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大排名一定要上满四年吗?

侦查员潜伏进去发现惊人一幕:全是吸管,K粉。
井底有一名3岁男孩死亡,双手双脚还都被铁丝捆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厦一站,美国!》留美学生寻访之旅正式启程
  11人团队带着家长、学生的期待,踏上12所高校的深度之旅
  南加大:印象当中的不安全与现实秩序中的忙碌体验
  早晨07:30,车驶入南加大6号门,校园里早已呈现了一派忙碌的景象。踩滑板手持咖啡的学生,倒车进学生中心送货的美国大叔,还有和我们一样即将开始工作或者学习的各色人群,他们并不围聚在一块,而是用他们各自的方式在这个南加州高等学府里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透过媒体报道,我们诚惶诚恐地来到这里,以为犯罪高发的地区会给我们带来不安,但事实上走近拍摄地TCC中心,你原先以为的不安其实是在一种无序社会中发生的,而这个有着浓郁氛围的校园里,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这个有秩序的校园再寻常不过的Final前的喧哗,三五学生聚在TCC门口,要么排队买早餐,要么啃书,要么讨论着些什么。没有不安,没有杀戮,人们早已不再触及这些敏感的话题。
  【01】追求大爱理想与一起吃苦的幸福的厦大女孩――戴瑞洵
  在美时间:1年
  标准化成绩:托福103、GRE320
  就读学校及专业:厦门大学2015届公共管理专业本科、南加大MPA(全美TOP4)
  相比刚刚起步的国内公共事务管理领域,排名全美第4的南加大该专业的学习显然让到美国才一年多的瑞洵对于未来的申博之路自信了许多。作为MPA,她感受到了美国人大多凭借着Passion和Love在NGO做事,或提供医疗服务,或帮助社区人员,或支援贫困地区,这让她产生了一种大爱情结,像极了Michael Jackson的一句歌词,heal the world, make ita better place, for you and for me and the entire human race。它提供的不是可以换取学分的志愿服务经历也不是用来炫耀当作谈资的所谓公益,而是一种真正赋予不同社会阶层权利、把爱转递给他们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让她更加坚定地留在这里继续研究与公共事务相关的内容。教授曾说,在美国,所谓知识、真理以及权威,都可以辩驳的。在这样一种学术氛围下进行与公共事务相关的研究自然会多一份笃定,而她还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填充国内公共事务领域的空白。
  和很多留学生不一样的是,为了和男朋友能在同一个城市求学,她们双双放弃了自己的DREAM OFFER,而来到了两所距离仅30分钟车程的学校,异地四年的他们靠着这样的默契对于在美生活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和最好的准备,坏的打算在于再怎么争吵再怎么不和也总比在国内的四年异地强,好的准备却是在说一起在异国他乡吃苦哪怕再困难也都是幸福。少了许多风花雪月的空洞感,多了很多柴米油盐的实在,伴侣在这一刻给予的是一种稳稳的幸福,它也许是你在出国留学、追求进步、给予大爱时偶尔孤独时的慰藉。
  【02】志高行远也不忘脚踏实地的厦大神经学女博士――田琛
  在美时间:1年
  标准化成绩:托福107,GRE319
  就读学校及专业:厦门大学2014届生物学本科、南加大神经学博士
  你知道人死了之后灵魂去哪儿了吗?你知道为什么你拍的照片永远不及你肉眼看到的美吗?这是田琛提出来的两个问题,高中开始她就特别渴望探究这些问题的真相,尽管年岁渐增让她深知,很多事情都没有绝对的答案,但这种提问式的自我思考却让在国内一直“被边缘化”的她到了美国开始接触教授后,得到了激赏,而这也刺激了一直对神经学感兴趣的她开始了学术之路。
  一个人如何生活,如何娱乐,如何审美,如何饲养心灵,如何看待世界,决定了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田琛并不把直博的经历归结为学霸之由,甚至她认为自己书读得不够,导致在其他同学和教授拍案吵得脸红耳赤时她感受到了一种内在的局促感,但此时的她并不急于去做什么,而是思考别人为什么这么做,或者说这么做背后的动机和逻辑是什么。国内以短期考试一刀切的看人方式与国外教授实时反馈、频繁评价、看中平时表现的评定体系,给她带来冲突的同时也逼迫着她思考,思考在自己走得比较急的时候,如何去平衡神经学在实际与兴趣层面的利弊,事实上她非常知道自己想要的绝不是满足好奇的研究,也不是脑洞大开后的豁然,而是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让她朝自己想成为的人不断努力。
  开高速习惯80-90Mile的她,可以和好友驱车爬山只为放松,可以在实验室一周工作50-60小时,可以为了一家好吃的川菜不远百里,她和我们想象中的很多女博士两耳不闻窗外事不一样,酒窝常在嘴角、给大家买面包、酸奶、执意要开车把我们送回、带我们去天文台的她显然找到了与世界相处的方式,而这一种看待世界既可带有幻想又能埋头实验的态度,让我们自动掌握了与女博士相处的最佳模式。
  扫码下载留留学APP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1047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热门排序 |
