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什么是耐火材料料研究院

行业信息-中国耐火材料行业网
主办:&&&&&&&&&&&&&&&&&
& 河南省冶金建材行业共评出2000年度科技进步奖42项,耐火材料共有12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4项。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四项科技成果也喜获2000年度河南省冶金建材科技进步奖,它们是:高炉出铁沟用Al2O3-SiC-C质免烘烤捣打料的研制(一等奖)、炭黑反应炉用铬刚玉不定形耐火材料(一等奖)、不吹氩防Al2O3沉积浸入式水口内衬材料及应用研究(一等奖)和新型Sialon结合Al2O3空心球砖的研究(二等奖)。其它单位的8项获奖成果是:有色冶金炉用镁铝铬捣打料的研制与应用(一等奖)、玻璃窑蓄热室用镁橄榄石砖的研制与应用(一等奖)、水煤浆加压气化炉用铬铝锆砖的研制(一等奖)、Si-SiC-Al2O3复合刚玉砖(一等奖)、炭素焙烧炉组合预制火道墙新技术的研究(一等奖)、微膨胀高铝砖的研制与应用(二等奖)、锌挥发窑用镁铝铬砖的研制与应用(二等奖)和高档镁铬砖盐浸装置的研制与应用(二等奖)。
& 2001年4月1日,一条年设计生产能力达2万套的中间包快换用功能耐材生产线在河南省新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建成投产,这标志着该公司将结束无中间包快换用功能耐材生产线的历史,使该产品从小批试生产走向规模化生产,同时对进一步改进和控制中间包滑板质量,按时按质量满足顾客需要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 河南新耐是国内较早研制、生产滑动水口系列产品的企业,积累了生产滑动水口系列产品的丰富经验,目前该公司已能生产铝碳、铝锆碳、镁质、刚玉莫来石质、铝-碳化硅-碳等五大类20余种牌号的滑动水口系列产品,其中多项产品曾荣获国家级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外钢铁企业享有较高信誉。
& 为了满足钢铁企业实现中包快速更换的要求,该公司从1998年初开始研制快换用滑板、透气上水口,于年底研制成功,并在鞍钢、本钢顺利通过工业实验,使用寿命达到300~400min,达到进口同类产品水平。但由于企业没有专业生产线,使该产品始终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今年初,面对日趋扩大的市场,为了使该产品尽快转入产业化生产,该公司总经理尹克骧亲自主持该生产线的设计和建设,仅用两个月时间就使该生产线建成投产。目前该生产线每月产量已达1000套,这对满足我国钢铁企业向提高质量、发展品种和降低能耗方面发展起到有力地推动作用。
& 今年以来,武钢一炼钢厂耐火材料消耗不断降低,耐火材料消耗从新连铸投产时的97元/吨钢降到今年一季度的54.73元/吨钢,其中有的月份达到49.95元/吨钢,创历史最低,达到国内方坯连铸生产先进水平。
& 据了解,平炉改转炉投产两年来,武钢一炼钢厂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推进按炉号、分钢种、分工序的动态定额管理。同时,他们将技术进步作为降低耐材消耗的主要措施,努力提高钢水罐寿命和单中包连浇炉数,钢水罐寿命与投产时相比提高了60%,最高接近100 次,单中包连浇炉数平均达到7炉以上。该厂还加强了耐材管理工作,实施优质优供、优质优价,并把耐材使用寿命作为评估有关供货厂家的重要依据及供货数量和结算量的依据。上述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为耐材消耗的不断降低创造了条件。
& 郑州东方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氧化法33#锆刚玉砖,经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评审被授予高新技术产品。该产品主要应用于玻璃、冶金、电子、化工和陶瓷等行业,是普通33#锆刚玉砖理想的替代产品。
& 2001年5月18日,由山东镁矿经公司制改,职工持股会控股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山东恒欣镁业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成立并揭牌。
& 这个公司地处山东莱州市,拥有国内储量第二位的菱镁矿资源4.6亿吨,占地188万平方米,资产2.05亿元人民币。生产经营耐火原料、耐火材料、镁盐化工系列产品、机械加工及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剂等,已广泛应用于冶金、耐火、石材加工、化工、电力等领域,产品销往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及亚欧7个国家、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 洛耐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大的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自1995年以来,受市场环境变化及自身管理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产品市场萎缩,职工收入下降。在亏损困境中徘徊了多年的洛耐集团公司终于迎来了久违的赢利。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利润52.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亏增利834.4万元,扭转了自1995年以来连续年初亏损的被动局面。进入4月份以来,洛耐集团公司产销两旺,产品发运量超过1.1万吨,经营状况进一步好转。
& 洛耐集团公司实现赢利,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洛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洛耐集团公司扭亏脱困,并将其列为重点监控企业,由市领导同志牵头进行具体指导,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第二,洛阳市委、市政府根据企业实际适时调整了企业领导班子,使企业班子更加团结、高效;第三,企业新班子组成后,积极改革公司母子体制,剥离服务、辅助部门,对产品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推进人事制度和用工制度创新,增强了企业活力。
& 最近几个月洛耐集团公司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在母子公司体制下,模拟市场运作和子公司核算,拉近了子公司与市场的距离,增强了子公司扭亏增盈的积极性;在产品结构方面,停止生产三等高铝砖、热风炉砖等一批产值高但效益差、档次低的产品,增大低蠕变砖、刚玉莫来石砖、玻璃窑优质砖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订货比例;首次实行竞聘上岗和末位淘汰制度,在企业内初步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 在连铸过程中,钢厂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水口寿命短、中间包更换频繁,钢水注余量多,每个浇次连铸坯的切头切尾废品量多;浇铸后期由于水口的侵蚀,往往拉速过快,铸坯质量难以保证,有时还会出现漏钢事故。山东峨嵋集团有限公司同莱钢炼钢厂合作开发成功的连铸中间包定径水口快速更换装置及中间包碱性长寿耐材,不但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还可以降低原材料消耗。
