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采访书画大家书画?

中国书画名家王荣昌艺术人生访谈录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杨帆
  初识王荣昌先生,他与记者所看到的照片形象有些差别,照片里的王先生儒雅深沉。在书画界,人们都称王荣昌为学者型画家。笔者曾想,凡称“学者”之人,想必会有斯文且严肃的架势,但在采访时,却被王先生开朗热情的性格,率真豁达的心态所深深打动。
  王荣昌1948年出生于安徽肥东,其父母均是大学普通员工;从小便生长于书香门第的王荣昌,自九岁开始便痴迷于国画艺术。而他与国画的结缘,却非来自笔墨纸砚的熏染,而是启蒙于父母工作的那个开满荷花的校园。這两处必须改正、否则与事实有出入。池塘。儿时的王荣昌,曾在很多个夏日真切体味着荷塘美景之清幽,或傍于晨曦,或游于月下。在荷香阵阵里滋养心性,也在无知觉中呼唤出,浇灌着他对丹青墨韵的天赋异禀。
  荷香幽远 笔墨洒放
  在王荣昌先生的画作中,荷花是其主要作品。这不仅与儿时所常见之景色相关,更多的,是来源他镌于心底的,对荷花的深切感悟:“从古到今,荷花是很多文人墨客所擅长的题材。我喜欢荷花,主要是因为它高洁的品格。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等文学描述也成为创作者的一种审美追求。其实,正是对物象的感怀才促发了我对技法的研究。”
  一般而言,不论是习书还是习画,都开始于着笔在纸的临摹。而普通的习作者也都是走一条从“技”到“心”,再从“心”到“技”的创作之路。而与当今很多画家不同的是,王荣昌先生的艺术修习,并非先于“技”而入。他儿时悠游于荷塘,侵染于荷芳幽香的时时刻刻,就已经开始了从“心法”而入的思习。用眼,勾勒着荷花的轮廓,用心,点染出荷花的气韵。他不是在苦于技法之习后,做涤除杂念的,对“澄怀味象”心境的重启,而是从一开始就以一颗净澈明慧之心长驱直入地去感悟道法自然的灵性。正可谓在启蒙之初便站在了“取法乎上”的制高点。正是这从“心”到“手”,后又从“手”到“心”的酝酿和实践,使王荣昌先生的作品从未落于技法的匠气。
  “中国画的内涵是抽象的,写意的,主要是重在对精神的表达,对创作者内心感受的抒发。画荷花的人有很多,对技法的突破就很难。但在艺术创作中,自我个性需要追求。那么我认为,要做到不落窠臼,与众不同,最根本的就是在学养,修为上的造诣,是在画作之外的修行。”
  王荣昌先生始终以沉潜踏实的心境执着于对学识的汲取和心性的修习。在创作中,他总以“心”为导引,不断开掘着自身潜力,发现不足,取长补短,让艺事日渐臻进。故而,他笔下荷花,虽同样是笔与墨的熔融,但却呈现出冶于传统又胜于古法的独特意蕴。
  在笔者看来,王先生笔下荷韵有些泼彩意味。且以他本就道法自然的心性而言,对这种虽看似随性挥洒,实则难度颇高的方法,他必定会去追求炉火纯青的化境之思修。泼彩画法始于张大千,不仅在驾驭笔、墨、色、水、纸等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且为中国画开辟了新的表现途径。可以说,“泼墨”之法,代表了写意画的最高境界。王荣昌先生所绘荷花,实是以勾、染技法为多,从布局,设色,用墨等方面疏密有度,浓淡相宜,在初观王先生笔下荷花时,会感受到些许笔墨的夸张,但仔细体会即发现,他看似是点染了荷与叶的物象形态,实则在抒写着内心真正的疏放纵意。荷叶葳蕤将点点花艳包纳于中,却以叶之变化万千来律动内心的丰富多彩,观之独有一种不争的潇洒和沉远的低调。虽非大千笔下的“泼彩”之法,但却有与之同感的水墨淋漓的豪洒风韵,更有一种心随墨走的游刃自如。
《盛世莲花》九屏之九尺寸:180x74cm
  “中国画的特点,从技法上来讲,就是笔和墨的运用。这里面的讲究其实也没有一定之规,倒是会有经验之谈,在勾勒和点染的时候要把握一种‘度’,而这种衡量是一种很个人的东西,我觉得,所谓的深奥,也就是人与人的差异所产生的不同感受和标准,无法一言以蔽之,永远都存在探索的空间。所以,这就是中国艺术的特点,她永远不会有‘最好’之说,而会不断产生着无穷尽的‘更好’。”
  在王荣昌先生的作品中,梅兰竹菊也是其雅好。同样,对这“四君子”之爱,并非源于形之所爱,吸引他的,是凌驾形之上的精神升华。
  梅之傲雪凌霜的风骨气韵、兰之清雅幽远的淡泊情志、竹之虚怀谦下的平易舒和、菊之恬淡疏散,却也不畏严霜,不辞寂寞的高士品格。皆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的精神象征。
  “竹子,荷花之类的题材,中国人画了上千年,历朝历代的文人都在画,早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画家在创作的时候也就会不自觉地遵循一种惯性思维。要对一种上千年形成的习惯进行突破是很难的。当然也有范例,比如说,齐白石先生的虾,徐悲鸿先生的马,都是中国绘画史上里程碑式的创新。画家要有自己的笔墨语言,追求自我风格,必须是要在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中,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绝不能急功近利,刻意追求。”
  大巧若拙 不懈求索
