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支 付怎么样 宝 客 服 !! 退 款 投 ...

微创网-404页面更换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山东河北福建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山西陕西西藏四川青海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云南贵州广西海南香港台湾澳门]
对不起您访问的页面没有找到!
您查看的页面当前不可用。
您查看的页面当前不可用,这可能是因为链接已改变
要查看信息请参考下边的链接。
请参考以下链接
龙巢教育网 版权所有 2004 -
ALL right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 京公网安备号如何投诉支付宝客服
如何投诉支付宝客服
提问者采纳
官方客服电话(:)活动人工客服(:)人工客服电话(:)支付宝退款电话是多少客服()(处置投诉退款,活动咨询等)智能机器人
您在淘宝遇到问题,随时都可以向他提问,即问即答,7*24小时在线,全年无休!
自己动手解决账号修改,退款维权,开店认证等问题,赶快试一下吧
1. 省略问候语,“您好”、“请问”都可以省略
2. 提问简洁明了,比如“淘金币是什么?”
3. 一个问题不要分次发送
4. 一次问一个问题,否则智能机器人无法识别
具体详情请参阅:如何提问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18115人觉得有用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民生证券:7月金融数据低于预期 定向宽松将继续
日13:07新浪财经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民生宏观】央行如解意 容易莫摧残  新浪财经讯 13日,央行[微博]公布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52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当月社会融资规模为273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460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及社会总融资大幅下跌。对此,民生证券表示,7月金融数据大幅低于预期,主因融资需求低迷,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实体经济无法承受政策收紧,预计定向宽松继续。  ①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仅增2731亿元,表内、表外融资规模均大幅弱于历史均值。表外融资中的未贴现承兑汇票大幅下降拖累社融,我们认为主要是房地产下行背景下,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回落,对企业的承兑汇票接受审慎所致。  ②新增人民币贷款3852亿,其中:居民新增短期贷款仅为259亿,反映居民消费借贷意愿不强,与7月汽车销售弱对应。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较上月回落,对应的是7月房地产疲弱的销售;企业短期贷款大幅下降,反映实体缺乏扩大再生产意愿,部分企业提前还贷减轻财务压力;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仍维持高位,反映的是对信用风险引而不发和旧存量的维系。值得关注的是票据融资大幅增长1726亿,反映实体融资需求不强,银行通过风险小、灵活性强的票据贴现完成央行逐月下达的信贷额度。  ③M2同比13.5%,较上月同比大幅回落,反映7月后半年段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基础货币投放量不足,实体融资需求回落制约货币创造。M2同比增速与社融余额增速裂口进一步扩大,反映此前信贷扩张主要依赖货币宽松供给端推动,实体自主融资需求意愿不强。新增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保证金存款高于历史均值,反映金融脱媒对存款的分流还在继续。  ④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1.98万亿,一方面因季末揽储后,银行存款季节性流出。另一方面7月存款减量远低于历史季节性水平,反映实体融资需求不强,存款派生能力减弱。其中值得关注的是7月当月财政存款再度反弹至6804亿,超过季节性回笼量,与7月财政支出放缓对应;7月新增外币存款150亿美元,前期结汇率处于历史低位,考虑到近期人民币趋势性升值,预计7月结汇需求上升带动外汇占款增量会有所反弹。  ⑤ 房地产等传统产业趋势性向下,新经济规模尚未大规模形成,经济高度依靠政策托底(基建为主)。而一旦政策宽松力度减弱,实体经济复苏就会出现瓶颈,融资需求就会显著下降。不宜将本月异常“紧”的数据解读为政策将持续收紧,预计在底线思维之下,整体政策基调仍将维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
民生证券定向宽松金融数据
相关专题2014年7月经济数据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熊志国: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2015年内启动
日13:51人民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 8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今日上午,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徐晓波和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熊志国作客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熊志国介绍说,2009年国务院已经提出来要探索发展个税递延的养老保险,已经做过一些技术的准备。现在按时间表和路线图,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将在2015年内启动,根据工作的需要,几个部委都在加强合作,尽量的往前走。  熊志国表示,从商业保险来说,减税养老主要是个人税收递延型保险,对这个方面国务院也一直很重视。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保险公司承保的一种商业保险,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的延税优惠,不是不交税,而是在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交税,通过税收递延的方法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这也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办法。通过这种税收优惠鼓励个人为自己退休以后积累一部分养老金,不要把所有事情都交给国家。美国和欧洲都是这样的。
养老保险个人税收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连平:四方面因素导致地产业钱紧
日17:03新华08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核心提示:在8日召开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融资困难主要源自风险、信贷总量、结构性和成本等因素推动。  新华社记者孙瑞 王存福  海南博鳌( / )--在8日召开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表示,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融资困难主要源自风险、信贷总量、结构性和成本等因素推动。  连平认为,一是银行风险偏好下降,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以及房地产确实显示出的调整态势导致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持比较谨慎的心态,风险溢价提升,贷款利率调高。  二是开发贷结构性变化,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总量比去年明显增长,但是增加的主要是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方面的贷款,其他开发贷则明显减少,对开发商而言就是“钱紧”。  三是银行成本上升较快,虽然上半年M2增速不低,甚至超过了央行[微博]目标,属于相对宽松的信贷环境,但由于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兴起,使得银行存款流失严重,尤其是活期存款下降较快,而贷款增长稳定,银行出现了存贷款增长速度3%的差速,银行利差受到影响,因此对贷款客户挑挑拣拣。  四是今年以来对信托、直投等业务的规范,使得信托增量急剧减少,上半年同比少增7000多亿元,进入房地产业的资金锐减,所以房地产业感觉融资偏紧。  连平表示,目前监管部门调整了存贷比计算方式,短期对银行业放款来说有积极作用,但长期来看,作用不会很明显,由于上述的主要格局难以改变,预计下半年融资环境不会出现太大的好转,房地产行业的调整还将继续,一些行业数据可能比现在还要低。(完)
连平钱紧房地产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地方土地流转调查:承包者耗尽300万本钱后离开
