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青年管理山东青年干部学院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

TOP热门关键词
专题页面精选
管理部门:河北省教育厅所在地:河北学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槐中路417号咨询电话:学校网站:/index.php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是在河北省团校的基础上建立的。河北省团校始建1950年 ...
管理部门:河北省教育厅
所 在 地:河北
学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槐中路417号
咨询电话:
学校网站:/index.php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是在河北省团校的基础上建立的。河北省团校始建1950年9月。1987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培养大专学历人才。自建院以来,学院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各级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学院位于石家庄市东南高教区,是花园式校园,整体建筑典雅大方。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餐厅、浴池、礼堂、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影视演播室、多功能厅、校园网等完备的办学设施设备。现设影视新闻系、法律经济系、信息技术与传播系、公关培训中心、培...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更多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信息点击查看]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优势专业有:
关于本校优势专业暂时没有整理,你可以去http://bbs.pinggu.org/jg/daxue.html(中国大学名单)里查找本大学的详细信息。
与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最好的专业相关的文章还有(来源经管之家:http://bbs.pinggu.org/jg/)
本文关键词: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舞蹈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二○○一年十月1 舞蹈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一、舞蹈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背景依据 1、 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及行业背景 首先,在建设经济、文化强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 下,舞蹈界只有依靠相关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基层培养出更 多高质量的舞
蹈艺术人才,才能为群众舞蹈艺术的繁荣与创新,更好 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贡献。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 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舞蹈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 ” 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源远流长。它不仅有欣赏娱 乐的功能,而且能通过音乐、表情、动作等其特有的艺术要素来体现 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加强舞蹈专业的建设与改革,为社会 培养更多更好的舞蹈专业人才,推广和繁荣舞蹈艺术,丰富人民群众 的业余文化生活,正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措施,是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也只有通过专业教学改革和创 新实践,才能使得舞蹈这门艺术本身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使这门 古老的艺术在新的世纪里更加繁荣。同时,我国加入 WTO 在即。随 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经济溶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中外 文化的交流特别是艺术交流也必然更加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2 原有的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站在跨文化、跨民族的更高角度,按照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调整我们的专业办学思 路和人才培养目标,吸收外国舞蹈艺术的精华为我所用,培养能够适 应新的时代和社会需要,既能掌握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精髓,又能熟 悉外国舞蹈艺术特点的新型舞蹈艺术专门人才。因此说,繁荣与创新 舞蹈艺术, 是我们加强舞蹈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和根本动力。 其次,舞蹈艺术的空前繁荣为我院舞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 机遇,同时,群众舞蹈演艺事业的发展对舞蹈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对我院舞蹈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提出了全面改革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文化艺术事业越 来越兴盛。舞蹈作为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和提高 人们审美素质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舞蹈艺术 得到了迅速发展,几乎是有舞台就有舞蹈。截止到 1999 年底,全国共 有各种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2632 个,专业艺术表演场所 1911 个,群众 艺术文化馆站 23805 个,电视台 357 个。每年演出活动 42.3 万场,观 众达 4.6 亿人次。其中舞蹈演员人数和演出场次均超过半数以上。目 前各种专业文艺团体、旅游场所越来越重视舞蹈活动,大量吸收优秀 专业舞蹈人才;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舞蹈艺术教育在大中小学 迅速展开,课余时间学习舞蹈的学生越来越多;近几年,社会舞蹈活 动越来越普及,老年舞蹈健身、中年舞蹈健美、青少年舞蹈培训到处 可见; 幼儿舞蹈对启迪智力和创造力的作用也已被广泛认同。同时, 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为了树立自身形象,也纷纷招兵买马,3 组建自己的艺术团,舞蹈演员则是各个团体中不可缺少的生力军。可 见, 舞蹈艺术的繁荣为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舞蹈演出活动的多样性以及舞蹈专业人才从业岗位的多样性,要求我 们培养的学生面要宽,适应性要强,不仅能够当演员,还要能够当导 演、当教员,会管理,能够独立组织活动。这无疑对我院舞蹈专业培 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第三,从我院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把我院的舞蹈专业办 成全国一流的示范性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大力发展高职高 专教育,教育部明确提出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和 要求,即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 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对于我们学院来说, 关键是如何把教育部的指导思想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专业的建设过 程当中,依靠自己创造性的工作,把专业办出特色。尽管我院的舞蹈 专业自 1988 年开办,特别是 1998 年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取得了较大的 办学成就,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供不应求,专业声誉在国内舞 蹈界越来越高,但是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现有的教学模式存在 着许多不足和缺陷。譬如,课程体系构成的专业口径太窄,不利于学 生的就业和全面发展;培养计划过分照顾学科的完整性和不同课程学 时的平衡性,使专业特色的体现受到限制;实训与理论教学中的创造 性训练偏弱,等等。这些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对4 94、95、96 级连续三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到全国专业歌舞团、部队 文工团、大型企业文工团、群众文化艺术馆、少年宫等 32 个不同用人 单位的调研,以及我们召开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门会议得出一致 结论:面对当前不同单位和岗位对舞蹈人才的多种需求,要求我们必 须调整舞蹈专业原有的培养目标,由主要培养舞蹈演员这一单一目标 转变为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集表演、编导、教学等多种技能于 一身,适应多种岗位需要的技术应用型舞蹈专门人才。想要达到这一 新的培养目标,办出特色,也就必须彻底打破原有的办学模式,从课 程体系、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重组和转 换,形成一种全新的办学思路和教学模式。特别是面对当前许多院校 争相开办舞蹈专业,专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院舞蹈学科要想 保持多年来已经形成的专业优势,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率 先进行专业教学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讲,我院舞蹈专业的教学改革已 经刻不容缓。 