& 山东峨嵋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本着多元化、规模化、精品化的战略方针,多方引进人才,不断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形成了品种规格齐全的六大系列滑动水口产品。在全国耐材市场十分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仍然保持了经济效益连年稳步提高。
在连铸工艺过程中,使用中间包定径水口快速更换装置,可以在1秒的时间内将寿命到期的定径水口快速更换,使拉速稳定在要求范围内,不会对中间包钢水注流及结晶器内钢水液面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能确保铸坯质量和操作的稳定。通过多次更换定径水口,可使单包连拉时间大幅度提高,提高铸坯收得率,提高铸坯质量,减少生产准备用原材料的消耗,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 ZKD90型中间包定径水口快速更换装置精确可靠,技术先进,先后在莱钢、济钢第二炼钢厂、福建三钢、邢钢、青钢、广钢、杭钢、通钢等多家钢铁企业推广应用,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莱钢炼钢厂于1993年起在3台小方坯和1台大矩形连铸机全面推广使用后,中间包单包连拉炉数最高达130炉,连拉时间突破50小时;中间包钢水注余及铸坯切头切尾量比采用前减少82%;铸坯收得率提高3.06%;生产准备用原材料消耗降低了30%,年经济效益可达150~160万元。
& 巩义市第五耐火材料总厂和武钢技术中心工艺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出高炉长寿用新型模压微孔小碳砖。它以电煅烧无烟煤为主要原料,加入多种有益的添加物,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经摩擦压砖机压制成型,高温烧成后再经精磨加工而成最终产品。所生产出的新型模压微孔小碳砖性能指标达到了日本BC-7S型微孔小碳砖、法国AM-102碳砖和兰州炭素厂新型微孔碳砖的实物质量水平,优于美国NMA热模压小碳砖的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巩义市第五耐火材料总厂在砖型尺寸上既可按传统高炉用砖尺寸标准生产,也可根据各钢厂高炉炉容大小、砖型设计等实际需要生产不同几何形状的制品。新型模压微孔小碳砖主要技术性能由于国内所用大碳砖及进口美国热模压小碳砖,且价格仅为进口价格的1/4或1/5。采用该厂生产的新型模压微孔小碳砖可替代进口美国UCAR公司热模压小碳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另外,采用新型模压微孔小碳砖砌筑高炉炉缸,将是我国强化冶炼的大中型高炉长寿炉缸的最佳选材。
& 2001年5月17~18日,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在开封主持召开了河南省耐火原材料工作信息座谈会,来自省内外的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河南省经贸委产业处史连革处长和河南省矿山耐材公司魏存增总经理等领导到会并讲话。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周宁生副院长、王守业处长、中国建材院周季楠教授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蒋明学教授等分别就耐火原材料科技发展动向做了专题技术讲座。另外,此次会议还交流了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去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召开了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三届四次理事会,讨论研究了协会的有关工作。
&& 2001年4月17日,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完成的两项科技成果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这两项成果是:长寿命免维护钢包底吹氩整体透气砖的研制与应用和1800℃、12m3高温燃油梭式窑的研制。来自河南省科技厅、洛阳市科委的领导和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及首钢用户代表参加了鉴定会。
1.长寿命免维护钢包底吹氩整体透气砖的研制与应用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合作,进行了长寿命免维护钢包底吹氩整体透气砖的研究开发。在实验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以刚玉为主要原料,通过采用优化含氧化镁基质,合理的骨料和粒度组成,最佳的水泥和添加剂加入方案以及最佳的制砖工艺,研制开发出长寿命免维护钢包底吹氩整体透气砖。该产品在首钢二炼钢无维护条件的225t转炉钢包上使用寿命≥45次,侵蚀速率为2.8~3.8mm/炉,平均自然吹开率≥93%。使用长寿命免维护钢包底吹氩整体透气砖在满足正常、安全生产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使用钢包衬耐火材料,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专家认为,长寿命免维护钢包底吹氩整体透气砖具有使用寿命长、自然吹开率高等优点,其理化性能及使用效果属国内领先,达到和超过进口同类产品的水平。在我国推广使用该产品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在社会效益。专家建议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进行系列产品开发以满足市场需求。
2. 1800℃、12m3高温燃油梭式窑的研制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研制的1800℃、12m3高温燃油梭式窑是通过合理的热工计算和结构设计,并融入当前工业炉发展的一些新技术(如采用高速等温烧嘴、新型高效插入式换热器和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等)设计建造而成。该窑自1999年投产以来已烧成高级耐火材料53窑次,烧成产品质量稳定,成品率高,可满足高级耐火材料的生产需要。专家认为,所研制的1800℃、12m3高温燃油梭式窑具有燃烧稳定、烧成周期短、窑温均匀、使用寿命长、热效率高等特点,其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专家建议进一步提高窑炉控制水平,针对不同用户要求开发系列梭式窑。
& 第三届北京国际耐火材料、陶瓷、工业炉窑技术展览会于日至4月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展览会云集了国内外众多耐火原材料、耐火制品、耐火纤维制品、工业窑炉、耐火材料生产装备、耐火材料试验设备、陶瓷制品等的生产厂家。体现了当前国内外耐火材料、陶瓷和工业窑炉技术的较高水平。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首次作为一个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参加了本次展览会。由产业经营处负责组织设计、编辑制作了单位简介、高纯氧化物、碳化硅制品、冶金功能耐火材料、不定型耐火材料、陶瓷纤维制品、氧化物陶瓷制品、工业窑炉、耐火材料性能检测仪器等9块展板。在展览会还播放了26MB多媒体宣传投影资料,并展出产品样品20余种。&
& 由于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在国内外耐材行业有较高的知名度,所以我院的展台倍受国内外客商的关注,深深地吸引了大量的业内人士及国内外客商和科研机构。我院展台前人流摩肩接踵,来参观的、索取资料的、观看我院多媒体宣传资料的、询问有关技术、产品性能、产品价格问题的人流络绎不绝。
