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苏格拉底底方法与孔子的启发法

    在我们中国人眼里,由于我们大多数人从孩童就开始就被灌输孔子是一个圣人的形象,因此很多人看待孔子习惯把他看作是一个十分有道德有智慧的人,而孔子的弟子们也总是不遗余力地对他进行吹捧,对他顶礼膜拜。但是每当人们对孔子产生质疑,孔子的弟子们特别是当今一些所谓的以“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为座右铭的儒家,总是习惯把孔子和自己吹得简直是好得无以复加,而把别人蔑称为“野蛮人”。我仔细研究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后,发现他们的言行简直无一可取,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道德和智慧,根本与圣人和圣徒没有任何关系,孔子的伟大完全是一种传销形式的伟大,把他放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面前只能凸显出苏格拉底的伟大,孔子的渺小。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下是我的看法:首先,虽然孔子和苏格拉底均没有著书立作,但是他们都有弟子收集整理编撰他们的思想和语录,主要代表是孔子的《论语》,苏格拉底的《对话录》,也就是说,他们均为“述而不作”的作家。我们暂且不看谁的著作里包含的智慧更多,我们先看看法国思想家卢梭是如何评价一个作家的,他说:“一个作家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不是不可能的,他要成为这样的人物,不是靠著书,也不能靠写诗或写散文。” 凭借我对卢梭的了解,我想一个作家之所以伟大一定是能够经得起诱惑、坠落以后能够再次升起、人格十分高尚、十分有德行吧。  我们先看看苏格拉底的德行吧。熟悉苏格拉底的都知道苏格拉底本人并没有像孔子那样有许多的道德教训,但是他的一生都在通过行动树立道德的榜样,他不是靠口头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他善于用对话的方式激发他的弟子们去思考和认识各种事物的本质而不畏惧强权的打压。晚年他终于被诬陷为败坏青年思想的人,而被当局判处死刑。他在可以逃的情况下没有逃走,而选择了死亡,临死前还从容不迫地提醒自己的弟子还欠邻居家的一只鸡。可以说他是在用生命在给弟子们上最后一堂思想品德课,是真正的有德行的思想家,因此苏格拉底在西方伦理学上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这种道德榜样使得西方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为了真理不屈不饶,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苏格拉底的影响,300年前欧美人民掀起了反抗压迫争取独立自由的地球风暴。可是当我们看到他们忍受着饥饿、战火、刀剑和死亡包围着他们的自由的时候,我们的儒家(实际上是奴家)却对人们说西方是一群野蛮人,讲说只有中国才是仁义礼智信的礼仪之邦。我实在想不出这群自我标榜道德的奴家何以能与道德沾上边。  可见孔子的弟子们是道德十分低下的一群人,而孔子本人呢?我们从孔子的简历当中发现,孔子一生热心仕途,他的所谓的七十二贤弟子也醉心于官场。虽然孔子在官场屡遭排挤,但是矢志不渝,说明宣扬道德学说只不过是他的手段,而进入官场当高官厚禄的公务员才是他的目的,甚至它可能有更大的个人政治企图,因此早期的王公贵族都对他保持警惕。本人也不相信孔子在与各国王公贵族打交道的过程中洞察不了君主们的本质,而极力地去宣传不可能在王公贵族身上得到实践的学说。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的设想,孔子是在推行一种伪善的统奴之术,欺骗老百姓,让老百姓觉得王公贵族貌似有道德,而用他的学说转移老百姓与上层社会的矛盾,推销一种意识形态维稳工具,温水煮青蛙,为君主消灭异己争取时间,而获得王公贵族的赏识,与他们狼狈为奸。他的学说在推销的过程中早期也曾被一两个小国试验,但终究遭到了王公贵族的怠慢甚至鄙视,说明,在战火纷飞的战国乱世,见多识广的老百姓是不可能上他学说的当的,孔子的学说自然也就显得多余了,正如当今人们对宣扬道德学说的官员和学者都投以怀疑和蔑视的目光。但是为了当上公务员,孔子却始终怀抱着他的学说总可以受到某一国君赏识的希望而周游列国,直到年老力衰,认清了现实,放弃了当公务员的想法,但是不可思议的是孔子明明知道他的学说不受欢迎的情况下,却创办了中国第一期就业前景不明朗的公务员培训班,第一次就招生了3000人,好吃好喝肯定没少,学费也应该没少挣,所幸3000人当中有几十个当上了公务员才给他撑了下门面。