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文中西方教育差异从哪些方...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5417|回复: 0
摘要: 语言交际离不开文化 ,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 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 , 如果对中西文化不了解 , 势必造成 英语学习乃至交际的失误 , 只有深刻了解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渊源 , 熟悉 中西方文化差异并结合 英语学习的特点 , 才能达到 跨文化交际。   学习语言不只是对该语言语音、 语法、 句法、 词汇和习语的掌握, 也不只是同语言本身打交道的问题,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在于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这不仅需要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而且需要了解该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交际中,特别是在跨本文化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如果不了解交际方语言的文化背景,就很难达到交际的目的。随着我国加入WT O以及 2008年奥运会和 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进入倒计时,中国日益走向国际化, 英语学习与运用也越来越重要,要求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而无论是政府公务员,还是外企、 合资企业白领,乃至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他们在工作学习及与外国人的实际交往中,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也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 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的折射。 “ 一定的语言总是历史地和一定文化相关联。各种语言本身只能在交织蕴藏语言的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充分认识,语言和文化总是被一起研究的。 ” 中西方语言的差异除句法结构的不同本外,还表现出了文化的差异。要想真正掌握英语,不能仅仅限于对英语词面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外国的社会、 文化、 历史背景乃至人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和运用语言。本文从 英语学习中由于人文、 地理、 历史、 社会制度、 经济发展、 民族信仰以及风俗习惯的差别导致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做一比较,以期有利于英语语言的学习。 &&& 一、
中西方文化差异 && (一)不同人文、 地理、 历史等环境导致中西习语上的差异。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的不同,必然会导致语言上的差异。英国人见面时总喜欢说:“Lovelyweather, isn’ t it? (今天天气很好! )” 等谈论天气的话题,而中国人见面后总少不了问:“ 你吃了吗?” 这是因为对英国人来说,他们很少享受阳光明媚的日子,故而谈论天气成了英国人生活中的重要话题,而中国人喜欢说“ 吃” 是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 靠天本吃饭” 。这说明西方人注重社交性,而中国人注重“ 食” 用性。&&&& 由于人文地理因素,致使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有差异,语言表达就有所不同。中国人尊“ 东方” 为四方之首,故汉语中关于方位的次序为“ 东、 南、 西、 北” ,英语中方位次序常为 north (北)、s outh (南)、 east (东)、 west (西) ,汉语的“ 东北” 英语为“northeast”(北东) ,汉语的“西北 ” 英语为“northwest” ,“东南 ” 英语为“s outheast” (南东) ,“ 西南” 英语为“s outhwest” (南西) ,之所以会产生不同,是因为中国人尊东方为首,因为日出于东方,这是一些民族自古以来的看法,而英国人和航海深渊很深,以北为方位之首。 &&&& (二)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及文化背景导致中西词语内涵上的差异。英汉民族分属于东西方民族,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他们的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都各有自身的特点,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心理模式和心理趋向。同是一种事物,“ 由于民族间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语言中就会出现不同的意识感知,而且这种意识感知的不相融合,又必然导致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效果” 。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学家奈达指出:“ 语言深深的植根于社会生活中,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就无法理解这样的语言的确切含义,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深层根基。 ” 希腊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对西方的文学艺术和语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英语并不是希本腊的语言,但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所以英语和希腊罗马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英语词汇其实是由希腊神话演变来的,学习英语若不了解希腊罗马神话就很难知道“Pandora’ s box” 是灾祸之源,“Achilles heel” 则指致命的薄弱环节,“Tr ojan horse” 洛伊木马计,后人用此来比喻从内部进行的颠覆阴谋。在以佛教为主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 老天爷” 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天神。这里,“ 天” 与“God” 并不完全对应,用“Heaven” 更合适。汉语中许多词语来源于佛教、 道教,如“ 三生有幸” 中的“ 三生” 源于佛教,指前生、 今生、 来生,该词语用来形容机遇非常难得。再如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中西文化中动植物名称所表达的喻义也有差异。龙 (drag on) 一词,在中国人看来,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并对其情有独钟。对“ 龙” 的特殊偏爱,是中国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吉祥、 高贵、 力量的象征,如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 望子成龙” ; 男子汉要叱咤风云,“ 龙吟虎啸” ;人们常常用“ 龙凤呈祥” 祝愿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等,但在西方文化中 drag on却是一种凶残肆虐的怪兽,是厌恶的象征,常作贬义词使用,例如,在小说《 飘》 中, Rhett Barte2ly把他厌恶的老妇人称作“female drag on” (凶悍的女人) 。猫在英语中喻指毒辣,如:“ She is a cat” (她是个心地恶毒的女人) , 汉语则有贪嘴之意。 汉语中气壮如牛、 像老黄牛一样干活,英语中需表达为“as str ong as horse” “work like a house” 为什么汉语用牛而英语用 house呢? 答案是由于中国人长期以来用牛来耕田地,早期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用法。中国用“ 爱屋及乌” 来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和他本有关的人或物,而英文则是“Love me, l ove my dog” 。在汉语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利用花作比喻的例子。然而同是一种花,因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主观认识,其比喻象征意义也各有千秋,例如:中国人认为荷花 ( l otus fl ower) 有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但欧美国家的人们却因主观认识上的差异则把它比喻为“ 疏远了的爱” (estranged l ove) 。通过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民族间的相互接触为一种语言吸收
