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20112011湖南理科数学新生共有多少人...

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新生入学考试时间,新生入学手册和指南必备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 13:29:55
《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新生入学考试时间,新生入学手册和指南必备注意事项》是有志坤教育()为你整理收集:
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新生入学考试时间,新生入学手册和指南必备注意事项
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快递查询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华中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查询,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快递什么时候到为使你顺利办理入学手续,我们特别提醒你注意以下事项:一、报到时间:日全天,上午8:00-11:30,下午&1:00-5:00。请在规定的时间,持录取通知书“报到凭证联”来校报到(请不要提前!)。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持本科毕业证书原件报到。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必须持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报到。报到地点:主&&校&&区:西边操场体育馆同济医学院:医学院体育馆
当前学费:元/年(普通本科专业)。文史类普通本科专业4500元/年,其中建筑学5850元/年;理工类普通本科专业4500元/年、5850元/年,其中软件工程前两年学费为5850元/年,第三、第四年学费为16000元/年。
宿舍内部图片,华中科技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环境好不好四人一间,独立卫生间,环境还行,就是没有空调,住顶楼的同学就比较热了,呵呵,想当年,我们住六人间的时候,就是顶楼,夏天只能在凉席上用毛巾湿水来擦凉快了睡,很难忘
 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学校2015年自主招生报名3月31日结束,考生每人限报1个专业。  学校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自主招生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等13个。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申请,登录“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报名,填写报名信息,在报考类型中选择“普通自主”后,选择报考专业。
原标题:华中大一名男生“感冒”后失联&老家亲人赶来苦寻当年“状元郎”&200多名同学加入寻找队伍曾是县里高考状元,让一家人为之骄傲,如今却让所有家人操碎了心。华中科技大学一名男生称“感冒”身体不适,没有去上课,随之莫名失踪。5天来,家人朋友都无法与他取得联系。从河北邯郸赶来武汉的李振宇,只能在雨中站在街头,高举寻人启事苦寻儿子:“请好心人提供线索!”辅导员来电说儿子失联了3月14日下午,河北邯郸的李振宇在接到儿子辅导员的一个电话后,如晴天霹雳:22岁的儿子李Γㄒ簟靶颉保┮灰刮垂椋只鼗τ谑Я刺@钫裼钤诘蓖砭屯硗6名亲属赶往武汉,来到儿子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开始寻找。“二儿子今年中考,昨天打电话问我哥哥找到没,我说没有,他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多元化的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14〕18号),2015年我校继续开展自主招生工作。现将实施办法公布如下:  一、招生范围及对象  面向全国,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申请者应至少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学)全国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的学生。  2.高中阶段在创新和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能代表其确有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3.高中阶段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发行的相关刊物上发表作品、论文的文科学生。  二、招生计划及专业  自主招生计划单独安排,招生人数不超过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招生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信息安全、环境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功能材料、预防医学、药学、汉语言文学、社会学。  三、招生程序  1.报名  学生由本人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申请,登录“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cn/zzbm/)报名,填写报名信息,在报考类型中选择“普通自主”,选择报考专业(每人限报1个专业),核对无误后打印申请表。此表需由申请人所在中学审核盖章,并附有关获奖证书复印件、公开发表作品复印件、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及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情况等相关证明(要求规格均为A4幅面纸张)一并寄送我校招生办公室。  考生所在中学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向我校提供考生个人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推荐材料需由推荐单位或推荐人向我校寄送,一份材料仅对应一位考生。  报名时间为日-3月31日(以邮寄报名表的时间为准)。学生所递交的申请材料一律不退还。2.初审  (1)学校组织专家对所有考生申请材料进行初审,认定考生是否具备报名条件并从具备报名条件的考生中择优确定参加测试的考生名单。  (2)入围测试的考生名单和测试有关事宜将于2015年4月底在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公布,考生也可登陆“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查询。  3.测试  (1)取得测试资格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查询考场安排、打印准考证。考生凭身份证、准考
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光电信息国家试点学院自主招生简章&  为培养具有浓厚学术兴趣、强烈创新意识并有志于投身光电信息学科的科技领军人才,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探索多元化的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教育部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教高〔2012〕11号)要求,我校光电信息国家试点学院2015年将继续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学习优异且极具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    一、学院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首批17个试点学院之一,是华中地区唯一的试点学院。学院现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光学工程”和二级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一级学科“光学工程”在2012年的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    学院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一道,共同承担国家试点学院改革任务,已构建了强大的师资队伍。其中中组部“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3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及楚天学子12人、华中学者14人。    