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电子商务专业到底好不好?电...

注1:横坐标已毕业2年表示2年前毕业的人目前平均每月拿多少钱。
注2:平均薪酬实际使用的是中位数薪酬,也就是样本中排第50%的样本的薪酬。结果不会受到特别高或特别低薪酬影响。
注3:蓝色实线部分薪酬样本充足,可信度较高。蓝色虚线部分薪酬样本较少,可信度较低。样本太少的年份不显示。
注4:留学人员、公务员、及高校医院国企等事业编制单位的薪酬样本较少。毕业超过五年的薪酬样本偏少,可能有偏差。
在哪些行业
在哪些城市
显示范围:
全部在招专业
全部在招专业 各省招生专业 全部专业(含已停办)
学科门类:
搜索专业:
显示更多专业
校友有话说
还没有人评价过这个学校。
您在这个学校就读过吗?来做第一个贡献内容的校友吧!
不是这个学校的?邀请朋友来说两句吧。
目前只允许在校生及校友对母校发表评论,
您是否在 青岛农业大学 就读过?
您可能感兴趣的
本校专业:
妹纸最多专业
排名专业名称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月薪
. . .. . .. . .
数据解读:
注1:样本过少的专业未参与排名。
注2:排名包含过去十年毕业的所有专业(含改名或已停办专业)。
注3:薪酬排名是由各专业毕业五年薪酬指数计算所得。
省内高校:
综合排行榜
知名度排行榜
薪酬排行榜
妹纸排行榜
排名学校名称类别
就业综合评级
. . .. . .. . .
数据解读:
注1:独立学院、民办大学及样本过少的学校未参与排名。
注2:大学综合排名是由毕业五年薪酬、社会影响指数、所在城市等级综合计算所得。
上述分析趋势及结论是基于我司独创数据算法得出,作为中立参考信息,我司不对基于上述信息作出的判断及行为作任何保证。信息的相关知识产权归我司独有。任何转发或引用均需注明出处。详情参考
访问腾讯微博||||||||||
青岛农业大学
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2;招生办电话:7,
http://www./
青岛农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2001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创建青岛校区,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莱阳农学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址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矢志三农、勤奋求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在1997年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2007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
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设有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园艺学院、园林与林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传媒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药学院、合作社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加商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海都学院(独立学院)。举办67个本科专业,拥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农业推广硕士(含15个招生领域)、工程硕士(含2个招生领域)、兽医硕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
学校拥有青岛和莱阳两个校区,占地3921亩,校舍建筑面积95.2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91.6万册,电子图书19321GB。
校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36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78人,副高级职称311人,博士363人,硕士705人,博士占26.5%,硕士以上的占78%。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山东省教学名师8人,博士生导师22人。学校拥有动漫产业核心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7个“十二五”山东省重点学科,4个“十二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2个研究所。设有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人才培养与研发中心、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农产品流通与经纪研究院暨青岛培训中心、中国鸵鸟疫病防制中心、青岛市农机化高级人才培训基地等研发培训机构和康奈尔大学BTI——青岛农业大学无脊椎动物细胞培养和细胞工程中心、国际合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韩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中英食品研究所等中外合作研究机构。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学校有2个教育部立项的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品牌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试点专业、4门省级试点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专项资金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学校坚持严格教学管理,狠抓学风建设,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应届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生物类专业达到50%以上。五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课外科技竞赛获得国家和国际奖励44项,省级奖励656项。毕业生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广泛欢迎,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1%以上。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352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85项,省部级课题433项。目前,学校在研科研经费3.26亿元。“十一五”以来获得发明专利19项,选育植物新品种42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8项。
学校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路子,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一五”以来,学校有40余项科技成果向社会转让推广,其中向企业转让1项新型农药生产技术、5个玉米杂交新品种生产经营许可权、3个花生新品种,合计转让金额2282万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及下属各区市、利津市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签署了科教兴农的合作协议,搭建了服务社会的广阔平台。
学校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和开放战略,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
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5 &&
& & & & ◆学院简介
& & & & 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设有农学、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烟草学5个专业,其中植物保护为国家特色专业,农学为山东省特色专业。
& & & & 拥有作物学和植物保护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作物、植物保护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 & & & 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1人,博士36人,硕士生导师33人,博士生导师8人,省中青年骨干、学科带头人8人。
& & & & 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旱作技术实验室和应用真菌实验室,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山东省植物保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教学研究室,11个教学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研究所和4个省级研究所,1个实验站。
& & & & 学院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旱作技术实验室和应用真菌实验室,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山东省植物保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教学研究室,11个教学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研究所和4个省级研究所,1个实验站。
& & & & 学院先后承担国家863、国家97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200多项,在研经费8000余万元。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已成为山东省发展粮、油生产的重要技术依托单位,为山东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 & & & ◆学院网址: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1
