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吃菜咋办学习不认真该咋办?

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
  让很多家长感到头疼的是孩子做作业拖拉的问题,其实这种问题的形成往往与家长和孩子之前的互动模式有关,孩子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不是自己的任务。面对这样的问题,父母需要学会放手,孩子才会动手,当然这种“放手”不是完全不管,而是通过和孩子交流为什么学习,明确学习的责任界限等方式,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孩子才能学会独立和承担。
  文/黄敏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东岸之声”(ID: donganzhisheng)
  孩子做作业磨洋工、拖拖拉拉、不认真,或者没完成作业,是一个容易让家长发火的导火索。
  这往往与很多家长以下行为有关:
  1.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结果(担心不能拿A)
  2.担忧孩子今后的发展(拿不了A,说明孩子学习有问题,如果不抓以后怎么办?)
  3.过多涉入本来属于孩子的责任范畴(比如,家长一遍又一遍叫孩子开始做功课,然后坐在孩子身边监督,最后一道题一道题地帮孩子检查作业,要求孩子把每道题改正对才行。)
  结果是每次交上去的作业都拿满分或高分,但你能说那是孩子的作业吗?当你把孩子的责任揽成了自己的责任时,孩子即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学习不是我的责任,表现出来状态是做作业拖拖拉拉、心不在焉、不想完成作业。儿子学校的老师告诉家长们,他们不建议孩子交上来的作业是经过家长的“帮助”而完美的,因为如果这样的话,老师就无法准确地评估学生们是否真正搞懂了,也就无法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了。反之,老师如果发现某个概念很多同学都没理解对,老师会在课堂上再教一遍。
  孩子在中学之前,字写不好、语法不对、拼写有错、有时忘了做作业、或作业落在家里了,有时考试拿个B或C回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真没必要大动肝火。我家儿子以上这些“毛病”都有,但我知道这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历。家长的埋怨、催促和责骂不仅让孩子的能量都消耗在处理由于家长埋怨、催促和责骂所引起的负面情绪上,而且加深孩子对学习的厌倦和恐惧,阻碍了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的发展,影响了亲子关系,不利于孩子阳光性格的培养,总之,其后果比孩子最初的“毛病”严重得多的多。
  有些家长反映如果家长涉入帮助,孩子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功课,但如果放手不管,孩子则花2个小时做完功课,主要原因是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在社交媒体上与同学聊天或“问同学功课”。家长问到底应该涉入帮助还是放手?这个度怎么拿捏?
  那么什么是放手?放手是撒大手不管吗?当然不是。
  举儿子做作业这件事,我个人对放手的体会和做法是:
  一、与儿子交流――为什么要学习?
  我们改变不了他人的行为,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观点和行为去影响他人,也许会改变他人的行为。
  当我们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时候,很重要的是先把做这件事的重要性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传播给孩子,即以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方法把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告诉孩子,有助于得到孩子的合作。
  回到学习上,我时不时地与儿子分享我对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的看法。
  几年前我做了个关于“培养孩子乐学精神”的讲座,以下是我分享的一部分:
  我认为一个人的学习不应该只限于教科书,生活是最好的学校。
  我曾经给我儿子读Magic Tree House的书,书中有一句关于how to find happiness 的话 “pay attention to the detail of the nature”.
