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咸便矣的“咸”咸的反义词是什么么意思?

文档贡献者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09年中考课外文言文(答案)
文档星级:
内容提示:2009年中考课外文言文(答案),2009,年中,考,课外,文言文,答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06:43:33|
下载积分: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2009年中考课外文言文(答案).DOC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0豆丁精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品】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0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09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
_教师文集_中华语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 >>
2009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
2009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2009年福建省龙岩语文科中考试卷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作答。13分永有某氏者,畏日①,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辔尥暌拢炒舐适笾乓病V缋劾塾肴思嫘幸乖蚯阅龆繁┢渖蜃床豢梢郧拗詹谎帷J辏呈厢憔铀荨:笕死淳樱笪绻省F淙嗽唬骸笆且趵喽裎镆玻帘┯壬酰液我灾潦呛踉铡奔傥辶ǎ孛牛鐾吖嘌ǎ嘿茁薏吨I笔笕缜穑Γ羰履艘选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u①古人迷信,相信日子有吉凶,怕犯日讳而不敢随意举动,称为畏日。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生岁直子
购僮罗捕之
6、用“ ” 为下面一个句子标出停顿。2分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1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2 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u
8、本文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写的寓言讽刺小品《三戒》中的一篇小寓言。你认为本文寓意何在3分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各1分生岁直子
通“值”,正当
室无完器 家具
购僮罗捕之
悬赏,奖励 6、用“ ” 为下面一个句子标出停顿。2分,每处0.5分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7、 1
粮仓和厨房里,都任凭老鼠肆虐而不去过问。(仓廪,庖厨,恣)2 它们以为那种饱食终日,无灾无难的日子是可以长久的呢!(以,恒)(各2
8、 借写永某氏家的鼠仗势欺人,因其所依仗的外力消失,最后落得可悲下场的故事1分),讽刺中唐时代的反动官僚擅作威服,虚有其表,结局必将同鼠一样。(2分)。 2.2009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7分)甲 陈康肃公尧(yá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10、翻译下面句子。(4分)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每处一分 (1)夸耀
(3)随便、随意
(4)畏惧、害怕10、翻译下面句子。(4分,每小题2分,译出大意,语句通顺即可)(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11、(6分,每空2分)
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乙文: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12、(3分,表述完整、意对即可)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3.2009年广西南宁中考语文试卷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见闻》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朝中官员。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____________________
穷:___________________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14.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12、(1)假装
(2)穷尽13、与吕蒙正同在朝廷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追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干涸就制止了他们。14.、(1)对待别人的不敬和缺点错误,应该像吕蒙正那样宽容大度。
(2)不应当过分计较和胸襟狭窄,容不下他人。4.2009年贵州省遵义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私心12分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5分① 辄叱遣之
② 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③ 然少蕴藉
⑤ 岂可谓无私乎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 或问伦曰:“公有私乎?”② 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21.你怎样看待第五伦的“私心”?3分19.5分 ①就
③可是,但是
④这,这样
⑤说,称20.4分 ①有人问第五伦说:“你有私心吗”2分 关键词“或”“公” 未译或错译,每处扣1分
②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即使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2分。关键词“疾”“省视”“竟夕”未译或错译,每处扣1分,扣完为止。21. 3分 这样的私心是人之常情,这说明了他严于自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5.2009年湖北省黄石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喜雨亭记(节选)苏轼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②,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③虽欲优游④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注】①忭(biàn)欢乐