日02:33上海证券报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块公认的改革坚冰,正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中逐渐消融。    8月10日,国土部明确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进程,强调要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奠定产权基础。这只是土地改革一揽子政策的最新动向,就在此前,国土资源部明确将“征地制度改革、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三个领域,作为土地改革的新秩序。    改革蓝图已在勾勒,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如何?近两个月,上证报记者赴重庆、贵州、安徽等省市采访,调研各地开展土地流转的实际状况,寻找新一轮土地改革的答案。    ①贵州遵义市郊贡米村农田大棚林立    ② ③土地流转后大量优质稻田被转种西瓜    ④收获背后,重庆九龙坡区千秋村土地流转试点项目前途未卜    ⑤贵州遵义市郊贡米村农田  记者 毛明江  今年以来,土地改革推进中的争论和各地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让曾经喧嚣一时的土改热潮归于沉寂。  然而,变化却在悄然发生。上证报记者采访中发现,全国各地推进步伐或快或慢的土地流转实践,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乡村的旧有面貌,农民的生活状态正在发生巨大改变。  不过,各地土地流转都存在不同的问题,土地流转模式也没有可以通吃全国的“万灵药”。土地改革涉及利益的重新划分,因此土地改革不能搞单兵突进,不能简单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让农民过多承担风险,而应该有系统改革、配套改革并行的思路,让农民平稳成为市民。  记者注意到,近期的一系列政策正在明晰土地改革的新方向,国务院刚刚公布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打破农业和非农业身份的差别,促进农业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并获得实实在在且持久的利益共享。  新一轮土地改革正在厘清困惑,迈出新的步伐。  被改变的乡村  由于大量村民外出打工,贡米村不得不将撂荒的土地介绍外地老板来承包。村里单一的水稻和油菜种植被土豆、大蒜等经济作物所替代,化肥、农药、除草剂占领了田间地头,而这只是正在改变的乡村的一个缩影  “以前的家乡可不是现在的样子。” 在回乡与记者偶遇的路上,贵州省遵义市郊海龙镇贡米村村民熊堂伟向记者感叹。  熊堂伟所在的海龙镇当地人称“海龙坝”。“坝”在贵州话里的意思是“山间的平地”,人们依山而居,山坳间的平地就是人们赖以生息繁衍种植粮食的土地。  “我小时候,春天坝子里油菜花盛开,漫山遍野,像一块金黄色的毡子铺满大地,好看得很。夏天则是绿油油的稻田,乡亲们戴着草帽弯腰在农田里忙碌。”熊堂伟的家乡在黔北小有名气,出产的稻米特别香而滋润,在古代要上交皇粮,因而叫贡米村。  熊堂伟描述的贡米村景象今天已经不复存在。记者7月初到访满眼所及,贡米村已看不到整块种植水稻的连片土地,坝子上被种植的西瓜、蔬菜、经济林等被分割得七零八落。  “坝子里近十多年种植结构变化很大。以前很单一,春夏种水稻,秋冬种油菜。用水稻田来种树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农民哪舍得用这么好的田地来种树。”贡米村副村长任正文告诉记者,农民外出打工与土地流转改变了贡米村的面貌。  在贡米村,90%的农民家庭都有劳动力在外打工,甚至全家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后土地要么撂荒,要么便宜租给其他村民。2000年以来,村委会为了解决土地撂荒问题,开始尝试土地流转,介绍引入外地“老板”来承包撂荒的土地。由于贡米村离遵义城区只有十多分钟的车程,来流转土地的外地人还不少。  于是,村里单一的水稻和油菜种植被土豆、大蒜、香葱、西瓜、专门喂养奶牛的燕麦等经济作物所替代。由于前几年土地流转每亩地一年才两三百元,有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嫌便宜,索性在自家田地里种上了桂花树等经济林,种上就不用管它,树长到一定粗可以一两百元一棵卖掉。  “农民将靠山的田地种树没什么问题,反而有助于生态环境养护。但是坝子上的良田,应该算基本农田,用来种树就太可惜了。还有的外地老板承包好的土地来搞观赏林木育苗,很伤土地肥力,复耕肯定会减产。”任正文有些心疼被用来种树的良田。  他还告诉记者,留在村里继续务农的村民“干活”也不像以前了。以前家家都养猪养牛,积农家肥,用牛犁地,人工锄草,现在则是普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耕地用农用机械,猪牛养得也少了。“老实说,同样的土地,种的大米没以前香了,大棚菜吃起来没菜味,吃斤猪肉还得到集镇上去称。”  今年四十多岁的熊堂伟外出打工已经有十多年,自留地给他哥种着,他自己以前修的砖房大门紧锁,已年久失修。他在城里打工,看护寺庙、送水工、物流打包等都做过,现在遵义城里已经买了两套房,儿子在省城贵阳读大学。他感叹道:“农村的土地,我和儿子肯定是不会再种了。但房子和田地还得保留着,万一城里混不下去,我就把城里房子租出去,人回乡下养老。”  贡米村只是中国广大正在改变的乡村的一个缩影。  在全国土地流转大县福建沙县,上证报记者在南霞、南阳这样离县城超过10公里以上的乡镇看到,只有离村落近、土地平整的良好的田地有人在耕种,多数偏僻乡镇的山垄地都荒着,杂草丛生;山里以前被村民精心种植的桔子林、柿子林,长期无人管理,果实成熟了也没有人摘。  探索步履蹒跚  五年前,一个山东老板以每亩每年800元的租金,在贡米村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植大葱,准备大干一场。而仅仅三年,他就耗完自己300万元本钱,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背包离开  赵宜盛是重庆庆业爱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股东之一。2007年10月底,他以每亩每年1000斤稻谷的价格,租下了重庆九龙坡区千秋村的4500亩土地,满怀信心地开始了他所称的“土地整理+产业重组+制度创新”的综合改革试验。作为重庆城乡统筹改革示范区里的农地改革试点项目,他的公司在千秋村已投入近一个亿。  现在,他有些焦头烂额,千秋村项目正陷入一场投资方与村民及地方政府的纠纷之中,极有可能对簿公堂。赵宜胜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毕业,在开始他的“田园梦”之前,他是重庆一家房地产顾问公司的总裁。  他当初的目标是建设“示范农业、总部农业和休闲农业”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园,探索“农村社区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集体化”的农村发展改革探索之路。  然而,这个当初被投资方、政府和村民均给予厚望的项目,7年之后陷入进退两难之中:为流转的村民修建的楼房因为多种原因没有村民入住;四千多亩土地只有十分之一的土地种上了收益更高的良品葡萄,大多数土地还是荒着;此前支持项目的政府官员的更迭,加上预期的政策突破与金融贷款扶持都未如愿,投资方已经陷入资金困境,无法全额支付每年的土地流转租金。赵宜胜本人则已砸进去了自己重庆市区的三套房子,以前的座驾是奔驰,现在已换成一辆国产二手面包车。  赵宜胜的千秋村项目曾希望获得两大政策突破点:第一是以流转出来的土地为抵押进行贷款;第二是在承包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上盖商业建筑,他的规划是“稻田里的酒店”,这个项目还获得一家英国投资公司的意向。到现在,第一项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文件明确支持,但各地还处于试点阶段,赵宜胜至今没有盼来贷款;第二项是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明令禁止的,是一条不能突破的红线。  “我的亲身体会是,新农村建设和城市资源下乡面临的基本矛盾,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与城乡二元化的制度现实之间的矛盾。”赵宜胜告诉记者,在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建立的政策法规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严格体系,在改革缺乏顶层设计的情况下,处于基层的探索试验无法打破“上位法”的至高无上的权威,造成了“依靠现有政策去改革现有政策”的悖论,使得试点项目举步维艰。  几乎同样的案例也发生在贡米村。五年前,被贡米村村民称为 “周百万”的一个山东老板以每亩每年800元的租金,在贡米村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植大葱,准备大干一场。由于土壤适配性,生葱价格起伏大,高温天运输易腐烂等原因,加上政府曾经承诺的农产品种植财政补贴迟迟没有到位,他在三年耗完自己300万元本钱后,在一个漆黑的晚上离开贡米村背包回了山东。村里只好将他本来签订了10年流转协议的土地重新找“婆家”,有的土地还重新分还给了村民。  除了个人和企业下乡流转土地进行农业经营遭遇重重挑战外,另一项在国内引起极大关注的土地流转方式——土地流转信托,尽管成功与否现在还难下断言,但多数项目在实施也遇到的不少困难。  去年10月,中信信托成立名为“中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计划1301期”的国内首单土地流转信托,随后,多家信托公司在江苏、湖北湖南等地类似的土地流转信托计划。  土地流转信托的一头是农民土地承包权由政府集中后委托给中信信托,另一头是信托公司发行资金信托项目从市场融资来支付土地重新整理及开发过程中的费用。  “这种信托形式远比房地产信托单纯的资金信托要复杂,也暗示着更高的成本与风险。”一位信托专家表示,土地流转信托实施起来有三个难题:土地财产权的集中问题;农业的低收益如何解决参与各方的回报要求;农业是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各类风险如何化解。  上证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国多处土地流转信托项目,均传出遭遇耕地性质限制和资金瓶颈以及土地确权难题,进展并不顺利。有的项目连信托公司的资金都还未到位。  冒进改革之忧  没有制度规范的城市资源下乡参与土地流转容易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城市资源下乡可能给农村空间发展和资源保护带来灾难性破坏;二是在农民持续增收机制未能与城市资源下乡同步建立的情况下,城市资源下乡可能会侵害农民利益  今年4月,两位经济学家华生[微博]与周其仁,就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小产权合法化的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双方多篇文章往来,争论颇为激烈。  在“土地配置靠规划还是市场”这一比较核心的争论上,周其仁主张坚持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城乡的土地与空间资源。他认为,要市场起作用,就要清楚地界定各方分立的权利,包括政府为了公共利益征购土地物业的权利,以及恰当抽取税收的权利。但无论是征购还是抽税,发挥市场价格机制都应是基础和前提。  华生则主张政府要有强制力的城乡规划。“当然规划本身要以市场为前提和基础,但规划再民主再科学,也是根据民主或集中的政治决策程序而不是按产权人的市场交易规则运行的。”  尽管对中国现行土地制度改革各持己见,但双方至少在一个问题上的认识是统一的:现行土地管理制度造成的“城乡土地价差问题”必须要解决。按照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内的所有农村土地,都须由政府征地后方能转为城镇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由于征地补偿按照土地生产价值确定,而交易价格由市场价值确定,从而形成了“土地价差”,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法分享其间的土地增值收益。  作为重庆九龙坡区千秋项目的带头人,赵宜胜同时还担任重庆渝蓉城乡发展研究院的理事长。