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排名实验室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班科学小实验,需要的材料和做法及原理,想要简单点的,最好有具体案例。
幼儿园中班科学小实验,需要的材料和做法及原理,想要简单点的,最好有具体案例。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幼儿园儿童科学实验案例
科学实验:《不湿的手绢》
科学实验,不湿的,手绢
准备:两只杯子、两块手绢
&1.猜一猜。把两只里边塞着手绢的杯子采用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哪快手绢会湿,那块不会湿?
2.做一做。把手绢紧紧塞入杯中,使手绢不会掉下来。一只杯子采用垂直倒扣放入水中,另一只杯子斜放入水中。结果是垂直放入水中的手绢没有湿。
3.说一说。告诉孩子这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流入,所以垂直放入水中的手绢没有湿。
4.玩一玩。让孩子用塑料袋兜空气,然后把口系上,感觉空气的存在。获得经验,初步了解空气的作用。
提示: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随时告诉孩子空气的存在与作用。
*********************************************************************
科学小游戏:被缩短的勺子
平行看一只装满水的水桶水面,将一把勺子垂直插入水中。水中的勺子,一下子就变短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错觉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被插入水中的勺子所反射的光线,不是以直线的方式进入眼帘的。光线在水面上被折射成为一个角度,所以才看到勺子的尖端比实际大大靠上。水域的水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总是比实际深度浅很多。印第安人对这一点就知道得很清楚。他们用箭或矛在水中捕鱼时,总是向更深的地方瞄准。
**************************************
幼儿科学实验:神奇的牙签
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反思
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烛火熄灭了
思考:蜡烛除了用口吹熄外,还可以用什么其他的方法呢?
材料:蜡烛1支、小苏打若干、食用醋少许、火柴1盒、碗1个
1 将点燃的蜡烛在碗的中央滴上几滴蜡油,将蜡烛固定在碗中
2 将苏打粉放在蜡烛的四周,倒一些食用醋于碗中
3 蜡烛熄灭了
1、食用醋加上小苏打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后,烛火会熄灭。
延伸:想一想,烛火熄灭要有什么条件?你知道还有哪几种是熄灭蜡烛的方法吗?幼儿园园长经验交流稿
****************************************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神奇墨水
思考:空无一字的白纸,只要用火烤一下,字形图案就会显现出来,你会制作这种隐形墨水吗?
材料:毛笔1支、打火机1个、糖水1杯、白纸1张
1. 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字或画图
2. 晾干后,看字形、图案如何
3. 用打火机稍为烤一烤,观察有什么变化
1. 干后,字形、图案会消失。
2. 火烤之后,字形、图案会因糖分脱水,而呈现浅褐色。
创造:试试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可以做隐形墨水。
***********************************************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变色的碘
思考:碘酒的颜色遇到燃烧的火柴时,会有变化吗?
材料:带盖的玻璃瓶1个、碘酒1瓶、火柴1盒、水少许
1 玻璃瓶中倒入30毫升左右的水。
2 在水中加入二、三滴的碘酒,观察颜色。
3 同时使用2—3根火柴,点燃后立即放入瓶中燃烧,并用瓶盖盖住瓶口。
4 摇晃瓶子,观察颜色的变化。
1、液的颜色是棕色的。
2、火柴的烟雾可以使碘变成无色的碘离子,所以瓶子中的碘酒溶液会变成无色透明的水溶液
创造:火柴中含有一些易燃物质,当你点燃火柴时,除了火光,是否闻到异味呢?会带来什么样的污染呢?
******************************************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汤匙变磁铁
思考:你知道金属汤勺为什么变成了磁铁?
材料:金属汤匙、磁铁、铁钉、曲别针
1、用金属汤勺去吸铁钉、曲别针。
2、准备一支金属汤匙,手里拿一块磁铁慢慢地在汤匙上来回摩擦。
3、汤勺将铁钉、曲别针吸起来了。
4、将汤匙在桌子上一敲,汤匙的磁力又消失了。
构成汤匙的金属物质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个的小磁铁,但由于它们的磁场方向不同,作用被相互抵消,整个汤匙也就没有了磁性。而如果用一块真正磁铁的磁力将汤匙内部的小磁铁的磁场强行排列成同一方向,汤匙就会表现出磁力。将汤匙在桌子上一敲,其内部小磁铁的排列又被破坏掉,汤匙的磁力也就消失了。
创造:你还能把什么物品磁化,用来磁化的物品应该是什么物质制作的?
*****************************************
思考:为什么棉线烧不断?
材料:棉线一根、清水一杯、食盐、筷子、火柴
1、在一杯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2、将一根棉线放入配制好的浓盐水里浸泡一下,拿出来放在桌上晾干。
3、将晾干后的棉线用手提起,点燃一根火柴去烧棉线。
4、棉线从下端一直燃烧到上端,但烧过后的线灰仍象一根线一样没有被烧断。
讲解:盐是不能燃烧的,浸过浓盐水的棉线在燃烧时,里面的棉线已被烧尽了,可是包在棉线外面的一层盐壳却保留了下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烧不断的棉线。
幼儿园科学实验:水制放大镜
**************************************************
思考:水也能当放大镜,你知道吗?
材料:水、保鲜膜、大碗1个、彩色珠子
1. 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
2. 用手轻轻把碗口上面的保鲜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鲜膜成倒锥形。
3. 将水倒在保鲜膜上, 通过水看碗中的物体,观察彩色珠子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讲解:碗里的物品看起来大了不少,这是因为保鲜膜上的水形似凸透镜,而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往往会大于原有形态。
************************************************
思考:燃烧后的手绢为什么没被烧坏
材料:手绢、玻璃杯、铁丝、酒精、火柴、水
1、将两份酒精和一份水兑在一起,将手绢放到兑了水的酒精里浸湿
2、将手绢从杯子里取出,稍微拧一下水,然后将手绢挂在铁丝上
3、用火柴将手绢点燃,燃烧后的手绢完好无损
1、玻璃杯里盛着两份酒精和一份水,酒精的燃点很低,手绢很快地燃烧了
2、酒精很容易从手绢中挥发出来烧掉,一部分水仍然留在手绢上,保护着手绢。
3、在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水变成蒸气挥发了,这些挥发的水汽带走了花布上的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了手绢的温度,手绢不会被烧着。
会吹泡泡的瓶子&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操作:&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讲解:&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烹饪美食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发布时间:&作者:余锐&浏览量:91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室(电子显微镜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现在位置:&&&&&&&&&
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室(电子显微镜重点实验室)
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研究部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重点实验室与物理所三个相关课题小组的基础上于1996年正式成立。实验室在深入开展电子显微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其在凝聚态物理学、材料科学及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在准晶,纳米材料和强关联材料研究中,曾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荣获过“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何梁何利奖”等二十余项国家、部委科技奖励。近几年内,引进多名优秀人才。目前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电子全息、电子能量损失谱,高分辨电子显微学,会聚束电子衍射,准晶、纳米材料微结构分析、多种无机材料的结构和相图,巨磁电阻多层膜及隧道结以及强关联材料的电荷有序化研究。利用计算机模拟和理论模型化方法对实验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C)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
主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中关村南三街8号 100190中国科学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 >> 首页
&&&&&&&&&&&&&&&&&&&&&&
06-1405-2605-0505-0303-1403-1401-0501-0510-2010-01
5月4日3月23日12月28日10月29日9月17日8月31日8月17日7月29日6月12日5月4日
设备和技术
国内外交流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萃路62号
邮编:110014
电话:024-
电子邮件:labnmsa@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Copyright (C)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材料学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