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方程式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No server is available to handle this request.知识点梳理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知识点的认识】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的性质都是白色固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它们的性质主要有:1.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即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其中,碳酸钠与浓盐酸的反应是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医学反应原理;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碳酸钠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即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这是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钠的常用方法);3.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受热或高温时能够分解出二氧化碳;其中,碳酸氢钠的分解是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碳酸钙的分解还是二氧化碳的工业制取原理(即高温煅烧石灰石时的化学反应).它们的主要用途分别是:1.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广泛应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还常用于食品工业等.2.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常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它还被用于生产汽水、干粉灭火器等.3.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大量用于建筑业;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许多柱子就是用大理石做的;它还可被用作补钙剂等.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它们的区别是:1.物质和元素都是宏观概念,它们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分子、原子和离子等是微观粒子,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它与物质之间是组成关系,也就是,它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的,习惯上用“组成”来描述.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而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微观粒子;它们与物质之间是构成关系,也就是,它们是用来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的,习惯上用“构成”来描述.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3.对于分子、原子和离子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它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它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而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原子).
书写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根据反应式的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六步: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x.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的.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x).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格式,以“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为例,介绍如图所示:.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碳酸钠(Na2CO3)俗称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称...”,相似的试题还有: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在生活中用途广泛.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振荡,溶液变浅红色.结论:_____.【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取适量碳酸氢钠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再把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试管,木条熄灭,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探究实验3】能与碱反应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提示:可以选择CaCl2溶液做试剂,通过证明有Na2CO3生成,从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如图,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比较甲、乙两个实验的目的性区别是_____;有同学提出两个实验都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要证明有Na2CO3生成,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
对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两种粉末进行以下探究.[查阅资料]名称食用纯碱食用小苏打主要成分Na2CO3NaHCO3酸碱性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显碱性热稳定性受热不分解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实验探究](1)探究两者水溶液酸碱性的差异小明分别向等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两者都变红色,但食用纯碱溶液中颜色更深,由此推测可能______溶液碱性更强.(2)验证两种粉末的稳定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到______(填“甲”或“乙”)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3)测定食用纯碱粉末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取食用纯碱粉末试样,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测定.数据记录如下:称量项目称量时间质量/g试 样11.0装置+稀盐酸160.0装置+稀盐酸+试样反应开始后20s167.0装置+稀盐酸+试样反应开始后30s166.6装置+稀盐酸+试样反应开始后90s166.6①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g.②通过计算确定食用纯碱粉末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③如果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一种即可)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在生活中用途广泛.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振荡,溶液变浅红色.结论:().【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取适量碳酸氢钠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再把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试管,木条熄灭,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探究实验3】能与碱反应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提示:可以选择CaCl2溶液做试剂,通过证明有Na2CO3生成,从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如图,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比较甲、乙两个实验的目的性区别是();有同学提出两个实验都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要证明有Na2CO3生成,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不知道你是想计算离子的浓度还是只是比较离子浓度大小,如果只是比较大小的话可以这样:(就以碳酸氢钠为例)
溶液中有 H+,OH-,CO32-,HCO3-,N...
1)在碳酸氢钠溶液中,离子浓度顺序应该是:
Na(+) & HCO3(-) & OH(-) & H(+) & CO3(2-)
分析:HCO3(-) 的水...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503 Service Unavailable
No server is available to handle this request.A【解析】试题分析:A、碱金属的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小于碱金属的碳酸盐,因此NaHCO3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正确;B、Na2CO3、NaHCO3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现象是都是白色沉淀,无法区别,Ca2++CO32-=CaCO3↓,Ca2++2OH-+2HCO3-=CaCO3↓+2H2O+CO32-,错误;C、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加热时,碳酸钠不分解而碳酸氢钠分解,错误;D、常温下,浓度均为0.l mol.L-1溶液的pH大小:Na2CO3&NaHCO3,错误。考点:考查Na2CO3、NaHCO3的性质。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山东省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M、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只有M属于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弱于Y元素的B.Y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元素的C.M和Y两种元素,可以形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两种简单离子D.M元素的氧化物既可以与酸溶液反应,也可以与碱溶液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O(g)+H2O(g)H2(g)+CO2(g)。在500 ℃时,平衡常数K=9。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2 mol/L,则在此条件下CO的转化率为A.25%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苏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和材料开发制造、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1)(4分)第十八届江苏省运动会于日在徐州奥体中心开幕,奥体中心建筑采用了世界领先的钢结构技术,建筑材料中还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玻璃等。①工业上铁的冶炼是在______中进行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______等。②下列有关铝合金性能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密度大
c.耐腐蚀③下列物质中,不是工业上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水玻璃
b.二氧化硅
c.碳酸钠(2)(5分)化工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①在实验室,使用容量瓶来准确配制_______________、一定浓度的溶液。②欲配制1.00 mol/L的氯化钠溶液100 mL,用不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填“烧杯”、“玻璃棒”或“分液漏斗”)。配制500 mL0.l mol/L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_g。③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____________的物质的量不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将称好的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b.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的部分c.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3)(6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关系到物质的用途。①以电解__________为基础制备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在实验室要将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区别开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②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根据__________直径大小的不同,可以将分散系分浊液、胶体和溶液。在实验室区分胶体与溶液常用的一种物理方法为_____________。③在生产中,人们曾用浓氨水来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果氯气管道某处漏气,用浓氨水检查时就会产生白烟的现象,又知此时发生的是有氮气生成的置换反应,则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苏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苏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B.从海带中提取碘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氨气溶解在水中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高二第一学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0分)将含镁、钾的盐湖水蒸发,最后得到的产物中含光卤石(xKCl·yMgCl2·zH2O)。它在空气中极易潮解,易溶于水,是制造钾肥和提取金属镁的重要原料,其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①准确称取5.550 g样品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②将溶液分成二等份,在一份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580 g。③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4.305 g。(1)步骤②中检验白色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
。(2)已知某温度下Mg(OH)2的Ksp = 6.4×10-12,当溶液中c(Mg2+)≤1.0×10-5 mol·L-1 可视为沉淀完全,则应保持溶液的OH-的浓度≥
mol·L-1 。(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高二第一学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c(H+)增大,KW不变B.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C.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小学课改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盐类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B.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在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定叫碳的燃烧热D.CO燃烧是吸热反应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酸氢钠 碳酸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