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中职教师资格证学校计算机教师,打算获得一...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我市中职计算机教师参加省级竞赛获佳绩
  18日,笔者在东阳汽校获悉,该校教师在最近举行的省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竞赛中获得佳绩。
  此次竞赛旨在引导中职学校“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做合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推进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是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来自全省经过各地区市层层选拔的30多名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分别进行了理论、实操、教学设计、说课四个环节的比拼。我市三所学校的3名教师代表金华市参赛,其中,东阳汽校张广峰老师过关斩将,最终获三等奖,并收获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发的计算机网络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喜讯:我校教师将代表广东省参加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及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
&&&&& 为探索我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促进我校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派出了陈小娟老师参加今年7月10日-12日在江门市举行的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电类、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在学校信息化教学工作室主任曾宪基的指导下,陈小娟不负重望,喜获计算机类一等奖,并获得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创新杯&教师信息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资格。
陈小娟老师获省赛一等奖现场相片
&&&&& 又讯:10月13日接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通知,为了备战今年11月18日-20日在西安市举行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及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学校信息化教学工作室认真准备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同时决定派陈小娟、诸彩红老师于10月24日前往广州参加广东省统一的集中训练。集训结束后,学校将继续派赖裕辉、陈小娟老师于11月17日前往西安市参加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及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
&&&&& 附件:代表广东省参加国赛名单
校址: 河源市东环路大学城河源理工学校 联系电话: 2333
Copyright 2009 - 2013 河源理工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粤ICP备号&&查看: 1416|回复: 2
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探讨
摘要:信息时代,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中等职业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探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基础,采用方法得当是前提,激发兴趣、精讲多练、因材施教、自主学习是根本;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技能,并让这种技能转化为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是目的。& && &
关键词: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因材施教&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本人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也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与体会,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水平,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项新课题。结合二十四年来对指法课的教学、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等多方面的实践,浅谈几点教学方法和体会,借以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商榷。
一、 努力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电子计算机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运用计算机处理日常数据通信已经很普遍。学期初有学生问:“为何我们还要学习汉字录入?还要做编辑排版?”等这些内容呢?我就想,必须对这些问题给予认真解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基础知识。于是就认真地告诉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是让你们成为计算机的专业人才,而是让计算机成为一种工具,成为你们在处理本专业的学习与发展时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这样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就不是简单的打打字、玩玩游戏之类的。而应该是要全方位的掌握它、并能驾驭它。同时,也对来自边远山区农村的学生们说,当前计算机很普及了,对计算机也不要有什么神秘感、畏惧感,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是可以掌握的。通过这样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以认真训练、刻苦学习为主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树立起为一种为掌握一门谋生的技能的学习而学习的目标,以提高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的信心与兴趣。
二、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更是一门更新换代最快的课程,而我们的教材内容往往很滞后,没有特色,书本上的内容都已经过时了,但我们还在学习。稍微前沿一点的书少了又少,有的内容还与学生的应用联系不紧密,无论是何种专业的学生都是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没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此时要教好这门课程,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是这样做的:在学期初,通过对学生的任务进行分析与了解:近几年我所在学校的学生,都是刚入学就开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到了学期期末还要参加云南省的计算机操作员初、中级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于是就出现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时间紧、内容多,尤其是上机实训的内容太多。于是针对这种现状,我认真钻研教材,广泛阅读各种资料,在每次课后都要认真写教学反思,进行总结;仔细备好每节课,横向广交流、纵向深反馈。同时在学期初,我就把一学期所授的内容做出课时安排,订出教学计划,并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考试需要掌握的内容,按教学计划详细编写各章节教案,突出重点、难点,设计有关例题和练习题,力争使学生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进行最大化的练习。除了备好课外,我还对所进行教学的班级进行了解和分类:男生居多的班级、基础知识较差的班级,甚至为了对学生汉字录入时会读多少字,还主动到教务处查找各班学生中考的语文成绩,对这些情况都尽早进行了了解。由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授课时就得心应手。