②荐饥连年饥荒
③二三子 你们
④优游悠闲自得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②既而弥月不雨
③以属客而告之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C、忧者以乐,病者以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越三月,乙卯乃雨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13、《喜雨亭记》一文表现了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欧阳修在《
》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2分) 10、①第二年
③通“嘱”,劝酒
11、C12、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座亭子中悠闲自得地享乐,难道做得到么?13、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
《醉翁亭记》6.2009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10题。(15分)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倾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1)军中不解其故(2)一霎而绝(3)此去西南十里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9、下面对年羹尧事迹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B、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C、闻风而起,苦练夜战本领。D、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10、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7.1原因缘故
3距距离或相距8.番人正是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很快到来了。9.C10.答案要点①善于了解和利用战地环境②善于正确判断敌情③善于指挥部队作战7.2009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李将军列传(节选)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L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今乃得一当单于
2,其势不屯行
3,固自辞于大将军
2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乃自以精兵走之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以东道B,为中将军从大将军
无老壮皆为垂涕C,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
且广年六十余矣D,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2,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25,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2分)答:
26,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这一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2分)答:
22、①当:抵挡;②屯:驻扎;③辞:不接受;④导:向导(2分。每个0.5分)
23、C(2分)24、①李广没有辞别大将军就出发,十分恼怒地到达指定的军部。(谢就部的翻译要准确,一点1分)②卫青打算上书报告天子这次军队(失利)的委曲详细情况。(曲折的翻译要准确,否则扣1分)(4分。每句2分)25、李广出塞后并入右将军赵食其军中,因迷路(失道)贻误战机,愤而(含冤)自杀。(2分。要点:并入……军中,迷路(失道),愤而(含冤)自杀)26、谚语意思: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比喻为事业默默奉献并作出贡献的人,自然会被人们广为称颂。(1分)人物列举:如教师等。(1分)9.2009年湖南常德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强项令
范晔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杀之。宜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 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 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惹肯盍畛觥4颓颍ひ园嘀罾簟S墒遣骱狼浚徽鹄酰┦盼拔曰保柚唬骸拌豕牟幻倨健 ”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因匿主家
(2)流血被面
(2)使宣叩头谢主
(4)年七十四,卒于官
18.下面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后特征为洛阳令
B、臣不须,请得自杀C.文叔为白衣时
D、妻子对哭1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1)将何以理天下乎
(2)宜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20.“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21.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17、(1)躲藏(藏,藏匿) (2)覆盖
(3)道歉(谢罪,认错) (4)死18.B19.(1)将拿(凭)什么来治理天下呢?(2分)
(2)董宣两手撑地,一直(终究)不肯低头。(2分)20.“天子”与“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2分)(答到大意即可给满分)21、不畏权势
执法公正(答对其中一点即可给1分) 清正廉洁(1分)10.2009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张秀才,寿州人也。寿俗尚武,比户蓄兵器。邻人有市鸟枪归者,夜试之宅旁,猝闻号声。急往视之,有死者,则秀才子也。邻人惧,曰:“杀他人子且不可,况杀张秀才子乎!”乃率家人环跪秀才门,泣诉其故,且曰:“惟君所欲为。”秀才强忍痛,曰:“子岂敢故杀吾子哉,是吾子命当绝也。且安知非我不德,天之降罚,杀吾子以报吾耶?”自具棺葬之,无他语。(选自徐珂《清稗类钞》)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邻人有市鸟枪归者
②乃率家人环跪秀才门
25.翻译下面的句子。且安知非我不德,天之降罚,杀吾子以报吾耶?
