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测定实验报告是怎么被测量出来的 关于光速测定实验报告的测定

多用途光速测量仪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多用途光速测量仪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多用途光速测量仪是一种物理实验教学仪器,为提高现有光速仪的测量准确度、降低造价、并发展为多用途的物理实验仪器而设计。本仪器的特征是∶有一个可以将光分束的交替开关、光程可以粗细连续调节的双光束位相比较光略系统;有一个将高频光拍信号系统转为低频、高信噪比光拍信号的信号处理系统;有一个脉冲调制的高频功率信号发生器。利用本仪器可以测量光速,还可以作固体介质中声场显示、声速、声衰减测量。
含He—Ne激光器、声光频移器和高频功率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光速仪,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光程可阶跃和连续调节的双光束位相比较光路系统;有一个带有分频电路的信号处理系统。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光速测量仪中的远程光光程测量方法的改进--《大学物理实验》2013年02期
光速测量仪中的远程光光程测量方法的改进
【摘要】:通过对大学物理实验光速测量仪测量光速中的远程光光程测量方法的改进,得到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于远程光光程的测量误差,并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控制误差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O43-4;G642【正文快照】:
光波是电磁波,光速是最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光速的精确测定[1-4]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17世纪开始就有人研究光速的测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精度也不断提高。有利用长距离的天文方法、齿轮法、旋转镜法、还有利用微波的驻波法等。本实验采用光拍法进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桂花;;[J];大学物理实验;2010年06期
黄志贝;傅方聪;芦立娟;;[J];大学物理实验;2011年05期
肖文波;朱泉水;肖孟超;易江林;王庆;;[J];大学物理实验;2011年05期
蔡秀峰;蔡德发;;[J];大学物理;2007年03期
胡超;竺哲欣;竺江峰;;[J];大学物理实验;2012年06期
刘才明;[J];大学物理实验;1996年01期
李小萍;;[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卢佳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5期
高立模,徐音;[J];物理实验;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陶家友;廖高华;梅孝安;;[J];大学物理实验;2009年01期
江长双;钟健松;丁玮蓉;;[J];大学物理;2009年05期
李武军;王晓颖;;[J];大学物理;2009年09期
张倩云;许灵静;芦立娟;张艳春;;[J];物理与工程;2012年03期
胡超;竺哲欣;竺江峰;;[J];大学物理实验;2012年06期
王林茂;甘文胜;班冬梅;;[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王俊华;沙春芳;单国威;单金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10期
高立模,王玉芳,李川勇,周文远,蓝国祥;[J];物理实验;2002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贵生,赵一广;[J];半导体学报;1988年05期
陈红;张伟森;王德军;宋立军;张淑萍;;[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李远琴;杨永安;;[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徐骏,陈骏,陆申龙;[J];大学物理实验;2000年01期
江国海;[J];大学物理实验;2004年02期
李晓勤;;[J];大学物理实验;2008年03期
黄志贝;傅方聪;芦立娟;;[J];大学物理实验;2011年05期
伍雁雄,张姝,赵璐冰,徐璐,夏顺保,高立模;[J];大学物理;2004年10期
蔡秀峰,刘淑珍,张炳恒;[J];大学物理;2005年02期
孙懋珩;丁燕;;[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史振民,张竹莲,巩育军,刘生昆;[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杨述武;赵立竹;;[J];物理实验;2006年06期
张业兵;张延惠;;[J];光电技术应用;2006年05期
张业兵;;[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胡华烜;朱敏;;[J];海洋技术;2008年03期
郭天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15期
陈铭琦;;[J];科技资讯;2010年35期
杨述武;[J];物理实验;1983年06期
韩志文;[J];光电子.激光;1990年04期
周风华;虞吉林;;[J];实验力学;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锦辉;夏樟根;陈民溥;赵铁松;;[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王蒙;王春玲;王美红;;[A];第十七届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樊勇;全绍辉;;[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罗晓松;陆燕芳;何巧;时荔蕙;吴志成;;[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陈韶华;相敬林;石杰;;[A];2005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杜博;;[A];2008年船舶通信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雷开卓;马天;郑卫民;黄建国;;[A];2009年中国东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吴国清;陈守虎;马力;;[A];2005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刘宇波;高立民;赵天宇;;[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张勇;邵可然;;[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青;[D];山东大学;2005年
李晓平;[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李新弘;[D];浙江大学;2008年
席庆奎;[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郧建平;[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刘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隋金雪;[D];东北电力大学;2005年
林小倩;[D];浙江大学;2006年
孔庆典;[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徐新龙;[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叶柏林;[D];浙江大学;2006年
赵天宇;[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8年
梁旭;[D];复旦大学;2012年
邵涛;[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李鸣霞;[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刘玲;[D];吉林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您的位置: &
光调制法测量光速的研究
摘 要:采用光调制法测量光速,直接对光进行调制得到调幅波,采用差频技术测量高频信号的相差,根据相位变化测量波长,得出光速并分析了误差。提出了改进方法,明显减小了实验误差。当前位置: &
求翻译:法国科学家菲索的旋转齿轮法测得的光速与此方法测量所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同是什么意思?
