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研究生口腔研究生考试什么题型?(选择...

||||||||||
您的位置:&
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导师介绍:李玉如
考研教育网整理&&
】【我要纠错】
姓名:李玉如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学院:口腔医学院 最后学历:口腔医学正畸
主要研究方向:口腔正畸
李玉如,口腔正畸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口腔医学正畸专业硕士。199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一直从事口腔正畸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并注重知识的学习更新,2004年硕士学位毕业。
擅长正畸科各类牙颌畸形及疑难病例的矫治,对青少年反牙合、开牙合、功能性矫治、阻生牙的导萌牵引及成年人牙颌畸形、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坐诊时间:周二、周四全天初诊,复诊按预约。
◇&编辑推荐
&& & &&考研网上辅导热招!
&&&历年考研国家分数线汇总
&考研教育网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账号cnedu_cn
&网上辅导课程特色
&24小时报名咨询
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导师介绍:张秋霞
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导师介绍:张月兰
考研网上辅导课程郑州大学口腔考试重点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4页
第一章 口腔解剖生理
1、颌面部上起额部发际,下至舌骨水平,左右达颞骨乳突垂直线之间的区域。口腔颌面部即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位于颜面部的下2/3。颜面部即俗称的脸部、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 之间的区域。
2、口腔位于领面部区域内,是指由牙、颌骨及唇、颊、颚、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3、口腔颌面部的组织器官具有摄食、咀嚼、感受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语言和呼吸等功能。
4、上颌骨和下颌骨是构成口腔的主要框架,也是形成面部轮廓的最主要骨性结构。
5、口腔颌面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位置显露、血供丰富、解剖结构复杂、自然皮肤皮纹、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6、口腔被牙列,牙槽突,牙龈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7、口腔前庭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骨牙弓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在息止颌位时,此腔隙经 间隙与固有口腔广泛交通,而在正中 位时,口腔前庭主要在其后部经翼下颌皱襞与最后磨牙远中面之间的空隙与固有口腔相通。在牙关系闭或颌间固定的患者,可经此空隙输入流体营养物质。
8、腮腺导管口:双侧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处的颊黏膜上的乳头样突起.急性化脓性炎症时红肿.溢脓.
9、磨牙后区:由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组成。磨牙后三角位于下颌第三磨牙的后方,该三角的底朝前,为下颌第三磨牙的颈缘,其尖朝向后方;磨牙后垫为覆盖于磨牙后三角表面的软组织,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时,磨牙后垫常显红肿。 4、口腔颌面部特殊检查包括:牙周探针与牙周袋测量、牙髓活力测试、唾液腺分泌功能检查
5、牙髓活力测试:临床上常用牙髓对温度或电流的不同反应来协助诊断牙髓是否患病,病变的发展阶段,以及牙髓的活力是否存在。正常情况下,牙髓对20℃~50℃之间的温度刺激不产生反应。一旦发生炎症,则对温度刺激反应敏感;如发生变性或坏死,则反应迟钝或消失。
6、X线牙片检查又称根尖片,为临床最常用的牙影像检查方法,要显示牙体、牙髓 腔、根管及根尖周组织。体层摄影检查技术分为平面体层摄影和曲面体层摄影,用于口腔颌面部检查的曲面体层摄影检查又称全景X线片检查,是体层摄影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检查的最主要方法。 7、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检查是最常用、经济的检查方法。
口腔曲面体层摄影检查(又叫全景X线片检查)是口腔颌面部特有的检查方法。常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外伤、炎症及颌骨畸形的检查。
最常用的造影检查有腮腺及下颌下腺造影、颞下颌关节造影 8、临床牙位记录方法:①部位记录法②二位数记录法 9、二位数记录法,十位数表示象限(恒牙1234象限、乳牙5678象限),个位数表示牙齿,如右下颌第一恒磨牙记录为46,右下颌第一乳磨牙记录为85.