26.张秀才的优点是:
,但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他的缺点是:
。(各写出一点即可。) 24、①买
②于是、就25、况且怎么知道不是我没有道德,上天降下惩罚,杀掉我的儿子来报复我呢? 26、宽容或遇事冷静、善于调适心理等;(1分)不依法办事或迷信等。(1分)2009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乙梁君1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2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3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4之,曰:‘必以人祠5,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6!”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选自刘向《新序#8226杂事》)注释:1梁君:即魏国国君。2彀gòu弓:拉开弓。3御:车夫。4卜:占卜,古时迷信活动。5祠:祭祀。6无异于虎狼:跟虎狼没两样。1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3分)(1)白雁群骇____________
(2)言未卒____________
(3)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________1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人猎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公孙袭讲故事的目的是想讽劝梁君怎样去做(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骇:害怕;惊怕;惊慌
(2)卒:停止;完毕;结束
(3)故:原因;缘故12、(1)我祈求下雨的原因,是为了我的百姓。
(2)别人打猎都得到禽兽等猎物,我打猎得到良言回来了。13、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13.2009年江苏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赈
灾 (节选)钱泳
(清)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窃见赤地数千里,民间无米炊,爨(cuān )无薪,汲无水,恻然忧之。夫官发常平仓谷。平粜(tiào )于民,便矣。然远在数千里之外者,不能为升斗之米来也。故官平粜,但能惠近民,不能惠远民。殷富之家,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远近咸便矣。然无升斗之资者,不能籴(dí )也。故民平粜,但能惠次贫,不能惠极贫。以此,定图赈之法。至今岁三月,计捐钱十有二晚四千余缗(mín )矣。而殷富之家,好行其德,复于其间为粥以赈,城乡设厂十余处,计所捐又不下万数千缗,饥民赖以全活者无算。呜呼,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嘉庆十有九年
(2)窃见赤地数千里
(3)爨(cuān )无薪
(4)远近咸便矣
9.下列句中的“以”与“复于其间为粥以赈”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以土砾凸者为丘
B、策之不以其道
C、扶苏以数谏故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1)被灾尤剧。(1分) 译文:
(2)孰谓人心之淳,风俗之厚,今不若古哉!译文:
11.阅读全文后,你觉得齐彦槐具有怎样的情感和思想?请简要回答。(2分)答:
9、(2分)D10、(3分) (1)(1分)受灾特别严重。(得分点“被”。)
(2)(2分) 谁说人心、风俗的淳厚,现在不如古代呢!(得分点:“孰”,句式。)11、(2分)具有侧隐之心(或“能关心百姓疾苦”)(1分),考虑民生问题全面(深刻)(1分)14.2009年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③其余。”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⑥云下,云攀殿栏,栏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栏,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注释】匡:辅助。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厉:激励,此处有“警戒“之意。上:指汉成帝。张禹:汉成帝的老师。将:拿。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辑:连缀。旌:表彰。11.用“M”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于 是 左 将 军 辛 庆 忌 免 冠1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廷(
)13.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2分) 14.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15.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11、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1分)12、⑴在朝廷
⑶换掉(3分,每小题1分)13、⑴朝廷大臣都尸位素餐;⑵杀佞臣张禹可以警戒他人(或:可以杀一儆百)。(2分)14、辛庆忌认为朱云一向狂颠耿直,假如他的话说得对,不可以杀他;即使他的话说得不对,也本该宽容他。(2分)15、⑴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⑵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2分)15.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11.下文选编自《史记#8226田敬仲完世家》,阅读后回答问题。(12分)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①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经寸之珠②照车前后各十二乘③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④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⑤十二诸侯皆来朝。 吾臣有D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⑥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⑦而去。【注释】①田:打猎。后写作“畋(tián)”。②经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③乘: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④檀(tán)子:人名。下文“D(bān)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⑤泗上:泗水之滨。⑥特:仅,只。⑦怿(yì):高兴、快乐。(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若寡人国小也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B.使守南城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C.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D.则道不拾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 ②魏惠王惭,不怿而去。(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吾 臣 有 D 子 者 使 守 高 唐 则 赵人 不 敢 东 渔 于 河(4)选文中威王和魏王对“宝”的理解有什么不同?(3分)11.(1)C