你好,我是USC本科Interactive Media and Games项目的大三学生。我之前在USC学习Urban Design,后来转入电影学院学习游戏设计。&br&&br&对于GPA和标准化考试我不在过多赘述,这些不达标是贵不了门槛的。然而,对于艺术院校,虽然成绩要求不低,但是这不是申请过程中的重头戏码。&br&&br&第二,USC有两个游戏项目,除上述电影学院的互动媒体艺术专业外,还有隶属Viterbi工程学院的CS games专业,两个专业的区别在于技术与艺术的区分,前者属影视艺术,强调故事,进了电影学院就知道,南加大电影学院的王道就在于storytelling,这是不论任何电影学院专业都必须深刻理解与掌握的技能。后者强调技术,CS Games专业比普通CS专业的技能性要求更强。我的写码能力是在捉急,就不多说这个了。。。。&br&&br&然而,USC Games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两个专业无时无刻的合作,在自己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上,所有角色都参与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师发愁了找靠谱的码农,码农没灵感了还可以找动画专业的大神做美术。游戏本身就是团队艺术,在这也是南加大独一无二的优势。&br&&br&好了说回申请,我在此就主要说说电影学院 IMGD这个项目吧。之前强调过成绩的重要性,成绩说完了,最关键的戏码就在于作品集。在申请admissioner的那些老油条眼里,他们名义上说作品做什么都行,然而一切都没有做一款完完整整的游戏来的有说服力。注意,USC的游戏注重三点:故事,情感体验,和立意想法。详细说,故事就是把游戏作为影视媒体交代情节。情感体验在于游戏的环境,角色的带入感两点。我们术语叫做它PEG:player experience goal,简单来讲,就是你的游戏想给玩家什么样的感觉,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我建议你构思作品之前先把这个体验目的想清楚,以几个关键词简单概括,让你想营造的情感体验强烈,简洁,不拖沓,又有感染力。这需要很强的ideation, 多花时间在这上面,再去引导你自己剧情的思路。立意想法是你游戏里最可以传达信息的东西,记住,这个游戏要代表你自己,为你自己发言。不同与以往的娱乐型游戏,申请作品强调在作品中凸显你自己的identity,最后结合你的申请文章,会让你的申请独一无二又有深度。&br&&br&加油
你好,我是USC本科Interactive Media and Games项目的大三学生。我之前在USC学习Urban Design,后来转入电影学院学习游戏设计。对于GPA和标准化考试我不在过多赘述,这些不达标是贵不了门槛的。然而,对于艺术院校,虽然成绩要求不低,但是这不是申请过程中…
1. 可以。从现在开始参加各种Game Jam活动,比如说GGJ,Ludum Dare等,上海本地也有,6月24号有一个indieace game jam。等你毕业的时候,至少可以做出十个project,选五个最好的放作品集里。&br&&br&2. 你本专业课程一定要学好,有编程知识和经验对游戏开发非常有帮助。对于和游戏开发相关的课程尽可能拿高分,其他的拿个中等分数就够了。关于GPA的问题,如果你考虑毕业后工作几年再去的话并不是那么重要,有行业相关经验和强大的作品集才是关键。&br&&br&3. 美国包括全世界范围内不止一个USC,我最近把所有美国top 10和英国top 5开游戏方面硕士课程的学校都撸了一遍,每个学校都各有侧重,你最好考虑清楚USC是不是真的适合你,多考虑了解一下其它学校。毕竟USC硕士要读三年,一年全部费用四十多万人民币。具体哪些学校你自己去搜一下princeton review。&br&&br&4. 毕竟是要花几十上百万的事情,你自己考虑清楚哪个更适合你。定下来了目标就马上去做,执行力很重要。碰到别人泼冷水,无视就好。
1. 可以。从现在开始参加各种Game Jam活动,比如说GGJ,Ludum Dare等,上海本地也有,6月24号有一个indieace game jam。等你毕业的时候,至少可以做出十个project,选五个最好的放作品集里。2. 你本专业课程一定要学好,有编程知识和经验对游戏开发非常有帮…
目前USC ee Master在读。&br&&br&USC master游戏设计有两个不同的学位专业,CS GAME和M.F.A. in Interactive Media&br&前者是维特比工学院开设的,后者是电影学院开设的。根据我个人的了解,进CS GAME的难度是远低于电影学院的互动艺术专业的。具体两个方向不同的区别你通过名字也大概能略知一二。&br&这是链接:&a href=&///?target=http%3A//games.usc.edu/main/degree-program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egree Programs&i class=&icon-external&&&/i&&/a&,具体上什么方向你自己看。&br&&br&题主本科学cs的,申请cs game的master难度应该是更简单,我就假装你要申请cs game。&br&&br&当然,如果你略微对申请美国学校有了解,就知道其实USC是申请的著名超级水校,具体水在哪个方面呢?&br&&br&1,不论你是一本二本三本,高gpa高t高gre,家里中等收入群体,能负担一年30到35w rmb的学费和生活费(两年就是60到70w),申请到usc基本上说8到9成的可能性的。具体的话gpa最低3.5,toelf 最低90(雅思应该是7吧?没考过不了解),gre的话不好说,有310多进也有310多被拒的(我觉得考到320就不用太过于纠结gre分数低了)。也就是说你只要3高&br&&br&2,不论你是一本二本三本(专科的同学我还没见到过),家里有钱有钱有钱(重要的事情说3遍),能接受两年接近或者超过100w甚至更多的时候,usc有一个叫做pre master的项目,具体来说就是你不需要考gre,托福的话最低貌似是60(65?具体我不太清楚),gpa最低是3.0,那么去usc读一到两个学期的英语课,然后就可以转到正式的master了。&br&&br&当然,game这个行业嘛,不说回国的话,反正整个美国的就业环境来看,我是不太看好一个非美国籍的学生去读的。
目前USC ee Master在读。USC master游戏设计有两个不同的学位专业,CS GAME和M.F.A. in Interactive Media前者是维特比工学院开设的,后者是电影学院开设的。根据我个人的了解,进CS GAME的难度是远低于电影学院的互动艺术专业的。具体两个方向不同的区别你…
