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老师 看法我的老师作文2000字就行

您现在的位置: >
同学,我想对你说
来源:www. 作者:
时间: 11:33
同学,我想对你说逍旬同学,我想对你说…逍旬同学,你好我们是一对永不分离的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我就要感谢你。在一次雷声隆隆,雨势大大的时候,我没有带伞。因为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万里无云,有谁会想到下午会下大雨呢?你可真机灵,晚上看月亮了。我可没有看。你知道月亮轮廓不清楚,你就带伞了。你看见我没带,就把伞给我,你呢?自己淋着雨跑到你爸车里,走了。你说:“明天记得还伞给我哦!”你这样的行为,大大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可是,万事不一定会那么准,你说行就行,没可能的。有一天,你又观察月亮了,月亮周围满是乌云。我被人笑了,说我傻子。因为我要还伞给你。你也被人笑了,人家说,嘻嘻,“大科学家”也有不是的时候!你没理会他们,你对我说,不怕,人总有做错事的时候!是你,给了我自信和信心:是你,给了我胆量和勇气:是你,给了我美丽和光彩无边的童年!我想对你说我很想对你们说,我想对妈妈说,我想对爸爸说,我想对同学们说,我想对老师说。妈妈您有一颗对我充满信心的心,你是一个非常好的母亲,因为你帮助过我,理解过我的心。爸爸我想对你说,我知道你是爱我们的人,也是爱这个家的人,你天天上班下班,是很累,但是你一定要坚持,我们会为你加油的,我们相信你。同学们请你们不要再大声说话了,我们要帮助老师分担一点事情,那就是学习了,我们只要好好学习就是帮老师一个大忙了,同学们,让我们团结起来一块帮老师吧!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把你的知识教给了我们,这些知识都是有用的,我更想说“谢谢你,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我想对你说》我很想对你们说,我想对妈妈说,我想对爸爸说,我想对同学们说,我想对老师说。妈妈您有一颗对我充满信心的心,你是一个非常好的母亲,因为你帮助过我,理解过我的心。爸爸我想对你说,我知道你是爱我们的人,也是爱这个家的人,你天天上班下班,是很累,但是你一定要坚持,我们会为你加油的,我们相信你。http://./同学们请你们不要再大声说话了,我们要帮助老师分担一点事情,那就是学习了,我们只要好好学习就是帮老师一个大忙了,同学们,让我们团结起来一块帮老师吧!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把你的知识教给了我们,这些知识都是有用的,我更想说“谢谢你,老师。《我想对你说》老师,我想对您说您好!老师,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亲爱的老师,我想对你说,我们对你的感激之情,岂止是一声”谢谢”能够代替,我们长大了,可是您的两鬓的白发却增多了,我多想走上前去,为你拔掉.亲爱的老师,我想对您说,您不仅教我们知识,还给我们讲道理.您记得吗?有一次同学吵起了架,只不过是为了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您给着两为同学讲了深刻的道理,使他们明白了同学之间要和谐相处,不可以斤斤计较.亲爱的老师,我想对你说,上课的时候,您就像一个镇定自若的威风将军,把课文讲的有声有色.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就像被磁铁吸住了一样,眼睛盯着你,不肯松开.亲爱的老师,我想对您说,您关心我门就像关心自己的儿女,像慈母一般呵护我们.您记得吗?有一次同学受伤了,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同学背进医务室.汗珠在你的发丝上闪动着,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亲爱的老师,我想对您说,您是一个和蔼可亲,关心学生的老师.当同学们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总会细心的讲解.如果同学还是不懂,你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讲解,直到同学弄清楚了,您才肯停下来喝口水.老师,我想对您说,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早已进入甜甜的梦乡,在谁梦中做着各色各样的梦.只有您,还在办公桌前,打着哈欠帮我们批改作业.有人把你比喻成燃烧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可是,我觉的何止是蜡烛能形容您,没有一种东西,可以比喻您这个神圣的职业!老师,您是我们生命中的仙子,给别人很多,给自己甚少.您是那么无私,那么伟大!是您,帮我们点亮了人生道路上的路灯!老师,我从心底里佩服你!祝:工作顺利!您的学生:吴佳琳07.09.15实习老师,我想对你说实习实习老师,我想对你说实习老师,我想对你说!实习老师,我想对你说!你只知道吗?你们虽然是实习的,但我们会永远永远记住你们的,听你们说,我们是你们接的第一个班,你们会记住我们的,同时,我们也在争取给你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因为毕竟只有一次,也许在人生中,我们只有一次相遇的机会,那就是这一次,而这次你们实习只有一个月...你只知道吗?