(2)①我所认为的宝物,和大王的明珠不一样。②魏王十分惭愧,不高兴地离开了。(3)吾 臣 有 D 子 者 使 守 高 唐 则 赵 人 不 敢 东 渔 于 河4魏王:宝物,或答宝珠、有宝珠的车亦可;威王:人才,或答贤臣(答全具体人名亦可)16.2009年辽宁本溪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回答(1)――(3)题。(5分)
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辞:(1)鲁仲连辞让再三
(2)停数日,辞去B、以:(1)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2)皆以美于徐公C.为:(1)仲连不忍为也
(2)故不为苟得也D.终:(1)终不肯受
(2)终身不复见。(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分)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译文:
(3)选文中的仲连有哪些品质让人敬佩?(2分)
12.(1)C
(2)天下的士被人们尊重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替别人排忧解难而不收取任何报酬。1分,意思对即可。(3)无意名利。1分;功成不居。1分。意思对即可。17.2009年山东聊城市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及官抚军①,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赀财皆为所干没②,始悟其奸,稍稍谯③责之。乙挟甲阴事,遽反噬④。甲不胜愤,乃投牒诉城隍。夜梦城隍语之曰:“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甲曰:“为其事事如我意也。”神喟然曰:“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绐⑤而绐谁耶?渠⑥恶贯将盈,终必食报,若公则自贻伊戚⑦,可无庸诉也。”(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官抚军:做官至抚军。抚军,官职名。②干没:吞没。③谯:责备。④反噬:反咬一口。⑤绐(dai):哄骗,欺骗。⑥渠:他。⑦自贻伊戚:自作自受。 8.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2分)
乙险恶如是A.
及郡下,诣太守
是进亦忧,退亦忧
渠恶贯将盈C.
悍吏之来无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10.从“甲”的经历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做人道理?(2分)8.答案:C9.答案:一个能事事都顺着我心意的人,可怕得很啊!10.答案:人们都希望别人顺从自己,喜欢听奉承的话。但遇事不讲原则,遇挫错不及时纠正,必将害人害己。时时事事顺从你、奉承你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19.200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节选自《太平御览》)【注】①错:镶嵌。②纶(lún):钓鱼绳。③是:正确。 1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以桂为饵
B.皆以美于徐公C.错以银碧
D.醒能述以文者1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12. 答案:B评分:答对得2分。13. 答案: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究实效。20.2009年山东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圣①。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远之如蜂虿②。蜂虿不远则螫身,蟊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③,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④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选自《内训#8226迁善》,有删节)注:①圣:向圣人看齐。②蟊、蜂虿:害虫、毒虫。③恤:担心、忧虑。④攸:所。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过而能知,可以为明
过:2)己过不改则累德
累: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①人非上智,其孰无过
①惰慢则骄,孝敬衰焉A
B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①以善小而忽之不为
①戒于小恶,终无大庚C
D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远之如蜂虿。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2.这段选文的主旨十分明显,你还能记起一些与之相关的名句吗?请写出两条。2分) 9. 1过:有过错(或犯错误)。2累:连累,损害。2分。每词1分)10.C2分。A①副词,表反问;②代词,他。B①连词,表因果,就;②连词,表转折,却。C均为连词,因为。D①介词,指明对象;②介词,比)11. 1如果有其中的一个方面,就一定象(除掉)蟊一样去掉它,象(远离)蜂虿一样远离它。2分。“或”“远”各0.5分;状语后置1分。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2现在(我)即使死在捕蛇上,与我乡邻们的死相比也已经算晚了,又怎么敢仇恨呢?2分,“虽”“乎”“安”“毒”各0.5分。语句不通顺可酌情扣分)12.示例: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2分。每句1分,凡与“改过”“向善”有关的名句皆可)22.2009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盂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盂尝君日:“猿猴错②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③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e④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⑤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⑥之道哉”孟尝君日:“善!”乃弗逐。选自《战国策#8226齐策》【注释】①舍人:门客。②错:同“措”,放弃。③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④铫eyáo nòu:农具。⑤尧:传说中的远古圣君。⑥用世立教:治理国家,教化百姓。1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
2与农夫居垅亩之中
3尧亦有所不及矣
4则谓之不肖.
17.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不若鱼鳖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B.
故物舍其所长食之不能尽其材
而来害相报者时时而间进ID.
