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学士徐阶的给儿子当孙子、孙子是谁?

  楼主写的精彩啊,估计求贡书暴漏了仇鸾行贿的事情吧 呵呵
  @任平生如是说   语言简洁有力,不繁琐,支持一下楼主
  @水穷处233 90楼
00:17:31  楼主写得很好,但更新太慢,就像看电视连续剧。  -----------------------------  我一般是下午到晚上更,可每天更多少字合适呢?
  @苦海一舟的大学 92楼
01:17:34  明朝那些事儿时候认识的这三位……  -----------------------------  有兴趣能您可以跟一下这个帖子,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好帖子总会有人看的,楼主更下去,我给你点动力  动力+1
  动力+2
  这东西,说得好听是求贡,实际上是敲诈,是提出的退兵条件,那自然是狮子大开口,要什么得给什么。  嘉靖收到了这份侮辱性的文件,随即在西苑召开紧急会议,与会的大臣有大学士严嵩、李本,礼部尚书徐阶。嘉靖指着求贡书,急切问道:“事已至此,该怎么办?”  严嵩不是白混的,他看出了俺答虽然气势汹汹,但没打算攻城,于是先回话了:“这不过是一群恶贼来抢食罢了,陛下不必担心。”  这说的是人话?咳??????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国土,屠刀残杀着黎民百姓,严首辅也可以轻描淡写成恶贼。因为不妨害严首辅的利益,所以就不用担心了。  听了这话,就连一向隐忍不语的徐阶也不忿了,郑重说道:“如今贼寇兵临城下,肆意抢掠,杀人如麻,怎么能说成是恶贼!”  徐阶一阵抢白了严嵩,严嵩大吃一惊,心道,不该忽视这个小个子啊,就不再出声。嘉靖心头一震,赞许道:“卿说的是。”  但也提出了实际问题:“那怎么办呢?”  严嵩掏出了求贡书,扬声道:“这是礼部的事。”  是,外交事务虽说归礼部管,可都这个时候了,还推卸责任有意思么。这叫混帐话,严嵩心存不善,还顺手下了个套。  因为这份求贡书就是侮辱国格,如果胡乱答应下来,就背了黑锅,坐等事后处分吧;可如果不答应,那没法退敌。  徐阶当然明白这些,接茬说道:“事自然是礼部的事,但入贡是大事,一切听从陛下圣裁。”  这就是滑头之间抵赖扯皮,徐阶顺势把责任推给大领导,严嵩的陷阱再一次落空了。嘉靖不想玩文字游戏,更不敢浪费时间,忙说道:“这正是与你们商议,但说无妨。:  得到了嘉靖的支持,徐阶有底气了,回道:“如今贼寇逼城,而我军战守之策一无所有,因此不能打。”  一句话说穿了局势,问题具体化了,嘉靖点点头。  “应假作同意入贡,以防他们再提出贪得无厌的要求。”徐阶接着说道。  嘉靖说:“如果有利于社稷,皮币珠玉都可以给他们。”  能用钱解决的,都不叫事儿,俺答很明显不是奔着钱来的。  “只是要皮币珠玉,事情就好办了。”徐阶说,“只怕是给了不撤,该怎么办?”  这话说得在理,嘉靖听了悚然动容,说道:“卿可谓深谋远虑。”  徐阶指了指求贡书,关键就在这上面,说道:“这份求贡书只有汉文,没有蒙文,不合规矩。况且这是兵临城下,威胁入贡,不合礼节。”  点出了书面的硬伤,解决办法如下:“可令他们先撤出关外,用蒙文写成求贡书,再派使者请奏,求贡方可实行。往来的这段时间,四方的援兵就已经到了,我们便掌握了战守的主动权。”  这是挺不错的缓兵计策,徐阶越说越起劲,抑扬顿挫,仿佛找回了年轻时候的辩论状态。严嵩哑口无言,暗暗记下了这茬儿。嘉靖则连连点头,称道:“卿所言极是,就这么办。”
  @左右我的不是你 105楼
11:38:08  好帖子总会有人看的,楼主更下去,我给你点动力  动力+1  -----------------------------  动力+10086
  第二天,在众大臣的恳请下,已经多年不上朝的嘉靖,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地召集了朝会,出面安定局势。  期间,委派国子监司业(副校长)赵贞吉出城劳军。  俺答收到了回信,脑子有点不够用了,递一份求贡书还有这么些道道?他忘了自己是胜利者,是有权制定规则的。俺答左右为难起来,又怕被别人笑话自己不懂外交礼节,拿不定主意。  趁俺答徘徊不定的功夫,各地勤王部队陆续赶来,城外集结了八万多人。  仇鸾在城外也不闲着,正是御敌无方,扰民有术,不知在哪儿割了几个死人头前来冒功。嘉靖大喜,认为形势好转,立即下令兵部组织反攻。  丁汝夔接到谕旨,没敢轻举妄动,先去请示了严嵩。  “不要反攻!”严大人有话说。“在边镇上战败可以掩饰,在京师战败皇上岂能不知?反攻风险甚大,等俺答饱掠之后,自然会撤兵。”  一句话暴露了严嵩的流氓本色,遇见正事能躲就躲。其实刚刚同样的问题,仇鸾也来问过,他就是这样回答的仇鸾。  但丁汝夔不是好哄骗的,他追问道:“一旦皇上再追究起来,怎么办?”  “有我在,必保你无事。”严嵩信口下了承诺。  丁尚书相信了严首辅的话,放心地走了,所以他完了。  俺答见此情形,也明白过来了,自己上了当,可一看对面的明军怯懦畏战,于是开始了尽情地烧杀抢掠,肆无忌惮。明军上下观望,不发一箭,目送敌人饱掠而去。  俺答一撤兵,该掩盖的掩盖,该谎报的谎报,总结一下,事情就过去了,官员没人敢说话,可遮遮掩掩,问题出在了一帮太监身上。  城外有太监的产业大都被毁,于是有太监跑到嘉靖面前,哭诉丁汝夔不出兵。  贻误军机这样的大事,竟是由太监给捅出去的。嘉靖怒火冲天,下旨严办丁汝夔。严大人一看形势不妙,当初信誓旦旦就变成了哑巴。  丁汝夔被判斩首示众,为什么一定要杀他?因为要用他做所有人的替罪羊,包括嘉靖,包括严嵩。在行刑前,丁汝夔仰天大呼:“贼嵩误我。”但为时已晚。  终于,庚戌之变在一片不满声中,以兵部尚书被杀落下了帷幕,在史册上留下了永久的耻辱。
  @苦海一舟的大学
01:17:34  明朝那些事儿时候认识的这三位……  -----------------------------  @任平生如是说 104楼
10:48:05  有兴趣能您可以跟一下这个帖子,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明朝那些事儿 里关于高拱和张居正的描述太太简略了,对张居正改革的描写尤其不好,等楼主下文,看看吧
  战乱拿走了生命,留下了创痛。  京师解严,人们可算松了一口气,百姓扶老携幼回归故里,商家店铺卸下门板重新营业。渐渐正常的生活节奏,使得恐慌的情绪在全城退去。  鉴于庚戌之变中明军的惨状,明政府痛定思痛,着手整顿京营,修筑北京外城,选拔将才,加强防备。嘉靖将北京的十二团营改编为三大营,设立了戎政府。  由于仇鸾在事变中的突出表现,他被嘉靖任命总督戎政,成为京军和边兵的最高统帅。  另外,设置蓟辽总督一职,总理蓟州、保定、辽东三镇的军务,兼理粮饷。这与另一个重要职位形成呼应——宣大总督(总理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的军务)。职位大致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的级别,由文官担任。  事实上,在这些岗位上与蒙古人打交道的文官,都极其生猛,人称军事文官,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比如后来的蓟辽总督谭纶,尽管是文人,却经常提着剑上战场杀人,有一回他两袖沾满鲜血,直到砍得累了才下来。他们脱下战袍就能在朝堂上议论国事,与文官们互掐互骂,这才是不折不扣的猛人。  再比如,仇鸾这样的草包,靠投机取巧捞到了类似的职位,还沾沾自喜,有他好看的。  庚戌之变结束了,在一片哀鸣声中,朝廷里发生了许多变化,徐阶的境遇也在发生着改变。  国难当头,是徐阶挺身而出,为皇帝陛下排忧解难,渡过了难关。为了表示对徐阶的信任,不久后,加封徐阶为太子太保(从一品),享受一品待遇。  反观严嵩,毫无作为,只会推卸责任,一时间成了冷门。  凭借抢眼的表现,徐阶成了朝中的红人,无数官员拍马套近乎。嘉靖也经常找徐阶聊天闲谈,让他推荐官员,还咨询他有关国防建设的问题。徐阶便陆续地提出许多可行的建议。  正是这时,徐阶推荐了聂豹、俞大猷等几个人。  幸福来得太快,在鲜花和赞誉面前,一个十分理智的人有些迷茫了。  好日子来了,胜利还会远吗?徐阶一遍一遍肯定地回答着自己,飘飘然的他忘掉了一个关键的事实——尽管严嵩受到冷遇,可他的根基一点没动摇。疏忽了这个事实,去盲目乐观,足以令徐阶跌入深渊。  人在得意的时候,一定要加倍小心,因为有太多人都在看着你得意,你怎么会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并且,有一天你可能会失势。
  楼主加油!这文章写的太好了,深入浅出,分析到位!盼楼主尽快更新!谢谢!
