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正午,站在北回归线标志园公园的人们发...

听说,在这9个城市可以甩掉自己的影子?诡异啊!
青海旅游政务网
听说,在这9个城市可以甩掉自己的影子?诡异啊!
字体大小:
&小时候听鬼故事讲,太阳光下没有影子的人,都不是人!这话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自觉地去看别人的影子。然而,今天我听说,有些地方的人们,竟然可以在夏至日这天的大太阳下摆脱影子!小编不信!我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去蹲守,看他们如何摆脱影子了!有一起的吗?北回归线大约在北纬23.5度,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虽然北回归线看不到摸不着,但随着北回归线标志塔等的建成,它变得有迹可循。本期带你沿着神秘的北回归线,到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那在这些&太阳转身&的城市里,体会寻找到北回归线更多的神秘线索。广西&桂平标志塔的神秘之音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塔坐落在广西桂平市石咀镇小汶村附近,塔身高17.2米,跨度26米,形似一道彩虹,穿过一个直径6米的地球,地球中间有一个直径16厘米的小孔,名为&窥阳孔&。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塔每年夏至的正午时分,阳光不偏不倚地穿过&窥阳孔&,直射到标志下方地面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桂平点上,整个塔呈现神奇的&立竿无影&现象。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塔的神奇之处远不止如此,站在塔下5厘米宽,20余米长的北回归线上,用日常说话的音调讲话,声音却好似通过麦克风放大出来,十分洪亮,还伴有回音,好像站在礼堂的正中央。能荡秋千的罗秀米粉桂平出产的大米质优量大,罗秀米粉便是最有名的米制美食之一。罗秀米粉产于桂平罗秀镇,质地柔韧耐煮,食之爽脆弹牙。曾有人用切好的150根粉丝挂在横木上,能承受70公斤重的小伙子坐在上面荡秋千,被誉为&中国一绝&。西山洗石庵除了米粉,桂平佛教名山西山上的素餐也绝对值得一尝,各种惟妙惟肖的&鸡鸭鱼肉&素食,让人难辨真假,吃起来更是入口难忘。(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乡村周末》)TIPS地址:广西桂平市城东石嘴镇小汶村美食推荐:罗秀米粉、猪脚粉、社坡腐竹、田螺汤周边景点:大藤峡、白石山、龙潭国家森林公园票价信息:10元咨询电话:广西&武鸣&好色&武鸣广西南宁武鸣县的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六万公顷,是全世界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乡村周末》)大明山沿着山路一直向上,又穿过一片低矮密实的高山灌木林,大明山北回归线标志塔出现在眼前。标志塔建在海拔1270米的山中,塔顶是一个地球模型,其所在地是观赏林海的最佳去处。北回归线标志塔每年三月三,武鸣的壮族都会举办隆重的歌圩,而在这天,所有壮族人的食物中一定会有五色糯米饭。在这个节日里,壮族人用天然植物染料将其染制成黑、紫、黄、红四色后与白糯米一同蒸熟,色彩鲜艳,口味香糯。五色糯米饭北回归线造就了武鸣湿热的气候。在武鸣县高峰林场一带,林场工人发明了一种特有的祛暑佳肴&&柠檬鸭。将肥鸭剁成小块爆炒,烹至鸭油半出,再加入窖藏的腌柠檬、酸 头、酸辣椒,配以蒜瓣和姜片,继续翻炒数分钟即可。柠檬鸭一口吃下去,满口的酸辣鲜香,醒神开胃。待鸭肉吃完,还可将炒好的青菜倒入盘中,裹上酱料的青菜,香味宜人,让人大快朵颐。TIPS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两江镇明山路1号交通线路:南宁朝阳花园小金山广场有到大明山的专线车;或从安吉客运站乘大巴在府雷路口下车,步行可到。咨询电话:广东&从化离太阳最近的杨梅广东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便坐落在从化区太平镇油麻埔村三甲子坡地上,主体部分形似一枚火箭,由230多种、7310块花岗岩砌成,总高度30.4米。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塔基部建筑由三个台阶组成,每个台阶均为9级,塔顶有一象征太阳的铜球,直径为120厘米。