学院依托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电子信息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微电子学院、华中大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科研和教学平台建设,构建了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学院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坚持优秀教师国际公开遴选,以高水平科研带动高质量教学。学院贯彻“基于课程、面向群体、强化数理、突出实践、项目驱动、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    二、招生范围及对象    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具有2015年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报名资格的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河南省理科高中毕业生,需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高中阶段综合成绩年级排名前10%;    2.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学)全国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    招生计划为50人,其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5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5人。学校将根据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招生计划,择优录取,宁缺勿滥。    四、招生程序    1.报名    学生由本人根据自身情况提
高考填报志愿时,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优势专业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专业排名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关心的问题,智坤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优势专业排名,本排名根据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各专业历年平均录取分数线综合而来。&其中排名前10的专业是:通信工程、环境工程、网络与新媒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可以算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优势专业了。
&近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2015中国大学排名(),其中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位列16名,相较于2015年()的排行第12名,排名下降了4位。华中科技大学历年排名年份全国排名总分排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声誉排名20141274.2775.9973.1672.0120131173.5238.0628.4431.0320121132.0535.3227.4228.652011934.5637.5729.4735.4920101133.7735.629.1641.1120091133.1534.5428.0739.26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简称华中大&,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中管副部级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千人计划”入选高校,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七校联合办学、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成员,是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医学院的十所院校之一,是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是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的两所中国大学之一,入选《Nature》评出的“中国十大科研机构”,被称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发展目标:世界一流大学。
上一篇:2332
????????????
?09-13?09-13?09-13?09-12?08-13?08-13?08-13?08-13?08-08?08-08
???????????华科学位门事件再起波澜 百余学生“围攻”校长
时间: 00:43  编辑:admin
■见面会上,一名同学问&根叔&:&明年是不是不会再发文凭给分校的同学?&&根叔&非常肯定地回答:&是!&
■华科老师与学生席地讨论&学位门&。
  录取分数线相差一百多分,毕业却拿一模一样的学位证,华科学生&围攻&校长:
  ■新快报记者 曹晶晶 实习生 徐丽萍 发自武汉
  日晚上9点,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报告厅灯火通明。几百名学生把教室挤得水泄不通,站累了的学生席地而坐。
  抬头就是一排红色的字:院长与同学聊天交流会。只是教室里的气氛丝毫未见聊天的&温柔&。
  &只有一个华科大,只有一个华科大&&&一脸义愤的学生们汗流浃背,口号声此起彼伏,代表抗议的牌子被高高举过头顶。
  学生们喊口号的对象是&根叔&&&李培根,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2010年,他曾因一篇名为《记忆》的毕业致辞,成为学生们追捧赞美的对象,学生们曾经疯狂地大喊&根叔&、&根叔&。
  一年后,&根叔&被同样激烈地却完全相反的情绪包围着。
  他的发言屡次被学生的嘘声打断,他的承诺多次遭学生质疑。
  个别学生为他说了几句好话,被其他学生大喊:&托、托、托&&&
  那天,他屡屡拧开矿泉水瓶盖,扬起脖子给自己灌水。
  &大家安静一下,可以听我把话说完再提问,我会尊重每一位同学讲话的权利&&&这是他当晚重复最多的话。
  将根叔拖入&舆情风暴&的,是华中科技大学给两个独立学院&&武昌分校和文华学院的部分学生,发放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学位证,该学位证与本校学位证一模一样,无任何差别。
  &武昌分校哪里来的?&
  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原华中理工大学,全国重点,高考一类本科重点线。华科学生向来以学习、持重为外界称道。两个独立学院武昌分校和文华学院则是高考三类本科线。
  2010年,华科的理科分数线为607分,文科555分;文华学院理科486分,文科465分;武昌分校理科497分,文科482分。华科本校与两个独立学院的分数线相差一百多分。
  早在根叔面对学生质疑之前,有关华科&学位门&的事件就已经在网上发酵。
  6月23日,华科武昌分校在主页上挂上一篇文章,题是《1881名毕业生喜获学位,授予率再创历史新高》。该文称,&6月22日,2011届毕业生中有1881名获得了华科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而在同一主页的另一条消息则与之形成某种对峙。该消息称,华中科技大学800多名学生未能如期毕业。
------分隔线----------------------------
------分隔线----------------------------
本报新闻今日排行榜
最新图片文章
大道·读图
<font color='#FF全国两会
  版权所有 (C) 广东新快报媒体广告有限公司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请问 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在湖南的理科类 本科一批投档线分数 是多少分
2011年在湖南的理科类 本科一批投档线分数 是多少分
我627没投档,可想而知。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
&&|&&|&&|&&|&
&&关于:中国科技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哪个牛些??&&&&[作者:
218.81.99.28&]&&&[]
杨福家院士:有大爱才有一流大学
日06:56 新京报
杨福家:大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离一流也就不远了。
  先后执掌复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杨福家院士认为,扩张热将浪费我国大学迈入世界
一流的宝贵时间.
