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想报考你学校的机械研究生报考条件,就业...

大家好,我想报考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的研究生,想问一下就业怎样?如果不在北京就业会找到好工作吗?_百度知道
大家好,我想报考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的研究生,想问一下就业怎样?如果不在北京就业会找到好工作吗?
提问者采纳
会的,前景可观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北京工业大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金融、机械两个专业怎么样?假如考上金融研究生,出了学校干什么?&&&&
现在一所二本读机械,但是据说好找工作发展前景不好.想考研,现在流行考经济特别是金融,但是也有人说经济类专业不怎么样。求高人指点,金融、机械两个专业怎么样?假如考上金融研究生,出了学校干什么?&&&&
13-04-13 &太原理工大学的机械类专业怎么样啊
我想考那里的研究生,不知道将来就业怎么样,请大家帮帮我啊啊
太原理工大学的机械类专业怎么样啊
我想考那里的研究生,不知道将来就业怎么样,请大家帮帮我啊啊
09-09-22 &报考上海大学和江苏大学机械类研究生,比如说就业啊各方面,哪个学校好?
报考上海大学和江苏大学机械类研究生,比如说就业啊各方面,哪个学校好?
上海大学机械类每年都找很多人,也没听说就业有问题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简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是一所集机、电、测、控一体为特色的多学科交叉学院,涵盖四个一级学科,即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并在大多数学科领域内实现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全覆盖。50多年的学科和专业发展历史,留给她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上的辉煌足迹与厚实基础。如今的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抓住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机遇,依托自身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学院的基本工作格局是“三系一中心”,即自动化系、机械自动化工程系、精密机械工程系、工程训练中心。拥有国家“863”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教育部省部共建自动化制造装备及驱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机器人研究所;上海机电一体工程中心;上海电机与控制工程研究所;上海市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重点实验;上海市电站自动化重点实验室;计算机集成制造及机器人中心;精密机械研究所;微机械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快速制造中心;机电工程设计院、上大IC中心;上海大学中瑞微系统集成技术中心,以及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工程训练实验教育示范中心等研究、实践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400余人。专任教师258人,其中在编教授(研究员)4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高工)11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4%。学院现有7个本科专业:①自动化、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④测控技术与仪器、⑤工业工程、⑥工业设计、⑦包装工程;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②机械电子工程、③机械设计及理论、④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⑤精密仪器及机械、⑥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⑦电机与电器、⑧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⑩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①机械工程、②控制科学与工程、③仪器科学与工程;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②机械电子工程;③机械设计及理论;④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⑤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①机械工程;②控制科学与工程;③电气工程。学院现有在校本科学生人数为2800余名,硕士研究生800余名,博士研究生200余名。学院近几年培养的博士、硕士、本科生在科研及大专院所、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大中型企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院把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作为学院办学追求的永恒目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院所属的多个学科先后得到了教育部、上海市政府与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电机与控制、精密机械工程、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电磁测量及仪表、精密仪器及机械、电气工程、机械制造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9个学科先后得到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持。“十五”期间,机械电子工程被列入第一期上海市重点学科;先进机器人与现代制造系统、仪电自动化分别被列入第二期上海市重点优势学科和重点特色学科。1998年起,先进制造及自动化学科连续三期(“九五”、“十五”、“十一五”)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十一五”期间,学院所属的能源工程优化调控技术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能源工程与新技术”学科三大方向之一。2001年“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标志着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内涵建设有了新的起点。学院一贯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在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的同时,注重科研成果的工程应用和转化,并以此作为学院办学对国家和社会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贡献和回报。学院每年承接的各类科研项目稳步上升,连续两年的经费均起过4000万元/年,部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后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近五年来获得的科技奖项共计19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学院高度重视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联盟和成果转化基地。如:上海大学——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学——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机床厂、人民电器厂、中央研究院);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上海大学——上海宝信软件服份有限公司(共建了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上大机电一体化工程中心;上大新源变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大航星自动化研究中心;上大微电子研究和开发中心;上大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大学-因特尔联合封装技术中心;上海广电集团(包括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上广电中央研究院等);上海大学—上海安乃达驱动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大学—上海御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产学研联盟。