法国科学家菲索的旋转齿轮法测得的光速与此方法测量所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同
问题补充:
French scientists Feisuo measure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gear of the speed of light measured with this method obtained similar results
正在翻译,请等待...
正在翻译,请等待...
France scientist Fiso rotation gear measured by the speed of light and the results of this measurement roughly the same
正在翻译,请等待...
我来回答:
参考资料:
* 验证码:
登录后回答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并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回答。 |
我要翻译和提问
请输入您需要翻译的文本!光速是怎么测量出来的?
光速是怎么测量出来的?
08-12-30 & 发布
光速的测量方法: 最早光速的准确数值是通过观测木星对其卫星的掩食测量的。还有转动齿轮法、转镜法、克尔盒法、变频闪光法等光速测量方法。 1.罗默的卫星蚀法 光速的测量,首先在天文学上获得成功,这是因为宇宙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测量光速所需要的足够大的距离.早在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默(1644— 1710)首先测量了光速.由于任何周期性的变化过程都可当作时钟,他成功地找到了离观察者非常遥远而相当准确的“时钟”,罗默在观察时所用的是木星每隔一定周期所出现的一次卫星蚀.他在观察时注意到:连续两次卫星蚀相隔的时间,当地球背离木星运动时,要比地球迎向木星运动时要长一些,他用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来解释这个现象.光从木星发出(实际上是木星的卫星发出),当地球离开木星运动时,光必须追上地球,因而从地面上观察木星的两次卫星蚀相隔的时间,要比实际相隔的时间长一些;当地球迎向木星运动时,这个时间就短一些.因为卫星绕木星的周期不大(约为1.75天),所以上述时间差数,在最合适的时间(上图中地球运行到轨道上的A和A’两点时)不致超过15秒(地球的公转轨道速度约为30千米/秒).因此,为了取得可靠的结果,当时的观察曾在整年中连续地进行.罗默通过观察从卫星蚀的时间变化和地球轨道直径求出了光速.由于当时只知道地球轨道半径的近似值,故求出的光速只有214300km/s.这个光速值尽管离光速的准确值相差甚远,但它却是测定光速历史上的第一个记录.后来人们用照相方法测量木星卫星蚀的时间,并在地球轨道半径测量准确度提高后,用罗默法求得的光速为km/s. 2.布莱德雷的光行差法 1728年,英国天文学家布莱德雷()采用恒星的光行差法,再一次得出光速是一有限的物理量.布莱德雷在地球上观察恒星时,发现恒星的视位置在不断地变化,在一年之内,所有恒星似乎都在天顶上绕着半长轴相等的椭圆运行了一周.他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恒星发出的光传到地面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此时间内,地球已因公转而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他由此测得光速为: C=299930千米/秒 这一数值与实际值比较接近. 以上仅是利用天文学的现象和观察数值对光速的测定,而在实验室内限于当时的条件,测定光速尚不能实现. 二、光速测定的大地测量方法 光速的测定包含着对光所通过的距离和所需时间的量度,由于光速很大,所以必须测量一个很长的距离和一个很短的时间,大地测量法就是围绕着如何准确测定距离和时间而设计的各种方法. 1.伽利略测定光速的方法 物理学发展史上,最早提出测量光速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607年在他的实验中,让相距甚远的两个观察者,各执一盏能遮闭的灯,如图所示:观察者A打开灯光,经过一定时间后,光到达观察者B,B立即打开自己的灯光,过了某一时间后,此信号回到A,于是A可以记下从他自己开灯的一瞬间,到信号从B返回到A的一瞬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t.