每年夏至正午12时26分,如果能准时来到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便可看到太阳光穿过圆孔的一刹那,体会&无影&的微妙瞬间。游客采摘杨梅&五月杨梅已满林,初凝一颗值万金。&五六月的从化正值盛产杨梅的时节,在这个季节到从化的南星村和良口镇,你可以走进果园吃个够。想想这时摘到的杨梅或许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果实,仿佛果肉中都多了一丝甜味。(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乡村周末》)TIPS地址:广东从化市太平镇油麻埔村三甲子坡地周边景点: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三百洞生态度假区、广裕祠票价信息:5元广东&封开十二道封味封开隶属广东省肇庆市,与广西贺州、梧州交界。封开北回归线标志塔坐落在封开县江滨公园内,建于1984年,坐北朝南,塔底塑成半球状,塔身用四条斜柱支承,柱上分别刻上&夏至日北京时间12时34分太阳位于此地天顶&等字样。封开北回归线标志塔塔顶部是一个直径为62.1厘米的铜球,对应夏至日的日期。铜球中间有一10厘米的圆孔,供太阳直射时校验用。(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乡村周末》)对于外地游客来讲,认识封开,是从它的&十二道封味&开始。这十二道美味,不仅可以带给你味觉的享受,更能带你顺着香味去找到封开最美的风景。&十二道封味&之一杏花鸡出产于封开杏花镇一带,是广东省三大名鸡之一。由于当地农民多将其放养于溪边竹林下,因此杏花鸡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无论是白切或清蒸,都一样嫩滑鲜甜。品尝完正宗杏花鸡,可以在杏花镇游览&天下奇石&&大斑石&。封开大斑石号称&天下第一石&,它一石成山,壁立千仞。远眺斑石,只见石头的纹理从上而下,宛如瀑布,蔚为壮观。远眺贺江封开位于贺江与西江交汇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物产自然十分丰富。在山水环绕的封开,肥美的贺江河鲜、鲜美的香煎水山豆腐、特色龙骨靓汤煲 每一道菜中都藏着独特的封开味道。TIPS地址:广东封开县江滨公园周边景点:贺江第一湾、龙山景区、莲都十里画廊美食推荐:罗董牛肉干、香煎水山豆腐、笋干木耳广东&汕头约会双塔与大海广东汕头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一个拥有两座北回归线标志塔的城市。鸡笼山&北标窥日&与南海之中的&自然之门&两座标志塔,一山一海,东西呼应。1986年,汕头北归回线标志塔&北标窥日&落成,至今恰好30年。标志塔位支柱为两个&北&字形承重水泥支架,以钢筋混凝土柱为依托,不论从哪个方向望,均呈明显的&北&字。北标窥日地球模型在标志塔的顶部,中有一直径24厘米的不锈钢管贯穿模型表面。地面上画出的长线将无形的北回归线变为有形,脚跨回归线,则一脚在温带,一脚在亚热带。(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乡村周末》)自然之门汕头的另外一座标志塔&自然之门&坐落在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县青澳湾。该塔建成于2014年,形状由&门&字演变而来。或许你还不知道,青澳湾是广东省最先看到日出的地方。挑一个晴朗的早晨,坐在海滩上,看海天相连处的红日冉冉升起,粼粼波光好似一片火海。青澳湾在南澳,一定不能错过海鲜的饕餮盛宴。以吃而闻名的潮汕人十分擅长烹饪海胆,这种浑身是刺的海洋生物在他们手中被剥开外壳,变成海胆蒸蛋、海胆炒饭等美味,味道十分特别。海胆蒸蛋除了海胆,南澳岛的鱿鱼也是一绝。每年5月至9月是南澳掇鱿的黄金季节,捕上的新鲜鱿鱼被渔民们放置在晾晒网上,晶莹剔透的鱿鱼一片片连接在一起,成为海岛独特的风景线。TIPS地址:北标窥日:汕头揭东县鸡笼山;自然之门:汕头南澳县。交通线路:北标窥日:在大学路西面桑浦山乘坐17路车到鸡笼山站;自然之门:可选择南澳跨海大桥或轮渡前往南澳岛。美食推荐:海胆炒饭、海胆蒸蛋、血蛤、宅鱿云南&西畴女人变身&太阳后裔&位于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的西畴北回公园,海拔1526米,主标志名&回归亭&,是一个跨度10米、高8米的半球体。亭子四周均有窗,顶部正中间有一圆形天窗,与亭内中央大厅相对应,作夏至日正午检验太阳直射用。祭祀太阳神在西畴县壮族聚居村汤谷村,壮族妇女们至今仍然沿袭着祭祀太阳神的&女子太阳节&风俗。