& 本次展览会我院展台接待国内外客商上千人次,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有些已进行了实质性的接触或洽谈。不少外国客商对我院的众多产品感兴趣。如德国、美国、土耳其、以色列、澳大利亚、挪威、俄罗斯等国家的客商对我院的高温节能产品(氧化铝空心球砖、氧化锆空心球砖、赛隆结合氧化铝空心球砖、耐火纤维制品、莫来石轻质砖等)、特殊耐火材料制品(刚玉砖、低铬砖、高铬砖、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致密锆砖、各种氧化物陶瓷制品)、冶金功能耐火材料(透气砖、泡沫陶瓷过滤器、定径水口)、高温窑炉和检测仪器等非常感兴趣。国内同行更是抓紧时间,不放弃交流学习的机会,索取资料,咨询洽谈,千方百计了解我院的发展动态。国内客户也不放弃这次绝好的机会,他们索取资料、咨询价格,有的还带着问题、难题前来咨询洽谈,甚至有的还带着技术图纸让帮助解决难题。
& 通过参加本次展览会,进一步扩大了我院在国内外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广告效应,取得了很大的收获。我院小小的展台告诉国内外客商,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不仅是一个耐火材料综合性研究单位,还是一个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我院所生产的产品均受到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的控制和保证,我院给客户提供的服务是一流的。
&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本次展览会,我们确有较深的体会,但也感到了危机,因为我院的大部分产品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院的有些产品与国内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相比,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企业,要保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技术上和产品质量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使产品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加大创新力度,完善和提高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向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是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我院今后发展的策略之一。隆重表彰河南省“十一五”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建设一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建设自主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实现中原崛起,关键在人才。近年来,我省加快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启动实施了“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以领军人才培养和使用为突破口,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工程实施以来,不断完善旨在培养优秀领军人才的“中原学者”,培养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人才梯队的“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人才计划”,人才团队的“创新型科技团队计划”,利用省内外科技领军人才服务我省的“院士工作站”,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百人计划”和引导支持创新人才服务基层的“科技特派员计划”,已初步构成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体系,加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领军人才,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目前,我省现有“中原学者”16人,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和杰出青年624人,创新型科技团队107个。其中,首批“中原学者”郑州大学申长雨和省农科院张改平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使我省拥有了两位50岁以下的年轻院士。16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人领衔的实验室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铁岗,河南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致力于煤矿工程与安全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解决了一系列煤矿生产与安全领域的重大技术问题,主持了多项重大技术改革和事故抢险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为我国矿井瓦斯治理提供了一整套系统完善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代表着我国瓦斯治理的最新水平,相关理论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  申长雨,郑州大学教授,校长。我省首批“中原学者”。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十一五”期间研发了一系列对塑料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有重要作用的专有技术,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实现模具CAD/CAM/CAE的真正的集成,解决了“无应力制造”等技术难题。承担的国家载人航天计划项目“FTB宇航员出仓面窗的研制”,完成了“神七”出舱宇航服头盔面窗和相关塑料件的研制。  张改平,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副院长。我省首批“中原学者”。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持研制成功国家二类新兽药2个、兽药残留检测试剂备案1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二等奖各1项。建立了免疫试纸快速检测技术体系,为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快速检测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推动了动物免疫学的学科发展和检测领域的技术进步,为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和人类自身免疫病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许为钢,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我省首批“中原学者”,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先后主持育成了多个小麦新品种,其中优质强筋多抗高产广适性小麦品种郑麦9023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连续六年收获面积位居我国小麦品种第一位,首次实现优质小麦品种的生产面积位居我国小麦品种第一位。