若两观察者的距离为S,则光的速度为 c=2s/t 因为光速很大,加之观察者还要有一定的反应时间,所以伽利略的尝试没有成功.如果用反射镜来代替B,那么情况有所改善,这样就可以避免观察者所引入的误差.这种测量原理长远地保留在后来的一切测定光速的实验方法之中.甚至在现代测定光速的实验中仍然采用.但在信号接收上和时间测量上,要采用可靠的方法.使用这些方法甚至能在不太长的距离上测定光速,并达到足够高的精确度. 2.旋转齿轮法 用实验方法测定光速首先是在1849年由斐索实验.他用定期遮断光线的方法(旋转齿轮法)进行自动记录.实验示意图如下.从光源s发出的光经会聚透镜L1射到半镀银的镜面A,由此反射后在齿轮W的齿a和a’之间的空隙内会聚,再经透镜L2和L3而达到反射镜M,然后再反射回来.又通过半镀镜A由 L4集聚后射入观察者的眼睛E.如使齿轮转动,那么在光达到M镜后再反射回来时所经过的时间△t内,齿轮将转过一个角度.如果这时a与a’之间的空隙为齿 a(或a’)所占据,则反射回来的光将被遮断,因而观察者将看不到光.但如齿轮转到这样一个角度,使由M镜反射回来的光从另一齿间空隙通过,那么观察者会重新看到光,当齿轮转动得更快,反射光又被另一个齿遮断时,光又消失.这样,当齿轮转速由零而逐渐加快时,在E处将看到闪光.由齿轮转速v、齿数n与齿轮和M的间距L可推得光速c=4nvL. 在斐索所做的实验中,当具有720齿的齿轮,一秒钟内转动12.67次时,光将首次被挡住而消失,空隙与轮齿交替所需时间为 在这一时间内,光所经过的光程为2×8633米,所以光速c=2×=3.15×108(m/s). 在对信号的发出和返回接收时刻能作自动记录的遮断法除旋转齿轮法外,在现代还采用克尔盒法.1941年安德孙用克尔盒法测得:c=km/s,1951年贝格斯格兰又用克尔盒法测得c=±0.3km/s. 3.旋转镜法 旋转镜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对信号的传播时间作精确测量.1851年傅科成功地运用此法测定了光速.旋转镜法的原理早在年就已为惠更斯和阿拉果提出过,它主要用一个高速均匀转动的镜面来代替齿轮装置.由于光源较强,而且聚焦得较好.因此能极其精密地测量很短的时间间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从光源s所发出的光通过半镀银的镜面M1后,经过透镜L射在绕O轴旋转的平面反射镜M2上O轴与图面垂直.光从M2反射而会聚到凹面反射镜M3上, M3的曲率中心恰在O轴上,所以光线由M3对称地反射,并在s′点产生光源的像.当M2的转速足够快时,像S′的位置将改变到s〃,相对于可视M2为不转时的位置移动了△s的距离可以推导出光速值: 式中w为M2转动的角速度.l0为M2到M3的间距,l为透镜L到光源S的间距,△s为s的像移动的距离.因此直接测量w、l、l0、△s,便可求得光速. 在傅科的实验中:L=4米,L0=20米,△s=0.0007米,W=800×2π弧度/秒,他求得光速值c=0km/s. 另外,傅科还利用这个实验的基本原理,首次测出了光在介质(水)中的速度v<c,这是对波动说的有力证据. 3.旋转棱镜法 迈克耳逊把齿轮法和旋转镜法结合起来,创造了旋转棱镜法装置.因为齿轮法之所以不够准确,是由于不仅当齿的中央将光遮断时变暗,而且当齿的边缘遮断光时也是如此.因此不能精确地测定象消失的瞬时.旋转镜法也不够精确,因为在该法中象的位移△s太小,只有0.7毫米,不易测准.迈克耳逊的旋转镜法克服了这些缺点.他用一个正八面钢质棱镜代替了旋转镜法中的旋转平面镜,从而光路大大的增长,并利用精确地测定棱镜的转动速度代替测齿轮法中的齿轮转速测出光走完整个路程所需的时间,从而减少了测量误差.从1879年至1926年,迈克耳逊曾前后从事光速的测量工作近五十年,在这方面付出了极大的劳动. 1926年他的最后一个光速测定值为 c=299796km/s 这是当时最精确的测定值,很快成为当时光速的公认值. 三、光速测定的实验室方法 光速测定的天文学方法和大地测量方法,都是采用测定光信号的传播距离和传播时间来确定光速的.这就要求要尽可能地增加光程,改进时间测量的准确性.这在实验室里一般是受时空限制的,而只能在大地野外进行,如斐索的旋轮齿轮法当时是在巴黎的苏冷与达蒙玛特勒相距8633米的两地进行的.傅科的旋转镜法当时也是在野外,迈克耳逊当时是在相距35373.21米的两个山峰上完成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使用更小更精确地实验仪器在实验室中进行光速的测量. 