2、 舞蹈专业的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为了搞好舞蹈专业的规划和建设,我们曾就社会对舞蹈专业人才 数量和规格结构的需求趋势,先后在不同范围和不同对象中进行过多 次分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大众对 舞蹈艺术的青睐促进了舞蹈事业的发展,随着舞蹈事业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舞蹈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舞蹈专业的社会需求主要有 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舞台艺术长期繁荣发展需要足够的舞蹈表演人才。目前我国5 各个省、 自治区、 市、 部队和著名大企业设有 2800 多个专业艺术团体, 从业人员达到 145000 多人,其中舞蹈演职员 32000 多人。这些专业文 艺团体中的声乐、器乐、曲艺等演员的艺术生命都比较长,有些演员 是越老越有名气。而舞蹈演员则不然。舞蹈永远是年轻人的事业。由 于它对演员的年龄、体力要求过于苛刻,淘汰率较高,常常被人们看 作是一种高雅而残酷的职业。 各个专业文艺团体为了保持艺术生命力, 抓住市场,吸引观众,每年都需要补充年轻的新生力量,以保持队伍 的良好阵容,提高演出水平,扩大社会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 多数专业艺术团体中的舞蹈演员和编导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受过高等 教育的舞蹈演员,尤其是优秀男演员相当缺乏。获得舞蹈专业专科学 历的舞蹈演员只占演员总数的 6.2%,获得舞蹈专业本科学历的仅占 0.4%。 二是旅游事业的发展,为舞蹈人才大大拓宽了就业的空间。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 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假日经济、旅游经济日渐攀升。对外开放吸引 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据国家旅游部门预测,到 2005 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 8500 万人次,旅游业总产出约为 7500 亿元,相当于同期 GDP 的 5.8%。与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相适应,许 多旅游境点和旅游团体纷纷组建艺术团,来丰富自己的旅游项目,提 高自身的文化档次。目前,全国各类旅游团体和景点已组建以舞蹈为 主的艺术团体 240 多个。他们不仅组建艺术团需要大批舞蹈演员,为 了吸引游客,加强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文化交流,许6 多著名旅游园区的各个景点也都推出各具特色的舞蹈为其“景上添 花” 。例如在深圳市就有世界之窗、民族文化村、欢乐鼓等十几家规模 较大的旅游团体。全国其他各大旅游城市也都有类似的旅游业,对舞 蹈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扩大。我院舞蹈专业的部分往届毕业生, 分布于全国各地 30 多个著名旅游艺术团体中。 他们以自身较高的素质 和业务能力,已为我院舞蹈专业赢得了声誉,同时也为今后该专业学 生的就业铺平了道路。 三是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需要大量的舞蹈艺术教育人才。为了 推进素质教育,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增设艺术修养课程。目前,全 国有普通高等学校 1071 所,成人高等学校 1427 所,普通中等学校 95255 所,中等专业学校 3876 所,小学 582131 所,幼儿园 181136 所。 这些学校,普遍缺乏舞蹈教师。除了师范院校外,大、中专学校拥有 舞蹈专业教师的不足学校总数的 1/6。中小学虽然音乐教师较多,舞 蹈教师却十分匮乏。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仅历下区就有 70 多所小学 20000 多名学生,却没有一名舞蹈专业老师。山东省有 40 多所非师范 类普通高校,舞蹈教师几乎空缺,甚至连艺术院校都缺乏舞蹈教师。 为了配合学校的素质教育,广大中小学、幼儿园乃至大学对充实舞蹈 教师队伍的需求已成为必然。 四是各种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也需要大量的舞蹈专业人才和舞蹈 工作者。全国各地(市) 、县的文化馆、站 25342 个,有群众业余演出 团(队)31267 个,城区演出 4 万余场次,下农村演出 1.3 万场次。这 些文化单位和艺术演出团体,无论是编导、组织人员,还是舞台演员,7 也都要求补充新生力量。全国省、市(地)两级的 359 个电视台,普 遍需要懂舞台艺术的编导人员。同时随着企业、社区文化的不断发展, 舞蹈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也必然会越来越大。 社会对舞蹈专业人员需要上升的趋势,也能从本院招生和毕业生 就业的实际情况当中充分反映出来。我院设立舞蹈专业 13 年来,特别 是近年来舞蹈专业报考生源和人才就业形势一直处于强劲上升的趋 势,目前,我院舞蹈专业的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 350 多人,是除北京 舞蹈学院之外全国同一专业规模最大的学校。 近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 遍布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 学生和艺员也慕名来电来函,要求来我院深造。 总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舞蹈专业人才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和 巨大的需求市场。同时,人才需求的规格也逐渐由原来单一的表演型 人才向着具有扎实的舞蹈艺术功底,能够适应多种工作岗位需要的复 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转变。这一大的社会行业背景,既为我们加快 舞蹈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增强了信心,也为我们制定舞蹈专业的教学改 革方案,搞好改革,办好这一专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二、舞蹈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经过研究,我院舞蹈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以《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为指针,以教育思想、 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为核8 心和重点,通过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活动创新,探索高职高专教育 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以改促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在制定具体专业教改方案的过程中必须体现 以下原则。 (1)专业教改方案的视角和定位要高,能够体现“三个面向”和 “三个代表”的总体要求,特别是体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代表中 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对舞蹈艺术和舞蹈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2)立足高职,兼顾成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舞蹈职业岗位 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突出重点,对影响教学质量和 人才培养规格的主要环节进行改革; (3)改革后的培养方案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创新精神; (4)改革方案力求科学、可行、有效,特别是课程体系的重组、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调整和加强等方案,要切 合本院专业建设的实际,便于操作,且真正能够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起到预期的促进作用。 舞蹈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的工作目标是: 选取 2001 级舞蹈专业 4 个 教学班为首批试验样本,以综合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 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方位改革,建立培养舞蹈学科 复合型技术实用性人才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力争通过五个周期(8 年左右)的培养,使我们学院舞蹈专业毕业生的演、编、评、教、组 “五项全能”普遍得到显著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特色更加 突出,把该专业办成在国内乃至在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全国高等9 职业教育示范专业。三、舞蹈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一)更新观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 确立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 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中心的专业培养规格。 为了贯彻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体现“三个面向” 和社会文化艺术单位不同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不同要求,以市场需 求定位培养人才,我们舞蹈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先从调整和修正培养 目标入手,打破以往舞蹈专业培养口径太窄,效仿普通本科人才培养 模式的做法,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认真研究和分解舞蹈一线优 秀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因应对路施教,确立以素质教育 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培养具有过硬专业动手能力的技术应用 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突出我院独具特色的演、编、 教、评、组“五项全能”质量标准。 调整后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确定如下。 1、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过硬的舞 蹈技艺的技术应用型舞蹈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专业文艺团体、 文化馆站、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舞蹈艺术表演、编导、教 学、艺术评论和演出活动的策划组织等工作。 2、专业业务规格和素质结构 (1)舞蹈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0 ①政治素质:A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B 树立唯物主 义的世界观;C 熟悉中国国情和党的文艺政策;D 具有良好的职业 道德。 ②思想品德:A 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B 刻苦学习、钻研业 务知识;C 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行为规范;D 敬业爱岗,尽职尽 责;E 勇于创新、敢于竞争;F 热心公益事业,善于合作;G 有健 康的心理素质。 ③文化修养:A 善于收集、筛选和运用资料;B 具有一定的 文史知识和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C 乐理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音 乐理解和赏析能力;D 具有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E 有一定的外语能力,了解国外舞蹈动态;F 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2)专业能力 舞蹈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为:表演能力、教学能力、编导 能力、评论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五项全能” 。具体表现为: ①表演能力: A 基本功:身体各部位、关节的开、软、力度、灵活度较强,身 体的可塑性较高。掌握人体在静止造型和运动中的高度平衡,达到肢 体运动的和谐、协调。 B 技巧:掌握多种类型的小跳、中跳与大跳、原地与移动的跳, 带各种舞姿的跳跃与连跳。掌握多种类型的旋转动作:地面与空中的、 小舞姿与大舞姿的、单一与连续的、直立与横旋的。掌握多种类型的 翻腾动作:地面与空中的、直立与横滚的。11 C 风格:熟练掌握中国古典舞、芭蕾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外国 代表性民间舞的风格特性与动律韵律特点,达到舞蹈形象准确,风格 鲜明,语汇丰富,积累深厚。 D 表情:以情造舞,以舞抒情,身体表现力广泛,依据对音乐或 人物性格、生存环境的理解,达到形神合一,浑然一体的程度。 ②教学能力: A 教学法:掌握教学法,懂得科学地组织和实施大纲规定的教学 计划。 B 教学理论:了解教学的主旨、大纲任务,所学科目的基本理论 和每个练习的训练目的、基本规律,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胸有成竹并 能提供解决方法。 C 口头表达:能以形象精炼的语言讲述动作的原理和要求。 D 身体示范:对所教授的动作能做出准确的示范。 ③编导能力: A 素材积累:善长积累现有的舞蹈动作、结构形式和音乐素材, 并能不断地从生活中捕捉、汲取鲜活材料补充进记忆库。 B 舞蹈思维:能很快进入舞蹈创作的心理生理状态,掌握独特的 舞蹈思维能力,舞蹈创作的取材、构思、结构及动作提取均应符合舞 蹈思维方法。 C 编舞技法:富有创新意识和编创能力,掌握多种传统及现代的 编舞技法,有能力根据作品需要别出心裁创制新法。 ④理论评论能力:12 A 评论:掌握各种类型评论的写作方法,具有历史、唯物地评论 态度,能坚持科学公正的评论原则。 B 理论:掌握信息资料收集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能运用归纳总结 法提出论点,应用分析演绎法论证论点。 ⑤组织协调能力: A 具备一定的艺术活动策划能力; B 能够独立地组织艺术演出活动,具备舞台调度和灯光、音响、 舞美、演员之间的协调能力。 3、招生对象: (1) 达到全国普通高考录取标准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2) 达到全省录取标准的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的对 口艺术类专业毕业生。 4、学制: 全日制修业三年。 5、证书要求: 毕业生颁发专科毕业证书。同时还应取得下列职业能力证书: A B C D 全国芭蕾舞考级二级以上证书; 舞蹈综合能力考级二级以上证书; 英语二级以上证书; 普通话乙级甲等证书。(二)根据新的培养目标调整教学计划,通过重组和重组,建立 新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13 打破多年来沿习的照顾学科完整性,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理论 课和专业课的“老三段”设Z模式,按照新设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把毕 业生的素质、能力结构进行分解,对应地进行理论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的配Z和重组。14 舞蹈专业学生基本素质能力分解及课程配置表综合 素质 专项素 质与能 力 政治 素质 思想 品德 相关课程 设Z 德育 哲学 大学语文 心理学 艺术概论 美学 英语 专题讲座,素质能力要素标准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2、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熟悉中国国 情和党的文艺政策;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1、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2、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知识;3、文明礼貌、行 为规范;4、勇于创新,敢于竞争;5、敬业爱岗,尽职尽责;6、热心公益, 协调合作;7、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1、善于收集、筛选和运用资料;2、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和较高的艺术审美能 力;3、乐理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音乐理解和赏析能力;4、有一定的外语能 力;5、应用文写作能力;6、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基 本 素 质文化 修养表 演 能 力1、基本功:身体各部位、关节的开、软、力度、灵活度大,身体的可塑性强。 掌握人体在静止造型和运动中的高度平衡,达到肢体运动的和谐、协调。 2、技巧:掌握多种类型的小跳、中跳与大跳、原地与移动的跳,带各种舞姿 的跳跃与连跳。掌握多种类型的旋转动作:地面与空中的、小舞姿与大舞姿的、 单一与连续的、直立与横旋的。掌握多种类型的翻腾动作:地面与空中的、直 立与横滚的。 3、风格:熟练掌握中国古典舞、芭蕾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外国代表性民间 舞的风格特性与动律韵律特点,达到舞蹈形象准确,风格鲜明,语汇丰富,积 累深厚。 4、表情:以情造舞,以舞抒情,身体表现力广泛,依据对音乐或人物性格、 生存环境的理解、能很快进入舞蹈创作的心理生理状态,达到形神合一,浑然 一体的程度。芭蕾基训 技巧 民族民间舞 外国代表性舞 音乐理论 舞蹈运动解剖学专 业 能 力教 学 能 力1、教学法:掌握教学法,懂得科学地组织和实施大纲规定的教学计划。 2、教学理论:了解教学的主旨、大纲任务、课程和基本理论和每个练习的训 练目的,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胸有成竹并能提供解决方法。 3、口头表达:能以形象精炼的语言讲述动作的原理和要求。 4、身体示范:对所教授的动作能做出准确的示范。 1、素材积累:善长积累现有的舞蹈动作、结构形式和音乐素材,并能不断地 从生活中捕捉、汲取鲜活材料补充进记忆库。 2、舞蹈思维:掌握独特的舞蹈思维能力,它既不同于抽象思维,又有别于文 学创作所采用的形象思维。舞蹈创作的取材、构思、结构及动作提取均应采取 舞蹈思维方法。 3、编舞技法: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掌握多种传统及现代的编舞技法,有能 力根据作品需要别出心裁创制新法。 1、评论:掌握各种类型评论的写作方法。具有历史、唯物地评论态度。能坚 持科学公正的评论原则。 2、理论:掌握信息资料收集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能运用归纳总结法提出论点, 应用分析演绎法论证论点。舞蹈基础理论 舞蹈学 舞蹈教学法 芭蕾基训 民族民间舞编 导 能 力编导能力 现代编导技法 编导心理学 民间舞 外国代表性舞评 论 能 力大学语文 舞蹈学 舞蹈评论 舞蹈基础理论组 织 能 力1、具有一定的艺术活动的策划能力; 2、能够独立地组织文艺演出活动,具有较强的舞台调度和对灯光、音响、舞 美、演员等各工种的即时协调能力。艺术概论 剧目排练 舞台美术 艺术实践15 根据以上素质能力分解及课程配Z表,我们制定了舞蹈专业新的 教学计划: 舞蹈专业课程教学进程表课内学时 课 程 类 别 序 号 课程名称 计划学时 理 论 课 36 72 36 36 224 36 28 28 36 36 72 20 476 252 122 28 28 28 28 60 18 36 12 20 10 12 28 100 726 109 8 192 25 26 2 26 2 23 10 8 2 2 2 2 21 2 18 88 32 60 1 1 2 2 1 2 3 3 2 3 3 2 3 2 * * * * * * * * * 2 2 2 6 3 6 3 6 3 5 3 2 5 3 2 5 3 2 * * * * * * * 2 2 2 * * 2 4 4 4 2 2 2 * * * * * * 技 能 课 一 实践 课 2 2 2 2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二 三 四 五 六 考核方 式 考 考 试 查1 基 础 修 养 课 2 3 4 5 6 7 专 业 理 论 课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专 业 技 能 课 17 18 19 20 21 22 23 讲 座 及 实 践 24 25 26 27 28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学语文 德育 心理学 英语 艺术概论 中国舞蹈史 外国舞蹈史 舞蹈基础理论 舞蹈语言学 音乐理论 人体运动解剖学 芭蕾基本训练 中国民族民间舞 技巧 现代舞 拉丁舞 外国代表性舞 社交舞 中国古典舞 形象记忆 舞蹈编导 剧目排练 作品赏析 舞台美术 化妆 编导心理学 艺术实践 合计36 72 36 36 224 36 28 28 36 36 72 20 476 252 122 28 28 28 28 60 18 156 72 20 20 20 28 100 2016* * * *注:因专业技能课多是模块式教学,故表中规定的平均周学时数在执行时集中使用。16 这一教学计划是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岗位定位设计的,突出 了以优化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艺术修养为主的指导 思想,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技能训练要精的特点。在 课程设Z上,打破过去舞蹈艺术教育中理论课过多的教学模式,基础 理论以应知和够用为度。突出广角、宽面、量少、质精的教学方针, 压缩一些不必要的课时,对个别辅助性的课程和章节进行必要的删减 和调整。将舞蹈理论课溶入舞蹈技艺课教学之中,更加重视理论与实 践的结合,体现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规范性。课程内容重点 突出演、编、教、评、组“五项全能”综合素质的培养。改革课堂教 学的组织方式,采取线型教学与模块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各 个模块和环节的教学活动对培养目标的支持更加直接有力,横向搭配 更加紧密面灵活。 1、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整合 理论课程的设Z以够用为度。