为贫困生准备了总额达76万元的专项补助金,贫困新生每人500元。该校学生工作部处长植秀聪告诉记者,对于特困生,入学后即可申请社会助学金、勤工俭学,可以保证每个月至少有800元的生活费。   在广外,新生报到被“化整为零”,植秀聪告诉记者,广外新生的报到点分散安排在各院系宿舍楼下的架空层,办完手续,没多远就是宿舍,“今年广外新生的录取通知书上就有自己的学号和一个条形编码,学生凭学号即可登录广外的电子校务系统查询学校基本情况,包括住宿房间号,室友的姓名等。”新生报到时,仅需电脑扫描一下录取通知书上的条形码,再递交相关材料,领取学校发放的“百宝袋”,就完成了全套报到手续,人少时全程只要三分钟。   贫寒姐弟捡废品资助贫困生姐姐考取华师大,吉林市政府帮她“申请”补助   华南师范大学今年报到的新生中,有一位曾被媒体广泛报道的贫困女生王昱人,吉林市政府特意致函华南师大,恳请校方给予困难补助。王昱人到了华师后,也感受到校方的热情,在发给家人的短信中写道:“广州真好,华师真好。”   据报道,王昱人的爸爸先后与两位妻子离异,她与同父异母的弟弟王昱权和爸爸(第二次离婚后不幸患上精神疾病)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坚持用捡废品、卖报纸赚来的钱帮助更困难的人。   王昱人告诉记者,几年来她和弟弟先后资助了80多名贫困生,其中五人考上了大学,有两人也是今年的应届生。王昱人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经常有人请她作报告,她用今年暑假作报告赚来的钱,继续资助这两位大学生。   王昱人将就读华师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她对自己的人生规划非常明确,“本科学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硕士我要读重应用的行政管理,博士读公共管理或工商管理。我要从政,‘官’字里边两张口,多出来的一个口我要为百姓说话。”据了解,除了正常渠道的贫困生奖、助学金,王昱人在华师并未获得额外资助,校方表示,“这是出于公平考虑,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8月29日《广州日报》A4版:大学新生报到 老生横幅劝新生自己提行李
&&&& 昨日,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迎来2011级新生,华师在新生中甄选近700名贫困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生活启动金”,这是华师通过这种方式大手笔资助贫困新生,在广东并不多见。迎新也是展示大学生创意的好机会,华师搬运行李的三轮车打出“康德号”、“卢梭号”等吸引眼球。广外商英学院学生打出“亲爱的爸爸妈妈辛苦了!请孩子们自己提行李”的横幅,引来微博热议。   独立办理手续新生很多 也有家长陪同孩子报到   DV记录女儿大学第一天   昨天,华南师范大学3个校区迎来近万名本、专科及研究生新生。记者在五山校区的报到现场看到,独立办理手续的同学很多。2011级新生在志愿者的指引下,井然有序地完成注册手续。来自梅县的家长曾先生陪同新闻传播学本科新生的女儿报到,用DV记录女儿大学第一天。   华师:   “康德号”“转基因号”迎新生   在华师五山校区,身着统一服装的迎新志愿者已在校道上恭候新生。还有不少男生骑上三轮车为新生搬运行李。记者细细一看,发现这些三轮车来头可不小:共有“康德号”、“卢梭号”、“列宁号”等7个哲学家号。原来这是政治与行政学院的迎新车,7名哲学家都是他们课堂上学习时思想来源的重要理论家,用这些名字显得很亲切。生命科学学院的“转基因号”也颇能体现生物专业特色。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左丹告诉记者,除享受各项资助政策的学生外,今年华师还首次在新生中按8%~10%的比例发放“生活启动金”,金额为每人1000元,报到后便直接到账。“受惠学生人数近700人,为此要拨付专项资金近70万元。”   广外:   “自己提行李”红遍微博   新生报到的日子,在广外各学院和一些商业机构的众多宣传标语中,挂在相思河畔的一条横幅格外醒目――“亲爱的爸爸妈妈辛苦了!请孩子们自己提行李”。这条由该校商英学院迎新工作小组创作的宣传标语,引起了不少前来报到的新生及其家长的注意。一名新生在父母面前念起了这条标语,家长露出了微笑。   记者看到,广外商英学院的迎新标语早已红遍微博。