而用强大武力统一六国的的秦始皇自然是不会瞧得上孔子这种伪善的统治之术的,甚至可能会觉得孔子的道德学说还会败坏社会风俗(助长伪善之风),因此秦始皇选择了法家治国,焚书坑儒是不难理解的。终于随着法家立法过于严苛,司法的腐败,暴秦不得人心使得国家分裂了,经过战争和政治权力的角逐,汉朝对中国实现了统一,为了与秦始皇划清界限欺骗无知的民众,摆脱人们对当朝的恐惧和敌对,汉朝与儒家一拍即合,使得孔子的学说得到推崇,用道德将强权的本质巧妙地掩盖了起来,而实际上汉朝的本质与暴秦不平等强权的本质并无任何差别,从而中国开始了2千多年所谓的以德治国的历史和传统。而中国的朝代更迭则证明孔子的思想并不能使得国家富强,只能延缓不平等的衰亡,最终依然逃避不了腐朽而灭亡的命运。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孔子是十分没有德行的,他只关心做公务员,办公务员培训班。而苏格拉底是不肖于做专制的公务员的,而在教人方面他是不收学费的,他是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是义务教师。与苏格拉底的德行比较起来,孔子简直不值一提,人格卑下,为了赚钱百折不挠,他表面上说的是道德,行动上却是为了money。  纵使我们假设孔子是和苏格拉底一样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而再来看他的学术水平呢,就会发现孔子的思想本身就有十分严重的缺陷。孔子极力鼓吹仁政,但是仁政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不讲,按照现代社会对文明的评价标准,无疑一个社会是否平等是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平等才是社会的最终目的,从这个角度看,道德应该是成为破除不平等、建设平等的工具,达到平等才是最终目的。而我们知道社会达到平等,仅仅靠道德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的平等是需要道德、法治、民主等很多工具一起来实现的。过分推崇道德这一单个工具是不可能实现社会平等的,毕竟总有人会犯罪,道德能惩罚罪犯吗?因此过分在道德的表面上做文章,会让国家荒废法治和民主,无法建立社会广泛的平等,也就是不能使得国家变得文明。显然,在学术上,孔子的学说是没有深入国家和社会本质的,是一种不完备的思想。半部论语治天下纯属虚假宣传,夸大了其功效,更像是推销孔子书籍的和办孔子培训班的广告,我看本质是半部论语骗天下!  我们再看看苏格拉底呢,除了道德榜样,他还深入地研究人类的本身,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他的研究范围、深度和研究方法远远超过孔子。这也就不难理解,苏格拉底之后,西方的思想家在思想领域上呈现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景象,而孔子之后,东方的思想只有鹦鹉学舌、死记硬背,一代不如一代。  关于我们的奴家成天吹嘘的貌似是中国的专利的道德,我们再看看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中是怎么说的,他说:“道德啊!你是心灵纯朴的人所探讨的最崇高的科学,难道非要花许多的力气并经过许多过程才能寻到你吗?你的原则不是铭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吗?不是只需反躬自问,并在欲望沉静的时候倾听良心的声音,就能知道你的法则吗?”  孔子的道德学说废话那么多,许多人学了还是没有道德,而卢梭几句话就说清楚了。满嘴道德的孔子与只有德行的苏格拉底相比,孰伟大,不言自明。  后记:在做此文以后,本人又深入得研究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发现儒家思想的根本核心是礼制,强调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体现在青铜器文化和《礼记》上),而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制度的稳定与否,这些都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从而证明孔子不管在道德上还是学识上都不如苏格拉底,而且是一个人格十分低贱、恶心、阻碍中华文明进化的人物!