&p&之前申请的时候关注过这个游戏开发这个方向。USC的游戏开发硕士是游戏方向排名第一的,估计和USC强大的多媒体方向以及LA的大环境都有关系。刚刚帮题主看了一眼他的课程(&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ww.cs.usc.edu/academics/masters/msgames.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SC -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i class=&icon-external&&&/i&&/a&),感觉是个不错的program。两门计算机核心课,三门游戏开发方向核心课,一门其他方向的课如AI,还有就是大project。如果都能认真学估计也能有提高。不过嘛出国读个MS很多时候也就是个拿到公司面试机会的跳板,好找工作而已。但是目测USC的学费和LA的生活费都不便宜。&/p&&br&&p&如果题主在关注游戏开发的硕士,再推荐一个也比较有名的&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ww.etc.cmu.edu/&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MU的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Center&i class=&icon-external&&&/i&&/a&。之前来我本科做过宣讲所以之后一直比较关注他,也拿到了录取。虽然我最后没去,但是还是了解一点的。这个program比较特殊在于它的课程基本上全是做项目写游戏。学生本身就有一半技术背景一半美术背景,天天上课就是分成小组,没日没夜的写游戏。听读过的同学说还是相当累的。技术上提高的多少取决于你自己付出努力的大小了。但是好处是这个program和美国许多industry的游戏公司合作很紧密(他们在在硅谷的EA直接有个分校区),所以找工作什么问题也不大。再就是,CMU的牌子也在那。但是坑爹的CMU学费也特别贵。。&/p&&br&&p&最后想说的是,其实不太建议申请这游戏开发这一偏门的master。有些的program课程(例如上面说的ETC)比较太不计算机科学了。USC那个单看课程还好,但感觉不论program质量本身如何,game dev不会让你找工作更容易。虽然游戏市场很大,但是这个方向对fresh graduate不太友好,一般都比较喜欢招有经验的。而且待遇上不如google,fb等。。所以慎重。。&/p&
之前申请的时候关注过这个游戏开发这个方向。USC的游戏开发硕士是游戏方向排名第一的,估计和USC强大的多媒体方向以及LA的大环境都有关系。刚刚帮题主看了一眼他的课程(),感觉是个不错的program。两门计算机核心课…
我就说一个游戏专业人的例子你就懂了。认识一个朋友的朋友拒了哥大来USC读game。本科已经是大牛了,主做3D游戏引擎。但是就如楼上说的Game这个领域对新人很不友好,所以这位大牛暑期也没在加州找到实习,最后回国去了腾讯实习,腾讯答应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年薪的return offer。&br&如果你不是对游戏专业有着执着的热爱,请慎重。毕竟general的计算机专业还是更好找工作。我身边有好几个人都从game 转成了CS general。&br&排除就业因素USC Game还是很强的。
我就说一个游戏专业人的例子你就懂了。认识一个朋友的朋友拒了哥大来USC读game。本科已经是大牛了,主做3D游戏引擎。但是就如楼上说的Game这个领域对新人很不友好,所以这位大牛暑期也没在加州找到实习,最后回国去了腾讯实习,腾讯答应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
最近刚刚拿到16 Fall Film Production MFA,没找中介,除了个人陈述找英语母语使用者修改外全部DIY。先分享一下申请过程,去读书之后再补充搬砖经历。&br&&br&我语言成绩和绩点都是一般水平,略过不表。&br&本科中文系,所以算是跨学科申请。大四哥大交换一年,个人陈述里有写,作品集全部来源于哥大交换期间所拍作业。&br&&br&申请过程中用到的攻略:&br&豆瓣NeoCon&br&&a href=&/?target=http%3A///doubanapp/dispatch%3Furi%3D/doulist/1789029/& class=&internal&&/doubanapp/dispatch?uri=/doulist/1789029/&/a&&br&虐老师这一系列有英语学习,托福雅思,PS写作等等,豆瓣留学第一男神。&br&&br&豆瓣潘萌SoPhia&br&&a href=&/?target=http%3A///doubanapp/dispatch%3Furi%3D/doulist/1999072/& class=&internal&&/doubanapp/dispatch?uri=/doulist/1999072/&/a&&br&她现在似乎不用豆瓣了,但是这个“美国学电影小实话”对于独自申请又没什么经验的新手也算是个101课程。从选校到入校实习都有涉及,个人认为PS写作的部分很值得学习。&br&&br&Film School Confidential&br&&a href=&/?target=http%3A///doubanapp/dispatch%3Furi%3D/book/2368858/& class=&internal&&/doubanapp/dispatch?uri=/book/2368858/&/a&&br&美国电影系选校这一本书就够了。可以查阅具体学校具体项目,课程设置,学制学费,每个学校项目的优缺点。写ps回答为什么要申请某学校某项目时参考一下,很有用,申请时翻过最多的一本书。&br&&br&申请第一步,官网看要求。&br&语言成绩一定要达标,分数不够申请材料有些校方是直接不看的。&br&电子申请表没什么好说的,填就对了。&br&建议申请开始前把Resume,Creative Portfolio List这种基础文件先做好,后期申请的时候再弄会有点烦人QAQ&br&&br&&br&个人陈述:看清楚官网的要求,官网问到的一定要写。要注意PS和SOP的区别,后者切忌长篇累牍地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或者热爱电影的心情,重点要放在学业规划,艺术风格,职业规划方面。(其实PS也不要因为热情而大篇幅地讲故事或者过多着笔于自己有多么热爱电影,PS一定要Personal,写出你的特点你的想法)文书最重要的一点是翔实,说自己的风格最好结合作品集实例来讲,就像写论文一样,所有的结论、总结,最好都有细节做支撑。&br&&br&推荐信:建议提前找老师准备三份推荐信。可以自己拟好大纲后发给老师修改,毕竟老师们还是比较忙的。我的推荐人第一位是本科专业课老师兼毕业论文导师,我的恩师,打个广告,姜飞老师。剩下两位是在哥大读书时拍片课的两位老师,虽然都不算业界大拿,但是他们了解我的风格,熟悉我的作品,我认为推荐信真诚和真实是最重要的,找名气大却跟自己没什么联系的教授写推荐信一是没什么说服力,二是写不详细。&br&&br&作品集就谈谈writing sample吧……短片什么的各人有各人的风格特点,实在没什么能说的。