  我们都有这种经历:
  - 去爬山,如果你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那你对大自然的感受一定比别人深;
  - 去海洋公园,如果你对海洋动物的习性很了解,那你一定比别人更兴致勃勃;
  - 去历史博物馆,如果你对这段历史缺乏了解,看到那些文物(artifacts)提不起很大兴趣,只是为了孩子而来;
  - 去旅游看古建筑,如果你没有建造此建筑的背景知识,那此建筑只能成为你到此一游的纪念而已。
  如果你认为世界是迷人的,你的孩子也会有相同的认识,因为激情是会传染的。
  我会帮助儿子树立这样的理念:你不是考试机器,你也不是为了爸爸妈妈而学习。你是为了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从而使你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而学习;你是为了增长智慧,为了探索你的独特个性、人生价值,从而使你的人生更有意义和快乐而学习;你是为了更充分运用你的特长和才能去帮助他人而学习。
  我在与儿子的聊天中告诉儿子,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你会逐渐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和擅长什么,不喜欢什么不擅长什么;会学习到一些知识和技能,让你今后有更多的选择权,去做你感兴趣的事。儿子问了句“如果我有兴趣做开卡车收垃圾的怎么办?” 我知道孩子问这句话的意思,我告诉儿子,如果你上完大学,觉得开卡车收垃圾确实是你兴趣所在、能发挥你的才能,那我希望你能在收垃圾的过程中做个有心人,研究怎样改善现有系统而更有利于环保,那你将会成为世界上最用心最棒的收垃圾员!上帝造人,是希望每个人能通过努力找到自己的才能并发挥这个才能,用它去为他人和社会服务,这样从事这项工作才会让你开心觉得有意义。反之,如果你的才能不在收垃圾上,你会觉得收垃圾工作很枯燥,它也不会给你带来快乐的。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所培养出来的各种能力和技能会给予你更多的自主选择行业的机会。
  在大多数华人家长把拿全A当做对孩子的高要求时,我对儿子经常说:“我不要求你拿全A,不要求你上E(Enrichment 班),不要求你上L校。但我对你有3点要求:
  1.一定要努力,总结经验就行,但不要过度在乎考试成绩。
  2.在现在知识更新这么快的时代,你怎样学比你从书本学到什么更重要 。我希望你能学到各种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能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找资源和自学的能力等等。
  我特别看重孩子是否有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式,比如批判性思维、能打破常规。他如果对我的要求有不同意的地方,我非常鼓励儿子想清楚后给我提出3个理由来说服我,如果我认为他说得有理,我可以改变我的要求;如果我不同意,我也会说出我的3个理由,以此鼓励儿子的积极大胆思考而不是被动服从。
  我本人是搞IT的,新技术和知识层出不穷,公司几乎不再提供传统的有老师的培训班,而是要求员工在公司或外面网站去找在线培训资料来学习,所以这种在网上找资源和自学的能力非常重要。
  3.我希望你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心,想去探索世界的未知,求知欲强,有终身好学精神。我希望你能在学校发现到一、二门你很感兴趣的学科,我希望你能钻进去,甚至用业余的时间在网上看更多的相关资料。我希望你在高中后期问老师的问题,老师都不一定能马上回答上来,而是说“嗯,好问题!我得想想,然后再回答你。”
  求知欲不仅反映在知识层面,而且反映在对人对社会的好奇。我经常对儿子说“每个人都有有趣的故事,只是看你是否有好奇心去听他的故事”。这是今后生活中一切与人打交道的基础,包括夫妻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
  学习不等于书本知识,更不等于学习成绩。书本知识只是学习的一个部分,生活才是最好最大的校园。
  我经常告诉儿子:“注意哪些事情让你感兴趣、让你好奇、给你带来愉悦。找到你的才能,用这个才能去帮助他人。”
  二、明确责任,制定界限,逐渐放手让孩子承担责任
  明确责任:
  在儿子上幼儿园开始有作业时,我就很明确地告诉他,学习是他的责任,不是父母的责任;他为他自己学习,不是为了父母学习。
  制定界线,当天的作业一定要完成:
  记得儿子二年级左右的时候,一天快要睡觉的时候,他自己突然想起来有个作业没完成,明天要交的。他问我可不可以不做。儿子忘了做功课,马上又要睡觉了,我当然有点生气,但我没有发火,心平气和但坚定地告诉儿子:完成每天的作业是学生的责任,你今晚一定要完成,多晚都要完成。儿子很不情愿地做完了作业才上楼。
  儿子在幼儿园时,我告诉他,不懂可以来问妈妈,妈妈可以帮你建立好的学习习惯。每晚儿子告诉我他做完作业时,我会坐下来与儿子一起对照老师当天给的作业清单,看有没有漏掉哪个作业。如果有老师批改过的考试题,因为需要家长签名,我会和儿子一起检查那些错了的题,看儿子概念是否搞懂了。
  逐渐放手让儿子承担责任:
  一年级时,我开始是从一个星期检查二、三次减少到一、二次。我在儿子二年级时开始对他的做功课逐渐放手,不检查他的功课,成绩单只负责签名,只问一句“错的地方你都搞懂了吗?” 儿子有不懂的地方来问我,我会问“你如果上课没注意听,那以后是否应该更专心听;如果不是因为上课不专心,那你可以回学校问同学或老师。”每学科老师每周一次在上课前都会提供额外辅导。有次儿子自己主动报了名,这意味着他早上需要早起45分钟,我很为他的这种主动学习的态度感到高兴!
