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哈奇织布机在哪的起源

为了下一个百年――丰田造车文化探秘
声明:本文由说客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汽车之家。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导读]汽车起源于德国,但是在世界车坛,丰田为什么超越了欧美,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企业?为什么销量可以连续多年全球第一,创造了一个东方的神话?如果要探究...
汽车起源于德国,但是在世界车坛,丰田为什么超越了欧美,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企业?为什么销量可以连续多年全球第一,创造了一个东方的神话?如果要探究这个问题,除了所处国家的体制与历史的积淀外,不能不探究这个企业的文化。问道青城山,拜车访丰田。今天的丰田,不仅汽车销量全球第一,最主要的还是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车全球销量已经超过800万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遥遥领先。十八届成都国际车展前夕,丰田中国在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都江堰的青城山举行了一次丰田文化交流会。与会人士呼吸着青城山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透过汽车双擎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一探汽车业的发展之道,寻找丰田所以发展到今天的秘诀。&百年企业的灵魂,在于文化的培育和传承有个古老的传言――灵魂离开躯体,人就会结束生命。企业如人,也有生命,那企业的灵魂又是什么?&& & & & & & & & & &文化交流会现场如果将资金、人、产品、市场等等你认为对企业无比重要的因素比作灵魂,必然都会遭到反驳。在众多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这些因素几乎都受到过挑战:企业可以贷款渡过困境,可以更换领导而不衰,可以更换产品仍保持活力,可以在不同的市场寻求发展……还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对企业至关重要,但要说哪个因素与企业“不离不弃”,惟有企业文化。丰田汽车,作为一家成立不足百年汽车企业,却能在欧美车企的垄断中生存下来并脱颖而出,直至连续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这其中的秘诀正是丰田企业拥有从诞生到发展中形成的善于创新、勇于挑战的企业文化。 & & &在丰田文化交流会上,我们了解到,历史上,百年企业最多的不是欧美,而是日本。日本创业100年以上的企业有2万多家,创业200年以上的企业也超过了3000家。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公司金刚组,创立于公元578年,至今已是1400多年。&&& & & & & & & &丰田中国董总畅谈丰田文化以理性管理自居的美国也不得不正视这个日本之迷。有人调查过日本最著名的100多家企业,发现这些企业都很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和传承。日立公司有“和、诚、开拓”的日立文化;卡西欧公司有“创造与奉献”的卡西欧精神。&有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漫步全球大街小巷,总能见到各种悬挂着“牛头标”的丰田汽车,这家日本汽车厂商几乎在各个产品领域都有着引以为豪的车型,并且,这些车型也总多是全球同级车中的畅销车。&推出一个产品,便成功一个产品,成为畅销的产品,在曾经欧美车企垄断的汽车产业中,丰田脱颖而出的奥秘显然也正是企业文化的培育和传承。用现任丰田汽车会长内山田竹志的话来说,那就是丰田的“创新哲学”,坚持努力挑战“应该做的”,而不是自己“能做的”。创始人奠定了企业的文化根基既然是一种文化,形成这个文化的传承便不会是偶然的,而应当是用心所为之得。&& & & & & & & & & &交流会文化探秘企业无论大小,都有企业文化。最大的区别是,卓越的公司有着卓越的企业文化,因为它重视并致力于其发展。丰田佐吉是丰田公司的奠基人。他小的时候,经常看妈妈用手工织布机织布。小学毕业后,他跟着做木匠的父亲学木工手艺。后来,他用学来的手艺改造妈妈的织布机。1890年他到东京参观全国工业博览会,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激发了他的发明欲望。1896年,他发明的日本第一台自动织布机问世,彻底改进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成为当时供不应求的抢手货。&& & & & & & & & & & &18届成都车展丰田展台& & & & & & & & &丰田双擎形象展示1907年,丰田佐吉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丰田织机株式会社。3年后他前往欧美国家参观,在美国第一次看到汽车,并为此着了迷。当时的美国有80多家汽车厂。丰田佐吉预感到:“今后将是汽车时代。”&丰田佐吉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自动织布机的发明创造中,在国内外获得了200多项专利。1929年,英国最大的纺织设备制造商普拉特公司出资10万英镑,购买了当时最畅销的不停机自动换梭式丰田织布机的专利。这笔转让专利的资金,为丰田汽车公司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多年以后,他的接班人以他的织布机制造厂为基础,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汽车产业集团。&丰田新动力概念车丰田佐吉为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资金,最重要的财富是为丰田日后的发展树立了坚实的文化根基――丰田纲领。&“造福社会、走在时代前列、坚持质朴刚毅、营造和谐氛围、知恩图报”,这样的信念被丰田汽车传承并坚持了近百年,成为丰田的企业灵魂。&长期积淀的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使丰田能够在困境中求得生存,在生存中不断实现发展,强有力地推动企业越过一道道坎坷,一步步坚持走向成功。创新:为了下一个百年继续做该做的事提到创新,这与很多中国消费者对丰田的看法大相径庭。 不少国人的眼中,丰田因为不是贸然的时尚追逐者,因此显得中庸。然而,当我们仔细了解了被誉为“普锐斯之父”的内山田竹志、以及他所带领并创造的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神话,就会为丰田从创业之初就秉承的“创新”精神点赞了。