他认为,没有制度规范的城市资源下乡参与土地流转容易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在现行的政策法规体系缺乏对农村区域的有效覆盖的条件下,城市资源下乡可能给农村空间发展和资源保护(尤其是耕地保护)带来灾难性破坏;二是在农民持续增收机制未能与城市资源下乡同步建立的情况下,城市资源下乡可能会侵害农民利益、激化社会矛盾。  贡米村副村长任正文也告诉上证报记者,外来资本进入农村流转土地,有很多“老板”醉翁之意不在酒:有的土地流转过来就让它荒着,坐等土地升值;有的提前知道了政府城市规划,先圈地等待政府高价征地;还有的打擦边球,乱搭乱建,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假,变相搞房地产开发是真。  “真正搞农业经营的,如果没有政府扶持政策,财政补贴和贷款支持,搞成功赚钱很难。”在他看来,农村土地集中流转,如果被钻了空子,农民非但当不上股民、市民,领不到工资,反而变成失地农民。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则提醒,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日益增大,要警惕我国耕地用于种粮的面积“非粮化”的趋势。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都存在着一种‘新功能剪刀差’现象,也就是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民种粮与出外打工的收益差距也越来越大,粮价上涨的速度赶不上农资价格上涨的速度。”郑风田表示,种粮经济效益越来越低,就为在流转土地上的各种违法行为提供了强大动机。国家层面和各地政府必须划定基本农田范围,并严禁基本农田土地流转后进行“非粮”种植和开发。  打破身份枷锁  “将来的农民是种植业职业,而不是身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描绘中国经济改革前景时曾特别强调。近期,国务院公布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提出,打破农业和非农业身份的差别,促进农业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记者在实地采访与调研中感受到,一方面,正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希文所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牵涉面广,在体制方面触及的层次深,改革会对整个农村的经济社会制度产生非常深刻和长远的影响”;但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要求,农村土地流转趋势事实上已经不可阻遏,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在清华大学教授崔之元看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改革开放前人民公社所形成的“公地悲剧”,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这种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的模式又反过来形成一种“反公地悲剧”,妨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土地制度改革应该朝着有利于发展、共建共享、共同富裕方向进行。  赵宜胜也指出,土地制度改革之所以如此纠结,土地在农民身上承担了最后的社会保障的功能。农民普遍想法是如果在城里干不动了,宅基地和土地,是回到乡下后一份最终的保障和依靠。“如果进城打工的农民获得了城市居民现有社会保障,土地改革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描绘中国经济改革前景时,特别强调中国要实现城乡居民身份无差距,要努力城乡缩小社会保障差距,逐渐走向一体化。“将来的农民是种植业职业,而不是身份。” 厉以宁认为。  “土地改革涉及利益的重新划分,是改革向深度推进必然会遇到的‘硬骨头’,土地改革不能搞单兵突进,不能简单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让农民过多承担风险,而应该有系统改革、配套改革并行的思路,让农民平稳成为市民。目前推进的缓慢,是改革配套没跟上,不健全,不完整。”中国社科院一位长期研究土地问题的学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近期的一系列政策正在明晰土地改革的新方向,国务院刚刚公布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提出,打破农业和非农业身份的差别,促进农业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并获得实实在在且持久的利益共享。  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近日明确将“征地制度改革”、“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三个领域,作为土地改革的“新秩序”。紧接着,8月10日,国土部明确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进程,强调要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奠定产权基础。  此举让农民在未来有望成为土改的利益分享者,在土地改革的利益博弈中获得更加公平地位,使得土地改革能够平稳推进。
土改土地流转土地制度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社会融资总量降至69个月最低
日11:58中国证券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苗燕 李丹丹)央行[微博]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仅为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据中国证券网记者统计,这是2008年11月以来的最低值,即69个月的最低值。  其中,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52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69亿元,同比少减98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219亿元,同比少增70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58亿元,同比少增130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4160亿元,同比多减238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427亿元,同比多95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32亿元,同比多204亿元。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0.8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577亿元。  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从社会融资规模看,同样由于6月份“冲淘宝网客服服务电话号码是多少
”较多,7月份显著回落,如6、7两月合并看,每月仍有1.1万亿元。  单看7月份,除人民币贷款少增外,主要是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涉及表外融资的项目明显减少,特别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波动性较大,7月份下降4160亿元。  这主要与近期规范相关业务发展、金融机构加强风险控制有关。历史上看,监管部门出台加强金融监管的政策,如规范票据、银信合作以及商业银行理财等之后,相关业务短期内都会有一定收缩,但长期看有助于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同时,近期个别信托项目出现兑付风险,金融机构总体上也加强了信托相关业务的风险控制,适当调整了业务拓展力度。此外,由于进口较弱,人民币汇率预期分化导致企业进口从借外汇贷款转向购汇,以及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SPV发债和向境外银行贷款融资增加,境内外汇贷款环比出现下降。
社会融资央行
相关专题2014年7月经济数据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央行: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短期数据不宜夸大
日04:10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7月金融数据受基数效应等因素影响回落,央行表示  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读数·发现经济运行的轨迹)  本报记者 欧阳洁  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公布7月份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2个和1.0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52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  “7月份金融数据的回落,与基数效应、6月份‘冲高’较多以及数据本身的季节性波动等有关,总体看,当前金融运行基本平稳,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保持在合理、适度范围内,是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银行[微博]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说。  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6月“冲高”较多,7月显著回落  先看社会融资规模。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从结构来看,主要是人民币贷款和表外融资少增较多所致。当月这二者合计增加753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53万亿元和7545亿元。  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和环比都出现少增。6月份,新增贷款一度大幅冲高至1.08万亿元,及至7月份新增贷款大幅回落,仅为3852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增6941亿元和3145亿元。  