当得知你们的实习结束的时候,我们都很伤心,记的你们刚来的时候,我们都不太合作,要不是沈老师在那里听课,我们说不定已经闹翻了天,可是,我们后来很合作了,在你实习结束的最后的一两天,我们很想纪念一下我们曾经在一起合作过,有的同学送礼物,虽然礼品不重,但毕竟是同学的一番心意,还有的同学请你们写同学录,留作纪念,还有的同学用QQ加你们,想跟你们一起讨论学习,同学都想成为你们的好朋友,实习老师,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的,你们也会的,对吗?老师希望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祝福你们!老师我想对你说时光荏苒,老师你还好吗?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举手投足,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关心,爱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中;你和我们一起时的一切,都如同昨日历历在目。老师,我想对你说:是你给了我学习的自信;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你给了我发奋发图强的动力,是你给了我奔向好前程的希望。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是我开启智慧的敲门砖;你是我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你是我生活航程中的引路人;你是我奏响人生乐章的指挥者。老师,我想对你说: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自暴自弃;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那么沉迷下去;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我生活的前景;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我。老师,我想对你说:感谢你风雨之中为我的遮挡;感谢你冰天雪地之时给予我温暖;感谢你对我的培育之恩;感谢你对我的知遇之情。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每天扳着脸走上讲台,我们刚下课玩后的愉快心情又被破坏了。这时我多么希望你能笑一笑啊!开始上课了,你一直眉头紧锁,忽然叫起一个正在开小差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个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答得牛头不对马嘴。老师顿时火冒三丈,问他怎么回事。“后面的同学告诉我的”,他解释道,全班哄堂大笑,但老师不笑,仍然眉头深锁,用箭一样的目光盯着我们,我们只好马上闭上嘴巴,正襟危坐。这时,我们多么希望老师你也能笑一笑啊!这样,你的不快、同学们的不认真,也许就会在一笑之中飘然而去,我们与你的距离会因这一笑而变得亲近起来。下课了,有很多同学跑上讲台,想跟你谈谈话,可一头忙碌的你一句:“什么事?”正欲张嘴的我们不好意思开口了。那时,我们多想你笑着与我们放松地聊一聊啊!“笑一笑,十年少,我们学习会更好;笑一笑,真轻松,苦恼、伤心抛脑后。”我以前也写过这样的儿歌或小诗,但都没敢唱,什么时候能在你面前开心地唱一唱呢?最后,老师,我要对你说:新年要到了,祝愿你健健康康,幸幸福福,和和美美,快快乐乐地度过每天!好人一生平安!!谢你对我的培育之恩;感谢你对我的知遇之情。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每天扳着脸走上讲台,我们刚下课玩后的愉快心情又被破坏了。这时我多么希望你能笑一笑啊!开始上课了,你一直眉头紧锁,忽然叫起一个正在开小差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个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答得牛头不对马嘴。老师顿时火冒三丈,问他怎么回事。“后面的同学告诉我的”,他解释道,全班哄堂大笑,但老师不笑,仍然眉头深锁,用箭一样的目光盯着我们,我们只好马上闭上嘴巴,正襟危坐。这时,我们多么希望老师你也能笑一笑啊!这样,你的不快、同学们的不认真,也许就会在一笑之中飘我真想对妈妈说我真想对妈妈说在我悲伤的时候,妈妈是我的开心果,让我从悲伤中走出来;在我遇到困难时,妈妈是我的老师,让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妈妈,在这里,我就把我对你说的话写出来。妈妈,我想对你说:有一次,同学约我去公园玩,我向你要钱,你对我说:“不要浪费钱了,我只给你10元钱。”我的心里隐隐有点不快,慢慢的接过钱,出门了。我和同学来到了公园,看到游乐设备五花八门。于是,我就问同学带了多少元?同学说:“我带了100元,你呢?”我听了,大吃一惊,心里不禁感到:同学家真有钱啊!我没有回答同学,就和同学玩了起来。我的钱用光了,而同学的钱剩的很多,我只好坐在原地看着同学玩耍。看着看着,我就对同学产生了羡慕之情,心想:同学家太富有了,要是我家也富有,那该多好呀!"天渐渐暗了下来,我和同学也回了家。一进家门,我第一句话就问道:妈妈,同学都带了100元去玩,而我只玩了一次。你的工资也不算太少,为什么只给我10元钱?”妈妈您和蔼的对我说:“都儿呀,你的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做生意的,工资当然比我高啦,而我的工资只有1500元左右,除去水电气等费用,还有吃的,穿的,用的,已经用了很多钱,剩下的已经不多了。