楼主发言:23次 发图: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苏格拉底培养的是自由一独立人格的人,孔子培养的是奴家跪族
  孔子的论语是表象,孔子的礼记才是本质,礼记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男尊女卑,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平等可言,社会腐朽一旦加剧,则人们不遵守三六九等,反抗压迫,此现象被谓之礼崩乐坏,所以孔子要求人们克己复礼,就是恢复对不平等制度的遵守。今天批评中国人心不古,世态炎凉是不正确的,因为古代的人就世态炎凉,只是我们没经历而已。
  关于平等,卢梭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回答我认为很理性很经典很有现实意义:“平等就意味着大人物必须节制财富与权势,小人物必须节制贪欲与渴望。有人说如此平等,是事实上不可能存在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但是,倘若滥用权力是不可避免的,难道我们就不应至少对权力加以规范吗?正因为周围环境的力量总是倾向于破坏平等,所以立法的力量就应当不断致力于维护平等。至于平等,我们应当明白,并不意味着每个人享有的权利和财富多寡应当绝对相同,而是意味着,就权力而言,再大也决不能成为暴力,而应当总是根据职权和法律行使权力,就财富而言,任何公民再富也不能购买他人,任何公民再穷也不得被迫出卖自身。”
    苏格拉底从容淡定地举起政府赐给的毒酒,并交代他们还掉借了邻居的一只鸡,面对弟子们的惋惜,留下最后一句 :“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命运更好,只有神知道”
      奴家跪族的鼻祖孔子,攀附权力,苟且一生,满嘴仁义道德
    孔子办学,弟子们跪着听讲,培养对权力和权威的服从
    苏格拉底办学,启发思考,自由探讨,没有下跪的人,培养的是自由独立人格的人
  问你一个问题,你的左眼右眼,你喜欢哪一个?问你一个问题,我不相信你不认识周筱雨,你看到了什么?你是个人,更是个贱人。  
      两千年后
      被顶礼膜拜的孔子神和使人启发思考的苏格拉底
  你看到了任何人都看的到的东西,就有了半瓶子的水平,自以为是,若是象你看到的那样,孔子早就朽死了,还用你在这里显摆。
  楼主太偏激了。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在差不多的历史年代,都是人类伟大的导师,不光照耀着他们那个年代,还照耀着我们所有的后人。
  @自由翱翔的小小鸟 7楼
13:48:38    孔子办学,弟子们跪着听讲,培养对权力和权威的服从  -----------------------------  椅子流行起来之前都是跪坐吧,这你也喷。欧洲人拉屎是不是也有一股自由、理性的气息
  @自由翱翔的小小鸟
13:48:38    孔子办学,弟子们跪着听讲,培养对权力和权威的服从  -----------------------------  @折冲宇宙 20楼
16:41:10  椅子流行起来之前都是跪坐吧,这你也喷。欧洲人拉屎是不是也有一股自由、理性的气息  -----------------------------  你说对了,马桶是罗马人发明的,你现在不也用着吗?
  @幸孕网怀孕 18楼
13:50:09  要反华就直接说出来。  认为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就去苏格拉底的国家,享受自由民主,怎么样?  -----------------------------  反孔就是反华吗?苏格拉底哪里招惹你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damianbao22 19楼
14:02:22  楼主太偏激了。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在差不多的
年代,都是人类伟大的导师,不光照耀着他们那个年代,还照耀着我们所有的后人。  -----------------------------  我看你们这些妖怪是沐浴在孔子思想之中,吸血鬼
  @damianbao22
14:02:22  楼主太偏激了。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在差不多的
年代,都是人类伟大的导师,不光照耀着他们那个年代,还照耀着我们所有的后人。  -----------------------------  @自由翱翔的小小鸟 23楼
17:36:50  我看你们这些妖怪是沐浴在孔子思想之中,吸血鬼  -----------------------------  呵呵 从回复的口气看 我认为你没好好读过有关苏格拉底的著作 尤其是柏拉图的各种对话录。
  @damianbao22
14:02:22  楼主太偏激了。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在差不多的
年代,都是人类伟大的导师,不光照耀着他们那个年代,还照耀着我们所有的后人。  -----------------------------  @自由翱翔的小小鸟
17:36:50  我看你们这些妖怪是沐浴在孔子思想之中,吸血鬼  -----------------------------  @damianbao22 24楼
23:08:51  呵呵 从回复的口气看 我认为你没好好读过有关苏格拉底的著作 尤其是柏拉图的各种对话录。  -----------------------------  对不住了,我是放了一个屁就混淆了你的嗅觉判断力,以后不要通过口气来判断啊,很危险,少用你的狗鼻子到处嗅,呵呵
  怀疑圣人,是思想独立一个好的开始。这也是我常到天涯的原因。中国文化的鼎盛与它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有关。希望大家多包容些,现在戾气太重了。  
  我大希腊民主共和国万岁,大希腊共和国永垂不朽。  
  支持楼主痛打儒狗!  儒家学说从本质上和西方宪政民主是水火不相容的。  西方文化提倡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人性恶论。  犬儒文化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赋皇权,人性善论。  儒家文化是民主的死敌!  中国的民主进程必然从批儒开始!中国的民权复兴之路必然从批儒开始!