如何看待这种波动?“观察金融运行仍应更多关注主要金融指标的整体趋势性变化,而不宜拘泥于单个月份的短期数据波动。”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盛松成分析说,2002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表明,大多数年份的7月份均为小月,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新增额通常呈环比明显下降态势。其中,2009年至2013年五年,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新增额比6月份平均分别回落6300亿元和3800多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双双回落的主要原因是:  ——6月份贷款增加较多,透支7月份贷款增长后劲。部分金融机构在6月份提前给一些项目储备发放贷款,导致7月份项目储备相对不足,而新项目审批尚未到位,影响了贷款增长。  ——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压力增大,信贷投放趋于谨慎。当前担保圈风险、区域金融风险暴露增多等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近期部分地区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出现双升势头,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压力明显增大,信贷投放趋于谨慎。此外,今年以来,部分金融机构加大了账面不良贷款处置核销力度,影响了本月贷款投放。  ——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以存定贷的考核机制制约了贷款发放。当月新增贷款规模主要依据新增存款规模确定,7月份存款季节性回落也就相对较多,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1.98万亿元,同比多减1.73万亿元,制约了贷款发放。  ——部分受宏观调控行业的贷款增长放缓。进入三季度后,金融机构加大了风险排查力度,对钢铁和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受宏观调控行业的贷款发放更为谨慎,这些项目对中长期信贷增长的带动效应弱化。7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新增3885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和上月减少497亿元和761亿元。  ——受监管部门加强表外业务管理等因素影响,表外融资明显减少。去年四季度以来,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加强和规范影子银行、同业业务管理的政策措施,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来看,进入8月上旬后,贷款基本上每天保持着300亿—500亿元的增量,预计未来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仍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这位负责人说。  货币供应量:短期波动不宜过于夸大  再看货币供应量。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2个和1.0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M2增速下降?“M2增速是一个时点数据,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其短期出现波动是正常的,这种短期波动不宜过于夸大。”盛松成指出。  “从当前M2增速看,尽管有所回落,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一是与今年以来M2的平均增长速度比,7月份当月M2增长13.5%,比1—6月份M2月平均增长速度约高出0.2个百分点,比年初预期调控目标高出0.5个百分点。二是与宏观经济指标基本是相适应的。M2增速与GDP和CPI增速之和的相互关系处于正常水平。从理论和经验上看,M2增速应略高于GDP与CPI增速之和,一般认为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较为适宜。1—7月,CPI累计上涨2.3%,上半年GDP增长7.4%,M2增速高于二者之和约3.8个百分点。”盛松成分析说。  货币供应量为何下降?盛松成分析其原因为:  ——新增贷款减少,派生存款相应较少。  ——同业业务监管加强,同业业务派生货币的功能减弱。5月中旬,央行[微博]等五部门加强了同业业务监管,金融机构同业资金运用和来源均呈下降趋势,同业资金运用下降更快,导致同业业务派生货币的功能减弱。  ——财政存款增加较多,间接导致货币供应减少。7月份新增财政存款6804亿元,较上月多9835亿元,相应减少居民和企业存款,从而导致M2减少。  ——外汇占款对M2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下降。3月份汇改以后,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外汇占款自5月份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由此导致外部流入资金对M2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下降。  市场利率:与以往新股集中发行期间相比,波动幅度较低  7月份,银行间市场拆借和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均为3.41%,虽比上月高约0.5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低约0.2个百分点。  近期新股发行重启,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将导致市场流动性需求有所增加,往往会带动货币市场利率上升。而7月份,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与以往新股集中发行期间相比,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处于合理区间,波动幅度也明显较低。  “7月中下旬共有近10只新股集中申购,货币市场7天以上资金需求增加,与企业集中缴税等因素叠加,导致货币市场加权平均利率有所上行。”这位负责人指出,“中央银行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在通过公开市场到期增加流动性供给的同时,适时调减了正回购操作力度,并先后开展了两期共1000亿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有效应对多种因素引起的短期流动性波动。”
央行信贷数据货币政策
相关专题2014年7月经济数据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统计局:8月制造业PMI指数51.1% 为年内次高
日09:00国家统计局网站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2014年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1.1%,为年内次高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2014年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后出现回调,但仍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表明我国制造业总体上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9%,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上,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是制造业继续保持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中型企业PMI为49.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高于临界点后,本月降至临界点以下;小型企业PMI为49.1%,比上月下降1.0个百分点,又重回收缩区间。  2014年8月,分类指数2升10降。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上。  生产指数为53.2%,虽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均值0.2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  新订单指数为52.5%,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今年均值0.7个百分点,处于临界点上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0%,位于临界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8.2%,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6%,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0%,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  采购量指数为51.9%,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9.3%,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落至临界点以下。  进口指数为48.5%,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该指数自2013年12月以来一直位于临界点以下。  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1%,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在临界点下方回升。  在手订单指数为45.9%,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下。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9%,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回升。  中国制造业PMI分类指数(经季节调整)单位:%
供应商配送时间
2013年10月
2013年11月
2013年12月