这些产学研联盟和成果转化基地在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展望未来,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将继续围绕国家需求和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将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及行业需求,培养各级、各类创新人才。愿与国内外同行及各界朋友携手共进,为振兴先进制造业和推进能源技术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一,学院愿景:未来学院将在努力建设好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个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一个上海高校创新团队、两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两个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基础上,至少再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一个国家或教育部创新团队,拥有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内外知名专家领衔的多个学科团队。依托机、电、测、控多学科交叉综合优势,进一步凸现工程应用见长特色。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中作出公认的重要贡献。同时,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创新人才,与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所建立国际合作关系,提升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未来学院将是一个拥有一流师资和团队、集聚优秀人才、研究经费充足、全院师生团结和谐、追求卓越、学术氛围浓厚、教育理念先进的研究型学院。有1?2个学科脱颖而出,领先全国同类学科,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二,学院宗旨:学院将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主要任务,共同形成一个培养学生的环境和氛围。(一)教学方面将科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国内外交流和产学研联合培养等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持续探索,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系统地、协调地开展具有一流水平的教学改革和教学体系建设(包括课程体系改善、精品课程建设、系列教材建设、工程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继续保持课外科技活动特色与优势,积极推进基于科研与工程应用项目的工程教学模式,形成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主动实践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氛围。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工作适应性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各类工程创新型人才。学院本科生培养将稳定在3000人左右的在校生规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在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基础上,争取再拥有1个以上一级学科博士点。积极开展名师讲坛、专家讲座、博士生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推进研究生科技论文奖励制度和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制度,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国际交流平台、政府留学基金资助平台等国内外多渠道资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研究型学院的建设。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将稳定在1000人左右的在校生规模。(二)科学研究方面找准主攻方向,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把握科技前沿发展趋势,聚焦国家和上海市的重大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要科技课题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开展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工程、机电装备关键功能部件与制造系统集成核心技术、数字化设计及制造、先进光电显示技术、工艺和装备、精密机械系统和先进检测方法、能源工程的优化调控技术、电气控制及自动化等方向上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凝聚队伍,培养人才,建设基地,造就骨干,在面上取得一大批科学研究成果的同时,厚积薄发,争取在若干研究内容上作出重大突破和取得标志性成果,使2?3个方向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最终引领学院整体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学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内外基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扩大学院现有国际合作范围,加深合作深度,推进高水平、实质性科研合作项目的开展,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更上水平。(三)社会服务方面充分意识到社会对机电类各级各类人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需求,进一步发挥学院机、电、测、控多学科交叉,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学院将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和技术的动态需求,积极与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合作研发平台、联合实验室、联合工程中心、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等。在人才服务方面,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探索课堂内外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使各类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技术服务方面,致力于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并以在若干关键技术上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概况本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和上海市的重点学科建设点,2001年通过教育部评审,获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点。本学科十多年来曾连续获得上海市教委每一期的重点学科建设拨款资助,还有世界银行贷款支持、上海市科委的市重点实验室建设拨款资助、上海市经委的工程中心贷款支持以及学校的“211工程”学科建设的拨款资助。本学科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新型显示技术与系统集成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机械自动化与机器人实验室”和1个“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主题产业化基地”,另外还有“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和“上海大学中瑞联合微系统集成技术中心”等。?师资队伍通过科学研究和基地建设的锻炼,本学科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学历结构合理、能团结拼搏的学术团队,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了团队总人数的66%。