申导演编剧方向的建议一定要有至少一个作品是很具有自己特色的,能体现自己艺术审美的。&br&&br&关于writing sample:我有一位学长每当自己有灵感或者有想拍的主题时都会记下来,我就学来了这个习惯。&br&能在申请时灵感奔涌而出,连写10个故事不重样的,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录到喜欢的学校。&br&像我等凡人,申个5、6个学校,至少也要写5个不同的情节,这时候如果自己有存货,当然是再好不过的。&br&Writing Sample最重要的是故事结构和情节设置,我即便是写个5分钟的小短片,也喜欢把这个故事背后的背景世界架构严实。我的主人公在什么环境下成长,是什么性格,喜欢什么,当自己的脑子里有一个真实的人物和世界时,架在它上面的故事才逻辑顺畅,才更细致真实。&br&自己的故事写完后,可以和身边的朋友亲人(不懂电影结构和叙事手段的最好)多讲几遍,就跟白居易找老婆婆念诗一样,这样有助于理顺思路,故事逻辑细节都不混乱,而且往往多说两遍会有新的想法。&br&&br&寄材料小贴士:中国邮政EMS留学速递,便宜好使。&br&&br&然后就是面试啦。&br&USC的面试是1月底,29号的样子,没有提前预约直接打电话过来,请大家不要像我一样以为是诈骗电话拼命拒接(都怪搜叉号码通)。电话面试还是比较日常的:喜欢的电影、导演,其他艺术形式对自己电影审美的影响,够不够钱交学费,这些。(我只记得住这两个主要问题了,一大早起来突然接到电话真是一脸懵比.jpg)面试不用太紧张,大可日常一些跟老师聊聊天,我当时和面试老师互相寒暄了一下,他夸香港好地方,我夸LA天气好,然后因为都是PTA同好进而进行了“他超棒的”“对呀我也好爱他”的迷妹交流。(面试老师人真的好可爱,叮嘱了我好几次要记住他的名字,录取了的话入学找他玩,结果我这个脑袋啊面完就忘了他叫啥TwT)&br&&br&后面也没什么好交代的了,就是正常走程序吧。&br&因为Film Production这个方向的经验攻略太少了,所以写在这个回答下,希望对以后的申请小伙伴有所帮助:)&br&&br&最后感谢一下可能根本看不到这句话的虐老师和潘萌,以及蔡康永,多谢他们我才能够进入电影学院。(背叛了UCLA的我觉得自己仿佛一个抛弃了初恋情人还跟她的宿敌白富美跑了的渣男)
最近刚刚拿到16 Fall Film Production MFA,没找中介,除了个人陈述找英语母语使用者修改外全部DIY。先分享一下申请过程,去读书之后再补充搬砖经历。我语言成绩和绩点都是一般水平,略过不表。本科中文系,所以算是跨学科申请。大四哥大交换一年,个人陈述…
谢邀。我先占着座,这个题太大了,一点一点说吧。&br&&br&我会在知乎这个平台找机会向大家分享一些在南加大学习电影的经验和故事以及尽可能地回答一切我觉得有趣的与电影相关的问题,诸位如感兴趣的话不妨关注我,谢谢了。 &br&&br&先说一句,USC&b&没有导演系&/b&。电影学院的专业划分是film production,animation,interactive media,screen writing和critical study(好像今年又多设了一个专业我不太确定),分别对应的大概是电影制作,动画,游戏,剧本创作和电影分析。&br&&br&一二年的时候同时拿到Tisch School of Arts 和 USC School of Cinematic Arts下面简称SCA)电影制作的录取通知,当时铁了心要去Tisch的,思考了几天后,最终选择了去南加州。&br&&br&当时的思考相对比较肤浅幼稚,单纯觉得虽然自己多年中二,但是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低头。听闻说,Tisch偏重独立,艺术电影而USC更商业,自觉没有身家背景无法在Tisch毕业后解决温饱问题,于是,沉默而庄重的对NYU众多美女们挥挥手道了永别 再后来每年看到新生相册的时候都会后悔继而抱着室友哭……好像扯远了。。。&br&&br&当然了,在进学院之前,所有对电影学院的认知都是猜测与臆想,虽然这样粗暴的想象让我在开始的时候对SCA产生了一定的反感(主要是落差感),但是在两年的学习后,我真心为自己能成为SCA的一员而感到骄傲。&br&———————————————我叫分割线你来打我呀——————————————————&br&&br&首先说一下在SCA的&b&具体学习和生活&/b&。&br&在课改之前(现在经历了新的课改,可能新入校的同学会发现和我说的对不上),SCA在大二下学期之前是不会允许学生修正宗的电影制作课程的。当然,你可以选择修一些零散的课程,但是没有必要,因为在综合课程里都会覆盖到(之后会详细说明)。&br&&br&那么在刚开始的三个学期里,我们学什么?很简单,我们像其他学生一样学习USC的&b&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b&。在国外,基本上每一所综合大学都有GE,但是分类不同。USC的GE分为六大类,两门历史,两门科学,一门Arts and Letters(应该可以翻译成文学,因为基本上都是读书+书评的课),还有一门Social Issues(社会问题)。其中,Social Issues还会带上一门写作课(Writing 140),基本上是每个大学同学的噩梦。那么,为什么不让我们一开始就电影课和GE一块儿来呢?的确,SCA以前是这么做的,然后大家在修电影课的时候,GE基本上全部都冒红灯了。。。。所以足以看出SCA电影课的节奏的紧张和课业的繁重。&br&&br&简而言之,在南加大,一个电影学院的新生在大一做的事情和一个同龄学商的同学差不多。该写paper写paper,该考数学考数学。&br&&br&&b&补充:其实作为SCA的一员,享受的优惠还是很多的。比如各种电影都会在学校高大上的Norris Theater 进行提前放映,而且还允许带一个guest,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泡……啊不,学习的机会。另外,各种大牛的讲座,导演的见面会,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得到通知。当然我相信这样的机会,每个电影学院或多或少都会有,可是我们身处好莱坞脚下,资源上还是相对比较丰厚一些的。两年后,最常听到的话就是:“啥,斯皮尔伯格又来了?怎么老来啊。。。”&/b&&br&&br&那这是不是说明你在大二下学期之前对电影就一无所知?也不是。从你成为SCA的学子开始,就有很多ON(搬) SET(砖)的机会,这些机会大多来源于比你高几届的本科或者是研究生,他们的片场往往很缺GRIP和PA(搬砖和管饭)的。