第三章 口腔卫生保健
1、口腔卫生保健的方法:刷牙、漱口、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洁治术。
2、漱口常用药物:氟水、氯己定、甲硝唑。
3、氯己定抗菌斑作用机制:①减少了唾液中能吸附到14.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是从根尖部牙周膜出现浆液性炎症,到根尖周组织形成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临床表现:1根尖周脓肿2骨膜下脓肿3粘膜下脓肿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
急性根尖周炎应急处理方法:局麻下开髓,穿通根尖孔,使根尖渗出物及脓液通过,管得到引流。可在髓室内置无菌小棉球开放髓腔,1?2天后复诊
15根管治疗术是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16.牙体牙髓病常用治疗方法
1 开髓引流:a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方法:开髓引流:局麻下直接进行牙髓摘除,完全去除牙髓后,放置无菌小棉球暂封。b.急性根尖周炎应急处理方法:局麻下开髓,穿通根尖孔,使根尖渗出物及脓液通过,管得到引流。可在髓室内置无菌小棉球开放髓腔,1?2天后复诊
2.切开排脓:切开排脓根尖周炎至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期,应在局麻下切开排脓
3.去除刺激:根管外伤和化学药物刺激引起的根尖周炎,应去除刺激物,反复冲洗根管,重新封药,或封无菌棉捻,避免再感染
4. 调牙合磨改:由外伤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应调脸使患附着丧失1 ~2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
可有 或无口臭;②中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牙周袋忘6111&11,附着丧失3 ~4mm,X线片显 示牙槽骨水平塑或角型吸收超过根长的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牙可能有轻度松动,多根牙的 根分叉区可能有轻度病变;③重度:牙龈炎症较明显或可发生牙周脓肿,牙周袋& 6mm,附着丧 失&5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2,多根牙有根分叉病变,牙多有松动。牙周炎晚期除有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及牙设松动等主要特征 外,常可出现其他伴发症状,如:①牙齿移位;②食物嵌塞;③继发性骀创伤;④牙根暴露,对温度 敏感或发生根面龋;⑤急性牙周脓肿逆行性牙髓炎;⑦口臭。)诊断:注意鉴别早期牙周炎与牙龈炎,注意确定严重程度,活动期等。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治疗目标是彻底清除菌斑、牙石等病原刺激物,消除牙龈炎症,使牙周袋变浅和改善牙周附着水平,争取适当的牙周组织再生,并使疗效长期稳定地保持。慢性牙周炎需进行系统的综合治疗,针对个人制定治疗计划。控制菌斑,洁治术彻底清除龈上牙石,龈下刮治术清除龈下牙石,牙周基础治疗后1~2个月复查疗效,若经完善的基础治疗仍残留大于等于5mm的牙周袋,且探诊扔有出血,可考虑手术治疗,通过松动牙的结扎固定、调耠等建立平衡的雅关系,使患牙消除咬合创伤而变得稳固,改善咀嚼功能。尽早拔除附着丧失严重、过于松动等确无保留价值的患牙。 对患有某些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消化道疾病、贫血等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积极治疗并控 制全身疾病,以利于牙周组织愈合。-牙周支持治疗,定期的复查和维护期支持治疗是牙周炎疗效能长期保持的关键条件之一。坚持菌斑控制,定期复查监测,必要时行后续治疗,防止复发。
10、颊垫尖: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后牙面间颊粘膜上有一三角形隆起,称颊垫。其尖称颊垫尖,向后邻近翼下颌皱襞前缘,此尖约相当于下颌孔平面,为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11、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因此牙及牙列、舌、腭、口底等组织器官的表面形态即为固有口腔的表面形态
12、舌分为舌背.舌根.舌缘。舌背又以人字形界沟为界分为舌体(前2/3), 舌根(后1/3)。丝状乳头:数目最多,一般感觉。菌状乳头:数目少,色红,散布于丝状乳头间,味觉。轮廓乳头:一般7~9个,位于界沟前,味觉。叶状乳头:5~8条皱襞,位于舌缘后部,味觉. 炎症时红肿。