& & & & & & & & & & & &双擎雷凌上世纪90年代,丰田在市场走俏的车型接连不断,但当时的丰田高层对一成不变的造车方式感到担忧,面向21世纪,我们应该造什么样的汽车?&带着这种思考,丰田汽车发现,资源匮乏,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问题,在当时看起来并不严重,但是进入21世纪后,它们会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对汽车制造业带来冲击。&世界正在发生巨变,环境问题开始受到关注。洞悉到了这一社会变革,丰田汽车开始正式考虑创新应该面向21世纪,甚至是下一个百年。于是,丰田汽车悄然开始了新一轮的创新。1993年,丰田汽车成立了“G21”项目组,内山田作为组长接到了研发“面向21世纪的汽车”的任务。“21世纪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汽车?”,内山田和他的组员们在频繁的头脑风暴后,得出的结论是能解决“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汽车。内山田回忆道,当时丰田决定制造燃油经济性提高2倍的汽车,“而当时这一目标几乎不可能完成,简直跟实现人类登月梦想的阿波罗计划有类似之处。”在这时候,丰田汽车的创新哲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是做能做的事,而是做该做的事。如果只是在以往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开发,根本谈不上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也不可能实现目标。因此,必须要颠覆以往进行创新性开发& & & & & & & & & & 双擎丰田赛车几乎所有百年企业都提到的理念是“创新”。越是有悠久历史的企业,越是重视创新。越是有成绩的企业越是有可能迷信过去的经验,而生存至今的成功企业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格外重视创新,深怕过去的成绩挡住前行的道路。&丰田汽车同样也不例外。在丰田纲领中已经明确提到:致力于研究与创造,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基于这一理由,丰田汽车将目光聚焦到了混合动力技术上。这种技术通过“双擎”――电动机与汽油发动机共通驱动车辆行驶;且对车辆减速、刹车或者低速运转时浪费的能量加以回收,为电池充电,所以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在不依赖外部设施的情况下,将燃油经济性大幅提升至2倍,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由于要将两种不同动力系统结合在一起,研发难度可想而知。但丰田汽车认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很多核心组件都将是未来汽车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把它们嫁接到传统汽车上,也会对未来汽车的普及有所帮助,这才是应该做的。1997年,全球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丰田PRIUS普锐斯面市。混合动力汽车不需要外部配套设施,在使用方面也和普通汽车相似,而且具有跨时代的燃油经济性。&因其革命性地降低了车辆燃耗和尾气排放,其划时代之意义与先进性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评价。除了节能环保以外,油电混合双擎动力车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改变汽车的使用方法,同以往一样只要加了油车就能走。也因此,混动车的优势非常明显――既能享受到与以往不同的行车体验,又不会节外生枝增加额外负担。今天,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车全球超过800万的销量,已然证明“双擎”技术是当下最现实、最成熟的环保车解决方案。随着今年秋季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相继投放中国市场,相信这个数字还将加速滚动的同时,也会崔发中国混合动力车的普及。从创新的织布机,到创新的汽车,再到创新的混合动力??????“创新”自创业之初就写进了“丰田纲领”,贯穿丰田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也成就了丰田的核心竞争力。丰田用创新精神开启未来之路。然而丰田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在混合动力技术的基础上,丰田在2014年底正式推出“零排放”的量产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为了下一个百年,继混合动力车之后,丰田又开始向终极清洁能源社会迈进。&& & & & & & & & & &双擎剖面展示
点赞,为作者喝彩
是汽车之家用户?欢迎
车友邦网执行总监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留言中请不要恶意攻击国家、其他用户及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永久封杀违反以上规定的ID。流畅沟通、观点鲜明、善意提醒是我们推崇的良性留言氛围。
说客是汽车人的自媒体平台,我有我的主张,
每篇文章仅可“赞”两条评论,请先取消一条后再“赞”此条”
车友邦网执行总监
大家都点赞
作者:262039作者:99004作者:66028作者:164440作者:35120作者:1149作者:1749作者:204022作者:268作者:67
一周热门作者排行榜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趁现在的双手还能拥抱彼此,趁我们还能呼吸,去见你想见的人,做你想做的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从女人史到性别史
下载积分:350
内容提示:从女人史到性别史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12:16:0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从女人史到性别史
官方公共微信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西安半坡陶纺轮和石纺轮
河姆渡文化织机部件装置复原图