  儿子三年级之后我就不检查儿子的作业了,他是否做了,做得怎样,我均不知道。我只是和颜悦色偶尔提醒:功课做了吗?儿子现在上了7年级,他回到家会自己安排时间把作业做完,完全不需要我操心。我告诉儿子,如果他哪门学科需要帮助,可以告诉我,我们一起找解决办法。只要他知道安排时间,知道轻重缓急,我也就不过多涉入,只是有时表扬他的时间管理做得很好。说老实话,我在儿子学习上没花很多功夫,看到儿子视学习为自己的责任,这么自觉,我感到很欣慰。
  三、与儿子一起检查他执行责任的情况
  老师会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家庭作业成绩和老师评语放到学校网站上,几乎每星期都有更新。我基本上是等到report card 出来(可能是一个季度一次吧)才上网看看,对儿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记得一次我坐下来与儿子一起看网上他的学习成绩时,成绩有一、二门不怎样,问他问题出在哪?怎样改进?他答:“几次功课交晚了,匆匆忙忙质量也不好。改进的方法是以后做作业不要等到最后一天。”你看他自己会做总结,有心去改,这就挺好。
  我觉得太频繁查孩子的成绩,家长容易对孩子的每个错误过于关注,接着就情不自禁地想“修正”孩子的每一个错误,从而引起家长与孩子的冲突。我还是觉得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家长应该把握大的方向,看得更远。
  当然以上三点我需要不断与儿子一起复审。
  把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允许孩子犯些错误,反而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调动了孩子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成长了、懂事了,我们也闹得个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有些孩子认为学习是为了家长,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这主要是父母包办太多,过多地涉入孩子的学习所造成的,因为他们不能让孩子犯一点的错,包括不能忍受孩子的成绩暂时不好,这样孩子就丧失了很多发展独立自主精神的宝贵机会。如果孩子在小学、初中成长的过程中,能通过失败的经历去思考、 总结、改进和成长,那这段经历对他今后的人生有多么大的帮助,它远比孩子在家长的扶持监护下的优秀成绩来的更重要。
  总结一下,很多家长误把放手等同于放任,放手绝不是放任。我认为放手的原则是:无条件爱孩子,这个爱与孩子的成就无关,爱和赏析孩子这个人,他的美好天性和优良品质;在一定的范围(制度)内,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给孩子犯错误的的机会、给孩子走弯路的机会、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家长要经常与孩子交流,把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分享给孩子,去引导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积极向上的需求,往往是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外面的声音(比如家长的唠叨、 督促、监督)太大,干扰了孩子倾听内心的声音,破坏了孩子积极向上的天性。
  再举儿子11岁开始完全自己负责洗衣服一事。儿子有时忘了洗,就从篮子里把脏衣服拿出来再穿。有时连穿了几天的脏衣服,才自己决定去洗。我一开始还时不时提醒他,后来我决定这不是我的事,与我无关。即使看到儿子穿着带有斑斑点点有脏迹的衣服,我也咬着嘴唇把快要说出来的话硬给吞了回去。至少儿子非常清楚地知道洗衣服是自己的责任。等他到了想吸引女孩子的年龄,他自然会注重外表。
  有些我们想要孩子改而改不了的习惯,也许到了两情相悦的时候,孩子就有动力改了。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这就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我们应该遵守这个规则,顺应自然法则,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以下我想用EQ Parenting 的三要素来解释“让孩子经历自然结果, 放手让孩承担责任”注意的地方和好处:
  1.与孩子站在同一个战壕里
  当孩子经历自然结果而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明智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不应该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地数落孩子“你看你看,我都告诉你了,你偏偏不听,现在知道错了?” 而应该是鼓励的态度“孩子,没关系。妈妈(爸爸)小时候也做了好多错事,吃一堑长一智,小孩子就是这样成长的”。
  2.激发孩子的内动力
  我坚信每个孩子天生都孕育着积极向上的种子,只要家长对孩子有高质量的陪伴、关爱、赞赏、倾听和鼓励,就给这颗种子的茁壮成长创造了条件,孩子的内动力就被激发出来了。当然了,要给孩子进步所需要的时间。
  3.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从短期来看,孩子在家长不停地督促监督下的表现也许比家长放手后的孩子的表现好,这也是很多家长不敢放手的原因。但孩子在家长监督下的表现来自于外界的控制,而不是来自于内在的力量,从长期来看,来自内在的力量会更强大更持久,我们毕竟只能陪伴孩子一段路,剩下的路需要孩子自己有内动力走下去。所以一定要接受孩子在成长中表现出的“不完美”。
  只要我们改变我们的态度和方式,孩子的很多“问题”也会有所改善的。经常听到了家长埋怨已读高中的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表现得不太负责任,这或许是孩子小时家长越俎代庖过多,或许是家长在“负责任”方面对孩子的期待值过高。
欢迎随手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下图二维码 关注【新东方家庭教育】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孩子学习不认真怎么办?宝宝学习不认真怎么办? 已解决_妈妈网问答精选
向您推荐:
客户端下载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小孩学习不认真怎么办
关于小孩学习不认真怎么办的专题
久久健康网编者按:宝宝又流口水了,而且有流不尽的趋势,家长们只好给宝宝围上围兜?为什么宝宝有永远流不完的口水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久久健康网编者按:新生儿出生头几天,除了吃奶,几乎就处在睡眠状态,不分白天和黑夜。随着...