围绕基本素质能力培养重新设Z理 论课程,同时兼顾到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接续性强、循序渐进的特点 进行整合。 对理论课程的门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将原计划中与其他专业 相同、可有可无的文学概论和美学课程删除。考虑到舞蹈专业的学生 每天必须进行晨练和基本功训练课,劳动强度较大的实际情况,故该 专业不再单独开设体育课。 为了适应国际艺术交流和学生更易掌握外国代表性舞蹈的需要, 以较大课时量增设英语课。17 增设了与专业训练和编导能力培养相关的人体运动解剖学和编导 心理学讲座。 在全国独创并率先开设了艺术形象记忆课,以提高学生对舞台艺 术形象的即时接受与再现能力。 调整不同课程的课时量。除了英语课时量较大外,其他基础修养 理论课的时数都进行了压缩,靠提高课程的信息量和精度来解决“应 知”和够用的问题,如舞蹈史课程由原来的 120 学时压缩到 56 个课时 调整课程内容体系。如将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现代舞蹈史和外 国舞蹈史三门课程压缩为中国舞蹈史和外国舞蹈史两门课程;心理学 重点加大观众心理和艺术审美心理的成份;音乐理论课重点加大曲式 分析的比重,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德育课则侧重于艺 术职业道德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教育。 理论课的安排尽管以线型为主,但充分强调了与技能课之间的衔 接和呼应。 2、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整合 为了强化学生的表演和编导能力,突出增加了芭蕾基本功训练、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技巧、舞蹈编导和艺术实践课的时数。在教学 总计划中,技能训练和舞台实践课达到 1290 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 64%,以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获得过硬的基本功和超群的技艺能力。 除了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属于 6 学期线型排课之外,其他各种风格 的舞蹈技能实训课都采取模块式教学。尽管中国民族民间舞贯穿 6 个 学期,但在执行计划中仍采取模块式教学的方式,对我国各种风格的18 民族民间舞分阶段集中教学,以期更加符合技能训练的基本规律。 舞台艺术实践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Z。每一个学 期我们都(应邀)安排学生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种大型文艺晚会的剧目 编排和演出工作,派出学生为电视台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编导和排练节 目,组织活动。每个学生平均每学期有 24 个小时的舞台演出实践。这 不仅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而且也扩大了我们学院舞蹈专 业在全国的影响和声誉。 不包括复习课,计划总学时达到 2016 学时,与其他院校相同专业 的教学计划相比,这个计划的学时量较大。这主要是体现了我们加大 训练力度、强化技能训练的教学思想。 (三)按照新的专业培养计划重新修订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教学 大纲。 首先,根据新的教改思路,本着“基础理论够用为度” ,理论知识 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按照各种素质能力培养需要的理论基础对原有 的理论课教学大纲进行修订。要求修订后的教学大纲一是要精,二是 具有前沿性,三是符合本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部分理论课程教学大 纲附后) 。 同时,为了体现强化技术能力培养的办学思路,突出加大实训课 程的比例,每门实训课程也都按技能达标要求在几经修改的基础上编 制出具有我院自己的特色,能够为我们所设计的“五项全能”目标服 务的训练大纲。其中,芭蕾舞和民族民间舞基础能力训练大纲保持相 对稳定,以保持不同届别毕业生规格的统一,而对专项舞蹈的各个模19 块,则根据该门艺术发展的新趋势经常地进行修改,以保持艺术风格 的先进性和代表性(部分舞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附后) 。 (四)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树立现代教学观,探索艺术教 育的新规律,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技能教育特 色,优化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把普及专业知识和挖掘学生个人潜能 进一步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__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改变过去课堂上一人讲,多人听的教学 模式,推行交互式教学法,积极开展现场评教评学活动,完善观摩教 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加快教学规程和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软件建设的步伐。 __改革技能训练的方式。尽管我院舞蹈专业的专业训练以中国 民族民间舞为主,但为了提高学生肢体的开度、对中外各种舞蹈的接 受性和艺术发展潜力,改以芭蕾作为基本功训练的主干。推进教学活 动与艺术创作的结合,把模仿教学和创作教学结合起来,以艺术创作 带动课程发展。在实训过程中,重视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强调眼、 脑、口、情、肢体并用,培养学生模仿、表演、编导、示范、讲解、 形象记忆、创作、特种技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根据课程进 度分学期能够从模仿到独立编导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和小舞 剧等作品,使毕业作品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 __改革考核方法。坚持以能力考核为主。每个模块学完之后, 根据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通过反复地练习和磨合钻研,搞出自己的作20 品向老师和全班同这汇报,集体现场评价考核。这样既能锻炼每一个 同学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又为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供机会。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 相关技能的考核采取职业能力证书认证制度。 倡导“4 个证书+作品”的基本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__改革专业管理模式。针对理论课程线形排课,实践性课程集 中训练的特点,教学执行计划打破常规的排课方式,实行在保证完成 计划学时的前提下教学日历动态执行的方法。同时,教学管理“严” 字当头,实行上课和“看课”并举,严格执行教学纪律,按小时请销 假。通过严格管理和老师言传身教,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职 业道德。近年来我院舞蹈专业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成功 的。 __努力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好学院现有的现 代化教学手段。在艺术馆建成之后,对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分别录像, 进行分析、对比,组织学生编演、制作音像教学资料,并通过电教中 心开展网上教学,及时了解国际舞蹈发展的新趋势,随时采集新技术 信息,改进教学。 __扩大国际间的艺术交流。积极创造条件,扩大本专业与国外 有关的专业文艺团体和高等学校的相关专业的联系,开展国际间的艺 术交流活动,请进来、走出去。自 2002 年开始引进外国专家担任芭蕾 舞基训和拉丁舞、外国代表性舞蹈的教学任务;力争从 2003 年开始, 面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招收中国民族民间舞方向的留学生;与国外有 关艺术团体和艺术院校派团互访,促进国际间的艺术交流。21 (五)改革过去封闭式办学的传统做法,演学结合,探索与社会 共同培养专业人才的办学途径。 进一步加强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设,让用人单位和国内舞蹈界的 专家、权威在我院培养计划的制定、人才需求信息反馈、教学改革意 见咨询、实训实习和就业指导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几年来,在 校学生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文艺晚会、心连心艺术团、山东省电 视台星光 50 节目、大连服装节、宁波服装节、洛阳国际牡丹节等大型 演出,为企事业单位编演作品和文艺下乡等活动,这不仅给学生提供 了走出课堂、登上舞台的机会,也为我们产学结合,使专业教学更贴 近社会需要提供了经验。今后要更多地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上舞台, 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活动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校企结合的合作深度和广度,拓宽产学结合的 培养途径。同时加强国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探索合作培养专业 人才的途径和方式。 (五)加强教材、师资和实践性教学基地三项基本建设。 1、教材建设规划 教材建设是搞好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 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以选用有关教材为主,部分 专业课采用自编教材。在未来 3 至 5 年的时间内,我们将根据舞蹈艺 术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特点及高职教育的要求,组织教师和有关专家编 写有关理论和技艺教材。特别是山东的海洋、鼓子、胶州三大秧歌在 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到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一套22 系统完整的教材。我们计划将其列为教材建设的重点项目,力争利用 3 至 5 年的时间,挖掘、整理山东三大秧歌的精华,编制一套图文版 与音像版配套的山东秧歌系列教材,为弘扬地方舞蹈艺术精华和民族 文化作出贡献。同时,组织力量对舞蹈表演和舞蹈编导与专业理论教 材配套的音像教材进行编撰制作,通过努力,尽快形成优质配套的具 有前瞻性、适用性的专业教材体系。