乃弗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19.请选、出与文章蕴含的道理相同的一项
2分。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6.放下,处在;处于,比得上;赶得上 ,说或认为评分标准:每词1分,计4分。共4分。17. B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18. 译文:曹沫举起三尺长剑,全军整个军队也不能抵挡。评分标准:关键词为“奋”、“一”、“当”。关键词翻译准确,得3分;句子意思明白通畅,得l分。计4分。共4分。19. B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23.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语文考试扁鹊投石注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8226秦策》)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武王示之病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4分)12.(4分)(1)疾病
(2)计议,商量,谋划13.(2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14.(2分)“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15.(4分)治病
治国24.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①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 ,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②。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③,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④,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主人乃寤而请之。”
――《资治通鉴》【注释】①害:妒忌,怨恨。②报闻: 汉代制度,上书言事,皇帝不采用的,就来个“报闻”,意思是知道了,表示作罢。
③ 突:烟囱。④上行háng:上位。3.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而又行以逆道
道 道理 B. 宜以时抑制
宜 应该 C. 臣闻客有过主人者
过 拜访 D. 终亡火患
亡 通“无”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 分1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 3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3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曲突徙薪”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上书人引用“曲突徙薪”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3.2分 A道道路 4.6分13分 奢侈就不谦逊了,不谦逊必定会轻视怠慢上级。 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逊”“侮”意思的各计 1 分
23分把烟囱改为弯曲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逊”“侮”意思的各计1分5.4分说明了凡事要先考虑到危险的存在,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的道理。25.2009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锦石滩余家江上。江心涌出一洲,长可五六里,满洲皆五色石子。或洁白如玉,或红黄透明如玛瑙,如今时所重六合①石子,千钱一枚者,不可胜计。余屡同友人泛舟登焉,净练外绕,花绣内攒,列坐其上,似在瑶岛中。余尝拾取数枚归,一类雀卵,中分玄黄二色;一类圭,正青色,红纹数道,如秋天晚霞;又一枚,黑地布金彩,大约如小李将军山水人物。东坡《怪石供》所述,殊觉平常。藏簏中数日,不知何人取去,亦易得不重之耳。一日,偕诸舅及两弟游洲中,忽小艇飞来,一老翁向予戟手,至则外大父方伯公②也。登洲大笑:“若等谩我取乐!”次日,送《游锦石洲》诗一首,用蝇头字跋诗尾曰:“老怀衰飒,不知所云,若为我涂抹,虽一字不留亦可。”嗟乎!此番归去,欲再睹色笑,不可得矣!(袁宗道《白苏斋类集#8226锦石滩》)注释:①六合,今江苏六合县。②外大父方伯公:即袁氏兄弟的外祖父龚大器。6.与“若为我涂抹,虽一字不留亦可”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可五六里
可:大约。B.一类雀卵,中分玄黄二色
类:种类。C.殊觉平常
殊:尤其。D. 亦易得不重之耳
重:珍惜。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总写锦石滩的迷人之处,也交代了下文作者与朋友屡次登临的原因。B.第二段中作者把锦石滩比喻为瑶池仙岛,说它周围江水澄澈,如白练萦绕,滩上花团锦簇,可以留得文人雅士在此相聚闲游。C.作者因没有邀请外祖父一同去游锦石滩而遭到怪怨,但外祖父随后登滩共游时的情形仍给他留下了愉快的记忆。D.作者游锦石滩如同渔人探访桃花源,都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恨。6.C
26.2009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嘉兴市卷进士不读《史记》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
问:“何人所作”曰:“大史公。”问:“大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大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以《史记》对
2遂取书阅之
3不数行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亦不见佳,读之何益22.本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20.1回答2于是3几21.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
22.范进或“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毒害。27.2009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温州市卷)肃王与沈元用
(宋)陆游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①,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②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③,略无矜色。元用骇服④。(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注释】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矜:自夸。 ③他语:说别的事情。④骇服:吃惊佩服。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
(2)暇日无聊
(3)元用素强记
(4)取纸追书之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23、细读选文,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3分)21、(1)出使 (2)空闲(闲暇)(3)向来(一向、平时)(4)写(书写)22、肃王看了,就拿起笔把他所缺的字全都补上,没有遗漏的。23、肃王的记忆力比沈元用更强,而且不以此自夸。28.2009年浙江省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一