  品读王先生作品时,静心体会,便能发现画作中的“拙”气,但此并非是功力不到的生涩,而是“画到生时是熟时”的,简约却不简单的深邃意境之彰显。
  “画在‘生’时,是于开始,我们都要从临摹起步,时间长了,就完成了技法的熟练,技法娴熟以后,必须追求心境的升华,心境修为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把技法化于无形,就能出现‘拙’的意境,其实,这是笔墨运用到极致的体现。”
  “拙”之意境,体现在对虚实之间的把握。其中,‘留白’就是一功。如何‘留白’在任何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关键就在于各家的修为和底蕴了。而出尘,脱俗的观感,以及沉浑,大气的韵致则是王荣昌先生所彰显出的笔端风华。
冷露沁香诗入尺寸:239x69cm
  王荣昌先生现任国家一级美术师,历任荣宝斋(深圳)专职画家、荣宝斋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协南方艺术中心专职画家、研究员;广东省文化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国画院副院长、郑州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市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先后被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和国学研究会授予“国学家”等荣誉称号。虽获诸多荣誉职位,但王荣昌先生从不以此止步,他对艺术的追求,如其笔下之荷、竹德品,淡泊致远且虚怀若谷。
  “我觉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对艺术的追求则是无限的。学习的经历,其实是一个在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没有自我否定就不会有长足进步。对国画艺术的追求,我永远都会是一种‘不知足’的状态。我还会再继续思考,改变和突破。”
  正是长期专注于案头灯下的不懈之孜孜求索,让王荣昌先生的笔墨魅力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更为深远的扬播。其作品先后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机构收藏,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文化报》、《美术报》、《文艺报》、《中国收藏》、《艺术界》、《中国画家》、《香港商报》、《文化报》、《艺术与收藏》、《收藏家》、《鉴宝》、《艺术界》、《中国书画报》、《中国画家》、《新阅读》、《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晶报》、《收藏快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翰墨中国六大家》、《中囯近现代名家王荣昌作品选粹》;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画名家艺术研究王荣昌花鸟作品选粹》;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当代中国画名家》;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当代艺术名家王荣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名家中国画选粹王荣昌》;《中国国际航空杂志》《收藏家》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当代画坛实力派名家作品典藏》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翰墨中国画坛之星》等报刊杂志发表。《广东卫视》、《深圳电视台》等传媒作过专题报道。出版有《王荣昌花鸟作品选》、《王荣昌作品集》等。
  在艺术的创作上,王先生从不去谄媚地迎合市场需求,更不去沾染浮躁的世俗之风。他总以“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不蔓不枝”的率真让笔下之作充满“不染淤泥”的恬淡致远之韵致。而他淬炼于澄透心性的佳作也将在中国画坛镌刻下历史的烙印。(记者:杨丹菲)[责任编辑:杨帆]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花鸟画大家张立辰先生访谈录
  记:张老师您从事中国画教学近40年了,桃李满天下,近年来为配合博士生的教学,并针对中国画发展现状,举办了“中国画大写意高研班”、“教育部张立辰博士课程班”,补充了学历教育的不足,为中国画更健康地发展继续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这次为什么会选择加盟美术报名家工作室来进行公益授课?
