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指的是配子??还是 例如 Aa

当前位置:
>>>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等位基因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此..
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等位基因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此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及雌雄配子的组合方式各有(&&&&& )种?
A.16,16B.8,81C.16,64D.16,256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省期中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等位基因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此..”主要考查你对&&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与应用: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 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5.应用 (l)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沦依据。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提出问题——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和F1的自交实验(1)发现者:孟德尔。 (2)图解: 2.作出假设——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由两对遗传因子(Y与y,R与r)控制。(2)两对相对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的比,即3:1,黄:绿=3:1,圆:皱=3:1。 (3)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YR:Yr:yR:yr=1:1:1:1。(5)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6)F2的表现型有4种,其中两种亲本类型(黄圆和绿皱),两种新组合类型(黄皱与绿圆)。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7)F2的基因型有16种组合方式,有9种基因型。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测交。(2)预测过程: (3)实验结果:正、反交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说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 自由组合类遗传中的特例分析9:3:3:1的变形:9:3:3:1是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时出现的表现型比例,题干中如果出现附加条件,则可能出现9:3:4、9:6:1、15:1、9:7等一系列的特殊分离比。特殊条件下的比例关系总结如下:
注:利用“合并同类项”巧解特殊分离比 (1)看后代可能的配子组合,若组合方式是16种,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写出正常的分离比9:3:3:1。(3)对照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归类,若后代分离比为 9:7,则为9:(3:3:1),即7是后三种合并的结果;若后代分离比为9:6:1,则为9:(3:3):1;若后代分离比为15:1 则为(9:3:3):1等。 表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不同:
易错点拨:&1、F2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黄圆):一显一隐(黄皱):一隐一显(绿圆):双隐(绿皱)=9:3:3:1。F2中纯合子4种,即YYRR、YYrr、yyRR、yyrr,各占总数的 1/16;只有一对基因杂合的杂合子4种,即YyRR、Yyrr、 YYRr、VyRr,各占总数的2/16;两对基因都杂合的杂合子1种,即YyRr,占总数的4/16。 2、F2中双亲类型(Y_R_十yyrr)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16yyR_)。3、 减数分裂时发生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4、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 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知识拓展: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2)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 (1)正确选择实验材料豌豆适合作杂交实验材料酌优点有:①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均是纯种。③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2)精心设计实验程序 ①采取单一变量分析法,即分别观察和分析在一个时期内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 ②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即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此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 ③运用了严密的假说—演绎法。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说,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在不同的杂交实验中分别验证假说的正确性,从而使假说变成普遍的规律。(3)精确的统计分析通过对一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子代出现的性状进行分类、计数和数学归纳,找出实验显示出来的规律性,并深刻的认识到比例中所隐藏的意义和规律。(4)首创了测交的方法巧妙地设计了测交方法,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这种以杂交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的方法,已成为遗传学分析的经典方法。 4、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叫做基因。 (2)因为孟德尔的杰出贡献,他被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例& 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 )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豌豆是严格闭花受粉的植物 C.用统计学的方法引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D.豌豆在杂时,母本不需去雄思路点拨: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①正确选择实验材料;②精心设计实验程序;③精确的统计分析; ④首创了测交方法。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母本是必须去雄的。所以D选项错误。答案D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1.基因的分离定律 (1)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适用范围: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4)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分离。(5)作用时间: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2)指导杂交育种 ①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收获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 ②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 ③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和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就是杂合子,但每年都要配种。(3)禁止近亲结婚的原理每个人都携带5~6种不同的隐性致病遗传因子。近亲结婚的双方很可能是同一种致病因子的携带者,他们的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法律禁止近亲结婚。& 交配方式类: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植物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传粉。广义上讲,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均可称为自交。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来测F1基因型的方法。4、正交与反交:对于雌雄异体的生物杂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5、常用符号的含义
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科学方法:1.遗传学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
2.假说一演绎法分析 (1)假说一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一演绎法。(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假说一演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l)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如下图)结果证实了:①F1是杂合子,基因型为Dd;②F1能产生D和d两种配子且比例相等;③F1在形成配子过程中,D和d能彼此分离(即没有融合)。4、孟德尔的研究思路:假说一演绎法(3)设计测交实验,验证假说。 (4)归纳综合,总结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 表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不同:
知识点拨:分离定律实验注意1、亲本上结的种子为F1,F1植株上结的种子为F2。2、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等,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基因型为Dd的植物产生的雄配子中,含D的和含d的相等,雌配子中含D的和含d的相等。& 杂合子Aa连续自交后代分析:1、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后,第n代的情况如下表:
&2& 、曲线分析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 注:1、自交n次后,第n代杂合子比例为1/2n,其余为纯合子,且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比例为1:1,据此原理,可只记忆杂合子的计算公式,其他比例由此推到即可。2、在育种实践中,可通过让杂合子连续自交的方法来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知识拓展: 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是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的结果,孟德尔以高茎纯种豌豆和矮茎纯种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杂交、F1的自交、F1的测交三组实验①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实验是纯合亲本杂交和 F1的自交。②孟德尔在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设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会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③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F2的测交。2、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的假说;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DNA半保留复制的提出也是“假说一演绎法” 的正确运用。沃森和克里克在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后,又提出了遗传物质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设计了巧妙的实验,实验结果与根据假说一演绎推导的预期现象一致,证实了DNA的确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 4、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②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③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 ④进行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5、常见问题解题方法(1)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3D_:1dd(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Dd×dd→1Dd:1dd(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DD×DD或DD×Dd或DD×dd分离定律的实质:减Ⅰ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发现相似题
与“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等位基因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此..”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2073965081076047403410822070319相关知识点:
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A.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D、d的配子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C.基因型为XaY的雄性个体产生XaY的异常精子D.基因型为XBXb的雌性个体产生XBXB的异常卵细胞 [基因型、配子、精子、雄性、第一次分裂、雌性、减数分裂、卵细胞]
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 A.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D、d的配子 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 C.基因型为XaY的雄性个体产生XaY的异常精子 D.基因型为XBXb的雌性个体产生XBXB的异常卵细胞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D、d的配子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故A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是减数分裂正常的结果,故B错误。基因型为XaY的雄性个体产生XaY的异常精子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的结果,故C正确。基因型为XBXb的雌性个体产生XBXB的异常卵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未分开的结果,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相关知识点:
[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A.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D、d的配子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C.基因型为XaY的雄性个体产生XaY的异常精子D.基因型为XBXb的雌性个体产生XBXB的异常卵细胞 [基因型、配子、精子、雄性、第一次分裂、雌性、减数分裂、卵细胞]]相关内容: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基因型AaBb的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说明这两对基因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答案是自由组合定律,但为什么就不能把基因分离定律也一起写上去呢?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分离难道也能产生四种不同配子吗?_百度作业帮
基因型AaBb的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说明这两对基因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答案是自由组合定律,但为什么就不能把基因分离定律也一起写上去呢?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分离难道也能产生四种不同配子吗?