在小麦遗传改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创新成就,采用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技术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创新河南省优质强筋小麦单产纪录。  堵纯信,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长期从事玉米育种和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植物品种权和专利4项。创建了以耐密为核心的高产育种技术体系,将我国玉米种植密度每亩提高1000株左右;选育8个系列玉米优良杂交种,“高产稳产广适紧凑型玉米单交种郑单958”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累计推广种植面积3.9亿亩,实现农民增收184亿元。  李富生,许继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总裁。国家高压直流输变电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直流示范工程“功勋个人”。  组织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特高压直流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攻克了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和换流阀关键技术难题,在直流输电领域创造了6项“世界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产生了5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组织牵头成立河南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王继生,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副总经理。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省“中原学者”。  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项目多项,省重大科技专项3项。主持的省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水泥厂纯纸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打破了纯低温余热利用工艺技术及装备国外技术垄断,荣获2008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第十一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焦承尧,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董事长。2006年度全国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突出贡献人员。  主持完成了多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项目,获得8项授权专利。主持的省重大科技专项“6米以上大采高高可靠性液压支架及电液控制系统”成功攻克了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核心技术,率先研制成功了6.2米、6.3米、6.5米和7米液压支架,不断创造并保持厚煤层开采高度的世界纪录,确立了我国在大采高综采设备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韩亚丽,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总经理。盾构机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  主持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省重大科技专项“盾构机成套装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自主设计我国首台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并用于天津地铁施工,解决了自主设计制造盾构的瓶颈技术,填补了我国在复合盾构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盾构研发取得了阶段性创新成果,实现了我国从掌握盾构关键技术向整机制造的跨越。  安康,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董事长。  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1项、国家科技项目多项、省重大专项3项。建立了重组乙肝疫苗、治疗性乙肝疫苗实验室,为生物制品及疫苗项目的研发、生产提供了科研和产品孵化平台。主持省重大科技专项“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最早开发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产能占国内的35%,接种量占全国的40%以上,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为全球特别是我国流感防控作出了贡献。  张许科,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究员,董事长、总经理,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先后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项省重大科技专项,主持开发成功的国家级新兽药15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6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开发成功填补了国际兽用生物制品的重大空白的禽流感(H9)三联疫苗、禽流感(H9)四联疫苗。成功克隆出对猪圆环病毒敏感的优势克隆细胞系,达国际领先水平。&  茹振钢,河南科技学院教授,省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  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多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小麦新品种权4项。主持省重大科技专项选育出的“高产广适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已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创直接增产效益60多亿元,连续两年成为我省及黄淮南部麦区第一大品种,为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杂交小麦研究中取得了重要原创性的创新,提升了我国杂交小麦的科研核心竞争力。  