记者注意到,在27日傍晚6时30分许,广外的一名学生和广外梦飞网相继把写着标语的横幅发上微博,短短一个小时转发量已经突破100条。   “感动吉林十大人物”王昱人华师报到   捡废品攒2万助人   却因贫险弃读大学   20岁的王昱人曾在2004年被评为“吉林省十佳中学生”,并获得“感动吉林十大人物”荣誉称号。这位家境贫寒的小姑娘将自己和弟弟拾荒卖钱攒的2万多元全部用来帮助别人,她在家自办公益性学生沙龙,3年累计接待青少年300余人;几年下来他们共资助80余人,向个人及单位捐款达2万余元,并成功帮助6名学生重新返回课堂。昨天,王昱人孤身一人来到华南师范大学报到,她被政治与行政学专业录取。尽管不断帮助别人,但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一度因经济困难险些放弃读大学。   获得资助分一半给同学   自从王昱人记事起,父亲就患有精神分裂症,家里生活窘迫。王昱人与王昱权是同父异母的姐弟。王昱人9个月大时,父母因性格不合离异,爸爸再婚又有一子,后来又离了婚。从此,姐弟俩一直跟父亲生活。五六岁时,他们便开始捡破烂,2006年7月王昱人做了报纸零售员,一直做到2009年9月二人分别升入初三和高三。靠课余时间卖废品、卖报纸,一个月能赚几百元,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姐弟俩却从来舍不得自己花。上小学的时候,小学卢校长每学期都资助王昱人50元。小学五年级开始,一位在保险公司工作的阿姨每学期资助王昱人150元。   “一路成长有很多人支持,希望爱心能够传递”。为此,她把别人每学期资助她的钱拿出一半来,资助同班和邻居中的特困生。   姐弟累计捐款2万余元   日,姐弟俩利用积攒的3000余元和借来的3000元购买了书籍,在家中成立了一个学生沙龙,沙龙累计接待青少年几百人。   王昱人告诉记者,几年下来他们共资助80余人,向个人及单位捐款达2万余元,并成功帮助6名学生重新返回课堂。   考前出车祸仍获好成绩   一年前,姐弟俩出车祸。虽然历经艰辛,王昱人仍以文科559分的好成绩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然而,大学4年花费近10万,她一度想要放弃。   所幸好人有好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王昱人还是来到广州并顺利入学。   今年华师华农   农村生源增加   本报讯 (记者徐静 通讯员李宇红、郑宇云、郑莹莹)记者昨日从华师和华农两所省内名校获悉,两校农村生源比例不仅没有下降,还呈现小幅增长趋势。   尽管有高校农村生源减少,但在广州著名高校中,情况各不相同。除中山大学农村生源保持相对稳定今年略有减少外,记者从华师和华农得到的数据都是农村生源不降反升。华师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农村生源学生保持在50%以上,今年与去年相比还有所提高。华南农业大学的数据更为详实,从2008年开始到今年,华农新生农村生源人数都在40%以上,且每年增加约1个百分点。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左丹认为,城市学生总体上确实有着更好的教育资源,从而在顶尖高校的竞争中处于优势。与此相对应的是,华师、华农录取这一分数段的学生中农村生源考生就会增多,这并不奇怪。 (责任编辑:单晓冰)
8月29日《新快报》A11版: 贫寒90后拾荒资助90人 感动人物今上华师  
&&& 她家境贫寒,一日三餐以粗粮咸菜为主,考上重点大学却差点因无学费而放弃;她乐善好施,10多年来坚持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卖报纸,积攒的3万元积蓄全部用来扶危济困、助人为乐,先后资助近90人。她,就是华南师范大学2011级新生王昱人,她还曾被评为“感动吉林十大人物”。   ●人物档案   王昱人,吉林省吉林市人,2004年感动吉林十大人物之一。10多年来,她与弟弟王昱权一直靠拾荒卖报挣来的钱,帮助他人。今年高考,王昱人以559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坚持   十年拾荒卖报做公益   今年20岁的女孩王昱人,是“穷人孩子早当家”的真实写照。小时候父母离异,她和弟弟王昱权一直跟随父亲生活。后来父亲因患精神分裂丧失了自理能力,从那时起,刚上小学的王昱人就担起了家庭重担,赚钱养家,为父治病。   