  中国服饰历史源流,古书典籍中留下了种种传说。关于衣服的发明,《吕氏春秋》、《世本》提到是皇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稍晚的《淮南子》叙述更为具体:“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柕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揜形御寒。”若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历史发展到能够生产出专供做服装的材料——纺织品时,以兽皮为基本材料的“原始服饰”可能早已自成规模,由此推断中国服饰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服饰的起源,其根本是出于实用。由于人类分布极其广泛,各地气候,自然地理条件、环境各异,因此,不同地区的原始部落在发明衣服方面,都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在寒温带地区,人类为了防御寒冷,保护身体,很早就披上了兽皮或树叶。在热带,御寒的问题虽不存在,却另有危害人类生存的因素促使人们采取一些措施尽力保护自己的身体。他们通常会在身体上涂抹油脂和粘土,披盖树叶、树皮,在身上绘画花纹等。此外,人类为了获得猎物,往往把自己打扮成猎物的形象,如戴兽角,兽头帽子,穿某些动物的皮毛,把自己装扮成野兽,以便靠近狩猎目标,提高狩猎效果。这与衣饰的发明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约六十万年前的猿人时代,在漫长而落后的生产实践中,随着石器的应用、火的被发现,人类逐渐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技巧,发明了骨针、骨锥等,学会了用骨针做工具,用野兽的筋做线,用兽皮、树皮、树叶为面料制作简易的遮盖物——原始衣裳。由此结束了赤身裸体的生活。
  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渔猎是人们的衣食之源。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有与服饰关系密切的一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骨针长约82毫米,通体磨光,针孔窄小,针尖尖锐,证实山顶洞人在距今大约2万年,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可以看做由此发端。从山顶洞遗址中发现的小石珠7件、穿孔兽牙125枚等装饰品,上有长期佩戴的磨蚀痕迹。其中5件出土时呈半圆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项饰。另有25件还用赤铁矿粉涂染着色,山顶洞下室埋葬的尸骨上也散布有赤铁矿粉粒,可能是在衣服上着色所用,或关系一种仪式,反映出山顶洞人的某种审美感情。
  山顶洞人以兽皮为材料制作出了类似于披围巾式的“服装”,由此可见当时的原始人已掌握了初级的鞣作方法,将兽皮软化,以石片裁割,再将柔韧的纤维等搓捻作“线”,将兽皮用骨针缝缀起来。
  保护生命,掩形御寒,装饰自身,都在原始社会成为服装主要的功用。为了捕猎野兽,对付战争,防避利爪、矢石的伤害,或出于伪装与威慑,原始的兽头帽、皮甲、射鞲、胫衣之类的部件衣着在旧石器时代率先发明,并因此引导了衣服的发展。尤其是骨针被人们发明之后,散碎的兽皮能够组合起来,并可使兽皮的形状更接近身体的形状,这使服装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新的矛盾出现了。人口的增加,兽皮和兽筋需求量的增加,需大于供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这时,人们在编织渔网和筐篮的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有些植物的皮,首先是野葛藤、麻的皮,可以用来编织成紧密的网,然后穿在身上。这种原始的紧密的网——即原始的织物。
  距今约1万年,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形成了农业为主的综合经济,原始手工纺织工艺为早期的服饰提供了新材料。在已发掘的百数以上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中,几乎都有纺轮出土。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踞织机”(腰机)。河姆渡织机有了筒形后综,可以形成自然织口,还有了“胜”——原始织布机机件卷经轴。“胜”的出现表明了这时织机可能有了相应的机架。
  纺织技术的发明使得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造的布帛。仰韶文化西阴村遗址“半割”蚕茧可以作为丝绸发轫于新石器时代的佐证,但若从殷商时期高级丝绸的生产和丝织技术的成熟水平来推断,丝绸的发轫期则至少应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皮、毛、麻、葛以及丝绸材料的丰富,使服装形式发生了变化,功能也得到了改善。贯头衣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新石器时代典型的衣着。同时原始人的饰物也日趋繁复。贯头衣大致用整幅织物拼合,不加裁剪,周身无袖,衣长及膝,是一种概括性或笼统化的整体服装。其具体形象,在内蒙古狼山岩画,甘肃吴家川岩画、黑山石刻以及新疆西北边境霍县、裕民、额敏诸地的岩画上均有反映。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经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并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成为人类服装的最初原型。
  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中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以及簪发椎髻用的骨、石、玉笄等。
  我们的先祖在原始服饰阶段已经具备了上衣下裳的基本服装形式。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陶盆最为典型,可以看出妇女们上衣下裳或衣裳连属的形式。与仰韶文化年代相似的大通舞蹈彩盆时期的先民,除衣兽、树皮外,还有人工麻制成的衣裳。不难看出,舞蹈纹陶盆上的人物形象是相当讲究的,如头上梳的有发辫,身穿长裙,长及膝部,在后襟下端还有一个较长的尾形装饰。
  上衣下裳的形式具备,与此相应的首服,即头上戴的帽子,冠以及发式如髻辫等。足上穿的鞋子,必然也随之而产生。
  帽子,是防寒避暑的重要服饰。《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上古衣毛而冒皮。”是利用兽皮缝合成帽形而戴在头上,这比以前披发的发型又是一个改革。当烈日照射时,古代先民通常会选择一片较大的叶子盖在头上,有时把树叶编成环形套在头上,这其实就是帽子的雏形。帽子在男子中很流行,妇女一般则是以包头巾为主。
  在从目前发掘的实物看,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还出现了陶笄、骨簪,似乎在这一时期已有了束发甚至戴冠的头饰了。足见当时头饰已有了发髻,而且还有了首服的冠。原始的腰带则多用草绳或皮条系结衣裳,起到保暖和固定裳的作用。