On Set次数多了,你就对片场很多东西都比较熟练,也不至于到了大二开始拍片的时候手忙脚乱。同时,这也给你建立起了一定的人脉基础,电影学院本身人就不多,指不定以后谁有了作为,如果你在片场的表现良好(甚至你曾经和他/她有过某种方式的正式合作),那么还有后续也说不定。&br&&br&所以,教授在开学初教导我们两句话:&br&&b&1. Make friends with Everyone. You might work for your peer some time in the future.&/b&&br&&b&2. One on set equals ten lessons. Move your ass.&/b&&br&&br&&br&大一一开始的生活是绝对新鲜刺激的。你从来也不会想过,在大家都想着法子出去玩儿的周末,你戴上Grip Gloves,别着晾衣架子在学生Set里东奔西窜的,逼格别提有多高了。趁着中午大家吃披萨的时候,拿出手机对着片场果断来一张自拍”瞧,我也开始做电影了!“你端详着SONY EX1(好吧我们学校给的器材实在是他大爷的很烂啊)或者F5,你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或者使用场记板,你听到一声声“Quiet On Set! Camera Rolling! Sound Speeding! Action!” 似乎觉得,自己曾经梦想的生活如今被握在手中了。&br&&br&这样靠肾上腺素支撑的日子维持不了多久,一个字儿就会慢慢跑上来,而只要它跑上来,它便会成为SCA接下来几年学习的主旋律,莺莺绕绕永远都脱不开身。&br&&br&&b&累。&/b&&br&&br&&br&&b&当你结束周五的作业想睡个懒觉却被通知第二天早上7:00准时到达片场,当你看见许多自己好朋友在朋友圈人人微博晒中国城韩国称日本城泰国城越南城的美食照,而自己在片场啃着冷的三明治和永远一个味儿的披萨(这还算好的,传说中的终极料理是饼干篮子,相比之下中国片场有的还愿意发个盒饭简直是梦寐以求的珍馐),当你得知周六有个party大家都可以去可是你第二天一定要早起今晚必须早睡,失落,是难免的。&/b&&br&&br&&br&当然,On Set都是自我选择,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去,可是你的担心,你的自尊,你的多虑又会让自己不甘落后,于是你又一次次选择更远的,更大的Set。&br&&br&大一的时候接了一个组,同样grip打杂。call time早上六点在Simi Valley的一块沙漠地里拍摄。开车一小时,所以要四点多起床。到达片场的时候,杂草上结的霜还没化开,脑子还有些迷糊,这时候嗓子里有些怪味儿胃也不舒服,车轮轧在上面声音特别恼人。作为Grip,要经常把东西搬上搬下,而拍摄地点有两个,一个在小山丘上,一个在下面,路上荆棘丛生。一天下来,手上平添了几道伤。开车回家的时候大概快六点,实在有点累,基本上开5分钟车就要打个激灵,好几次脑门砸到方向盘上才没睡着。&br&&br&然后一个转弯,那天运气好,高速上车不多,速度开得很快。我记得黄昏的阳光特别好看,车里放的歌也很应景&br&&br&All the leaves are brown&br&And the sky is grey&br&I've been for a walk&br&on a winter's day&br&&br&晚上约人去吃了碗拉面,好像也就没那么累了。&br&&br&其实累的不止是身体,在电影学院呆上一段时间,你便会发现,你的电影梦原来是这样,这样的远。&br&&br&于是,你开始&b&迷茫。&/b&&br&&br&&br&&b&你不知道原来行业里的潜规则比你想象的要复杂肮脏得多,你不知道原来作为一个”没有身份“的中国人,在好莱坞想留下是这么这么难,你不知道原来自己可以这样无力,你不知道原来之前所谓梦想现在看上去变得愚蠢可笑。&/b&&br&&br&&br&&b&你逃避,你犹豫,你质疑。&/b&&br&&br&&br&好像SCA早就看穿了这一点,于是在production core一开始,繁重的课业就压得你喘不过气儿来,这样,你也没有闲暇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凌乱的问题。&br&&br&下面介绍下SCA惨无人道的三大Core production class:294,(课改前是290)310,480.&br&个人只上过294,写学期上310,故对后两节课只能粗略回答。&br&&br&&b&1. 294&/b&&br&&br&一般大二下半学期开始,把production全部学生分为三大组(其实就是三个班),上三大类别:电视,电影,纪录片,由三个教授轮流强,啊不,教大家。&br&&br&每一个班上的类别都是错开的。&br&每一个大组里,三人组成一个小队(trio),每个人负责DIRECT一个类别,其余的人负责制片摄影,剪辑录音。&br&&br&以我为例,我上半年是DIRECT FILM,然后我帮电视做了摄影&制片,帮纪录片做了剪辑&录音。以此类推,其他人亦然。&br&&br&什么,你问怎么决定谁导什么?SCA这个系统非常的古老神秘,庞大复杂,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大清楚,如果你真的想让我说呢其实吧我还可以考虑一下但是真的很费功夫啊那个什么……&br&&br&好吧,抽签决定的。&br&&br&除294本课之外,还辅以295(Cinematic Labs)以增益。说白了294学的是导演,295学的是Producing,Cinematography,Editing,Sound。它们的特点是,每节课,都很长。。。。&br&&br&这样看上去是不是课也不算多啊?说实话,要上的课的确不多,可是,每一部片子,每一份作业的相关任务都能让人抓狂。例如制片,要搞定各种各样奇怪的表格(location Confirm,Insurance,Hazard Condition等等),而很多不懂的问题要去问学校的SPO(Student Production Office),它们九点开门,你如果是十点上课的话,不好意思,乖乖早点起床在门前守着吧。除此之外,还要校方来回交涉各种问题。。。。我在PRODUCE电视的时候,为了那要一个校外宿舍的location,足足在manager的办公室门口等了两个小时她才出来见我,当时差点炸了那栋楼。。。。&br&&br&有剪辑作业或者片子要剪辑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是呆在剪辑室寸步不离了。剪辑室在地下,所以早上看一眼太阳钻进去晚上出来时天已经黑不溜秋这种事儿太常见。&br&&br&&br&&br&&b&2. 