(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乡村周末》)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汤谷村的女人们仍会请来德高望重的族长寨老,抱着红公鸡,提着花米饭,带上米酒、活鱼,当太阳升到最高的山顶时,咏唱一首传唱千年的《祭太阳古歌》。要想了解西畴的过去,便不得不提仙人洞和狮子山。仙人洞位于西畴县小新寨旁,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远观仙人洞在仙人洞的遗址里,发现了5枚古人类牙齿化石,东方剑齿象、柯氏熊等32种哺乳动物的化石,以及9件制作粗糙的石器,洞内居住者被定名为旧石器晚期智人&&&西畴人&。距离仙人洞不远的狮子山蚌谷山洞内,曾发现了万年前原始先民们留下的三组&狮子山崖画&,共计83个,表现的是先民种植、歌舞、战争及图腾崇拜。TIPS地址:云南文山州西畴县城西南出口美食推荐:花糯米饭、文山米线、三七汽锅鸡周边景点:鸡冠山森林公园、老鹰崖瀑布云南&墨江&双生&之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东部,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北回归线把这里分为大小几乎相等的两部分。1997年,北回归线标志园在墨江县西部登高价山上建成。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北回归线标志园由回归之门、太阳之路、夸父追日、双子星广场、哈尼取火台灯等雕塑组成。这些或抽象或具体的雕塑从悠悠亘古讲到当今宇宙,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生命的理解。每年夏至日的中午12时许,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阳光穿过塔里的窥阳孔与地面上的标记完全重合,竖在主标志塔前的7根杆子也没有了影子。双生雕像不一会儿,影子出现,太阳已经华丽地完成了&转身&,掉头向南慢慢离去。(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乡村周末》)冷热分明的气候与特殊的水土让墨江成为一个&双胞胎之城&,不仅是人,连动植物也有双生现象。在墨江的38万人口中,有1200多对双胞胎或三胞胎。双胞胎长桌宴每年的5月1日,北回归线标志园里都会举办双胞胎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双胞胎。想到数百对双胞胎同时出现,还真是让人&傻傻分不清楚&。TIPS地址:云南普洱市墨江县登高价山周边景点:墨江文庙、碧溪古镇、双胞井美食推荐:紫米鸡、豆腐肠、波皮、紫米宴、麻脆特产:墨江紫米有&米中极品&之称,俗称&紫珍珠&,《红楼梦》中称为&御田胭脂米&。台湾&嘉义&爱上我&的地方1908年,世界上首座回归线大型标志在嘉义县水上乡下寮村建成,时至今日,纪念碑已经更迭至第6代。日,最新的北回归线标志在嘉义东石渔港的渔人码头正式迎来了第一批观赏者。1908年,为了庆祝纵贯台湾的铁路通车,台湾总督府在经过北回归线的铁道西侧,也就是现在的下寮村设置了标志,后来又在距离嘉义市西南约3.3公里处设立了北回归线火车站。嘉义北回归线标志塔如今的北回归线标志所在地东石渔港在明清时期是台湾西部重要的渔港。第六代纪念碑运用红白两色,中间是两颗镂空的爱心,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23.5的数字形状,代表了北回归线的纬度。而2、3、5三个数字连起来读发音与&爱上我&谐音,这让北回归线标志多了几分浪漫,成为许多情侣、新人拍照的热门地。(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乡村周末》)彩色&日晷大道&纪念碑前方有一条彩色瓷砖铺就的&日晷大道&,特色十足。路的起点设为台湾,向西而行,走到路的尽头就能完成&绕行地球&一周的任务。TIPS地址:嘉义县东石乡彩霞大道420号交通线路:可于嘉义高铁站搭乘台湾好行盐乡滨海线至东石渔人码头站。周边景点:笨港口港口宫、朴子溪出海口、船仔头艺术村、鳌鼓湿地、太阳馆台湾&花莲&八爪鱼&和史前巨石北回归线贯穿台湾的中南部,将那里的气候一分为二,造就了这里丰富多样的物产和景观。花莲县拥有两座北回归线纪念碑,其中一座在瑞穗乡,另一座在丰滨乡。瑞穗的北回归线标志最早设于1933年,原在瑞穗火车站西侧,1981年,因铁路拓宽迁移到现在的瑞穗乡舞鹤村,并修建了舞鹤北回归线标志公园。舞鹤纪念碑走进公园,远远便能看见一座巨大的日晷造型纪念碑,碑体好像一条八爪章鱼,四周有中国传统的&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雕像,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舞鹤北侧山坡有两根拔地而起的大石柱,当地人称其为&扫叭石柱&。