  张:目前中国画的教学现状需要加强和改进,这是大家的共识,我们的共同的目标是合拍的。美术报开办名家工作室,是针对当前美术教育中的不足,以工作室贴身传承的形式来弥补学历教育的一个举措。近几十年来,美术教育中关于中国画的教学,始终处在对传统不是十分清醒自觉的状态。“文革”前,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一批老先生,文化传统观念比较强,功力和修养都很深,他们奠定了中国画教学的基础。但是由于“文革”和之后85思潮等一系列外来思想的冲击,人们对传统逐渐忽视了,也淡漠了,中国画的人才培养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很多中国画界的有识之士,尤其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过来、受过较好中国画教育的一批老先生,都在为中国画的发展担忧。
  在北京这种形式的班有很多,但是真正具备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班还是少数,所以有很多社会上想进一步深造的中国画画家感到很茫然。但美术报开办名家工作室我很有信心。我是从浙江出去的,受到过老先生们的教诲,应该为此作出努力。在浙江有中国美院这样一个教育重镇,中国画的教学在历史上有雄厚的基础,这是很大的优势。美术报这些年的发展很快,在社会上、学术上、艺术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办名家工作室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有幸作为美术报名家工作室的导师,我相信美术报名家工作室的活动一定会取得效果,这也是我们长期的夙愿。
  记:当下中国画的教学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在这样的环境下,您认为美术报开办名家工作室的意义何在?
  张:美术报开办名家工作室这一举措,不只是针对想学中国画的某个个人,而是从整个中国画的发展形势出发,出发点是为了中国画自身的体系和规律更健康更健全地增长,这很有意义的。中国画的发展需要一批人才得到这方面的滋养,需要在中国画的基本认识上和当前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相结合,需要在中国书画领域确立文化立场,这是当前的核心问题。
  现在有不少人虽然也从事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但是立场不清楚,对于中西绘画之间的关系和中西绘画的实践意义没有清醒的认识,我觉得即使他有愿望想学好,也难。潘天寿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明确提出,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这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个核心理论,它决定着中国画能否健康发展。艺术都有本体的艺术规律、语言和体系,艺术体系是有思想根源的,不是凭空产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思想,思想决定了地域的艺术特点,中西绘画产生的思想是不一样的,这是根本问题,中国绘画的产生思想基础是中国传统哲学,而西方绘画产生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科学,各有各的高峰,各有各的体系,各有各的轨道,应该拉开距离来认识自己,认识对方,认识本质,然后才能够找到学习和吸收的切合点和转化方式。
  站在不同立场的人,所吸收的文化和艺术探索成果都不一样,目前我们在吸收西画或其他艺术因素的分寸上把握得不够好。当今中西绘画融合论提得比较多,近几十年来受西画的影响,以西润中的画风比较普遍,尤其是人物画,以西润中的探索最关键是要把吸收西方或其他艺术的某种因素,转化为符合中国审美和中国艺术表现法则的某种因素,要转化不要代替,这是当前最核心的问题,也是相当一部分画这种类型中国画的人迎面而来的一堵墙,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好,否则要画好中国画很难。
  记:新一期的美术报名家工作室,有幸请到您担任花鸟画工作室导师,针对目前中国画教学中的不足,在名家班的具体授课过程中,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张:我们原来的教育体系中西画所占的比例较大,素描课很多,用素描来代替中国画的造型训练,这实际上是错误的。我认为关键要解决素描的造型观念和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念之间如何转化的问题。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这一点,要让大家认识中国画的造型观念。中国画的造型是意象造型,中国画的写意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而是技道统一的问题,造型观和造型训练方法都不能独立存在,这恰恰不同于西方。我们用西方的造型手段来训练学生的时候,其实还没有进入中国画的状态。