久久健康网编者按:产后新妈妈十分苦恼的事情就是患有产后痔疮。产后痔疮跟生孩子有什么关系吗?如果产后痔疮越来越严...
久久健康网编者按:读者李女士:我家孩子今年上幼儿园小班,开学已经一周多了,每天早晨送她去幼儿园她总会哭闹一会儿...
久久健康网编者按:婴儿起痱子怎么办?不用担心,下面小编推荐几种最简单安全的祛痱止痒的传统中医妙方,洗澡就可以解...
久久健康网编者按:夏季因为蚊虫叮咬后抓破引起局部化脓感染的患儿不少,他们往往是因为皮肤破溃后感染了表皮葡萄球菌...
建议:你好,你家孩子的大便,可能是属于腹泻的了,可以用蒙脱石散等,以及化验大便常规,以防是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肠炎。
医学没有阴道排毒这种说法,不用担心,阴道里没有毒。
医学没有阴道排毒这种说法,不用担心,阴道里没有毒。
建议:您好!您描述的情况,安全起见应先用早孕试纸测试下看是否怀孕。通常房事后15-20天可以用早孕试纸测试出是否怀孕。
建议:这样的情况下是没有怀孕的,如果怀孕的话是足够显示为两个杠的了,所以可以再等等。
孕育疾病大全
1-3岁3-6岁
扫一扫官方微信关注更多健康资讯不能为空!
【挑战】孩子总是粗心大意,做什么都不认真怎么办?
孩子总是粗心大意,做什么都不认真怎么办?总是丢三落四!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1.7.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让孩子静下心来思考一个问题,锻炼细心!
找一件孩子喜欢的事,认真的做一次,让孩子体味一下!
一定要找一件事让孩子体会到粗心的后果!
可以讲一些寓言故事,来说服孩子!
一、粗心与动机强度和情堵有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和情绪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背景。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认知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缺乏动机,情绪低落,往往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神思恍懈。孩子看电视正在兴头上,却被母亲强行关进房间学习。这时,孩子根本无心学习,因此心不在焉,错误百出。很多小学生的四则运算容易出错,把‘3’看成‘8’,把’+’当成’-’。当你给他指出来时,他会毫不在乎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本来会做的。其原因就是题目太简单,无法激发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都不会很难,你与别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动机过 于强烈,情绪过于兴奋,则会导致意 识狭窄,思维混乱,甚至头脑一片空白。有些孩子平时谨慎用功,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可一到考试就发挥不好,平时会做的简单题目也会出错,甚至漏答整张试卷。原因就是他太在乎考试,太想考好了。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不要在考前对孩子耳提面命,也不要表现出过高的期待。让孩子把考试当成学习的一部分,怎样学就怎样考,轻松上阵。
二、粗心是因为缺乏精加工
迎面走来了张老师。A同学近视眼,说这不是李老师吗?B同学说这明明是张老师。两位老师身材相似而五官相去甚远。A同学只看清轮廓而没有注意细节,因此判断失误。同样道理,学习中的粗心也常常是因为缺乏对认知刺激的精细加工。精加工往往是通过对比和辩别进行的。孩子同妈妈一起去蔬菜市场,见到了韭莱。几天后学校里组织郊游,孩子指着麦苗说这是韭菜,我以前见过。老师拉他来到不远处的蔬菜大棚,说这才是韭菜。孩子说怎么麦子和韭菜这么像。因为在见到麦子之前,他对韭菜只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在这之后,他就会为了把二者分开而作出精细加工了。为了防止粗心,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比较和辨别是重要的。例如,小学生经常分不清’衰’、‘衷”、 ’哀’三个字。老师教他们‘横为衰,竖为衷,中间有口诉悲哀’,学生就能够正确书写和使用了。对刚学拼音的孩子来说,区分’b与‘d’是困难的。教师可以提醒孩子, ’d”与’a’的书写相近。或者让孩子临摹写在卡片上的大一点的字母,也能加深印象。因为大的字母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也较大,事实上是把细节给放大了。