两根石柱分别高5.75米和3.99米,距今已有3千多年,是台湾唯一的史前巨石文明遗迹。扫叭石柱学者们至今仍无法解释,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情况下,这两根石柱是如何运送至此并竖立起来的。(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乡村周末》)TIPS地址:花莲瑞穗乡舞鹤村交通线路:从花莲火车站搭乘花莲新站至瑞穗的客运。美食推荐:奇美石头火锅、舞鹤红茶周边景点:瑞穗泛舟中心、奇美部落、扫叭石柱&&6月22日这一天正午某人从北回归线 以北的甲地向南走越过北回归线到达乙地,此人影子得朝向及长度有何变化
zhangying00285
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从北回归线以北的甲地走近北回归线时影子朝北且影子渐短,到北回归线时没有影子,越过北回归线后影子朝南且影子渐长(影子先朝北且渐短,到没有影子后再朝南且渐长)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原因是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的正午日影最短
影子朝向先北后南,长度先由长变短,在北回归线上为0,越过北回归线则由短变长
扫描下载二维码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A、B、C、D对应的节气分别是:A夏至日,B秋分日,C冬至日,D春分日.(2)一天正午,站在广州北回归线标志公园的人们发现不见自己的影子,这一天应该是6月22日(填日期).&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3)春分日时,太阳光直射在赤道,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是昼夜平分.【考点】.【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1)A是夏至日,B是秋分日,C是冬至日,D是春分日.(2)一天正午,站在广州北回归线标志公园的人们发现不见自己的影子,这一天应该是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3)春分日时,太阳光直射在赤道,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是昼夜平分.故答案为:(1)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2)6月22日;长;短;(3)赤道;昼夜平分.【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图,读图解答即可.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枫叶老师 难度:0.67真题:1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
&&&&,V2.19883北回归线标志塔 -
中国的北回归线标志塔
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鮀莲街道鸡笼山南麓。该塔于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日竣工,东与台湾嘉义一碑,西与从化、封开两塔连成一线,标志精确经纬度为:东经116°35′8.78″, 北纬23°26′32.49″。1994年11月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定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塔的上部是一个直径5米的空心地球模型,球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球面镶嵌黄、蓝、白等各种颜色的玻璃马赛克,使中国版图十分显眼,海陆分明,球心垂直贯穿一直径40厘米长5米的不锈无缝钢管,可仰窥蓝天。塔的下半部四面以“北”字型的钢筋混凝土柱为依托,镶上磨光的汉白玉石片。塔基是二层圆型平台,直径分别为17.2米和26米,平台铺上花岗岩石板,并从东向西用黑色大理石铺设一道黑线象征着北回归线。平台围栏高一米,塔位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标志塔设计新颖,造型独特,把地理科学和视觉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夏至正午,立竿不见影;管窥睹骄阳,天象奇现,任由究探。