本学科共有12位青年教师得到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资助,有4位得到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资助,有6位青年教师得到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计划资助,有1位得到曙光跟踪计划资助,有3位青年教师先后被评为人事部“百、千、万工程”(一、二层次)人才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本学科还有一位长江特聘讲座教授。?科研成果在科学研究方面,依托上述基地,本学科在努力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的同时,积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应用研究导向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长。“十五”期间,科研总经费累计1.63亿,是“九五”期间的2.1倍。其中:国家和上海市各类科技计划科研经费(纵向科研经费)0.55亿,包括国家纵向科研经费0.18亿(“十五”是“九五”的2.1倍);在科研总经费中,经过招投标从企事业获得委托科研项目经费为1.08亿,占科研总经费的2/3,表明了本学科在应用工程研究方面见长的特色。“十五”期间,科研项目中,检索或鉴定意见认为达到国内先进或国际先进的项目32项,SCI和EI检索的论文155篇(“十五”是“九五”,在本学科历年完成的科研项目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有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8项。本学科根据国家、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求,以及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通过学科的交叉、技术的融合、内容的聚焦和具体的实践,逐步凝练形成的四个方向和研究内容如下:研究方向一: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工程本研究方向在面向公共安全的服务机器人、面向助老助残的医疗康复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以及面向机电自动化行业中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主要研究内容:(1)公共安全服务机器人技术研究(2)医疗康复智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3)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关键技术和系统研究研究方向二:机电装备基础功能部件与制造系统集成关键技术本研究方向将瞄准高速高精多元轴系方向,以其在精密数控机床、机器人等装备中的应用为目标,对高速高精电主轴部件和直线驱动部件开展相关的研发工作。主要研究内容:(1)高速高精电主轴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直线电机驱动部件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3)机电装备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研究方向三:机电系统控制技术和先进检测方法本研究方向以先进检测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开展机电系统先进控制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并重点基于工程光学理论,针对工程中的相关检测问题,开展先进检测方法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1)机械传动系统的变频控制单元技术(2)分布式多单元机电系统的现场总线控制技术(3)广域机电大系统的网络控制技术(4)工程中先进检测方法和应用技术研究研究方向四:光电显示及装备和微纳制造技术本研究方向将结合国家、上海市发展集成电路装备与工艺、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平板显示技术的重大战略,以有机电致发光(OLED)、半导体照明(LED)等光电显示技术及于平板显示中的应用技术的研发为主线,开展包括设计和优化在内的,从材料、器件、系统集成到装备的关联技术研发。主要研究内容:(1)新一代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AM-OLED)的显示技术研究及其配套装备研制(2)高亮度LED白光器件及其配套装备研制(3)先进封装与微纳制造技术?人才培养本学科在上述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上积极培养人才。“十五”期间,本学科共招收硕士研究生423名(“十五”是“九五”的1.7倍)、博士研究生165名(“十五”是“九五”的3.3倍),并接受了博士后12人。有3位获博士生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作者的称号。为鼓励新概念、新构思、新技术的预研,本学科设有“上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快速反应研究基金”,供青年研究人员申请。?学术交流本学科在上述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上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活动形式包括: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派遣出访和邀请来访等。“十五”期间,举办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有7次(“十五”是“九五”的3.5倍),重要的国内学术会议有6次(“十五”是“九五”的2倍),重要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有10项(“十五”是“九五”的10倍),有44人次到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奥地利、希腊、瑞典、波兰、捷克和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十五”是“九五”的2倍)、讲学和合作研究(其中包括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12人次),有38位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瑞士、瑞典、比利时、波兰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教授和专家来访讲学或合作研究(“十五”是“九五”的1.4倍)。为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本学科设有“上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开放研究基金”,供非本校研究人员申请。?展望今后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思路是:根据国家、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求,并考虑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进一步注重学科方向的凝练,进一步注重杰出拔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一步注重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进一步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在保持应用工程研究见长特色的同时,通过进一步的学术团队建设、研究基地建设,进一步上水平、见效益,使上海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有特色的、先进的工科学科。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招生考试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同学们好 我想报考你们学校机械专业的研究生_山东科技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9,084贴子:
同学们好 我想报考你们学校机械专业的研究生
有些问题想问下 希望有爱的吧友能帮忙 谢谢
四年山财的生活,已然消...
顺便混个眼熟
临床的,萨迷有没有一样...
良辰感激不尽
为什么获得好评的永远是别人的PPT?想让自己变成别人嘛!
学校的考研班的暑期班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又在什么时候开课呢
咨询招生办吧。。。。靠谱。。
我一班长考的是浙大他就学机电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研究生报考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