可谁曾想,生活如此窘迫的王昱人,在照顾生病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之余,竟用捡废品和卖报纸攒下的钱资助了近90人,资助善款累计近3万元,并先后帮助6名贫困生重返课堂,捐款5000元建立了一个福利院图书室。   王昱人告诉新快报记者,五六岁时,自己和弟弟便开始捡破烂,2006年7月起又做了报纸零售员。从那时起至今的10多年间,姐弟俩一直坚持拾荒、卖报,赚来的钱都拿去做好事。每当在媒体上看到有人遇到困难,王昱人姐弟俩就会送钱送物,少则三五十元,多则两三百元;自2002年暑假起,王昱人姐弟俩便常去吉林市福利院给孤儿们辅导功课,与孩子们联欢。2006年起,每个周日的下午,姐弟俩走进吉林精心康复医院,给患者讲故事、拉二胡……2008年,一名叫郭婷的女孩被北华大学录取,但家庭困难拿不出学费。王昱人姐弟俩听说后,通过各种渠道为她筹措了4700元学费。   纠结   考上大学因困难想放弃   每天,王昱人忙完家务,待夜深人静后,就领着患病的父亲出门散心。父亲病情加重时,还常常对姐弟俩拳头相向。最后,姐弟俩无家可归,只能借住在爱心人士李春来和秦世坤夫妇家中。   然而,命运的不济并没有泯灭王昱人自强不息、刻苦勤奋的精神。在今年高考中,王昱人以559分的优异成绩,被华南师范大学录取。但在几千元的学费面前,这位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却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的无奈――时刻都在帮助别人的她,此时犹豫了,甚至想放弃全日制的重点大学,在家自学……   所幸,她的困难被当地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的关注。得知这位昔日“感动吉林十大人物”,现在却因贫困想放弃大学后,孙政才作出了重要批示。今年7月21日深夜,吉林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赶到王昱人借住的爱心人士家中,了解其困难后决定将其家庭作为吉林市“三帮双促”对象,由吉林市委办公厅解决她读大学的全部费用,并解决她父亲疾病救治、弟弟上学等家庭实际困难。为此,王昱人的“大学梦”终得以顺利实现。   梦想   我想当“官”帮百姓说话   昨日在华师新生报到现场,跟新快报记者讲述这些事情的王昱人,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淡定和成熟,仿佛她讲述的这一切,都是别人的故事。   她说,老师、母亲、社会爱心人士,甚至患病的父亲,都是姐弟俩爱心之旅的启蒙老师,因为他们的善良和关爱,姐弟俩觉得一路一直有人帮助自己,接受爱心后也希望传递下去,于是从小就养成了乐善好施的秉性。“帮助别人会给我很强的幸福感”,王昱人说,自己很感谢社会给自己的帮助,未来的大学生活里,自己将继续勤工俭学,助人为乐。“爱心大使”未来想做什么?王昱人不假思索地清晰勾勒出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我从小就想从政,想当官,‘官’字下边两张口,以后我想用一张口为老百姓说话,帮助更多人。所以,本科我选择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后我想考北大或人大的研究生,学行政管理学,要是有机会读博,我想留学去读公共管理专业。”   而选择离家甚远的华师,一是因为华师在广州,王昱人想来发达城市广州“见见世面”,二是因为华师有她最想学的专业,“我很喜欢广州,我会在这里继续传递爱心”。   新政   1000元!华师给特困生发“开学利是”   新快报讯 开学发“利是”了!昨日,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都同时迎来2011级新生,两校的特困学生都领到了“开学利是”,华师派发的“开学利是”多达1000元,据称这是今年广东部分高校才有的新福利。   昨日上午10点左右,广外“勤工助学中心”摊位传来掌声阵阵。记者前往一看,原来广外今年特别为特困生准备了500元“开学利是”。“好好读书!”广外党委书记隋广军边派利是边与新生握手。他说,今年广外共安排新生专项补助金76万元,用于学生生活困难补助等慰问。同时,今年广外还将从事业性收入中,按比例足额提取学生资助经费640万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新生家庭经济困难资助,并有1000多个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虚位以待。   无独有偶,华师今年也为10%左右的特困生准备了“开学利是”,金额达1000元/人。华师党委副书记王左丹介绍,华师农村学生比例一直较高,近年来都超过50%,今年农村生源比例还增加了。“因为农村孩子多,所以贫困学生相对较多,今年我们特别拿出70万元左右,补助特困学生。” 责任编辑:NR056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8月29日《南方日报》A7版:华师60万元资助贫困新生
