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帝国2有多大有多大

你真的知道地球有多大?直观地球与天体对比图(组图)
 日期: 09:57:31 阅读: 来源:每日邮报
  初中地理就告诉了我们地球的直径、体积,但问起浩瀚宇宙中的地球到底有多大,脑海里却总少了些具体可比对的图像。英国兰开夏郡的天文爱好者约翰•布拉迪似乎就有这样的疑惑,据10日报道,布拉迪绘制了一组对比图,揭示地球与太阳系内其他星球的体积差异,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宇宙的浩瀚,其他星球相对于地球的体积。在其中一幅图像中,布拉迪将地球放入宽度是地球6倍的土星环。另一幅图像中,布拉迪将火星的奥林匹斯山与美国亚利桑那州对比,两者的面积不相上下。  布拉迪在“天文学中心”网站上指出:“宇宙中的天体体积异常庞大,有时候很难对它们的实际大小有一个清楚的概念。在这组图像中,你能够看到一些天体与地球的体积对比。”  其中一幅图像中,布拉迪展示了一颗中子星相对于英格兰西北部――利物浦与沃灵顿――的大小。他表示类似图像中这样的中子星虽然体积较小,但质量却可达到太阳的1.5倍。“中子星的密度极大,一茶勺中子星物质的重量便超过10亿公吨。”  另一幅图像中,布拉迪将北美洲与火星上的奥林匹斯山进行比较。这座火山几乎完全覆盖美国亚利桑那州。奥林匹斯山座落于火星塔尔西斯山群,是太阳系内最大的火山。它的高度是珠穆朗玛峰的3倍多,宽度超过374英里(约合624公里)。  另一幅图像中,木卫一“艾奥”几乎完全覆盖整个北美。布拉迪说:“木卫一好似一张奶酪披萨饼,嵌在旧金山和底特律之间。”“艾奥”是4颗木星伽利略卫星中的最靠内侧的一颗,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木星的引力托拽。它是太阳系内火山活动最为剧烈的天体,拥有数百座活火山。  火星的直径是地球的一半左右。在布拉迪绘制的图像中,火星轻轻松松覆盖整个北美同时还余下很大空间。  在与木星的对比中,北美洲变成了一个“侏儒”,整个北美大陆就像是这颗巨型气态行星上的一个小斑点。木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闪电的能量则是地球的1000倍。  在一幅图像中,布拉迪将地球与土星进行对比。土星环的宽度大约为7万多公里,可以放入6个地球(地球直径约1.2万公里)。  如果用地球替换土星的位置,那么它与土星光环最内侧的距离将达到4.16万英里(约合6.69万公里),而光环本身还要远远向外延伸。  与太阳相比,地球的大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布拉迪表示:“在太阳面前,地球的大小微不足道。太阳的星盘可以并排放入109个地球,整个太阳可装下130万个地球。太阳在一秒钟内释放的能量超过整个人类历史产生的能量。虽然每秒向太阳喷射40亿公吨物质,太阳仍可继续存在50亿年。耀斑是太阳表面的剧烈爆炸,在能量巨大的磁场因压力撕裂时产生。一个太阳耀斑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亿颗轰炸广岛的原子弹。”
1. 未经《新西兰天维网》书面许可,对于《新西兰天维网》拥有版权、编译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新西兰天维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在《新西兰天维网》上转载的新闻,版权归新闻原信源所有,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相关报道:
Advertisement
以上评论内容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仅供参考之用,不代表本站立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热新闻&HOT NEWS
今天昨天本周
Advertisement
天维导航频道,了解您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知道新西兰有什么样的福利吗?想知道关于新西兰的百科知识吗?新西兰都有哪些热门网站?
Follow我们的新浪微博
您想第一时间了解新西兰的新闻吗?请您访问,从今天开始关注我们吧!
纽惠康 - 源于新西兰的健康体验
纽惠康是天维网旗下唯一的购物网站,我们的宗旨是利用我们的品牌优势,以最优惠的价格为您提供新西兰最优质的健康产品。请访问地球形成的故事 时光旅行-地球形成的故事-凤凰视频-最具媒体价值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地球形成的故事
将视频分享给站外好友,或嵌入到博客、论坛
选择成功,请使用ctrl+c进行复制
扫一扫分享更方便
下载客户端独家抢先看
已成功订阅
简介:地球年纪有多大?刚形成的时候是怎样的?回到40亿年前的地貌,当时地球被一个广阔的浅海覆盖着,上面布满火…
纪录片分类
下载客户端
独家抢先看“新地球”与“地球”的差别有多大?