  人们观察了天地万物后,加以艺术升华,将自然界的形态、色彩,概括地、象征性地附着于服饰上,并把它做为服饰的制度,及其形、色、纹样的源泉,使服饰在发展上既按实际需要,又可满足审美的目的。此外,保暖、宗教信仰、季节变化等因素,逐渐使服饰的形、色、纹样多样起来。这是服饰发展的一个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演变过程。事实上许多最基本、最经久的服装式样,多出于原始社会先民的首创,并不断地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而丰富提高,终为中华民族上国衣冠、文物制度奠定了基础。
点击:11,649&&&发布: 09:57&&&责编:xiaoben&&&来源:
【版权声明】国学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联系我们】010-教育子分类#洪江历史专题#洪江市场的起源与发展_洪江人-爱微帮
&& &&& 【洪江历史专题】洪江市场的起源与发展
这是 洪江人微信平台 的第 1945 篇文章o 不为哗众取宠,只为记录洪江 o 洪江市场的起源与发展付 俊 波洪江市场的创建与发展尚无史籍可考。据传说,犁头咀(沅、巫两水汇合点)为古渡口,设有驿站,初为墟场,开设茶馆、甜酒、豆腐坊等摊贩、小店。经漫长岁月的繁衍生息,逐渐发展成市镇,清康熙(公元一六六二年)以后,日趋繁荣。晚清时,洪江凭借沅江、雄溪水运的优越条件,来自湘西、黔、桂边区的林、农、土特产品,大都聚集洪江,然后运往长沙、常德、武汉、上海以及赣、粤、苏、浙各埠;复将各地的工业品和生产资料云集洪江而散销滇、黔、桂、湘西地区,洪江于是成为湘西和湘、黔、川、桂边区的物资吞吐枢纽,是以万商云集,舟车辐辏,旧时有“七省通衢”、“小南京”之称。曾流传有“汉口千猪百羊万担米,比不上洪江犁头咀”的歌谣。湘西及黔、桂、边陲盛产木材、桐油,是江浙人民生产、生活必需物资;鸦片产于滇、黔,运销华中、华南。在原始交通极不发达的过去,均需凭借水运之便,聚集洪江而后外运。因此,在洪江的市场贸易中尤以洪油、木材、烟土为大宗。其中鸦片交易在洪江旧时极度繁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新中国成立前的洪江也是烟毒泛滥的罪恶渊薮。建国前,洪江所炼制桐油称洪油,与秀油(四川秀山)齐名;木材集散量占全省四成以上;烟土贸易曾列全国前茅。民国年间,商品集散量几经起伏,前期增加,至抗战爆发后(1938年)逐渐衰落,尤以民国二十八年(1939)湘黔公路通车,部分商品直接取道湘黔路运转,洪江市场一蹶不振。随后,因抗战交通阻塞,货运不畅,物资匮乏,外地商品不济,洪江手工业相继兴起,棉纱、布匹、瓷器、土纸等行业逐渐发展。1949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建立了轻纺工业生产体系;地方产品面向全省各地运销出口,至2005年,洪江市场更是与全国各地相连接,甚至与国际市场接轨。洪江也由消费型集镇向工业城市、旅游城市迈进。现将往昔洪江市场主要商品集散演变情况列下:洪油 洪油是以桐油为原料,在仿效“秀油”制作方法基础上,改进加工工艺成为独具特色的洪江土特产品。历来运销江、浙、皖、粤等沿海各地,用于防腐、防蛀,是木房、船舶、农器具的优良涂料。因色泽乌红,质量好,原名红油。因盛产于洪江,故名洪油。洪油业的兴起,始自清朝中叶,自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张积昌创立至辛亥革命(一九一一年),著名的有张积昌、高灿顺、杨三和、徐复隆、恒源永、朱志大、庆元丰;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爆发(一九三七年)有徐复隆、杨恒源、庆元丰、万太和、刘万亿、肖恒庆、恒庆德、刘庆丰、徐荣昌、刘同庆(经营两个牌号,另一牌号自负盈亏刘安庆),乾太源、永兴隆、吉盛丰、大昌丰共十四家。号主多江西或江苏人,分江西、江苏(也称邵佰帮)两帮。除米志大、吉盈丰、大昌丰为江苏帮外,余均为江西帮。江苏帮总号设镇江,洪江为收购、榨炼派出机构;江西帮总号没洪江。洪油业的兴盛,带动了为之服务的圆桶、裱糊业的发展。昔日的洪油包装。皆以木桶、篾篓为容器。用皮纸内外裱糊集中在天王庙(今职业高中)附近,与榨炼、运输,容纳了不少劳动者就业。历来湘黔边区六龙市、江市、托口、产坪、连山、朗江、远口、青溪、下司等地盛产桐籽,洪江油啇分别在各地设榨坊置备榨、炼容具、仓库等设施,秋季收购桐籽,冬季招季节工人炼制。定量包装,翌年前端午节前完成。春夏之交,洪水漫涨,乃雇木帆船工驶运常德转交轮船运武汉,再转江轮运销镇江、上海。油商销售所得部分款项,买回纱布或南杂货物,溯江而上,两得其利。洪油油商因其经营深购远销、集制炼运销于一体,稽延时日,周转缓慢,没有坚实雄厚的资金无法经营。如:清末第积昌,号称百万(银两)之家。民国以来徐荣昌拥资百万银元;原洪江市政协副主席刘松修的刘安庆油号,资产曾达70余万银元。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因时局不靖,洪油业颇受冲击。油号仅有7家。其中清代老店仅庆元丰、恒昌永、吉盈丰3家。7家油号总资本51万银元,年营业额180万银元左右。1950年私营油业增到11家。次年组建公私合营植物油公司。1954年油脂统购统销,私营洪油业先后转向。由国营洪江植物油厂经营。1950年私营洪油业基本情况如下表(附表一):清光绪六至十三年()运销洪油共36.5万担,平均4.56万担。据光绪十三年刻本《洪江育婴小识》“识辅助”载:“查洪市油号熬做洪油。岁不过三百万斤。因近处出产桐油不敷,多分榨于麻阳、辰溪、泸溪、浦市及绥宁黔粤境上,贴用皆不能收。”故洪油运销远不止上述担数。民国九年(1920)以前,洪油年销量20万担以上,总值7百万银元。民国十至十三年()湘西时局动乱。洪油销量逐年递减。民国十四年(1925)江、浙一带因战争影响,洪油销量仅6万担左右,值一百余万银元。至民国十六年(1927)后,洪油销量稍有回升,次年(1929)销量回升到约9.2万担。但民国十九年(1930)又陡降5.2万担。尔后每况愈下。据汉口《商品检验丛刊》载:“洪江集中之洪油,年约14万桶……,省内极少销用,即全数运常德、岳阳等地出口,再由汉口转销江等埠。”民国十九至二十二年()汉口检验局的《检验统计表载》:销汉洪油民国十九年为70714担,民国二十年为65054担,民国二十一年为48767担,民国二十二年为64488担。抗日军兴,洪油销场尽失。民国二十九年(1940)销量仅7千担上下,销区缩至省内各地。抗战胜利(1945)后,销量虽有回升,但银根奇紧,货币贬值,生意难做,油商多居货待价。民国三十五年至三十八年()洪油销量:民国三十五年24184担,民国三十六年31554担,民国三十七年3327担,民国三十八年6894担。1949年后,人民政府积极扶植洪油生产,发放贷款,加工订货,组织外销,销量增加。进入计划建设时期以后,交通运输不断发展,产区多设厂炼油外销,加之木船减少,生产广泛使用机械和铁制工、用具,洪油销区骤缩,销量逐年下降。年平均年销1506吨;年平均年销686吨,年均销量减少54.4%;年平均年销806吨,比年平均年销量减少一半;年平均年销626吨,比年平均年销量减少58.5%,其中1983年销量仅为1950年的五分之一。 木材 过去洪江木业分坐商与行商,坐商即木行,投行经纪;行商无铺面,有山客、水客之分,山客多属会同籍,少数为靖州、黔阳、城步、宝庆人买山采伐。