& & & & ◆学院简介
& & & &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前身为农学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由于学科发展与学校建设的需要,2005年8月正式成立。
& & & & 目前,学院设有植物营养、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6个教研室,以及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健康、土壤肥料2个研究所和1个实验中心。设有植物营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地管理、生态学5个本科专业,研究生在校生37人、本科在校生1127人。
& & & & 科研力量雄厚,在农业资源和环境科学领域颇具影响。近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学院承担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始于1978年,在同类项目研究中,时间最早,在旱作营养生理、蔬菜营养与施肥、新型肥料研制、环境健康与污染修复、重金属污染治理、土壤培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农业遥感与土地利用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出版各类专著、译著10余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取得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10余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
& & & & 新学院、新形象,资源与环境学院党政领导与全体教职员工将以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精神,坚持改革发展并举,立足教育,服务经济,砥砺耕耘,自强不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风建设和科研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努力把资环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 & & & ◆学院网址:
----------------------------------------------------------------------------------------------------------
& & & & ◆办公室电话:0,
& & & & ◆学院简介
& & & & 学院现设有园艺、园林、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茶学和风景园林5个本科专业和园艺技术1个专科专业,其中园艺和园林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 & & & 园艺专业培养从事园艺技术推广与应用、产业经营、科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是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土壤农化分析、普通微生物学、园艺植物栽培原理、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园艺植物育种原理。
& & & & 园林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以及园林植物培育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是园林树木学、园林生态学、花卉学、工程制图、园林建筑、美术、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园林设计、园林绿地规划等。
& & & & 风景原理专业培养具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是美术、园林设计艺术原理、设计初步、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中外园林史、园林设计、风景区规划、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城市规划设计等。
& & & & 茶学专业培养从事茶学、食品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是茶叶生物化学、茶树栽培学、茶树育种学、茶树病虫防治学、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机械、茶叶经营管理、茶文化学。
& & &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能从事设施农业结构设计、工厂化种植技术、设施环境调控装备开发与应用、设施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是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土壤肥料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温室建筑力学基础、工程测量、园艺植物栽培原理、园艺设施学、设施环境工程学、温室设计与建造、设施园艺作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病理学。
& & & & 园艺技术专业(专科)培养适应园艺生产、经营、推广、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是植物学、植物生理附生化、普通遗传学、土壤农化分析、普通微生物学、园艺植物栽培原理、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园艺植物育种原理。
& & & & 果树学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是英语、自然辩证法、高级果树生理学(英文)、高级果树育种学(英文)、果树学研究进展、DPS数据处理系统与生物统计、植物生长与分化、专业英语(果树)、专题讨论(园艺)、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高级植物生理实验、高级分子遗传学等。
& & & & ◆学院网址:
----------------------------------------------------------------------------------------------------------
动物科技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7
& & & & ◆学院简介
& & & & 动物科技学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莱阳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94年更名为动物科学系,2002年更名为动物科技学院,2008年水产学院合并于动物科技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8人,高级实验师10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1人,硕士学位的31人。
& & & & 学院现有畜牧学和兽医学二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水产养殖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兽医专业学位硕士点,硕士点总数9个,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省级重点学科和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预防兽医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校重点建设学科。
& & & & 设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3个本科专业,兽医、饲料与动物营养、特种动物养殖、水产养殖等4个专科专业。在校本、专科生1745人,在读硕士生256人。
& & & & 学院近五年共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和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省科技攻关、青岛市科技计划等各类科研课题75项,总经费3525万元。近十年取得了以体细胞克隆牛为代表的一大批教学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反映了学院在基础理论、应用基础、技术开发等领域的综合实力,也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 & & 学院一直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莱农精神,坚持&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校风,倡导&明德励志、敦学笃行&,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为山东及全国畜牧业、水产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 & & & ◆学院网址:
----------------------------------------------------------------------------------------------------------
机电工程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2
& & & & ◆学院简介
& & & &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是青岛农业大学校内建院(系)最早的五个院(系)之一,其前身是1969年始建的农业机械化系,2005年因学科调整改为机电工程学院。
& & & & 目前,学院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结构比较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发展后劲较足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8人;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5人,硕士学位40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8人;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首席专家1人,省级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学院还聘任了汪懋华院士等6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为兼职教授。