  西苑,一次嘉靖单独召见严嵩的机会。君臣俩闲聊,谈及群臣品行能力优劣时,严嵩是大谈特谈,大加议论,似乎很有见地。  当然,前面那些都是做铺垫的,当他假意不经心地说起徐阶时,说了短短的一句话,就让嘉靖立马冷下了脸。  “徐阶实在是不乏才干啊,只是多了二心罢了”。  说徐阶有二心,这话不是没由头的,还记得当年徐阶请立太子的事吧。  当初徐阶见形势不对,就缓了一段时间,可他实在不知哪里出了问题,见嘉靖的口风松了下来,于是又旧事重提,还不依不饶的。这一次,徐阶玩了个心眼。  嘉靖三十一年(1551)正月,礼部尚书徐阶上疏提议,应该给裕、景二王按长幼顺序,在大内举行加冠礼,至于婚礼之事,可等府第建成以后再说。  裕王年长于景王,按长幼顺序应先行加冠礼。这便是徐阶想出来的新招数,变相逼迫嘉靖承认裕王是储君。  嘉靖不傻,他对这事十分敏感,一下子就闻出了味儿,坚持不再立太子,还为二王同时举行了加冠礼,之后同时举行婚礼。  就这样,徐阶不明原由地吃了一瘪,却被严嵩抓住了把柄。   因此这话的含义就很好解释了,是说徐阶不够忠心,依附于二王。  其实,当初请立太子的时候,严嵩也是积极支持过的,但他见形势不妙,没有多说,而是从道士的耳目那里探得了“二龙不相见”的内情。于是严嵩即刻拨转了枪口,捏准了嘉靖猜忌刻薄的性格,狠狠地给了徐阶一枪。  实际上,我们看嘉靖的性格弱点,被别人反复利用,他还自作聪明,浑然不知。要说他这弱点是怎么表现呢,一句话概括,出了事情只往别人身上找问题,这就是嘉靖。  就这一句话,不用诽谤,不用黑状,徐阶一下子就失去了嘉靖的信任,嘉靖懒得找他,什么都没了。  领导的青睐没了,同事的奉承没了,徐阶的风头也就没了。  徐阶清醒了,思前想后,也不知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其实也不用瞎琢磨了,用大腿猜猜也知道是谁捣的鬼。望着满朝的严党,徐阶终于明白,原来除却浮夸,自己一无所有。  从此,徐阶沉寂下来,凡事再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行一步路。唯唯诺诺,对严嵩的指示马首是瞻。同时,精心研究起领导的兴趣爱好(修道),专心写好青词,争取跟嘉靖搭上话。当然,对徐阶而言,这一切都只是手段,委曲求全。  尽管嘉靖对徐阶开始不满,不再找他聊天。可他意外地发现,左右的近侍经常在私下的谈论中夸奖徐阶,这儿也好,那儿也不错。徐阶还是很明智的,没有重蹈夏言的覆辙。这些不起眼的人,往往会左右领导对一个人的看法。  徐阶及时地发现了问题,以其表现出的诚意感染了嘉靖。慢慢地,等嘉靖的气儿消了,依然是很看好徐阶。  嘉靖三十一年(1552)三月,徐阶兼任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五十岁的徐阶,款款走进了权力的中心。
  徐阶终于入阁了,等下文,张居正改革
  楼主似乎影射了不少东西啊~
  庚戌之变中最该杀的人,却意外地得到了最大的宠信,那便是仇鸾。  仇鸾真是喜出望外了,还执掌了大将军印,要插上鸡毛就飞上了天。  他一发达,立刻翻脸不认人了,不但对大臣们吆来喝去,还对他干爹指手画脚的。严嵩是又气又急愣没办法,知道仇鸾正得宠,只能先忍了。  其实严嵩不用慌,像仇鸾这样的草包,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他自己就把自己折腾死了。  在仇鸾看来,俺答是极难对付的,而自己是绝对不行的。于是,仇鸾积极搞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一个自以为高明的建议——开马市。  所谓马市,即少数民族用马或牛羊等牲畜,与明朝换取茶叶、丝绸等生活必需品,又称茶马互市。  在仇鸾的意识里,明朝和蒙古通过贸易各取所需,双方就不用打仗了,自己也就省事了,还接着受宠,简直太棒了。怎么说呢,能提出这么高明的建议,只能说世界之大,大不过仇鸾缺的那块心眼。  难道和平贸易不好吗?你想,俺答来来回回好几趟,还酿成了庚戌之变,为的什么?你仇鸾不知道明政府为什么不同意通贡互市?这答案就一句话,双方实力相差太大。  蒙古人生活在马背上,长期骑马抢劫,已经形成了习惯,既锻炼身体又劳动致富,何乐而不为?而明朝这边呢,根本打不过人家,只能吃哑巴亏。如果同意互市,他们不会安分守己做买卖,只会更变本加厉地抢劫。所以,明朝不干。再所以,仇鸾就是硬着头皮死顶着,也决不能开马市。  朝廷中很多大臣都看出了其中的门道,严嵩明白,徐阶也明白,都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他们都异口同声地没意见,就等着看这位仇大将军怎么收场了。  到底有人看不下去了,不能让这草包这么瞎搞,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上疏反对,提出了开马市的“十不可、五谬”,理由充分,言之凿凿。  没用的,嘉靖已经一根筋地认准了仇鸾,谁说什么都白搭。  仇鸾当堂讽刺了杨继盛:“这小子不知贼寇厉害,该叫他去试试。”牙尖脑钝啊。  结果,杨继盛下狱,后贬为狄道典史,开马市按预定计划实行。  开了马市,明朝根本控制不住。
  帮楼主顶一下
  嘉靖三十年(1551)四月,大同马市于震羌堡下开市。  初,俺答与其子脱脱(人名)等部落夷众共易马二千七百余匹。看来,刚开始还凑合,就是好景不长,俺答的老毛病又犯了。  在贸易中,鞑靼人老是拿不能作战的马匹换取生活用品,强买强卖,明朝这边贸易上吃了亏,还不能说什么。这也就罢了,到后来,俺答搞起了循环经济,白天把马换给了人家,夜里就带兵来抢劫,连货带马抢回去,下次再来光临,没完没了。  这一做法激起了贸易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后矛盾激化,俺答干脆在集市上纵兵抢掠,这可比进内地抢省事多了。为了扩大战果,抢完了集市,他再次突入内地,大同、弘锡堡、团山、张家堡一带烽火连城,边境告急。  边境上乱了套,仇鸾在朝中出尽了洋相。见机会来了,严嵩给嘉靖出了个主意,先关闭大同马市,再派仇大将军出师剿虏,一定能成功。  行,不是仇大将军挺有能耐嘛。  嘉靖三十一年(1552)三月,嘉靖下诏,罢大同马市,恢复作战体制,派仇鸾驻守大同。  没风光几天,仇鸾又得去卖命了。四月份,仇鸾带兵到了一个叫猫儿庄的地方,下令埋锅做饭。  正在这时,忽然鞑靼骑兵四起,霎时黄尘满天,仇鸾大脑里闪过了第一念头——跑。  见主帅都跑了,明军斗志全无,全线崩溃。仇鸾一路狂奔之下,保住了小命,之后有侦骑探报:我军遇到的只是一小队骑兵,并非俺答的主力,四周也无埋伏。仇鸾这才松了一口气,清点下来,明军阵亡二百余人,伤二百余人,损失战马二百余匹。  仇鸾也不忘及时报上战功——杀敌五人。仇鸾这本事真够瞧的,才一小队骑兵就把他闹成这样,还能指望他干什么?  边境上的战火愈演愈烈,明朝损失惨重,朝廷里弹劾仇鸾的奏疏开始不断篇了。气急无奈,仇鸾得了重病。  这时,第二个要整仇鸾的人出手了,是徐阶。  因为仇鸾是徐阶必须干掉的目标,这家伙张牙舞爪,其实什么本事也没有,还酿成了庚戌之变,这叫吃着皇粮的草包。最该杀的是,他当年牵头陷害曾铣,从而间接害死了夏言,不可饶恕!  在严密的调查取证之后,徐阶呈上了密奏。其中揭发了仇鸾玩忽职守、贿赂俺答,以及在庚戌之变前后的种种罪状,有凭有据。  万万没想到信任的仇大将军在庚戌之变的台前幕后,还有这么多精彩表现,嘉靖气急败坏,立刻下旨,召回仇鸾,回京候审。  重病缠身的仇鸾还恋恋不舍那大将军印,死抓着不放。但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在当年八月份,没收了他的大将军印。仇鸾心理压力过大,连气带病一命呜呼。
  杀人不过头点地,人死了就拉倒了,可严嵩还不解气。他找到陆炳,请这位大特务亲自搜集仇鸾的罪状,要把仇鸾彻底批臭。而恰好陆炳也看不惯仇鸾,对于锦衣卫,这等小事自然不在话下。  于是,另一份指控仇鸾的奏疏也出炉了,把仇鸾的罪行全部开列出来,由严嵩呈上去。  嘉靖即命法司勘察,很快,法司拟出罪名:“仇鸾谋反,按律追戮。”追戮?对,当即起出仇鸾的尸体,割下脑袋,然后把他的脑袋一个边镇一个边镇地传过去。枭首九边,以示警诫。  仇鸾用生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这个社会上,不要以为没本事,就凭投机、拍马屁,就能混下去。想都别想,优胜劣汰的现实早晚会把他扔出去。  严嵩轻松加愉快地干掉了不听话的仇鸾,但此时最让他忧心的,不是这个草包,而是刚刚入阁不久的徐阶。  在严嵩心目中,徐阶始终是夏言的人,仿佛芒刺在背。这时,自称天下奇才的严世蕃出了个主意,就说,仇鸾与徐阶关系密切,而且曾对他行贿。  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不是,严世蕃不是白来的,他揪住了一个极细的情节,徐阶曾与仇鸾一同入直过西苑,而且在值班室里两个人还一块儿喝过酒,有说有笑,这事人尽皆知。  其实这都不叫事儿,跟仇鸾喝过酒的人多了去了,难道都要倒霉?谁不是逢场作戏,指不定谁心里惦记着谁,徐阶也是,逢场作戏罢了。而说起行贿,那更是子虚乌有了。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严世蕃此时拿出这些大做文章,就相当危险了。因为仇鸾已经死了,不能张口了,这叫死无对证,只要疏通关系就能栽赃你,徐阶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一天,严嵩在觐见嘉靖时,一口气道出了徐阶与仇鸾勾结、收受贿赂、知情不报等几条大罪,然后等着瞧好戏。  可紧跟着的剧情没有按照严嵩所想的那样发展,嘉靖没有打断他,只是瞪了他一眼,然后从一堆奏疏中翻出了一份,递给了严嵩,叫他好好看看再回话。  严嵩如坠云里雾里,接过打开奏折看过,立时倒抽了一口凉气。这正是徐阶的那份密奏,而上面所列出的罪状,比自己让陆炳揭发的内容更为周详。再一看落款日期,竟然比自己的更早!  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伴着嘉靖发出的阵阵冷笑声,严嵩耷拉着脑袋,失望地告退了。
  有什么写的不对或是文理不通或是不合史料的地儿,请大伙儿留言写下来,在此谢过,祝您阅读心情愉快
  尽管严嵩的阴谋没能得逞,但这对徐阶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结果。当初之所以上密奏,就是怕严嵩知道。到底,还是暴露了自己。  严嵩并没有沮丧,因为在那一刻,他发现了徐阶,一个隐藏在暗处紧紧盯着自己的敌人,而且,比夏言更难对付。然而徐阶目前的地位不低了,一时半会也动不得。  于是,从这时起,严嵩开始执行起扼制战略,就像当初美国遏制新中国一样,实施全面封锁禁运,打不死也困死你。朝廷上下的严党全方位盯紧了徐阶,只要徐阶稍一出错,便立即有人跳出来说事儿。  严嵩是内阁首辅,说一不二,但凡徐阶有什么不同意见,大多会被无故地驳回,搞得徐阶很没面子。而徐阶在内阁排第三(次辅是李本),什么话也说不上,什么事也做不成。  这可真算得上是,十面皆埋伏,一步一惊心。  徐阶最难受、最难捱的日子到来了。  就在这一切即将开始之前,一个人的态度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因为另一个人。
  @貌似我悲剧了 122楼
23:19:03  每天给楼主顶一下~  -----------------------------  谢了您那
  楼主接着更
  楼主写的真好,顶啊。楼主加油
10:11:53  楼主写的真好,顶啊。楼主加油  -----------------------------  哥们,您别老这么说,感情咱俩是唱双簧似的,看看文章里面哪句话不通,哪怕哪个字写错了,留言下来也行。
  历史这东西单说没什么意思,争辩也没什么意思,交流起来就有意思了。  再有,文中出现???????这个符号的 都是······省略号,是显示错误。  祝您心情愉快