在观赏台的东西方向上,标志北回归线的黑色石板带两边种植温、热两带植物。当我们两脚跨踏此石板带时,就置身于北温带与热带之间,似乎能感受到大地的转动,有一身跨越两带的神秘感。 “北标窥日”,就是“夏至”观日的真实写照。每年夏至(6月22日正午),观日者十分踊跃,都争相竞睹这一年一度的“立竿不见影”的奇观,亲身感受这春夏交替的时刻。北回归线标志塔周围种植了很多树木花草,铺设了登山道路,在山巅还建起了“夸父亭”和“邓林亭”(取《山海经》神话命名),路旁石壁上刻了很多登山旅游者的诗词。登上邓林亭可以西望牛田洋宽阔的水面,东看古火山鸡笼山。“夸父亭”和“邓林亭”取名与太阳有关,古籍《山海经》有一则动人神话传说:夸父就是大男子汉的意思。古时干旱,他要征服太阳,追赶太阳,满身淌汗,热渴难忍,饮尽黄河渭水还不止渴,要去饮大海的水,未到,就在路上口渴而死。夸父丢弃的手杖,插在地上,即成茂密的邓林。邓林就是桃林。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地处我们这个海滨城市,造“夸父亭”等景致和《山海经》中的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非常吻合。北标窥日:指位于汕头大学北5公里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建于鸡笼山腰,高13.6米,底宽30米。以“北”字形状支架支撑一个直径5米的地球仪。每年夏至日,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可看到阳光从地球仪中间的小孔,映在地面上的圆影,几分钟后事过境迁。自此日光逐渐南迁。地面上将无形的北回归线画为有形。你可以脚跨回归线,一脚在温带,一脚在亚热带。附近还有夸父亭等供人们休憩。站在山颠可以西望牛田洋,东瞅鸡笼山的圆锥形的火山地貌。位处亚欧大陆东南端的北回归线地区,因受海风的影响而降水丰沛,形成了苍翠欲滴的热带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出现了与整个回归荒漠带截然相反的景观。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即在此特殊景观的最东端而有其重要的环境科学研究上的意义。汕头市北回归线标志塔的选址,恪守如下原则:①学性原则;②不占(少占)用农田原则;③交通方便的原则;④与其他旅游景点相呼应原则;⑤美学原则;⑥传统习惯等其他原则。 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的建筑特色:天坛式的塔基,“北”字型的塔身结构上安置一巨大的地球模型,地球模型中心有一为方便观测夏至日直射阳光而让阳光透过的管道,称“窥阳孔”。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的纬度位置,经准确测量在公元日为 23°26′32.48″N,利,同时的北回归线理论值为23°26′26.13″N,考虑到北回归线是一条不断移动的线,这一误差是正常的。说起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本地市民几乎无人不晓。这座有两个“北”字型水泥支柱的标志塔位处G206国道旁,如果从汕头大学驾车出发,大约10分钟即可到达。1985年,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正式动工兴建,一年后主体工程竣工,1988年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更成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旅游景区。多年来,吸引着无数市民及海内外游客前来观赏。阔别多年,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由于正值工作日,标志塔周边几乎没有游客身影,偶尔只有当地的居民来此散步。在标志塔附近开设小卖部的林姐告诉记者,平时前来参观标志塔的市民及游客不多,到了周末就有不少人专程驱车过来。在走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周边的配套设施较简陋,但不时可见施工人员在修整周边公共设施。原来,因受道路修建等因素影响,这个标志塔长期处于停电停水状态,公厕无法使用,给前来参观的市民及游客带来不便。近来市文广新局组织施工人员到场,完善标志塔配套的公厕、管理间、标志牌、楼梯扶手、水电配套等设施,务求更好服务市民及游客。