23 舞蹈专业主要课程教材应用及建设规划教材名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大学语文 大学德育教程 基础英语速成 心理学教程 中国舞蹈史 外国舞蹈史 舞蹈基础理论教程 舞蹈语言学 音乐基础教程 古典芭蕾教学法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程 山东民间舞 山东民间舞(音像版) 中国古典舞教程 舞蹈编导学 选用,尹佩芳编著,中国戏剧 出版社出版 目前使用情况 选用,姜祖英著,吉林人民出 版社 出版 选用, 张林主编, 山东人民出 版社出版 自编, 张广友主编, 山东教育 出版社 自编, 武丽娜编著, 济南出版 社出版 选用, 宋广文著, 石油大学出 版社出版 自编讲义,张海龙编 选用,库尔特〃萨克斯著,中 国翻译出版社 选用, 于平著, 中国戏剧出版 社出版 自编讲义,付兆先编 自编, 郑八一编著, 济南出版 社出版 选用, 瓦里金娜〃 鲁米扬采娃 编著,上海翻译出版社出版 选用, 罗雄岩著, 中国戏剧出 版社出版 建设规划 自编,王恒运主编, 年完成 改选用教育部高职高专统编教材 改编,张广友主编, 年完成 改选用教育部高职高专统编教材 自编,孙清萍编著, 年完成 自编,张海龙编著, 年完成 自编,宋一鸣编著, 年完成 改选用同一作者修订版教材 改编,张泉君编著, 年完成 重编,郑八一编著,2001 年完成 自编,高志毅、刘薇、于丽等,2004- 2005 年完成 改选用北京舞蹈学院新编教材 自编,张荫松、蔺世章、张泉君,2002 -2003 年完成 自编,刘桂丽、彦焱、王飞等, 自编,于力等, 年完成, 自编,高志毅编著,2005 年完成2、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 我们力争在 3 年的时间内使舞蹈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达到如下目 标:专、兼职教师 35 人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学科带头人 和骨干教师稳定在 60%左右,兼职教师稳定在专业课教师总数的 40% 左右。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到专兼职教师总数的 70%以上。努 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适应高职需要的师资队伍。具体规划是: (1)引进人才充实专任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每年引进24 青年教师 2 至 3 人。重视从艺术院校和专业文艺团体引进具有较深理 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实训教师队伍,年度引进人数根据专业 建设的实际需要确定。 (2)继续扩大兼职教师人才库,建立有足够数量,相对稳定的兼 职教师队伍。舞蹈是一门形象艺术, “身传言教”是其教学的特点,因 此名师出高徒在舞蹈教育中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建立了 聘任教师资源库,以签订协议的方式高薪聘请舞蹈界知名度高、责任 心强的专家和学者及中青年教师来学院任教。近几年我们已与中国艺 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歌剧舞剧院、东方歌舞团、 解放军艺术学院等单位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联系。 (3)加强教师培训,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艺术院校或全国高职师 资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按照学院的有关 政策,鼓励 40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攻读研究生,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加 强师德培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融传播知识与育人为 一体,把培养 人才贯穿到教学各个环节中。 (4)安排教师经常性地参加艺术实践活动,通过创作舞蹈作品、 参加舞台演出等方式积累舞台经验和艺术素材,提高业务能力及教学 水平。 3、 实训与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目标、规划 目前,我院舞蹈专业现有 5 个 200 平方米的舞蹈练功厅和中央电 视台、山东电视台两个固定的艺术实践基地。另有宁波市群众艺术馆 和洛阳市舞蹈家协会两个阶段性艺术活动基地。在此基础上作如下规25 划。 (1)根据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计划投资 800 万元,从 2002 年下半年开始动工, 在新校区建设建筑面积达 6000 平方米的艺术馆 一座,其中规划 200 平方米左右的大型舞蹈练功厅 16 个。 (2)2002 年再为舞蹈专业投资增建一个多媒体教室,完善录音、 摄录像、电化教学设备和专业音像资料。在 2005 年之前引进一套编辑 系统与新闻专业共享。 (3)进一步充实图书资料室和服装道具室,投资制作和分批逐年 购Z服装道具。 (4)远期规划筹建与会堂一体的多功能剧院,为学生进行艺术实 践和锻炼提供条件。 (5)在巩固原有的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再与以下专业团体和 企业加强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深圳五洲艺术团; 珠海园明新村艺术团; 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6)继续巩固与大连国际服装节、宁波国际服装节、洛阳国际牡 丹花会、青岛啤酒节等组委会多年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 生参加大型演出活动提供舞台和机会, 提高学生的舞台艺术实践能力。四、舞蹈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26 为了确保舞蹈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的实施与成功,学院经过研 究,根据教改需要进行了认真的条件准备,制定了有关的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 为了加强对专业教学改革的领导,学院成立了教学改革指导委员 会。院党委书记任委员会主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副主任,教务处 长、科研处长和各系主任任委员。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具体负责教学改革工作。各系都调整、充实了各个专业指导委员会, 教改试点专业所在系都分别成立了具体的工作小组,有力地保障了这 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附: 《关于成立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的通知》《山 、 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舞蹈专 、 业指导委员会名单》《舞蹈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小组名单》。 、 ) 2、 政策保障 为稳步推进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我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 策和措施,如《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十五发展计划》《关于加强 、 教学工作的意见》《院级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条例》《优秀教学成果奖 、 、 评选条例》《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条例》《教师考核办法》《教师系 、 、 、 列高级职务评审试行办法》《关于在高职教育专业开展教学改革试点 、 工作的意见》等。特别是为了支持舞蹈专业的教学改革试点和建设, 学院近年来对舞蹈系采取特殊的倾斜政策,在教学管理和财务管理上 给舞蹈系较大的自主权,在教师引进时优先保证其需要,特别是对术 科教学急需的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在学历上适当放宽要求;在图书资料 购Z、教材出版、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27 3、 资金保障 为了支持舞蹈专业的教学改革,近年来学院一直按每年的在校生 人数以较高比例向舞蹈系拨款(近年来年均 30 万元以上)用于舞蹈专 业的建设和开支,由系里自主支配。按照学院《关于在高职教育专业 进行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从 2001 年开始,在原来的基础上学 院每年向舞蹈专业增拨 30 万元以上,支持该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试点。 投资方案如下:投资 项目年投资额 (万元) 520032004 202005 25电化教学设备 舞蹈厅及设备改造 教材出版 图书、音像资料 服装道具制作 教师进修费 剧目制作费 科研与教学研究课 题费 其他专业建设项目 合计800 6 2 2 4 15 2 3 834 6 2 0.5 2 2.5 7 5 45 5 2 3 5 10 7 5 622 5 62 2 4 54 5 372 3 494、专业基础保障 本专业目前在校生 352 人,其中成人本科班 2 个,高职和成人专28 科班 8 个,全年度招生 184 人。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15 名,其中教授 3 名,副教授 5 名,国家二 级演员 1 名,讲师 3 名;能教能编能演的“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 的 73%以上(舞蹈专业专任教师名单附后) 。同时根据专业教学的实 际需要,我们通过签约的形式从全国著名的艺术团体、艺术院校、研 究机构中长期聘任固定的兼职教师 14 名 (舞蹈专业聘任制教师名单附 后) 他们大都是我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 。 教育家, 具有国家一级演员、 一级编导、教授、研究员等专业技术职务,有着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 和专业功底。由于他们的加盟,对于我院舞蹈专业的技能教学、信息 交流、舞台艺术实践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我院舞蹈专业能够办出 特色,使专业建设能够紧跟国际舞蹈艺术发展的新潮流,在全国同类 专业中处于先进地位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该专业教师公开出版和发表专业论著 120 多篇(部) ,创 作专业作品 40 多个(主要科研成果和作品简介附后) 。 舞蹈专业自 1988 年开办以来, 先后招收 12 届学生, 毕业学生 786 名,分布在包括香港在内的全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超过半数的学 生都是外省考生。他们都是因我们教学管理严格,教学质量高,学生 能学到真功夫故慕名而来。在历届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基层文 化局长、艺术馆(宫、站)长、电视台和歌舞团编导、艺术团长、部 队文工团团长、舞蹈队长、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的舞蹈教师等。他们 当中,已有 54 人晋升高级职称,有 76 人次的舞蹈作品获得全国、全 军和省级奖励,累计出版和发表专业论著 214 篇(部) ,积累毕业生创29 作的舞蹈作品 1000 多个、专业音像资料 2300 多小时。