况且,现在你的任务是学习,只有好好学习,你才能考上好中学,大学,长大了,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拿到不菲的薪水,到那时,你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听了之后,我恍然大悟。妈妈,您的一番话激励着我前进,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报答您!谢老师,我想对您说关键字:想对您说谢老师谢老师,今天我想对您说说我的心里话。你教我两年多了,(因为我是中途转来的)每次您的课我都听的津津有味。有一次,您在讲课时,突然想到了一个关于您的故事,只要是关于您的事,同学门都爱听,您就说:“我小时候在家时,听到广播发出人的声音,我就很好奇,把广播拆开,想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人??????”当您说到这里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笑得脸都疼了,过了一会儿,您要同学们安静下来,有继续讲课,我觉得这节课让我终身难忘。当然,那节课上学的内容,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您是个阳光老师,您整天面带微笑,让笑精灵不得不喜欢您,让我们也很喜欢您,您的笑容让同学们对您产生了好感,每当同学犯错时,您都会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她),让他们能听进去,并改正错误。您是个关心学生的好老师,有一天,天气很冷,您看到彭佳欣没穿多少衣服,你就担心的问:“彭佳欣,你冷不冷?要不要我给你件衣服穿上。”彭佳欣笑着说:“谢老师,我不冷。”而您还是给她穿上了您的衣服。让很多同学都对彭佳欣起了“嫉妒”之心。谢老师,感谢您这两年来对我的关心,照顾和教育,在这里,我想对您提个小小的建议:在我们毕业前夕,能在给我们讲讲您小时候的故事吗?谢老师,今天我想对您说说我的心里话。你教我两年多了,(因为我是中途转来的)每次您的课我都听的津津有味。有一次,您在讲课时,突然想到了一个关于您的故事,只要是关于您的事,同学门都爱听,您就说:“我小时候在家时,听到广播发出人的声音,我就很好奇,把广播拆开,想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人??????”当您说到这里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笑得脸都疼了,过了一会儿,您要同学们安静下来,有继续讲课,我觉得这节课让我终身难忘。当然,那节课上学的内容,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您是个阳光老师,您整天面带微笑,让笑精灵不得不喜欢您,让我们也很喜欢您,您的笑容让同学们对您产生了好感,每当同学犯错时,您都会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她),让他们能听进去,并改正错误。您是个关心学生的好老师,有一天,天气很冷,您看到彭佳欣没穿多少衣服,你就担心的问:“彭佳欣,你冷不冷?要不要我给你件衣服穿上。”彭佳欣笑着说:“谢老师,我不冷。”而您还是给她穿上了您的衣服。让很多同学都对彭佳欣起了“嫉妒”之心。谢老师,感谢您这两年来对我的关心,照顾和教育,在这里,我想对您提个小小的建议:在我们毕业前夕,能在给我们讲讲您小时候的故事吗?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www.,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同学,我想对你说作文您现在的位置:
数学小论文
来源:日记200字
作者:日记200字 时间: 17:03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今天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例题,题目是:学校组织老师和同学参观科技馆。有100名学生和50名老师。科技馆的门票是成人10元,儿童半价。问:需要多少元?小红举手,老师点小红上黑板解答,小红的算式是这样的:10/2=5(元)100*5=500(元)50*10=500(元)500+500=1000(元)答:需要1000元。老师说:“好的,有没有别的方法?”小月举手,老师点小月上黑板解答,小月的算式是这样的:(100/2)+50=50+50=100(名)100*10=1000(元)答:需要1000元。老师说:“非常好,请小月上台讲解。”“我的是先用100/2=50(名),它的意思是:因为成人票价是儿童票价的2倍,有100名儿童,所需要的票价就等于50名成人。再用50+50=100(名),也就是加上老师,一共有100名“成人”,最后用100*10=1000(元),就可以算出一共要多少元。”小月解说道。“很好,谢谢小月,你的解说很全面。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巧算门票’,好,下课。”老师说。数学小论文数学小论文大千世界,数学无处不在。真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善于动脑,你就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数学的海洋。是的,数学无处不在,这个假期,我就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我的肚子莫名其妙地奏起了狂响曲,“好饿啊_”我呻吟道。“来,吃个苹果吧!”还是妈妈好,“但是……”“但是什么?吃个苹果,哪有什么但是啊?”我笑问道,伸手向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抓去。谁知,妈妈一把抓住苹果,夺了过去,神秘兮兮的。