水客以来自地域分花帮(大冶)汉帮、黄帮、益阳帮、常德帮、长沙帮、黔阳帮、天柱帮,泛称木业八帮。后又增加湘乡、宝庆、衡州、永州、镇江、上海诸帮。水客收买木材后,转运下流水域销售。民国二十三年(1934)洪江有木行13家,以德大、福顺合、张合顺3家资本雄厚,营业额最大。木行资本总额为3.3万银元。年营业总额68银元。至民国二十九年(1040)有木行14家,年营业额75万银元,另有以斧记为牌名的木商2百余户。1950年成立国营洪江集材场。1951年有木商121家,专营自产地运木来洪。资本总额人民币130万元。自1953年木材由国家统一经营后,私营木商全部转入公私合营植物油公司(今洪江植物油厂)。洪江木材有大(沅水)、小(巫水)河木之分,大河木来源于清水河、渠水流域的贵州天柱、锦屏、单江等县,沿苗河而下之木材名苗木,三江以上名江木,苗、江木质最佳,居运销量首位。靖县以上之木材名州木。会同广平之木材名广平木,广西经通道而来之木材名广木,品质稍逊。小河木来源于城步、绥宁等县,名溪木,木质再次,但价贱,有销路。小河木来源于城步、绥宁等县,名溪木,木质再次,但价贱,有销路。洪江木材多运销常德,再转销汉口及江、浙、沪一带。清代木材年运销量约40万余两码。民国十至十三年()湘西结匪盘踞,木材运销量递减。直到民国二十二年(1933)后,政局渐定,木材运销复呈活跃。民国十至二十三年()木材运销量及价格如下表:抗战期间,木材销量锐减,民国二十九年(1940)约5万余两码。不及旺年十分之二。六年后(1946)木材流进4万两码左右,民国三十六、七年各5万两码,民国三十八年增为8万两码,折合9.6万立方米,仍未恢复到战前(1938年前)水平。1949年后,洪江木材集散量大增,年均74万立方米,最多的年份为162万立方米,为历史最高水平。年年均44.5万立方米,年年均73.6万立方米,增加68%;年年均85.5万立方米,又增加16%;年年均71.3万立方米,比年有所减少。1980年火车通会同后,大量木材改由火车外运,洪江木材集散量逐渐减少。 烟土 烟土实为鸦片,分生土与熟膏.昔日运销经营主要是生土。清咸丰元年至同治三年()烟禁大开,洪江增设厘金局开征烟土税,”于是黔南之上药络绎道途,修业而息之,居然与材木膏油相将。”(见光绪十三年《洪江育婴小识》第一卷)“洪江之繁荣,乃与之(指烟土)发生至密切关系。”(见民国二十三年《工商半月刊》中“湖南洪江之主要商业调查”)洪江烟土运销商,分贵州、江西、湘宝、弟兄四帮,以贵州帮势最大。贵阳锦盛隆、彭钰鑫、德厚福、万盛兴、怡兴昌烟土号,安顺肖洪源、义兴福、司兴益、恒丰益、鸿樊、公和长、福兴昌烟土号均在洪江设庄。光绪二十年间,锦盛隆烟号一家就拥有资本白银20万两。洪江建有贵州会馆。江西帮以经营洪油、纱布为主,兼营烟土。湘宝帮为湘乡、宝庆(邵阳)商人,携纱布或家乡特产(如邵阳笔墨、剪刀等)于烟土产地推销,换回烟土,弟兄帮系小本经营,籍贯甚杂,多以家庭关系结伙为帮,数十人乃至百余人,产地购进,瞒关漏税,偷运烟土。另有一种熟膏商,烟馆经理,将生土熬成熟膏,接待烟客进馆吸食或零售。清末领照开业有50多家,以湘乡、宝庆人居多。黔、川、滇是烟土主要产地,尤以贵州较多。贵州产区有黄草坝(俗称坝货,质量最好)、兴益、安仁、盘县、普定、安顺、龙合、镇压宁、毕节等地。四分之三左右经洪江集散。洪江分水陆两路将烟土运销外地,水路经常德运销岳阳、武汉、镇江、上海等地;陆路运销洞口、武冈、宝庆(邵阳)、汝城转粤、桂两省,或经长沙销茶陵及江西萍乡、吉安、九江、南昌等市。清代洪江烟土最高年集散量3万余担,常年1.5万担左右。烟土除征正税外,附加课税甚多,每担税银为60—70两,地方育婴每担捐银八分。光绪年间每年征烟土税银达百余万两。民国以后,洪江烟土集散量有增无减,据民国二十三年出版的《工商半月刊》中“湖南洪江之主要商业调查”载:洪江烟土集散,“往年兴盛时期,数量达4万担以上,每担重一千两,雇用民夫挑往宝庆,沿途均由特设监护队护送。去年经洪转口之特货(烟土),凡二万担,值一千五百万银元。”民国十八至二十年()洪江仅输出贵州烟土年均达3万多担。民国二十年(1931)后洪江烟土征税约占全省烟土税的45%以上。民国二十二年(1933)国民政府实行“寓禁于征”之策,不许烟土私运。两年后(1935)西南三省烟土均被垄断,洪江私运烟土几乎灭迹。民国二十八年(1939)湘黔公路通车后,烟土多不经洪江运销。 棉纱绸布
晚清时,洪江有土布生产,外地商人将布匹作回头货,主销黔、滇、桂边区和内地。光绪六至十三年()转销布匹11.4万捆(每捆30匹)。年均14282捆,折合42.8万匹。民国初建,洪江织机坊发达,有木机6百架,5千人。以后洋布大量涌入。土布机坊相继倒闭。民国二十三年(1934)土布机坊仅存17家,年产土布2.9万匹,销湘西各县及黔省边区。另有贫民工厂230余人,设染织科。有木机37架,年产色条花布1100余匹、色线布200余匹、漂白布600匹。以工字商标,销芷江、黔阳、晃县、绥宁、会同等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有绸布庄号30家,新大陆、万亿隆两家绸布庄资本各3万银元。年营业额各10万银元。小店年营业额各为一万元。还有油、木、烟土号兼营者未计其数。合计年交易额常在7百万元左右。绸缎在50万元之上。绸缎自杭州、四川及长沙输入。其中80%批发转销他地。民国以后,绸缎布业日兴,据民国二十九年(1940)统计,有绸布业63家,其中专营布匹9家,兼营百货、西药者14家,共6百余人。年营业总额法币4百余万元。抗战胜利(1945)后,绸布业生意不景,民国三十八年(1949)末有绸布庄号44家,247人,资本总额13.7万余元。次年绸布业私营店有66家,资金总额增至32.5万余元,从业者320人。1952年国营花纱布公司成立,1953年起有12家转业,余均向国营公司批购零销,1956年初全行业公私合营。1950年后,洪江地方纺织工业逐渐兴起,以土布、印染布、本色棉布生产为主。1965年开始生产丝绸,1976年洪江纺织厂扩建,已成为以生产棉维、涤棉、纯棉纱、纯棉布为主的中型纺织企事业,职工2千余人,纱锭2万余枚,织布机405台。年洪江纺织业几经起伏,年平均年产布匹降为50万余米,年平均年产布匹82万余米,绸缎9万余米,年平均年产布匹上升到1134万余米,超过年平均年产量的3倍多;年产棉纱2386吨,绸缎45万余米。棉纱、绸缎基本自给。布匹自给率达到70%左右。 日用瓷 民国中期洪江开始生产日用瓷器,民国二十三年(1934)有瓷业12家,全由醴陵等地进货转销,年营业总额14.5万银元。民国二十八年(1939)有刘谷珊等发起组织瓷业公司,招聘醴陵瓷工生产粗瓷。共39人,五间窑炉一座,年产菜碗16万余件,饭碗11万余件,其他瓷器共百万余件,总值12.2万银元。1949年后,洪江日用瓷生产有了发展,1954年国营洪江瓷厂成立,生产出口瓷,现拥有球磨机十台,雷蒙机两台,真空炼泥机八台,练式烘房四台,四条自动流水成型作业线,三条滚动烤花窑等。是生产日用出口瓷专厂。1954年新湘瓷厂与云记湘西瓷业厂合并,1964年后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操作,为全省日用瓷重点厂之一,内销为主。1977年起,也有出口,年产瓷器能力250万件,产品远销滇池、黔、川等地。日用瓷年销量:年平均年销325万件,年平均年销743万件,增加一倍,年平均年销806万件,再增加20%,年平均年销1485万件,比年平均年销增加3倍多。出口瓷以胎薄、白度高、晶莹透亮而著称,“东方”、“雄溪”、“雪花”、“白牡丹”型西餐具在1982年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会上荣获一等奖。年平均年出口量1470万件。 钱庄业