  锦衣卫经历沈炼  嘉靖三十年(1551)正月,杖责锦衣卫经历沈炼于阙廷。  沈炼,字纯甫,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  考中进士后,沈炼做过几任地方知县,他为官清廉,颇有政绩,为百姓所称道。但沈炼为人刚正不阿,不会拍马逢迎,因而仕途不顺,之后被贬为锦衣卫经历,只是个从七品小官,在陆炳手下工作。  由于沈炼的正直不阿,陆炳很快发现了他,对他十分欣赏,所以总是把它带在身边听用。  庚戌之变中,俺答送来了那份侮辱性的求贡书。嘉靖仓促召集朝会,要求群臣讨论入贡问题。大臣们空前保持了沉默,都知道这是个黑锅,谁也不肯出头。  唯独国子监司业赵贞吉。他坚决反对入贡,可还是没人吱声,这时沈炼站了出来,公开支持了赵贞吉的观点。  此时就有人发言了,是个大官。吏部尚书夏邦谟(严党)轻蔑地扫了一眼沈炼,冷哼道:“为何有小吏在此大言不惭!”  “大官不敢说,所以小吏来说!”沈炼立刻回敬道。  夏邦谟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沈炼掷地有声的回答,足以令在场的所有大员汗颜。  而后沈炼上疏献策,请求调京军配合勤王部队,全力击溃俺答,不能拖延观望。奏疏经内阁票拟,严首辅发扬了一贯的行政不作为的风格,唯恐再招来麻烦,便把奏疏扣了下来,不予回复。  一番拳拳之心,就这样泡汤了,沈炼气不过。  “嵩受国重任,贪婪愚鄙,不闻谘诹方略,治国安边。惟与子世蕃为全家保妻子计,以朝廷之赏罚为己出,故人皆计嵩爱憎,不知朝廷恩威”。  沈炼愤愤然写下弹章,历数了严嵩父子的十大罪过,操控朝政、吞没军饷、遍插亲信于要职等历历在目。  然而小人物的控诉,在权势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于是严嵩的几句诡辩,就给沈炼安上了“诋诬大臣”的罪名,处以廷杖五十,削官贬于保安(今山西志丹县)为民。  受刑后的沈炼到了那里,逐渐安顿下来,教给当地百姓子弟读书认字,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你知道,严嵩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跟他作对的人,怎么能轻易放过呢?沈炼的命运堪忧。  而沈炼在塞外,仍以大骂严嵩父子为快,六年之后(1557),在严嵩的授意下,他的爪牙宣大总督杨顺、巡按御史路楷给沈炼安上了叛乱的罪名,这是死罪。  最终,沈炼被斩于宣府,长子沈襄充军,次子、三子被杀。  沈炼遇害,自始至终陆炳没敢站出来阻止,他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心中不平却无能为力。他违背着良心,不敢触动那最深的利益,身居高位却如此懦弱、渺小。  但是,打心底发出的惭愧,使得他的态度开始动摇了。
  请楼主多写些严世蕃啊
  在庚戌之变后,嘉靖下旨,请众位大臣提提意见,作战后总结。  这可别当真,就当是嘉靖自娱自乐好了。于是,跟平常一样,又是一片歌功颂德的空话,遮天蔽日。  其实大家或多或少都心里有数,只不过他们更了解皇帝陛下的为人。那谁还会去说真话呢?糊弄过去就拉倒了。在一片和稀泥的声音中,刑部郎中徐学诗愤懑道:  “大奸秉国,乱之本也。”  徐学诗上疏弹劾严嵩奸贪误国,请求将其罢免。  别看嘉靖作出一副虚心接受意见的样子,可他实在不是一个能听进人话的领导。诶,你猜对了,他就能听得进鬼话,这时有个叫陶仲文的道士的几句鬼话,就把徐学诗下了大牢,之后削职为民。  嘉靖三十一年(1522)十月,南京御史王宗茂弹劾严嵩,怒斥严嵩“奸谄之徒,寡廉鲜耻”。  奏疏经通政司上呈,而通政史赵文华是严嵩的干儿子,便截留下来,先交给了严嵩。  于是乎,恶人先告状,严嵩先下手弹劾王宗茂,再呈上王宗茂的奏疏。这样稍作手脚,便造成了王宗茂恶意反击的假象。  王宗茂因狂率,被贬谪为平阳县丞。不久后,严嵩又借机削去王宗茂父亲的官职,致使其父亲含恨而死。  沈炼、徐学诗、王宗茂者,中正耿直,疾恶如仇,实为官之上品,然终以不畏强权而名留青史。
  @罗纳尔多要我签名 128楼
15:58:22  请楼主多写些严世蕃啊  -----------------------------  其实前面有一大段写严世蕃的,我略过去了,这回补给你。
  感觉好像是照搬了明朝的那些事,一点新意都没有。言辞还没有当年明月的给力生动,这东西写的干嘛?
  @macbhaha 131楼
16:46:35  感觉好像是照搬了明朝的那些事,一点新意都没有。言辞还没有当年明月的给力生动,这东西写的干嘛?  -----------------------------  也是哈,有先生、同志之类的词汇就叫生动?为了语言的连贯性把史料内容删改就叫给力?您该不会只读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就认为自己读通了明史吧。  史料上的东西都是互相翻译,难道我要为了我的更有新意,把原文的翻译给改了?  就说最近的这一段,沈炼上疏的目的就不是一样的,明史上写得清清楚楚,是沈炼的建议被扣住了,才弹劾的严嵩。  再有庚戌之变的原因······  希望都对历史认真一点,不要只为了看玩笑而看历史,也不要为了看历史而拥趸哪本书或哪个人,因为都是在完善和解读历史,谢谢。
  补上,在我弃贴那里。  严世蕃说道:“尝谓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之。”  严世蕃,字德球,号东楼,严嵩的儿子。  严嵩身材修长瘦削,眉目疏朗,声音洪亮,但严世蕃却长得短项肥体,身材不高,还是个独眼。虽然这长相挺过分的,但他一点没有胡吹,长相不代表什么,严世蕃确实是个奇才。  据记载,严世蕃奸猾狡诈,晓畅时务,熟悉国典。而他最可怕的不是这些,是他洞识人心,只要你跟他聊上几句,他立即就能看穿你的心思。  如此聪明的人,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是沾了老爹的光,先到国子监读书(荫监),然后做的官。  尚宝司少卿掌管皇帝的印信,之后他又担任了工部左侍郎(相当于建设部副部长,主管工程建设)。一个是要害部门,一个是肥差。此外,严世蕃对内外官职的肥瘦了如指掌,卖官鬻爵,坐地起价,丝毫不差。  严嵩再任首辅时,已是年近七旬,年迈体衰。他把朝廷大事基本都交给儿子处理,甚至连内阁票拟权都交给严世蕃。  因为,严世蕃也能看透嘉靖的心思。  他的票拟大多能迎合嘉靖的心意,由此严嵩多次受到嘉靖的褒奖。而且,严世蕃写起青词很在行,令嘉靖十分满意。应该说,严嵩能够受宠,多亏了这位幕后参谋。  只不过,虽说严世蕃是个狠角色,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狂妄,确切说,是不分时间、人物、场合的狂妄。这绝不是政治家该有的素质,他只能做个幕僚,也迟早会为自己的狂妄买单。
  楼主加油,等你的更新
  沈炼、徐学诗、王宗茂???????一个个勇敢者倒下了,谁也伤不了严嵩一丝一毫。人们畏惧这股可怕的力量,越来越多地选择冷漠、顺从、依附,严党的势力得以急剧膨胀,而徐阶依旧沉默着。就在这黑暗走向顶峰的那一刻,袭来了致命一击。  来自于一个不起眼的小官。  写这一段历史一定要仔细说这个人。  那个不起眼的监生,那个坚决反对开马市的员外郎,这位鼎鼎大名的明代第一谏臣,是一个人,他叫杨继盛。  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河北容城人,正德十一年(1516)生人。  杨继盛童年时生活贫苦,七岁那年母亲去世。继母待他不好,叫他去牧牛,他就一边放牛一边读书。用那句话说,杨继盛小时候是个贫苦的放牛娃。  一直到十三岁,杨继盛才有机会拜师学文。之后杨继盛发奋读书,先后考中了秀才和举人。  年少的苦楚磨砺着一颗无比坚韧的心,他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可他举步维艰,因为读书考试是需要成本的,而杨继盛没钱。于是,他进入了国子监学习(举监),因为在这里可以领到一份微薄的津贴,可以攒下来备考。  我们知道,此时的国子监祭酒(校长)正是徐阶。尽管徐校长折节下士,但杨继盛家中无权无势,不是先进个人,不擅长诗书才艺,不过是默默无闻、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学生。这类学生比比皆是,可能徐阶有鼓励过,但没有投入过多的目光。  过去,现在,将来,无数光鲜亮丽的人被历史掩埋,而平凡的杨继盛却成为永恒。因为,他是个纯粹的人。他从不奢求谁去关注他,国子监里没几个人正经读书,他却在用功学习;之后,没几个人正经做官,他却一心为国。  嘉靖二十六年(1547),杨继盛考中进士。这一科的人才奇多,同学有张居正、王世贞等一干猛人。  相比之下,杨继盛的成绩还不错,中二甲十一名,起码比王世贞强得多,但他没有选上庶吉士,这种情况下只能分配工作了。  没背景、没门路的杨继盛,被分配到一个没前途、没油水的岗位——南京吏部主事。  工作几年后,因业务出色,他被调往北京担任兵部员外郎。然后就是前面说过的,仇鸾主张开马市,杨继盛直言反对。仇鸾去告了黑状,杨继盛被贬为狄道(今甘肃临洮)典史。  狄道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文化落后,民风不良。杨继盛卖掉车马,典当衣物,用来资助当地的学生,还请来先生加以教育。他设身处地地为百姓调解矛盾,解决难题,当地各族人都尊称他为“杨父”。  仇鸾事败后,嘉靖想起了杨继盛的先见之明,再度启用杨继盛,调为诸城县令。一个月后,升任南京户部主事,再三天后升任刑部员外郎,不久后改任兵部武选司,像坐了直升机,一年之内连升四职。  兵部武选司员外郎,请注意这个官职。向来官职分肥瘦,武选司,顾名思义,其主要工作是执掌武官的选任。武将在沙场上卖不卖命是你的事,选不选你就是我的事了,因此这是一个极肥的差事,无数人挤破头都想混上来,没有相当的关系门路,是绝对不行的。  而杨继盛之所以能捞到,是出自严嵩的提拔。
  当初被仇鸾反咬一口,严嵩恨透了他,而杨继盛曾上疏反对过仇鸾。根据一条简单的利益法则——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严嵩就打算以此来拉拢杨继盛。  可见,唯利是图得惯了,严嵩这就不懂了。杨继盛弹劾仇鸾,非为名,非为利,只是一心为国而已。  贪官墨吏、民生凋敝、国防衰败??????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只吃不干的严首辅,他自然就成乐杨继盛最大的目标。严嵩还眼巴巴地等着杨继盛入伙,一份凝着满腔怒火的弹章已经封好,只等递上。  要弹劾严嵩,杨继盛不会不知道后果,那样一切都没了,而眼前的利益却是唾手可得。此时他内心必定苦苦挣扎,因为他终究是一个普通人,你我会担心的,杨继盛也会。  终于,他下定了决心,还是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杨继盛别无他法,只能这样了。在不觉间,他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超于平凡,成为传奇。  他要以死相劾,用生命换来国家的清明,是为舍生取义。  杨继盛的妻子张氏曾苦劝他:“严嵩为人奸险,岂是那仇鸾可比,你这又是何苦呢?”  杨继盛慨然说道:“我誓不与此奸贼同朝共事,有我无他,不必再劝。”  上疏前,杨继盛在家斋戒三天,以示郑重。  嘉靖三十二年(1553)正月,奏疏呈上。  这便是赫赫有名的《早诛奸险巧佞贼臣疏》。  臣以为灾皆嵩致,请以嵩十大罪为陛下陈之。  一、坏祖宗成法;二、窃皇上大权;三、掩皇上之治功;四、纵奸子之僭窃;五、冒朝廷之军功;六、引背逆之奸臣;七、误国家之军机;八、专黜陟之大柄;九、失天下之人心;十、坏天下之风俗。  嵩是有十罪,而济之五奸。  一、皇上之左右,皆贼嵩之奸谍;二、皇上之纳言,乃贼嵩之拦路犬;三、皇上之爪牙,乃贼嵩之瓜葛;四、皇上之耳目,皆贼嵩之奴仆;五、皇上之臣工,多贼嵩之心腹。  洋洋洒洒上千言,可谓语语痛切,字字呜咽。从经济到军事,从内政到外交,十罪又五奸,把严嵩的老底揭了个底朝天。  你看,偏偏是这样的人掌握着国家权力,当时的情况什么样,就可想而知了。  杨继盛的奏疏掀起了轩然大波。
  好帖  
  感觉比《明朝那些事儿》要详细,顶楼主!  