  中国画形的表现全部含在笔墨意象之中,脱离了笔墨意象就出不来,所以中间有个转化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具体看清楚西方写实观念与中国意象观念之间的关系。中国画的一笔一墨,不纯粹是一种技术问题,而是在深厚文化底蕴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含量极大要求功夫极深的语言形式,中国画的造型就含在一笔一墨当中,所以要把素描转化成中国画的因素,就必须用现代的和现实的眼光,将西方绘画眼光观察到的事物概括、提炼、转化成中国的一笔一墨,这是在具体教学当中必须要注意的。
  另外,中国画既然有自己的体系和规律,在形的问题上就有自己的一套思想和法则。比如说形神关系,要把对象的神表现出来,画家要对具体客观事物观察之后,在极其多的因素当中抓到自己需要且适合中国画意象要求的因素,把它提炼、概括、转化成高质量一笔一墨组成的笔墨结构。这首先要求学生对传统进行深度研究,从中汲取经验,然后再用这个经验去面对自然,找到前人的道理和对象的物理,再加上自己的感受,这样得出来个人新的笔墨结构,就是中国画的创新,三者结合,才能产生新的表现方法,这种新的表现方法还要是高质量笔墨组合而成的中国画的笔墨结构。在教学当中,我们要贯穿这种思想,让学生懂得如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中国画家。现在我们培养的人,不是整天盯住西方现代派,就是如实地去描写自然,或者一味地去描摹古人,这三个方向都不对。
  我们名家工作室教学的方针,就是要把前面这些主导思想具体化,系统化,渗透到每一个课程当中。近几年来我实践和总结了一些经验,比较早而行之有效的,比如潘天寿先生所主张的,在教学中解决思想问题,首先是中西绘画拉开距离,这要加以深入理解;学习中国画一定要学习经典,学高不学低;在中国画教学上,不要从技术入手,而要从规律入手;加强书法、篆刻、诗词、文学修养;加强对传统经典绘画的临摹,这是走进中国画最直接的门径……
  记:请问对于新一期美术报名家工作室的招生工作有什么希望和要求?
  张:为了能够让招进来的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基于中国画学习的特点来讲,希望学生对笔墨有一定的基础和理解能力, 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课堂内容能够理解。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创作能力,使他们的水平能够提高到具备一定的表现力,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招到高质量的学生。
  记:对名家工作室新一期工作的开展,您有什么期待?
  张:上一期的美术报名家工作室办得不错,新的一期要达到一个新的目标,就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各方面的支持。我建议在教学条件等方面还需要再继续健全,我们办学的思想和口号都要提得非常明确,让学员和社会上的朋友看到美术报的办学方式和其他地方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特点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做条文上的建设,从文字上清楚地体现出来。(记者 庄燕琳)
[头条推荐]
订阅新华手机报
请点击进入&
24小时热榜
>>>>>>>>>>>>中央美术学院系主任访谈之如何备考中国画
51美术网微博、空间
  中国画
  唐勇力:中国画学院院长
  唐勇力:中国画学院院长
  问:中国画学院(含中国画专业、书法专业)考试科目中为何单独设立&书法创作&科目?
  唐勇力:书法是中国画当中最重要的基础,它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书法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科目。很多学生是从素描、速写入手学习绘画的,但是将来要从事中国画,就必须了解毛笔的重要性。
  毛笔是中国画的一个载体和媒介,如果学生不懂毛笔或没有运用毛笔的意识,那么到了中国画专业以后,就会比较盲从。因为没有基础,或自己对考试的方向不明确、不清楚中国画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我们要通过书法考试让考生认识到,学习中国画,必须初步具备对毛笔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能力。
  问:书法考试中,不同的笔体有没有优劣之分?
  唐勇力:这个是没有的。中国传统书法里面有正体字,正体字在不同的朝代肯定是不一样的。什么是正体呢,就是国家发表的公文,即政府用的公文体。秦代的篆书,汉代的隶书,唐代以后基本延用的楷书,这些书体都是比较正规的字,现在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写正体字。正体字应该是书法里面最基本的,也是最公行的一个字体,是考生都应当基本掌握的。但至于哪一个更具有优越性,是没有区别的,这些字体写好了都是不容易的。
  问:初学书法的同学,如何选择字帖?以及如何字体,比如说是先学楷书还是先学隶书?
  唐勇力:哪一种字体并没有太大关系。一般来说是先学楷书,学隶书也可以。书法的学习主要就是两个方法;一个是临摹,买楷书字帖或是隶书字帖都可以,比如说张迁碑,礼器碑。正楷字呢,比如颜体、柳体、欧体都可以。二是求教一些书法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来学习书法。
  问:考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适合报考中国画学院?是不是选择中国画比学习造型专业(油画、版画、雕塑、壁画等)要容易一些?
