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笔记记应该记些什么

语文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
来源:精品学习网
语文课上,你会随手做笔记吗?做笔记是一个好习惯,可以提升你的语言沟通能力,那么,语文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呢?请看下文:
语文读书笔记应该这样写:
一、总略类
1、出入法 南宋陈善先生认为,读书最要紧的是入得去,出得来,我认为此一点着实重要,孟夫子也说了,尽信书,不如无书。
2、三余法 汉代董遇哥哥说了,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利用任何能利用的时间来读书也是很重要滴,鲁迅先生不是说了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还是有的。
3、万里行路法 顾炎武老爷子说了,他骑毛驴行万里路的时候,除了实地考察,在毛驴背上也是会抓住闲暇看书的,北宋刘彝先生不是说了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现在虽然不骑毛驴,但是乘车外出可很频繁的,可别忘了利用这时间看书,走走看看,知行合一,效果最好。
4、鲸吞牛食法 秦牧先生把粗读和精读说得很形象,在甄选书或者读一般书的时候,就是要鲸吞,量要大,速度要快,确定了需要精读的书,那就要牛食,细嚼慢咽,反复回味。
5、三比法 碧野先生的三比法是用来甄选书籍的,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选择哪些书籍进行精读很重要,三比法就是:将名著和非名著相比;将名著与名著相比,将名家前期作品和后期作品相比,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一比较,哪些书该精读哪些书只需粗读就会显而易见了。
二、粗读类
1、观大略法 孔明先生智慧过人,所以多数书入不了他的法眼,认为只要看个大概就可以,我们现在看一般书也可用这种方法,因为说老实话,很多书都是东拉西凑而成的,真知灼见寥寥,这个时候用观大略法,沙里淘金即可。
2、不求甚解法 也有的书虽然尽是真知灼见,但是我们不一定能全部看懂,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陶渊明先生告诉我们,有些书,不一定是要非全部弄懂不可的,能弄懂一部分,就可以很开心了,比如一般人看《老子》,不求甚解,反倒乐趣连连。
3、耳读法 北魏名将杨大眼目不识丁,但是却很好学,怎么办呢?他就叫部将读书给他听!我们现在虽然很少有目不识丁的,但是我觉得耳读法仍有用武之处,有的时候眼睛不方便看,但是耳朵却方便听,至于广播录音歌曲之类,那更是非&耳读&不可,很多知识都是这样增长来的。尤其是小孩子,在他不识字之前,&耳读&可算是他看书的唯一途径了。
4、提要钩玄法 这是韩愈先生主张的读书方法,通俗点讲就是看重点,看难点,我们多数时候都是这么干滴,基本上属于地球人都知道的方法。
5、有的放矢法 陆游哥哥说了,读书要有的放矢,一方面说明要带着目的选择相应的书籍看,另一方面,我觉得还说明很多书没必要全部看遍,按自己的目的选择重要的或者感兴趣的部分看即可,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三、精读法
1、八面受敌法 这是东坡居士发明的方法,我觉得称为&分门别类、各个击破法&好理解一些,有一些好书,你会发现有不少值得下功夫的方面,比如红楼梦,你可以专门研究其中的爱情故事,也可以着重剖析其中的人际关系,甚至可以单单关注其中的诗词歌赋,每个方面都值得你把这本书多看一遍,当你从多个方面把某一本书看透了,自然是获益匪浅的。
2、高诵恬吟法 浪漫不羁的老毛同志喜欢用这一种方法。确实,这种方法能很容易激发感情,进入状态。北宋苏舜钦老爷子汉书下酒便是用的这一招。
3、读写结合法 边读边写,手眼口并用,书里说这方法是朱光潜先生所发明,我很是怀疑,因为早有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下述的两种方法也不过是读写结合法的变种而已。
4、笔记法 看书的时候把重点难点记录下来,心有所得也记录下来,据说这种方法是法国凡尔纳先生发明的,我看只要是读书人这种方法都用过,只不过凡尔纳先生用得很是登峰造极,这位哥哥一生竟然写下了25000本笔记,真是让人佩服啊佩服!
5、批注法 据说这方法是列宁同志发明的,其实大凡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通常都喜欢这一种方法,比如酷哥金圣叹,就把他所认为的十才子书都批注了个遍!尤其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伟人,比如老毛同志,在我印象中大多数名著的老毛同志都是留下了浪漫不羁的批注滴。
6、三步法这是法国卢梭老先生提出来的,存储&&比较&&批判,应该说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所在,不但要学会书上的知识,还要能比较书上的知识孰优孰劣,然后要能对书上的知识进行批判,直至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这又回到开头了&&读书要最要紧的是&&入得去,出得来!
亲爱的同学,语文读书笔记就该按照上面的方法来写,要做到哦!