1.微波谐振腔法 1950年埃森最先采用测定微波波长和频率的方法来确定光速.在他的实验中,将微波输入到圆柱形的谐振腔中,当微波波长和谐振腔的几何尺寸匹配时,谐振腔的圆周长πD和波长之比有如下的关系:πD=2.404825λ,因此可以通过谐振腔直径的测定来确定波长,而直径则用干涉法测量;频率用逐级差频法测定.测量精度达10-7.在埃森的实验中,所用微波的波长为10厘米,所得光速的结果为±1km/s. 2.激光测速法 1790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美国国立物理实验室最先运用激光测定光速.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同时测定激光的波长和频率来确定光速(c=νλ).由于激光的频率和波长的测量精确度已大大提高,所以用激光测速法的测量精度可达10-9,比以前已有最精密的实验方法提高精度约100倍. 四、光速测量方法一览表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测量光速的方法外,还有许多十分精确的测定光速的方法.现将不同方法测定的光速值列为“光速测量一览表”供参考. 根据1975年第十五届国际计量大会的决议,现代真空中光速的最可靠值是: c=±0.001km/s 声速测量仪必须配上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才能完成测量声速的任务。实验中产生超声波的装置如图所示。它由压电陶瓷管或称超声压电换能器与变幅杆组成;当有交变电压加在压电陶瓷管上时,由于压电体的逆压电效应,使其产生机械振动。此压电陶瓷管粘接在铝合金制成的变幅杆上,经过电子线路的放大,即成为超声波发生器,由于压电陶瓷管的周期性振动,带动变幅杆也做周期轴向振动。当所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压电陶瓷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压电陶瓷的振幅最大,这使得变幅杆的振幅也最大。变幅杆的端面在空气中激发出纵波,即超声波。本仪器的压电陶瓷的振荡频率在40kHz以上,相应的超声波波长约为几毫米,由于他的波长短,定向发射性能好,本超声波发射器是比较理想的波源。由于变幅杆的端面直径一般在20mm左右,比此波长大很多,因此可以近似认为离开发射器一定距离处的声波是平面波。超声波的接受器则是利用压电体的正压电效应,将接收的机械振动,转化成电振动,为使此电振动增强。特加一选频放大器加以放大,再经屏蔽线输给示波器观测。接收器安装在可移动的机构上,这个机构包扩支架、丝杆、可移动底座(其上装有指针,并通过定位螺母套在丝杆上,有丝杆带动作平移)、带刻度的手轮等。接收器的位置由主、尺刻度手轮的位置决定。主尺位于底座上面;最小方尺位于底坐上面;最小分尺为1mm,手轮与丝杆相连上分为100分格,每转一周,接收器平移1mm,故手每一小格为0.01mm,可估到0.001mm。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符号为c(来自英语中的constant,意为常数;或者拉丁语中的celeritas,意为迅捷),c不仅仅是可见光的传播速度,也是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等于299,792,458米/秒(1,079,252,848.8千米/小时)[1] 。这个速度并不是一个测量值,而是一个定义。它的计算值为(±100)米/秒。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米于日起被定义为光在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距离。使用英制单位,光速约为186,282.397英里/秒,或者670,616,629.384英里/小时,约为1英尺/纳秒。在任何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介质(比如玻璃和水)中,光速会降低;c比光在某种介质中的速度就是这种介质的折射率。重力的改变能够弯曲光所传播的空间,使光像通过凸透镜一样发生弯曲,看上去绕过了质量较大的天体。光弯曲的现象叫做引力透镜效应,根据变化了的光线在光谱外波段呈现的不规则程度,可以推算发光星系的年龄和距离。