通过这样认真钻研教材,备好学生、备好课,不仅使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提高了,而且也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较多,其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基础知识、系统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图形图像处理等。这些内容专业性极强,对平时使用较多的内容,如Office,学生可以表现的很轻松,但操作不是很熟练,如进行汉字的录入,因为在初中的信息技术课上对录入速度不可能做太高的要求,就会有很多同学表现的极为吃力。而象Excel、PowerPoint、网络基础知识、系统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图形图像处理等知识,学生使用起来就会表现的极为困难。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掌握技能,迅速提高应用计算机的技术水平,就认真研究和筛选出理想、先进并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练习方法。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任务式教学”来进行教学,这里所说的任务式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把学生分成小组,用基础稍微好一点的学生任组长,每组5-6人,布置完任务后首先疏通组长的困难、并让他明白怎么做?之后组员一起做,实在困难的由组长直接进行单个辅导。这样教师可以将教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教师的更多的时间可以去关注全体学生的情况,如学生都在做吗?多数都会了吗?任务的难易程度如何?应该再完善哪些方面?选择出先进又理想的教学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在教学中有以下优点:?方法先进又理想,可以集中精力;?采用任务式教学,就能使学生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有同学可以互相交流,理解起来既深刻又轻松,在完成“任务”时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如在讲授网络基础知识这个章节时,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进行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任务”一提出,学生兴趣非常高。我结合聊天实例讲授各个知识点,学生非常容易接受。最后让学生动手完成任务时,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
四、因个体而因材施教、因差异而有的放矢
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有高有低,根据我校的学生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少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他们对这门课的学习没有压力;?、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仅限于文档的简单编辑,如计算机网络的初步应用,即收发电子邮件和网上聊天,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但他们很容易满足现状,认为自己游戏玩得不错,就是电脑学得好;?、还有少数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基础很薄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认为计算机很神秘,想学但又有畏惧心理和自卑感。因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有差异,他们想获取知识的要求、程度自然也不同。为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进,主要采取“重点指导、突出训练、逐步提高”的方法,注意培养基础知识和技能强的同学,使其成为学科中的“领跑着”,老师帮助较差学生,并督促这部分学生必须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不让他们落后,积极推动中等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进步。在思想上对尖子生采取开小灶,重点抓的做法,关心差生,多鼓励,少批评,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有进步便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之赶上技能水平高的同学。
如李伟同学,平时练习很认真,小测时心情就紧张,考不好又很难过。了解情况后,多次找他来谈心,在思想上给予鼓励,技能上与他一起查找到原因,是平时的学习不灵活,不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加之心理素质又不好。找到问题所在后,对该生进行耐心、细致的单独辅导,加之他自己的努力,在期末的技能考试中很快提高并通过了考试。实践证明,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方法,能使尖子生崭露头角,带动中等生不断提高,差生大步前进,进而全面提高计算机技能水平。
五、上课力求精讲多练、教学内容具针对性
由于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但又都要参加技能等级考试的情况,如果照着课本上和内容上,就会出现部分学生满足现状,失去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完成不了。因此为了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认真提炼教学内容,即完成教学还要与技能考试相接合的方法,按技能考试时应具有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按需施教,尽量把学生已会的少讲,新知识精讲,以服务学生掌握技能为目标。如在做图文混排练习时,引导学生复习过去已掌握的知识,而一些高级功能的使用技巧,则是激发学生去发现直至使用。这样通过各阶段的操作、演练,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又如在进行汉字录入部分时,该内容是教学中的一个大难点,直接的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想录,可是这个内容是我们考试中的内容,怎么办呢?我是这样的: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快、慢班在教学中所进行的教学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快班的学生查阅生词、生字等,即可进行汉字录入的练习;而对慢班的学生,由于学生基础较差,遇到不认识的字,他们连拼音都不会,甚至导致个别学生连字典都不会查,因此,教师还要给这部分学生注音、并且要督促着的进行汉字输入的练习,只有这样付出十倍的努力才可使甲、乙班的学生都完成汉字输入技术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还根据所教专业的不同,抛开教材,引入各专业中的实用案例或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讲解。这个就需要各校有适合自身的校本教材,我所在学校里有按各专业的校本教材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这样通过讲解和练习同他们专业紧密联系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掌握一技之长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在训练时必须使用的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每次上机前,都会安排相应的任务,下课前对学生完成的任务情况进行记录,使学生每节课都知道完成了什么任务,完成的怎么样?每完成一个任务就给学生记一次平时成绩,使完成的同学有成就感,还末做完的的有紧迫感。这样老师虽然辛苦了一点,但最后期末成绩可直接由平时成绩评出,这样成绩比较公平、公正和合理,避免了考试一刀切。在评定学生成绩时,要加大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分值,促进学生的实践。另外在进行成绩评定时,除了横向比较之外,还要纵向比较,多鼓励,少批评。
实践证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技能,不仅掌握了一门技术,它可以使学生驾驭计算机这个工具,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而且在学好这门技术的过程中,同时养成了认真做事的工作态度和讲究实效的作风,尤其是有效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不但有掌握书本知识的能力,还有吸收消化为自己的知识的能力,并让这种能力转化为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 &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职教师资格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