程相文,鹤壁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主持承担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研究和省万亩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先后培育出浚单5号、国审浚单18、国审浚单20等11个国家和省审定品种;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省重大科技专项“玉米新品种浚单20”,百亩夏玉米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1018.6公斤,一年两熟合计平均亩产1770.5公斤,在国内率先实现万亩连片一年两熟亩产超吨半粮。  张勇,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副总经理,省石油钻采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省重大科技专项等40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主持省重大科技专项“数字化超深井石油钻井装备研制”,研制的海洋钻修井装备系列产品,有效地巩固了海洋钻井装备在国内的领先地位,研制的4000米车装钻机是目前世界上钩载最大的自走式钻机;首次提出了低温钻机的概念,并制定出低温钻机企业标准。  李长杰,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董事长、总裁。  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重大的技术引进、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主持省重大科技专项“精密铜管四辊旋轧和四联拉装备及关键技术研究”,将世界上最先进的“铸轧法”铜管生产技术引进我国,并补充完善了铸轧法工艺,建成世界第二条、中国第一条现代化铜管生产线;自主设计研制15条全世界领先水平的“铸轧法”铜管成套生产设备,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优势。  李付广,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省棉花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长期致力于以转基因为基础的棉花品种分子设计相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主持省重大科技专项“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培育与示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的转基因材料直接选育出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十余个,其中双价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抗虫棉品种,推广面积超过4000万亩,是黄河流域棉区主栽品种。  杨书廷,河南师范大学教授,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及功能复合膜的研究与应用。首创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球形-Ni(OH)2产品的生产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首创开发的圆柱及方形密封锂离子二次电池生产工艺,成功研制出100Ah以下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成为新一代动力电动车及电动工具电源;首创多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材料,建成国内首条年产6000万平方米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打破国外的垄断。  卫修君,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工、总经理。平煤股份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主任。  主持的省重大科技专项“矿井瓦斯抽采—发电—热害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先后主持对10对矿井成功进行了开拓延深技术改造;成功实施了巨厚火成岩推覆体下城镇压煤开采技术;提出并在国内首次采用刚柔结合的抗变形结构技术,解放煤炭储量1500万吨,新增产值75亿元。  沈天民,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研究员,董事长、总经理。  承担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省重大科技专项“亩产800公斤超级小麦新品种培育与示范”,集成了超级小麦群体生理育种理论,绘制一套4幅超级小麦理想型图谱;在世界上首先选育成功了可以诱导普通小麦产生纯合二倍体的诱导材料,缩短育种时间4-5年,培育成功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小麦新品种,率先在全国完成亩产700公斤育种目标任务。  李红霞,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院长。耐火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在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研究开发、高温结构陶瓷和耐火材料前沿基础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4项。主持省重大科技专项“优质钢精炼用关键耐火材料”,开发出系列高性能功能耐火材料并实现了产业化;解决了耐火材料对铝液的污染问题和铝加工行业用耐火材料的技术瓶颈;开发的COREX整套耐火材料技术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郭天财,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种植业专家组副组长。  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组建全国农业高校和我省第一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黄淮南部小麦玉米高产高效集成”项目主持人之一和小麦超高产攻关主持人,创造了100亩连片平均亩产751.9公斤、1万亩连片平均亩产690.1公斤和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百亩、万亩连片平均亩产超吨半粮三个最高产量纪录。  姚致清,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裁。许昌继电器研究所所长,省继电保护及自动化重点实验室主任。省“中原学者”、省“十大科技英才”。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主持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7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十多项;主持起草直流输电相关国家标准11项;软件著作登记9项,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自主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DPS-2000型直流输电成套控制保护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  王键吉,河南科技大学教授、校长。省“中原学者”。