我一脸茫然,妈妈这是卖哪门子的药啊?我不耐烦了“妈,别闹了,还让不让人吃啦?”妈妈还是微笑着,洗起苹果来“吃,谁说不让你吃啦,我这不是洗了吗?”“哦!”我还是一脸疑惑。“但是,我还是有一个要求。”终于说出来了,我就知道不对劲了吗。“什么要求啊?”我有点生气了,不就是吃一个苹果嘛,怎么有那么多要求啊。“你不是学过体积了吗?”“是啊,怎么了?”这根吃苹果有关吗?我心想。“那你能不能把数学知识,带到生活中去,算算这个苹果的体积呢?”妈妈又笑了笑,好像小瞧我似的,我的心里升起了一股力量,恩,我一定要做给你看!一定!于是,我赶忙把这个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苹果,拿在手里,琢磨起怎样算体积来。苹果既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更不是圆柱体,怎么算它的体积呢?我摆来摆去,没有头绪了,此时的肚子还在咕咕作响,我可不能不遵守承诺,就吃了呀,我可不能让妈妈瞧不起我呀,加油,一定还有什么好方法。于是我又鼓起勇气,忍住饥饿,继续埋头考虑起来。过了一会儿,我终于豁然开朗,我不能用量杯,先在里面装些水,记下水位。随后把那个苹果放入水中,此时的水位上升了不少,再记下上升后的水位。最后用上升后的水位,减去先前的水位,不就算出苹果的体积了吗?我高兴极了,向妈妈汇报了实验结果,妈妈这回是满意的笑了。我大口地啃着苹果,这正是最甜美的食物!数学无处不在,你说是吗?数学小论文数学小论文“你碰到问题就不会自己想一想再问吗?!”妈妈火冒三丈。哎呀,谁叫我这个头脑不是数学头脑呢?做难一点的题目就开始问这问那,唉,还是自己想想吧!我呆呆地望着这道数学题:同学们去植树,如果每人栽8棵,则少7棵树;如果每人栽7棵,则多出8棵树,问有多少个学生?他们一共要植树多少棵?讨厌,又是盈亏问题,这奥赛快乐训练就不能出些别的题吗?但是气归气,到头来不还是要做吗?这道题有两种方案,每人栽8棵和每人栽7棵,这样每人少栽1棵,原来的少7棵就变成多8棵两种分配总差额是:7+8=15(棵),诶,这样接下来的步骤不就和前面的例题一样了吗?先根据方案找出个体差,再根据结果找出总差,然后求出总差中包含个体差的个数,最后根据数学公式:总差额÷个体差=个数来求出结果。这道题也可以运用这个公式啊。得到:学生:(7+8)÷(8-7)=15(个)树:8×15-7=113(棵)或者15×7+8=113(棵)答案不就出来了吗?有15个学生,一共要植树113棵。这认真想,还就有了思路和兴趣了,我便“唰唰唰”地往下做:鼓号队同学排队,如果每行站8人,则多24人;如果每行站9人,则多4人,问一共站多少行?有多少个学生?同样的思路,求出两种分配的总差额为24-4=20(人),再运用公式得到:行数:(24-4)÷(9-8)=20(行)学生:20×8+24=184或者20×9+4=184(人)我越做越高兴,自己能解出这么多难题,并得到一个重要的公式:总差额÷个体差=个数,以后可以更好的运用来解难题。做着做着,我渐渐悟到:其实做难题并不难。数学小论文数 学 小 论 文泰师附小六(4) 季雨欣数学俗称“开发脑子的工具”,它无处不在,比方说在学习上,在生活中…~~_题记一次,爸爸妈妈外出买衣服,我一个人在家,这可了坏了我这个“滑头”。我蹑手蹑脚的走到电脑旁,开启电脑,本想在“网”里“畅游”一番,可我这个聪明老爸早就知道我这招,便在电脑上设了密码!唉!怎么办呢?只能碰碰运气是一下啦。可我左试右试,每次都不行。正想关电脑时,突然看到屏幕上有一个“提示”,我一看是一道算式“06分之2005等于多少”我蒙了,可为了打电脑,只能拿起演算纸,动起脑筋:如果把它化成假分数,那就太麻烦了……。突然,我想起奥数老师曾说过:“一个分数除法算式中,除数是带分数时是不能拆开的,但可以化成假分数,在化成假分数时如果数字大,分子可以不算出来,用两个数相乘的算式表示!”那不就成了,直接:=06分之06+2005=06分之07=05×2007分之6=2007分之2006啊!终于算出来了!在我伸懒腰时,脑子里又有一个“亮点”,也可以反过来用分之2005:=1÷(分之05)=1÷(05+2006分之05)=1÷1又2006分之1=2007分之2006哈!我用两种方法算了出来,正想把正确答案输上去,可门去却开了!唉…可这一次虽没有玩的着电脑,但却也让我在无意中锻炼了自己,也想告诉大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自己沉下心来,静静思考,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每一道难题也会迎刃而解。不要说自己智商差,不要畏惧难题,只要仔细读题,认真思考,你也可以是100分!数学小论文今天,妈妈要去买灯泡。到了超市,发现超市里有两种灯泡:一种是节能灯泡,一种是普通灯泡。节能灯泡虽然开200小时只需要用一度电,比普通灯泡一度电多用170个小时,但是它一个要5元,;普通灯泡一个只要1元,比节能灯泡便宜4元,但是它30个小时就要用一度电。妈妈问我:“考考你,如果我要买一个灯泡回家,买哪种的灯泡最划算?”我思索了一会儿,不慌不忙地说:“可以这样算:5/1=530*5=150(小时)200小时&150小时还可以这样算:5/1=5200/5=40(小时)30小时&40小时由这几步可得出结论,节能灯泡省钱。”妈妈又问我:“很好。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来算?”我又想了一会儿,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可以用我这学期才学的百分数来 算。也可以这样算:5/200*100=0.025*100=2.51/30*100≈0.033*100=3.33.3&2.5或者这样算:200/5*100=40*100=400030/1*100=30*100=3000因此,也是节能灯泡便宜。。”我和妈妈买了比较划算的节能灯泡回去了。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有数学”这个道理。