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防范...

&莆田市城厢区教育局文件&&莆城教[2011]1号&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防范发生学生人身意外伤亡事故的通知&各中学、中心小学、区直学校、民办学校:现将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防范发生学生人身意外伤亡事故的通知》(闽教综[2010]62号)转发给你们,请各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结合当前学校安全的严峻形势,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岁末年初学校安全稳定。&&二0一一年一月四日&&抄& 送:区综治委、区安监局、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教育督导室。&福建省教育厅文件&闽教综〔2010〕62号&&&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范发生学生人身意外伤亡事故的通知&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省属中小学校: 12月份以来,我省福州、厦门等地相继发生了多起中小学生坠楼身亡事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12月7日,福州某初中女生因家庭氛围问题,从自家楼顶坠楼身亡;12月20日,厦门某高中男生因感情受挫,从学校综合楼四楼坠楼身亡;12月25日,厦门集美区某小学女生因数学测验作弊被老师批评指责,从其居住的九楼楼梯间翻越栏杆坠楼身亡。  上述悲剧的发生,令人痛心,发人深省。尽管发生这些人生意外事件有着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也暴露出了学校教育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反映出一些地方和学校“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学校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与学生家长疏于沟通,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缺乏必要的警惕。为做好防范发生类似事件的有关工作,现通知如下:1、切实抓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到千万家庭的幸福,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针对上述事件进行深刻反思,认真对照《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生命教育的通知》要求,查找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认真加以纠偏和整改,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把其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使教师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主动关心爱护学生。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寒假前,各校要全面开展“珍爱生命”专项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健全心理问题的防范、预警和干预机制,建立“同伴互助小组”、“心理互助热线”,还可以设置“班级心育委员”、“心理信息员”等,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要结合班队活动课,普遍开展一次以上的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改进教育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和后勤管理服务之中,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心理辅导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对有异常行为学生给予真心关爱,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正确对待批评教育,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做好帮教工作,绝不允许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甚至体罚学生,绝不允许伤害学生自尊心,要努力营造和谐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陶冶心理品质。2、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持续开展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安全教育,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成为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学校要坚决纠正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得统一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学生考试分数排名次排座位。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科学把握教学进度,优化作业设计,减少作业量,加强考试管理,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寒假期间和新学期,各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课外集体活动和健康文体娱乐,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劳动和志愿服务,在活动中有机融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及时化解孤独、郁闷和焦虑的心理困扰,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 3、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配合,完善学生安全保障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健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制定和完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案,做到有章可循。学校要对外来工子女、留守子女、单亲子女以及特殊性格类型的学生给予更多关爱,班主任要对这些学生逐一家访,建立专门档案,科任教师要配合班主任,经常性地开展交心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及时排解和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学校要落实帮扶教育责任制,建立工作机制,把针对性教育落到实处,把一切可能发生的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加强学校同家庭的联系和沟通,利用家长学校和家教委员会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克服粗暴强迫子女学习等“拔苗助长”的做法,及时了解、通报学生的表现,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和保护中小学生的格局。   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从学生坠楼事件中吸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大校园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凡发生学生自杀、离校出走、校园暴力等事件,要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不得瞒报、迟报、虚报,做到“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对因玩忽职守,工作不力导致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案件的,要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 &&&&&&&& &&&&&&&&&&&&&&&&&&&&&&&&&&&&&&&&&&&&&&&&&&&&&&&&&&& 福建省教育厅&&&&&&&&&&&&&&&&&&&&&&&&&&&&&&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主题词:教育& 心理健康& 防范& 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 日印发中国教育报
“心灵的港湾”消释成长的烦恼
――看浙江省上虞市如何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通讯员 顾松灿 本报记者 朱振岳
  浙江省上虞市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的年度考核,积极创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着力为学生成长构筑起“心灵的港湾”,取得了明显成效。
  消释学生心理障碍,大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师资。上虞市教体局要求全市中小学分管德育的领导、政教团队干部、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心育教师都必须参加心育专业基础知识自学考试,2005年前完成全体教师培训及考核;同时通过专题辅导、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心育教师的培训。至今,全市首批1470名教师已参加了《人际关系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两门课程的自学考试,6000多名教师参加了第一轮心育基础知识培训,128名教师经理论知识的书面考试、操作技巧的角色扮演、课堂研讨和论文交流等三方面考核,取得了心育上岗培训结业证书,120名教师取得省心育资格上岗证书,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心育素质的提高。
