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马牙槎的高度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可能隱藏了應該讓讀者直接閱覽的內容。請協助條目,將不必要的除去以符合百科全書方式。泛用摺疊模板預計日於條目失效(日)
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勿因或項目混雜而隱藏;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重複記載、過度細節與等需要考慮除去。
本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日)
请协助添加多方面以,的内容可能會被而移除。
本文介紹的是草食性动物的马。關於与「马」名称相近的条目,詳見「」。
Equus ferus caballus
马(:Equus ferus caballu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原产于,4000多年前就被人类,15世纪后,才被者带到和地區。
馬的各部位
马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系统
跪坐著的兩匹馬
歷史上馬匹長期用於戰爭上,圖為19世紀初的法國
马耳小而直立,面部长;额、颈上有长鬃,尾有長,四肢强健,内侧有附蝉,第三趾最发达,趾端有,其余各趾退化;毛色复杂,有骝、栗、青、黑等。
馬的非常豐富,所以馬的進化過程也被研究得非常詳細。馬的進化常常被用來作為進化的例子。
最早的馬叫,出現於五千七百萬年前的北美洲,時值始新世。始祖馬個頭只有狗那麼大,弓著背,四肢長著多個趾頭(前腳三隻趾頭,後腳四個)。由始祖馬分化出了林林總總的眾多支系。有的支系越來越大,越來越擅長奔跑,也有的支系向著小型化發展。到中新世的時候以三趾馬為代表的馬類動物成了一類十分繁盛的動物群,是地層古生物中常見的化石動物,常常作為地質年代斷定的重要依據。
現代馬的最直接祖先是出現於一千二百萬年前晚中新世的,而現代馬則在四百萬年前的上新世出現。北美洲一直是馬和馬類動物起源和演化中心。馬從這裡起源並向四周輻射。馬通過冰川時期形成的白令陸橋擴散到歐亞大陸,在上新世進入非洲,成為非洲大陸動物群的重要一員。馬也通過中美地峽向南美洲擴撒。最晚到大約兩萬年前,馬在北美洲徹底滅絕,南美的馬滅絕得更早。原因現在仍是謎。有人認為跟美洲印第安人過度捕獵有關。從此,在近五千六百多年的時間裡作為馬的老巢的北美洲第一次沒有了馬的存在,一直到公元十六世紀人再一次把馬帶回了美洲。Discovery製作的一期關於馬的節目裡說道「當印第安人第一次見到西班牙人帶來的馬的時候,感覺像是見到了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現代飼養的馬是由歐洲野馬馴化而來的。野生的馬已經滅絕。現存的普氏野馬不是家馬的祖先。馬的進化歷程充滿了艱難險阻。馬科動物曾經是如此繁盛,前後進化出幾十個屬,到最後卻只有一個屬六七種殘存至今。馬的興衰歷程實際上是奇蹄動物的興衰歷程,在現代普遍呈衰落的趨勢。
马主要作为役使家畜,用于、和,在、與中运用。在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出现以前,一直是主要的拉车动力,以至后来“”成了衡量机器功率的单位。在山区无法行车的路上,马至今仍是主要的运载工具。
在中最早也是拉,由首先发明骑乘,民族直到才开始出现,與都有骑兵。也是游牧民族发明的,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的发明有多种说法,包括斯基泰人发明说,印度人发明说,中国人发明说等,而在大陆流传的的发明说法则是在发明的,一开始只是一个,为便于上马,后来发展为一边一个,人称为“中国鞋”,后来才传到。直到進入20世纪之後,由于各种战车、的出现和普及,骑兵才开始退出战争。現今骑乘多用于,有的大城市也还用马。
马也可以作为用和用,律法禁止食用(、與,但不禁止),公元732年下令禁止徒食用马肉,但后来作用不大,现在人、人都食用马肉,人认为是营养丰富的肉食。在期间,允许肉店供应马肉以弥补供应不足,但二战结束后,在主的压力下,又禁止供应马肉。一直是的食品,尤其适合酿造“”。
随着马的使用功能淡化,20世纪后半期,许多国家培育出各种小马,作为或導盲用途。现在经过几千年人的培育,马的种类繁多,从高达2米到只有0.56米,体形各异。
量词单位: 匹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东南卞蒂斯山上的马
馬的辭彙:
儿马,公马
騾,驴和马杂交的后代
骟,去势丧失生育能力的马
骠,黄色的马
骝,黑鬃黑尾的红色马
劣,性情暴躁不容易驾御的马
骅,枣红色的马
骊,黑色的马
騧,黑嘴的黄色马
骐,青黑色的马
骓,黑色白蹄的马
骢,青白相间,类似兰色的马
,高大的马
驽,跑不快的马
骧,后右蹄白色的马
騂,赤色的马和牛,亦泛指赤色
香港九龍寨城公園十二生肖像之马
在中国传统的中排名第七位,对应的是。
是常见的中文姓氏之一。除了汉族以外,其他民族也有不少马姓人士。马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是由穆罕默德姓漢化而來(也有人认为是由转化而来),几乎清一色姓马。
馬一直以來被视为一種高貴優美的,代表著力與美的表現,在至今中外人的心目中不單是擔任騎乘或負重的工作,阿拉伯人以馬為的恩賜,值得人的崇拜與愛護。畫馬藝術更是歷久不衰,屹立不搖。
名牌、等的廠徽是一頭躍起的駿馬。
、的卢马、絕影、爪黃飛電、松風、白龙马、昭陵六骏
西班牙在2014年8月研究說,馬的講通方式是用耳朵互相構講通
(英文)Wilson, D.E. & Reeder, D.M. (Ed.). (2005). .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 (3rd e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142 pp. 月8日查阅.
