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自动化专业考研属什么类别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陈玮
陈玮?CHENWEI教授所属学院:学院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科研方向: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招生学院:学院个人简述(限300字)主要从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广东省名牌专业“专业”负责人之一,任中国学会专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讲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微机原理及其应用》、《控制技术》、《专业导论》及《控制系统及MATLAB仿真》、《线性系统理论》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广东省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网络化智能型高速数控板材柔性加工成套装备"等项目的研究工作,曾获东莞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校级十佳“师德标兵”和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已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其中十篇被Ei收录。教育背景86.7在清华大学读本科,获得学士学位;89.6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硕士,获硕士学位;03.7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工作经历97.4,广州利民电器实业有限公司,工程师,产品开发部主任;1997.4至今,调进广东工业大学学院;2002.12年晋升为副教授;2009.11年晋升为教授;自2001年起担任教研室(研究所)副主任(副所长)、主任(所长);2005.1至今任自动控制系主任。学术兼职中国学会专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荣誉2006年,获广东工业大学“十佳师德标兵”2007年,“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期满考核优秀2007年,作为主要参加者及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网络化智能型高速数控板材柔性加工”,并获得东莞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与企业合作,学校排名第二,个人排名第四)2007年,作为主要参加者及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网络化智能型高速数控板材柔性加工”,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企业合作,学校第二,个人排名第四)2009年,作为负责人之一及主要参加者参与自控系的“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及首批广东省名牌专业的建设,其建设和改革成果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主要论文动态控制元结构的建模及其在StateFlow下的仿真(核心期刊),系统仿真学报(ISSNX,):)EI收录:多智能体系统的宏观策略及其微观控制,控制工程(ISSN,):446-450)The?Analysis?of?Cooperative?Strategies?Based?on?Multi?-agent?System,2008?CHINESE?CONTROL?AND?DESCION?CONFERENCE?978-1--6,EI收录:客户端运动控制器程序编译器的实现(核心期刊),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261-266)TCP网络主动队列管理的非线性状态反馈跟踪控制(核心期刊),电机与控制学报(ISSN?X,)762-765,771)EI收录:79主要著作《微型原理及应用》,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11333-1),2003.1,第一版(参编约6万字)《微型原理及应用》,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34059-1),2011.7,第二版(排名第三)知识产权智能数控转塔冲床自动编程系统,软著登字第09.8科研项目2007年,作为主要参加者及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网络化智能型高速数控板材柔性加工”,并获得东莞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与企业合作,学校排名第二,个人排名第四)2007年,作为主要参加者及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网络化智能型高速数控板材柔性加工”,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企业合作,学校第二)2007年,主持一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汽车防滑驱动控制(ASR)关键技术的研制”(与企业合作)(排名第一)2008年,主持一项番禺科技计划“手持式消费类产品3D游戏引擎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与企业合作,排名第二,学校人员排名第一)2009年,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布式制造系统建模研究”(排名第一)
&&&&&&&&&&
&&&&&&&&&&"].join("") : "";
var user_pop = $("").prepend(uname);
$('#loginbar').empty().append("您好,").append(user_pop).append(' 欢迎来到考试点网! ').append(logout);
$(".userinfo").live("mouseenter", function(){
$(this).find(".userinfotitle").addClass("usercur");
$(this).find(".userinfocon").removeClass("fd-hide");
$('#k_uinfo').load('/ajaxgetuser/profile');
}).live("mouseleave", function(){
$(this).find(".userinfotitle").removeClass("usercur");
$(this).find(".userinfocon").addClass("fd-hide");
已有 10457 位老师主讲了
最新返现: 会员
点评了“”,返点评奖金
最新返现: 会员
点评了“”,返点评奖金
最新返现: 会员
点评了“”,返点评奖金
最新返现: 会员
点评了“”,返点评奖金
最新返现: 会员
点评了“”,返点评奖金
您的位置:&&&&&《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第二版)》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第二版)》
作&&&&者:孟庆明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版&&&&次:页&&&&数:字数:
包&&&&装:平装I S B N:8纸张:胶印纸
孟庆明主编的《自动控制原理》强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采用MATLAB语言分析和设计系统,内容简练,例、习题丰富,书末有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测试方法。修订版主要特点:(1)不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注重读者利用教材中基本方法去解决一些非自动化类专业中一些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2)举例和习题的选编都贯彻了“少而精”的原则;(3)编写了“教学要求”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测试方法,有利于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教学。本书可作为非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专科生教材。
孟庆明主编的《自动控制原理》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版于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自动控制原理》是为非自动化类、工科高年级学生编写的教材,简练地论述了连续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研究方法,包括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动态结构图等效变换法则,利用经典控制理论的时域分析法、复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应用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前馈校正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补偿。同时阐述了采样控制系筝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对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法及能控性和能观测性进行了论述。书中部分章节适当增加了MATLAB应用的内容。《自动控制原理》适合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考试点:?780
考试点:?118
考试点:?338
考试点:?189
考试点:?0
考试点:?180
考试点:?180
考试点:?176
考试点:?220
考试点:?869
考试点:?869
考试点:?869
考试点:?96
考试点:?96
考试点:?169
考试点:?458
考试点:?1199您的浏览器太古老,该升级了~
我们检测到您的浏览器正在使用IE9.0版本以下的内核,它太古老了,既不安全,也不能完美支持尚友网上的各项功能。请升级到最新的Chrome、Firfox或最新版IE浏览器,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动化专业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