  @macbhaha
16:46:35  感觉好像是照搬了明朝的那些事,一点新意都没有。言辞还没有当年明月的给力生动,这东西写的干嘛?  -----------------------------  @任平生如是说 132楼
16:52:53.0  也是哈,有先生、同志之类的词汇就叫生动?为了语言的连贯性把史料内容删改就叫给力?您该不会只读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就认为自己读通了明史吧。  史料上的东西都是互相翻译,难道我要为了我的更有新意,把原文的翻译给改了?  就说最近的这一段,沈炼上疏的目的就不是一样的,明史上写得清清楚楚,是沈炼的建议被扣住了,才弹劾的严嵩。  再有庚戌之变的原因······  希望都对
认真一点,不......  -----------------------------  你在写书我也不想操事,在此先向你道歉,我的意思是写白话史不能只是翻译古文,且都写烂了东西,没必要在浪费精力,现在最难写的清史,精力应该用在这。
  @macbhaha
16:46:35  感觉好像是照搬了明朝的那些事,一点新意都没有。言辞还没有当年明月的给力生动,这东西写的干嘛?  -----------------------------  @任平生如是说
16:52:53.0  也是哈,有先生、同志之类的词汇就叫生动?为了语言的连贯性把史料内容删改就叫给力?您该不会只读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就认为自己读通了明史吧。  史料上的东西都是互相翻译,难道我要为了我的更有新意,把原文的翻译给改了?  就说最近的这一段,沈炼上疏的目的就不是一样的,明史上写得清清楚楚,是沈炼的建议被扣住了,才弹劾的严嵩。  再有庚戌之变的原因······  希望都对
认真一点,不......  -----------------------------  @macbhaha 139楼
09:54:29.0  你在写书我也不想操事,在此先向你道歉,我的意思是写白话史不能只是翻译古文,且都写烂了东西,没必要在浪费精力,现在最难写的清史,精力应该用在这。  -----------------------------  市面上对高拱的叙述就没有一篇可以说完整的书目,高拱是明后期的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是张居正改革的先驱,本来不打算写前面徐阶的部分,但是那样前后连不起来,没辙,只好那样写了
  @macbhaha
16:46:35  感觉好像是照搬了明朝的那些事,一点新意都没有。言辞还没有当年明月的给力生动,这东西写的干嘛?  -----------------------------  @任平生如是说 132楼
16:52:53.0  也是哈,有先生、同志之类的词汇就叫生动?为了语言的连贯性把史料内容删改就叫给力?您该不会只读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就认为自己读通了明史吧。  史料上的东西都是互相翻译,难道我要为了我的更有新意,把原文的翻译给改了?  就说最近的这一段,沈炼上疏的目的就不是一样的,明史上写得清清楚楚,是沈炼的建议被扣住了,才弹劾的严嵩。  再有庚戌之变的原因······  希望都对
认真一点,不......  -----------------------------  楼主写的很好啊,不要理会  明朝那些事儿没怎么看,看了一点没有耐心看,进度太慢了,还是楼主写的看起来舒服
  楼主写的非常好,耐看又平易近人。不要管其他人怎么评论,希望你坚持写下去,别太监哦
  ★☆★☆★☆★☆★☆★☆★☆★☆★☆★☆★☆★☆★☆★☆★☆★☆★☆★☆★☆★☆★☆★☆★☆★☆★☆★☆★☆★☆★☆★☆★☆★☆★☆★☆  这篇文字截取了《明朝那些事儿》的三位名臣徐阶、高拱和张居正,以及一部分内容,或详写、或续写、或改写而成,当然,还有别的。  如果你是单纯地对历史社会感兴趣,这篇连载能帮你把这一段历史的每个细节一个不落地串起来,尤其是后面了不起的哲学家高拱和张居正改革,是重要内容,不妨跟一下。  如果你已经读过了这一段历史,不妨跟一下,就当是温习了,或许还有别的收获呢。  如果您是位拥趸或是疯狂的粉丝,您受累,请远离,因为您根本不会静下心来读书。好人一生平安。  能跟到张居正改革那里的人,在此谢过。  祝大家阅读心情愉快。  ☆★☆★☆★☆★☆★☆★☆★☆★☆★☆★☆★☆★☆★☆★☆★☆★☆  ★☆★☆★☆★☆★☆★☆★☆★☆★☆★☆★☆★☆★☆★☆★☆★☆★
  好  
  严嵩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他强作镇定,当读过之后,方知大难临头,因为杨继盛说的句句是实,条条致命。自己处心拉拢,却换来了弹劾,权势熏天的严大人终于知道害怕了,他慌忙叫来军师儿子,商量对策。  实际上,这份奏疏虽然厉害,却是有漏洞的,在严世蕃的细读之下,找出问题了,在奏疏里有这样一句话:  “愿陛下听臣之言,察嵩之奸。或召问裕景二王。”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严嵩的那点破事儿,连裕王和景王都知道。看上去没什么特别,这事你可以问你最信任的儿子。但可惜了,嘉靖不信任他儿子。  这样,别有用心的人就可以借题发挥了,这可以演化成一条大罪——廷臣结交藩王。跟边将结交近臣是一个性质,又是一条高压线。  严世蕃笑了,他自信地告诉老爹,不会有事的。而且这位阴谋大师时刻不忘徐阶,准备借此将矛头引向徐阶。因为,杨继盛是徐阶的门生。  徐阶也得知了此事,万没想到当初那个普通的学生会以这种方式来匡扶正义。一阵思绪万千之间,徐阶也读出来同样的问题,直到他看到这句话,暂且松了一口气。  “至如大学士徐阶蒙陛下特擢,乃亦每事依违,不敢持正,不可谓不负国也”。  即便是真骂也罢,有了这句话,就有了辩解的余地。  可那句要命的“或召问二王”,该怎么办呢?  不出严世蕃所料,嘉靖并不关心别的,专门盯上了这一句话,便立即把杨继盛下到锦衣卫的诏狱,严刑拷讯。  问:“受何人指使?”  答:“为国锄奸,是臣子本分,何须指使?”  问:“为何要引出二王?”  答:“满朝除了二王,还有谁不畏惧严嵩?”  有问必答,似乎双方是在互相疑问,杨继盛大有反客为主的势头,这样审讯什么也问不出。在严嵩的蛊惑下,杨继盛又领到了新的刑罚——廷杖一百,交刑部定罪。  在行刑前,有朋友怕杨继盛熬不住,送来一副蚺蛇胆,说是可解血毒。  杨继盛断然拒绝道:“我杨椒山自有胆,用不着这个!”  生生地挨了一百大棒之后,杨继盛被丢进了诏狱中。诏狱归锦衣卫管辖,这里没有医疗救护,只有环围的肮脏腐臭。  夜半时分,杨继盛死而复苏,看看身上,伤口都糜烂了。  为了避免伤口感染,他让狱卒掌起了灯火,随手捡起一块碎碗片,开始低着头,刮起了腐肉。一点一点地,肉没了,刮到筋骨粘连的地方,就动手割掉。世界静悄悄的,只剩下瓷片“嚓嚓”刮骨的声音。  他不是华佗那样著名的医师,也不是关羽那样勇猛的武将,他只是个文弱的书生。看着这渗人的一幕,平日里凶狠的狱卒吓得魂飞魄散,在颤抖的灯火下,映衬的是杨继盛的意气自如。
  楼主写的好啊,顶
  严嵩仍不肯罢休,他告诉陆炳,要牵着二王,严整杨继盛,最好能拖出徐阶。  作为最有可能牵扯进去的人,徐阶应该最清楚事态的严重性。于是他后脚也去拜访了陆炳,你我都是明白人,就不必兜圈子了。徐阶开门见山,告诫陆炳一句话:“此事涉及皇子,若稍有不慎,将置宗庙社稷于何地!”  这意思很明白,如若处理不当,就会背上骂名,这骂名你陆炳背不起。陆炳是聪明人,会意地应承下来。  徐阶还有个不情之请:“那杨继盛——还望老兄多加照料。”  当年的沈炼,如今的杨继盛,陆炳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稳住了陆炳还不够,只要严嵩咬住那句话不松口,这事就没完。要想做个了结,徐阶还得去当面跟严嵩把话说清楚,给他一个说法。  依严嵩看来,徐阶这是自乱阵脚,求饶来了。他饶有兴致地等着看徐阶来低头服软。  依旧是谦卑的模样,还有一句话奉上:“皇上只有两个儿子,必定心存不忍,首辅何必要一意孤行,与他们结怨?”  听完,严嵩打了个哆嗦,这话虽然出自徐阶之口,但他不得不考虑罢手。  因为这话很厉害,嘉靖一共俩儿子,你现在把储君玩残了,将来他们饶不了你。  徐阶不愧是玩公文的高手,这份奏疏的书面破绽就这一处,只要把这头儿掐死了,别的也就无从查起了。于是,不用装孙子表忠心,不用撇清关系,一句假模假样的劝告,实际上是拿严嵩的利益来说事儿。  严嵩松口了,因为混了这么多年,他很清楚谁能动,谁不能动,把二王批臭了,难道你将来能做皇帝?  裕、景二王没事了,徐阶自保住了,暂且扼住了势头,自求多福吧杨继盛,徐老师只能说这么多,也只能帮到这儿了。  现在,只剩下该如何处置杨继盛了。  刑部侍郎王学益是严嵩的儿女亲家,定下杨继盛的罪名是“诈传亲王令旨罪”,判处绞刑。而郎中史朝宾认为量刑过重,拒不执行。  好办,严嵩把史朝宾贬出了京城,这招杀鸡骇猴,使得刑部尚书何鳌也只能乖乖地签字执行。就这样,杨继盛的罪名定了下来。
  good 时不时来看更新木有哈,呵呵,楼主辛苦了
  支持一下
  看来是死定了,可到了嘉靖那儿,他不批。因为他不想杀杨继盛,这位皇帝过于聪明自负,他只想控制群臣,看他们斗来斗去,而决不会当他们斗争的子弹。  于是杨继盛尽管被定为死罪,却一直关在狱中,一拖就是三年。物转星移,外界的亲朋好友奔走呼告,要求释放杨继盛,讨回公道,一时间声势浩大。  严嵩仍在犹豫不决,这时,他的亲信胡植、鄢懋卿便以“养虎遗患”为由,去撺掇严嵩早做了断。  不久后,在赵文华的一份诬奏之后,下达了一份死刑名单,严嵩在上面的张经、李天宠两个人名字后面加上了第三个名字,杨继盛。而他们的罪名是“屡误军机”,必死无疑。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杨继盛和张经、李天宠一同被斩于西市,弃市。  临行之前,杨继盛的妻子上书,请求代夫一死,却被严嵩阻挠,不予上报。  杨继盛意气磅礴,在刑场上赋诗一首: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杨继盛不埋怨谁,他仰天长啸,慷慨赴死,满腔热血,以谢天下。百姓相与泣涕,天下为之动容。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早该死了。大大小小的书,但凡提到这一段历史,必定不会漏过杨继盛,读者们只记得“杨继盛直言,被严嵩害死”,真真不知道哪里特别了。  如果有一股势力,他掌握着政府,控制着言论,遍布了社会各阶层。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洗脑,崇拜金钱和权势,鄙夷理想和志气。会不会有一个人,愿意舍弃既得的利益,为天理为公道挺身而出?  现实中人们沉默的太多,社会才会这般的和谐。  鲁迅先生在一篇名叫《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的文章中,说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又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说的不就是杨继盛?撑起我们这个民族的,不是钱,不是势,却是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有血性的人。
  组织在这里吗?  