数学小论文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跟数学有关的事情,例如你去小店买东西,要算一算一共有多少钱;在学校举行庆典时,老师要点明学生人数;经营小店的老板要算一算每个月盈亏多少……这都是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可以说数学无处不在。瞧,我又碰上了一道数学难题了。在玩推箱子的游戏中,当我玩到第七关时,我就不知道如何去推了。问爸爸妈妈时,他们想了一下也不知如何去推,这可难倒了我,我左思右想实在想不出来就打算明天再想。结果这件事就被我遗忘在脑后了。而就在前些天姐姐来到我家玩,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了老姐的手机玩弄起来,偶尔发现了推箱子这个游戏,便饶有兴趣的玩起来,大约过了3分钟,我又与第七关相遇了。我使出浑身解数,用尽各种力所能及的推法,仍旧无济于事。姐姐就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怎么样,玩不过去吧!”我一听火冒三丈,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关闯过去。我静下心来,手中拿着纸和笔,把自己尝试的每一种推法都画下来,避免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我一共整理出了十二种推法,终于找到答案。后来学了数学,我才知道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穷尽法,即把解决某个问题的所有可能都一一找列出。通过这件事我终于明白了数学小论文等差数列的小发现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果你做一个有心人,并且善于总结,总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规律。这不,今天,我在做课外习题时,就有了下面一个小发现。最近,老师刚给我们讲解了有关等差数列的计算方法,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为:1+2+3+4+5……+97+98+99+100=?老师讲解的算法为: 1+2+3+4+5……+97+98+99+100=(1+100)*100/2=5050,当时,我觉得自己已经听懂了,心想以后碰到这类题目我也可以做了。但是,在做到具体习题时,事情的发展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今天,我在做习题时就遇到了一只“拦路虎”:1-3+5-7+9……-=?咋一看到这道题目,我首先就懵住了,后来,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终于理出了一点头绪:这是等差数列,要求出答案,只要把加的部分和减的部分求出,再求差就行了,即,1-3+5-7+9……-=(1+5+9+……+2001)-(3+7+……+1999)但是,在计算1+5+9+……+2001,以及3+7+……+1999时我犯了难,因为它与老师的例题不相同,此时,我才感觉自己没有真正理解老师讲授的方法,于是我不得不重新学习老师的例题,并竭力回忆老师讲解的过程:1+2+3+4+5……+97+98+99+100=(1+100)*100/2=5050中,该公式的基本算法应该为:(首项+末项)*数列个数/2;对于从1开始的并且数列之间的差为1的数列而言,其数列个数为最大的数,那么,对于不是从1开始,并且数列之间的差不是1的数列如何计算数列的个数呢? 我陷入了迷茫之中。这时,爸爸进来了,见我在思考问题,便也加入进来。爸爸循序渐进的启发我:1)1、2、3、4…·8、9、10总共有几个数?2)2、3、4…·8、9、10总共有几个数?3)0、1、2、3、4…·8、9、10总共有几个数?4)2、4、6、8、10总共有几个数?5)6、8、10总共有几个数?在我计算出结果后,爸爸又要求我分析它们之间的规律,并用公式来表达计算结果:经过好一会儿的脑力激荡,我终于理清了头绪,找出了计算数列个数的基本公式:即,数列个数=(末项-首项+差)/差,采用该公式,可以验算上面几道题的计算结果:1)1、2、3、4…·8、9、10的个数=(10-1+1)/1=102)2、3、4…·8、9、10的个数=(10-2+1)/1=93)0、1、2、3、4…·8、9、10的个数=(10-0+1)/1=114)2、4、6、8、10的个数=(10-2+2)/2=55)6、8、10的个数=(10-6+2)/2=3这样等差数列和的计算公式可以改写成: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于是,习题答案很快就计算出来了:1-3+5-7+9……-=(1+5+9+……+2001)-(3+7+……+1999)=(1+2001)*-(3+1999)*=*=1001。做题目时,只要肯思考,任何题目都会迎刃而解。数学小论文一天,我和妈妈上街去,看见一个小摊前围满了小孩。好奇的我赶紧走过去,原来摊主设了个可得奖品的游戏。一尺见方的硬纸板上用黑笔画了个“?”并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标上1. 2. 3. ……12。1. 3. 5. 等奇数格上放了手表等较贵重的物品。2. 4. 6. 等偶数格上是些不值钱的小贴纸,纸盒正中有枚小指针。参加游戏的小朋友轻轻拨动小指针,它就会转起来,当它停下来时,看停在几号格,然后你再按指针所指的数字往后走相应的格数,这时走到的格子里的物品就归你了。每玩一次只要付一元钱给摊主即可。奇怪,怎么玩的人都只得到小贴纸呢?妈妈让我好好想想这中间有什么奥妙。我想,小指针可能停在1. 3. 等奇数上,也有可能停在2. 