13、舌神经:感觉神经前2/3舌神经,后1/3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运动神经舌下神经。味觉:面神经鼓索支。舌尖:甜酸咸,舌缘:酸,舌根:苦
颌下腺导管开口:位于舌系根部两侧,呈对称性乳头状突起 14、人一生中先后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20个,恒牙28~32个
15、牙标记以“+”符号将上下牙弓分为四区。符号的水平线用以区分上下;垂直线用以区分左右。或以A B C D分别代表各区,A代表右上区,B代表左上区,C代表右下区,D代表左下区。恒牙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8代表,乳牙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代表
16、牙冠:牙体外层由釉质覆盖的部分.牙颈:牙冠与牙根相交的一条线,又叫颈缘线.牙根: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
17、牙齿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18、牙髓神经的特点: ①只能传导痛觉.②无定位能力 19、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牙骨质
20、咬合关系判断:正中牙合
21、覆盖:上颌牙齿盖过下颌牙齿的水平距离.正常情况下该距离在3mm以内,超过者称为深覆盖.覆牙合:上颌牙齿盖过下颌牙齿唇颊面的垂直距离.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切1/3者称为正常覆牙合,咬在中,颈1/3者称为深覆
22、上颌窦是位于上颌骨内的不规则含气窦腔,其下壁由后向前盖过8~5 5~8的牙根,与上述牙齿的根尖隔以厚薄不一的骨质,或无骨质而仅覆盖以黏膜。以上颌第一磨牙根尖离上颌窦下壁最近,上颌第二磨牙次之,上颌第三磨牙及上颌第二双尖牙更次之。临床意义:①牙源性感染可波及上颌窦。②上颌窦根治术勿损伤牙根
23、上颌骨薄弱环节:Le Fort I型:梨状孔下部→牙槽突底部→上颌结节→蝶骨翼突。Le Fort II型: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蝶骨翼突。Le Fort III型: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上方→蝶骨翼突
24、切牙孔:位于上颌中切牙之腭侧、腭正中缝与两侧尖牙的连线交点上。
25、上颌骨的支柱结构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
26、下颌骨血液供应:下牙槽动脉(主要)。淋巴回流:下颌下淋巴、颈深淋巴结。神经支配:下牙槽神经
27、下颌骨的薄弱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部
28、口腔颌面部血液供给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其分支有舌动脉、颌外动脉(面动脉)、颌内动脉、颞浅动脉、眶下动脉、唇下动脉、唇动脉、上下牙槽动脉、颏动脉等。这些动脉的分支构成密集的血管网,使颌面部组织有丰富血运,因此外伤容易出血,但另方面组织愈合再生能力和抗感染能力较强 29、口腔颌面部静脉:由面前静脉及面后静脉汇合而成总静脉再流入颈内静脉。颌面部静脉的特点是没有静脉瓣,面前静脉通过眼静脉、翼静脉丛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因此面部炎症有向颅内扩散的可能。
30、口腔颌面部淋巴组织比较丰富,是重要的防御机构。解剖区域可分为面部淋巴结、颌下部淋巴结、颈部淋巴结三组。这些淋巴结与其引流部位组织的炎症扩散、肿瘤转移等有密切关系
31、三叉神经混合性神经、运动根较细小、支配咀嚼肌的运动、感觉根较粗大、传导口腔颌面部的感觉
32、腮腺:体积最大,位于两侧耳垂下方及下颌升支后外方,分为深浅两叶,导管开口位于颊黏膜的腮腺导管口.分泌量占每天总量的30%.腮腺外包裹由腮腺鞘,是颈深筋膜浅层的延续,表面致密,深面较薄弱。腮腺导管由腮腺前叶前缘发出,在颧弓下1.5cm处穿出腮腺鞘,长5-7cm,在咬肌前缘几乎呈直角转向内,绕过颊脂垫,穿入颊肌,约成45度角向前,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平对颊粘膜处。
33、颌下腺:位于双侧颌下区,导管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舌下肉阜.分泌量占65%.
34、舌下腺:位于口底舌下区,导管开口位于舌下肉阜和舌下皱襞.分泌量不足5%.分泌液主为粘液,含有少量浆液,小导管甚多,可直接开口于口底,也与下颌下腺导管相通。 35、正常成人每天唾液量为ml.