方法经验谈
作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音乐教学,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
态度.习惯.能力语文学习方法:怎样记语文笔记_瞧这网
& 语文学习方法:怎样记语文笔记
语文学习方法:怎样记语文笔记
语文学习方法:怎样记语文笔记俗话说,“心记不如带墨”,“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老师在课堂上把课讲得再清楚,如果学生不记下来,过些时候也会忘的。记笔记是记忆的扩大和延伸,便于以后复习、查找。越是高等的学习,越是以记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记笔记,能处于动脑、动手、动耳的最佳学习状态,可抑制“思想溜号”,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记笔记还能提高书写速度,节省时间。老师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应该教学生写语文笔记。学生从小就学会记语文笔记,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其它各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形成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当时受益,而且能终生受用。
怎样记语文笔记呢?应该把学生的预习笔记、课堂笔记和部分语文作业合起来都写在一个本上,统称“语文笔记”。这样可以化繁为简,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减轻老师的批改负担;既有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又有课堂教学的反馈;还有基础知识的验收。老师批改语文笔记,可收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语文笔记本最好用十六开的“格备课笔记本”,在每页的两边竖着画二道直线,分成三份。左边一份约有两个字宽,记项目用,起目录索引的作用;右边的一份约有一寸宽,做备注用,这部分供学生灵活运用,记些疑难问题、自己的评价、感想、学习方法等,这部分记的内容不要求一致;中间的一份最宽,最重要,学习的内容都记在这一部分。
准备工作做完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记了。记语文笔记可以分做三个阶段来进行:
1.课前预习记
学习新课以前学生要预习,把预习中学会的内容和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别记在语文笔记的中间部分和右边部分。通过查工具书能够解决的字、词等内容都在这时完成,这是语文笔记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2.课堂听课记
这是语文笔记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语文课上,学生要边听课边记笔记,把新学的内容记在中间栏,把预习中理解不准确的现在得以更正的内容记在右边备注栏。这时有两点要注意:
您可能还喜欢的文章:&&
上一篇:下一篇:如何做好语文笔记--心雨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如何做好语文笔记
10:25:00 | By: 刘 ]
一、弄清为什么记
学习是一个系统,不是彼此独立的听说读写训练,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做到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但是通过课堂教学,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动笔,整个书上几乎没有涂写的痕迹。这说明我们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有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做笔记,课堂只要认真听讲就可以了,其实这是很不正确的。当学生只听不写时,他记住的东西是很有限的,即使当时记住了,可是时间长了也会慢慢遗忘。通过考试我也发现,一般成绩好的学生做的笔记也相对完善些,做了笔记的学生比那些不做笔记的学生在检测中的成绩要好一些。这是因为做了笔记的学生在测试前能够按笔记进行复习和记忆,能及时查漏补缺,对知识点的掌握较为全面和深刻,而那些没做笔记的学生就只能依靠以前的那点记忆,复习的广度和深度同做了笔记的学生就有了一定的差距。拿文言文学习来说,考纲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有120多个,文言虚词有18个,还有特殊句式等等。可以说面广、量大、任务繁重。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上课中要对课文中出现的和考纲中要求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做好笔记,形成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树。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坚持做笔记,高三复习时整理一下已经做过的笔记就基本上能梳理清文言字词知识,做到既省时又高效。因此,无论是在文言的学习中,还是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做好课堂笔记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弄明白记什么
记什么应该是做好课堂笔记的关键。课堂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恨不得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这种现象在女生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其实,在课堂中记什么并不要求统一划一,要因人而已。记什么呢,大的原则应该是记重点、记难点、记易错点、记易混点和自己不会的知识点。以文言文学习为例,我们该让学生记什么呢,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对考纲有所了解。
&上一篇:下一篇:发表评论:语文课上该怎么记笔记
(18条回答)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巧记语文课堂笔记--《初中生必读》2005年06期
巧记语文课堂笔记
【摘要】:正课堂笔记是学生在课内学习内容的记录。认真记课堂笔记,有利于专心听讲,提高听力;有利于手脑并用, 激活思维;有利于复习查阅,提高学习效率。疑难摘录法学习中解决疑难的过程,便是获得知识的过
【关键词】:
【分类号】:G634.3【正文快照】:
堂笔记是学生在课 内学习内容的记录。 认真记课堂笔记,有利于专心听 讲,提高听力;有利于手脑并用, 激活思维;有利于复习查阅,提高 学习效率。 疑难摘录法学习中解决 疑难的过程,便是获得知识的过 程。在课前预习、课内初读以及学习 逐步深入的过程中,都要善于将疑 难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邵荣昆;[J];安徽教育;1980年12期
易新建;[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李忠孝;;[J];生物学通报;1981年06期
胡祖明;[J];安徽教育;1982年04期
田国强;[J];中国远程教育;1983年01期
应学俊;[J];安徽教育;1983年03期
杨民清;[J];安徽教育;1983年05期
拉苏尔·尔扎
,师仁;[J];比较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朱子平;;[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3年12期
鲁勤;;[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隋国发;姜久丽;;[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毛巧玲;;[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潘万珍;;[A];中国珠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李培丰;;[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郭益民;;[A];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渡边襄;;[A];鲁迅与仙台:东北大学留学百年——“鲁迅的起点:仙台的记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百百幸雄;;[A];鲁迅与仙台:东北大学留学百年——“鲁迅的起点:仙台的记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陈彰评;周泱泱;刘馨;肖丽;汪莉;;[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李乐平;;[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大村泉;解泽春;;[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惠林;[N];安徽日报;2000年
付朝秀;[N];重庆日报;2000年
黄晓红;[N];科学时报;2000年
邹德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杨玉琴;[N];西藏日报;2001年
张银华;[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李观伟;[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帅晓波;[N];深圳商报;2002年
陈旷;[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公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建洲;[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邹能超;[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王姣青;[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谭晓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语文笔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