4. 等偶数上。但问题的关键是还要往后走与它相同的格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也就是说,一个数加上它本身,结果肯定是偶数。所以不管指针停在奇数还是偶数上,最后得到的偶数的可能是百分之百,而得到奇数的可能性是0。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指针停在奇数“5”号格。这时还应该往后走5格,6. 7. ……10,好,停在“10”号格上了,假如指针停在偶数“6”号格,再往后走6格,7. 8. ……12,就停在“12”号格上了。所以,不管指针停在哪里,往后再走同样的格数后,所得到的都是偶数,因此小朋友都只得到最便宜的小贴纸,而得到贵重物品的可能性是0。这个摊主肯定能赚钱。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小把戏只是运用了某些知识,只要你肯动脑,勤思考,多分析,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你就不会轻易上当了,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政治小论文许多人都渴望拥有一种能提高成绩又很轻松的学习方法。当然,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有多好的学习方法都得靠你努力学才行。有许多同学在学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例如以下几点:①认为学习是为老师、家长学,学习缺乏动力。②学得不好就想放弃,缺乏自信心。③学得不怎么样但又十分骄傲,到了真正的考试又考得不好。④学得不错,但只顾自己,不爱帮助学得比自己差的人。⑤不懂装懂,自欺欺人。以上只是万星中的几颗而已,同学们在学习上存在的错误认识还有很多很多。有些同学想学好,但过于着急,于是就像“邯郸学步”那样,胡乱学习。其实,这样的人在我身边还真不少呢!我有一个邻居,她也是读初一,但成绩始终提不起来。因此,受到父母与老师的责备,连同学也看不起她。她就很不服气,下定决心要好好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让老师和同学对她刮目相看。于是,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直观察着同班那个成绩不错的同学的一举一动,想要跟着学。为此,她没有听老师的讲解,只是,专心致志地“学习”着。结果呢?正如我想象中的那样,不但成绩没提高,反倒再滑了下去。由此可见,合理借鉴别人的方法才是正确的。在摸索的过程中,只有避免照搬,合理借鉴,才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心理思想教育的。它教育我们应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寻找到正确而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应认真而又重视地对待政治这门学科。大部分人认为政治是枯燥无味的,它不像数学那样灵活有趣,也不像美术那样可以别具匝心。因此,大家都不太喜欢上政治课。其实,这是一种厌学的心理疾病。虽然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但这样的想法会影响到你对学习的乐趣,影响到对学习的爱好。所以,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①要想到别人如果对这个科目有兴趣,想学。就会超过你的成绩,要有竞争的意识。②既然设出了这个科目,就说明它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要克服厌恶心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③有类似于的这样心理要及时与老师和家长沟通。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小步,才有可能取得将来的成功。朋友们!一起为美好的梦想努力吧!我的第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_浅谈“最大公约数”在实际中的应用我们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的数学课本,讲到了“最大公约数”的问题。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一、“最大公约数”的概念: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叫“约数”。我们说,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b≠0)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例如:12能被1、2、3、4、6、12这六个数整除,那么12就叫做这六个数的倍数,这六个数就分别叫做12的约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那么,什么是“公约数”呢?我们说,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是1、2、3、4、6、12;18的约数是1、2、3、6、9、18;那么12和18“公有”的约数1、2、3、6,就叫做12和18的“公约数”。