第二章 口腔颌面部检查
1、口腔内常规检查的常用器械:口镜、镊子、探针、挖匙。 2、叩诊:垂直叩诊主要检查根尖区病变,如有病变,则出现叩痛,且声音变浊。侧方叩诊是检査牙周膜某一侧的病变。 3、牙动度的检查:检查牙的动度,可用口腔镊子。前牙以镊子夹持牙冠的唇、舌面;后牙将镊尖合拔置于牙的 耠面,摇动镊子,即可查出牙松动情况。按松动程度牙动度(mobility)分为:
一度松动:牙向唇(颊)舌侧方向活动幅度1mm以内。 二度松动:牙向唇(颊)舌侧方向活动幅度为1~2mm,且伴有近远中方向活动。
三度松动:牙唇(颊)舌向松动幅度在2mm以上,且伴有近远中及垂直向多方向活动。
牙面上的细菌数
牙降低咬合,减轻咬合压
②氯己定与唾液酸性糖蛋白的酸性基团结合,从而5.消炎止痛:一般可采用口服或注射途径给予抗生素类药物封闭唾液糖蛋内的酸性基团,使唾液糖蛋白对牙面或止痛药,也可以局部封闭 的吸附能力减弱,抵制获得性膜和菌斑的形成。
③氣己定与牙面釉质结合,覆盖牙面,因而阻滞了第五章 牙周疾病
唾液细菌对牙面的吸附
1、牙周病是口腔两大类疾病之一,分为牙龈病和牙周炎。 ④氯己定与Ca2 竞争,取代与唾液中凝集细菌的酸2、牙周病因:1、局部促进因素:牙结石、牙着色、食物填性凝集因子作用,使之沉淀,从而改变菌斑细菌的塞、创伤、解剖因素、不良习惯、其他(不良修复体、正畸内聚力,抵制细菌的聚积和对牙面的吸附。 治疗、橡皮圈)2遗传因素、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4、保健牙刷的优点:其刷头较小,适于分区刷洗且旋转灵活;性激素、吸烟、有关的系统病(糖尿病、心内膜炎)等。牙毛束之间有适当距离,牙刷本身容易洗涤而保持清洁;刷毛周病的始动因子是牙菌斑。
高度适当,便于洗刷;毛束成柱状,可防止刺伤或擦伤牙龈。 3牙龈病:牙龈病是指局限于牙龈未侵犯深部牙周组织,以5、普通牙膏的基本成分:摩擦剂、洁净剂、润湿炎症为主的一组疾病,包括慢性龈缘炎、青春期龈炎、妊娠剂、胶黏剂、防腐剂、芳香
期龈炎、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牙龈纤维瘤、牙龈瘤、急性6、刷牙的方法:横刷法、竖刷法、横颤竖向移动龈乳头炎、药源性牙龈增生。
4慢行龈炎又称边缘性龈炎或单纯性龈炎,病损主要位于游7、口腔健康标准:牙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离龈和龈乳头,是菌斑性牙龈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牙菌斑正常、无出血现象。
是引起慢行龈炎的是始动因子。临床表现: 病损一般局限于即(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全的口腔功能、没有口腔疾病) 游离龈和龈乳头,前牙区尤其下前牙区最为显著。牙龈色泽:
暗红色(血管充血),牙龈外形: 边缘变厚,乳头圆钝,不第四章牙体牙髓病 与牙冠紧贴,点彩消失,表面光亮。质地: 松软、脆弱、缺1龋病(dental caries/tooth decay)的病因:细菌、食物、乏弹性,上皮增厚,牙龈肥厚。龈沟深度: 炎症时龈沟加深,宿主、时间。
形成假性牙周袋,无附着丧失,龈沟可深达3mm以后,位置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敏感的宿主,不变(釉牙骨质界处)。探诊出血:由于血管扩张,探诊易出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血,咬硬物时出血,龈沟液增多,自觉症状。鉴别诊断:早期牙周炎、血液病、坏死溃疡性龈炎、艾滋病相关龈炎。治疗:洁牙术彻底清除菌斑和牙石,消除造成菌斑滞留和局部刺激牙龈的因素,彻底纠正不良修复体等刺激因素,也可用过氧化氢冲洗龈沟,必要时可用氯已定含漱,慢性龈炎牙龈增生1) 浅龋:窝沟龋的龋损部位色泽变黑,用探针探查时
明显者,可实行牙龈成形术。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和维有粗糙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平滑面龋一般呈白垩持。
色、黄褐色或褐色斑点。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对5青春期龈炎是指指发生于青春期少年的慢性非特异性龈冷、热、酸、甜刺激也无明显反应。X线片检查有炎,是受内分泌影响的龈炎之一。男女均可患病,但女性患利于发现隐蔽部位的龋损,还可采用荧光显示法或者稍多。菌斑仍是其主要病因,但内分泌特别是性激素的改氩离子激光透射法辅助诊断。
变是其重要病因。临床表现:好发于前牙唇侧的牙间乳头和2) 中龋:龋坏达牙本质浅层形成龋洞,洞内牙本质软
龈缘,唇侧龈缘明显肿胀,牙尖乳头呈球状突起,龈色暗红化呈黄褐或深褐色。有主观症状,刺激后有酸痛感或鲜红,光亮,质地软,龈袋形成,探诊易出血。无明显自觉,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颈部牙本质龋的觉症状,或有刷牙、咬硬物时出血以及口臭等。诊断:患者症状较为明显。
年龄处于青春期,局部刺激因素,牙龈炎症反应较重。治疗:3) 深龋:龋洞深大,达牙本质深层。位于临面的深龋,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仍是治疗青春期龈炎的关键。洁治术配合外观略有色泽改变,洞口较小而病损破坏很深。无局部药物治疗,如龈袋冲洗、袋内上药及含漱剂含漱,清洁自发性痛,若食物嵌塞于洞中,可出现疼痛症状。口腔。口腔卫生宣教。