& & & & 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个,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及农业水土工程3个二级硕士学位点。
& & & & 学院在抓好学科建设和学生教育的同时,科研和学术工作也取得长足发展。目前主持和承担包括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948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3项,科研总经费4000余万元。近几年完成并通过科研鉴定项目3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9项,获得国家专利33项,科研成果转让8项。
& & & &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尚书旗院长担任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AMFE)主席;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中国分会秘书处、山东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农业工程专业委员会设在学院。
& & & & ◆学院网址:
----------------------------------------------------------------------------------------------------------
建筑工程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5
& & & & ◆学院简介
& & & & 建筑工程学院前身为工程学院,始建于1969年,其中建筑工程学科自1986年开始正式招生。2005年7月学校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在原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组建新的建筑工程学院。
& & & & 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和建筑装饰工程与技术一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多人。
& & & & 现有教职工53人,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博士和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1.4%。目前,学院设有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设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五个教研室,设有力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CAD四个实验室,设有建筑设计与检测研究所、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研究所。
& & & &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和学术研究,教学和科研成果显著,近几年,出版各类专著、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有20多篇被EI、SCI收录,取得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10余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 & & & 建筑工程学院一直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工作理念,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 & & ◆学院网址:
----------------------------------------------------------------------------------------------------------
生命科学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2
& & & & ◆学院简介
& & & &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10月,现有教职工84,其中博士学历41人(包括博士后9人,留学回国人员5人),硕士学历27人;山东省&万人计划&第一层次&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教授17人,副教授2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9名;1名教师获得&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2名教师获得&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
& & & & 学院现有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2个本科专业和生物技术与应用1个专科专业;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山东省重点学科、应用真菌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和省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设有农业部真菌多糖研究基地和山东食用菌菌种场,植物研究室、遗传研究室和农业应用真菌研究室3个省批研究室,以及生物技术研究所、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所和药用真菌研究所3个校级研究所。
& & & & 自2002年以来,先后承担科研课题157项,其中承担国家级课题22项、省级研究项目48项;近年来先后发表研究论文530余篇,获国家专利18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其中,&灰树花发酵液提取多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已成功转让,转让费为900万元;承担省校级科学研究课题26项,编写教材36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余篇,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建设3门省级精品课程,两门省级试点课程和1门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
& & & & 学院一贯重视本科教学教学工作,建院以来,逐步完善本科教学的软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学院非常重视学生教育,树立了以培养具有深厚的基础、广博的学识、良好的技能、合作的品质、勤奋敬业和勇于创新精神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 & & ◆学院网址: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71
& & & & ◆学院简介
&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2005年改建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 & &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粮食工程4个本科专业,另有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和中英合作办学专科3个专科专业。
& & & & 学院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农产品加工及贮藏、&食品科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学院下设6个教研室和1个食品工程技术训练中心,30个校外挂牌实习基地。
& & & & 学院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专职教师5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2人。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博士17人,硕士26人;另有高级实验师3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敢为科学家1人,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产业体系蔬菜贮藏加工岗位科学家1人,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1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站长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教学名师1人。
& & & & &九五&以来,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948&课题2项,国家科技攻关和省、市科技攻关课题80余项,企业委托横向研究课题40多项。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0多篇。主持完成山东省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6项,获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和实验学成果奖4项,主编获参编著作、21世纪、&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35不,其中主编10部,副主编8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0余篇。目前,在研省部级科研课题和企业委托科研课题30余项。
& & & & ◆学院网址: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2
& & & & ◆学院简介