50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2.调查范围  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自2013年1月起,调查样本从原来的820家扩充到3000家。  3.调查方法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调查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具体组织实施,利用国家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4.计算方法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涉及生产量、新订单、出口订货、现有订货、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12个问题。对每个问题分别计算扩散指数,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PMI综合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5.季节调整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PMI综合指数和各分类指数均为经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制造业PMI年内次高
相关专题2014年8月经济数据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国务院:严控贷款资金流向 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日15:36证券时报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证券时报网()09月14日讯  14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其中,意见提到要确保贷款资金直接流向实体经济。  意见表示,缩短企业融资链条。督促商业银行加强贷款管理,严密监测贷款资金流向,防止贷款被违规挪用,确保贷款资金直接流向实体经济。按照国务院部署,加强对影子银行、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方面的管理,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各类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或运用原则上应当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切实整治层层加价行为,减少监管套利,引导相关业务健康发展。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国务院信贷资金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袁纯清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日17:37中国经济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日讯 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王儒林同志任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不再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图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袁纯清。(图片来源:资料图)  袁纯清简历  袁纯清,男,汉族,1952年3月生,湖南省汉寿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10月参加工作。  参加工作后在湖南省汉寿县公安局、常德地区公安局工作;1977年2月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律专业学习,担任校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历任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干事、副处长,学联办公室主任;1985年5月任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1987年3月任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 (期间: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政治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1992年12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期间: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在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2月兼任共青团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1997年9月任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兼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党委书记(期间:1999年4月至2001年5月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专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3月任陕西省委副书记;2004年1月任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同年2月兼任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6年6月任陕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07年2月任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2010年5月任山西省委书记,同年7月兼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日,在中共山西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十五届中央纪委委员,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六大、十七大代表,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袁纯清山西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央行周二实施180亿元正回购 中标利率3.70%
日11:19中国新闻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图表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中新网9月2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微博]网站消息,人民银行[微博]于本周二(9月2日)以利率招标方式规模为18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此次正回购中标利率3.70%,期限14天。(中新网金融频道)
央行正回购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上海自贸区14项监管创新下月起全国推广
日18:34新华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海关本月起逐步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监管创新  新华网北京8月14日电(记者王希、孙洪磊)海关总署14日发布消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将从8月18日起在长江经济带的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复制推广,之后陆续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全国海关范围内复制推广。  据了解,经海关总署授权,今年上半年上海海关对外发布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集中汇总纳税”、“保税展示交易”、“先入区后报关”等14项监管创新制度,近期又出台了5项新的企业管理方面创新制度,形成了“简政集约、通关便利、安全高效”的制度创新经验,并初步释放改革红利。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海关新注册企业同比大幅增长10.1倍,企业物流成本降低了10%,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9%,并且催生了一批新型贸易业态。  按照海关总署部署,9月3日起上述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将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9月18日起,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外的地区复制推广。  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表示,制度创新和复制推广是一篇文章的上下篇,二者缺一不可,要像推进制度创新一样推进复制推广工作,让苗圃变森林。他强调,复制推广并不是简单地模仿照搬,一定要结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制度的适用性,有条件、按需求复制推广。
海关总署监管创新全国推广
相关专题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指导意见明年出台
日12:57中国证券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雪青)国资委[微博]改革局处长郭子丽今日在2014中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高峰论坛上表示,国资委[微博]正会同证监会[微博]、财政部制定推进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指导意见,预计明年出台。持股方式可以员工直接持股也可以通过平台公司等方式;股权来源是增资扩股而非存量股转让;实施要以试点先行的原则,防止一哄而上。