“钱庄”是民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经营汇兑、存款、贷款业务,部分兼营鸦片。先后创立的有谦益丰、晋太祥、日生昌、楚盛昌、长春荣、开源和、裕庆昌、鸿记、同义和、荣丰等,其中鸿记属于长沙张姓巨商独资经营,资金雄厚,沪、汉、筑、渝等大中城市,设有分号,可以相互调拨,颇能博得财政、商界的信任,在洪江银行业尚未开展以前,淮盐榷税与淮商销售收入,都是委托鸿记代收,调拨长沙支付;其次谦益丰是湘乡李镇湘创办,因与当地驻军陈汉章相勾结,以“陈师长(陈汉章)投资合营”来炫耀,资金号称三十万(银元),曾喧赫一时,后因张罗失灵,外庄趁机卷逃,终至倒闭,存款者深受其累,庆元油号受害尤巨。钱庄经营的汇兑,多含贷款因素。如木、特诸商在洪江购货所需款项及运费,向钱庄出售为期一月至数月不一的汉口或长沙各地兑付的凭信或票证(信汇或票汇),钱庄在收受此种汇兑业务时,视兑付期限的久暂和市面头寸余缺情况商妥洪江付给现金千分之八百至九百九十不等。此间差额,即钱庄收入之汇费与利息,除钱庄专业经营外,其他行业的殷实巨子亦多染指问津。但木、特两业,纯属行商,风云变幻,吉凶叵测,偶一不慎,则有倾家荡产之祸。营是业者,颇多连累。如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汝城地区,厉行禁烟,烧毁了大批鸦片,引起许多商店破产;每岁的洪水泛滥,游移江湖间的木材,朝夕之间亦或化为乌有,南杂业的益丰永,即因经营“排票”(木业汇兑)而败落。洪江的市场流通,虽有汇兑业的折撙调剂,终以出大于入,仍难平衡。于是每年必有数次从长沙运现金(银元)经宝庆、洞口而抵洪江。如鸦片出境一样,必须成群结队,武装护送,称曰“解银帮”,伴之随行者,有匹头、百货诸商品,银帮到洪,无论归属何业,大都投放钱庄,因有存款利息之故。往昔,农历每月十四日和月终之日例为收支结算日期,称曰“比期”是日也,收债还欠者,纷纷扰扰,午夜不息。因通货皆是银币铜元,沿街铿锵之声,不绝于耳。“银帮”到日和“比期”,是钱庄业的最繁忙时刻。随着湘西治安状况的逐渐好转,鸦片业在“禁烟”政策影响下走向隐蔽(走私),公开的特商退出了市场。一九三三年九月湖南省银行在洪江建立了分行,取代了钱庄的主要业务,钱庄业从此衰落,至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乃全部消失。 纸张 旧吋湘西一带盛产土纸,均由洪江集散.清末时期以老仄纸、时仄纸、火纸为主。多运至汉口销售。洪江有红纸坊,加工生产染色纸,销沙市、常德、贵阳等地。民国以后,土纸集散量渐减。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洪江有纸张行号6家,年营业总额约21.1万银元。以二裁纸、四裁纸及炮料纸为主。时仄纸次之。均来自城步、绥宁、黔阳、会同等县。多销本市和邻县。其中老仄纸和时仄纸还销往贵州。年销总值为21—22万银元。抗战(1937)以前。洪江红纸坊兴盛。有作坊10余家。年产红纸约8—9万刀(每刀100张)。抗战后红纸销路大减,尚存4家红坊。多宝庆人,年产量减为3万刀左右。抗战期间,有书纸行业17家,专营文化用纸。民国二十七年(1938)谭天萍办造纸厂,雇工、学徒80人,纸槽纸焙各12具,年产白贡川纸12余吨,报纸17余吨,书面色纸8余吨,产值2.8万银元,运销川中东部。1958年以前,洪江机制纸仰赖调入,尔后建立国营造纸厂,生产机制纸。当时有职工580余人。产品以28克打字纸、30克有光纸、52克凸版纸和书写纸为主,远销北京、贵州、广东等省布。年平均年产机制纸629余吨、土纸126余吨。年平均年产机制纸1670余吨,平均增加1.7倍,土纸198余吨,年均增加60%,1976—83年平均年产机制纸3663余吨,比上个十年度年均增加1.2倍,平均年产土纸340余吨,比上个十年度年均增加80%。 木器
洪江木材资源历丰,木作加工历史悠久,传统名产品有杉枝盆具和木制家具。洪市木作业昔分大小墨、园墨、锯工、船工、寿枋五类。各类木作以选材讲究、作工精细闻名。抗战前(1937),洪江园墨作共10家,多宝庆籍人,年产园木盆具约8。2万件。大小墨(建房为大墨)作共25家。年产值约4万银元。抗战期间,时局不靖,家具滞销,有木作业28家,共130余人,年营业额5万元左右。直到民国末期(1949),木作业并无起色。1954年,木器供销全作社成立。次年,全市13家园木店组成红星园木社。1956年全市木器供销合作社和部分木器店合并,改名洪江镇联工木器社,1958年所有大小木器社(组)合并扩大,成立木作制造厂。1961年先后分出精制园木厂、车辆木器社、包装厂丶寿枋组合并,为二木作制造厂。联工木器厂名一木作制造厂。杉枝盆具1957年送京展出,获全国手工业管理局优质产品锦旗。1979年后,又多次荣获省、地、市优质名牌产品称号。1978年,全省木器质量现场抽查,洪江桌、柜两类产品被评为第一名。1980年,全省家具款式质量评比,双鹊牌双人棕绷高低床名列第一,三门高柜第二,写字台第三。1982年,中南五省二轻产品优质奖评比,洪江装饰柜被评为第三名。洪江家具曾三次参加广州交易会。洪江家用木器、具多循水路销常德、汉口、镇江、上海一带。年家用木器、具产量如下表: 百货业(前称苏广业),因经营商品多是泊来品,当时大部分人又称“洋货业”。随着社会的进步,纺织工业迅速发展,机织匹头逐渐取代了土布的广阔市场,向沪、汉、长沙各地采购匹头的批发商应时而兴,以宝庆商人居多。为了减轻税捐,竟不加入绸布同业公会,却跻身于百货业(当时的税捐,绸布较百货业为重)。实际上大部分百货批发商以匹头为主,或并未问津百货,当时在沪、汉、长沙各地采购百货匹头,可以凭借信誉展期一个月或更长时期支付货款,从陆路运输,为时不长,资金周转灵活,利润却厚,是以全行业中以兼营或专营匹头者获利较巨,积累亦多。如仁义福全部资产高达三十万元;晋兴隆资产不下二十万元;他如积兴隆、曾美发、丰太恒均各拥有较多的资金。设立门市,专营百货,营业较大者为破碎恒、鼎昌隆、五华、永昌和、德和(专营颜料)等,还有为数极多的小店,大多资金微薄,类似摊贩,只向批发商、大户批购零销,利润很少,营业清淡,仅能糊口而已。 南杂业 经营范围包含着油、盐、烟、酒、糖食糕点、海味、南杂百货,品种繁杂,范围广泛,并自设糕点作坊,前店后厂。全业资金较多,营业较大者早期为天怡斋、江长太;后期为庆悦祥、裕兴和、立昌祥、益丰永、经生恒等,批零兼营而以批发为主。三十年代中叶,长沙志成信南货号派王豪生在塘坨正街设立分号,牌名“信和”,粗制糕点糖食,兼售海味南杂,曾经名噪一时。抗日战争时期,因兼营木材失败。较大的南货商店,在常德、长沙、汉口各地均派驻人员或托人代理,从事购销经营,货物大部分溯长江、沅水西上,遍销湘西、贵州各地。资力雄厚者,多兼营“排票”,益丰永即兼营“排票”失败而衰落。经生恒并与美商德士古煤油公司签订了“幸福牌”煤油洪江地区的供销合同。迨抗日胜利后,美商返华,合同继续有效,时值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危机,物资紧俏,煤油却得源源供应,因而获得极丰。淮盐是南杂业的主要经营项目之一,由长沙的专业盐商(淮商),由江苏沿海运来,全程水运,于春夏水涨时期到洪,批量称“票”,每票约五千担左右,分票堆存在廖码头巷、太素巷仓库内,由盐税局封存,按先后顺序发售,有的囤积逾车,长沙总号只在收储或出售时派人来洪料理,集中住在廖码头巷的“淮商公所”,事毕返长。盐价(商本、税款)遵照省盐税局规定不变,但遇盐价调高时,税局内部主要工作人员,常与绅商暗通情报,事先抢购,囤积牟利。抗日战争爆发后,海盐来源困难,盐政当局为控制市场,平均出售,令各地成立专营食盐的机构称“子店”。如芷江称“阜沅子店”。三任商会会长的吴克成,看到盐为民生必需物资,有利可图,也趁机创设“富湘盐号”,后称“富湘子店”,利用商会会长权势,承销晃县、靖县、黔阳、托口的食盐,而后高价出售,牟取暴利。以致辞引起当地食盐供应紧张和当地绅商争夺经营权的诉讼纠纷。淮盐分地区设“子店”承销以后,南杂业对盐的经营乃大大减少,甚至限于门市零售了。 米粮业