遇冷热和化学刺激是,产生较为剧烈的疼痛,去除6妊娠期龈炎指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刺激后症状立即消失。
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5.龋齿的治疗
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菌斑仍是其主要病因,1)化学疗法:硝酸银,氯化钠甘油糊剂2)再矿化治疗3)妊娠期雌激素的升高可加重原有的病变。临床表现:妊娠前预防性树脂充填
即有龈缘炎,从妊娠2~3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至8个4)修复性治疗(窝洞准备,术区隔离,窝洞封闭、衬洞及月时达到高峰,分娩后约2个月时,龈炎可恢复至妊娠前水垫底,充填)
平。可发生于少数牙或全口牙龈,以前牙区最重。龈缘和龈6.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的临床表现:(特别是疼乳头呈鲜红或发绀,松软、光亮、肿胀、肥大,有龈袋形成,痛特点) 轻探即易出血。妊娠期龈瘤:发生于单个牙的牙间乳头,以1) 剧烈疼痛: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疼痛加剧,温度
前牙尤其下前牙唇侧多见,常见于个别牙列不齐或有创伤性刺激疼痛加剧,疼痛不能定位。
颌的牙间乳头区。妊娠3个月开始,颜色鲜红光亮或暗红色,2) 患牙可查及极近髓腔的深龋、充填物、深牙周袋或
质地松软,极易出血,有蒂或无蒂,可分叶。分娩后可缩小,外伤等。
但必须牙周治疗才可完全恢复。治疗:提倡在婚前或孕前进3) 探诊常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穿髓孔。 行彻底的口腔检查。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严格控制菌斑。4) 患牙对温度刺激极为敏感,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
牙龈炎症明显、龈袋有溢脓时,可用1%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进行牙髓活力电测时,患牙在早期炎症阶段,反应水冲洗,加强漱口。体积较大的妊娠期龈瘤可手术切除。手性增强,晚期炎症则表现为迟钝。
术时机应尽量选择在妊娠期的4?6个月内,以免引起流产5) 晚期炎症的患牙有垂直向径叩痛。 或早产。
7.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方法:
7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服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纤维增生开髓引流:局麻下直接进行牙髓摘除,完全去除牙髓后,放和体积增大。临床表现:苯妥英钠所致的牙龈增生一般开始置无菌小棉球暂封。
于服药后1~6个月,主要为形态改变,质硬、粉红色、不易8. 四环素牙:是指四环素族药物引起的着色牙。病因:四出血、龈沟加深、无痛。发生于全口,以上下前牙区为重。环素对牙着色和釉质发育不全的影响因岽包括:①四环素族治疗:停药或更换其他药物、洁、刮治去除局部刺激因素、药物本身的颜色②四环素降解而呈现的色择③四环素在牙局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严格控制菌斑。
本质内,因结合部位的深浅而使牙本质着 程度有所不同,8急性龈乳头炎指病损局限于个别牙间乳头的急性非特异性着色带越靠近釉质牙本质界,越易着色;④与釉质本身的结炎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牙龈急性病损。牙龈乳头受到机械构有关,在严重 发育不全、釉质完全丧失时,着色的牙本质或化学的刺激,使其直接原因。临床表现; 牙间乳头发红肿较为明显
胀,易出血,自发性胀痛,探触痛,有时有自发痛、冷热刺9楔状缺损是指牙唇、颠面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激痛,检查课件龈乳头鲜红肿胀,易出血。牙轻度叩痛。治楔状缺损
疗: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去除邻面的菌斑、牙石。局部使用10. 牙本质过敏症是指牙齿受到生理范围内的刺激时,出现抗菌消炎药物如以1%?3%过氧化氢液冲洗。急性炎症消退的短暂、尖 锐的疼痛或不适的现象,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后,充填邻面龋和修改不良修复体等。
而是多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
9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牙本质过敏症的主要表现为刺激痛,当刷牙,吃硬物,遇酸、病,导致牙支持组! 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甜、冷、热刺激时均引起酸痛’尤其对机械刺激最敏感。发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患者多能指出患牙。