  楼主写得相当好。  
  支持更新
  @任平生如是说 150楼
19:06:49.0  看来是死定了,可到了嘉靖那儿,他不批。因为他不想杀杨继盛,这位皇帝过于聪明自负,他只想控制群臣,看他们斗来斗去,而决不会当他们斗争的子弹。  于是杨继盛尽管被定为死罪,却一直关在狱中,一拖就是三年。物转星移,外界的亲朋好友奔走呼告,要求释放杨继盛,讨回公道,一时间声势浩大。  严嵩仍在犹豫不决,这时,他的亲信胡植、鄢懋卿便以“养虎遗患”为由,去撺掇严嵩早做了断。  不久后,在赵文华的一......  -----------------------------  楼主真写啊,社会这般和谐~
  追贴好累,更新太慢
  @貌似我悲剧了 156楼
22:39:57.0  严世番前后那两段写的感觉有点混乱呀!楼主还是不要太着急更新,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像楼主这样有学识志在出书的~  -----------------------------  那段是补上去的,是在我准备弃贴那里的,你合上去试试,那里还有很多内容都漏过了,甭管了,接着往下看吧。就算从高拱那里往下看也还不错
  @逍遥游逍遥活 155楼
21:41:34.0  追贴好累,更新太慢  -----------------------------  。。。。。。 我一天更四次了
  擅杀谏臣,嘉靖和严嵩开了一个极坏的头儿。  明目张胆地杀谏臣,这在明代还是头一回。所谓政治家,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行政能力、政治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起码的政治道德,严嵩连这点最基本的政治素质也丧失了。  明朝杀谏臣,自此而始,反激排荡,致使言路趋于偏激,由意气而戾气,国始亡息。  ——高阳  杨继盛之死,令严嵩愈发得意,他相信自己能够操控一切,因此愈加无所顾忌,却不知他露出的破绽会越来越多,而人们心中郁积的愤怒也越来越厚。这时的骄狂,就意味着衰败的开始。  令徐阶感触最深的一点,忠言直谏都可以被随意杀害,世道不会变,人心变了,变得只讲利益不讲原则。嘉靖偏听偏信,冥顽不化,而严党无所不为,已经彻底罪无可恕。要对付的他们,就是这样,你在顾忌什么?
  不错,收藏了
  兄台可否写写陆炳
  文章的可读性还是挺强的,支持
  @罗纳尔多要我签名 161楼
08:53:11.0  兄台可否写写陆炳  -----------------------------  嗯,我看看部分更上去吧
  @西楼观AV 151楼
19:32:46.0  组织在这里吗?  -----------------------------  组织是什么?你这名字最后俩字的组织?哈哈
  @任平生如是说 133楼
17:34:11.0  补上,在我弃贴那里。  严世蕃说道:“尝谓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之。”  严世蕃,字德球,号东楼,严嵩的儿子。  严嵩身材修长瘦削,眉目疏朗,声音洪亮,但严世蕃却长得短项肥体,身材不高,还是个独眼。虽然这长相挺过分的,但他一点没有胡吹,长相不代表什么,严世蕃确实是个奇才。  据记载,严世蕃奸猾狡诈,晓畅时务,熟悉国典。而他最可怕的不是这些,是他洞识人心,只要你跟他聊上几句,他立即......  -----------------------------  这部分内容在议复河套前面,那里略过了很多,大家先凑合看。  锦衣卫都指挥同知,陆炳。  陆炳,字文孚,浙江平阴人,武举出身。  陆炳家世代为官,父亲跟随兴献王到了安陆,母亲成为了王府里的乳母。于是陆炳身边多了一个发小儿,便是嘉靖。他俩就类似于康熙帝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之间的关系,于是曹家很得宠,成就了百年望族,这陆炳家也不赖。  据记载,陆炳不但家境好,人也长得帅,而且是武举出身。那武举是什么呢?  这可比科举难考多了,因为它不仅要求你武艺够好,还要考你策略(孙吴兵法之类)和四书的题目。在那个极度重文轻武的年代,会读书谁还去习武?但陆炳愣是做到了,中第后直接封为锦衣卫副千户。  这就是陆炳,一句话概括:家世显赫,自身优秀。  在嘉靖十八年(1529),嘉靖巡游承天府时。途径卫辉,入夜行宫失火,火借风势,侍卫们根本找不着皇帝在哪儿,是陆炳飞身入火,把嘉靖救了出来。  因为他们不只是君臣,更是朋友。  之后陆炳掌管了锦衣卫,并着手大力整顿,严肃纪律,把锦衣卫打造成一支只听命于嘉靖的皇家警察部队。绣春刀、飞鱼服是锦衣卫的标志,而在陆炳的带领下,锦衣卫真正压过了东厂,陆炳成为实至名归的明代第一锦衣卫。  这位特务头子,官好几代,并不是一个坏人。他虽然贪财,但只对为富不仁的大户下手,而且还经常接济清贫的官员。虽然他打击起政敌不遗余力,却从不陷害忠良,嘉靖多次要兴大狱,是陆炳站出来劝诫保全。因而,陆炳在朝中威望很高。  以此看来,陆炳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另外,他很尊敬夏言。  那三个首相呢?他们不是奇才?这时,徐阶任职吏部右侍郎,还没什么建树;高拱刚进翰林院,只是个文员;而张居正,还没考中进士。此时这三人自然不入严奇才的法眼。  严世蕃说的没错,夏言虽手握大权,但并不可怕,而且夏言还得罪了两拨人。  没必要得罪的人——太监。  每当有太监去夏言府上传旨时,夏言是真把太监当奴才使唤,有时还训斥他们,一点都不客气。  去严嵩府上待遇就不一样了,严嵩客客气气,不但主动让出座位,还会塞上红包,来者有份。  是,嘉靖不喜欢太监,把他们当奴才看,可夏言不能。这群人整天围着领导转,每天嘀嘀咕咕嚼舌根,正是三人成虎,足以让嘉靖对两人有些看法。  不该得罪的人——陆炳。  有御史告发陆炳贪赃不法,夏言接到了举报。按照他一贯的作风,决定整治一下陆炳。陆炳听到风声,跟严嵩父子如出一辙,登门跪哭求饶。最后还是夏言心软了,放过了陆炳。  既然没下定决心把事情做绝,干嘛非要一个一个与人结怨?  陆炳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我尊敬你,你却要整我。从那一刻起,他便处心积虑寻求机会,要整倒夏言。  严世蕃听说了此事,太兴奋了,他立即联系了陆炳,双方决定联手干掉夏言。但夏言为人清正,一时难以抓到把柄,于是陷入了等待。  这部分内容有很多细心的朋友说漏过了,是,谢谢。我补上了一部分,杨博就先不多说了,他是中立派,是张居正最尊敬的人。这样,陆炳、严世蕃、严嵩等主要人物都介绍了。  还有一部分漏过的内容就不写了,甭管了,精彩内容往后看,要不然往上插多了就混乱了,是我的失误,对不住大家。
  接上文杨继盛  简单说抗倭  那份最终把杨继盛送上死路的死刑名单,牵涉到当时的一件大事——抗倭。所谓的南倭北虏,正是说的东南的倭寇和北边的蒙古。  这一段铿锵历史,我们只简单一说。  那时日本国内战乱不断,岛国流亡的武士、浪人跟沿海的海盗、商人勾结,在中国沿海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活动,是为倭患。倭寇,成分复杂、亡命之徒、战斗力和破坏性极强。  明初,国力强盛,海防建设完备,此时倭寇还算安分。  直到嘉靖二年(1523),这一年五月发生了争贡之役。  简单说来,有两拨日本使臣到明朝入贡,先后到了宁波。按照惯例,外国贡使所带货物的验发及设宴招待的座次,以到港先后为顺序。大家都老实执行,没问题,麻烦出在了这一次。  第二拨贡使来得晚,他们与当地市舶司的官员勾结,于是先招待、验发了他们的货物。第一拨人是既不满又想不开,你知道的,那边人性格比较偏激,分分钟切腹。这一赌气,挑起事来,最后他们竟然在城里大杀四方,造成了许多军民伤亡。这件事在当时闹得很大。  嘉靖六年(1527),嘉靖下旨革除浙江市舶提举司,关闭所有通商口岸,要通过断绝朝贡贸易来制止倭患。  这一决策实在是大错特错,要知道,日本人千里迢迢地跑来,是绝对掀不起什么大浪的,但关闭了港口,海盗和商人便没了出路(主要是商人),以后他们与倭人完全勾结起来,搞非法走私,致使东南沿海越来越乱。  而倭寇闹得最凶的时期,是从嘉靖二十五年(1546)开始的。  东南沿海,倭寇横行,抢掠烧杀,遍地遭殃。  嘉靖三十二年(1553)五月,朝廷任命张经为总督大臣,主持抗倭工作。次年三月,任命李天宠为浙江巡抚。  自此,两人开始了精诚合作,选将练兵,准备直捣倭寇老巢。
  跟一下
  回复第101楼(作者:@ 于
09:55)  楼主写的精彩啊,估计求贡书暴漏了仇鸾行贿的事情吧 呵呵  ==========  
  爽,思路清晰,文笔流畅  
  回复第164楼(作者:@任平生如是说 于
10:48)  @西楼观AV 151楼
19:32:46.0  组织在这里吗?  --……  ==========  呵呵,那个得去快播啊!我的意思是说大大你是在这里更新帖子吗?煮酒有三个这样的帖子,好像作者都是您老人家的样子,搞得我云里雾里的,仔细一看吧,内容果然预料的不同啊!  