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cn/china/hgjj/.shtml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长12.6% 企业成本和资金压力加大
日03:2121世纪经济报道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特约记者 张梦洁 北京报道  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而微观市场主体企业的生存环境依旧严峻。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企业成本和资金压力仍未得到缓解。  “在市场、成本、资金等多重压力下,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较为困难,中小微企业更为突出。”《报告》如是分析。  欠款增幅高于营收  就成本而言,虽然6月单月数据显示,企业成本同比小幅下降了0.41元,但从整个上半年来看,企业成本上升的趋势并未减缓。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平均成本支出比2011年同期高1.2元左右,比去年同期高0.4元左右。  其中,企业的财务成本增加明显。“一些地方和企业对金融系统惜贷、压贷和抽贷的情况反映强烈,企业的财务成本显著上升。”《报告》反映。  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6.5%,大幅提高13.9个百分点;其中利息支出增长11.2%,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  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企业利润,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此前在解读上半年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时,重点强调了欠款增多和存货增加这两大制约因素。  “地方和企业普遍反映,应收账款增加对生产经营造成的压力甚至比融资难、融资贵更大。”《报告》提及。  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范为亦有同感,“应收账款增多的现象,我们在调研企业中经常遇到,趋势还在继续并未消减,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他说。  事实上,应收账款增多的趋势,在两年前就已出现,且一直在延续。  《报告》反映,从2012年初开始,应收账款资金占用增加,拖欠问题加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末应收账款增幅持续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到今年6月末,应收账款达到10万亿元,同比增加1.1万亿元,增幅达12.7%,高出上半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4.1个百分点。  而在应收账款高企的同时,企业产成品库存也在上升。上半年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12.6%,较去年同期上升5.4个百分点,高出上半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4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产能,包括生产量还在继续增长,甚至在某些领域某些产品的增速大于需求增速,这会加大库存压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就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强调,“今后一段时间这些行业领域调整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为企业减负瘦身  日前,全国减轻企业负担举报电话和邮箱对社会公布,接受企业关于各类侵权、加重负担的问题的举报。据了解,其由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立。  “企业反映参加的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商会等社团组织数量普遍有10-20家,有的甚至多达40-50家,每年每家会费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企业苦不堪言。”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巡视员景晓波在7月29日中国政府网的访谈中曾说。  近几年,工业企业成本攀升和资金周转压力一直存在,并进一步循环到投资领域。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4.8%,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此外,民间投资增速回落幅度高于整体投资,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也在高位回落。  “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一方面由于高耗能行业投资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由于当前民间投资意愿减弱、市场准入放开不够、融资难融资贵、投资审批效率不高以及土地制约等突出问题导致的。”《报告》中解释。  为此,针对企业负担沉重的现状,仅近两个月,国务院就曾陆续召开会议或出台相关文件。  6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建立和实施涉企收费目录的清单制度。  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十条举措,借以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8月24日,国务院再一次发文——《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央行[微博]、银监会、证监会[微博]、工信部等多部门协作配合,着力为企业“输氧供血”。  在企业经营吃紧的大背景下,相较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更为突出。上半年,中小微企业财务费用增长17.5%,目前不少地方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一般上浮30%以上。  景晓波表示,接下来,对违规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审批前置经营服务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对其他违规收费行为,如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或是以各种方式强制企业赞助捐赠、订购报刊、参加培训、加入社团、指定服务,或是利用行政资源强制收取中介服务费等,责令限期改正;按照相关法律及规定严肃处理,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法律责任。
企业库存投资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cn/china/hgjj/.shtml专家分析GDP增速下滑原因:政府几轮刺激所致
日05:57南方都市报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中国经济转型综合征  张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开放宏观经济学,近年来主要关注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储备管理以及全球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  先简单回顾一下金融危机之前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这要回到最基本的增长理论框架。其实经济增长理论在最初的设计上是非常简单和直观的,经济增长过程取决于三个东西,第一就是要素禀赋的增加,这些要素主要是包括土地、劳动、资本。第二是给定这些要素禀赋,有多少要素可以参加到生产活动中,就是要素参与率。再进一步,给定的要素禀赋和要素参与率,这些要素的生产率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需特别关注的是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发动机在哪儿。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国企改革,到二十一世纪的WTO[微博]开放,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以美国为代表的需求持续扩张。这三个因素放到一块,对中国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推动。国企改革的好处其实是一个市场化机制的建设,效率更高的民营企业发挥了更大作用,生产率在提高。WTO节省了对外贸易的成本,中国面临更大的市场,在出口过程中企业规模在增长,生产效益在提高。制造业部门的快速增长,房地产,政府投资,很多服务业也跟着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土地价格上升,农民工的收入也跟着增长。这是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型。  GDP增速下滑的原因分析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宏观经济很多指标都是趋势性的转折。GDP的增速,危机之前是一路上去,年之后,增长率持续下降。支出上看,净出口占比下降,资本形成占比再上新台阶,也就是平常大家所说的投资过多、消费不足。从生产上来看,工业部门的占比在下降,服务业部门的占比提高。现在讨论比较多的还有债务问题,中国债务和GDP的比率在危机之后快速上升,2001年到2007年中国各部门的债务,包括政府、居民、企业,所有加在一块占GDP的比率,是从162%上升到172%,累计增幅为6.2%。但是从2007年到2012年该比值从172%上升到215%,累计增幅为25%。同时,还可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经济刺激政策频繁,以前总是觉得经济太热,但是从2008年之后,上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已经有三次了,不刺激经济就往下沉,需要不断刺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些变化?为什么GDP增速会下降?2001年到2007年之间平均增速是10.8%,2008年到2012年是9.0%,GDP平均增速下降1.81%。光进出口增速对GDP的拉动,它的贡献就下降了1.74个点,这一项就占到90%。