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硕士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 (080204)
一、学科、专业简介:
车辆工程学科于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列为校重点学科;1998年和2000年其所在的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分别获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被教育部批准为车辆工程学科教师培养硕士学位点。本学科、专业现有教授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10名,主要从事汽车的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状态监控与诊断、汽车的电驱动、发动机的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近年共完成各种科研项目数十项,获省部级奖多项。目前在研项目十多项,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经费充足。
二、研究方向:
1.现代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技术
我们在国内较早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汽车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虚拟样机的设计。早在80年代,我们就开始应用多种信号处理技术来识别汽车的振动噪声源,掌握了比较系统的汽车振动噪声源识别与控制技术;较早提出了汽车故障的模糊诊断、小波包分解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等新方法。近年来,我们承担并完成的有安徽省九五攻关课题&汽车悬架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与CAD软件开发&(此项目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基于网络框架下的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等项目,发表了相关论文20多篇,其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3.汽车电子与信号技术;
4.车辆振动噪声与控制技术;
5.车辆安全与诊断技术;
6.电动汽车技术;
7.工程及专用车辆技术;
8.汽车营销理论方法。
9.车辆电子与控制技术
现代汽车工程在传统的机械、力学、材料等学科基础上,增加了电子学、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形成了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这个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新型研究方向。我们是国内较早开展这方面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早在90年代初,我们即在国内率先进行了汽车底盘系统的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等。近些年来,我们承担并完成了安徽省九五攻关&轻型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研制与开发&、十五攻关项目&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省国际合作项目&汽车空气悬架电控系统的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汽车悬架智能控制研究&、国家863项目&混合动力汽车研究与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和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控制研究&等20多项在国内有较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发表了相关论文30多篇,其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三、学习年限:
二年至两年半。规定总学分:28-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跨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至少两门主干课程,不计学分。
本类最新资讯
考研直通车产品,是新东方在线考研高端产品,集名师、导师、答疑、资料四位一体。专业辅导,专注考研直通车!只要找准适合自己的,也可以一举成功!考研直通车产品,适合四大考研群体,专注考研。
主讲老师:陈文笠、朱伟、田静、王诚
你可能想看
研究生招生信息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求考上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的研究生师哥师姐帮助(打算考的朋友也来)
打算考的朋友们也来 大家一起交流下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没有公告
您的位置: &&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
如果您有设备方面好的文章或见解,您可以送到我们的投稿信箱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更新时间: 13:06:40
查看次数:
推荐等级:★★★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图片简介: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1995年,江泽民、李鹏、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为学校建校50周年题词。60多年来,学校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已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恪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199.39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9.72万册,电子图书122.90万册,中外文现刊3322种,中外文电子期刊33371种。学校设有19个学院(系、部)、46个研究所、33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个国家甲级综合建筑设计研究院、53个教学实验室、13个校内实习实践基地、166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7320台(套),总价值33955.63万元,实验室基础设施及生活、体育、文化设施配套齐全。
学校现有教职工3792人,专任教师1851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21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1477人,占79.8%。“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基础课程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优秀教师3人、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4人、青年教师基金1人,在职人员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9人、模范教师7人、优秀教师11人。同时,外聘担任学校教授的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120余人。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等4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3个;有13个专业接受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设有6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3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8200余人。十五”以来,新增了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备案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工业培训中心和机械工程实验室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学、土木工程和英语专业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9项,省部级教改项目151项;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专业获批省级教改示范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37门;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奖6项,编写教材249部;学校还被批准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近几年来,学校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60多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17万多人,逐步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始终坚持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突出应用性研究、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举、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技工作方针,倡导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推动了科研特色和定位的形成。近年来,通过连续开展“科技发展年”、“科技创新年”活动,不断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学校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科研经费以每年近30%的幅度递增,2008年科研到帐经费达到1.67亿元。学校在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军工等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学校科技成果显示度不断提高,近三年来保持国家级科技奖和省部级科技一等奖不断线。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日本久留米大学、美国德瑞克索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等50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合肥工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凝炼办学特色,加强内涵建设,深化管理改革,培育校园文化,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争先进位快发展,努力把合肥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铸造合肥工业大学新的辉煌!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目前有7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交通工程;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环保装备及环境监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热能与动力、流体机械、低温与制冷、载运工具及运用工程;3个工程硕士授权点: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4个高校教师系列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环保装备及环境监测、工业工程,其中机械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有机械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1个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学院的大部分学科专业已有近60年的历史,也有部分是新兴学科专业。
学院设有4个系:机械设计工程系、制造与工业工程系、汽车与交通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有CIMS研究所、摩擦学研究所、特种加工研究所等十几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还有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等十几个实验室。
全院有教职工28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教授45人、副教授近100人、有博士学位的50人、读在职博士的50人。有在读的博士后4人、博士生121人、硕士研究生621人、工程硕士研究生318人、本科生3756人、成人教育学生285人。
学院的主要研究领域是: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包括CAPP、PDM、ERP、协同设计与虚拟企业、工业设计、数控技术与装置、生产线、装配线等;
2)环保技术与设备 包括减振降噪技术与仪器、真空技术与设备、绿色设计与制造、摩擦磨损及耐磨材料;
3)新型齿轮及其加工、试验设备 包括新型齿轮及装置、齿轮及其装置的试验台、数控齿轮加工设备;
4)光机电磁一体化 包括磁力机械学、精密矫直技术及设备、传感器及其动态性能分析、微位移机电系统;
5)电动汽车与汽车控制 包括电动汽车、ABS、半主动悬架、电动转向、电子差速器、四轮电驱动;
6)汽车底盘 包括汽车转向、汽车悬架、汽车后桥等主要总成的现代设计法,及整车匹配与总布置
7)能源与节能技术 包括、代用燃料发动机、节能空调及其控制等。
近年来,学院在抓好学科建设和学生教育的同时,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也稳步发展。目前年均在研的教学研究项目有近2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的有1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的教学成果奖约5项;有科研项目近100项,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多项、省部级以上的项目约30项;科研总经费有2000多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约30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约5项;出版教材和专著近20部,发表论文约300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
机电之家机电院校
致力于机电机电院校技术
()旗下网站 杭州滨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机电之家--中国机电行业门户?机电院校
主办:杭州高新(滨江)机电一体化学会
浙ICP备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知道工大车辆工程硕士就业情况的进_合肥工业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3,313贴子:
知道工大车辆工程硕士就业情况的进收藏
车辆工程硕士毕业就业单位,奇瑞,江淮。东风,上汽,广汽,北汽,一汽哪个多一点?另外工资待遇如何啊?
没有人知道吗?还是车辆的兄弟们都忙着数票子去了?
工大车辆的哥们,知道内幕的讲一讲
去车辆的吧里问吧带上我的小尾巴~~
考上合工大车辆工程还愁去哪工作?你多虑了
江淮,奇瑞,华凌老总都是工大毕业的,只知道这么多了,
一汽技术中心 2人一汽解放 1人江淮汽车 3人东风技术中心 3人东风裕隆 5人东风雷诺 1人北汽福田 1人大金龙1人上海维克多1人国轩动力 1人北汽研究院1人北汽动力1人广汽研1人中国重汽1人奇瑞汽车2人苏州金龙1人上汽变速器1人长城汽车1人陕西汉德车桥1人南京福特研究院1人(英语口语好就是有优势)奇瑞捷豹路虎1人山东科瑞石油1人(女生 ,回家了)一汽大众3人泛亚1人苏州建设交通高等技术学校1人出国1人(待定)JAC大学1人天合汽车零部件1人TRW学硕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日制教育硕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