1997 年承担了 由中组部、中宣部、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举办的纪念建党 76 周年大型 文艺晚会和由国家税务总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 1999 年春节税 务晚会全场舞蹈节目的表演任务;1999 年 6 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 会议期间,代表山东省大学生参加了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艺术 节颁奖专场“祖国在我心中”大型晚会的演出;10 月参加了中央电视 台主办的迎澳门回归文艺晚会的演出;2000 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国际 台与上海东方电视台举办的元旦晚会演出;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 2001 年春节歌舞晚会、 由中家税务总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 2001 年春节税务专场歌舞晚会以及北京电视台 2001 年春节晚会的演出。 我 们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先后参加了文化部、团中央组织的中央 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沂蒙山老区慰问演出;省委宣传 部组织的庆祝改革开放 20 周年巡回演出以及省文化厅组织的 “黄河入 海流”文化下乡巡回演出。同时,多次参加曲阜孔子国际文化艺术节、 大连国际服装节、深圳“世界之窗” 、宁波国际服装节、洛阳牡丹节、 青岛国际啤酒节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配合山东电视台“星光 50”栏 目和山东教育电视台等单位录制演播节目 100 多部集。特别值得一提 的是,在今年七一前夕我院舞蹈专业 103 名同学奉调晋京,参加由中 宣部、文化部等单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大型文艺 晚会《红旗颂》的演出,表现突出,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 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文化部拟对我们进行表彰。嗣后在海南举行的全 国首届大学生舞蹈比赛中,作为山东省大学生的代表,我院舞蹈专业30 选送的 5 个参赛作品,分别获得创作奖和表演奖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同时获得组织奖,获奖数量、获奖等级和总分均 居全国 62 个参赛院校的首位,被中国舞蹈家协会和当地媒体称之为 “青干院现象”而形成哄动。由于我们在参加全国和全省的各类专项 比赛和大型活动中多次取得好的成绩,多次受到表彰,中国教育电视 台曾对我院舞蹈专业的办学成就分三集进行了专题报道。许多地方报 纸、电视台等媒体也分别对我院舞蹈专业参加的大型活动和办学成果 先后进行了多次报道。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了中宣 部、教育部、文化部、团中央、省委宣传部、教育厅、文化厅等上级 有关部门的领导、各专业团体的专家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00 年底,我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综合以上情况和基础,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将本专业的教学改 革试点工作搞好,把我院的舞蹈专业办成国内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一 流的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31 舞蹈专业指导委员会名单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职务 主任 委员 副主任 委员 副主任 委员 副主任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姓名 董锡玖 王国华 赵婉华 刘先义 肖苏华 罗迪强 张旭山 尹佩芳 王怡风 欧建平 张泉君 张荫松 蔺世璋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舞蹈系主任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 《舞蹈》 杂志 副主纺编、编审、著名舞蹈家 中国歌舞团国长、国家一级编导、著名 舞蹈家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 教授 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 教授 二级指导中国歌舞剧院舞蹈团副团长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文艺部 制片主任 原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主任、副教授 解放军艺术学院民间舞教研室主任 副 教授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研究员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舞蹈系主任 教授 烟台市群众文化艺术馆馆长、 研究馆员、 著名山东民间舞舞蹈家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舞蹈系 教授32 舞蹈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组长:张泉君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舞蹈系主任、教授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 《舞蹈》杂志常务副主编、编副组长:王国华审、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兼职教授、原中央芭蕾舞团主要演员、著名 舞蹈家 副组长:蔺世璋 成 员:张广友 张海龙 副教授 刘桂丽 二级演员 高志毅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舞蹈系编导教研室主任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舞蹈系基训教研室主任、国家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舞蹈系教授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舞蹈系副主任、副教授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舞蹈系舞蹈理论教研室主任、33 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学大纲一、 教学目的与任务 芭蕾基本训练是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目的是训练学生身体 的基本形态,熟悉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巧,了解芭蕾基本动作的规范和 审美要求。通过训练使学生解放肢体,培养其协调性和表现力,并为其他门类 的舞蹈课训练基本能力。 二、 教学方法与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示范所备的课程,由学生反复练习,教师要随时注意 不同学生反应出的不同的问题,并能及时纠正与解决。 三、 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 扶把练习 1、 脚的位Z: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位。 2、 Demi-plie 用第一、第二、第五及第四位做。 3、 Battements tendus 用第一和第五位,向前、旁、后做。4、 Battements tendus demi-plie 用第一和第五位,向前、旁、后做。 5、 Battements tendus jete 用第一和第五位,向前、旁、后做。 6、 Rond de jambe a terre en dehors 和 en dedans。 7、 Battement tendus 压脚跟。8、 最简单的 port de bras. 9、 Battements frappes 向前、向旁和向后。34 10、 Plie soutenus 向前、向旁和向后。 11、 Battements soutenus 向前、向旁和向后。 12、 Battements fondus. 13、 Petit battements sur le cou-de-pied. 14、 Grand battements jete 向前、向旁和向后。 15、 Grand plie 用第一、第二、第五和第四位做。 16、 Battements releve lent 向前、向旁和向后。 17、 Battements developpes 向前、向旁和向后。 18、 Rond de jambe en I'air en dehors 和 en dedans. 19、 Temps releve. 20、 Releve 用第一、第二、第五及第四位做。 21、 第Ⅰ、Ⅱ、Ⅲ、Ⅳ arabesque 和 ecarte 、attitude 舞姿。 22、 五位 releve 1/2 的转。 离把练习 1、 手臂的位Z: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位。 2、 点地的舞姿: (1)Croise 和 efface 向前和向后。 (2)Ecarte 向前和向后。 3、 抬 90°的舞姿。 (1)Croise 和 efface 向前和向后。 (2)Attitude croise 与 efface. (3)Ecarte 向前与向后。35 4、 简单的 port de bras. 5、 Pas de bourree dessus-dessous 和 en dehors en dedans. 6、 Pas de bourree ballotte. 7、 Fouette releve en dehors 和 en dedans. 8、 Pirouette sur le cou-de-pied 的准备动作,用第四、第五和第二位 做。 跳跃练习 1、Saute 用第一、第二和第五位做。 2、Changement de pied. 3、Echappe 4、Assemble 5、Balance 6、Glissade 7、Pas chasse 8、Pas de basque 地面的 9、Jete 10、Coupe 11、Sissonne simple 12、Emboite sur le cou-de-pied 13、Sissonne fermee en face 14、Sissonne ouverte en face 15、Sissonne fondue en face36 16、Ballonne 17、Temps leve sur le cou-de-pied第二阶段 扶把练习 1、Battement tendus pour batterie. 2、抬 90°的 battements soutenus. 3、Flic-flac en face. 4、Battements doubles frappes. 5、Battements developpes ballotte. 6、Grand battement jete balances. 7、Grand roud de jambe jete. 8、Grand temps releve. 9、Battements soutenus en tournant. 10、 Pirouette en dehors 和 en dedans 转 1/2。 离把练习 1、Battements tendu en tournant. 2、Pas de bourree simple en tournant. 3、Pas de bourree dessus-dessous en tournant. 4、Pas de bourree ballotte en tournant. 5、Battements soutenus en tournant. 