  你就搞一个帖子跟呀!搞三个的话我看得糊涂了  
  @西楼观AV 171楼
16:33:57.0  你就搞一个帖子跟呀!搞三个的话我看得糊涂了  -----------------------------  就这一个,那两个没法删除。
  说实话,这个帖子的质量还是很好的,也很有创意。其实明朝还有那个九千岁可以仔细八八,那厮我觉得跟张居正有一拼。  
  @西楼观AV 173楼
17:47:20.0  说实话,这个帖子的质量还是很好的,也很有创意。其实明朝还有那个九千岁可以仔细八八,那厮我觉得跟张居正有一拼。  -----------------------------  其实我主要写高拱和张居正,前面真没想写,奈何他们都经历了这一段
  嘉靖三十四年(1555)三月,嘉靖指派工部左侍郎赵文华祭告海神,视察倭情。就是派他去督察抗倭工作。  这人在前面出现过三次。赵文华,字元质,嘉靖八年(1529)进士。  当初严嵩担任国子监祭酒时,赵文华正在国子监读书。这赵文华别的本事不大,但拍马屁、耍小聪明十分在行,当时严校长正需要这类的人才,就收他做了干儿子。  后来严嵩越混越臭,总是招人骂,为了提防大臣弹劾,得找人盯着来的往公文。左挑右选之下,便选中了赵文华,让他担任了通政史。  每当有不明或可疑奏疏时,他就截下来先交给干爹,再做处置。还记得王宗茂是怎么被贬的吧,就是他干的。赵文华成了防火墙,想弹劾严嵩必须先翻墙。由于拦截工作出色,深得严嵩满意。  之后,赵文华被提拔为工部左侍郎。  如今得到了外派视察这份美差,赵文华准备到地方上大方地吃拿卡要一番再说。当他趾高气扬地到了浙江之后,才发现自己想多了,人家张经和李天宠根本不买他的账。  这里面是有原由的,张经是总督,官阶比你高,李天宠是巡抚,官阶也不比你低。总督和巡抚是朝廷外派大臣,俩人的官职都是挂在中央的,是见过大世面的,又知根知底。  你一个副部级,就仗着严嵩的势跑来耀武扬威的,恶习不恶心?老子就不待见你,你能怎样?所以,只管赵文华吃喝拉撒睡,地方军政要务一概不许其插手。  事情的关节就在这里。  赵文华在这儿干受气没办法,严嵩也插不上手。正当这时,有人给苦恼没辙的赵文华伸出了橄榄枝。  此人名叫胡宗宪,时任浙江巡按御史,正七品。  说起胡宗宪,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组织幕僚编写了一本书,叫《筹海图编》。此书主要讲述了明代的海防和抗倭斗争的事情。  这本书内容上没什么特别,关键是在这儿——它第一次明确地标注了钓鱼岛的地理方位,并将其划入中国领土。看,钓鱼岛自古属于中国,从五百年前就已经是很清楚的事情了。
  胡宗宪的成就  胡宗宪,字汝贞,徽州绩溪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抗倭史上最关键的人物。  得中进士后,他先后做了几任地方知县,之后担任御史,外出巡按。他巡按的地方极为特殊,一个是宣府,一个是大同。  宣大是边防一线,是蒙古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正是在这里,胡宗宪第一次见识了战场上的厮杀和流血,熟悉了战争的机变和法则。  嘉靖三十三年(1554),胡宗宪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在离京赴任之前,他立下誓言——不灭倭寇,誓不回京。  誓言虽美好,可现实是,巡按御史只管监察,不管地方上的行政和军事,更谈不上抗倭。  就是在此时,他发现了赵文华。胡宗宪深知赵文华是个地地道道的废物,政务、军事一律低能,但他的后台极为可怕,是严嵩,他们的专业是整人。因此,张经和李天宠的做法很不聪明,这么做迟早会倒霉。  依附于严党,会遭受后人的唾骂;而不依附,所有的抱负都会落空。艰难的抉择,胡宗宪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这也为他日后的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  于是,他极力拉拢赵文华,陪着他玩乐吃喝,夜夜笙歌。而赵文华呢,他也非常需要胡宗宪这样的人才,既能帮他对付张经和李天宠,又能捞抗倭功劳。  所以具体说,赵文华十分喜欢、依赖胡宗宪。  嘉靖三十四年(1555)三月底,一切都布置妥当,张经调集了狼土兵,配合当地的驻防部队攻击倭寇。  所谓狼土兵,是以一批广西的少数民族为主组成的部队,这些人打仗拼命,战斗力很强。  这一战,倭寇大败,被斩首1980余级,史称“王江泾大捷”,是抗倭以来的第一战功。  正在全军庆贺,奏捷文书还未上报朝廷时,赵文华计划已久的弹劾奏疏,已经快马送了出去。  疏中先报了功,然后这样写,这次大捷全是他和胡宗宪督战的功劳,而张经却糜饷殃民,畏贼先机,多次拒绝出战。  看见干儿子乱咬人了,严嵩立即出面煽风点火,偏偏嘉靖就吃这一套,靠一张破嘴来忽悠,就把诬奏给坐实了。  直到收到了张经的捷报,嘉靖给下了结论:“张经欺诞不忠,听闻赵文华弹劾,方才出战。”  这个不经调查的无脑结论,另拼命换来大捷的张经下到了监狱。  但,不把人整死事儿不算完,不久后,胡宗宪上疏弹劾张经、李天宠“纵寇殃民,养寇自重”。这是赤裸裸地诬陷。  好了,里外的罪名都指证齐了,严嵩点点头,然后在内阁问李本、徐阶的看法。这倒不是严首辅要搞什么民主,这是让阁员统一口径。  李本同意,徐阶不敢不应和,同时他说出了所谓的罪证:张经纵容倭寇,有损军威,祸害百姓,贪污军饷,不逮捕问罪,不足以严正律法。严嵩满意了。  说完这话,徐阶都后悔得不行,因为严嵩直接把这话告诉了嘉靖,说徐阶是松江人,他清楚那里的情况。等于告诉了所有人,这罪名是徐阶指证过的。  就这样,没人敢说替他俩说话,就被定下了死罪。  十月,张经、李天宠被斩于西市,天下冤之。对了,跟他们一起的,还有杨继盛。
  严嵩用事真是坑害不浅,张经、李天宠立了功却蒙了冤。一心抗倭没死在沙场上,却栽在自己人手里。不过,这一次倭寇用不着高兴几天了,因为他们的幸福日子到头了。  接替张经的,是一个更厉害的人物。  在赵文华的大力保举下,胡宗宪像坐了直升机,先升为浙江巡抚,之后擢升为兵部左侍郎兼左佥都御史,又加直浙总督,一举成为正二品的大员。  重要的是最后一个官职——直浙总督。这样胡宗宪可以调遣江南、江北、浙江等省的军队,成为名震东南的第一号人物。是时候实现抱负了。  单凭一己之力是很难摆平倭寇的,胡宗宪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建起幕府,广揽贤才,从而得到了最重要的谋士——-徐渭。即我们熟知的大文豪,徐文长。  之所以说徐渭重要,是因为他给胡宗宪定下了抗倭的大政方针,叫做先定大局,谋而后动。  所说的大局,是指当时最强的两股倭寇势力,一个叫汪直,另一个叫徐海。很巧的是,他们都是胡宗宪的老乡,安徽徽州人,徽州是徽商的家。再用谋战法,彻底消灭这两个倭寇集团,剩下的散碎倭寇就不成气候了。  在常人印象中,倭寇入侵是日本侵略中国,是国仇家恨,其实是错误的。  当时的日本衰得很,明朝都懒得理他。这些倭人大多是战败流亡而来,不迷路就算不错了,还谈什么组织打砸抢烧。所以,他们充其量就是一帮打工仔,真正的大老板是中国的海商。而胡宗宪要对付的,就是他的这两位老乡,徐海和汪直。  徐渭解决了技术环节,剩下的就是操作问题了。  嘉靖三十五年(1556)至嘉靖三十七年(1558),胡宗宪收缩兵线,采取招抚的办法分别引诱汪直和徐海上岸谈判。  第一个被干掉的是徐海,连同他的倭寇集团。这个没问题,但是在处理汪直的时候,出事儿了。  本来汪老板已经上岸了,还没开始谈判。有个叫王本固的巡按御史上奏朝廷,说汪直罪大恶极,既已擒到,应当立即正法。  朝廷不知胡宗宪在搞什么,就同意了。  于是乎,胡宗宪快愁死了。这事解释也解释不清,就是引诱他上岸谈判,搞不好就要背一个通倭的罪名。  不过,擒贼先擒王,杀掉汪直难道不对吗?这就是御史的书呆子想法。  真正的书呆子不是没有本事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是擅长把煮熟了的鸭子给弄飞了,就像这样。要知道,倭寇不是良民,老大没了,他们不会归顺朝廷,只会令他们更加疯狂地扰害百姓。  胡宗宪好言好语地劝说汪直,好吃好喝地招待汪直,就是为了稳住他,以便于在自己的控制下,彻底消灭这个最大的倭寇集团。  这下好了,朝廷失信了,汪直死了,倭寇再也不受约束了,抗倭工作变得更难、更复杂了,老百姓又得受苦了。  以谋制胜的战略已经不行了,余下的倭寇只能以勇战取胜。下一个时期,一大批抗倭名将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多写写戚继光,俞大猷
  时间标记特别明显,思路清晰,顶一下
  赞一个