  本文来自“科学美国人”网站博客,作者迦勒?沙尔夫(Caleb Scharf)是哥伦比亚大学天体生物学中心主任,主要研究宇宙观测和X射线天文学。
  撰文 迦勒?沙尔夫(Caleb Scharf)
  翻译 沈添怿
  对于系外行星,这几年可算是意义非凡。我们收集到了大量关于系外行星及其多样性数据,似乎也证明出在与我们相邻的半人马座阿尔法B上确实存在至少一颗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不管从何种角度评判,这都是一个巨大的斩获。但是,我却一直不知该如何看待诸如“适宜居住的世界”、“类似地球的行星”之类的说法。除了寻找新地球以外,我们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所以现在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当媒体雀跃地宣称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适宜居住的世界”时,实际情况却远不止这么简单。“适宜居住”,只是天文学家和天体生物学家为了简洁而启用的一个说法,意在表示这颗星球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星球的温度处于水的冰点和沸点之间;星球表面还要有足够的大气压力,使得水以液态形式存在而不挥发;大气层也是一个必要条件,它能调节射向星球表面以及反射出去的辐射间的转化――这一般是通过温室效应来实现的。
  这才刚刚开始呢。地球表面只有85%的地方常年有液态水存在,所以从上面的标准看,地球也只是“部分适宜居住”。因此,以地球为标准的“适宜居住”也包括了一系列严酷的环境,譬如说高压、高温气候以及亚寒带地区稀薄的大气。
  适居?这只是猜的
  因此,如果把最近发现的系外行星称为“适宜生存的”或者“可能适宜居住的”,问题就来了。现在,我们不仅没有这些星球表面或大气中是否存在水的相关信息,也不知道那里的地质状况。在这里,地质物理学是起着微妙作用的敲门砖,正是由于地质循环(我们称之为“碳硅循环”,Carbon-Silicate Cycle)的作用,地球表面才能长期(以百万年计)接近“适宜居住”的稳定环境。讲通俗点,如果没有火山与地质的作用,适宜的气候也就不存在了。
  虽然这并非将系外行星们一竿子打死,但要说它们“宜居”,确实还为时过早。
  漫不经心地使用“类似地球”、“第二地球”、“新地球”这样的词,很容易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极端,让我们感觉那些星球上也有海洋、沙滩、山脉、大漠、森林、蓬松的白云、柔软的兔子、夏日和寒冬、酒吧,以及喧闹的露天集市。
  这当然完全曲解了科学家的意思。“类似地球”可能只意味着它是一颗岩石,而不是一团厚实的气体,也可以意味着这个星球和地球有着相近的质量和密度,或是它也在围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再或者,科学家很可能只是厌倦了“两倍地球质量物体在近圆轨道上绕着一个与太阳质量相似的、年龄大约40亿年的主序星旋转”这类的拢孕抡伊烁觥袄嗨频厍颉钡奶娲捣ā
  “新地球”究竟有多远
  我们太阳系中的星体分布得比较稀疏,然而越来越多的观测显示,我们的宇宙“喜好”构建紧密的轨道结构,众多其他星系的行星的公转周期只有几天到几周。与太阳系相比,大部分行星系统似乎都经历过一场剧烈得多的“动态重排”或“动态冷却”的过程,在大行星的高椭圆轨道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只是冰山一角。虽然我们目前还不太了解系外行星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成分,但我们确实知道原始行星环境的成分和状况的差异。我们还怀疑,每个行星世界的成长之路都充满了大量的随机事件――行星构建的过程有着高度的随机性。
  这似乎让人有点儿沮丧。毕竟,寻找类似地球的行星――宇宙中另一个可以栖息生命的家园,常被认为是系外行星科学的最终梦想。但是,如果每一个星球都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没有和地球完全一样的行星了。同时,如果一系列苛刻的条件对于生命的诞生至关重要,那寻找第二个地球的前景也将不容乐观。
  然而,宇宙中的化学原理似乎与我们发源地(地球)的化学原理几乎相同。含碳分子弥漫于整个宇宙,不管是在稀疏的星际空间,还是在形成原始星系的气体云中,有机化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的作用也渗透在太阳系中保存在碳质球粒陨石和彗星成分中的远古材料里。35亿~40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得到了快速发展,它们迅速进化成为全球范围内相互连接的化学网络,很好地保存了对于代谢和生存至关重要的基因蓝图――行星核心基因组。
  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类似地球的行星存在,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的:也许外太空可能根本就没有“类似地球”的行星存在,但是,会有与地球“基本等同的”行星世界――陌生但适合生命存在。
  只有从宇宙和陆地生物化学的组成元素,即化学成分的角度去判断,才会认为地球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实在有些牵强附会。碳化学主宰着一切,可以想象,40亿年前的地球与现在有着天壤之别,而生命仍然蓬勃地发展了起来。这一过程一定也能在其他星球上重演。
  因此,我们不一定要期待寻找到另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而应该期待发现各种各样与地球“基本等同的”行星。我觉得,对于其他星球上复杂而激烈的分子演化,人们也是有兴趣的吧。
编辑:李江雪
关键词:地球;X射线天文学;太阳质量;行星系统;半人马座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世界有多大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世界有多大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我们的地球到底有多大_百度知道
我们的地球到底有多大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地球的大小,可以用多项指标去描述。现告诉你一些指标的数量。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 地球的赤道半径为千米; 地球的极地半径为千米;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8×10(3次方)千克/立方米; 地球的质量为5.974×10(24次方)千克; 地球的体积为1.083×10(12次方)立方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为5.11×10(8次方)平方千米。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山川锦绣,地大物博。从我国的最南端到最北端或最东端到最西端,直线距离都有5000千米左右。如果徙步旅行的话,按每天走50千米计算,从东端走到西端或从南端走到北端,都要走上100多天。我国的领土够辽阔广大的了吧?可是它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二左右。 如果以每天50千米的速度做一次环绕地球的旅行,要走多...
半径6400千米,质量5.976×l0^27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球帝国2有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