洪江的生活、生产用粮,仰给于靖县、黔阳、芷江、晃县、会同各地,以靖县、黔阳最多,如逢旱涝灾荒,各县禁粮出境,则粮价暴涨,乃向常德购买稻谷,船载溯江而上,沿途盗匪骚扰,或数月甚至经年才得到洪。故历史上不时出现过饥民遍野,饿殍载道的惨剧,令人常有余悸。黔阳粮贩,分别在旧县城(今黔城)、江市、原神场三地装船,固定每月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日为洪江墟期,风雨无阻。船泊一甲巷和太素巷码头,固定不变。抗日战争以前,共有船二十余只,后因洪江机械碾米业的发展,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时,仅存八只。船运除谷米外,还有杂粮、果蔬、薪炭和其他土产品。其他各地粮米则水陆并进,但无定期。市民以粮食为原料的槽坊、糖坊均可直接向粮船购买或经粮店介绍成交。洪江粮商,聚集在巫水西岸,北自犁头咀,南至司门口,在河街与正街之间,名叫“米厂街”。除杨震太、李云盛少数几家外,大都资金微薄,依靠为买卖双方搭桥牵线,收取有限佣金为生,众多的零售商则遍布大街小巷,兼售油盐小杂货,(供应对象),多为贫困劳动者,每次以升合计。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登记,全行业会员一百三十六户,从业者三百一十人。昔日外来的粮米,还有来自距洪二十余里的花洋溪所产香稻米,米粒白净圆润,芬香扑鼻,惟产地不广,产量很少,传说封建时代,曾作皇室贡米,昔日的洪江市民莫不津津乐道。 药材业 往日治病,唯赖中药。经营是业者,以赣籍人居多,历代相传,有创建于清嘉庆九年(一八一四年)和道光初(一八二一年)的彭永和、罗同春,分别延续达百二十至百四十余年。赣籍药商,选材认真,炮制精细。只带同乡学徒,不传外人,因而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最盛时期,共有药店二十余家,著名者有洪胜堂、陈敦厚、济春堂。随着西药的传入我国,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以后新建了专营西药的“中西药房”、“中南药房”、“中美药房”等共约六家。 金银首饰业
旧时洪江的首饰业,亦颇繁盛,经常保持在十家以上,钗、环、镯、练,品目俱全。宁正顺、天顺华、同丰、新凤等家,资金占全业的百分之九十。营业额也占全业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余皆为银质手工操作,著名的有杨和兴、宋太顺、甡昌华等。 衣庄业 经营旧棉絮、土布衣裳,集中在油篓巷至堡子坳一带,全系江西丰城人所经营,以杨福茂为著名。旧时的湘、黔边区人民极端贫困,衣食维艰,仅能购买价值低廉的旧絮、布衣御寒遮体。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年)以后,衣庄业已逐步衰落,终于消失。 外商经销业者 在我国沧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时代,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向我国进行军事、政治、文化、经济侵略。洪江虽处在交通梗阻的偏僻山区,亦未能幸免。德国牧师,最早在洪江长岭界建立福音堂,钟楼矗立,居高瞩远(今是广播电视局和市幼儿园地址),广收教徒,宣播耶稣教义,附设爱怜医院,创我区西医之始。经济侵略方面:更是大力倾销商品,除绸布、苏广各业大量孱杂泊来商品外,最早来洪声乐商品的有英商亚细亚煤油公司,赁屋小对河马鞭山滨河附近(今大米厂地址),推销“铁锚牌”煤油,兼营“哈德门”、“老刀牌”香烟。经理刘琢卿(邵阳人)系长沙派出。后于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因广大人民群众激起抗御外侮的抵制洋货运动,愤恨地将大铁罐煤油推入河中,该商乃被迫歇业。刘琢卿则离职终老于洪江俞家冲。自兹以后,陆续有以邬建康为经理的“昌记”,经销美商“美孚煤油公司”的“美孚牌”煤油,地址在塘坨正街;以李汉平为老板的“长春永”,经销英商亚细亚煤油公司的“铁锚牌”煤油,地址在赵家码头正街;以李富堂为经理的“经生恒”,经销美商德士古煤油公司的“幸福牌”煤油,地址在廖码头正街;以韩月芹为经理的“惠康”,经销英商颐中烟草公司的“哈德门”和其他牌号香烟,地址在一四巷;以陈畏三、赵吉珊先后任经理的“谦和”经销德商谦信洋行的颜料、糖精……地十在松林码头正街。外商经常派出短期留驻或流动性人员来洪调查市场情况与代理商作业务上的密切联系,称之为“大班”,如惠康就有一常住的魏大班。外商经销业一般在上海与外商驻华总机构签订指定地区内的代理经销合同,一次性预付“押金”数千元或数万元后,向邻近的外商仓库提运代销商品。提运商品总值,限在预付“押金”额内。煤油在常德(德山)、长沙(三汊矶)提交水运,香烟、颜料及其他商品在沪、汉提运经长沙陆运或邮寄。商品提运后,可按规定的洪江售价出售,依出售额拨给代理酬金若干。但须及时以电报或邮信报告,同时将报销款项汇付外商。否则如遇规定价格上涨,则归代理商负责。货物报销前的自然灾害损失归外商承担,此项代理商,由于必须长期预付一笔巨额押金,非资力雄厚者未敢问津。
书纸印刷业 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由木板印刷转为石印的印刷业也很旺盛,共十余家,承印湘、黔边陲各县和本地的账册、商标及其他印刷品。全业雇一、二人手书印版字模。印刷兼营图书、文具用品者有田静文开设的熙和书局和黄渔珊开设的黄元昌,先后经销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图书;傅锦霞开设的大德堂,经销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图书;傅慎甫开设的世界书局,经销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图书;兼营文具用品的还有余祥丰、彩霞。全业以黄元昌、余祥丰、彩霞、大德堂数家资力最雄厚。随着铅印机的发展,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以后,石印逐渐淘汰,彩霞、湘益两户于是购置了铅印机,取代了各店的石印方式。 其他商业 旧时的洪江商业,门类繁多,经营纷杂,除上述而外,营业较著者还有申洪顺、庆华昌专营洪江至广州的购销业务,运出猪鬃、鸭毛,买来玉器、毛呢衣料、名贵药材,均交邮寄,委托广州商行代理。申洪顺拥有资金二万余银元。陕西人张南山、杨麻子专营西北产的皮毛衣料,江浙人开设的亨得利钟表、眼镜行,均各具特色,蜚声遐迩。以新化籍人制作的玉兰片,来自黔阳县辖的龙船塘和绥宁山区,集中洪江,运销西北。朱少初开设的中孚行,即为“玉兰片”客商的寄寓行栈。