  孔子的道德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服从”二字。  所谓的孔子的“礼”就是一种类似于法律的规定,它规定在一切情况下都应该对父兄君臣等上级无条件服从,这种无条件服从被视为美德中的美德,并用“乐”的各种形式即吹拉弹打说唱逗笑跳来进行歌颂,潜移默化推行加强这种不平等的法律,严重破坏人人平等的关系。说外儒内法是不对的,应该是内儒外法,内部用孔子绝对服从的礼法,外部用民法、刑法,但内儒亲亲相隐,外法不能有效管理内儒。  盲目地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卢梭
  孔子的思想就是遵守周礼就是有道德,不遵守就是没道德,所以他就是号召大家有道德,恢复周礼,周礼就是孔子眼中的法律,这就是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但是时代在进步,也就是说法律在进步,与此同时道德也就进步了,由周礼的不平等,到人人平等的法律的变迁体现着人的道德在提升,人们不再盲目服从上级了,人们只服从人人平等的法律和相互之间拟定的契约比如劳动合同。
  孔子的思想就是遵守周礼就是有道德,不遵守就是没道德,所以他就是号召大家有道德,恢复周礼,周礼就是孔子眼中的法律,这就是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但是时代在进步,也就是说法律在进步,与此同时道德也就进步了,由周礼的不平等,到人人平等的法律的变迁体现着人的道德在提升,人们不再盲目服从上级了,人们只服从人人平等的法律和相互之间拟定的契约比如劳动合同。
  道德和法律是同时产生的。孔子的道德就是落实到礼法上,那些礼都是法律,无礼就是不遵守周礼,就会被谴责就会被革职,甚至会被杀头。现代的道德就是落实到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
  你信他,他就伟大,否则狗屁也不是
  所谓德就是人们心中文明秩序的规则,不能乱吐痰就是一种文明规则,不能乱杀人放火也是一种文明规则。但不是每种规则都值得权力机关去检查监督和纠正,否则国家和社会运行成本过高,因此就出现了法律,把重要的规则选出来来立法、司法、执法,比如乱杀人就要遭受刑法,这样做就是有道,道出于德,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道德并不是孔子发明的,是老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子面前,孔子只是一个小学生,品行和成绩都不行。  知道道德和法律的由来和关系以后,就知道遵守法律就是守道德,不遵守法律就是违反道德。儒家统治中国2千年,他们最怕法律,所以他们把道德曲解并把道德和法律人为对立起来,自然是不想把法律搞成国王,其用心险恶,而推出一个王道出来,把皇帝吹嘘的十分仁德明君,其实就是给权力跑龙套的。
  @自由翱翔的小小鸟 18楼
17:21  @自由翱翔的小小鸟
13:48:38  孔子办学,弟子们跪着听讲,培养对权力和权威的服从  -----------------------------  @折冲宇宙 20楼
16:41:10  椅子流行起来之前都是跪坐吧,这你也喷。欧洲人拉屎是不是也有一股自由、理性的气息  -----------------------------  你说对了,马桶是罗马人发明的,你现在不也用着吗?  -----------------------------  马桶是中国发明的。然而在秦未统一以前就有下水管道了。  
  楼主脑洞好大。。。。没事干就多读书吧。。。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王的儿子还是王,诸侯的儿子还是诸侯,大夫的儿子还是大夫,农夫的儿子还是农夫。  这就是孔二理想中的完美社会。   陈胜吴广都受不了了,喊了振聋发聩的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现在的人,还不及陈胜? 还在争论这个垃圾鸟问题。
  有些人,一说反孔,就上岗为中西对立。   反孔就是捧西方人的臭脚,基于此,东方的狗屎都是香的。   这都什么逻辑。
  @自由翱翔的小小鸟
13:48:00    孔子办学,弟子们跪着听讲,培养对权力和权威的服从  —————————————————  跪着听课,在没有凳子出现的以前,古代中国人坐的时候都是跪着的,是一种习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没有断绝,就是因为有儒家士大夫一代又一代艰苦卓绝的努力传承而延续下去的。楼主想要废除中国的文化吗?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人,竟然遭到尔等这般诋毁。  
  @幸孕网
13:50:09  要反华就直接说出来。  认为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就去苏格拉底的国家,享受自由民主,怎么样?  -----------------------------  @自由翱翔的小小鸟