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任何物体或信息运动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光速的测量方法: 最早光速的准确数值是通过观测木星对其卫星的掩食测量的。还有转动齿轮法、转镜法、克尔盒法、变频闪光法等光速测量方法。根据现代物理学,所有电磁波,包括可见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常数,即是光速。强相互作用、电磁作用、弱相互作用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根据广义相对论,万有引力传播的速度也是光速,且已于2003年得以证实。根据电磁学的定律,发放电磁波的物件的速度不会影响电磁波的速度。结合相对性原则,观察者的参考坐标和发放光波的物件的速度不会影响被测量的光速,但会影响波长而产生红移、蓝移。这是狭义相对论的基础。相对论探讨的是光速而不是光,就算光被稍微减慢,也不会影响狭义相对论。光速的物理接近光速情况下,笛卡尔座标系不再适用。同样测量光线离开自己的速度,一个快速追光的人与一个静止的人会测得相同的速度(光速)。这与日常生活中对速度的概念有异。两车以50km/h的速度迎面飞驰,司机会感觉对方的车以50 + 50 = 100km/h行驶,即与自己静止而对方以100km/h迎面驶来的情况无异。但当速度接近光速时,实验证明简单加法计算速度不再奏效。当两飞船以90%光速的速度(对第三者来说)迎面飞行时,船上的人不会感觉对方的飞船以90% + 90% = 180%光速速度迎面飞来,而只是以稍低于99.5%的光速速度行驶。结果可从爱因斯坦计算速度的算式得出:u=(u+w)/(1+uw/c^2)   (图1)其中v和w是对第三者来说飞船的速度,u是感受的速度,c是光速。光速的测量简史真空中的光速,这是最古老的物理常数之一。最早于1629年艾萨克·毕克曼(beeckman)提出一项试验,一人将遵守闪光灯一炮反映过一面镜子,约一英里。伽利略认为光速是有限的,1638年他请二个人提灯笼各爬上相距仅约一公里的山上,第一组人掀开灯笼,并开始计时,对面山上的人看见亮光后掀开灯笼,第一组看见亮光后,停止计时,这是史上著名的测量光速的掩灯方案,这种测量方法实际测到的主要只是实验者的反应和人手的动作时间。1676年,奥勒·罗默从木星卫星的观测,得出光速为有限值的结论。观测证实了他的预言,据此,惠更斯推算出光速约为 2×108 m/s。1728年,布拉德雷根据恒星光行差求得 c = 3.1×108 m/s。1849年,斐索用旋转齿轮法求得 c = 3.153×108 m/s。他是第一位用实验方法,测定地面光速的实验者。实验方法大致如下:光从半镀银面反射后,经高速旋转的齿轮投向反射镜,再沿原路返回。如果齿轮转过一齿所需的时间,正好与光往返的时间相等,就可透过半镀银面观测到光,从而根据齿轮的转速计算出光速。1862年,傅科用旋转镜法测空气中的光速,原理和斐索的旋转齿轮法大同小异,他的结果是 c = 2.98 × 108 m/s。第三位在地面上测到光速的是考尔纽(M.A.Cornu)。1874年他改进了斐索的旋转齿轮法,得 c = 2.9999 × 108 m/s。迈克耳逊改进了傅科的旋转镜法,多次测量光速。1879年,得 c = (2.950) ×108 m/s;1882年得 c = (2.960) × 108 m/s。后来,他综合旋转镜法和旋转齿轮法的特点,发展了旋转棱镜法,年间,得c = (2.904) × 108 m/s。迈克耳逊在推算真空中的光速时,应该用空气的群速折射率,可是他用的却是空气的相速折射率。这一错误在 1929 年被伯奇发觉, 经改正后, 1926年的结果应为 c = (2.904) × 108 m/s =
km/s。后来,由于电子学的发展,用克尔盒、谐振腔、光电测距仪等方法,光速的测定,比直接用光学方法又提高了一个数量级。60年代雷射器发明,运用稳频雷射器,可以大大降低光速测量的不确定度。1973年达 0.004 ppm,终于在 1983 年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作出决定,将真空中的光速定为精确值。近代测量真空中光速的简表:年代 主持人 方式 光速(km/s) 不确定度(km/s) 1907 Rosa、Dorsey Esu/emu*
1928 Karolus 等 克尔盒
1947 Essen 等 谐振腔
1949 Aslakson 雷达
2.4 1951 Bergstand 光电测距仪
0.26 1954 Froome 微波干涉仪
0.3 1964 Rank 等 带光谱
0.4 1972 Bay 等 稳频氦氖雷射器