&&& 昨日,在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开始迎接新同学,不少家庭全家齐动员陪着孩子来报名。 &&& 南方日报讯 从昨日开始,广东各大高校将陆续迎来2011届新生。在率先开学的华南师范大学,600余名贫困新生获得了学校免费发放的1000元“生活启动金”。 &&& 除了做好新生助学贷款申请外,华南师范大学今年从入学的万余名新生中按照8%―10%的比例选择家庭贫困学生给予补贴。来校报到时,新生需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班级辅导员根据家庭情况以及观察、了解进行综合评定,确定获得“生活启动金”的人选,并于近日将补贴直接发放到学生的银行卡中。 &&& 华师党委副书记王左丹介绍说,历年以来,农村生源报考华师的比重都比较大,一般都超过一半以上,贫困生比例也相应较高,因此学校更加重视贫困生顺利入学工作,今年用于新生“生活启动金”的资助总额达到了60余万元。 &&& 记者了解到,除华师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药学院等高校也于昨日开始迎来新生。 &&& 新面孔特写 &&& 自强新生助己亦助人 &&& 入读行政学与政治学专业,未来欲从政 &&& 家境贫寒却自强不息的故事常有听说,但同时不忘“兼济天下”的故事却并不多见。10多年来靠卖废品和报纸攒下3万余元,帮助了80多名困难人士,吉林姑娘王昱人在本地小有名气,还获得过吉林省委书记的表扬。 &&& 昨天,王昱人来到华南师范大学报到,成为该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一名新生。她坦言,自己未来想从政,官’字有两个‘口’,可以为百姓办更多实事、好事。” &&& 资助同龄人考上大学 &&& 在新生报道现场,20岁的王昱人流利地回答着记者们的提问。 &&& 家庭的不幸让王昱人很早就尝到了生活的艰辛。还在几岁大的时候,父亲先后与生母和继母两度离异,还患上了精神疾病。年幼的王昱人不仅照顾生病的父亲和年幼的同父异母弟弟,还利用课余时间卖废品、卖报纸,一个月能给家里增加几百元收入。 &&& 自己生活贫困,她也更能感知别人的痛苦。上小学之后,每当看到有人遇到困难,王昱人姐弟就会从自己微薄的生活费中拿出一部分帮助别人。 &&& 10多年来,姐弟俩靠着卖废品和报纸,积攒下3万余元,大部分用来帮助困难人士。 &&& 值得一提的是,姐弟俩参与帮助的学生中,已经有5人考上了大学,其中2人是今年与王昱人一同入学的同龄人。 &&& 几欲放弃来粤读大学 &&& 在今年的高考中,王昱人以总分559分(高出吉林省文科重点线22分)的成绩考入华南师范大学行政学与政治学专业。 &&& 对于专业的选择,王昱人说,“我从小就希望以后能够从政。以我的理解,从政就是当官,‘官’字两个‘口’,多一个口就要为老百姓多说话,多干实事、好事。” &&& 之所以不远万里来到广东读书,王昱人表示,一是为了喜爱的专业和华南师范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二是看中广州开放的社会环境。 &&& 但经济发达也意味着高消费,她一度想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想通过自学完成本科的课程。 &&& “因为我爸患精神分裂症,我和小弟去年还遇到车祸,小弟现在腿里还打着钢板,我本来不想来全日制的学校读书的。”她说。 &&& 后来由于政府和社会的帮助,王昱人还是来到华师报到。“读书期间肯定还会做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王昱人说。
&&&&&&& 专题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张胜波 实习生 邱妍 &&&&&&&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8月29日《南方都市报》A07版:亲们,军训要hold住哦!