17:35:58  反孔就是反华吗?苏格拉底哪里招惹你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把反孔说成是反华,也太奇葩。楼主的贴子不无道理。  下面有一个“爱国者”的逻辑,供欣赏:  
  @去兮丶随风矣
21:28:08  @自由翱翔的小小鸟
13:48:00    孔子办学,弟子们跪着听讲,培养对权力和权威的服从  —————————————————  跪着听课,在没有凳子出现的以前,古代中国人坐的时候都是跪着的,是一种习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没有断绝,就是因为有儒家士大夫一代又一代艰苦卓绝的努力传承而延续下去的。楼主想要废除中国的文化吗?孔子是中国最......  -----------------------------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人?呵呵。
  @damianbao22
14:02:22  楼主太偏激了。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在差不多的
年代,都是人类伟大的导师,不光照耀着他们那个年代,还照耀着我们所有的后人。  -----------------------------  孔子的东西虽然不一定要全盘否定,但需要批判的东西确实太多。
  @几番风雨2013
20:53:00  @damianbao22
14:02:22   楼主太偏激了。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在差不多的 历史 年代,都是人类伟大的导师,不光照耀着他们那个年代,还照耀着我们所有的后人。   -----------------------------   孔子的东西虽然不一定要全盘否定,但需要批判的东西确实太多。  —————————————————  批判儒家和批判孔子要分别对待。儒家思想后来不断的被在解读,董仲舒,程朱理学,都是。就论孔子本人,中国最伟大的人没有之一。有兴趣看看台湾大学历史系的老师吕世浩讲的公开课,以上也是他的观点。  
  @几番风雨2013
20:51:00  @去兮丶随风矣
21:28:08  @自由翱翔的小小鸟 7楼
13:48:00    孔子办学,弟子们跪着听讲,培养对权力和权威的服从  —————————————————  跪着听课,在没有凳子出现的以前,古代中国人坐的时候都是跪着的,是一种习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没有断绝,就是因为有儒家士大夫一代又一代艰苦卓绝的努力传承而延续下去的。楼主想要废...  —————————————————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你真的了解孔子了么?还是盲目跟风批孔?  这三句话概括了孔子的一生。所以放在论语的开篇位置。  批判儒家可以 但请文明理性  
  现在西方哲学大多是遵循的犹太人的圣经,苏格拉底那些希腊先贤早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
  @去兮丶随风矣
23:41:28  @几番风雨2013
20:51:00  @去兮丶随风矣
21:28:08  @自由翱翔的小小鸟
13:48:00    孔子办学,弟子们跪着听讲,培养对权力和权威的服从  —————————————————  跪着听课,在没有凳子出现的以前,古代中国人坐的时候都是跪着的,是一种习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没有断绝,就是因为有儒家......  ----------------------------  你意识中的孔子,和堕三都失败后被通缉的孔子是一个人吗?
  孔子堕三都失败。面对三家的怒火,鲁定公为保住王位,罢免孔子,驱逐出境。  面对三家的追捕,孔子潜逃,这就是所谓的周游列国。  那时候的孔子,董仲舒树立的孔子,是两个人。  西汉初期,封建势力萌芽,开始挑战奴隶主的权益,典型的代表是平南王。  董仲舒就是奴隶主势力的代表,找来了孔子作为榜样,坚决贯彻了两个凡是:  凡是正确的,都是孔子说的。  凡是孔子说的,都是正确的。  于是,儒教就一边阻止着社会发展,一边说,中华文明就是儒教。
  孔子--封建礼教形象代言人
  孔子跟伟大完全不沾边,跟关二爷一样,文圣和武圣都是政治需要,被后世历代帝王捧出来的。   五四运动和文革批判孔子是正确的。  如果你认为批孔是灭绝中国文化,那就是骨子里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封建礼教文化。  孔子捧成教育家就够高了,不要再往高里捧了。 搞到意识形态,政治制度里面去,只能是悲哀灾难。 中国人永远向往周天子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吗?