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元伯为友。二人并游太学,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①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②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③邪”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④。”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二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救。临绝语勉日:“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而于此得疾而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⑤洪州牒⑥来,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注①克:约定。
②白:告诉。
③审:确实。
④乖违:做事不合情理。⑤赍ji:携带。
⑥牒:文书。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二人并游太学一起
B.元伯具以白母详细
C.因出囊金百两遗勉给予
D.勉许为办事赞成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乃共克期日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请设馔以候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C.而于此得疾而死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将于北都求官
欲报之于陛下也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审邪
②汝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22.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城
南宋#8226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19.D3分
20.BC4分,各2分
21.①分别已有两年,千里外约定的话,你为什么对它这样确信呢
②你给我料理完丧事,多余的银两就送给你了。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范式:履行两年前的探访约定,可见其言而有信。李勉:将朋友赠送的料理丧事多余的银两归还给朋友的兄弟,可见其不为钱财而重情义。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23.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2分。意思符合即可
2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3分。白诗分析1分,曾诗分析2分。意思符合即29.2009年浙江省湖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20 一22 题。(8 分)昔有长者子① ,入海取沉水② 。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⑧ 。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选自《百喻经》 【 注释】 ① 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 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③ 售:卖出去。 ④ 直:通“值”。2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① 方得一车
② 以其贵故
③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22 .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3 分)20 .
3 分)① 才② 因为③ 这样21 .
2 分)他立即把所有的沉香木烧成了炭,再运到集市上去卖,结果还不能卖到半车炭的价钱。22 .
3 分)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耐心30.2009年浙江省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1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21.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相关材料】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三)19.B
20.(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21.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31.2009年初浙江省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丽水市卷)不责僮婢(节选)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向取白衫且止(2)潜觉其故(3)奴以米易酒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终不扬其过也。22.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2分)20.(1)先前,原先(刚才) (2)暗中 (3)交换(3分,每词1分)21.(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2分,意对即可)22.示例1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善于待下,这是一种美德。示例2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再次犯错。(2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32.2009年浙江省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能言之鸭陆龟蒙①才名播海内,居吴中,然性浮薄。时有内官②,经长洲,于水滨见一花鸭,弹之而毙。守者告之,乃乘小舟,修表章,告内官曰:“某养此鸭,能人言;方欲上进,君何杀之?”乃将表示之。内官惊而且惭,酬之银盏。临行询之,竟解何言语。陆曰“教来数载,能自呼其名尔!”【注释】①陆龟蒙:晚唐诗人。②内官:宦官。23.《古汉语词典》中“修”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乃乘小舟,修表章”中的“修”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A.修饰
D.学习24.文中划线句子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就做了这样的表示。
B.于是拿表章给内官看。C.就表示一下态度。
D.于是表示要上告。25.“内官惊而且惭”,其中“惊”“惭”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内官是怎样的人?(4分)23.C 24.B 25.“惊惭”的原因是打死的鸭子是能言之鸭,进贡之鸭,名人之鸭。内官是个惧上欺下的人。33.2009年浙江省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钟
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②,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③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④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⑤,如厕⑥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⑦,最妙者八分⑧。             