  杨福家,著名核物理学家。1936年6月生,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2月任复旦大学校长。
  2001年1月,英国诺丁汉大学校董会宣布,鉴于“杨福家教授的科学成就及国际影响”
,正式聘请杨为下届校监,任期三年。这是英国重点高校第一次选举中国学者为校监。校
监的责任包括主持每年一次的校董会,讨论学校重大事件并主持每年暑期的学位授予仪式
  “我们来谈个比较敏感的问题。”68岁的杨福家院士出语直爽。
  6月3日,院士大会间隙,这位先后执掌复旦和英国诺丁汉两所著名大学的学者,用一
种年轻人的语速,和记者谈起对国内大学建设的看法。
  “看不懂”在上海话里有些特别的含义,杨福家院士用这三个字来表达他对目前高校
扩张的感觉。他认为,扩张热是走不通的,而且将浪费我国大学迈入世界一流的宝贵时间
  杨福家说,小型学院位居世界一流的例子不少,上海中欧管理学院的三个专业已成为
世界一流,而国内众多规模庞大的综合大学却达不到这个水平。“高校的体系,好比一支
乐队,不应该只有钢琴,也应该有小提琴、大提琴,这样才能演奏交响乐。”
  对于大学之“大”,杨福家的看法甚至有异于清华故校长梅贻琦。“大爱”更重要―
――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一种以人为本的爱心。“有了大爱,也能请得来、留得住大
师”,而要把一个学生头脑中的火种点燃,不只需要技术训练,更需要爱。
  看不懂国内大学扩张
  新京报:历任国内外两所知名大学校长,您对高等教育一定有自己的理解,请您谈谈
对国内高教现状的看法。
  杨福家(以下简称杨):国内高等教育我觉得很疑惑,看不懂。看不懂的地方主要是扩
张地盘。拿我的母校复旦大学来说,50年前我进复旦读书,校园面积为6万平方米,到改革开放的1978年,发展到18万平方米。而今年复旦有8块工地同时开工建设,在建房屋面积已经超出18万平方米。复旦占地多年是1500亩,明年校庆时要增加到6500亩。不单复旦,全国高校都是这样。河北某地为了建大学城借了20多个亿。我不知道这样的地盘扩张是为了什么。
  新京报:这可能与国内高校争创国际一流有关吧。
  杨:这么扩大和办成一流没有必然关系。今年“两会”期间,北大、清华校长提出,
原计划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要推迟,问我有什么看法。这客观上说明了中国大学迈向
国际一流的速度远比扩招、扩张的速度要慢。
  新京报:也许校园扩张也是由于招生的扩大,专业的增多。扩张之外,还流行合并、
吞并,虽然还没有一流,先弄大了再说。
  杨:中国的大学确实越来越大。以前拼命并校,不光是追求规模大而已,办学思路上
也主张大而全,所谓“一流的大学必须是综合性大学”,后来又提“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医学院”,最近还有人提出“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文学院”,各个大学都提出向研究型、综合型迈进。其实,没有必要都那么“大”。
  新京报:你觉得一个合理的高校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杨:高校的体系,好比一支乐队,不应该只有钢琴,也应该有小提琴、大提琴,这样
才能演奏交响乐。
  新京报:大学扩张还有别的解释,比如说拉动经济。
  杨:教育拉动经济,现在看来是一个有问题的提法。眼下在提国有资产投资过大过热
,教育领域的投资其实也是国有资产投资。高校有政府撑着,拼命向银行借钱扩张,欠下
大量的债务,也含有投资过热的危险。今天的院士会议上不是还有这方面 的专题报告吗?