南都讯 昨日,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药学院三所高校迎来2011级新生报到,迎新人数接近两万人。   90后学生迎新创意天马行空,刚刚风靡网络的“hold住体”也出现了,华师某社团打出大横幅提醒师弟师妹:“亲们,军训要hold住哦!”广外商英学院则打出标语:“亲爱的爸爸妈妈辛苦了!请孩子们自己提行李!” 最新潮: “淘宝体”“hold住体”抓眼球   昨日,南都记者走访迎新现场发现,最引人瞩目当属漫天飞的标语横幅。横幅中不乏催人奋进的,如华师石牌校区图书馆一层就挂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敦品励学,追求卓越”。而更多横幅则融入网络潮语,广外大学城校区就有:“亲们,欢迎你加入财院大家庭哦!”在华师石牌校区,白玉兰树上则挂着西一西二往这边走哦亲~”的招牌,标语后还附上了兔子笑脸。   “至于你加不加入,反正我加入!”一些社团宣传招新熟练运用起“高铁体”。《华南师大报》则温馨提示师弟师妹:“亲们,军训要hold住哦!”   “一进校门就让我感觉很亲切,没那么紧张了。”新生小许告诉记者,面对军训的艰辛,师兄师姐提醒要“hold住”,这让新生都觉得很“好玩” 最动人: “感恩体”号召学生自提行李   挂在广外相思河畔这一条横幅格外醒目――“亲爱的爸爸妈妈辛苦了!请孩子们自己提行李”。这条由商英学院迎新工作小组创作的宣传标语,温情脉脉,不少家长看后会心一笑。   “标语很有新意,营造了一种氛围,不再显得冷冰冰。”一位路过的家长表示,“我是来看热闹的”。他承认现在的孩子独立性较差,但他要求孩子自己收拾宿舍,自己洗军训服装。   这条横幅经学生拍摄发到微博上立马引起热议。网友“阿树在路边”评论说:“这是必需的,……人活在世上要学会懂事、感恩、自强,你们(指广外新生)永远不是花瓶,会碎的!”网友“泽kin”则感叹道:“这样的横幅好!那些写得像诗一样的欢迎词都弱爆了!” 最大牌: 新生行李坐“柏拉图”号   不仅迎新标语要“潮”,运载新生行李的小三轮车气场也要够强大。昨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师兄师姐穿起系服,骑着挂上“柏拉图”号、“苏格拉底”号牌子的三轮车迎接新生的到来。   骑着“柏拉图”号的学生告诉记者,该系今年租了6辆车,还别出心裁地用“卢梭”、“柏拉图”、“苏格拉底”、“列宁”、“康德”、“马克思”等哲学、政治学名人的名字命名,骑在上面特别拉风,回头率高。   政行专业以哲学名人命名,记者看到,生命科学学院的小三轮车则更有创意,美其名曰“转基因”号。 ■特殊新生  中学起捡废品帮过80多名学生  “感动吉林十大人物”王昱人考上华师大,无父母陪伴只身一人抵穗   昨日,在华南师范大学报到的众多新生中,有一位特别的女孩。她只有20岁,没有父母陪伴,从遥远的吉林省来到广州。她从中学起捡废品,用积蓄的3万多元帮助过80多名学生。   她叫王昱人,来自吉林省吉林市。王昱人家境贫寒,一日三餐以粗粮、咸菜为主,而作为家庭支柱的父亲又患有精神病,一发病就会暴打她和她同父异母的弟弟。王昱人和弟弟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卖报纸,多年来用积蓄起来的3万多元帮助了80多名学生,其中有两个今年还考上了大学。   王昱人被评为“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和“感动江城十大人物”。在今年高考中,她以高出华师录取线22分,总成绩559分的高分考取了华南师范大学。但大学四年学费不菲,家庭贫困的她一度产生过辍学的念头。7月21日,她的事情被吉林省当地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省委书记的关注,吉林市委为她解决了大一的学费问题。   刚到华师不久的王昱人对未来憧憬不已:本科读政治学和行政学,硕士读行政管理,博士读公共管理或者工商管理。她毫不讳言自己想考公务员,她觉得,“官”字的两个口,其中有一个是要为老百姓说话的,她希望能够通过从政这种途径去更好地回报社会。穿着黑色连衣裙的她,脸上充满了成熟和稳重,面对一大帮记者的长枪短炮仍然从容淡定。 ■相关新闻 今年开学 比往年提前一周   昨日迎接新生的共有三所高校,分别是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广东药学院。与往年9月中旬广东各高校才开始入学相比,今年高校秋季开学的时间都较往年提前了一周左右。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左丹介绍,开学日期是按照校历来定,由于2012年春节比今年提前,寒假将会较早放假,为有足够的教学周,今年比往年会提前开学。   记者查阅日历了解到,2012年农历春节是在日,比2011年提前了11天。   新生来了饭堂又涨价   不少学生表示希望涨价能有公示   “又涨了!”