0.018 1973  平差 0 0.0012 1974 Blaney 稳频CO2雷射器 0 0.0006 1976 Woods 等  8 0.0002 1980 Baird 等 稳频氦氖雷射器 1 0.0019 1983 国际协议 (规定)
(精确值) esu 即 electrostatic units 的缩写; emu 即electromagnetic units 来源^ 国际度量衡局.Unit of length (metre).SI brochure, Section 2.1.1.1.国际度量衡局.于日查阅. 王先镕译,Franeis A. Jenkns & Harvey E. Wbite,“光学原理”,正中书局,1967。 谭继山编译,“雷射与光纤通信”,亚太出版社,1985。 陈德请、邱创干、林宸生,“数位信号处理实务入门”,高利出版社 林宸生,“数位信号-影像与语音处理”,全华出版社,1997 光速可变理论光速可变理论或可变光速理论(variable speed of light, VSL)描述真空中光速——标示作c——可能基于一些理由而并非常数。在凝态物理中的多数场合,光在介质中行进,其具有一个较低的速度。量子场论的一些计算中的虚光子也可能以不一样的速度于短距离中行进;不过这不表示任何超光速的行进。虽然通常认为让有量纲物理量如光速,随着时间改变是无法有意义(此情形相对于无量纲数如精细结构常数),然而在物理宇宙学中一些带有臆测性与争议性的理论中,光速可以透过改变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而跟着变动。该理论最初是在1990年代早期,由加拿大科学家约翰·莫菲特(John Moffat)首先提出,但在物理学界并未广为所知;后由出身于葡萄牙而后来于英国工作的科学家乔奥·马古悠与同事在1997年独立提出后,渐渐引起物理学界的注意。凝态物理中的可变c光子除非是在真空中,否则是以少于c的速度移动。如此导致了几个重要的效应,例如色散(另外参见折射率)。凝态介质如气相、液相与固相等状态中的光速值下降可达一定程度。光的群速度可以降到任一数值,虽然这仅针对一任意慢(低带宽)的讯号。(参见慢速光)在一些特别不寻常的情况下,也可以准备出光的群速度或相速度超过c的实验。既然这些速度定义是数学上的架构,这样的超光速现象不代表跟因果律或狭义相对论有所矛盾,其中没有任何信息或能量以超过c的速度传递。光速不变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础公设之一,在狭义相对论中,指的是无论在何种惯性参照系中观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对于该观测者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测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这个数值是299,792,458 米/秒。光速不变原理是由联立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得到的,并为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所证实。光速不变原理是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在广义相对论中,由于所谓惯性参照系不再存在,爱因斯坦引入了广义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的形式在一切参考系都是不变的,这也使得光速不变原理可以应用到所有参考系中。但是各种光速不变的实验都只能证明回路光速不变,从未能够证明单向光速不变,甚至把单向光速视为不可观测的量。因此光速不变原理至今还是一个有待证实的假说。超光速超光速(faster-than-light, FTL或称superluminality)会成为一个讨论题目,源自于相对论中对于局域物体不可超过真空中光速c的推论限制,光速成为许多场合下速率的上限值。在此之前的牛顿力学并未对超光速的速度作出限制。而在相对论中,运动速度和物体的其它性质,如质量甚至它所在参考系的时间流逝等,密切相关,速度低于(真空中)光速的物体如果要加速达到光速,其质量会增长到无穷大因而需要无穷大的能量,而且它所感受到的时间流逝甚至会停止(如果超过光速则会出现“时间倒流”),所以理论上来说达到或超过光速是不可能的(至于光子,那是因为它们永远处于光速,而不是从低于光速增加到光速)。但也因此使得物理学家(以及普通大众)对于一些“看似”超光速的物理现象特别感兴趣。但是在介质中,物体的运动速度超过介质中的光速则是可能的。因为光速在介质中会下降。