  唐勇力: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误区,有些考生和家长觉得自己的造型基础不够,考不上油画才去考中国画,这个想法是极其不正确的。学习中国画的学生要比学习其他画种的学生更需要努力。
  要成为一个中国画画家,他所具备的条件,相对于造型专业来讲,其实是要求要更高的。因为中国画对于学习者有更高的文化内涵要求。中国画需要修养,需要比较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人文修养&修身&,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个人的绘画天赋和技巧。如果说只有天赋,是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国画画家的。而且,中国画需要学习的科目是非常多的书法、工笔、写意、山水、花鸟、白描等等。哪一个科目要想学好都是非常难的,都是需要一辈子去领悟的。
  造型基础差的学生可能会恰巧考上中国画专业,但是修养、文化,包括天赋不够,对于今后的发展影响很大。中国画所需的多方面修养,不是一天能练成的。所以没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夫,是不能步入到中国画殿堂的,你会觉得中国画越往下画越难。大家都知道,齐白石到八十岁的时候才到顶峰,所以说中国画需要几十年的修炼。
  问:对于有志于学习中国画的学生,有何建议?
  唐勇力:1、要真正喜欢中国画。中国画的淘汰率是非常高的,不是你学了中国画就能学成功,需要坚毅不拔的功夫。2、在文化修养上要多读书,要修身。修炼自己,修养自己。多了解一些我们的传统文化,读一些传统的经典书,再加以理解。3、还要学怎么做人,中国画是做人和绘画为一体的。
  问:中国画考试的特点,特别是对于素描能力的考察侧重哪些方面?
  唐勇力:首先,考生们不要有这样的误区觉得考中国画一定要画线的素描,而自己以前又是学光影素描出身的,觉得自己不能考了。不要有这种担心,中国画确实是以线为主的表达形式。但是我们在考试中,对于素描的要求主要是看他的造型能力,以及对对象的认识、理解和表达能力,而并不是强调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用线还是用面,有光影还是没光影,这个都是表达的外在形式,我们主要是看他的内在形式,即对于客观对象的观察、认识和表现能力。所以说没有必要觉得考中国画就要画线性素描,否则分就低,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说你的调子素描画的好,我们照样评高分。
  其次,大家对于书法的学习,不用特别担心,提前半年学习就可以了,因为我们考查的也是基本能力,大家的起点也都差不多,只要平时多写就行了。另外我要说的是,即使你不是考中国画的,比如考油画、版画、雕塑的,也要写书法,因为你是中国人。这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
  【参考资料】
  选拔基础功扎实的人才 中央电视台关注我院中国画本科招生新措施
  又到一年艺考时,艺术院校的招生工作再次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话题。今年我院本科招生工作呈现不少&新鲜元素&。
  日,随着本科生网上报名系统的正式上线,我院本科招生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手工报名方式宣告结束。考生可在网上登记详细资料,现场报名时只需确认信息、打印准考证即可,大大缓解了报名时考生和院方的工作压力。专业考试结束后,考生可在线查询成绩,自行下载、打印合格证,省去了以往合格证邮寄的耗时和投递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同时,2012年我院部分专业考试科目和时长也有所调整。今天上午,就中国画学院本科招生的新措施,中央电视台记者央姬专程采访了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教授。
  唐勇力教授向记者介绍到,根据学院的统一规划,2012年中国画学院本科生招生考试科科目进行了调整,其中中国画专业减去一门命题创作,书法专业减去篆刻考试。调整是根据中国画学科近年教学、人才选拔工作实际和中国画教育规律做出的动作,目的是侧重对考生造型能力、中国书画基本功的考察,选拔基础扎实的人才。唐勇力教授认为,对于考生而言,减少一门考试科目,并不意味着考试难度的降低或考核标准的下降。相反,学院能够在基本科目考察中,深入充分了解考生的造型能力和绘画基础,便于真正选拔出具备良好美术素质的优秀人才,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深造。他进一步指出,调整考试科目,将对当下中国画专业人才选拔模式,以及广大考生考前的中国画学习起到风向标的作用,他希望广大考生走出以往死记硬背&范画&的应试教育模式,转而重视扎实的中国书画基本功训练。只有基础扎实的&树苗&,才能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查看