  新京报:您觉得,眼下的国内大学扩张热是暂时现象呢,还是会成为某种常态?
  杨:我相信是暂时的,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它浪费了我国大学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宝
  小学院也可成世界一流。
新京报:大既然不等于一流,那么成为一流是不是还有别的思路?
  杨:小型高等院校也可以成一流,其实在中国就有现成的例子。北大清华提出创办世
界一流,不过是争取进入排名前200位。但在上海浦东,有一所规模很小的学院已经进入世
界大学100强,学院的名字是中欧管理学院,是一所欧共体和中国合办的学校,历史不过1
0年,但它的三个专业:MBA、EMBA,还有高级经理培训班,都是世界一流的,学校连续三年排位在世界大学前50名。在国际上,小型学院位居世界一流大学的例子不少。
  新京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大固然不等于一流,但既然是一流大学,当然规模
宏大、历史悠久,特别是那些名列前茅的国际名牌大学。
  杨:恰恰相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曾多次排在世界大学前三名,但
普林斯顿不过6000多学生,加州理工更少,才2100多名学生,它不把自己叫大学,叫学院
。但它的航空航天和遗传科学、物理学都是世界领先。香港科技大学也不是综合性大学,
办学历史不长,但它用了10年左右就进入世界300强之内。反过来看我国的大学,许多大学管理学院的历史已不止10年,大楼也不少,却没做到小学院能够做到的地步,又怎么能说一流的一定是大的呢?
大学之大“大爱”更重要
新京报:小学院成为世界一流,秘诀是什么?
  杨:不管学校规模大小,要成为世界一流,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大爱”。
  新京报:解放前清华的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不是指的有大楼,而是有大师。您在这
句名言上又加了一个词“大爱”,具体指什么呢?
  杨:“大爱”这个词的提 出,我想了很久,没想到特别合适的字眼,姑且这样表达吧
。其实是说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一种以人为本的爱心。有了大爱,也能请得来、留得
  新京报:我们的大学也经常在讲以人为本,在讲爱心。
  杨:以人为本不光是空话,首先体现在投入上。比如中欧管理学院,创立之初就投入
4500万欧元用于聘请教师。再如香港的大学,80%的投入是用在人的方面;而国内大部分钱是用来修房子,似乎我们又回到了“大楼”的阶段。其实,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离一流
也就不远了。
  新京报:国内的大学有一种量化的管理体制,一个教师每年的论文数量、科研成果,
甚至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决定着他的待遇、名望和升迁。大家活在一种紧张的竞争之中。
这种体制是否有助于追求“一流”?
  杨:这样一种量化的考核体制是成问题的,是缺乏一所真正的一流大学拥有的“大爱
”的体现。
  我们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我在不同场合讲过它的两个故事:一个是它的一位教授迷
上了费马大定理,8年之间不担任教学,也不搞其他科研,一心钻研费马大定理,最后终于
解决了这个难题,为数学做出了重大贡献。8年之间,普林斯顿大学可以容忍他沉迷于自己
的兴趣而不承担任何其他教学科研任务,这在中国可能吗?
  还有一个故事更有名,后来改编成电影《美丽心灵》,原型是普林斯顿一位大学教授
纳什,因为精神刺激而疯癫,但学校30年间一直容忍他的存在,关怀他,后来这位教授获
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故事感动了全世界。普林斯顿就是典型的有大
师有大爱,所以它能成为世界一流。
  新京报:最近国内一些高校的改革,走了一种加强量化考核的路子。你对此怎么看?