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题目中说的是已经可以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强调的是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配子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按自由组合定律,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成对的自由组合②如果是分离定律,AA,aa,即A,a两种配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强调的就是两对及其以上等位基因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④基因分离只需要等位基因分开即可;组合定律需要分开+组合,至少需要2对等位基因才能发生组合现象!分离定律例子:Aa × Aa → 1AA:2Aa:1aa分离,就是指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1对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了分离!显(AA、Aa)、隐(aa)性状比例是3:1,即可说明等位基因A与a发生了分离,否则如果A与a不能分开,后代只会是Aa,就不会出现AA与aa这种基因型,不会出现隐性性状这种表现型!组合定律例子:AaBb × AaBb → 9A_B_:3A_bb:3aaB_:1aabb组合,就是指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不同的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结合!AaBb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Aa 和 Bb 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即A可以与B、b组合,a可以与B、b组合,如果不能自由组合,配子不会同时出现四种(AB、Ab、aB、ab)!后代就不会出现四种表现型!
分离定律是一对等位基因遵循的规律,题目问的是“这两对”
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杂合体)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也就是说,自由组合定律中已经包含了基因分离。所以它比分离定律更全面一些。...
自由组合定律是在分离定律的基础上衍生的,也就是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必须要满足分离定律。你说了自由组合定律当然没必要再说分离定律了。只说分离定律不完全。希望对你有帮助,有疑问请追问O(∩_∩)O哈哈~
基因分离定律并不是最主要的,这里强调的是不同配子比例相等,只能说明非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基因型AaBb的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说明这两对基因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答案是自由组合定律,但为什么就不能把基因分离定律也一起写上去呢?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分离难道也能产生四种不同配子吗?_百度作业帮
基因型AaBb的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说明这两对基因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答案是自由组合定律,但为什么就不能把基因分离定律也一起写上去呢?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分离难道也能产生四种不同配子吗?
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题目中说的是已经可以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强调的是非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配子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按自由组合定律,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成对的自由组合②如果是分离定律,AA,aa,即A,a两种配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强调的就是两对及其以上等位基因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④基因分离只需要等位基因分开即可;组合定律需要分开+组合,至少需要2对等位基因才能发生组合现象!分离定律例子:Aa × Aa → 1AA:2Aa:1aa分离,就是指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1对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了分离!显(AA、Aa)、隐(aa)性状比例是3:1,即可说明等位基因A与a发生了分离,否则如果A与a不能分开,后代只会是Aa,就不会出现AA与aa这种基因型,不会出现隐性性状这种表现型!组合定律例子:AaBb × AaBb → 9A_B_:3A_bb:3aaB_:1aabb组合,就是指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不同的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结合!AaBb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Aa 和 Bb 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即A可以与B、b组合,a可以与B、b组合,如果不能自由组合,配子不会同时出现四种(AB、Ab、aB、ab)!后代就不会出现四种表现型!
分离定律是一对等位基因遵循的规律,题目问的是“这两对”
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杂合体)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也就是说,自由组合定律中已经包含了基因分离。所以它比分离定律更全面一些。...
自由组合定律是在分离定律的基础上衍生的,也就是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必须要满足分离定律。你说了自由组合定律当然没必要再说分离定律了。只说分离定律不完全。希望对你有帮助,有疑问请追问O(∩_∩)O哈哈~
基因分离定律并不是最主要的,这里强调的是不同配子比例相等,只能说明非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急 这两句话为什么不正确?1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完全相同,但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则是完全相同的2基因型为Aa的桃树,开花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比是1:1_百度作业帮
急 这两句话为什么不正确?1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完全相同,但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则是完全相同的2基因型为Aa的桃树,开花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比是1:1
同源染色体是指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由于父母同一序号的染色体各来源于他们各自的父母,所以染色体的DNA上的基因不可能完全相同.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的,如果不出现基因突变,则完全相同.对于生物来说,雄配子产生的数量要远远多于雌配子,所以开花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比不是1:1.只能说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比例为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