310&/b&&br&310大概是SCA本科生四年中最重要的一节production课,它的准备周期从294时就开始了。可以简单地说,294就是给310拿来练手的。310的课程模板和294一样,不过在每一个Cinematic Lab里都会有更少深入的学习。和294最大的不同时,310的故事是自己想的,自己写的。这给学生保证了最大的自由度去拍摄一个&b&自己的作品。&/b&&br&&br&&br&当然了,自由都是相对的。相对294更自由,相对北电拍片就不自由。片子只能有五分钟,预算最高1000美金,其中纷繁复杂的规定不便多少,只提一句:我们每天拍摄多少素材都是有限定的。。。。。。。。。。。。。&br&&br&当然了,因为更正式,310比起294也会更忙碌。&br&学期结束时,学校会组织在校内的电影院里进行展映,到时候终于能见到自己的作品在电影院里放啦!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br&&br&&b&3. 480&/b&&br&&br&&br&因为480还离我比较遥远,我只做最简单的概述。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你打我啊&br&&br&480说白了就是更牛逼的一部短片——组更大,设备更好,钱更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拍的。&br&首先会在编剧系里选出十多部剧本,然后如果你要pitch导演你得先和编剧搞好关系,还得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制片,然后你们三个人去学院里pitch,就是说自己这个故事怎么怎么牛逼……经过筛选后应该会出4部(我真不记得是几部了),由相对应的导演组建自己的团队去完成。上480课的人,可以选择以下职位:导演,摄影,制片,美术,剪辑。这些任意的职位,都是可以在课上拿分的。&br&&br&如果你在480里当了导演,恭喜你,你肯定会
狗!话说已经不知道多少学长劝我不要去pitch导演了。。。。而其他职位,相对地,压力都会小一些。&br&&br&同样,在学期末,会有一个更加高大上的展映,应该是有走小红毯子的感觉吧,其实挺爽的。苦尽甘来嘛,都这样。&br&&br&&br&剩余的电影理论,剧本写作,基本表演的这些课程,我在此都不多做赘述。&br&顺带提一句,我自己本人选了一些戏剧学院的课,因为觉得电影学院的表演教学是一个弱项,结果真的发现非常 非常 非常有帮助。&br&&br&&br&&b&不过,这个蝉联全美第一电影学院的地方是不是肯定藏龙卧虎?&/b&&br&&b&答案是,龙有,虎有(比如我遇到过地心引力摄影的侄子,蜘蛛侠三部导演的儿子等等),不过鸡鸭鹅大傻X也是有的。他们,不一定比你更优秀。&/b&&br&&br&&br&因为本人亲身经历过几次,也听朋友断续提起过,具体内容关系到学院荣誉,不便多说。&br&说这段的原因更多是想告诉各位申请者,&b&请相信你自己。&/b&&br&&br&——————————————————猜猜我是啥————————————————————&br&&br&&br&&b&&u&申请经历:&br&&/u&&/b&&br&&br&在被我滔滔不绝的废话折磨以后,大家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一定又打起精神来了!在我拿到offer以后,找我最多的人就是问我这个。&br&&br&说实话,其实没有特殊的技巧。我简单地讲一下自己的故事,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启发作用。&br&&br&我从小是在温州瑞安念的小学和初中,后来转去了上海,在上海的初中里成绩一直不错,高中上的是复旦附中。到高中为止,一切都按照父母给我安排的路线。接下来,我应该顺利地考进复旦大学,顺利地读法律或者金融,当一个律师或者投资者又或者公务员,然后完满地过完一生。&br&&br&我到了高中开始偏科比较严重,重文轻理,后来因为班级里出国氛围浓,弄得自己也想出国。当时也不知道想去念什么,去什么学校,只是一心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想跳出原来的地方,想走一条自己的路,或者说,单纯地,不想走父母为我搭好的那一条。(复旦大学离复旦附中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吧。。。。)&br&&br&当时父母很反对,只是拗不过我,就答应了。然后就一心想让我去国外读金融或者国际法,继续我的人生路,走上巅峰赢娶白癜风,成为导演遭遇潜规则等等的。。。&br&&br&妈妈在十八岁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第一台单反相机,当时什么也不懂,就是简单地喜欢拍照,于是瞎拍了一些东西。后来因为巧合去了一趟三番,在斯坦福呆了一会儿,当时认识了一个教纪录片的教授,帮着做了一些事儿。那个时候,也只是简单地想着,要不,申请电影试试看吧。&br&&br&于是也就申了。本来以为不可能被录取的,但是后来在12年三月的时候接到了SCA的面试通知,面完试就大概有感觉,自己是被相中了。&br&&br&SCA和TISCH的录取通知书分别在第一天晚上和第二天凌晨发过来,我记得自己在地板上抱着通知书滚了好几圈。&br&&br&个人认为,&b&就本科来说&/b&,虽说招的是电影学院学生,SCA依然看的是一个学生的潜质,综合素质,这一点,和综合大学的录取标准区别不大。这也许也是为什么我一个对电影一窍不通的人会被录取的原因吧。当然了,在portfolio和分数之间,portfolio的比重肯定要更大一些。&br&&br&真正对电影的热爱,说实话,是来自于这两年在电影学院的学习和生活。慢慢地做进去了,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对电影之外事业的兴趣。&br&&br&所以说,如果你还不确定的话,就去尝试尝试吧,试试看,才知道自己的执念有多强。&br&&br&对了,关于申请步骤,分数要求,到底portfolio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我统一回复:&br&&b&请去官网……&/b&&br&&br&&br&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一位中国前辈在set上和我聊起来的时候顺口说的,我印象很深。&br&&b&她说:“咱们这些人,要不是秉着对电影疯狂的热爱,恐怕都是撑不下去的吧。”&/b&&br&&b&送给大家,以上。&/b&