Goody, John. Horse Anatomy 2nd. J A Allen. 2000.  .
Pavord, T Pavord, Marcy. Complete Equine Veterinary Manual. David & Charles. 2007.  .
Anthony, David W. Bridling Horse Power: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Horse. Horses Through Time First. Boulder, CO: Roberts Rinehart Publishers. 1996.  .  .
Apperson, George Latimer and Martin Manser. Dictionary of Proverbs. Wordsworth Editions. 2006.  .
Bartlett, Virginia K. . . 1994.  .  .
Becker, Marty, Audrey Pavia, Gina Spadafori, Teresa Becker. . HCI. 2007.  .
Belknap, Maria. Horsewords: The Equine Dictionary Second. North Pomfret, VT: Trafalgar Square Publishing. 2004.  .
Bennett, Deb. Conquerors: The Roots of New World Horsemanship First. Solvang, CA: Amigo Publications, Inc. 1998.  .  .
Bongianni, Maurizio. Simon & Schuster's Guide to Horses and Ponies. New York: Fireside. 1987.  .
British Horse Society. The Manual of Horsemanship of the British Horse Society and the Pony Club 6th edition, reprinted 1970. Kenilworth, UK: British Horse Society. 1966.  .
Bryant, Jennifer Olson and George Williams. . Storey Publishing. 2006.  .
Budiansky, Stephen. The Nature of Horses. New York:NY: Free Press. 1997.  .  .
Bush, Karen and Julian Marczak. . David & Charles. 2005.  .  .
Campbell, B.N. . Darby, PA: DIANE Publishing. 2001.  .
Chamberlin, J. Edward. Horse: How the Horse Has Shaped Civilizations. New York, NY: Bluebridge. 2006.  .  .
Collins, Tony, John Martin, Wray Vamplew. . London, UK: Routledge. 2005.  .  .
DeFilippis, Chris. The Everything Horse Care Book. Avon, MA: Adams Media. 2006.  .  .
Dohner, Janet Vorwald. Equines: Natural History. (编) Dohner, Janet Vorwald. Historic and Endangered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s. Topeka, KS: Yale University Press. 400–401. 2001.  .
Edwards, Elwyn Hartley. Horses Second American. New York, NY: Dorling Kindersley. 2002.  .  .
Edwards, Elwyn Hartley.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Horse. London, UK: Dorling Kindersley. 1994.  .  .
Edwards, Gladys Brown. The Arabian: War Horse to Show Horse Revised Collectors. Rich Publishing. 1973.
Ensminger, M. E. Horses and Horsemanship: Animal Agricultural Series Sixth. Danville, IN: Interstate Publishers. 1990.  .  .
Ensminger, M.E. Horses and Tack Revis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1.  .  .
Evans, J. The Horse Second. New York, NY: Freeman. 1990.  .  .
Evans, James Warren. . Amsterdam: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1992.  .  .
Fear, Sally. New Forest Drift: A Photographic Portrait of Life in the National Park. Perspective Photo Press. 2006.  .
Fort, Matthew. Eating Up Italy: Voyages on a Vespa. London, UK: Centro Books. 2005.  .  .
Fox-Davies, Arthur Charles. . Skyhorse Publishing Inc. 2007.  .
Giffin, M.D., James M. and Tom Gore, D.V.M. Horse Owner’s Veterinary Handbook Second. New York: Howell Book House. 1998.  .  .
Gifford, Angela. Working Draught Horses as Singles and Pairs. The Working Horse Manual. Tonbridge, UK: Farming Press. 1998, reprinted 2000.  .  .