猛一看好像是出口的问题,是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下降的问题,其实不是。  2008年之后,出口增速平均下降14.3%,而进口增速下降9.6%,答案很明显,进出口增速下降最主要是因为出口下降太快,远远大于进口增速的下降。为什么出口会下降?出口增速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只有不到一半是来自于外需下降,有超过一半是因为市场份额增速下降造成的。通过分解可知,中国出口增速下降当然跟金融危机有关系,外汇收入下降,进口也少了,但是这只占4.6%,而市场份额的增速下降更为主要,这个判断意味着即便没有金融危机,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增速同样要下降,中国经济也会持续大幅度的滑坡。  市场份额增速下降又是为什么?有两个因素最重要。第一,WTO很重要。WTO的主要作用降低了贸易成本,而贸易成本降低之后确确实实增加了中国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但加入WTO的红利是在慢慢下降的,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除了这两个因素之外还有别的,包括汇率,但汇率对出口市场的影响总体来说不大。过去七八年,劳动力工资,特别是制造业里的农民工工资,平均名义工资增长速度是10%-15%,累计几年下来工资是翻倍了。从2005年汇改到今天,人民币大概也就是升值30%,两者不是一个量级的,不是说汇率不重要,而是相对于劳动力成本变化幅度来说,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  中国劳动力成本为什么提高那么快呢?可从供需两个方面分析。企业为什么会增加雇佣工人,是因为企业可以赚钱。制造业的生产率在经历了国企改革,经历了制度性变革,特别是民营企业加入之后,生产率有很大提高,这意味着利润的增加以及对工人需求的提高。这个过程中,工人工资自然会提高,而且会带动全社会的工资增长。从供给来说,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有很大变化,因为有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工作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之前都是在上升,但是2010年之后开始下降,而且是一个趋势性的下降。2013年总的工作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也就是劳动力的供给是在恶化。这两个力量在一块同时发生,使得工人工资上涨。  伴随经济增速的下滑,中央政府搞了几轮刺激,刺激政策抬高投资和年增速,但是随着刺激政策退出,投资减速拖累了以后的增速。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有几个原因。从趋势性上看,是WTO红利和人口红利下降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所致。从周期性上看,是金融危机导致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从政策性上看,是政府的几轮刺激所致。  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困扰  我们还是要回到基本的经济增长理论,从要素生产率上看。大家知道,收入增长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律。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1973年发表了享誉世界的著作《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书中指出美国社会将经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发展阶段。丹尼尔。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的典型特征是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换,还伴随着职业结构分布、统治力量、社会决策机制等一系列的转换。也就是说,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社会都面临着工业部门增加值在GDP中占比趋稳或下降、服务业部门增加值在GDP中占比上升的经济转型阶段。  上世纪70年代,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开始进入工业社会,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开始趋势性下降。中国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PPP计算的人均GDP国际元)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开始趋势性下降;韩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停止了上升趋势,此后这一占比保持稳定。  我们再看中国内地,如果人均GDP按照PPP计算,国际元时发生转型,这个标准来看应该是2005年到2006年期间发生转型,但是中国内地实际发生是2008年以后。2008年之后,中国制造业包括工业在GDP中的占比下降,制造业增长速度放慢,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开始上升,这是趋势性的变化。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  从需求方看,随着中国民众收入的增加,对工业品需求下降,对服务业、高附加值工业品、民生基础设施需求提高。民众需要更好的环境、空气、更好的小区、更好的医疗服务等等。但供给为何一直没跟上呢?  第一个原因是对服务业的过度管制,这不需要我多说,在教育、医疗、环境、卫生等各个方面,到目前为止还有比较普遍的管制。管制,所谓的“市场准入”不仅减少了供给数量,关键的问题是影响公平竞争,民企与国企不平等。还有一点大家要注意,服务业管制不光是遏制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给本来已经受到打击的制造业部门雪上加霜,它遏制了制造业部门的发展。典型的例子比如说物流或者电力供应等服务业,如果它不是竞争的局面,价格很高,自然就会传递到制造业的成本。  第二个原因是公共服务供给没能跟上。这主要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激励机制扭曲。就目前来看,政府最主要还是看重GDP、税收和升迁,很多官员的福利也是在这些项目上,所以他们会比较在意这些东西。公共服务对很多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负担,花钱的事,也带不来什么收益,所以提供的意愿并不强。但是这又是它的职责,在履行职责方面又没有非常强有力的外部监督。这是激励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二是信息扭曲。即使政府有意愿改善公共服务,所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基于何种信息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服务。公共服务源自本地居民复杂多样的需求,具有很强的本地化、非标准化特征,需因地制宜提供。只有广泛、充分接收基层民众信息,并经专家科学论证,才具备改善公共服务的信息基础。但在现实决策中,没有机制确保公共服务决策的信息基础,基层群众的需求信息难以充分、有效地传递到政府。  激励机制扭曲和信息扭曲,根源上都来自于公共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处于严重的不平等位置。供给方可以置需求方利益不顾,需求方对供给方缺少有效监督和强制执行力量。  第三个原因是金融体系不匹配。为什么服务业难发展,除了政府的管制、公共服务跟不上,还跟金融体系有很大关系。不管做什么、发展什么,总是需要投资的。中国金融体系的特征,其设计本身就是服务于工业部门的金融体系,特别是出口。以几大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大的骨架是如此,这个骨架对于支持工业出口部门和制造业,生来就有很多抵押品,有土地、厂房、出口订单。但是到了服务业,服务业很多都是小微企业,而且是人力资本密集型,没有什么硬的东西拿给你抵押,且往往投资的失败率很高。这些特征就需要比较复杂的金融服务体系,光靠原来银行这样的金融体系不行了。危机之后这么多年金融体系确实有变化,但是距离实际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  摆脱刺激政策的恶性循环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政府为什么要搞经济刺激政策了。原因就是经济增长带来需求结构变化,第一回合结束,中国步入了后工业时代,但是供给方未能及时跟上。供求不匹配凸显,经济增长动力减弱。而政府不满足于经济下滑,于是第二回合开始,刺激政策出台。刺激政策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高端基础设施,增加了对钢铁、水泥等工业品需求。基础设施数量增加,边际收益递减,工业品部门减速,也加剧了相关基础设施收益递减。  随着刺激政策的推出,相关的行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而能带来更好商业回报,或“外溢效应”的中低端基础设施,比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老旧基础设施维护和改造、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改造、街道收费停车场等鲜有人问津。同时刺激政策加上高债务杠杆率行业特征再加上预算软约束,导致这类政府投资的资金需求高,对其他部门带来挤出效应,突出表现是融资难、融资贵。而另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刺激政策后,整体投资效率急剧下滑。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不当的刺激政策———偏离经济结构转型所要求的调整方向,延迟了资源从产能过剩的传统工业企业向需求旺盛部门的转移,带来了传统工业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债务负担的快速上升,增长动力进一步恶化。  要摆脱这种恶性循环,需在理念上更新和调整。发展理念层面上,“发展是硬道理”、“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战略”等一系列关联的认知理念能够凝聚的共识下降。“民权”、“民生”、“社会公正”、“和谐社会”、“包容性发展”等理念理应得到更多认同和支持。与上面那些理念相比,这些理念更强调处理好个人与政府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迎接后工业社会的理念基础。政府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和保护,是改善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更多尊重和谅解,是优良服务品质的基础。  而在具体的政策层面上,首先要放松一般服务业管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是进行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城市服务业发展的成本,发挥城市的集聚优势。三是中央与地方的合理分权。四是赋予公众对公共服务的外部监督和强制力。五是减少刺激政策措施,重视本地化、非标准化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合理分配地方公众代表和相关专家对地方基础设施的决策权力。六是在有效控制微观主体预算软约束前提下,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理顺基础设施融资机制。(南都评论记者陈建利整理)