  通过征集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现场表演、展出活动材料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是上虞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创造。在实践中,该市摸索并完善了“活动式”、“诱导式”等心育活动课模式,让师生共同进行心育活动课过程的设计。市实验小学开展了“让儿童充满活力”的实验,提出教孩子6年,看孩子16年,想孩子60年;金近小学开展了“读演写一体化”童话教学,以童话滋养童心,增进童趣,激发童真,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此外,上虞市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心育网,网站设有“心育课堂、心育论坛、心海拾贝、心语亭、百宝箱和知心屋”六大主模块,各个主模块都有各自的服务内容。如“知心屋”里设有“学生在线”与“家长在线”两个分模块,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热线进行心理咨询,寻求教师的辅导和帮助。“心育网”就像一座“心桥”,架起了领导、教师、学生心理沟通的桥梁。今年该市又开通了专为青少年儿童服务的“金字塔”网站,网站专设了最新新闻、组织在线、关爱园地、维权热线、社区教育、青春之歌等栏目。据统计,近3年来,全市在校生罪错率为零。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上虞还有个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园区。2000年以来,该市在基础较好的“百官学区”开展了心育园区实验,园区坚特每月一次实验工作小组例会制,实地考察,交流经验,以点带面,区域推进。几年来,园区成员单位多次举办了全市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观摩课,参加观摩活动的教师达2000多人次,接受教育的学生达3万余人次;园区32所学校围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区域性整体推进策略》总课题,结合各自实际进行探索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全市有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立项52项,近200人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论文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或在报刊上发表,35位心育教师参与编写的全国中小学心育实验用书――《心理发展》12册教材和教参已出版发行,结题报告“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育的探索和实践”获浙江省一等奖,其实验成果在全省会议上作了介绍。
  化解成长中的烦恼,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市教体局局长宣霞金告诉记者,目前上虞市已分别建有心育指导中心和心理辅导中心,并设立了中小学心育专项经费,用于“指导中心”心理辅导资料库建设、心理辅导设备添置、教育科研、师资培训、考核奖励等;市教体局每两年考核评估一次中小学“示范心理辅导室”;各中小学正在逐步构建起由校长挂帅,以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广告刊登& │& 服务信息& │&
招聘信息& │& 寻求合作
&&E-mail:.cn电话:010-/244/256/255
传真:010-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邮编:100088
中国教育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小荷才露尖尖角---瑞金小语工作室
当前位置:&&&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上传: 叶永红 &&&&更新时间: 20:11:09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叶永红
关键字:    
摘要:心理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种种变化,学习压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健全其人格,使他们能夯实心理基础迎接各种挑战,这是每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和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
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健康素质是因为教师是影响小学生的重要成人。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减少教师心理对小学生的不良影响,为小学生提供榜样。同时,加强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可以帮助教师在平日教学和管理学生的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理念,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发现并建议存在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寻求心理健康辅导。
二、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能够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帮助他们系统地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及时觉察自身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通过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保证自身健康,促进全面发展。小学生对心理健康课这种形式的热情较高。从目前不少学校的实施情况来看,心理健康课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应注意,开设心理健康课不能流于形式。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占用太多的正常教学时间,更不能因此而排斥其他学科的教学,不能让心理健康选修课成为加重小学生的负担的又一砝码。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更为可行和常用的一条途径。
三、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学科教学既可以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也可能给小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教师应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个性品质等:
(一)巧妙暗示,树立自信
&&&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和充分估价,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的孩子热情乐观,不怕挫折,能凭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目标。但目前小学生较为普遍地缺乏自信,存在自卑的消极心理。先天生理上的缺陷,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学生之间矛盾冲突都可能使人产生自卑。这种消极心理的存在,使学生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不足。这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学生自己、家长或老师常常将其不足的地方和其他同学的优点相比较,而忽略了他们的长处。时间一长,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尤其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认为自己天生笨,努力也是徒劳,这种想法更要不得。因此,教师首先应转换评价角度,睁大眼睛,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之处。其次,教师应以各种方式,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句鼓励的话语,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表扬等向学生巧妙暗示,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再次,教师应指导学生正视自己,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让学生明白,别人有你羡慕的长处,你也有别人不及的优点。教师指导学生纵向比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学会正确面对失败。教师可让学生讲出自己最为难的事,帮助其找到解决的办法,使学生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二)传授方法,促进交往
&&& 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小学生的交往具有获得信息的功能,并且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通过交往,他们不仅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且对别人也有所了解,既不惟我独尊,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又不自暴自弃,懂得相互学习,合作交流。有的小学生常常遭遇交往失败,有时他们的言行并无恶意,但却不被他人理解和接受,而产生矛盾和误会。渐惭地,他们变得自卑、敏感、胆怯。因此,指导学生认识交往的意义,掌握交往的方法,积极主动地交往,对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告诉学生,与他人交往,首先要做到对人有礼貌,其次态度要真诚谦逊,豁达大度,懂得克制忍让,并注意聆听他人的意见,不搞恶作剧,不挖苦取笑别人。还有的小学生性格孤僻,抑郁内向,沉默寡言,不善交往,把自己圈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或孤芳自赏,或自渐形秽,其实这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善于选择话题,多启发诱导,使他们敞开心靡,愿意与人交谈。同时,要创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用集体的爱感染他们,使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逐渐变得活泼开朗,并尽快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三)善于疏导,培养情感
&&& 成长中的小学生随着知识积累的日益丰富,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情感体验逐渐丰富。但他们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矛盾交织,他们的情绪情感还不平衡,不稳定,往往滋生不良的情绪、情感。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经常和学生沟通,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予以关注。其次,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哪些情绪、情感是好的,易被人接受,哪些情绪、情感是不好的,要控制消除。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现象,学习调节控制自己的情感,努力培养高尚的情感。教师应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清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自尊与虚荣、自豪与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质的界限,让他们通过合理释放,调节升华自己的情感,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感,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胸襟宽广,能容人能容事,情感丰富。