可’ 导致牙松动丧失。它是我国成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11.牙隐裂: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常不易发现。有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裂纹常渗入到牙本质结构,是牙痛的原因之一。特点:定点10慢性牙周炎又名成人牙周炎,或慢性成人牙周炎。是最常性咀嚼剧痛
见的一型牙周炎,由长期存在的慢性牙龈炎向深部牙周组织12.牙髓病是指牙髓组织的疾病,根尖周病是指牙根尖周围扩展而引起。临床表现:本病起病缓慢,早期主要表现为牙组织的疾病。主要病因是细菌因素,还有物理、化学、免疫龈的慢性炎症。一般侵犯全口多数牙,少数患者仅发生 于因素。
一组牙(如前牙)或个别牙,且呈一定的对称性。活动期与13可复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主要病理变静止期交替进行,病程长达十余年 甚至数十年。牙面常有大化的初期炎症.
蛍牙耵,牙龈呈现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颜色呈鲜红或暗红不可复性牙髓炎是一类病变较为严重的牙髄炎症,其最终结色,质地松 软,点彩消失,牙龈水肿。探诊出血甚至溢脓。局为全部牙髓坏死,只能选择牙髓摘除以去除病变。
早期已有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程度较轻,牙尚不松动。晚逆行性牙髓炎的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深牙周袋,袋期深牙周袋形成后,牙松动,咀嚼无力或疼痛,甚至发生急内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性牙周脓肿。(临床上根据附着丧失和骨吸收波及的范围可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是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一型。
将慢性牙周炎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也可根据牙周袋深度、结缔组织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程度来确定牙周组织破坏的严重程度:①轻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牙周袋在4誦,11侵袭性牙周炎一组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与慢性牙周炎有明显区别的牙周炎,发生于全身健康者,具有家族聚集性,疾病进展迅速。按患牙分布可分为:局限型、广泛型。 12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是指牙周病变局限于切牙和第一恒磨牙,至少2颗恒牙有邻面附着丧失,其中1颗是第一磨牙,非第一磨牙和切牙不超过2颗。临床表现:年龄与性别:青春期至25岁,女性多于男性,口腔卫生情况: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比例
好发牙位:第一恒磨牙和切牙。X线片所见:第一磨牙:近远中垂直型骨吸收——弧形吸收。
切牙:水平型骨吸收,病程进展很快,早期出现牙齿松动和移位,家族聚集性。
13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是指侵袭性牙周炎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侵犯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的牙数在三颗以上。临床表现:30岁以下多见,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累及除第一磨牙和切牙以外的恒牙至少三颗。有严重而快速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呈明显的阵发性,活动期,牙龈有急性炎症呈鲜红色,并可伴有龈缘区肉芽性增殖,易出血,可有溢脓。菌斑牙石量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具有中性粒细胞及(或)单核细胞的功能缺陷有时伴全身症状。一般对常规治疗有效,少数对任何治疗都效果不佳,病情迅速加重至牙齿丧失。治疗:早期治疗,防止复发,抗菌药物的应用,调整机体防御功能,牙周支持疗法。
13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是指以牙周炎作为其突出表征之一的全身疾病,包括血液疾病(白细胞数虽和功能异常等)和遗传性疾病。包括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Down综合征,白细胞功能异常,艾滋病。