6、带 port de bras 的 temps lie.37 7、带上 grand plie 和 port de bras 的各种舞姿的 adagio. 8、各种舞姿的 tour lent. 9、Pirouette 转一圈的、用二、四位做。 跳跃练习 1、Echappe battu 2、Royal 3、Entrechat quatre 4、Emboite 抬 45°的 5、Pas de chat 6、Sissonne tombee 7、Pas failli 8、Balance en tournant 9、Pas de basque en tournant 10、 各种 90°舞姿的 sissonne ouverte 11、 各种舞姿的 sissonne fermee 12、 抬 45°的各种舞姿的 sissonne fondu 13、 Grand assemble 14、 Grand jete 15、 大舞姿的 temp leve 16、 Tour en I'air 转一圈(男的动作)38 第三阶段 扶把练习 1、Flic-flac en tournant 2、Rond de jambe double en I'air 3、Battements tendu jete 加上 plie 与 releve 做 4、Battements fondu 加上 plie 与 releve 做 5、Battements frappes 加上 plie 与 releve 做 离把练习 1、Rond de jambe a terre en tournant 2、Flic-flac en tournant 3、Grand port de bras 大的 pirouette 的准备动作 4、Grand pirouette en attitude 5、Battements tendu jete en tournant 6、Grand fouette en tournant 7、Tour chaines 8、Tour lent 从一个舞姿过渡到另一个舞姿 跳跃练习 1、Sissonne tombee en tournant 2、Jete fondu 3、Jete fermee 4、Pas ballotte 5、Brise39 6、Assemble battu 7、Jete battu 8、Ballonne battu 9、Sissonne soubresaut 10、 45°的 cabriole 11、 Petit jete en tournant 12、 Emboite en tournant sur le cou-de-pied 13、 Pas couru 14、 Grand assemble en tournant第四阶段 扶把练习 1、Battements battu sur le cou-de-pied 离把练习 1、各种舞姿的 Grand pirouette 2、Fouette roud de jambe en tournant 3、Renverse en dehors 和 en dedans 4、Grand battement jete balance 5、Battement divises en quarts 跳跃练习 1、Entrechat six 2、Rond de jambe en I'air saute40 3、Sissonne fondu en tournant 4、Saute de basque 5、Jete entrelace 6、Sissonne ouverte battu 7、Tour en I'air 两圈(男的动作) 8、Jete passe 9、Jete pas terre en tournant 四、 课时安排 总学时 476 学时(前三学期每周课内讲授 6 学时,其余为复习课,后三学 期每周课内讲授 5 学时,其余为复习课) 。41 中国民间舞实训教学大纲一、 教学目的与任务 中国民间舞蹈的内容极其丰富多彩,而每一民族民间舞 蹈的风格特征中都包含着源远广阔的文化背景。这是舞蹈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学 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和区别藏、蒙、维、汉、朝 五大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律特征,并通过身体力行来认识、体味、把握其不同 的风格、特点以及动作的韵味,同时也为将来的编导积累素材,为评论、审视 和深入研究民间舞蹈打下坚实的基础。二、 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 第一单元 东北秧歌 1、动律组合 2、绕花组合 3、踢步组合 4、缠花顿步组合 5、颤步双花组合 6、手中花组合 7、逗蛐蛐组合 8、综合性组合 第二单元 藏族舞 1、踢踏基本步伐、手位训练组合 组合 4、弦子靠步组合 5、拖步组合 6、颠步训练组合 7、青稞丰收组合 8、综合训练组合 2、颤膝动律训练组合 3、恰地宫保第二阶段 第一单元 云南花灯42 1、小崴组合 2、综合性崴步八街调组合3、正崴组合4、反崴组合 5、小崴扇花组合 6、跳颠步组合 第二单元 蒙族 1、肩训练组合 2、提压腕组合 3、柔臂组合 4、马步 组合 5、牧民新歌组合 6、筷子舞第三单元 胶州秧歌 1、丁字拧步训练组合 合 4、倒丁字步组合 2、丁字拧步大撇扇 3、小扭组5、慢板抻扇组合6、慢步平转扇组合 7、综合组合第三阶段 第一单元 维族 1、动律组合 2、垫步组合 3、三步一台组合 4、点 错步组合 5、齐克提曼组合 6、卡比亚特组合 第二单元 花鼓灯 1、碎步组合 2、动律组合 3、起步组合 4、风柳步组 合 5、拧倾组合 6、上山部组合 7、拐弯组合 8、扇长组合 9、大小兰花 14、组合 10、踩锣步组合 11、打腿组合 12、综合组合 13、缠丝腿组合 动律与大架子组合 第三单元 傣族 1、动律组合 2、头部组合 3、步代组合 4、手位组合 5、 《云之南》组合 6、 《小卜少》组合43 第四阶段 第一单元 海洋秧歌 1、提沉组合 2、地面身体波浪的训练 3、摆步组合 4、缠头扇组合(正 缠头扇、反缠头扇) 5、前跌步、后跌步组合 6、综合表演性组合第二单元 鼓子秧歌 1、怀中抱月 2、鼓子 3、踢鼓子 4、嘶马全蹄 庙 7、抢伞 8、抄伞 第三单元 朝鲜族 1、古格里节奏呼吸屈伸组合 合 组合 4、手位组合 2、古格里蹲组合 3、古格里步伐手位组 7、它令组合 8、扇子 5、奔驰步 6、阳家5、波浪步组合 6、安旦组合三、 教学方法和要求 根据所学舞蹈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为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易掌握的 东北秧歌、藏族舞蹈安排在前学期学习,而将较难掌握的海洋秧歌、朝鲜族舞 蹈安排在后学期学习。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原始动作要素,分析每一动作的体态、 节奏、方位、要领等,以便学生更能深刻体味和把握民间舞蹈的本质特征。在 教授动作的同时,讲解有关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风貌、风土人情,用饱满的 热情感染学生,使他们将动作的规范性与情感特点融于一体,以达到全身心地 表现民间舞蹈的魅力。 四、 课时安排 总学时 216 学时(每学期 54 学时,每周 3 学时) 。44 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与身韵(舞蹈学) 教学大纲一、 教学目的与任务 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和身韵部分内容,了解古典舞训练课的概貌,并掌 握古典舞初步知识,为研究中国古典舞奠定一些基础。 二、 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 (一) 任务 进行柔韧、站位、舞姿、提沉、手位及步法的基本训练,学习穿手、晃手、 单一的小跳、中跳及流动跳;并根据学生情况练习平转等单一技巧。 (二) 训练动作和组合 1、站位、手臂及头的方向感练习:小八字步、大八字步、丁字步、踏步; 压指、小三节、大三节;抬头、低头、左转头、右转头、环转达头。 2、站位与眼睛、舞姿组合练习:舞台八个方位的站位练习,放眼、巡视快 速快亮的眼睛练习。 3、坐地勾绷脚练习:勾趾、勾足背、绷足背、绷趾;勾、绷、开、关、环 动。 4、 仰卧挑胸、仰卧起落、仰卧吸伸腿、仰卧踢正腿 5、 坐地勾绷,仰卧起坐、踢、伸腿 练习勾绷、蹁的节奏变化45 仰卧起坐的快、慢节奏变化 前、旁吸伸腿和前后踢腿 6、软开训练组合(用《白花》音乐) 7、扶把动作练习: (1)中间扶把蹲、一位擦地、双半脚尖 (2)单手扶把:一位、二位、五位蹲、双半脚尖 (3)单手扶把:五位前、旁、后、擦地、五位半蹲 (4)单手扶把:一位、五位前、旁、后小踢腿、前后摆 动小踢腿 (5)单手扶把:前、旁、后 45°单腿蹲(主力腿全脚) (6)单手扶把:踏步蹲和卧云 (7)单手扶把:单一拧倾练习及组合 (8)扶把耗正、旁腿 (9)扶把悠正旁腿 (10)双手扶把踢后腿 (11)双手扶把:蹲、半脚尖、吸伸等练习 (12)单手扶把:一、二、五位半蹲、全蹲、踏步蹲、弓 箭步蹲 (13)五位前、旁、后擦地练习:快慢节奏的变化;压脚 跟的练习 (14)五位前、旁、后小踢腿:前、后、摆动与小舞姿组 合练习46 (15)单腿蹲:前、旁、后单腿蹲与小射雁、点地斜探海与大掖步舞姿组 合练习 (16)旁、后小弹腿与小撩弹组合练习 (17)前、旁、后腰、涮腰及踏步翻身练习、扶把踏步翻身 (18)拧身吸腿练习 快磨手正吸腿拧身与慢磨手半蹲半脚尖拧身组合练习 (19)扶把耗压正、旁、后腿 (20)扶把踢、悠正、旁、后腿 8、中间动作练习: (1)中间行进踢正腿:绷踢正腿、勾踢正腿 (2)中间行进踢旁腿:绷踢旁腿、勾踢正腿 (3)中间单一提沉练习(女、男) (4)提沉、冲靠、旁提、拧、磨组合(女、男) (5)单一手的位Z练习(女、男) (6)提压腕、山膀、托掌等基本位Z纵使(女、男) (7)单一圆场步练习(女、男) (8)圆场组合(女、男) (9)错步练习(斜线) (10)中间踢正、旁腿;四拍一腿、两拍一腿、一拍一腿 交错练习 (11)踢腿组合 踢腿与舞姿的组合练习47 (12)中间穿手单一动作练习(女、男) (13)穿手组合(女、男) (14)晃手单一动作练习(女、男) (15)晃手组合(女、男) (16)平转:半个平转练习;完整平转练习 (17)箭步练习(男) (18)花绑步组合(女) (19)小跳:一位、二位、五位小跳 (20)中跳:一位、二位中跳 (21)拧身掖腿跳单一句子练习 (22)移动吸腿跳 (23)绞腿练习 第二阶段 (一) 任务 在初步掌握部分基本训练和身韵的基础上,力求应用某些情绪性的组合来 训练学生的表现力。同时,引导学生动用学习的素材,有选择地的编成短小组 合,并作为考试内容之一。 (二) 动作训练和组合 1、扶把动作练习: (1)双手扶把擦地组合 (2)单手扶把五位擦地组合 (3)单手扶把蹲组合 一位、二位、五位蹲 双半脚尖、单掖半脚尖48 (4)单手扶把一位小踢腿组合 摆动与点地小踢 (5)单腿蹲与腰组合 (6)小弹腿与撩弹腿组合 (7)腰组合 (8)压腿(正、旁、后) (9)踢腿与下叉、绞腿组合 2、中间动作练习: (1)中间踢腿组合不同节奏的变化除单一小踢外,还加(2)摇臂单一练习(3)摇臂组合(4)横拧单一练习 (5)横拧组合 (6)风火轮单一步伐练习 (7)风火轮穿蹦步伐练 习 (8)风火轮组合 (9)扑步单一练习 (10)扑步风火轮组合(三种扑步接风火轮) (11)平转:连续 2-4 个(12)小跳:①一位小跳;②变位跳; ③擦地跳;④小跳组合(用《白毛女》中的《儿童献花舞》音乐) (13)中跳:一位、二位跳 (14)拧身掖腿跳组合(用《花鼓》音乐) (15)错步吸 腿跳(16)圈吸腿跳 (17)技巧: (自选)绞腿叉、平转、扫腿叉、绞柱(女) 扫堂、吸腿蹦子、横双飞燕(男)等 (18)学生应用学过的动作自编成 4 个 8 拍或 4 个 8 拍以上的组合 三、 教学方法和要求 学习中国古典舞,对于舞蹈学的学生来讲,最难的是使身 体各关节的柔韧度从业余状态转入专业状态,并能去初步掌握舞姿及身法韵律。 所以,我们采取的方法如下: (一)首先解决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舞的身体条件,即使全身十九个部位的49 关节柔韧度得到初级训练。 (二)让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脚位和舞姿。 (三)教会学生掌握和应用一部分动作的身法和韵律。 (四)凡属技巧部分,如:跳、转、翻均不作为必修之列。 (五)教学时,以单一动作的反复联系和句子组合训练为主。 (六)教动作时要求边教边讲动作的要领,使学生不仅学会动作,而且尽 力从实践中取得真知,了解其内涵。 (七)教学计划也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适当调整。 四、 学时安排 总课时 72 学时(每学期 36 课时,每周 2 课时) 。50 外国代表性民间舞实训大纲一、 教学目的与任务 外国性格舞和外国民间舞蹈这一门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学习最基本的性格舞和外国民间舞蹈动作的元素,掌握性格舞蹈的基本形态, 身体的基本姿势,手和脚的基本位Z,通过学习最简单的动作和最简单的组合, 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能力。基本形体,基本技巧和表演风格,使学生掌握和熟 悉舞蹈队形和舞台方位。 二、 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 第一节 课堂形式 1、集体 2、分组(男组 女组 男、女组) 第二节 教学方法 模仿式 动作模仿 分解讲解动作 单一元素训练 组合动作 元素组合练习 第三节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性格,不同节 奏的外国舞蹈。为将来能在舞台上担任各种人物角色,表现各种人物性格和创 造性格化的人物形象打下最基本的基础。 三、 教学内容 主要学习四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其中有俄罗斯舞,西班51 牙舞,波兰舞和匈牙利舞。 一、 扶把训练 1、脚的基本位Z 开位:一、二、三、四、五位 自由位:一、二、三、四位 直位:一、二、三、四、五位 关位:一、二位 2、手臂的准备动作:打开,收回,插腰 3、Battement tenll 收回肘主力脚起脚跟,脚跟,脚尖,脚跟练习4、Plie demi plie grand plie 平稳的和剧烈的 5、Port de bros 前、后、旁 6、Ceti 在半蹲的五位上做,带压脚跟的,向前,后走替的。 7、中的 Battement 用脚掌击地的擦出 8、Flic-flal 9、Rond de jambe 蹦脚,勾脚,半蹲和直 10、 小绳 全脚和带半脚尖,由开到关,关到开 11、 俄罗斯小点:全脚踏向,单脚和两脚交替,脚掌, 脚跟,全脚掌在直和关交替 12、 西班牙点: (1)在直一位上压脚跟 (2)在直一位上用半脚掌击地 (3)在直一位上用半脚掌和脚跟交替击地52 (4)在直一位上用半脚掌击地接压脚跟 (5)在三位上全脚掌和半脚掌交替击地 (6)沿斜线前、后移动的击地练习 (7)在直一位上双脚小跳 13、 Plie solltnnus 14、 Battement tendll(中盘西亚) 15、 匈牙利和波兰舞的结尾动作 16、 Develtrre(匈牙利) 17、 Grand battement ceti(俄罗斯) 二、 中间 1、基本手位 舞姿 2、Dort de dras 3、Gulop 4、俄罗斯: (1)行礼 (2)基本交换步,三步法 (3)横步 (4) 手风琴步 (5)小绳 (6)俄罗斯点 5、波兰舞: (1)Otticne (2)Balanie (3)goluhetz (4)小呤当 (5)Mazuka 6、西班牙: (1)手位 (2)Bdanie (3)Chasso pras de bourree (4)西班牙点 (5)Pils de basglle (6)glossade (7)sissonne ouoerte53 四、课时安排 总学时 28 学时(第四学期模块式教学,每周 3 课时) 。54 舞蹈编导训练大纲一、 教学目的与任务 编导教学的目的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创作角色和塑造形象的 理解能力、独创能力,进一步开掘学生自身人体的表现。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 舞蹈编导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组合和发展舞蹈语言的 基本知识和技法,捕捉形象的能力,基本的舞台空间调度技能,结构能力,即 兴创作能力以及独立完成创作舞蹈的综合能力。 二、 教学方法和要求 舞蹈编导是一门实践课,上课地点在练功房。整个教学过程贯彻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课堂即兴练习与作业回课相结合,以作业回课为主的 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编舞的技法,能独立完成创作编导任 务。 三、 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 第一单元 即兴舞训练 1、节奏即兴 2、旋律即兴 3、造型即兴 4、情景即 兴 小结:讲解即兴编舞法,讲评作业情况。 第二单元 舞蹈动机及发展变化 1、单一动机、复合动机 2、主动机、副动机 3、动机的节奏变化 4、55 动机的空间变化 5、动机的力度变化 第二阶段 第一单元 动作分析 1、讲解示范 2、从素材中寻找核心动作 3、从生活中寻找核心动作 4、 发展八个 8 拍的动作 第二单元 结构训练 1、讲解结构方式, 学生随堂写下一段音乐的舞蹈结构。 2、根据规定音乐写出一个完整的舞蹈结构。 第三单元 舞句舞段练习 1、讲解舞句舞段概念,分析舞句舞段结构 2、规定音乐编舞句 3、舞句中的动机与连接动作关系 4、舞句中的节奏对比运用 5、舞句中的空间对比运用 6、规定音乐编舞段 7、舞段中时间与空间对比的综合运用 第三阶段 第一单元 流动造型训练 1、双人流动造型 段 第二单元 接触训练 1、接触练习 2、重力练习 3、重力接触舞段562、三人流动造型3、多人流动造型4、流动造型舞 第三单元 主题变奏曲线 1、主题变奏曲线的基本概念 2、变奏手法在舞蹈中的运用 3、舞蹈主题基本要求 4、舞蹈变奏基本要求 第四阶段 第一单元 形象捕捉训练 1、观察生活 2、动物形象 3、人物形象 4、情景中的人物第二单元 调度练习 1、点--线--面 2、聚散 第三单元 完整性作品编舞 1、音乐的选择 2、结构 4、塑造形象的手段和能力 四、 课时安排 总课时 156 学时, (平均每学期 52 学时,每周 3 学时) 。 3、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性57 舞蹈专业专任教师情况一览表姓名 蔺世璋 江 春 张泉君 刘先义 张海龙 郑八一 王恒运 孙清萍 傅小青 刘桂丽 刘 薇 高志毅 于 力 宋一鸣 谢 辉 彦 焱 王 飞 性别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女 女 女 女 男 年龄 66 56 46 44 48 44 54 36 33 44 28 25 28 24 24 23 22 职称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助教 助教 讲师 教师 教师 所任课程 舞蹈技巧 美学 舞蹈学概论 艺术概论 德育 舞蹈教育理论 外国舞蹈史 音乐基础理论 哲学 舞蹈评论 审美心理学 芭蕾基训 民族舞 芭蕾基训 拉丁舞 芭蕾基训 代表性舞 芭蕾基训 现代舞 芭蕾基训 古典舞 曲式分析 民舞基训 现代舞 代表性舞 舞蹈技巧训练58 舞蹈专业聘任制教师情况一览表姓名 尹佩芳 董锡玖 王国华 肖苏华 章民新 赵婉华 黄伯寿 罗迪强 张荫松 段传莲 赵秀丽 王怡风 安团结 薛中锐 姓别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年龄 65 72 60 60 64 65 66 42 58 64 60 45 36 62 职称 教授 研究员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国家一级编导 国家一级编导 国家一级演员 研究员 国家二级演员 国家二级演员 副教授 副教授 国家一级演员 所任课程 芭蕾教学法 中国古代舞蹈史 外国舞蹈史 现代编舞法 编导课 编导课 编导课 中国古典舞 山东民间舞 芭蕾基训 山东民间舞 中国民间舞 中国民间舞 舞台表演技巧59 舞蹈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成员的 科研与艺术成果简介 董锡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委员 会委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被列入美国《世界名人录》1988、 1989 年第 9、10 版。著有《敦煌壁画和唐代舞蹈》《重温中日乐舞交 、 流史》等专著,出版撰写了《中国舞蹈史》 (宋、辽、金、西夏、元部 分)《唐代舞蹈》《中国古代舞蹈家的故事》等著作。发表中国古代 、 、 舞蹈史研究论文多篇。王国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曾在中央芭蕾舞团担任该团主要演员达 15 年之久,演遍了该团保留剧目,是舞剧《红色娘子军》中洪常青和《白 毛女》中大春的扮演者,出访过世界 30 多个国家。在全国报刊杂志上 发表舞蹈评论文章近百篇,约 50 万字。主编并撰写了《现代艺术鉴赏 词典》舞蹈部分,是商务印书馆版《康普顿百科全书》全部舞蹈条目 的译者和审稿人,是《舞蹈之神―尼仁斯基》 (30 万字)的主要译者。蔺世璋毕业于中南部队艺术学院舞蹈系。多年从事舞蹈教学,编排指导 的《黑头发飘起来》《年青的朋友》舞蹈节目,在 1991 年全省大学生 、 汇演中获一等奖。出版撰写了《西方舞蹈介绍》一书,撰写了《中外 艺术欣赏辞典》中舞蹈条目部分。江春60 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多年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主编出 版了 《青年审美学》《青年美育向导》 、 等著作, 40 余万字。 《审 共 发表 美和娱乐异同论》《现代青年审美教育务实》等论文 40 余篇。 、尹佩芳毕业于中南部队艺术学院舞蹈系。多年从事舞蹈节目演出与教学 工作。曾演出过《胜利腰鼓》《蒙古舞》《霸王鞭》《进早舞》《采 、 、 、 、 茶扑蝶》等节目,演出的《红绸舞》在第三届世界与青年学生和平友 谊节中获金质奖章。参与创编了芭蕾舞剧《母亲的召唤》《红嫂》 、 ,参 与编写了《古典芭蕾舞基本训练》教材,共 30 余万字。赵婉华毕业于华北大学。 创作的作品 《大刀进行曲》《花伞舞》 、 曾获 1957 年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银质奖。 编导的 《塔里木夜曲》《金 、 色的小鹿》获 1980 年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二等奖。多年来,先后创作 的作品有《大刀进行曲》《花伞舞》《白马情歌》《美丽的萨哈吉》 、 、 、 、 《二妞和铁旦》《红裙子》《金梭和银梭》等。曾发表过《继承和创 、 、 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等论文。曾到美国、墨西哥、古巴、澳大 利亚、牙麦加、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和教学。欧建平为中国艺术研究员研究生部舞蹈系研究生。先后两次获美国“亚 洲文化委员会” 、一次获西德政府授予的“研究员奖金” 。被英国和美 国聘为《国际舞蹈百科全书》及《国际芭蕾舞辞典》的撰稿人。曾发 表论文、译文、论著、译著、评论等多篇,近 400 余万字,出版有《东61 方美学》《印度美学》《外国舞坛名人传》《世界舞蹈剪影》 、 、 、 等著作。肖苏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1989 年、 1990 年、 1992 年三次连任瓦尔纳、 莫斯科国际芭蕾大赛国际评委,是中国唯一受此殊荣的专家。1992 年 创作演出了中国第一部交响芭蕾舞剧《红楼幻想曲》 。曾著有《芭蕾之 梦》《古典芭蕾双人舞》《初级古典芭蕾》《中级古典芭蕾》 、 、 、 等作品。张海龙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主要从事音乐教学,并多次参与省 和学院大型文艺演出的编排和舞台指导工作。主编了《音乐教程》等 教材,发表了《 舞蹈韵律与音乐韵律的契合问题》等多篇论文。62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舞蹈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青年干部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