美术生手机必备学习软件
51美术社手机端&我们都在用
你可能还会关注的 
无相关信息
责任编辑:黄治鹏【】【】
下一篇:上一篇:
美术高考优秀作品经纪人注册
当前位置: >>
爱新觉罗书画艺术展皇室家族画家文化交流及现场采访
天津书画频道讯:由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天津市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爱新觉罗书画艺术研究会、天津文庙博物馆、天津今晚国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津台书画苑承办的“爱新觉罗书画艺术研究会成立作品展”,日正式开幕,至7月5日结束展期共15天(逢周一闭馆)在天津文庙博物馆举办,本展共有海内外爱新觉罗家族画家及其传承弟子61人百余幅书画精品参展。参展的爱新觉罗家族画家有毓峋,毓岳,毓震峰,毓崧。毓崙,毓峖,毓敏,恒晖,伯骧等31位画家,弟子有赵毅、戴世隆、张根起、张玉明、邢立宏、刘家栋、赵常利等30位画家。下午,皇室家族画家进行了文化交流笔会。
爱新觉罗·毓峋现场创作
左起:爱新觉罗家族画家恒钛、毓崧、毓敏、毓崙、毓峋、恒锴
近、现代时期爱新觉罗画派中产生了100多位蜚声海内外的书画巨匠、大师、名家,爱新觉罗家族书画艺术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皇室烙印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更造就了一个由家族成员及衣钵传承弟子组成、新老世代相承、独具典雅秀逸风格的书画艺术派别,其艺术特色鲜明,在中国画坛上卓然一家。其山水画“结景幽深,气韵灵动,清和淡泊,雅逸悠然”;其画马“线条稳健,毛肤润泽,风骨清逸,生动浑成”;其花鸟画“亦工亦写,工写结合”;其花卉画“钩皴点染并用,灵活写意”。如今,爱新觉罗家族一批后起之秀在老一辈溥心畬,溥松窗、溥佐、启功等已故名家的带领下日臻成熟,特别是以当代名家毓峋、赵毅先生等为代表的画家,功底扎实、技艺精湛、已成为爱新觉罗画派新一代中坚力量和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爱新觉罗皇室家族和嘉宾合影
左起:津台书画苑梁丽雅和爱新觉罗皇室家族画家合影
天津书画频道在现场对几位皇室家族画家进行现场采访。
天津书画频道张丽采访毓峋老师
爱新觉罗·毓峋,字培之,1949年10月生于北京。系清朝道光皇帝第五子惇勤亲王奕誴之曾孙,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大师爱新觉罗·溥佐之四子。爱新觉罗·毓峋现为爱新觉罗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北京恭王府顾问、中国书画社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津台书画苑院长,天津致公党书画院副院长、津沽书画会副秘书长等职,专业从事美术书画创作工作。&
【毓峋】这次展览除去爱新觉罗家族以外,还有一大批我父亲(爱新觉罗·溥佐)的学生、再传弟子等60多人的精品力作还是第一次。
【天津书画频道】您对本次皇室展览的感想是什么?
【毓峋】这次展览基本是继承传统,在传统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在传统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创新,皇室家族基本都是工笔技法,基本功从勾线开始。写意就是两个概念了。
【天津书画频道】学皇室画派目前有几代人了?
【毓峋】载、溥、启、毓、恒5代传人,当今画坛活跃的毓字辈诸位画家,深得父辈画家风骨,精神之真髓,作品各有所长。
【天津书画频道】皇室家族的画派对您的成长影响是什么?
【毓峋】有决定性的影响。从小耳濡目染,受家庭气氛熏陶,自小接触津门’八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经常与其伯父、当代国画大师爱新觉罗·溥佺(松窗)习画,受其影响、得其真传,逐渐形成古朴典雅、苍润厚重的风格。认认真真的做事,艺术来不了半点虚假。
【天津书画频道】您对皇室家族画派众多弟子有何期许?
【毓峋】这些弟子对艺术非常严谨,都在认认真真的画,从作品看不出浮躁气象。尽管有的水平还不是太高,但都在细致揣摩。目的就是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皇室画派得以发扬光大。
天津书画频道张丽采访毓峖老师
爱新觉罗·毓峖(文嘉)自幼受其伯父溥儒,溥雪斋,叔父溥佐的影响及熏陶,十岁始在父指导下学画,并常侍画于身边,口传心授,得其真传,加其父友许燕荪,王雪涛,吴镜汀,关松房等经常在家中探讨书画等学术问题深受其益。善画竹,马,山水。& 
【天津书画频道】您远道从香港过来参加皇室画派展览,给您的感觉怎样?