同化另一种语言的词语提供了条件,但能否同化仍受到民族心理的制约。掌握一些西方语言文字内涵的差异及习惯表达方式,在 英语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不同的社会背景、 体制以及不同阶段的经济文化变化会导致价值观的差异,并且会形成特殊文化产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社会背景,体制以及不同的经济文化变化都可在语言中反映,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说:“ 语言本是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容器和载体” 。由于社会背景体制的不同,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上也存在着差异。我们在《 大学英语》 中曾遇到过这样一句话“Were it left me t o decidewhetherwe should have a g overnmentwithout news papers orwithouta g overnment, I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 o prefer the latter(Thomas Jeffers on)” 学生就不理解 Jeffers on为什么把报纸和政府对立起来呢? 通常不是政府办报纸,报纸为政府服务吗? 其实这是一个明显的中外政府制度不同带来的文化空缺的例证。西方国家一贯标榜新闻言论自由,广播、 电视、 报纸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 言论自由” 的代名词, Jeffers on在这里将“news papers”和“g overnment” 相提并论,显然是在比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自由” 和“ 统治” 两者之间谁更重要。所以我们授课时应向学生讲清楚美国文化政治历史情况,句子就不难理解了。& &&& (四)不同的传统文化及社会礼仪所形成的社会风俗习惯的文化差异。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传统礼仪,这种长期流传、 发展、 约定逐渐形成了一个民族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 中西方文化差异使得在隐私观上的表现是西方人比东方人更强调隐私,特别是有关个人收入、 年龄、 宗教信仰、 婚姻状况、身高体重等都是他们最忌讳询问的事,谈论这些话本题都被视为有失礼貌,而我们中国人见面三分熟,几分钟之内就想把对方了解清楚,对别人的大小事都十分关心重视,关心别人,为他人着想,一直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都是由于双方不同传统文化背景在起作用。& && (五)不同的思想习惯导致一些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文化的形成往往离不开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得语言在许多情况下表达方式也不同。如姓名的表达,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名在前姓在后。地名排列顺序,中国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而英本语则是由小到大。阐述问题时,中文经常是按时间顺序、 事情发展的逻辑关系有先到后,由假设到结论,由事实到论证,而英语则正好相反,先把表达思想概括成段落的主题句或全文的例证句,然后举例说明介绍细节。由此可看出,对于中西方这种思维习惯的不同,无论在口语写作还是翻译中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
英语学习中增加文化意识的几点提议&&& 中西两种文化由于历史传统、 地理位置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因素,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果忽视这些文化的差异,势必会造成 英语学习乃至交际的失误。因此,要提高英语水平,首先要重视文化意识在 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努力做双重文化人,平时不仅本要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 而且还要积累广博的文化知识。 英语学习者只有掌握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和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够真正学好英语这门语言,才能达到真正 跨文化交际。参考文献:[1 ]郑亿兰.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 J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 (6).[2 ]戴镏龄.怎样学外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79 .[3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 ]于建平.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中词义和语义理解的影响 [ J ] .中国翻译, 2000, (3).[5 ]李峰.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广告语设计 [ J ]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4) : 65 - 66 .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中西方餐桌文化对比 论文 英语专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2页免费11页免费5页免费9页¥3.0023页免费6页免费3页免费6页免费6页免费1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8页1下载券11页免费22页免费5页免费29页1下载券
中西方餐桌文化对比 论文 英语专业|中​西​方​餐​桌​文​化​对​比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翻译类论文开题报告文化,差异,关于,英语论文,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翻译类论文开题报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饮食是人类生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可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对象、方式、归属与性质方面产生了差异,研究这些差异,找出可以融会贯通的地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台湾张起钧教授说过“古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就这样的标准而论,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美国式的文化)可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可说是一种饮食文化。”由于文化传统的缘故,西方人的人生倾向男女关系,而中国人由于对男女关系的褊狭,把人生精力倾泄导向于饮食。由此赋予饮食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饮食文化在西方不够发达,但这种不发达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发展的结果,所以对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仍有意义。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中西方各自的文化传统;同时能对中国文化进行改善与创新。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5|
上传日期: 21:06:1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DOC
官方公共微信(英语毕业论文)英汉颜色词“紫色”的对比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页免费53页5下载券12页免费2页¥1.007页¥10.0018页3下载券2页免费9页3下载券3页1下载券10页1下载券
(英语毕业论文)英汉颜色词“紫色”的对比研究|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