中国经济转型GDP增速下滑刺激政策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央行: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短期数据不宜夸大
日04:10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7月金融数据受基数效应等因素影响回落,央行表示  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读数·发现经济运行的轨迹)  本报记者 欧阳洁  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公布7月份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2个和1.0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52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  “7月份金融数据的回落,与基数效应、6月份‘冲高’较多以及数据本身的季节性波动等有关,总体看,当前金融运行基本平稳,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保持在合理、适度范围内,是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银行[微博]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说。  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6月“冲高”较多,7月显著回落  先看社会融资规模。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从结构来看,主要是人民币贷款和表外融资少增较多所致。当月这二者合计增加753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53万亿元和7545亿元。  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和环比都出现少增。6月份,新增贷款一度大幅冲高至1.08万亿元,及至7月份新增贷款大幅回落,仅为3852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增6941亿元和3145亿元。  如何看待这种波动?“观察金融运行仍应更多关注主要金融指标的整体趋势性变化,而不宜拘泥于单个月份的短期数据波动。”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盛松成分析说,2002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表明,大多数年份的7月份均为小月,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新增额通常呈环比明显下降态势。其中,2009年至2013年五年,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新增额比6月份平均分别回落6300亿元和3800多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双双回落的主要原因是:  ——6月份贷款增加较多,透支7月份贷款增长后劲。部分金融机构在6月份提前给一些项目储备发放贷款,导致7月份项目储备相对不足,而新项目审批尚未到位,影响了贷款增长。  ——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压力增大,信贷投放趋于谨慎。当前担保圈风险、区域金融风险暴露增多等问题仍较突出,特别是近期部分地区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出现双升势头,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压力明显增大,信贷投放趋于谨慎。此外,今年以来,部分金融机构加大了账面不良贷款处置核销力度,影响了本月贷款投放。  ——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以存定贷的考核机制制约了贷款发放。当月新增贷款规模主要依据新增存款规模确定,7月份存款季节性回落也就相对较多,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1.98万亿元,同比多减1.73万亿元,制约了贷款发放。  ——部分受宏观调控行业的贷款增长放缓。进入三季度后,金融机构加大了风险排查力度,对钢铁和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受宏观调控行业的贷款发放更为谨慎,这些项目对中长期信贷增长的带动效应弱化。7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新增3885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和上月减少497亿元和761亿元。  ——受监管部门加强表外业务管理等因素影响,表外融资明显减少。去年四季度以来,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加强和规范影子银行、同业业务管理的政策措施,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来看,进入8月上旬后,贷款基本上每天保持着300亿—500亿元的增量,预计未来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仍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这位负责人说。  货币供应量:短期波动不宜过于夸大  再看货币供应量。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2个和1.0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M2增速下降?“M2增速是一个时点数据,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其短期出现波动是正常的,这种短期波动不宜过于夸大。”盛松成指出。  “从当前M2增速看,尽管有所回落,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一是与今年以来M2的平均增长速度比,7月份当月M2增长13.5%,比1—6月份M2月平均增长速度约高出0.2个百分点,比年初预期调控目标高出0.5个百分点。二是与宏观经济指标基本是相适应的。M2增速与GDP和CPI增速之和的相互关系处于正常水平。从理论和经验上看,M2增速应略高于GDP与CPI增速之和,一般认为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较为适宜。1—7月,CPI累计上涨2.3%,上半年GDP增长7.4%,M2增速高于二者之和约3.8个百分点。”盛松成分析说。  货币供应量为何下降?盛松成分析其原因为:  ——新增贷款减少,派生存款相应较少。  ——同业业务监管加强,同业业务派生货币的功能减弱。5月中旬,央行[微博]等五部门加强了同业业务监管,金融机构同业资金运用和来源均呈下降趋势,同业资金运用下降更快,导致同业业务派生货币的功能减弱。  ——财政存款增加较多,间接导致货币供应减少。7月份新增财政存款6804亿元,较上月多9835亿元,相应减少居民和企业存款,从而导致M2减少。  ——外汇占款对M2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下降。3月份汇改以后,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外汇占款自5月份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由此导致外部流入资金对M2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下降。  市场利率:与以往新股集中发行期间相比,波动幅度较低  7月份,银行间市场拆借和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均为3.41%,虽比上月高约0.5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低约0.2个百分点。  近期新股发行重启,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将导致市场流动性需求有所增加,往往会带动货币市场利率上升。而7月份,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与以往新股集中发行期间相比,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处于合理区间,波动幅度也明显较低。  “7月中下旬共有近10只新股集中申购,货币市场7天以上资金需求增加,与企业集中缴税等因素叠加,导致货币市场加权平均利率有所上行。”这位负责人指出,“中央银行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在通过公开市场到期增加流动性供给的同时,适时调减了正回购操作力度,并先后开展了两期共1000亿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有效应对多种因素引起的短期流动性波动。”
央行信贷数据货币政策
相关专题2014年7月经济数据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包邮物品退货买家是不用负担卖家发货的运费的 不过如果是由于买家自身原因造成的物品无法送到或者是拒收则另当别论 买家拍的时候你有没有和买家核实过这个物流是否能到他的地址呢?买家拍的时候你是否告知需要他自己去提货并且会有提货费用?
有个人叫泽东,毛发特别长,每个月都得减头发。。。。
淘宝客服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付通定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