& & & & 经济与管理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叫农业经济系,1994年改为经济贸易系,2002年10月成立经济管理学院,2005年8月分别成立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2008年7月根据学校整体学科调整的意见,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重新合并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
& & & & 学院现设有农林经济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7个本科专业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3个专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4277人,全日制科学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0人;另有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245人,经管教育中心学生800余人,是全校唯一办学规模超过5000人的最大规模的二级教学学院。
& & & & 学院设有农业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理论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电子商务、法学10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员工105人,在专职教师中,82%以上具有硕士学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9人,讲师52人、助教9人;93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23人(在读10人),硕士64人。
& & & & 近四年来,共申请科研项目64项,科研经费合同金额达到353.11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近四年来,学院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315篇,其中一级学报文章7篇,CSSCI来源期刊文章9篇,中文核心期刊100篇。科研获奖36项。
& & & & 学院重视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韩国新罗大学、韩国农业振兴厅、美国莫瑞州立大学建立了交流访学合作协议。学院重视教风、学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秩序井然,学习氛围浓厚,已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院风。多年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一次性通过率名列全校前三名。
& & & & ◆学院网址:
----------------------------------------------------------------------------------------------------------
化学与药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5
& & & & ◆学院简介
& & & & 化学与药学院始建于1977年,2008年由化学学科和药学学科合并成立。
& & & & 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化学、药学和生物功能材料6个本科专业,生物制药和工业分析与检验2个专科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和农药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在校生162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7人。农药学学科是山东省&十五&和&十一五&重点学科。
& & & & 学院现有教职工94人,专任教师68人,实验技术人员17人。教师中教授职称8人,副教授职称25人,高级实验师3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7人,专职教师有博士学位占53%。有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青岛市青年科技专家1人,学校教学名师1人,学校教学能手3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山东省教学团队。
& & & & 学院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3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60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科研成果转让2项,其中杀菌剂&银果&1999年以500万元和杀菌剂&仿生安&2006年以600万元转让,直接经济效益1100万元。
& & & &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成才为目标,以学习为中心,以纪律为保障,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羽翼&学生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学风、院风建设。
& & & & ◆学院网址:
----------------------------------------------------------------------------------------------------------
人文社科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2
& & & & ◆学院简介
& & & & 人文社科学院是在我校政治组基础上于1987年筹建而成,历经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系、管理科学系、人文社科系、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 & & & 现有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秘书学四个本科专业,秘书与公共关系、社区管理与服务两个专科专业,农村组织与制度科学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一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60人。设有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德育、教育学与心理学、管理、中文七个教研室,农村文化、文化人学和社会发展、公共管理科学三个研究所。
& & & & 学院现有教师7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5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11人,在读博士8人,硕士45人;另有校内兼职教师28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3人,博士生导师1人。
& & & & 五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省软科学项目12项,省教育厅项目12项,省文化厅项目3项,青岛社科项目12项,青岛双百调研项目4项,横向课题3项,出版了《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广义创新学》、《行政管理学》等著作、教材20余部;在《文史哲》、《哲学原理》、《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 & & & 学院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全校人文环境的塑造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发挥了主导作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指导选读名篇名著,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浓厚学校的人文氛围;开办&人文论坛&,营造学校的人文环境。
& & & & ◆学院网址:
----------------------------------------------------------------------------------------------------------
动漫与传媒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招生办电话)7、
& & & & ◆学院简介
& & & & 青岛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发展的历史可追溯到1983年学校设置的电教室,2003年成立传播学院,开始举办传播学专业,2008年学科调整后更名为艺术与传媒学院。学院拥有20多年科技传播、动画制作、传播学研究、艺术创作和影视创作的深厚积累。建院以来,学院不仅致力于培养既掌握现代传播理论,又能以理论为指导,从事影视编导、动画、艺术设计、多媒体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以及广告策划与制作的传媒高级专门人才,而且立足青岛,面向社会,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和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路子。
& & & & 学院现设有艺术设计、传播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绘画、广告学六个本科专业,八个专业方向,在校生1383人。
& & & &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有20多年科技传播、动画制作、传播学研究、艺术设计和影视创作经验的优秀的教师队伍,目前有教职工85人,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博士和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3%。
& & & & 院共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获省部级科教影视创作政府奖34项;在国家级音像出版社出版音像作品230多部集,在农业部推广的80多种农业新技术科教片中本院制作的有52种、结合长期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实践和研究撰写出版了《农业传播学》专著一套(7本),被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列为&中国传媒学术前沿丛书&。并获山东省第二十二次社会科学二等奖和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壹等奖。近三年来,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