Gifford, Angela. Working Horses in Forestry. The Working Horse Manual. Tonbridge, UK: Farming Press. 1998, reprinted 2000.  .  .
Hairston, Rachel and Madelyn Larsen. . New York, NY: Sterling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4.  .  .
Hammond, Gerald. . London: Taylor & Francis. 2000.  .  .
Harris, Susan E. Horse Gaits, Balance and Movement. New York: Howell Book House. 1993.  .  .
Harris, Susan E. The United States Pony Club Manual of Horsemanship: Basics for Beginners – D Level. New York, NY: Howell Book House. 1994.  .
Hedge, Juliet and Don M. Wagoner. Horse Conformation: Structure, Soundness and Performance. Guilford, CT: Globe Pequot. 2004.  .  .
Howlett, Lorna and Philip Mathews. Ponies in Australia. Milson's Point, NSW: Philip Mathews Publishers. 1979.  .
Hurd, Edward Payson (translator). . New York, NY: W. Wood & Company. 1886.
Kreling, Kai. . Horses' Teeth and Their Problems: Prevention,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Guilford, CT: Globe Pequot. 2005.  .  .
MacGregor, Arthur. Bone, Antler, Ivory and Horn: Technology of Skeletal Materials Since the Roman Period. Totowa, NJ: Barnes & Noble. 1985.  .  .
Matossian, Mary Kilbourne. . Armonk, NY: M.E. Sharpe. 1997.  .  .
McBane, Susan. A Natural Approach to Horse Management. London: Methuen. 1992.  .  .
McBane, Susan.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Horse Breeds. Edison, NJ: Wellfleet Press. 1997.  .  .
Mettler, John J. Jr. Horse Sense: A Complete Guide to Horse Selection and Care. Pownal, VT: Storey Communications, Inc. 1989.  .  .
Miller, Lynn R. Work Horse Handbook First Edition, Fifteenth Impression. Sisters, OR: Small Farmer's Journal Inc. 1981, reprinted 2000.  .  .
Miller, Robert M. . Neenah, WI: Russell Meerdink Company Ltd. 1999.  .  .
Miller, Robert M. and Rick Lamb. Revolution in Horsemanship and What it Means to Mankind. Guilford, Connecticut: Lyons Press. 2005.  .  .
Mills, Bruce and Barbara Carne. A Basic Guide to Horse Care and Management. New York, NY: Howell Book House. 1988.  .  .
Myers, Jane. . Collingwood, UK: CSIRO Publishing. 2005.  .  .
Ockerman, Herbert W.; Hansen, Conly L. Animal By-product Processing & Utilization. Lancaster, PA: CRC Press. 2000.  .  .
Olsen, Sandra L. Horse Hunters of the Ice Age. Horses Through Time First. Boulder, CO: Roberts Rinehart Publishers. 1996.  .  .
Olsen, Sandra L. In the Winner's Circle: The History of Equestrian Sports. Horses Through Time First. Boulder, CO: Roberts Rinehart Publishers. 1996.  .  .
Peissel, Michel. . Macmillan. 2002: 36.  .
Price, Steven D.; Shiers, Jessie. The Lyons Press Horseman's Dictionary Revised. Guilford, CT: Lyons Press. 2007.  .
Price, Steven D.; Spector, David L..; Gail R Burn, Barbara B. (editors). The Whole Horse Catalog: Revised and Updated Revised. New York: Fireside. 1998.  .
Prince, Eleanor F. and Gaydell M. Collier. Basic Horsemanship: English and Western. New York, NY: Doubleday. 1974.  .  .
Self, Margaret Cabell. .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5.  .
Sellnow, Les. . Eclipse Press. 2004.  .  .
Smith, BP. Large Animal Internal Medicine Second. St. Louis, MO: Mosby. 1996.  .  .
Sponenberg, D. Phillip. The Proliferation of Horse Breeds. Horses Through Time First. Boulder, CO: Roberts Rinehart Publishers. 1996.  .  .
Thomas, Heather Smith. Storey's Guide to Training Horses: Ground Work, Driving, Riding. North Adams, MA: Storey Publishing. 2003.  .
Thorson, Juli S. Rugged Lark. (编) Martindale, Cathy and Kathy Swan (editors). Legends 7: Outstanding Quarter Horse Stallions and Mares. Colorado Springs, CO: Western Horseman. 2006.  .
Tozer, Basil. . London: Methuen. 1908.  .
Vogel, Colin B.V.M. The Complete Horse Care Manual. New York, NY: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ing, Inc. 1995.  .  .