(四)创造环境,多样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教师的教学态度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心理气氛,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四、在活动中让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升华
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人,表现为有坚定的信念,勇敢乐观,自制力强,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如今的孩子大多家庭富裕,生活安逸。即使有的家庭并不宽裕,但父母总觉得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自己省吃俭用,对孩子的要求尽量满足。由于缺少锻炼,很多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娇气十足,不仅动手能力、自理能力较差,还普遍存在依赖性强,自制能力差,意志薄弱,做事易半途而废,缺少恒心和毅力等问题。
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使学生们的过激情绪在文体活动中得到释放,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焦虑情绪。对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成绩,那怕是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要大力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小学生以鼓励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营造一个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长处,继续努力,更加勤奋,力争全面发展的上进心。经常开展集体主义的教育, 让学生树立爱学校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良好的班级集体融洽师生、同学关系,对学生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离群独处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其矫正不健康的异常心理。开展立大志创大业主题班会,消除一些人的虚荣骄傲狂妄心理等情绪,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学校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受磨练,通过积极克服活动中不断出现的困难,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锻炼意志,形成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公益劳动、军训夏令营活动、社会考察活动、春秋季运动会都是锻炼学生的好机会,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走向成熟。
另外,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注意创设良好的环境,绿草如菌的校园,窗明几净的教室,和谐进取的班风,全学校都关心学生心理的氛围,都会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开展家庭心理健康工作,使学生有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 教师可以以家访或电访等方式多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也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方式开展家长会,旨在改变不良的教养态度与方式,使家长充分认识到不良的教育方式如:溺爱、放纵、情感忽视、简单粗暴、虐待等都有增加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性。加强法制教育,禁止虐待儿童和歧视缺陷儿童的行为,禁止性别歧视。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里健康指导纲要》,2002年8月颁布。
(2)肖汉仕著:《学校心里教育研究》,论文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3)林建华主编:《小学生心里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全文)::
您的位置:
欢迎访问新华网 新华网 全球新闻网
资料来源:网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总结实验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3.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4.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按照“积极推进、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不同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要在具有较全面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进行心理辅导的专门技能以及提高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上有显著提高。
  ――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工作。
  ――暂不具备条件的农村和边远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中小学地区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重点抓好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逐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5.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6.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高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要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
  8.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
  9.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10.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1.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12.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根据本地、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时间中安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对学校督导评估之中,加强对教师和咨询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1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专职人员的编制可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统筹安排中小学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或心理咨询人员。
  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4.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教育部将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教师培训用书,并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培训骨干教师。高等学校的心理学专业和教育学专业要积极为中小学输送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师范院校要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以帮助师范学生和中小学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当地和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1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集体备课,统一做好安排。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
  16.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的编写、审查和选用要根据本指导纲要的统一要求进行。自2002年秋季开学起,凡进入中小学的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经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后方可使用。
  17.各地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密切联系,既不能用德育工作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同时,各地应根据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对此项工作统一规范称为“心理健康教育”。
  18.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大中城市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配置专职人员。对心理咨询或辅导人员要提出明确要求。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如测谎仪、CT脑电仪等。
  19.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又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充分利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又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也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中小学各学科课程的综合或思想品德课的重复,更不许考试。
  20.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与科学管理,特别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此项工作要给予大力指导,积极支持科研部门广泛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健康地发展。
推荐给朋友: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