& & & & 青岛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师生员工,努力践行&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兢兢业业做学问&的院训,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社会相结合,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相结合,积极探索学、研、产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 & & & ◆学院网址:
----------------------------------------------------------------------------------------------------------
外国语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0
& & & & ◆学院简介
& & & & 外国语学院前身为外语系,始建于1999年12月,2005年7月成立外国语学院。
& & & & 外国语学院设有英语、日语、朝鲜语本科和商务英语专科专业。
& & & & 学院拥有一支年轻有为、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教职工1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8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16人;目前教师中具有博士8人,硕士学位教师87人,占教师总数87%。外籍教师8人。教学设施先进,现有数字、多媒体语言实验室14个,总座位数达到952个;一个高水平专业录音室和一套完整的外语教学闭路电视系统。
& & & &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科研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5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教育厅课题15项,校级课题38项;发表学术论文427篇,主编、参编教材18部,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生软科学三等奖1项,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5项、优秀奖1项,全国高等农林院校优秀教材奖2项。
& & & & ◆学院网址:
----------------------------------------------------------------------------------------------------------
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2
& & & & ◆学院简介
& & & & 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始建于1977年,经历莱阳农学院基础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青岛农业大学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变迁。根据学校发展需要,2008年7月组建了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 & &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软件外包,物联网七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余人。
& & & & 学院现有教职工138人,其中专任教师122人,教授7人,副教授21人,高级实验师3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13人,硕士99人,有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学校教学名师1人,学校教学能手1人,硕士生导师1人,省级十佳百优优秀辅导员1人,学校十大育人标兵1人。
& & & & 学院积极开展教育及科学研究,近4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参加国家863子课题1项,国家级教学研究子课题5项,主持省级课题7项,校级课题30项,获得省部级、校级成果10多次,被SCI、EI收录的文章45篇,公开发表研究论文600余篇,主持参编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11部。
& & & & ◆学院网址:
----------------------------------------------------------------------------------------------------------
园林与林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2
& & & & ◆学院简介
& & & & &园林与林学院,成立于2012年,目前,学院设有园林、风景园林、林学三个本科专业,风景园林、林学两个硕士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24人,2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专业教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10人,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1人。
& & & & 园林专业,设置于1993年,是一门以生态学与美学为基础,以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为宗旨,以城市、风景区、森林公园中栽培应用的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花卉现代化生产、繁育及其室内外应用、装饰为主要内容,研究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生态习性、地理分布、栽培繁育、环境保护、遗传育种、花卉营销及园林规划设计的综合性学科。
& & & & 风景园林专业,设置于2009年,是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门学科。是以&生物、生态学科&为主,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例如美学、土木、建筑、城市规划、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 & & & 林学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森林经理、林木遗传育种、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从事林木良种选育、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栽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 & & & ◆学院网址:
----------------------------------------------------------------------------------------------------------
& & & & ◆办公室电话:3
& & & & ◆学院简介
& & & & 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发展的历史可追溯到原莱阳农学院1993年设立的园林设计的基础美术教育。2001年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2004年设立绘画专业(插图方向);2007年设立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方向)。历经园林园艺学院、环境艺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2012年4月学校学科调整成立艺术学院。
& & & & 学院目前现有艺术设计、绘画两个本科专业,下设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插图三个专业方向,面向全国5个省(含山东省)招生,全日制在校生780余人。
& & & &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7人,专任教师3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讲师3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25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人。
& & & & 多年来,学院十分重视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曾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国家级美术专业学术奖&第一届、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 优秀作品奖、提名奖各1项,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书学理论奖&二等奖2项,主题性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2项,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等国家级美展奖2项,获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入选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国家级重要展览14项,获省级美术、设计展展览奖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4部,1部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部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项,地厅级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作品)200余篇(件),获教育部&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优秀成果&奖1项,省级学术论文奖8项。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艺术创作、设计能力的培养,学生作品获国家、省级美展、设计大赛奖65项,多件作品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等重要展览。