不少刚过了暑假回到学校的老生发现,饭堂里的价目牌悄然换了样子。这几天,不少学生都在感叹:新生来了,饭堂也涨价了。   暨南大学的学生小林告诉记者,食堂的涨价幅度维持在0.5元到1元的区间,额度不明显,学生的反应也不大,但到平时买鲜榨果汁的小卖部中买果汁时,多收的一块还是让不少学生愕然。   在暨大珠海校区,学生更是用“惊喜”两个字形容饭堂涨价。原价为1块钱的玻璃罐装的可乐、芬达和雪碧一夜间涨到了1块5,而维他奶也从1块5涨到了2块。不少学生都希望能得到一个合理的涨价公示。在广州大学,白饭、菜肉通通涨价没商量,套餐价格从7块涨到了8块,让学生大叫“吃不起”。   采写:南都记者 刘黎霞 实习生 赖逸秀 关倩莹 通讯员 李宇红 郑宇云 贺静 摄影:实习生 孙振飞 南都记者 冯宙锋
8月29日《南方都市报》A06版:华师迎新 农村生超五成
&&&&&& 昨日,华南师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药学院三所高校迎来2011级新生。报到人数近两万。近期,南方周末等媒体针对农村学生难入名牌大学的情况进行了报道。但华师党委副书记王左丹表示,该校农村学生比例一直都在50%以上。 华师农村生源比例未降占五成   昨日,三所高校(华师、广外和广药)迎来了2011级新生。   此前,南方周末报道了中国名校生源急剧变迁,农村学生难入名牌大学的情况。据报道,北大清华的农村生源所占比重不大,且连续多年下滑。   但昨日,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左丹表示,该校农村学生的比例向来较高,近年来基本都在50%以上,并未出现媒体报道下降的情况。王左丹表示,城市学生拥有更多教育资源。在顶尖高校竞争中占优,这是很显然的。不过,这种趋势一般体现在顶尖学府的竞争中。华师每年分数线在中大、华工之后,这种比例下降表现并不明显,相反感觉农村学生还多了。   王左丹说,个人感觉现在农村学生的境况要比过去好一些。“过去常接到铺盖都没有带就来报到的新生,但现在很少见到。” 华师困难学生每人千元启动“生活”   昨天,华师迎来了9773名来自全国各地的2011级新生。其中,本科6479人,专科800人,硕士与博士生合计2394人。根据往年的情况,该校贫困生约占全校学生15%-18%,特困生占6%-7%。按照惯例,华师对困难学生开设“绿色通道”,特别困难学生可减免学费。   但与往年不同,今年该校在新生中按照8%-10%的比例给予每人1000元的“生活启动金”。“这笔钱在入学一个星期后直接打入学生的卡中。”华师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周宪介绍。至于如何鉴别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周宪表示,一是看是否有低保等文件证明,二是靠在报到现场的观察,三是辅导员宿舍深入了解,此外,还必须学生自己前来申请。 采写:南都记者 刘黎霞 冯宙锋 实习生 关倩莹 赖逸秀 孙振飞 通讯员 李宇红 郑宇云 整合:陈实 广州地区读者详见AⅡ叠读本
8月29日《信息时报》A06版:贫困新生一入学 就获千元生活费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见习记者 钟丽玲 记者 邝凝丹 实习生 魏睿琪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昨日,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药学院迎来了广东高校首批大学新生,各校迎新工作火热进行。今年,贫困新生一报到,就获得了学校发放的“生活启动金”,华师发放1000元,广外昨日已当场发出500元的现金。而师兄师姐们为迎接新生亦是花样百出,高校官方微博用搞怪网络语言称“整个场面我们hold住了”。今年新面孔中,有值得关注的新人:从小拾荒捐资助学的吉林女生王昱人入读华师。   往年新生入学,高校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各种资助,包括国家助学金、优秀学生奖等等。但是往往都是在新生入学后通过申请才能获得,而很多特困学生在这“空白期”可能出现缺乏资金置办生活用品的情况。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广外近两成新生获生活费   今年,为了让新生尽快投入新环境,并及时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都在今年首次向贫困新生发放“生活启动金”。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周宪介绍,华师今年将从学生困难补助款中拨出60多万,在新生中按照8%~10%的比例给予每人1000元的“生活启动金”。   