还有为数甚多,个体经营的屠宰业,遍布街头巷尾,一人一案,以司门口、松林码头、洪盛码头聚集最多。 手工业 洪江的机械工业起步较晚。传统手工业乃成为广大人民生产、生活必须不可少的行业。大都前店后坊,自产自销,既雇工带徒,亦多亲自操作。由于原材料丰富,销路广泛,洪江手工业,历为湘西各地之冠,吸收着衡、湘、宝以及附近农村的贫苦农民纷纷来洪习艺就业。 织染 在外来纺织品不能满足湘、黔边区人民需要时,洪江的传统木机手工织染业较为发达。从事织染业者曾逾五千人,以乡(今双峰)人居多,集中在老街、新街、土桥坑各地。以后机织匹头充斥,土法织染成本昂贵,一度中落,抗日战争爆发后,匹头来源受阻,复又崛起。 酱园、槽坊 洪江制作的酱油以“龙油”为上品,色味俱佳,可与湘潭酱油媲美,营业额较大者有“源春”、“宏盛”和后起的“胜春”。酿酒的称“槽坊”,最早属江浙帮经营的“何裕成”很有名气,后来皆由湘乡(今双峰)人开办,较著者为“聚昌森”、“裕记”。旧时的“苏酒”甘醇可口,异乎今已无市。手工业中还有以赤金作原料的“金箔”专业,牌名“元亨利”。他如丝烟、鞭爆、色纸、鞋帽、皮革、铁作、篾作、裱糊、缝纫等杂工百艺,无所不有,容纳了很多从业人员,适应了广大城乡人民的需求。 机械工业
解放以前的洪江,纯属商业消费城市,机械新兴工业,有如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光雄电灯公司是最早建立唯一的机械工厂,但仅供照明而已,该厂始建于民国九年(一九二0年)十月。机械设备有:一百五十匹马力蒸气引擎一部,一百五十基罗瓦特发电机一部,一百二十基罗锅炉一座,泵浦两架,均东亚公司所供给,每年实售电八万度上下,主要燃料为松柴。光雄电灯公司创始人冯寅丞,黔阳县冯莲坪上,曾赴日本留学,在日留学期间,向日本东亚公司贷款引进发电设备,价值十二万银元,建厂于小对河马羊山麓滨河处(今市美术印刷厂后面),由日本人任经理兼工程师。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前夕,日本人回国,厂房设备全部交冯寅丞代管,冯寅丞乃与黔阳豪绅危道丰商议,向洪江巨商富户募股集资,改组为“光雄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危道丰任经理,刘志存任协理,继续发电。一九四五年二月,光雄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毁于一次特大火灾,停止了生产。为了适应各商店入夜照明的需要,黄信全发起集资募股,购得汽车引擎一台,在洪盛巷周姓屋内安装发电,只限供应每家商店电灯一盏的照明用电。不久,“联合勤务总司令部荣誉军人生产事务处”简称(“荣军生产处”)购置五十瓩内燃机及配件,在光雄电灯公司的废墟上,建厂发电,依然只供照明,延续到洪江解放。 其他现代工业 抗日战争前的现代工业除“光雄电灯厂”而外,唯肥皂制造是较早的现代工业。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就建立了“立成肥皂厂”。以后的“维新工厂”、“中华实业社”、“贫民工厂”附设的制皂科,均生产肥皂,但皆容人不多,产量很少。还有制作电池的“补天石”电池厂生产电池,产量很少。还有制作电池的“补天石”电池厂生产电池,产量亦微,仅是现代工业的萌芽。 服务游乐业
商旅密集和百业繁荣,带来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零星小吃,因时而异,沿街电卖,昼夜不息,茶馆酒肆,剧院青楼,莫不应时而兴。 戏剧
民国十几年间,同时并存的地方剧团有四:辰河汉剧的紫云班、荣庆班;祁剧的桂兰园、新桂园,均无固定地址,专应各会馆、神庙、帮会、绅商延聘作祭祀喜庆演出,供群众观赏,动辄经旬逾月,日有数处。民国十九年(一九三0年)更有驻军王家烈发起,向富商(主要是特商)集募股金(每股一百银元,凭股摺免费观剧),往北平招聘赵家班京剧演员(坤角居多),就江西会馆后侧改建成剧院,名为“怡园大京班”。门票每座四角至一元二角(银元),班内生、旦、净、丑、末文武俱全,并皆技艺精湛,是洪江迄今为止历史上唯一最完备的优秀剧团。自兹以后,京剧绵延不绝,后在青山界修建剧院,名“良记大舞台”,除表演京剧外,以后还有魔术、杂技。外地的剧团游艺也不时来洪作巡回演出,为洪江繁荣景象平添不少花絮。 筵席、旅社 昔日饮食、旅社业,星罗棋布,遍及街头巷尾。商旅营业较大者,多住专业行栈。如木商住木行、缆厂;粮商住米行;烟商住堆栈(最大的为木粟冲的吉发堆栈)。为时短暂者住旅社,较著者有洪江大旅社、湘黔旅社(附设浴室)、悦来旅社。其次为客栈,一般设备简陋,地处偏僻,供力夫、排工、船工及外籍失业者羁留之年。筵席业即饭菜馆,习称“酒席馆”,以承办筵席为主业而得名。声名著称者有大观楼、万盛楼、金玉楼、醉仙楼、小嘉乐、资湘一、长洪饭店等。油篓巷与木粟冲的三角地段,旅社、菜馆繁多,百米之内,多达七家。每值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则钗光鬓影,笙歌缭绕,别有一番迷人景象,不啻“夜上海”风情,是以被时人誉称为“小南京”者也。 火柴
1959年成立洪江火柴梗盒片厂,于1961年开始少量火柴生产,年产火柴2千件,此为洪江火柴生产之始。1965年后,全部转向火柴生产,成为全省3家(洪江、郴州、长沙)火柴定点厂之一。有各种机械设备142台,职工816人,年产火柴由年的2万件,1983年达到19万件,火柴四大质量指标:平持引梗率99.5%,抗潮率97.78%,磷面效能441支/面,装盒有效支数102.44根,全部超过部颁标准。一级品率达96%以上。1981年洪江火柴与12家并列全国质量第一名。1982年获省优质产品证书。年平均产量为2万余件。年平均年产量10万余件。增加4倍多。平均年产量19万余件,比年增加8.3倍。产品面向全省,并外销贵州,四川省市。 松脂 松香和松节油均以马尾松脂为原料。1956年建成国营洪江松脂厂,是全省3家(洪江、邵阳、东安)松脂化工厂中最早建成投产的。拥有成套生产、化验设备,日产能力达50吨以上。产品分8个品种,不仅是造漆、造纸、火柴、水泥、橡胶、合成香料等的重要原料,而且是国防、医药、炸药、飞机、轮船等工业必备品。洪江松脂品级较高,松香高香率99。92%,松节油优油率达73%,1980年获省人民政府优质产品奖。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日本、苏联、东德、西德、捷克斯洛伐克、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975年以后,因各县原料产地相继办松脂厂,原料减少,洪江松脂生产下降。1950—82年各时期松脂生产情况如下表:协办:洪江区史志档案局如果您有任何关于洪江的内容都可以直接给我们留言。- - - 欢迎大家和小编做盆友哦 - - -微信号:hongjiangweixin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1,洪江最早、关注人数最多、最具影响力的公众号; 2,三年来每天都有内容推送,从未间断过一次; 3,洪江历史、人物、旅游、美食、回忆都曾刷爆朋友圈; 4,2015年春节获湖南省地方公众号发布第六名; 5,以宣传洪江为己任,致力传播美丽洪江;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法哈奇织布机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