据了解,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高13.6米,底宽30米,由基座、支柱和地球模型三部分组成。在即将到来的6月22日夏至日,当正午12点时,太阳有一瞬的时间直射北回归线,市民可看到阳光从地球模型中间的小孔穿过,垂直照在地面上,这正是“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在我国的10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中,广东从化的北回归线标志塔总高30.2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北回归 线标志建筑。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该塔位于从化市太平场油麻埔村三甲子坡地上,是目前世界上南北回归线上高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标志塔。该塔占地面积28亩,主体部分为混凝土花岗石混砌结构,基础部分为坛式,地板石的排列采取道教的八卦形式。塔身连塔基共30.4米,塔身高23.5米,为直立火箭型。塔底呈球面状,正中铺花岗石,刻成半球轮廓,以直径4厘米黄铜柱嵌入中心点,并沿东西方向镶嵌粗铜条,以表示北回归线由此点分别向地球的东、西方向延伸。塔顶为不锈钢筒托着的直径120米的空心圆孔,供太阳直射校验。每年夏至日正午(12时26分),太阳就会直射球中圆孔,把光点投影到塔底球面铜柱点上,此时人立于塔下则无身影。此塔日竣工,1986年夏至日揭幕。广州市政府立石纪事,表明此地为热带和北温带分界线。现已建成北回归线标志塔公园,成为教学观摩点和旅游景点。封开北回归线标志塔封开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广东省封开县江口镇江滨公园内。建成年份:1984年。高度:15米。结构:塔柱为大理石,此上为金属。在塔内向上望,能看到顶部的圆洞。顶端为直径6.21(表示每年6月21日夏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分米的铜球,中部4条斜柱支撑。塔底半球状,以虚线表示北回归线走向。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塔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塔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塔坐落在距离广西桂平市区8公里的石咀镇小汶村附近,南梧二级公路旁边的集科普、文化和游乐于一体的桂平北回归线公园内。它是继台湾的嘉义、花莲,广东的汕头、从江、封开和云南的墨江之后兴建,是属全国第七座北回归线标志塔,广西第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塔。这座标志塔由跨度26米,高度17.2米的拱型建筑托着一个直径6米状似地球形象的圆球为主体。每年夏至日正午,太阳光会通过该圆球中心的一个直径16厘米的"窥阳孔",直射到在标志下地面上用花岗岩石块铺设而成的广西地图的桂平市位置上,成为神奇壮观的“立竿无影”现象。武鸣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广西南宁武鸣县大明山顶,这座北回归线标志铁塔塔不大,但意义不小,它建在大明山这个天然的标志园内。大明山最高峰龙头山海拔为1760米,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六万多公顷,北回归线正好穿过大明山中部,大明山是全世界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北回归线从大明山林区正中间穿过,在太空中鸟瞰地球,人们会惊异地发现,同在地球北回归线地区,绵延不断的茫茫沙漠,形成灰黄色的荒漠带。在这荒芜干旱的地带上尚有几块绿色的斑块,大明山犹如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这一地带上,被人们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塔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位于云南墨江县,在中国的北回归线标志中,墨江的标志园确实不愧为一个融天文、地理、气候、植 物等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民族文化、观赏旅游为一体的地理标志实体。