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学生处处长植秀聪也表示,学校今年安排了新生专项补助金76万,用于学生生活困难补助等慰问,报到当天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500元。“大约有18%左右的学生获得启动金,让他们能马上用来吃饭及购买生活用品。”   招生结束后就“找”贫困生   至于这些受益的学生是如何评定的呢?周宪告诉记者,录取通知书中夹带学生信息表,学生报到当天上交该表后,由辅导员进行综合评定,并尽快将钱打到学生的校园卡中。而广外则在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学生处就利用暑期开始对部分遭灾地区的学生进行全面排查,及时跟进和掌握灾区学生和特困学生有关情况。昨日上午,广外部分灾区的特困生在报道现场就拿到了该校发放的首笔启动金。拿到启动金的新生小李马上就前往超市选购生活用品,“感觉很温暖。”   虽然学校帮扶措施逐年优化,但是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佐丹却透露,过去赤条条来学校报到的现象已经大为减少了,农村孩子的经济状况总体比往年好。   新面孔   感动吉林女生华师求学   有这么一名女生,与患有精神病的父亲和同父异母的弟弟相依为命,家境困难,却从四五岁起拾荒赚钱资助他人,2004年获得“感动吉林十大人物”荣誉。她叫王昱人,今年成为了华南师范大学新生中的一员。昨日,前来报到的昱人跟记者分享了她的不凡经历。   王昱人出生在1991年,从小开始与弟弟拾荒捐资助学,十多年来共赚了三万多元,并用这些钱帮助过近90名同龄人。“每当在媒体上看到有人遇到困难,我们姐弟俩就会送钱送物,少则三五十元,多则两三百元。”这些钱全是姐弟俩捡废品和卖报纸攒来的。   “由于家庭困难,一路成长都获得过很多关心和支持,所以希望能够出自己一分力,回报社会。”但是昱人却曾由于家庭困难,并考虑到广州消费水平高,打算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幸运的是,在吉林市政府的资助下,昱人顺利踏上了求学之路。   王昱人在华师读政治学和行政学专业,希望将来有机会从政。而昱人对其以后的学习规划也十分明确,她希望能在研究生攻读行政管理专业,博士攻读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   “老人家”   师兄师姐“整个场面hold住了”   每年迎新,都是各高校最热闹的日子。校方和师兄师姐们都想尽办法创新,花样不断。昨日,广外大学城里一座“小金人”伫立在教学楼前,十分抢人眼球。原来,这是广外新闻学院为了迎接新生特意请出了他们学院的吉祥物“小金人”。该学院大二的学生小张透露,“小金人”是该学院的标志和吉祥物,“小金人”除了显眼能让新生们第一时间找到“组织”外,也是希望新生们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学院的文化内涵。   这边厢华师也请出了哲学泰斗来对撼。“柏拉图号”、“苏格拉底号”、“康德号”等近10辆新生行李搬运专用三轮车,引起了不少新生围观。负责创作这些三轮车名号的小吴称,这既吸引眼球,也体现了学院的特色。   而华师法学院学生会在迎新结束后,也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今天是法学院团委与学生会的同学们共同努力迎接新生日。大家都很给力很合作,进展很顺利,整个场面我们hold住。”   老生走鬼摆摊一天赚五六百   每年新生入学也是大采购的时候,为打破校内超市垄断新生市场,为新生带来更多优惠,今年广药默许老生“走鬼”与超市抢生意。记者在广药大学城校区的学生生活区中看到,每栋宿舍楼楼下都设有售卖水桶、风扇、台灯等日常用品的摊位,达20余档之多,档主都是该校大二以上的老生,他们被人笑称为“学生走鬼”。   该校制药工程101班男生小郑与同学们在3号宿舍楼下摆档,他们所卖的日常用品比校园超市便宜2~3块,如扫把仅售4~5元,而校园超市的价格则是6~7元。到昨日下午三时许,小郑的团队赚了五六百元,而他们投下的成本是1000多元。   为了争夺生意,“老生走鬼”们花招百出,不少摊档又打出“潮汕同乡会,自己看过来”类似的旗号,以“拉拢”同乡。   对此,该校相关负责人坦言,其实以前是不允许学生在校内摆摊的,“但后来我们想,这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据悉,这些走鬼档不允许校外人员入内摆摊。
上一条:下一条:
华南师范大学宣传统战部版权所有. 2009
联系电话:020-  E-mail: hs804@
华南师范大学宣传统战部制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迎接大一新生标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