  建议楼主重新发帖:孔子和关云长谁更伟大?
  楼主果然是只“小鸟”而已。
  @去兮丶随风矣 41楼
21:28  @自由翱翔的小小鸟
13:48:00  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消失的国家,纵观世界,古罗马,日尔曼,奥斯,蒙古帝国,你就知道为什么了。存在既是有理。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是功大于多的。  孔子办学,弟子们跪着听讲,培养对权力和权威的服从  —————————————————  跪着听课,在没有凳子出现的以前,古代中国人坐的时候都是跪着的,是一种习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没有断绝,就是因为有儒家士大夫一代又一代艰苦卓绝的努力传承而延续下去的。楼主想要废除中国的文化吗?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人,竟然遭到尔等这般诋毁。  -----------------------------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知识点梳理
孔子所处的东周王朝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汉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在古代率先打破‘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文化格局,提倡在平民阶层中普及文化教育,而且身体力行。孔门师生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一时成为显学,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学派的‘儒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孔子积累和总结了很多教学经验。他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指导。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说不到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要轻易告诉他现成的答案。他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有价值的教学箴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温习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结合;‘,是知也’,强调端正学习态度;‘焉,;其不善者而改之’,主张不耻下问,善于向别人学习。孔子还搜集和整理了中国古代的文献《诗》、《书》、《礼》,删修了鲁国史书《春秋》,晚年又读《易》,对中华上古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拓展思考:孔子语录;孔子的思想;儒学思想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及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1、背景:政治上,专制政治的腐败,农民起义打击。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缓慢发展(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以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2、代表人物及主张:(1)“异端”李贽,著作有《焚书》、《藏书》: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哲学思想:指出万物皆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并非生于“天理”,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2)顾、王、黄: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学术上,主张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经世致用”;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3、影响(评价):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思考:李贽的思想主张
哲学思想为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苏格拉底名言——知识即美德。他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是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的观点,概括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1、背景:① 17、18世纪,西欧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要求进一步打破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作用;②自然科学的发展成为思想武器。2、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1)孟德斯鸠:法国人,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主要思想为“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最早实践的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2)伏尔泰:法国人,代表作《哲学通信》,主要思想是反对天主教会,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后世评论:“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3)卢梭:法国人,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主要思想为阐述“天赋人权”,提出“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是思想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理论。(4)康德:德国人,代表作为《纯粹的理性批判》,主要思想为“人非工具”,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3、启蒙运动的影响:①欧洲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②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③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④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比较:(1)共同点:都注重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2)不同点:①从背景上看,文艺复兴是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而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②从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③从影响上看,文艺复兴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引发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引发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题一 为政(1)分别指出材料中孔子和苏...”,相似的试题还有:
思想进步、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主题一&&孔子与苏格拉底(1)分别指出材料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主张。分析他们政治主张的共同历史背景。&&&主题二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材料一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作品&& 大卫像&&&&& &&&&蒙娜丽莎&&&&&西斯廷圣母材料二 英、法启蒙思想家们的主张&&&&、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洛克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其中立法权应当有人民推选的代表来行使。——孟德斯鸠(2)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依据材料二,概括两位启蒙思想家的共同观点。据此说明启蒙思想对文艺复兴的发展。&&&
在历史上,对于某些重大的问题,思想家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既有类似之处,又有显著差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题一 为政(1)分别指出材料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各自主张的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题二 孔教(2)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李贽和伏尔泰对“孔教”的态度及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材料二 (李斯上奏)“非秦纪皆烧之,……天下敢藏有《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 书者弃市;以今非古者族……” 书者弃市;以今非古者族……”。——司马迁《史记》材料三 (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对策》材料四 言论一:“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言论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当时是怎样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待孔子学说(儒家)的态度各是什么?当代史学家冯天瑜称董仲舒为当时的“群儒之首” 董仲舒对儒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材料四中言论一、二各是谁的观点,并概括各自的核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和苏格拉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