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对液体体系中的弱相互作用与体系的特性和功能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项目8项,欧共体国际合作研究基金、日本三菱化学研发基金等近20项。揭示了水溶液中电解质—糖相互作用参数与糖分子立体化学的关系;发展了定量研究电解质与氨基酸分子侧链(R)和两性端基(NH4+,COO–)弱相互作用热力学参数的新方法;丰富和发展了含盐单液系的相平衡理论。  王复明,郑州大学教授。省“中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道路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致力于我国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堤防、大坝等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检测与快速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重点科研项目12项、重点工程科技项目6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损检测与快速维修整套技术及装备,解决了公路施工质量控制和养护管理中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康相涛,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省“中原学者”,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省家禽种质资源创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致力于地方鸡种质资源优异性状发掘创新与开发利用工作,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创建了国内外唯一的青胫黄麻羽鸡资源群(参考家系),培育出了8个表观性状突出、生产性能优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特色品系,为中国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材料。  宋纯鹏,河南大学教授、副校长。省“中原学者”,省植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致力于研究和理解植物水分利用的效率、植物对ABA和干旱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培育抗逆作物。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其中SCI收录研究论文24篇,总影响因子约140,被Nature、Science等国际权威刊物引用450余篇次,单篇引用达188篇次。“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气孔调节机制研究”理论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  王录民,河南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  长期致力于仓储结构与散体物料压力理论的研究,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主编“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1部;主持和参与国家规范的编写3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构建了大直径浅圆仓和高大平房仓的粮食侧压力计算模型和理论公式,开发了两种新的仓型,成为国家粮库建设的主导仓型,使国有粮库的仓储损失率由4%降低到1%以下,改变了我国粮食储运设施和技术落后的局面。  贾小波,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省卫星定位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通信、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先后承担和主持完成了国家、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开发的DVnD数字视频网络播放系统(即IPTV),技术属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了产业化;主持研发“北斗/GPS网络时间服务器”,创造性地解决了北斗卫星授时精度和可靠性等技术难题,属国内首创。  吕平安,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总经理。  长期从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育种材料创新、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远缘杂交和转基因育种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项,培育出多个在黄淮麦区大面积应用的超高产新品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粮丰工程”温县万亩核心区的豫麦49-198超高产攻关田曾创15亩连片的我国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创千亩连片单产全国最高纪录。研究小麦、玉米超高产节本增效技术体系。  王立东,郑州大学教授。省“中原学者”,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长期从事食管癌变机制和防治研究,主持国家科研项目十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香港Croucher&Foundation基金访问奖1项。建立20万份的食管癌资料库,发现2个食管癌易感基因并在Nature&Genetics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为高危人群筛查、早期发现和个体化防治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姓名  张铁岗  申长雨  张改平  许为钢  堵纯信  李富生  王继生  焦承尧  韩亚丽  安&&康  单位名称  河南理工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姓名  张许科  茹振钢  程相文  张&&&勇  李长杰  李付广  杨书廷  卫修君  沈天民  李红霞  单位名称  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  河南科技学院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  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河南师范大学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姓名  郭天财  姚致清  王键吉  王复明  康相涛  宋纯鹏  王录民  贾小波  吕平安  王立东  单位名称  河南农业大学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科技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  郑州大学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耐火材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