  徐阶的立场  关于倭寇的作案能力,徐阶有幸打小儿就见识过。因为他的家乡华亭县(今属上海),就是倭寇常常光顾的地方,县城也因此多次戒严。  但每每劫掠后,出去看看四处的农田、房舍,不像是人走过的,真叫一个惨不忍睹。回忆起这些往事,徐阶更恨得咬牙切齿。  因此,徐阶一直是支持胡宗宪抗倭的。  嘉靖三十三年(1544)正月,嘉靖下旨发兵征倭,兵部决议征发山东的长枪手三千名。  但是在兵部召开会议时,多数人认为倭寇飘忽无常,劳师动众地远道而来,估计不会有结果。时任兵部尚书聂豹抵不住众人的意见,最后决议,就派一个参将领三千民兵去看看就行。  当时徐阶特地去查看了文件,细心读时,怎么长枪手变成了民兵?再查之下,原来派出的只是三千疲弱之卒,这是明显的应付差事。这哪行,徐阶立即上疏反对,要发兵就得出精兵,绝不可浪费军饷,辜负了百姓。  一番据理力争之下,兵部这才改发六千精兵前去东南前线。可战事难测,这批士兵去了第一仗就中了埋伏,吃了败仗,  于是朝廷里流言四起,要追究徐阶胡乱发兵的责任。而徐阶的回应却出人意料,只是简单一辩解,特别提出了一条建议:以后凡是战败了,要一并追究地方文官的责任。  因为从长期的战败处理结果来看,武将总是难逃罪责,甚至杀头,而文官最多不过是降职处分。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功劳大家领,罪责武将扛。这是长期政策上的一个重大失误——战事只责武将,不责文官。赏罚不公,这不行,得改。  修改的政令一经发布,东南各地的文官都紧张起来,再不敢把抗倭责任全推给军方,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和军队协同作战,抗倭积极性大为增强。  这种责有司、重将权的思想在当时有不小的作用。  嘉靖三十五年(1546)三月,俞大猷升任浙江总兵官,兼辖苏松诸军抗倭。  由于几年前徐阶曾举荐过俞大猷,这时便以书信向他授计,希望他在松江府着重选用本地的壮丁,教给他们水战或是陆战。  这为什么呢?这叫以当地人保乡土,以前都是依赖的客地兵作战,既花钱,他们又不卖力,中国人轻家国而重乡土,远不如这样靠谱。  这一些是例行公文、书信往来之类的,是一些好的努力。但要说实在的,对具体的抗倭工作,徐阶是没有太大贡献的。  其实很简单,徐阶这段时间被摁住了,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并且在态度上一直是支持的。  不搅和就算是帮忙了。有句话说,外敌从不可怕,只要中国人自己不折腾自己就行。最初的抗倭名将朱纨,最近被害死的张经、李天宠,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们工作纰漏或者得罪了某些人。实际上不简单是那样,是起因于朝廷内部的党派利益之争,是由内而外引发的抗倭失败。  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如果严嵩是执政党,那徐阶就算在野党。在抗倭上,有严嵩的支持就显得重要得多得多。严嵩支持,胡宗宪操作,而徐阶默认了现在的局面,不拿抗倭说事儿,就算是统一战线了。
  不错,逻辑清晰,细节清楚。  
  楼主可以看下在天涯很火并且最后出书的历史类帖子,基本都是前期很少有人顶,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者都坚持到了最后,楼主自己考虑吧  
  嘉靖三十五年(1556)十二月,胡宗宪的抗倭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赵文华以功臣身份回到朝中,加封为少保。  其实真正的抗倭工作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可赵文华受到了嘉靖无比的宠信。跟仇鸾一个样儿,小人易满,他也变得没大没小起来,既得罪了严嵩,还得罪了嘉靖。那还有好果子吃?  一个字,整。  这回是嘉靖整的他,来年九月,将赵文华革职为民,很快他就死了。就此,赵文华活着唯一的价值也丧失了。  胡宗宪麻烦了,要抗倭,首先要从朝廷里得到最强有力的支持。而赵文华死了,严嵩父子的支持度也大不如前了。于是,胡宗宪主动去巴结行贿,多次跟严嵩联络感情,来争取支持。  为了博得嘉靖的支持,胡宗宪想出了一主意——献祥瑞。  跟嘉靖这样的领导,表忠心汇报工作是不行的,要投其所好,这就是胡宗宪的想法。祥瑞,就是稀奇物种。  之后,胡宗宪多次进献白鹿、白龟和五色芝这些祥瑞,再附上徐文长所写的文采飞扬的表文,来证明这些东西的实际意义。这些大概是变异物种,但嘉靖特稀罕这玩意儿,他认为这是长年修道的结果,是上天给予的奖励,因此他也十分看好胡宗宪。  徐渭是大文豪,他厌恶那些溜须拍马的表文。他有个好朋友,叫做沈炼,而沈炼是怎么死的,大家都清楚,徐渭也痛恨严党,可他依然那么做了。而胡宗宪更不惜依附严党,背上骂名。这一切都为了稳住现有的局面,为了东南百姓的宁定。  抗倭一事,来之不易。  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嘉靖三十七年(1558)春,岑港。  这里盘踞着三千多名倭寇,他们扬言要为汪老板报仇。岑港在舟山群岛的西面,地形非常复杂,倭寇是居高临下,他们堵住了所有通路,只留一条小道进出。  几路官兵上万人在这儿围攻岑港,主将是俞大猷。大家都知道,俞大猷是抗倭名将,但这次他也没辙。  因为官兵是仰攻,作战不便,而倭寇又拼死抵抗。就这样,从春天围到了秋天,夏装都换过去了,愣是没攻下来。朝廷火急了,几万人拿不下三千人,限令一个月内攻克岑港,否则将官一律免职。  俞大猷心急如焚,可真的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正当这时,一个参将站了出来,说交给我。俞大猷看了看,也没别的办法了,试试吧,就点头同意了。  俞大猷的信任没有错,这位参将名叫戚继光。  接下来的日子,戚继光每天只派小股官兵前去骚扰,不动员作战,更不带队猛攻。如此一天一天的消磨日期。  随着一月期限的临近,俞大猷有些坐不住了。这一天,戚继光突然集结官兵,亲率部队,奋勇冲锋。倭寇毫无防备,抵挡不住,全军溃败,在一个深夜里退出了岑港。  用示弱的办法,令敌人的锐气再而衰三而竭,然后选定突破口,亲自带头猛攻,一战而定。  岑港一战,戚继光脱颖而出。
  《优胜劣汰&良人*荒原#》  -------------------  万物平等,相生相克  优胜劣汰,用进废退  逆水行舟,时光如剑  ——  邪恶#恐怖-嚣张#强大  ——这不是优#!~  这只是劣币驱逐良币-  地狱在世纪荒原中  裸露出的  一角  冰山#……  宵小对于“优”与“正义价值”的总破坏#、、  反抗压迫,打击侵略!  和而不同,世界大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吾一日而三省吾身。  三才既立,终日乾乾!、、  上善若水,君子以自强不息!……
  目测抗倭说完了就是斗法了
  戚继光,字元敬,山东登州人,嘉靖七年(1528)生人。  他的六世祖叫戚祥,曾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而后战死于云南。明政府为了追念他的功勋,就让他的后代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是个四品武职。所以说,自戚继光生下来起,就有个将军官职等着他做。  少年时的戚继光通晓文史,最喜欢玩军事游戏。父亲戚景通亲自教给他读书写字,练习武艺,经常给他讲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嘉靖二十三年(1544),父亲去世,十四岁的戚继光袭任父职,做了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八年(1549),戚继光考中武举。  前面在陆炳那儿说过,武举是很难考的,但似乎每个时代都有考文凭的瘾,戚继光已经有了世袭的职位,也来考了一把。他在第二年进京参加会试,不过,没有结果,因为这一年是嘉靖二十九年。  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之变。俺答逼城,朝廷一片慌乱。在北京招人守御时,有这样一条要求——各地进京参加武举的考生直接分派守城任务。  于是戚继光也没法考试了,临时派去守御京师九门,其间他两次上疏详陈守御的方略,得到了兵部领导的赏识。  这里插一段,有记载说戚继光和张居正早年就关系密切。如果是,我猜很有可能最初是在这里认识的(没有明确记载,纯属猜测)。因为恰巧此时俩人都赶到了北京,都特别关注这次事变,而之后他俩就各奔东西了,没有更好的接触机会。而且,我们从后面张居正对戚继光的信任程度看,如果不是旧相识,不会那么离谱。  最早有可能是这一年,如果这样说,两个不安分的年轻人,于国家危难之秋,结下了情谊。  忙东忙西的守城,蒙古骑兵的咄咄逼人,京城百姓的惶恐无措······戚继光第一次切身体会到国势军备的羸弱。  之后,戚继光被派往蓟门巡边。蓟州是重要军区,老兵油子很多,他们自然不把新来的年轻军官放在眼里。戚继光的主要任务是带队巡逻,根本没有实仗可打。  总该为自己找点事做做,既然打不了仗,戚继光就每天坚持锻炼身体,顺便观察边界地形和蒙古骑兵的作战风格。期间,他还读起了一本书,叫做《孙子兵法》。  戚继光读书特别有特点,叫做不老实听书里的话。他喜欢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做了各种批注,写上心得体会,比如兵法告诉说敌人佯装败退的时候,不能去追。戚继光批注:收队整军,留人搜察警戒,擂鼓追逐。  三年光阴,感觉无事可做的人也就随大流荒废了,却成就了戚继光。从后面看,戚继光的体魄,以及对倭、对蒙的基本战法,大都是在这一段时间练成的。
  嘉靖三十四年(1535),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佥书,次年升任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  在岑港之战中,各路官兵上万人围死了三千倭寇,但死活就是攻不下。明军缺乏训练,军纪涣散,以致于作战不力,实在令人无法容忍。  戚继光因此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组练新军。他要在亲自招募青壮,组成自己的军队。再后来,戚继光屡次提议,最终得到了胡宗宪的拍板同意。  嘉靖三十八年(1559)九月,戚继光招募义乌矿工和农民约有四千人,大约今天一个旅的兵力。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组建成了一支名贯史册的部队——戚家军。  戚家军以训练有素而闻名,戚继光用三五人或十二人的小队,摆成“三才阵”或“鸳鸯阵”等机动阵型,以对抗单兵作战能力较强的倭寇,这样以极小的伤亡率来破敌致胜。  自此,戚继光和戚家军开始了常胜之旅。  据统计,戚家军斩首高达十余万级,攻坚、解围、迎敌、追击,而无一败绩。保证这一切的,是他们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以及东亚最先进的装备。当然,还有戚继光杰出的指挥才能。  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大规模进犯浙江,人数多达一两万,骚扰地区达几十处,声震远近。  戚继光率领新军,迎击倭寇,先后在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地大败倭寇,十三战十三捷。  按照戚将军定下的“大创尽歼”的原则,简单说就是彻底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戚家军擒斩倭寇一千四百多人,焚溺死四千多人,那戚家军累计伤亡多少呢?不足二十人。使来犯浙江的倭寇遭受毁灭性打击。  台州大捷,戚家军名震天下。  与此同时,其他将领也在宁波、温州一带与倭寇激战十余次,取得了重大胜利。浙江倭患基本平定。  嘉靖四十一年(1562),戚继光受命,入闽剿倭,先后荡平横屿、牛田、林墩三大倭巢,重创福建倭寇。  嘉靖四十二年(1563),倭寇纠集一万多人围攻福建仙游,戚继光率军在仙游城下大破倭寇。福建倭患基本平定。  嘉靖四十三年(1564),戚继光挥师进入广东,与俞大猷合作,歼灭了广东倭寇。  至此,为害百年的倭患彻底平定。  自抗倭以来,前后名臣名将辈出,谭纶、王崇古、唐顺之(王门弟子)、俞大猷、戚继光、刘显······他们驱逐敌寇,保卫家国百姓,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英雄。  如今抗倭结束了,这些曾经的同事袍泽,也因不同的关系际遇,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岗位。可谓是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貌似我悲剧了 192楼