谢邀。我先占着座,这个题太大了,一点一点说吧。我会在知乎这个平台找机会向大家分享一些在南加大学习电影的经验和故事以及尽可能地回答一切我觉得有趣的与电影相关的问题,诸位如感兴趣的话不妨关注我,谢谢了。 先说一句,USC没有导演系。电影学院的专业…
&im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92& src=&/e1c78ece0f58eea011ddd829f0fe3869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e1c78ece0f58eea011ddd829f0fe3869_r.jpeg&&&br&&br&体验就是天天一起上课的同学说不定就是未来大导 趁现在就要搞好关系抱紧大腿XD
体验就是天天一起上课的同学说不定就是未来大导 趁现在就要搞好关系抱紧大腿XD
第一次被邀请诶要好好回答一下。&br&10-12年在Annenberg新闻传播学院的Strategic Public Relations的Master项目就读,对其他学院了解不太多。所以我的回答对于电子工程、计算机、法律、电影等其他我校热门专业应该没什么参考价值…&br&&br&A. 专业学习方面:&br&1. 小班教学。SPR项目我上过最大的班约40人,大多数班以20人以下小班为主,课堂气氛轻松平等,师生交流讨论非常多。听说CS的动辄是一两百人的大课…&br&2. 老师的简历大多很硬。基本都是拿得出手的业界人物。我的老师里包括两个西海岸很大的公关、咨询公司的老总,洛杉矶国王冰球队的传媒总监(带我们去看湖人看快船看Dogers我会乱说么),华尔街日报资深记者等等,都是很nice的人。&br&3. 作业多,并且老师会认真改。基本上每节课每一两周交一篇三四页的小论文是少不了的,不少课会有三五次小的课堂测验。期中期末一般要交两篇大作业,通常一个是个人独立完成的,一个是3-4人的小组共同完成的。我经历过的老师里,有好几个是会认真到每篇小作业的标点符号、语法、拼写都会帮你圈出来改正的,这个在国内的本科阶段确实没有经历过。&br&4. 专业性和实用性强。这个理念跟国内不太一样,国内认为硕士是本科学习的一个自然的延续,读硕士的以本科毕业生为主;国外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已经有了数年工作经验的,读硕士更像是知识、技能、人脉到了瓶颈以后的一次再充电。所以我感觉课程设置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培养出在行业里可以迅速上手的专业人才”。&br&&br&B. 工作方面:&br&1. 对于国内学生热衷的计算机、理化生、传媒等专业,洛杉矶的区位优势还是很大的。美国经济、文化、创新界最大最重要的两三个城市之一,机会多多。If I can make it here I can make it anywhere.&br&2. 半工半读蔚然成风。尽管每周选3-4节课,压力就好大好大了,大多数学生还是会每周去实习或者工作2-3天积累经验。有各大银行,有好莱坞和迪斯尼,有Santa Monica硅滩,还有中国城,基本上找到个实习还是很轻松的。&br&3. 学校从上到下会给予相当多的就业实习帮助。老师们对于学生实习和找工作这个事情很上心。有一次我感谢一个老师帮我推荐实习,他说”This is what I am paid for.&他们的价值观好像是,我帮助你职业生涯获得成功,对我而言是多了个杰出的后辈小友,对学校而言是多了个以后会回馈学校的杰出校友,何乐不为。学校和学院均有career center,学院院长老师一有招聘信息就会转给我们。&br&&br&C. 生活方面&br&1. 洛杉矶米贵,居大不易。我朋友在中部上学,一个学分才七八百刀;我校研究生一个学分就要一千六百刀,我们项目需要修40个学分才能毕业,这就六万四千刀哗哗地粗去了…&br&2. 治安不好。2011的中国留学生被枪击案大家都知道了。我身边的朋友里经历过入室抢劫、性侵未遂、拦路抢劫,随口大概可以说出个十来件吧。来USC的第一个月就见过了比之前24年加起来还多的直升机和探照灯,两年时间打电话报警怎么着也报了有三四次的样子…去USC之前我查了下治安得分,是6.5,当时还感叹都说USC治安差,6.5还不错啊毕竟及格了。后来查到最高分是雪城,91……&br&3. 富二代学校啊!施瓦辛格的女儿,史蒂夫鲍尔默的女儿还有一大帮名流的子女都在我们学校就读。在学校里见过涂成大黄蜂的宾利、涂成粉红色的宾利…学校因为本来就有钱,学生也有钱,新来的校长也特别能搞钱,各项软硬设施都非常好。校园也很漂亮(爱在哈佛是在我们学校拍的)&br&4. 著名体校。我校的Football(美式橄榄球)几乎是洛杉矶人民在这个全美第一运动上的唯一精神寄托(最近两年好像UCLA赶上了…)。气氛很high,一定要去感受一下。还有非常帅气的军乐队和可能是全美大学最帅气的球队吉祥物(骑白马的特洛伊战士实在是比什么树人啊鸭子啊逼格搞出去了3593227倍了好吗)!每年跟UCLA的橄榄球赛是全城乃至全国盛世,会举行盛大的烧熊出征仪式。&br&5. Party school。这个本科生玩得多一点,研究生说多了都是泪啊。每年期末有不少好玩的加油打气活动。&br&6. 印度人好多,中国人好多,会随地趴在路边草地晒太阳的比基尼妹子好多…&br&7. 下课了或者下班了可以步行去斯台普斯中心看湖人和快船,心情不爽可以一脚油门开着敞篷去Santa Monica或者Malibu吹吹风,想吃肉了5公里外的韩国城有无数可以低价吃到撑的烤肉,30公里外有全美国最大的华人社区和你能想到的几乎所有地方菜…有迪斯尼和环球影城,往南有圣地亚哥往东有拉斯维加斯往北有加州一号公路再北一点有旧金山,个人觉得在USC上学,整体来说有种夫复何求的体验…&br&先说到这里吧,有其他问题再补。
第一次被邀请诶要好好回答一下。10-12年在Annenberg新闻传播学院的Strategic Public Relations的Master项目就读,对其他学院了解不太多。所以我的回答对于电子工程、计算机、法律、电影等其他我校热门专业应该没什么参考价值…A. 专业学习方面:1. 小班教学…