这四个“公约数”中,1最小,6最大,那么1就叫做12和18的“最小公约数”,6就叫做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由此可以看出,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它们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二、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先分别求出每个数的“约数”,然后找出它们的“公约数”,再在“公约数”中找出最大的一个。这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质数”和“合数”。课本上的定义是: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例如:2、3、5、7、11都是“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例如:60=6×10=2×3×2×5;28=4×7=2×2×7。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也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像这样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就叫做“分解质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可以用“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中的任意一个。一般为了简便,常常采用“短除法”来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所谓短除法:就是先用一个能整除这几个合数的最小质数(除数),同时去除这几个合数,得出的商如果有一个是质数,则这个除数就是这几个合数的“最大公约数”;如果得出的商都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有一个是质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相乘,就是这几个合数的“最大公约数”。三、“最大公约数”在实际中的应用: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如下:“一张长方形的钢板,长75厘米、宽60厘米。现在要把它切割成若干块小正方形,要求正方形的边长为整厘米数,有几种切割法?如果要使切割的正方形面积最大,可以切多少块?”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求“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因为切割的正方形边长必须能同时整除75厘米和60厘米,这就是求75和60的“公约数”的问题;要使切割成的小正方形面积最大,也就是要使它的边长最大,这就是求75和60的“最大公约数”的问题。解题:1、用“分解质因数法”求出75和60的“公约数”:75=3×25=3×5×5; 60=2×30=2×2×15=2×2×3×575和60的“公约数为:1、3、5、15,所以,有4种不同的切割方法。2、用“短除法”求出75和60的“最大公约数”:3|_ 75__60_5|_25__205 4所以,75和60的“最大公约数”是:3×5=15要使切割成的小正方形面积最大,可以切割的块数是:(75 ÷15)×(60÷15)=5×4=20(块)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是和社会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就要从小学好各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日数学论文数学论文数学非常重要,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的,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 比如你要盖一栋楼房,必须要计算好每一层楼的面积,每一个房间的面积,计算时你就要先看看它是什么形状,如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以宽,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乘以边长,圆的面积:ルr的平方……假如你不认真记好这些,面积就会计算错误,有可能导致沙石材料的浪费或因为材料供应不足而停工……一个小小的错误会影响多大的麻烦啊!所以,我们要从小背好公式,才不会引发大错误。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但要学好它,也要讲究方法,不能死记硬背,下面是我给大家推介的方法: 首先,一定要抓紧上课的学习时间,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一定要全部弄懂,不留一丁点儿的漏洞,若有不明白的地方马上问老师;其次,回到家一定要将当天老师教的内容从头到尾复习一遍,复习完之后多做几道题巩固运用知识,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我们要攀登到数学这座高山的顶峰,去研究它,探索它,从中体会乐趣!百花小学 六一班 邬佳颍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
黔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老师作文2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