标志园以北回归线上长约500米的线段为中轴,建筑实体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有:回归线之门、太阳之路、夸父追日、石环(石阵)、超越、春夏秋冬、古日晷、主标馆展示厅等八个景点,通过道路、建筑小品、雕塑及主体标志,来创造一个形象生动的空间系列景点,以此表达对自然、生命、阳光的理解,向人们陈述从亘古到现代各个时代人类对天体科学的探索和认识,以直观的形式向人们普及了科普知识。云南墨江的北回归线标志园是我国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总面积1500平方米。台湾北回归线标志塔嘉义北回归线标志塔北回归线横过台湾的澎湖、嘉义、南投、花莲四县,台湾就在岛的东、西两面各立碑志,西标志碑就是嘉义北回归线标志碑,东标志碑则建在花莲县,而花莲县的北回归线标志碑有两座,较早的一座建在瑞穗乡舞鹤村,还有一座就是静浦北回归线标志塔。嘉义的北回归线标志碑建于1908年,即清光绪三十四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北回归线标志碑。静浦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花莲县丰滨乡静浦村的北回归线标志塔,东临太平洋,圆柱形,灯塔状,一柱擎天,颇为壮观。标志塔的南北两面,上刻“北回归线”字样,圆柱中间有纵向狭长细缝,北回归线正从这里通过。每年夏至(6月22日左右)这一天正午11时54分,太阳光从上面垂直照射,在这一刹那,就能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也正是从这一瞬开始,北半球进入夏季。当你两脚跨踏塔底中央的石板时,就是一脚在热带,另一脚则在亚热带(北温带),别有一番地理上的感受。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北回归线贯穿南澳岛。宜人的气候赋予了海岛独特的气质,优雅、温婉而又不失神秘,而青澳湾更是得天独厚,北回归线从此穿过。这里有新月形海湾,金黄沙滩绵延海边,海天一色。北回归线标志塔就建在这里——北纬23°26′38.45″,东经117°07′50.89″。她的出现,让这个海湾更具魅力。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近日,记者来到青澳湾,提前探访了这个矗立在南中国的海上之“门”。工地上,工人们正顶着烈日施工。自然之门位于青澳湾广场上。青澳湾广场占地33亩,长约225米,自西向东,景点依次是前广场、如茵绿坪和主景点北回归线标志塔。目前,广场和标志塔的工程正同时推进。标志塔两边门柱和空中悬臂的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建设,球体还在制作中。标志塔的平台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外饰建设。整个广场将力争在今年国庆前完成建设。届时,在移步换景之间,大海、沙滩、广场和青山一脉相连,互相呼应,让人流连忘返。总设计师郑少文告诉记者,自然之门的设计融合了天文现象和常识。建成后,在不同的角度,标志塔就会显示出不同的气势,在不同的光影下,也将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自然之门的设计独具匠心,球体半径3.21米,对应春分日3月21;悬臂长6.22米,对应夏至日6月22日;门柱间距9.23米,对应秋分日9月23日;从底座到球体高12.22米,则对应冬至日12月22日。由于自然之门位处海边,材料运用上也充分考虑了海水咸、海风强等客观因素,主体石柱的干挂零件均采用抗腐蚀的不锈钢。青澳湾广场建设项目经理方立向记者介绍,建设标志塔最大的难度在于球体的固定。记者看到,整个球体的外型类似于载人航天飞机的返回舱。球体内,各个支撑架均匀的撑开,这就保证了球体的均匀和稳固。球体中间直径的位置有一个中空的轴,这个轴就是夏至日时太阳光将穿过的地方。正在制作球体的工人们都非常认真,他们拿着尺和笔,一边量,一边画,一边记,一丝不苟。除此之外,标志塔的抗风和防腐蚀也至关重要。方立表示,目前,标志塔承受12级台风吹袭没有问题,所采用的材质也有极强的防腐能力。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5次
参与编辑人数:8位
最近更新时间: 06:54:08
贡献光荣榜
北回归线标志塔就在从化县太平镇境内。塔高二十三点五0米,占地一千零二十四平方米,由二百三十种,共七千三百一十块花岗石砌成。塔基拼砌成八卦形,以示方式,轴线正对南北,基座呈半球形,以虚实相间的线条标明走....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回归线标志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