& & & & 艺术学院秉承青岛农业大学优良的教学传统,治学严谨,重视教风、学风建设,强化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
& & & & ◆学院网址:
----------------------------------------------------------------------------------------------------------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2
& & & & ◆学院简介
& & & &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2年4月,其前身为1994年成立于动物科技学院的海珍品养殖专业。
& & & & 学院现有水产养殖本专科两个专业和一个海洋资源与环境方向,水产养殖硕士点和渔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点。
& & & & 学院有教职工28人,专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0人。学院还有一支定期来校授课和讲学的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以及由我校&海外教授团&为主体的国外知名学者组成的高水平&客座教师&队伍。一支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已经形成,在水产学科建设中继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 & & & 在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山东省科技厅和青岛市科技局等科研项目共计35项,经费达800多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5篇,被SCI、EI收录13篇。
& & & & 学院学生工作将坚持&以学习为中心,以三好为目标&的工作指导思想,着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勤奋刻苦、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文体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专业技能;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从大二开始有意识的将学生分成科研型、创业型、就业型,并加以分类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
& & & & ◆学院网址:
----------------------------------------------------------------------------------------------------------
& & & & ◆办公室电话:
& & & & ◆学院简介
& & & &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是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举办的独立学院。学院设在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校区,占地 1000亩,图书馆藏书92.08万册,校舍建筑面积20.17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3852万元。在2006年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办学条件核查中,生均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生师比等指标均列全省12所独立学院前两位。
& & & & 学院现设有工程系、食品系、生物科技系、人文艺术系、经济与管理系及基础教学部6个教学系部、27&
个本科专业及其部分相关专科专业;设有计算机、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动动物科学、植物科学、经济与管理学、人文艺术等11个校内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38个。聘任教师528名,其中博士75人,硕士290人,教授77人,副教授114人。在校生9200多人。
& & & & 学院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办学定位和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特色办学、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积极倡导&博学 睿思 行健 至善&的学院精神与&和勤 竞 雅&的校园风尚,实施人本管理亲情服务、特色教学、定单培养三大办学战略。实行学年学分制以及&3+1&(本科)、&2+1&(专科)的教学模式和&架构+平台&的培养方案,突出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人文精神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致力培养品德高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社会适应性广、有思想、有个性、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 & & 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设有学业奖学金:一等奖1000元/学期(每生),二等奖400元/学期(每生),三等奖200元/学期(每生);设有三好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先进班级奖学金、单项奖学金、毕业生就业奖、特别贡献奖,奖励在某一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设有企业助学金、自强奖学金、安邦奖学金,奖励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优秀学生;另外,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一对一资助等形式完成大学学业。
& & & & ◆学院网址:
----------------------------------------------------------------------------------------------------------
继续教育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7
& & & & ◆学院简介
& & & & 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成人教育的管理机构和办学单位。学院设办公室兼招生办、教务管理科、学籍管理科、继续教育科。
& & & & 学院现已形成了以成人高等教育为主,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以及专业证书教育、实用技术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成人教育格局。近十年来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3万余人,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 & & 目前,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正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探索符合世界成人教育发展趋势的办学体制,坚持实施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育人模式,多渠道开展办学,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 & & & ◆学院网址:
----------------------------------------------------------------------------------------------------------
合作社学院
& & & & ◆办公室电话:4&
& & & & ◆学院简介
& & & & 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成立于日,是我国第一个、目前也是唯一一个在高校设置的专门培养合作社高级人才的综合性二级学院,融教学、科研、培训、推广、实践指导、政策咨询、合作交流、信息管理等综合性职能。是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青岛培训中心。
& & & & 合作社学院既是学校合作社教育的办学单位,也是合作社科研与国际合作交流的实施部门。
& & & & 学院设有合作经济教研室、合作营销教研室、合作金融教研室以及学院办公室(信息中心)、培训中心、推广中心(基地建设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总支)及青岛农业大学国际合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内设机构。同时,还与有关单位共建了以下11个开放式合作机构: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中国农产品流通与经纪研究院、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青岛培训中心、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青岛)研究培训中心、中日农民合作社交流培训基地(日中农协组织研究会中国联络处)、海峡两岸合作经济研究中心(海峡两岸合作经济论坛秘书处)、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教学实验基地、青岛农业大学生态休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青岛农业大学苹果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与文化基金会驻华代表处、山东科技报青岛记者站。现有专兼职教学研究人员近80人,专任教师全部为硕士以上研究生,其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6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经历。
& & & & ◆学院网址:
中教图书客服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