三、粗心是因为概念模糊
有时,看似简单的粗心背后是概念错误。例如,一个孩子的作业本上是这样写的,'0×6=0',‘0÷6=0,’'0+6=0','0+6=0'。当你指出他的错误时,他的解释是:0就是什么也没有,所以任何一个数与0加减乘除结果都是零。出错的原因是孩子不理解力口减乘除四种运算的含义。再比如,求半圆的周长时,一个孩子只算了圆弧的长度,没有乃口上弦的长度。其实不是他一时疏忽,而是他不理解周长的概念,不知道周长应是一条封闭的曲线。所以,家长和老师还应多多追问孩子犯错误背后的理由,别让粗心的幌子掩盖了问题的真相,错失教育的良机。
四、粗心与个性和生活习惯有关
有心的老师都会发现,一个班级里的孩子,其个性总是千差万别的。有的粗枝大叶,有的谨小慎微;有的一时兴起,有的有条不紊;有的大喜大悲,有的温和平静。前者比后者更容易犯粗心的毛病。因为非智力因素会对认知活动产生广泛的影响,使认知活动带上个人的特点和风格。一个孩子的房里一团糟,鞋子东一只西一只,他的作业本往往字迹潦草,页面不规整。一个孩子常常丢三落四,做事会凭兴致所至,往往观察没有顺序,思考缺乏条理。因此,从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能减少学习中的粗心。整理自己的衣橱、抽屉和房间能让孩子,变得仔细,有条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复习进度表,能让孩子变得有计划,有顺序;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能培养愉悦平和的心境,让孩子做事不骄不躁。这要求家长有足够的耐心,不迁就,不粗暴。这样,你就能够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来改变他的习惯以至于最后改变个性。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孩子的粗心渐渐减少。
---------------
孩子粗心怎么办?
侄女今年上小学二年级,活泼机灵,讨人喜欢,讲起故事来有声有色。只是有点马虎。做数学题老看错题,把“+”看成“-”,把“-”看成“+”。教了乘除法后,又经常把“-”看成“÷”,例如老师出口算题,25-5=?,她就得5,把25-5看成25÷5了。所以每次考试很难得到满分。为此,她的父母很气恼,想想一个这么一个聪明的孩子,怎么也得改掉这个毛病呀。
其实粗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只是孩子身上有这种毛病,许多成年人也避免不了。一般说来,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导致孩子粗心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因为孩子的视觉记忆和辨识能力较弱;
二是家长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马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
三是孩子缺乏责任心,做什么都心不在焉;
四是孩子功课太多,紧追慢赶,往往就丢三落四,忙中出错。
对照一下,侄女粗心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她的年龄偏小(未足龄上学),视觉记忆和辨识能力相对较弱,比其他足龄孩子看错题的可能性较大。对于这种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经验的增长会逐渐改掉粗心的毛病。但是如果对粗心的问题放任自流,这种粗心也不会自生自灭。
因为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往往粗心的孩子在做作业时不专心,做完作业后不检查,因为他们习惯于父母帮助检查。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如果孩子因为粗心,作业或考试不太理想,那么,可以适当对他进行一点小小的惩罚。比如错了一道口算,家长可以再出10道类似的口算,既加深了记忆又得到了锻炼。
还可以在孩子周围树立一些榜样或者请一个孩子喜欢的姐姐哥哥讲讲关于粗心的故事。童话中这方面的故事也是较多的。
上海新东方学校
上海新东方少儿冬夏令营项目负责人
重庆新东方学校
教授POP少儿英语。重庆市南方翻译学院毕业
说出您感谢的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学习不认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