  杨:我认为这肯定是有问题的。这种量化管理以工作量为标准,不可能有真正的“大
爱”。对争取成为一流没有帮助。
  学生进校第一天就应有人关爱
新京报:一流大学除了对他的教师有宽容的爱心,对于学生是否也是这样?眼 下中国
的大学,学生和学校、和老师的关系似乎越来越淡薄。
  杨:确实如此。就拿我所在的英国大学教育来说,最高明之处就在于:从15世纪开始
就实行导师制,每个人从进大学那天起,就有人关爱他。剑桥有一句导师名言:“我的烟
熏将把一个学生头脑中的火种点燃。”人的头脑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储存火种的地方,
而找到火种并且点燃,不光需要训练的技术,更需要爱。从教师来说,需要负责的精神。
比如诺丁汉大学,我们规定,教师在外兼职的时间不得超过1/5,而国内教师兼职的情况很
  新京报:师生关系疏远,除了教师责任心,是否也和扩招太快,一个教师需要教育的
学生数量大大增加有关。
  杨:其实这里倒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要看教师是不是全心全意。
  哈佛大学医学院有一个导师,他一个人加上一个助手,管160多个学生。这些学生都是
拿到本科学位之后才能读医学,类似于中国的研究生。我听说他管这么多学生,觉得难以
相信,结果他拿出四张纸板,上面一共有160多张这些学生的照片。
  我随便点了几个人,请他讲讲这些同学的学习、家庭情况,他都非常熟悉。学生叫他
QuasiParent,也就是半个父亲。国内的老师上完课就不管学生了。这些人一般水平很高,在外事务多,很忙。他们跟学生的关系就是课堂上授课的关系。
  新京报:师生的亲密关系,除了教师自身的责任心,是否也需要学校的努力?
  杨:学校需要为师生的交流、为学生受教育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还是拿英国来说,牛
津和剑桥都有不少学院,这也是中国好多大学扩张的理由,其实这是个误解。
  牛津和剑桥的所谓学院是一个个社区,是学生和导师一起居住的地方,学生并不按专
业居住,是综合的,导师在这里全面管理学生的生活。许多导师经过几年相处,对学生有
深入的了解,根本不需要考试就能知道学生的水平。
  再比如哈佛大学,它的校长办公室在一幢历史古老的大楼里,大楼的最高层却是全校
最优秀的学生的宿舍,能住在那幢大楼里是一种荣誉。再如耶鲁大学,它要求新生入学第
一年必须住在校园里。这些做法都是培养一种社区氛围。学校应是学习做人的地方。第一
任务不是训练(Trainning),而是教育(Ducation),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最优秀的学生。
  不是每个专业都要学到博士新京报:目前许多中国大学提出创办研究型大学,一些学
校招收硕士博士的数量超过了本科生,出现了“倒金字塔”的情形。您对这种状况有什么
  杨:倒金字塔肯定是成问题的,中国人的心理什么都是博士高,这其实是个误解。对
博士的理解也不对,非常功利化,硕士拿多少,博士拿多少。其实,不是什么专业都要读
  新京报:哪些专业的学位要求更强,哪些专业更倾向基础教育?
  杨:譬如说物理。在国外,如果你拿出自己的名片,名片上的头衔是物理学硕士,人
家会觉得是个笑话,因为研究物理学,不读到博士是根本谈不上研究的。
  而另一些专业,比如说工商管理,到硕士就够了。
  如果一个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头衔是工商管理博士,人家也会觉得奇怪,因为除
非是做研究,搞管理硕士就够了。再比如临床医生,强调实际经验,没有必要读到博士。
现在中国大学什么专业都是博士学位最高。
  新京报:现在中国许多高学位学生找工作难,而一些技工人才却很缺乏。
  杨:去年英国发表了一份高等教育状况白皮书,讲到英国大学要扩招,高中进入大学
的升学率由43%提高到50%。但它的扩招有明确的针对性,就是增加两年制高级技工。而我
们的扩招没有这样明确的目的。个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有机会念本科,读博士。选自: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网(www.cuaa.net)&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7年
<font color=#06年
<font color=#05年
<font color=#04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1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湖南理科数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