14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又称为Papillon-Leffevre综合征,以手掌和脚掌部位的皮肤过度 角化、皲裂和脱屑,牙周组织严重破坏为主要特点。本病较罕见,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规 牙周治疗效果不佳,常导致全口拔牙。 15目前认为与HIV有关的牙周病损有三 种:线形牙龈红斑、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和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在口腔内还可表现为毛状白斑、 内色念珠菌感染、复发性溃疡等,晚期可发生Kaposi肉瘤(卡波西肉瘤)。
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
1▌口腔粘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和口腔软组织的疾病。 2▌原发疱疹性口炎:主要由一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唾液、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可引起原发性和复发性两种。
3▌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临床表现:表现为急性疱疹性口炎,6岁以下儿童多见。A.前驱期:发病前有接触史,经4-7天潜伏期后发病,表现为发热、疲乏不适咽喉肿痛等症状,下颌下、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经1-2天口腔黏膜和龈缘广泛充血水肿。B水泡期:粘膜出现成簇小水疱,壁薄透明,易破形成浅表溃疡。C糜烂期:水泡破溃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可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疱破溃后可形成痂壳。D愈合期;糜烂面缩小愈合,需7-10天。 4▌复发性疱疹性临床口炎临床表现:发生于原发愈合后,复发于口唇附近,特点为:损害以成簇水疱开始。损害发生时总在原发位置附近。前驱期,患者轻微疲乏与不适,将要损害部位出现痒,灼痛刺痛。数小时内出现水泡,周围可有红斑,可持续24小时后破裂糜烂结痂,病程十天,愈合后无瘢痕可有色素沉著。诱发因素包括局部机械刺激,感冒情绪等。
5▌口腔念珠菌病(m.al camlidosis)是由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 口腔真菌感染,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使免疫力降低 6▌引起人类念珠菌病的主要是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高里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和热 带念珠菌的致病力最强,为机会致病菌。 7▌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表现】
L-I腔念珠菌病按其主要病变部位可分为:
念珠菌性口炎、念珠菌性唇炎与念珠菌性口角炎。1.念珠菌性口炎
(1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多见于长期使用激素、HiV感染者、免疫缺陷者、婴幼儿及衰弱者(2)急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称抗生素口炎、抗生素舌炎,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 后及HIV感染者,并且大多数患者患有消耗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黏 膜充血、糜烂,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周围舌苔增厚。自觉症状为味觉异常或味觉丧失,口腔千 燥,黏膜灼痛。(3)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又称义齿性口炎,义齿上附着的真菌是主要致病原因。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的腭、龈黏膜,女性患者多见。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或有黄白 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4)本型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又称慢性肥厚型念珠菌性U炎、念珠菌性白斑,可见于颊黏膜、舌 背及腭部。2.念珠菌性唇炎多发于50岁以上患者。一般发生于下唇,可同时存念珠菌性口炎或口 角炎。分糜烂沏和颗粒型。糜烂型者在下唇红唇中份长期存在鲜红色的糜烂面,周围有过角化现象,表面脱屈。颗粒 型者表现为下唇肿胀,唇红皮肤交接处
第1页/共4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