非常的喜欢,真的是发自肺腑的。&br&前面那么多同学讲了一堆学术问题那我就聊聊USC的生活吧。&br&&br&我高中四年都是在美国读的,在东部两个小城市分别读过两年。如果你觉得USC或者说洛杉矶生活不方便条件不好或者没有想象中的那样perfect,那我只能说美国就是这样的了你没得选了。去东部或者中部一些小城市生活一段时间你才知道什么叫美国大农村,你会早晨起来看到狗熊在翻你house外面的垃圾桶找吃的,在东部龙卷风雪灾地震一系列的简直就是家常便饭,blablabla槽点数不胜数,没有比较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幸福。&br&USC身处洛杉矶,一年四季如春,天气非常好。阳光充足所以每天正能量都满满的。之前我在东部的时候也以为自己会喜欢四季分明的地方,结果来了洛杉矶才知道什么叫幸福。&br&学校考虑到洛杉矶是车轮上的城市,而很多学生没有车,对于买水果蔬菜这种事非常受限制。所以每周三都有farmer's market.在学校里就能买到organic的蔬菜,也有买吃的。我想说的是,这些东西不一定好吃,但学校真的有很贴心的在为学生着想,真的很感动。&br&我是undergrad所以对grad student没有太多了解。但不得不说USC学生的家庭条件都不错,如果你的家庭也是如此的话,在USC真的会跟身边的朋友少很多代沟,大家家庭背景差不多,共同语言也多。再加上大多数学生都非常的积极进取,大家都非常有实力,靠自己不靠别人的性格给USC了一个“富二代”聚集地的称号。但个人认为这没什么错因为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所谓的School Pride。也正是这历历代代学子们才把USC发展成这样优秀的学校,我们也因此形成了全美有名的校友会。&br&USC不管是内在和外在我都是非常喜欢的,当然这只代表我自己的看法。选择学校还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好,很幸运我找到了我最喜欢最适合的大学:)
非常的喜欢,真的是发自肺腑的。前面那么多同学讲了一堆学术问题那我就聊聊USC的生活吧。我高中四年都是在美国读的,在东部两个小城市分别读过两年。如果你觉得USC或者说洛杉矶生活不方便条件不好或者没有想象中的那样perfect,那我只能说美国就是这样的了…
竟然没有人写大热码农专业的0.0 交给我!&br&&br&本科大四CSBA专业,minor in video game programming. CSBA就是工程院和商学院合办的一个项目,大家可以理解为把一些跟CS无关但在CS学位里必须要上的基础课(数学啊物理啊选修啊)都上business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算是挺火的一个专业,我认识的人毕业后有像我一样觉得business不适合自己专心走码农道路的,也有转作technical consulting道路的。相当于让你对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都有个印象,以便让你选择合适自己的路。&br&&br&上课的话,专业课一般是40-80人,课程质量完全看教授。其中入门课的Redekopp教授基本是本科所有CS学生的男神!!!当年还没有决定读什么专业的我在我大一第一节课上看到了男神,从此踏上了码农的不归路。人不仅长得帅,而且极度极度负责,礼拜六半夜两点秒回邮件不带含糊的。出考卷评分都极为精准,我上了他三节课Midterm+Final接近10次每次考试平均分都80上下不超过2分。后来又缠着他做了他一年助教,到现在看到他还是会犯花痴【泥垢&br&&br&好吧言归正传,课程质量真的可以说参差不齐吧。入门课的Redekopp,算法课的Cote和Shindler都真真是又负责又牛逼的好教授。除此以外还有毁誉参半的Puvvada(硬件课教授,个人挺喜欢他的,虽然口音很重但真的很负责,你可以周末给他打电话发短信他都会回。考试前会发过去10年每一年的卷子,本宝宝因为上课没怎么听为了考试把10几套卷子都撸了一遍……瞬间回到题海中),臭名昭著的Computer Organization课教授Mary,等等等等。总之课程质量怎么样问问学生或者学长学姐就知道了,总体来说个人觉得越入门的课质量越高吧。&br&&br&课程安排专业课配置方面。主线剧情:入门C++和一节不知所云的教理论的课,第二三学期基本是初级算法+数据结构,第三四学期是高级算法+教一点Software development的技巧,用的Java,就是什么OOD啊Synchronization啊Network啊零零散散的,这节课应该是代码量的巅峰了。到大三要上那节臭名昭著的Computer Organization,因为丫是操作系统的前置。大三下或者大四就是最后的Operating System了(&--这节课真的一边上一边哭。平心而论教这节课的教授都是很棒的教授,清晰认真负责的那种,但无奈project真尼玛太痛苦了)。要拿CS的学位还要穿插上两节硬件基础课(就是学Verilog啊Xilinx啊,一节是Redekopp教的一节是Puvvada教的),和一堆选修课(AI啊,Computer Graphics啊,Netowork啊,反正有一大堆可以自己选)。&br&&br&支线剧情方面:数学微积分线代,物理要上两节还是三节来着,还一定要选一节Business的课上,另外就是每个学校都有的通识教育要求了。&br&&br&另外USC还有个跟CS有紧密联系但不算CS的部门叫ITP。ITP教所有不是CS专业但是是很实用的代码技巧的课,比如Android/iOS开发,比如网站前后端开发,比如数据库之类之类的。对CS学生来说ITP是很好的补充,因为这些东西你哪怕不上课也得自学嘛,上了还能凑Free Elective的学分(Free Elective和刚刚说的CS选修课不同。Free Elective是你在满足了所有专业课要求,但是还没达到USC毕业学分要求之间的那点差距,可以选你任何喜欢的课来上。CS选修课算专业课要求)而且ITP因为照顾到有很多学生是其他专业的,所以都比较简单,到了大三大四大家累得不行想水一水的时候就会选ITP。对不是CS专业的学生来说,也能足够满足他们对程序猿的生活一探究竟了。&br&&br&就业方面觉得本校跟其它差不多的学校差距不大。反正Career Fair基本都是CS Fair。各大公司也都有校招。人数方面的话,我 觉得自己本科读CS的人还认识得比较多,大概每届就10几个吧(对很惊讶吧?我也很惊讶……感觉本科生人数的大头还是集中在商学院那里吧)&br&&br&(有问题欢迎评论~)
竟然没有人写大热码农专业的0.0 交给我!本科大四CSBA专业,minor in video game programming. CSBA就是工程院和商学院合办的一个项目,大家可以理解为把一些跟CS无关但在CS学位里必须要上的基础课(数学啊物理啊选修啊)都上business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满5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