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一些特别的现象。假使物体带电,则会发出蓝色光为主的切伦科夫辐射。在相对论出现后,超光速的意涵出现在两个领域,一个是物理上的(包括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以及天文学观测方面,另一个是科幻方面,将相关条目条列如下:物理学与天文学上相关条目相对论真空中光速:标记为,定义值为:299,792,458 米/秒。 迅子:迅子(tachyon)从相对论衍生出的理论虚拟粒子,总是以高于c的速度在宇宙运行。与一般物质(称为迟子(tardyon))的交互作用可能性不明;是故,即使迅子存在也不一定能侦测得到。 波动速度定义信号 相速度与超光速:一个波动的相速度可以轻易地超过真空光速c。原则上,甚至是简单的机械波都可以超过,而且不需要有任何物体是以接近或超过c的速度在移动。然而这和信号或信息的传递速度能否超过c无关。 群速度与超光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一个波动(例如光束)的群速度甚至也可以超过c。在这些例子中,会相伴出现的是强度的快速衰减。此脉冲的极大点可以用超过c的速度移动。然而相同地,这也不表示信号或信息的传递速度可以超过c;虽然有些人会将脉冲极大点与信号关联在一起而感到兴奋,但目前认为这种关联性想法是有所误导的。原因在于:有脉冲到达的信息可以在极大点到达前就已取得。举例来说,如果存在有机制允许脉冲前段可以完全传递,而包含极大点以后的部份则会被强烈地衰减掉,则可以等效地认为脉冲极大点在时间上往前漂移(加快抵达);而关于脉冲的信息,其传递并没有比无机制的状况下来得快。 →这段文字与当前的超光速实验有关,另请参见。 能量传递速度与超光速:狭义相对论禁止超过c的能量传递速度。无静质量的量子是以c在运行,而有静质量者则以小于c的速度运行。 信息传递速度与超光速:狭义相对论禁止超过c的信息传递速度。而例如量子力学上目前的新焦点——量子缠结,有人认为可以达到超光速的信息传递,但主流意见认为不可能,顶多只能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到达近光速。 量子力学量子缠结中进行量子测量的即时变化出现了广域关联性,似乎相距极远的缠结粒子之间有超光速的“沟通”。有些学者认为可能可以利用之,以得到即时或超光速的“讯息”,但主流学界予以否定。对于量子缠结的超光速关联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可能是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力学诠释有缺陷所致,可能在一些其他的诠释下能够获得圆满的解决。 量子穿隧效应与超光速。 玻姆理论中的超光速。 实验物理超光速实验以及慢速光。 天文学与宇宙学超过光速的宇宙膨胀:宇宙膨胀使得远距离的银河系以超过c的速度彼此远离,这个速度的度量是采用同移距离(comoving distance)与宇宙时间(cosmological time)来计算的。然而根据广义相对论,一般所言的速度是个局域性质的标记,光速的限制也是针对这种定义下的速度。因此采用同移座标所算出的速度和局域座标的速度并不存在有任何简单的关联性。 →这个概念与阿库别瑞引擎所采的机制可说是相仿的,另请参见。 天文学观测到的超光速:明显的超光速运动在许多电波星系、类星体等等极远星体可以观测得到。这效应在观测到前就已获得预言,可以用光学幻觉来解释,原因是星体移动方向和观察者相同,但做速度计算时却没有如此设定。这现象并不违背狭义相对论。有趣地是,经过校正后的计算值显示这些星体的速度是近光速的(相对于我们的参考系),而且是大质量物体以近光速运动的第一例。在地表上的实验室,我们尚未能够将轻如基本粒子的物体加速到这样的速度。 →主条目:超光速运动。 暴涨理论与光速可变理论(注): 指宇宙大爆炸起初速度远快于现在光速,又分为经典暴涨理论、混沌暴涨理论和光速可变理论。后者由乔奥·马古悠提出的,认为是以相对论而言是时空结构先行于可见物体,而光是时空结构一部分,所以认为以当时物理条件来说,光仍是远快于其他物体的扩张,只是光在其时远比现在更快。而随着时间的改变,光速逐渐降低到现在的值。 注 可见于马古悠(J Magueijo)的《比光速还快》(Faster than the speed of light),简体中译本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速测定实验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