(选自羊欣《笔阵图》)【注释】①钟繇(yóo):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对文字书法很有研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如厕:到厕所去。⑦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⑧八分:汉字书体名。2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⑴诞惜不与( ▲
          ⑵及诞死
)⑶遂得之
         ⑷皆书象之
)24.理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太祖以五灵丹救之A、或以钱币乞之
B、皆以美于徐公C、卷石底以出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25.文章写了钟繇痴迷学书的哪些表现?请作简要概括。(3分)答:
⑵等到(等)⑶于是,就⑷书写(写)24.A25.入抱犊山,学书三年;未得笔法,捶胸哎呕血;盗墓求书;学书画被过表;精思学书,如厕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34.2009年浙江省义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余尝游于京师侯家①富人之园,见其所蓄②,自绝徼③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④,弈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一石,百钱买一花而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⑤而去焉,曰:“母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城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⑥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节选自《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①侯家:王侯之家。②蓄:蓄养,收藏。③绝徼:极远的边地。④其为园:他们建造园子。⑤芟(shān)割。⑥槁:干桔。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而所不能致(   )者惟竹      ⑵然(    )有竹据其间  ⑶或芟而去(    )焉        ⑷毋以是(    )占我花石地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22、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15.(1)“无声”(或“涧水无声”)、“不鸣”(或“一鸟不鸣”)(2分,写出一点给1分)(2)表现了诗人悠闲平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2分,“悠闲平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各给1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16.B(2分)
17.D(2分)18.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每件都了解清楚,也一定要按实情来判断。(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19.政治上要取信于民(2分,意思对即可)35.2009年浙江省绍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南霁云①威武不能屈唐韩愈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②也,贺兰嫉巡、远③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疆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④,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⑤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⑥。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出,即牵头,将斩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⑦!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注释】①南霁云:魏州顿丘人,安禄山叛乱时,从军讨贼,后成为防守睢阳的张巡的部将。②贺兰:贺兰进明,贺兰是复姓。当时任河南节度使,拥重兵驻临淮。③远:许远,睢阳太守,安禄山攻睢阳时,与张巡共同守城。④浮图:佛塔。⑤愈:韩愈自称。⑥相语:告诉我。⑦南八:即南霁云。八,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15、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名。(3分)云 来 时 睢 阳 之 人 不 食 月 余 日 矣 云 虽 欲 独 食 义 不 忍!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具食与乐,延霁云坐(请)B虽食,且不下咽(即使)C贼以刃胁降巡(投降)
D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罢了)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①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意思:
②此矢所以志也。意思:
18、本文通过三件事,刻画了南霁云顽强勇敢、忠诚爱国的英雄形象。这三件事依次是:
、箭射浮图、
。(分别用四字短评进行概括)(2分)15、云 来 时 睢 阳 之 人 不 食 月 余 日 矣 云 虽 欲 独 食 义 不 忍!16、C17、①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终究没有为自己发兵的意思,就骑马迅速离去。②这去箭就是用来做标记的。18、拔刀断指、宁死不屈37.2009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乞得钱,则市盐酪(1)径归,尽则更出。日携一竹篮,中贮大小笔、棕帚、麻拂(2)数事,遍游诸寺庙,拂拭神佛塑像。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3),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扃(4)。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5),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6)如此,是大可笑。适遇一人过前,即解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
(选自宋代郭彖《睽车志》) 【注释】:(1)盐酪:指食盐等食品。 (2)麻拂:除尘工具
(3)衲袍:僧袍(4)扃:jiōng,关闭
(5)营营:指内心忧愁的样子
(6)方寸:内心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则市盐酪径归
(2)尝赠一衲袍尝:
(3)刘欣谢而去
(4)适遇一人过前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越数日见之( 之:指刘先生)
B、问之(之:指富人)C、出则锁之 (之:指门)
D、即解袍与之 (之:指路上遇见的人)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分)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
24.文中刘先生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21.(1)买
(4)正好(恰好)22.B23.我的心才变得坦然,不再挂念(这件衣服)24.只有不被外物拖累,人才会变得坦然。
论坛热门主题
中华语文网版权所有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和平南路45号语文报社 邮编:030024
电话: 订报查询热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咸的反义词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