Wheeler, Eileen. . Horse Stable And Riding Arena Design. Armes, IA: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6.  .  .
Whitaker, J Whitelaw, Ian. The Horse: A Miscellany of Equine Knowledg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7.  .
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中的分类信息:
(Walk:步行, Trot:小跑,Canter:慢跑,Gallop:疾驰) (英文)
:隐藏分类:视频: 浏阳旅游城市雕塑-《马踏飞燕》客户对美景创意的高度评价
分享给好友
您需要先安装&,才能下载视频哦
用优酷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浏阳旅游城市雕塑-《马踏飞燕》客户对美景创意的高度评价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马踏飞燕”—虽然“铜奔马”的称谓比较直观明了,但是这具铜马俑的精妙之处是其后蹄下踏一飞鸟,仅以“奔马”名之,显然不足以表现其浪漫主义意境,因此有人将其称为“马踏飞燕”,以表明奔马正在作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
雕塑方案:
湖南浏阳《马踏飞燕》城市雕塑-锻铜雕塑,是当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马踏飞燕”更令人折服的是其创作构思的绝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马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物表现出它的动感,特别是要表现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神速,这就不那么容易了。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马一德:推进依法治国迈向历史新高度
日13:30&&&来源:
原标题:推进依法治国迈向历史新高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必将有力推进依法治国迈向历史新高度。
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引领未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立足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又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贯穿全篇的红线,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切实推进各领域深化改革,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世界上没有内涵和外延完全相同的法律制度,也没有意义和价值完全相同的法律条文。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和社会条件,同样的法律概念和条文,在不同的国家,其适用的环境和范围可能完全不同;同样的法治理念和原则,在不同的国家,其贯彻施行也会各具特点。如果背离了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再好的模式和道路,也会如“南橘北枳”一样走样变形,必然会使民主和法治建设陷入困境和僵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们在长期治国理政反复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道路,是吸收世界先进经验、立足中国历史经验和基本国情的选择。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前行,既不罔顾国情、背离历史,也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更不全面移植、照搬全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仍有待于依法治国实践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长久坚持业已确立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二、开创法治工作新格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的今天,依法治国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从当前法治基本格局出发,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多向度共同推进,开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工作新格局。
科学立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立法在改革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立法准确反映各方利益需求,合乎规律、顺乎民意。同时,要突出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和系统性,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立法归根结底要依靠宪法效力予以评价和保障。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根治执法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严惩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的现象。以法律为权力设定牢笼,不断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保证依法决策、依法执行,真正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纸面上的法律变成实践中的法律需要司法的转换,没有司法的保障,不可能有现实的法治。当前,司法公正性正遭受一定质疑,面临着公信力不足的危机,根本原因在于司法体制不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重塑司法公信力亟需深化司法制度改革。一方面,要破除司法权独立行使的层层阻碍,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优化司法权力配置,加强司法活动责任制度,真正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人权司法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全民守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前,中国社会法律很多,法治效果却不甚理想,许多人“信访不信法”、“走关系”强于“走程序”,主要原因在于法律未得到信仰。法治社会需以全民守法为保障。促进全民守法,要以领导干部守法带动全民守法,不断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尊崇法治的意识环境。同时,要建立多层次的法律治理体系,向全社会提供完备的法律服务,引导公民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让法律成为人民群众触手可及而又切实有效的维权武器,逐步建立起全民对法律的尊重、信任乃至信仰。确保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参与者、社会关系的所有领域都能够形成良好的守法意识,敬畏法治的权威,共同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法治社会。
三、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古语曰:“得其人而不得其法,则事必不能行;得其法而不得其人,则法必不能济。人法兼资,而天下之治成。”良好的法律制度欲落地生根,必有赖于专业化团体进行解释、实施和续造,以维系其制度目标、延续其价值理念,充分释放制度效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对党、国家、人民和法律忠诚,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灵魂。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信仰。
法律专业素养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根基。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求加强立法队伍、执法队伍、司法队伍、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职业素养,最终升华为一切依法办事的精神,按照法律的普遍规则和程序,将一般问题转化为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处理,绝不容忍灰色交易和无原则的妥协。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活力源泉。要加快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形成立足中国国情的法学教育模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法治作为一种国家治理形态,离不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已明确载入宪法,宪法和法律由党领导全国人民制定,是党和人民意志统一的结果,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最重要的是保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做到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二者可以而且必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之中。实现社会主义法治,要求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要深化党自身的法治化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建设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与国法相协调又严于国法的党纪党规,确保全党意志统一、步调一致,肃清不正之风,严惩腐败行为。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指标考核体系,提升全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作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杨丽娜)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的高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