【文嘉】目前家族展不是很多,首先展览能把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心情非常愉悦。爱新觉罗画派嫡亲传人近几年来活跃在中国画坛,影响很大,其中爱新觉罗·毓峋、爱新觉罗·毓岳、爱新觉罗·毓震峰、赵毅、戴世隆、张根起的绘画各具风格,均为当代著名画家。非常好。
【天津书画频道】学习绘画给您带来哪些收获?
【文嘉】自小受到家庭熏陶,在父辈那耳濡目染,慢慢喜欢上了绘画。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对事情的严谨,执著,敬业。
【天津书画频道】学习皇室画派给您的启发是什么?
【文嘉】刻苦学习绘画技巧,对艺术严格要求,尊重艺术,延续画派的正能量。
【天津书画频道】对晚辈有何建议?
【文嘉】认真读书,扎实的基本功。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祖辈的留下的财富。
天津书画频道张丽采访恒锦老师
爱新觉罗·恒锦,清道光皇帝后裔,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嫡外孙女,自创宫庭派(从宫廷走向家庭)画家。自小身受宫廷严格传统贵族礼仪教育,她的气质温柔高贵而典雅,具有中国女人传统的淑媛风范。现任职淑媛会特约礼仪形象指导。同时又是优雅妈妈的形象代言人。
【天津书画频道】通过学习皇室画派给您带来哪些收获?
【恒锦】从小在这家庭长大,一般都是言传身教,待人接物,言谈举止都很有收获。通过画画可以启迪自己心里的东西,是一笔财富。人往美处想,处处都是阳光。未断习画,擅长绘马、花鸟、人物等,色彩鲜明,笔处生懂,近年更融合宫笔于小写意之中,使作品更生懂脱俗。
【天津书画频道】从事绘画、书法多少年了?经常回国做一些交流活动吗?
【恒锦】从事绘画12年了,慈善活动会做一些。书法临帖5年了。主要是心经,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抄写一下,感觉心灵得到了升华。完全投入到里面。
【天津书画频道】这次展览您的感受是什么?
【恒锦】四舅(爱新觉罗·毓峋)办家族展览不止一次了,这是一次凝聚力,对外展现皇室家族还是有一定的传承,一代二代不希望把这本领给断了。给外界感觉皇室家族一直在传承皇室家族精神,更好的弘扬传统文化。
天津书画频道张丽采访恒钛老师
&爱新觉罗·恒钛,男,满族,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惇亲王奕&宗后代,曾祖父载瀛一生精力专于书画。其所绘鞍马,羽毛花卉颇具特色,自称一派,为当时著名画家。大祖父溥伒(雪斋)、祖父溥僩(毅斋)、六祖父溥佺(松窗)、八祖父溥佐(庸斋)、伯父毓峨均攻书画,各具风格,均为当代著名画家。其堂祖父溥儒(心畬)在书画艺术上更与张大千齐名,有“南张北溥”之说。
【天津书画频道】学习皇室画派给您从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给您带来哪方面的收获?
【恒钛】家族的流派世代相传,给我们的品德是带来无上的,通过学艺术学到好多,中国人讲的是德,画呢讲的是画品。从画品来讲,家族要求我们还是挺严格的。包括为人处世,怎样做人对我们受的教育也是非常深刻。从祖辈一直到父辈从小就教育我们非常严格,不管学什么都是鼓励我们,艺多不压身吗,但是一定要有立本东西。立本是什么?学一样东西就得下功夫,达到一定水平,而不是亲描淡写。
【天津书画频道】办皇室家族展览的意义在哪?
【恒钛】皇室家族的展览,虽然经常见,但好多人不太了解,不清楚。经常见面也是和社会的一种沟通,沟通起来形成思维的交流。接触社会就是要和人们产生共鸣,让更多的人来喜欢,来认可。要是闭门就不好了。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天津书画频道】给后辈学习皇室家族画派的年轻人有何好的建议?