23:23:06  李文华的死交待不怎么清楚,表述上有点突兀。顶楼主~  -----------------------------  是赵文华,这人太不重要,大可以忽略他
  上午看 正好~
  黎明前的忍耐  对于严嵩来说,这几年真是不错的年头,整倒了许多弹劾自己的人,罢免了一批又一批不听话的言官,连骨头最硬的杨继盛也整死了。人们噤若寒蝉,严嵩的势力随之达到了顶峰,他相信将会是严家一党的天下,什么道德,什么法律,统统都是狗屁。  什么事都不该做过了头,风光尽头是悬崖,当权势达到顶峰的时候,就只剩下一条路——物极必反。  当时北京城里城外,街头市集的百姓都称呼严嵩爷儿俩是什么呢?“大丞相”和“小丞相”。这真恰如其分,这些街头流行语最能体现时下的情况了。  要知道,自明代废除丞相,而之所以会把他们父子合称为丞相,是在说明一个现象级问题——严嵩父子弄权,举世之人皆知。  这就有些不像话了,你知道,嘉靖虽然不喜欢办公事,却是个权力欲极强的家伙,对这种侵权行为几乎是零容忍。这些风言风语刮到了嘉靖耳朵里,使他的心态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具体在史书上是这样一句话:嵩握权久矣,遍引私人居要地。帝亦浸厌之,而渐亲徐阶。  简单说来,就是严嵩做大做强了,嘉靖稍感不安,渐渐亲近起徐阶来。而且,一向善于观察嘉靖动向的严嵩,并没有察觉。  嘉靖偶尔找徐阶聊天,喜欢问起他一些军事国防上的问题。  比如,倭寇大肆蹂躏东南的时候,嘉靖多次问起徐阶怎么看,怎么办。徐阶不针对这个那个任何人,不说些有的没得闲言碎语,只是强调东南是财赋重地,并陈述倭寇的祸害,支持胡宗宪,力主用兵。  比如,多年来边关的粮饷缺乏,士兵为国卖命却吃不饱饭,戍卒饥苦。而京城的粮食每年都吃不完。徐阶就提议,收京畿的粮食几十万石,自居庸关运抵宣府,自紫荆关运抵大同,先补给边关,稳定军心,解决官兵的吃饭问题才要紧。  听这些中肯的建议,嘉靖都欣然接受。为了表示对徐阶的信任,不必经内阁票拟,直接传谕旨施行。这期间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大致就是这一类的简单公事。  大领导对自己还算不错,可这几年在徐阶身上实在没什么可圈可点的事,完全是因为严嵩压制得实在够狠。  每天见面最多的,当然还是直系领导严首辅。内阁票拟权和话语权统统由严嵩一人承包,内阁事务徐阶基本插不上手,成了单位里帮闲打杂的角色。徐阶是早请示晚汇报,徇徇如属吏一般。  这还不算,严世蕃更不是个善茬儿,经常跑进西苑直庐晃悠,一逮着机会就讽刺挖苦徐阶一番,净受些闲气。有这么个活宝不管事,却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估计是我们早发毛了。可就是,徐阶还得忍气吞声。  有一回,徐阶的儿子徐璠进京公干,因为公事要拜谒严嵩。  由于担心儿子乱说话惹出什么岔子,徐阶事先跟儿子嘱咐了两个日夜,注意这,注意那的,估计大大小小的事差不多想齐全了。计议已定,这才忐忑不安地让儿子去了。  就像考试前复习的总不是重点以一样,没承想,严嵩不问公事,只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你说江南的倭寇情况怎么样?  事先预备的说辞全用不上了,徐璠只好如实回答:“闹得很凶啊。”  这么说行么?不行,这不是严嵩想听的答案。显然他不是随口问问,因为一直以来,他敷衍嘉靖的情况是:抗倭形势一片大好。不论是真话假话,严嵩都不容许有人违背他的意思。  又闲话了几句,打发走了徐璠。  回家之后,徐璠将原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徐阶,却莫名其妙换来父亲一顿臭骂。还是徐阶有数,这不就是统一口径么。可话已经说出口了,怎么办呢?  徐阶只得亲自带上儿子,急忙去严嵩府上谢罪,主动承认错误,好说歹说,才算了事。  徐阶的处境,严嵩的权势,可见一斑。总而言之,这些年来徐阶过得挺不容易。
  不怕读书少,只怕不敢说;不怕没逻辑,只怕不敢扯。你敢来,我就敢让你登台演讲;你敢讲,我就敢找人给你辨个天昏地暗;你敢辨,我就敢给你封官。大明王朝三百年忠孝节烈,三千里九塞黄沙,忠臣勇将,灿如繁星;谋国谋身,云谲波诡。只等你来发掘,只待你来回想。明朝历史群,热烈欢迎大明遗臣!  QQ群号:
  严嵩和徐阶开始死磕了
  楼主,我又来了,文笔脉络如此清晰的文章,实在不忍释卷  
  那此时的高拱和张居正在干什么呢?难道他们能受得了?不会拉徐阶一把?  不会,虽然受不了,但谁也动不得。  高拱正在裕王府担任首席讲官,安安心心地给裕王朱载垕上课。徐阶和严嵩之间,谁也不沾,谁也不靠。  当然,高拱为人心高气傲,之所以肯老实地做观望者,是因为他自信地把握住了裕王这支潜力股。虽说嘉靖咬住不再立太子,但毕竟裕王年长,基本可以定义为准皇储。只要保护好裕王,不愁将来没前程。不过,前段时间的杨继盛事件,着实令高拱紧张了好一阵。  而正任职翰林院编修的张居正不一样,徐阶是他的老师,官场上师生关系便是政治关系。  杨继盛事件后,作为同学的张居正沮丧到了极点。在张居正看来,自己的老师没能出面保护杨继盛,更没能为他讨回公道,太没有担当,实在太窝囊,一气之下,干脆告病还乡去了。临走时也失礼了,他没去拜别徐老师,只留了一封信。  读起了张居正留下的信,看似是作别,实际上暗含了他对时局的强烈不满和对老师颇多的嘲讽。徐阶微微叹了口气,张居正还不成熟啊,走就走吧。他苦笑着,还得继续闷声等待下去。  本以为不需要再等待太久,但不久后发生了一件小事,却令徐阶毛骨悚然,一切还差得远。  一天,徐阶随严嵩一同觐见嘉靖,汇报完公事后,俩人就要告退了。  这时,嘉靖不声不响地拿出了一些不明物体,递给了严嵩。而严嵩似乎一点儿也不感觉诧异,习惯性地收下了。交接动作很熟练,末了还得意得瞄了徐阶一眼。愣在一旁的徐阶手足无措,仿佛成了电灯泡。  这场面尴尬极了。  那是什么东西?徐阶一眼看出来了,是五色芝,一种炼丹原料。  还是嘉靖感觉气氛不妙,忙不迭地吭声打圆场,对徐阶说道:“卿平时忙于政务,炼丹这样的事就不用做了。”  嘉靖是笑着说的,但听完这话,徐阶没有一丝的轻松,反而后背发凉,一种前所未有的惶恐袭击了他的大脑。想想自己多年来忍辱负重,小心翼翼地做事,眼瞅着就要无限接近于严嵩了,今天却发现了一条自己无法逾越的鸿沟——私交。  嘉靖虽然亲近自己,却大多是政务上的交流往来,说白了,自己始终是个外人。而严嵩,他们更像是朋友。  如果你的老板当你的面,单独请你的一同事吃饭,你怎么想?  不要多思考,徐阶随即屈膝给跪了,说道:“为天子做事是臣子的本分,臣原意为陛下炼丹!”  见到徐阶诚惶诚恐地请求,嘉靖自然十分高兴,于是他随手也分给了徐阶一些五色芝。  成天不干正事,玩火炼丹,这破事正常人干不出来。无奈时势所趋,身不由己。
  之后,徐阶为了取得严嵩的信任,做了下面两件事。  其一,徐阶借口老家华亭县经常受倭寇侵扰,家眷不得安生,声称要把户口迁往江西,避难。  这是干什么呢?因为严嵩是江西人。那年头,同乡之谊就是政治关系。不仅口头上这么说,徐阶还大张旗鼓地在江西置办起了房产。  严嵩也好奇了,就问了问,徐阶是这样回答的:“敝乡战乱频仍,还是迁往江西较为安全。况且江西是首辅大人的家乡,托大人的福,可保万全。”  你看,明明是恨得牙痒痒,却是堆着笑脸拍马屁。  其二,徐阶将自己的外孙女许给了严世蕃的儿子,做妾。这样就跟严嵩结成了姻亲关系。  这一手太黑,真成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明摆着是把孩子往政治的火坑里推。一直到多年后杀掉了严世蕃,这个小女孩才刚满十五岁(及笄)。恩怨结了,门户对立,作为政治牺牲品的她,两家就已经容不下了。最后,被她父亲徐璠亲手毒死。  可怜呐,孩子招谁惹谁了。  以侮辱人格的方式麻痹对手,够狠;以难缠的政治关系绊住对方,够绝。不过,这事儿一般人来不了,太丢面子了这个。  我们正常人这么去想,还是因为我们把那可怜的自尊看得太重,却忽略了徐阶此刻的处境。没有人天生就愿意低三下四,他举步维艰,而这些常人不能忍的举动,正是说明了一个可怕的决心——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挺到最后一步。  难道你敢忘记夏言吗?你敢忘记杨继盛吗?你敢看着国家就这样一天天衰落下去吗?  徐阶一点一滴地磨掉在严嵩心中树起的敌人形象,而这些丧失尊严和人格的表演,使得严嵩这位优秀的老演员确信,徐阶会很老实,很听话。  就这样,他再一次放松了警惕。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大学士徐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