【恒钛】要求就是传承,主要是祖辈给我们留下的艺术财富,需要我们继承,但是这种继承从大局考虑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名族的声音比较强。正因为这样,我们的画更有说服力。我想对我们后辈的发展,祖辈传下来的东西,我们继承的东西都是非常荣幸的。说明祖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希望我们更好的发扬光大。我们传承的同时也要创新,但不能创新的面目全非,要有自己特色思想的东西在里面。
天津书画频道张丽采访毓崙、毓敏老师
爱新觉罗·毓崙,字崇嘉,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献身铁路高等教育事业。现为东方书画社会员,中国佛教书画院高级院士。崇嘉是著名书画家之四女,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惇亲王嫡曾孙女。
崇嘉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作画,兢兢业业,经久不辍,成为溥佺的重要传人。作品继承了家族画风和行笔精髓,以传统为主,蕴涵雍容华贵、秀逸典雅的风格。她的作品多次参加在天津、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日本、美国及英国举办的书画展,受到各国书画爱好者的青睐。她曾为慈善事业慷慨捐赠作品,部分作品收藏于建立在日本的爱新觉罗美术馆。&
【天津书画频道】你在天津还是北京,像这样的展览参加的多吗?
【崇嘉】我在北京,参加爱新觉罗溥佺展览最近也不少。爱新觉罗家族在书画方面还是很有特色的,家族传承世代还是比较喜欢。
【天津书画频道】您是一直喜欢绘画吗?
【崇嘉】是的,从小喜欢,大了为了工作业余时间完成绘画练习。也得到了父辈很好的教导。
【天津书画频道】您通过学习绘画从父辈身上学到了什么?
【崇嘉】学到了太多了,主要从我父亲(爱新觉罗·溥佺)身上学到不少还从叔叔、伯伯那也学到了不少。从做人诚实、做事讲诚信、绘画严谨、认真执着都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天津书画频道】您的绘画风格是什么?
【崇嘉】以传统为主,蕴涵雍容华贵、秀逸典雅的风格。
向东(爱新觉罗o毓敏)&满族 1945年生于北京,系清道光帝第五子惇亲王奕誴之嫡曾孙女。出身书画世家,伯父溥儒、溥雪斋,父亲溥毅斋,叔父溥松窗、溥佐皆为著名书画家,受其影响,从小酷爱书画艺术。自1998年师从著名画家任之先生学习大写意花鸟画。2008年入任之工作室研修班,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
【向东】父辈们在艺术方面非常刻苦,经常出去写生,走遍大江南北大好河山。给我影响非常深。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家族的人都非常善良、正直,教导我们凭良心做事,实实在在的。
【天津书画频道】对后辈学习皇室画派有何期许?
【向东】我对他们还是有很大希望的,毕竟我们毓字辈也都是70多岁的人了。我们希望我们家族的绘画事业要传承下去,小一辈的孩子们(恒晖、伯骧)他们都非常努力,也有不少后起之秀。他们绘画都有不少进步,我们都很高兴,希望他们更好的发扬。
天津书画频道张丽采访毓崧老师
爱新筠嘉(爱新觉罗·毓崧)是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全(溥松窗)之仲女,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惇亲王奕誴之曾孙女。受益于父亲自设家塾伴读,习画,得家父精心指点。同时父亲所在松风画会会友溥雪斋,溥毅斋,溥佐,启功等叔,伯,族人常相聚家中谈书论画,于常年耳濡目染,受其熏陶,得益匪浅。
【天津书画频道】学习皇室画派给您带来哪方面的收获?
【筠嘉】由于家族的原因,是书画把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启功老师一直看着我们长大的,启功老师非常聪明,非常灵活。经常和父辈们一起切磋,一起交流。我们就一直和他们学习聆听。父亲(溥松窗)那一代,琴棋书画都很精通。在这氛围熏陶下,我们也潜移默化的得到学习,提高了自己的修养和品位。我们在一起都是非常团结的,从绘画技法到绘画内容大家都会毫无保留的和大家分享。
【天津书画频道】您在家族里面目前是最年长的一位,您认为绘画和养生有关系吗?
【筠嘉】有很大关系,绘画要有不屈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绘画的同时调理气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书法绘画与练气功,打太极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书写作画之前,须集中注意力和排除一切杂念,即如大书法家王羲之所言“宜凝思静虑,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这就可以促进全身血液流通,维护人体的动态平衡,使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休息。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老年人来说,书法绘画更有舒心养气,颐养天年。
为使爱新觉罗书画艺术能够传承永续,由爱新觉罗家族书画艺术传人和衣钵弟子共同成立了爱新觉罗书画艺术研究会,本次“爱新觉罗书画艺术研究会作品展”作为研究会成立首展,其后每年爱新觉罗书画艺术研究会将在各地举办一次本系列书画展,此举对于凝集爱新觉罗家族书画界成员,弘扬爱新觉罗书画艺术并能够传承永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来源:天津书画频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家书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